爸爸小时候读后感

2022-06-22

第一篇:爸爸小时候读后感

读《半小时爸爸》有感

帮助他人,快乐之本

--读《半小时爸爸》有感

邓 媛

暑假里,我看了很多汤素兰阿姨写的《笨狼的故事》系列图书,有《半朵大红花》、《晾尾巴》、《移民月球》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半小时爸爸》。

《半小时爸爸》主要写了笨狼和花背鸭之间的故事。花背鸭正在窝里孵蛋,已经孵了九个蛋,孵第十个蛋的时候,花背鸭觉得很累很累。这个时候,笨狼来了,花背鸭请笨狼照看一下它的蛋,笨狼愉快地答应了,花背鸭带着小鸭们出去玩了。过了半小时后,小鸭从蛋里出来了,它以为笨狼是他的妈妈。笨狼告诉小鸭,花背鸭才是它的妈妈。可小鸭子很喜欢笨狼,就叫笨狼"爸爸".笨狼非常乐意当这个半小时"爸爸",它带小鸭子做游戏,小鸭子饿了,笨狼捉蚯蚓给它吃。花背鸭回来了,它非常感谢笨狼对小鸭的照顾。

读完这个故事,我越来越喜欢笨狼了,笨狼很有爱心,在花背鸭最辛苦的时候帮助它,精心照顾刚刚孵出来的小鸭,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值得我学习。我觉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笨狼",我也想做一只可爱的"笨狼".记得上周星期五,我们正在进行单元考试,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认真写字。突然,我的同桌轻轻地推了推我,看着我不说话。我抬头看了她一眼:"怎么了?"她却不说话,我可没有时间无聊,继续低头写字。过了一会儿,她又拍了拍我,满脸的着急:"你有笔吗?""嗯,还有一支。"说完,我马上把笔递给她。她接过笔,冲我一笑,我也点头笑笑。下课了,同桌找到我,真诚地说:"今天谢谢你了,还担心你不会借给我呢!昨天那一件事真对不起。"原来她还在为昨天弄坏我心爱的笔记本的事情担心呢!"没事啊!我们是好朋友,互相帮助嘛!"说完,我们手拉着手,到操场上做游戏去了。

"我是笨狼,有点笨笨,有点可爱……"我愿意做一只快乐无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小笨狼".

作者:水南小学 四年级105班 邓媛 指导老师:雷永英

小编简评

小作者读完《半小时爸爸》这本书后,能将文章里面故事娓娓道来,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这都是阅读带来的收获。

第二篇:小学作文: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今天下午,爸爸上班还没有回来,妈妈回来做好饭后又要去开会。妈妈临走前给我说:“饭都做好了,赶快吃饭,别让饭凉了,吃完饭后要好好写作业!”我说:“知道了,您放心。”

我吃完饭后已经五点了。我拿出自己的作业开始写作业,不知不觉作业写完了,一看时间已经八点了,可妈妈还没有回家。睡觉时间到了,我渐渐的有点困了,想睡觉。于是我飞快地洗了脸和脚就上了床自己睡觉,不一会我就进入了梦乡。

正睡着睡着,我被尿憋醒了,我迷迷糊糊中上完了厕所。这时外面闪起了一道道银光似的闪电,伴着“轰隆隆,轰隆隆”的雷声,还下着大雨,我非常害怕,赶紧跑到床上钻进了被窝里,我在床上默默地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过了一会,雷声没有了,风奶奶轻轻吹着树木,雨渐渐小了,小雨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好像是一首动听的催眠曲……

这时,我听到了爸爸他*的脚步声,我高兴地喊:“爸爸妈妈回来了!”我给他们把门打开,他们回来后,我把这些事告诉了他们,他们高兴地说:“你真棒!”我非常开心。

第三篇:第 三 讲: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教学目的:

1、创设情景:爸爸妈妈不在家;指导学生完成情景作文《爸爸妈妈不在家》

2、能分段、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积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独立生活及自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将独自在家时发生的事有条理地,分段写下来

教学难点:如何打破学生常规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地去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从而写出文章新意 教学准备:影片《小鬼当家》片段,PPT 课件

开课语:

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的课堂。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快乐旅行。在开启旅程之前,大声地喊出我们的快乐口号吧: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耶——

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

回忆生活,确定写作素材。

1、欣赏激情,启发回忆,唤醒情感。

(1)课件播放美国儿童影片《小鬼当家》片断。说一说:影片展现了一个美国小孩什么情况下的生活经历,观看以后,有什么感想?

