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2023-01-30

税收是一国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利, 依据本国的法律, 无偿地向本国税收管理内的个人或组织团体强制取得的财政收入[1]。我国的经济发展, 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公费医疗等措施的实施都离不开税收的支持。但据国情专家胡鞍钢的保守估计, 目前我国的税收流失约在3850-4450亿之间[2]。税收流失的渠道很多, 像偷税、漏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等。税收的流失不仅会影响国家财政的收入, 同时也会影响税收的分配正义, 激起纳税人的反抗, 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 税收的流失问题亟需解决。

一、税收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 纳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总想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来获取最大的利润, 导致了偷税、漏税层出不穷。再加之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点, 使得纳税人认为缴纳税款是国家对公民财产的侵犯, 这就更加使得纳税人不愿缴纳税款。一些企业有时候为了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甚至是铤而走险, 进行冒险和投机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税收的流失。

(二) 税收法律的缺陷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税收是国家对私人私产的侵犯, 因此必须要通过法律使其合法化。因此, 税收法律是纳税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一个良好健全的税收法律体系, 征税机关才能有法可依, 针对各种偷漏税行为都能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且有了健全的法律规定, 纳税人也就无法进行投机活动来规避税款的缴纳。但是目前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税收法律的等级较低, 缺少权威性。

2. 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

(三) 纳税筹划的原因

美国知名大法官汉德曾言:“法院一再声称, 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 是无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做, 不管他是富翁, 还是穷光蛋。”这恰如其分的说明纳税筹划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避税手段, 是无可厚非的。因此, 全国各大企业纷纷请专业财务律师来进行纳税规划, 来减少自己的税收负担。也许税务机关会将这种行为归咎为狡猾的行为, 但我国税法的漏洞给了企业这样的一个机会, 是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税务机关也无能为力, 这也是造成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之一。

(四) 历史遗风的影响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无论传统是什么样的, 无论我们的好恶如何, 也无论我们主观上如何想抛弃它, 但事实上它却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传统, 我们一切的一切, 仍是在传统的影子下渐进, 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积累的[2]。这句话恰如其分的说明历史传统对事物的影响。税收也是如此。我国经历了几千的封建时代, 各大王朝为了加强集权统治, 往往是苛捐杂税, 民不聊生, 使民众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6年了, 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对税收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税收仍然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 尤其是我国贫富差距比较大以及税收利用的不透明化的现状, 税收没有起到分配公平正义的作用, 因此产生权利义务的不平衡感, 纳税人的不公平感日益强烈。因此, 纳税人便想尽办法来规避纳税, 这就造成了税收的流失。

(五) 征管主体的原因

税务机关人员的执法问题是造成税收流失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先税务人员在征税往往是按照领导的意见来征税, 导致乱收税、多征税的现象不断发生, 使得纳税人抵触情绪严重, 导致拖延缴税或是不缴税、甚至是暴力抗税的现象出现。其次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检查过程中, 一般流于形式的多, 来真的、动硬的少, 讲成绩多、找问题少, 看表面现象工作多, 查深层次执法问题少[3]。

(六) 电子商务引发税收大量流失

电子商务大家已是耳熟能详的了, 但就是这一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 也给我国的税收带来很大的损失。电子商务活动利用网络进行无纸化交易, 没有了时空限制, 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在目前的税收体系中, 缺乏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活动的明确法律规定, 企业利用这一漏洞, 转变自身贸易方式, 将大量交易活动转移至电子商务的范围之中, 从而逃避相应的税收。另外, 电子商务各大电商为了多赢点利, 往往不会开发票, 这使税收人员缺少相应的计税凭证。为保护消费者隐私, 快捷支付、网上银行等支付方式一般采用匿名交易, 这为税收征管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此外, 一些不法企业通过设置用户名与超级密码来对相应信息进行隐藏和保护, 导致税收信息收集难度加大, 税务稽查部门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二、治理税收流失的建议

(一) 加强税法宣传, 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针对现在纳税人对税收的抵触情绪比较大的情况, 税法的普及显得极为重要。税务机关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进行宣传, 例如用宣传报、网络、电视、广播节目的宣传, 让民众了解到税收的重要性, 以及自己的纳税义务和纳税权利, 增加大众的纳税法律意识。此外, 还要大力做好税款用途的宣传, 使税款的使用更透明, 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思想深入人心, 让大家明白税收的利用最终会造福千家万户。这样, 民众纳税意识增强, 偷税漏税行为就可以得到一定的遏制。

(二) 健全税收法律体系, 做到依法治税

目前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还不健全, 尤其是《穹顶之下》的播出, 引起了很大反响, 直接导致环境税的立法成为热点。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指出, 在中国, 迫切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环保税的开征, 取代现有针对排污的行政性收费, 将其与部门利益脱钩, 以及更加规范地使用税收收入。虽然我国已经为实现税收定了时间表, 但还是应该尽快完善税收在宪法中的规定, 比如增加纳税人的权利等。同时应该制定税收基本法, 进一步明确税收的基本原则, 法律责任、税收的法律救济程序。这样也有利于避免企业利用税法的漏洞进行纳税筹划而带来的税收流失。

(三) 规范税收执法, 培养税收专业人才

强化税收征管是防止纳税人偷漏税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强化税收征管一定要有依据, 而不是按领导的意见来。因此, 税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优化服务、支持发展的关系,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大力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度, 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严厉惩罚执法不作为的人员, 推进依法治税。

(四) 加强电子商务税收的征管

针对电子商务的避税行为的严重性, 首先, 要加快相关立法的建立, 建立符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征管体系, 将银行、企业、消费者等全面联系起来, 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实施有效监管与稽查大力推行电子商务税收登记, 督促纳税人纳税。其次, 税务部门可以与银行合作, 监控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资金往来, 不让不法企业有可乘之机, 减少税收的流失。最后, 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的征管系统。就像银行一样将不良贷款的行为在全国各银行共享, 对那些有不良交易、恶意规避税收行为的电商进行全国税务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 警醒电商要依法纳税。同时, 这样的一个信息网络收集平台, 有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以应对不法企业通过跨国业务作为掩护, 来进行的避税活动。

摘要:税收是我国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发展我国经济和强大军事的后盾, 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工具。然而, 我国的税收流失却是很严重, 导致税收分配不公,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本文对我国当前税收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能优化税收结构。

关键词:税收流失,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1] 程琳.税收流失的经济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J].经济师, 2014 (2) .

[2] 尚绪芝.中国古代社会“一夫一妻制”未能真正实行的原因探析[EB/OL].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7916, 2006-12-29.

[3] 张天娇.浅谈我国依法治税的问题与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 2010.7.

上一篇: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53例分析下一篇:审美、知识和精神承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