(2)启发回忆:你有过类似经历吗?还记得爸爸妈妈外出了,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还记得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吗?

(3)出示课题。

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

师:点亮桔灯后,闪出了我们今天的一个小故事

一、读写结合,领会写作规律。

爸爸妈妈不在家

星期六晚上,爸爸加班,妈妈也加班,晚饭奶奶已经帮我烧好了。回到家,发现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想,还是做作业吧,可是写字的时候,手在颤抖,因为我太害怕了。„„全部做好了,我就走上楼去,看了一会儿课外书,然后觉得有点儿饿了,就下楼来到厨房想找一点吃的好东西。找了好一会儿,我才找到一条香肠。我很开心。然后,我把香肠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了碗里面,准备拿到楼上面去吃。

我在走上楼的时候,心里感到一阵害怕。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闹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窗外面一阵阵西北风呼呼地在刮着。我每走上一步台阶,就觉得后面有一个人在追我。我害怕到了极点。我的双手不停地颤抖,碗里的香肠大部分掉到了楼梯上了。好象在让后面的人吃了可以慢一点来追我。

好不容易我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我马上反手把房门关了起来。接着,我把窗全部关了起来。望着窗外,我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我心理默默地说道。已经9点多了,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快开门,快开门!是谁把门锁上了?”奶奶在楼下大门外面大声喊道。可是,此时的我已经在等待爸妈中沉沉地睡着了,听不到奶奶的喊声,什么也不知道了。幸好旁边还有一扇门,他们才走了进来。

早上,奶奶问我:“你为什么把门锁上了?”我说:“我一个人在家里,害怕到了极点。”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小作者是怎样描写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害怕”的?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子:

①我想,还是做作业吧,可是写字的时候,手在颤抖,因为我太害怕了。(心理、动作描写) ②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闹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窗外面一阵阵西北风呼呼地在刮着。(环境描写)

③我望着窗外,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动作描写)

④“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我心理默默地说道。(心理描写) ⑤已经9点多了,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动作描写)

思考:这些分别是什么描写,有什么好处?集体讨论,引导归纳:

(准确细腻的心理及动作描写,再加上适当的环境烘托,生动地刻画了小作者的“害怕”。)

二、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每天与爸爸妈妈在一起,有时也难免有点烦。如果碰巧有一天他们同时都不在家,那你们告诉我,是爸爸妈妈在家好?还是不在家好?为什么?

师:认为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好的,请先说说理由。

生甲:因为爸爸妈妈在家时,很少有玩的时间,好不容易写完了学校的作业,还没喘口气,妈妈就又布置一大堆的家庭作业。他们若不在家,我就可以轻松地玩会儿了。

生乙:爸爸妈妈在家时不自由。比如我特喜欢画一些小人,让它们打仗,可有意思了,可妈妈不让画,说是浪费时间。他们若不在家,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

生丙:妈妈太爱唠叨了,麻烦得很,经常一句话要说好几遍,我的耳朵都听出老茧了。她们不在家,我也就能做点我喜欢干的事了。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深有感触。一方面,老师同情你们的境遇;另一方面,又为爸妈对你们所付出的爱而感动,他们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当然,如果他们能再考虑一下方法,与你们多交流交流,那就好了。

现在,认为爸妈在家好的同学来发言,说说为什么爸爸妈妈在家好?

生甲:爸爸妈妈在家,他们做好了所有的事,什么也不用我操心。他们不在家,我自己什么也干不了,所以还是爸爸妈妈在家好。 师:以后要多锻炼自己才行啊,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对吗?(学生点头)

生乙:爸爸妈妈在家既热闹又有趣,剩下自己一个可就孤独了,尤其是晚上,一个人在家呆着,特害怕。我也认为爸爸妈妈在家好。

师:看来,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你们有的人很轻松、自由。也有的人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比如自己不会做饭吃、胆小害怕等等。

师:那么我们独自在家就得学会

战胜孤独、害怕

自己照顾自己

面对生人,机警应对

„„

1、小组交流,相互启发,选择素材。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确定内容。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拟题和选材的思路,教师给予及时点拨,并引导学生选择有趣、新颖、独特的写作材料。

师:今天的作文要写的是事情的起因是爸爸妈妈不在家,重点是写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的活动。要求将我独自在家的活动写完整,写出新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活动的过程。

《爸爸妈妈不在家》

重点:我如何克服害怕的,重点突出心理活动描写;战胜孤独,我做了什么

《小鬼当家》

重点:大人不在家,我做了自己平时想做的事(做饭,玩玩具„„)突出事情的经过

《谁在敲门?》

重点:当有陌生人敲门,我和他的对话,我的心理活动„„

第三站:桔灯引路——碰碰碰

1、阅读范文,感知规律。

教师提供一篇学生习作,读后说说感受,集体讨论,引导学生归纳:

①起因、经过和结果清晰,条理清楚,线索清晰

②抓住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展开细腻生动地描写。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爸!妈!”“爸--妈--”傍晚我放学回到家里,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发现爸爸妈妈的影子。“噢!老爸老妈不在家,我自由啦,没有人管我喽!咚咚其锵其,„„”

我以最快的速度写完了作业,又煮了一包方便面当晚饭吃。

吃完晚饭,又玩玩具,几个拼装玩具被我拆了装,装了拆,折腾了两个小时。没意思了,一看表,都快九点钟了,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顺手抽了本作文书瞎翻。突然间,一个题目印入眼帘--《我的恶作剧》。对呀,我灵机一动,也来搞个恶作剧,算是对老爸老妈晚回家的惩罚。

说干就干。我先找了一袋茶叶,剪开口,小心地放在虚掩着的门沿上。安顿好茶叶,我又在门沿上轻轻地摆了四个玻璃球。门上布置好了,该地下了。我接了一点水在盆里,为了保证滑度,又滴了几滴润滑油,然后均匀地抹在地上。用手试试,嗯,够滑。

搞定了门厅,该来点身体上的了。我在喝水的杯子里倒上了捣碎的"抗菌优"粉末。干完这些,我长出了一口气,刚坐到沙发上就跳了起来,心想,不行,还要带点味觉的。我又煮了两包方便面,不过,里面倒了大量的胡椒粉和芥茉油。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我便躺在沙发上等着看好戏。

大约半小时的光景,门缝里传来爸爸妈妈的说话声。“吱”一声,爸爸妈妈推门而入,茶叶“哗”地撒了俩人一脸,玻璃球紧随其后,砸在老爸老妈的头上脚上。他俩一愣,被这从天而降的“灾祸”吓了一跳。“好小子,你等„„”他俩一边换拖鞋一边训我,滑腻的地板又让他们打了两个趔趄,险些摔倒。我赶紧装出一副孝敬的样子:“爸爸妈妈,锅里有饭。”俩人喜出望外,急忙去品尝我的“佳肴”,可是吃了一口,就又呛了出来。我及时递上水杯,爸爸妈妈疑惑地看看我,还是喝了一大口,太辣了,急忙去漱口。我早已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爸爸妈妈忍无可忍,我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下次,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该干些什么呢?

★ 找出文中我做了哪些的“恶作剧”? ★ 我是如何布置一个个恶作剧的呢?(找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相关词句) ★ 面对我的恶作剧,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说了什么?

第四站:桔园飘香——乐乐乐 我有妙笔——写一写

题目:《爸爸妈妈不在家》《小鬼当家》《谁在敲门?》或自拟题目

第五站:摘桔收果——笑笑笑

相互品赏——高乐高

① 初步自评:学生自读习作,进行自评自改,提醒注意字词句的正确通顺,段落意义的完整,开头结尾的完整,中间斗争的详细过程等等。 ② 小组互评:

a小组互评之前教师进行点评示范,教师点评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可以从语言、结构、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进行,但重点在指导学生写出描写爸爸妈妈不在家的事,不能平平淡淡,要有波折,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巧妙地安排好故事情节。以鼓励赞扬为主;

b把学生分为每四人或两人一组,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组内作文进行交叉批改:可以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可以把不当之处划出来或改成正确的,甚至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一句、一段的感想,最后,再写上点评者的评语,签上点评者的名字。 ③ 修改作文:

a让学生根据教师与同学的点评对自己的作文作出修改; b陆续上交,上交时老师浏览一下,对明显的毛病,老师可要求学生再做修改。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一篇篇习作,或忍俊不禁,或扣人心弦,或发人深思,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独立生活画卷,老师也为大家敏捷的才思,生花的妙笔所深深折服。老师在想,如果把大家的故事拍成中国版的《小鬼当家》,一定不会比美国版的逊色。独立生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而生活自理是第一步。我们要从小学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很多同学已经坚实地迈出了第一步,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生活,把“写作”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你的生活定会充实而有意义。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不在家

面临

孤独、害怕

自己得照顾自己

面对生人„„

我做到了

我想到了

我学到了

教学反思:

第四篇:女儿呀,你什么时候肯叫爸爸

女儿呀,你什么时候肯叫爸爸 李寿生

我一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就像灌了铅似的沉重。细细想来,女儿已一年有余没叫“爸爸”了。我怎么努力也想不起事情的缘由。女儿呀,爸不怪你,肯定是爸的坏脾气伤害了你,爸为自己的粗心而后悔,爸为自己的疏忽而内疚,爸为自己的大意而自责。

可是,女儿呀,你可曾知道,在这几百个日日夜夜里,当我工作之余静下心来的时候,当我一觉醒来辗转反侧的时候,当我在电视机前目睹父女亲昵的镜头的时候,当我看到与你年龄相仿的女孩的时候,当你从我面前经过却无视我的存在的时候„„我脑海里都会出现同一种祈盼:女儿呀,你什么时候肯叫爸爸?

女儿呀,你何曾知道,当你还在你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猜想你可能是一个女孩。那个时候,为了生计,我们家租住在南昌市,我在远离市内六十华里的一所中学任教。为了你能平安降临这个世界,我嘱咐你妈行动要格外小心。因为心中有一份特别的牵挂,我总是捱至星期一起早赶往学校上七点半的早读课。你是农历二月生的,出生前几个月正值隆冬。记得那时,我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五点钟从市内出发,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其中约一个小时是开夜车。有时遇上一辆汽车,便跟在朦胧的灯光后面穷追不舍,直至筋疲力尽才又退回黑暗中摸索。我有个冻手的毛病,那年冻得特别厉害,都冻破了皮,流出了血。清晨骑单车,能不戴手套么?可手套常常被血水沾着,到了学校却取不下来。痛苦么,全然不觉,因为心中有个美好的希望:等女儿出世后,让她甜甜地多叫几声“爸爸”。

女儿呀,你何曾知道,你出生的时候更有趣。你妈临产前,曾去省妇女保健院检查胎位。医生查出你这个顽皮头位置不正常:居然是头朝上,脚朝下。医生说可能会导致难产,出现万一要“二中保一”;多数情况是“取大舍小”。这可把我的魂吓飞啦。我爱你妈,可我也爱你呀。当时我想:小家伙“捷足先登”,是迫不及待地要来见我这个爸爸呢!什么“二中保一”,“取大舍小”,我誓死不做这个选择题!

那些日子,我这个虔诚的唯物主义信徒都常常在心中祈求苍天:保佑你们母女平安。

你出生的那天正好是星期一,我还没去上班。凌晨四点,你妈胎动,疼痛难忍。我用自行车推着你妈朝省妇女保健院赶。租住在异地,没有亲人,也没有熟人,没有任何人帮忙。三四里路,磨磨蹭蹭一个多小时。当护士把你妈送进产房后,我便坚守在产房门口,寸步不离。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没有生下你的消息。每当护士推出一位产妇,我都会焦急地凑上去,然后又失望地回到等待的煎熬中。两个小时以后,你妈终于被护士推出了产房,医生道喜:生了个千金,母女平安。我那时的喜悦,不是用语言能形容的。可就在此时,我却顿觉浑身乏力,一下瘫坐于地,可能是极度惊吓后的松垮吧。我那时想:等女儿长大了,我再告诉她出生时是如何折腾爸妈的,这笔“账”慢慢跟她算,一定要“罚”她多叫几声“爸爸”。

果然,你小时候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人见人爱,我们也是逢人便夸。可能是心有灵犀吧,你知道爸要“罚”你,老是缠着我爸爸长爸爸短地叫个不停,问这问那,问这个神奇的世界。一直十三年,我们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玩在一起。你,填满了我工作之余的时间空隙。我被你那嗲声嗲气的“爸爸”声叫得如痴如醉,被你的好奇发问问得欣喜若狂,被你的聪明可爱爱得神魂颠倒。我为有你这样的乖女儿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感到幸福。我与你跳橡皮筋能一跳一整天,我与你丢手捐能一丢一整天,我与你画小人画能一画一整天,我与你讲自编“童话连续剧”能一讲一整天„„忘乎所以之际,我常对你直呼“我的‘山田心(崽)’哩”,你却回一句“我的‘撇坚弯勾(儿)’呵”,弄得我哭笑不得,随后,父女俩便笑得前仰后翻,滚抱一团。我们这样疯玩了十三年,从你蹒跚学步,玩到长成个小姑娘;你甜甜地叫“爸爸”叫了十三年,从伊呀学语,叫到能诵圣经贤传。我终于“罚”到你啦!

女儿呀,爸做梦也没想到,从二00一年十二月三日起,你却突然生爸爸的气,不理爸,不再叫我“爸爸”,而且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呢!记得去年春节前,我被省一附院专家门珍医生怀疑为膀胱癌,你妈急得偷哭了好几次,你却依然对我不理不睬。我当时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唯一遗憾的就是还没听到你再叫“爸爸”。我当时想:女儿对我越是“恨之入骨”,越说明我对她的伤害至深,我这个爸爸真是“死有余辜”啊!后来,我到上海复诊,确诊为普通炎症,回来后举家庆贺,你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惊喜,仍是不叫我,不理我。你妈看我难过的样子,劝我说:“不知文宇生你什么气,她不懂事,你别怪她,给她点时间,以后会好的„„”我只好面对这个事实,把对你的爱小心地收藏于心底。

女儿呀,爸万万没有想到,你与爸堵气的时间怎么会以“年”作单位?你那娇小的身躯里,怎么会装着一颗如此坚硬的心呢?在这段非凡的日子里,爸对你的爱却是有增无减。当你没吃早饭就去上学的时候,爸会买上你喜欢的点心为你送去;当天气下雨你没带雨伞的时候,爸会悄悄地拿起雨伞奔向教室;当你晚上掀掉被子的时候,爸会小心翼翼地为你盖好;当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爸会久久地凝视着试卷为你激动;当你烦恼思想苦闷的时候,爸会默默地用这支笨拙的笔为你写上一段安慰的话„„

女儿呀,你理解爸爸爱女儿的一片痴情吗?你理解,你懂得,你能体会爸爸爱你的挚情。直觉告诉我,你对爸的态度有所好转,只是还没开口叫“爸爸”。不要紧,爸承受得了,是爸伤害了你,爸应该承受这一切。爸能等下去的,不管这段时间有多长,因为我还不算老,再则,爸的癌症已经排除;我相信,我能等到这个时候的,因为我的女儿是乖女儿,你哪会忍心让老爸无休止地煎熬于这感情的苦痛之中呢?爸常常想象着那一时刻到来的情景:你甜甜地叫一声——“爸爸”,父女俩顿时潸然泪下,你笑我老泪纵横,爸会为你,轻轻的拭去,小脸上的,幸福的,泪水„„

不过,女儿呀,爸总还免不了为你担心,等到将来你也为人母,孩子也堵气不理你的时候,你承受得了后悔的痛苦么?不过也不要紧,爸会劝你:女儿呀,你不必后悔,你当年堵爸爸的气,是爸爸的错呀!即使到那时,爸爸已长眠于九泉之下,也会托梦于你的„„

女儿呀,你什么时候肯叫爸爸啊?

第五篇:小时候故事读后感

《木偶奇遇记》

——小时候读过最难忘的书

小时候读过至今还印象很深的书就属《木偶奇遇记》了,那时很好奇用一根木头雕刻成的木偶竟然获得了神奇的魔力,变成了一个会活动会说话的木偶——皮诺曹。很惊奇地和他一起去学习,去探险,去认知世界。但是蓝仙女要求皮诺曹在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之前必须学会诚实、勇敢。一旦皮诺曹说谎,他就遇到了大麻烦——他的鼻子会变的很长很长。那时我真为皮诺曹担心,一心盼望着他能顺利成为一个正真的活泼的小孩,但又害怕他的鼻子又变长变长。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磨难后,小皮诺曹最终战胜了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我当时着实为他的经历所吸引,也着实明白了一个人要长大必须学会诚实守信。

现在早已过了读童话故事的年纪,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艰难的事都会让自己坚强面对,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告诉自己要诚实面对身边的人、乐观对待身边的事。特别是在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我将《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告诉他,激励他诚实生活、勇敢面对。我始终不忘将从故事中提纯出道理来告诫他:诚实是为人之本,信誉是前进之路。鼓励他在成长过程中不走偏锋、不靠侥幸。

今天我也将这个故事推介给逸夫小学的同学们,愿他们都能读懂人生的第一课——诚实。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坚实的走好每一步。

王逸骏的爸爸

2012年3月1日

上一篇:标点符号练习学案下一篇:部编建设法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