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物业管理制度

2022-08-29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使用制度,这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和公约的总称。我想学习制定制度,但我不知道该问谁?下面是小编的《完整的物业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完整的物业管理制度

盘县二中食堂管理制度集(完整套)

盘县二中 学生食堂管理制度集

食堂管理制度

办好食堂,为师生服务,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1、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食堂规章制度,尽心尽职为食堂做好各项工作。

2、食堂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学校总务处的监督管理,虚心听取师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提高饭菜质量。

3、食堂工作人员自觉端正服务态度,礼貌待人,文明分菜售菜,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

4、严格执行采购、验收等手续,做好进料台账。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禁止在食品加工场所吸烟,严禁在上班时间喝酒,按时开饭送菜。

6、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饮食卫生“五四”制,保持厨房、餐厅及周围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定位,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间必须穿戴工作衣帽。

7、加强食堂员工的心理健康指导,加强对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及职业道德法制教育。

8、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用汽。增强消防、用水、用电、用汽、设备仪表等安全意识。

9、自觉接受学校及总务处的领导和监督。

学生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防止“病从口入”,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对就餐者的危害,保障就餐者的身体健康。

二、认真执行卫生“五四”制:

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购买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

2、成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品、药品隔离;食物与天然水隔离。

3、用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三、食堂储存、放置食品的橱柜、货架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食品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四、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五、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六、食堂设置加工间,所有设备、案板、菜墩和工具、餐具,实行专用。使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七、每天定时冲洗操作间灶具和地面,认真擦拭餐厅地面和桌椅,每星期集中大扫除一次,重点为操作间和餐厅地面、门窗、玻璃以及周边环境卫生。

八、严防食物中毒,如发现食物中毒事故时,及时上报学校及校医采取措施。并保护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和处理。

学生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食堂要依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到卫生防疫站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每年年审一次。

2、食堂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保证学生的膳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3食堂从业人员应每年一次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领取合格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发现患传染病人员应立即换岗。平时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4、食堂工作间要与餐厅隔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以防万一。

5、严格进货渠道,建立进货登记制度,并设置档案。采购人员不得采购来路不明的食品,制售各类食品要保证卫生质量。

6、食堂供应学生的膳食应注重营养搭配,保持新鲜,严禁向学生供应有毒、有害、腐烂、变质、过期食品;新鲜的瓜果蔬菜要认真清洗;严防食物中毒或农药中毒。如发生食物中毒,食堂经营者负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7、保持食堂内外的环境卫生,要经常对餐具用具进行清洗消毒,生熟案板刀具要分开存放。

8、存放食品的仓库应当干燥、通风,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贮存食品的容器必须安全、无害,防止食品污染。

9、食堂经营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防盗、防火、防毒、用电用气安全,不准私拉乱接电源,防止发生事故。电器、制冷设备应由专人管理。

10、食堂使用的压力容器必须是合格产品,每年要检测。液化气罐与灶头应有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严防事故发生。

11、保持食堂清洁卫生,不得随地乱倒剩饭菜。

12、认真接受卫生、防疫、质监工作人员对食堂的检查,凡有不合要求之处立即整改,并实行责任追究。

食堂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餐厅是学生进餐的场所,保持餐厅的环境清洁、卫生,是保证学生正常进餐和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屋顶无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灰尘等。

二、餐厅由食堂经营管理者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员工负责打扫餐厅的清洁卫生。

三、餐厅清洁卫生在每餐前后都要进行打扫,保证学生在进餐时,餐厅干净卫生。

四、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五、引导学生文明就餐,进餐时不争抢拥挤,不大声喧哗,不要面对同学或桌上的食物咳嗽、打喷嚏,防止飞沫唾液传播疾病。

六、餐厅要保持摆放整洁,维护餐厅正常秩序,保证餐厅的清洁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和纸屑,不要乱倒残留的食物和废弃物。

七、食堂经营管理者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

食堂操作间管理制度

操作间是烹调食品的重要场所,也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操作间管理制度。

一、负责烹调加工的厨师要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知识,提高其法制意识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二、厨师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各种烹调技艺,提高业务能力。

三、厨师要根据不同食物的特性,采取合理的烹调方式,尽量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价值。

四、烹调的菜肴尽量做到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俱佳,增进用餐者食欲。

五、学生食堂严禁加工凉菜、凉面、野生菌和皮蛋。四季豆、土豆等蔬菜的干煸,需经高温煮熟烧透后才能食用。烘、烧、炒要掌握火候,且数量不宜过多,要翻铲均匀,使其熟透。

六、操作人员在加工时要严格按卫生要求操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工食品时不能对着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后要洗手。

七、食品调味时要严格按烹调卫生要求进行,切忌用手指直接沾汤品尝,不能用汤勺、锅铲盛汤汁放入口中品尝。

八、制作好的成品菜要直接用清洁、卫生消过毒的容器盛装,不能用抹布或围裙擦试容器。

九、成品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防止异物带入容器对食品造成第二次污染。

十、抹布、锅盖、防蝇罩等要保持清洁,分类使用。

一、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十二、操作台上的调味品要分类摆放,并及时加盖。

三、未经食堂管理人员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不得随意增减厨师。

四、煮熟的饭菜要及时进入配菜间。

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食堂粗加工区管理得好,不仅能保证食品卫生安全,而且也能有效预防食品中毒。为此,特制定粗加工区管理制度。

一、分设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并且有明显标志

二、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与加工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三、盛装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容器,不得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清洗后,才能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

四、加工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必须及时消毒、清洗晾干。

五、加工过蔬菜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要及时清洗、晾干。

六、保持粗加工区的清洁卫生,保持上下水畅通,及时清扫地面残留的废弃物等垃圾。

七、采买回来和未加工完的蔬菜不能直接放置于地上,要放在摊晾架上,使其通风透气,防止霉烂变质。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学生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二、食堂从业人员应一年一聘,学年初,食堂经营管理者与食堂从业人员签定聘用合同。

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疾控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四、食堂从业人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五、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从业人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

七、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岗。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学校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确保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应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

二、学校每学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二到三次,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培训内容落实。

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积极认真参加培训,认真作好学习记录。

四、学校收集好培训资料,作好培训记录,整理存档备案。

食堂员工个人卫生制度

1、应作好健康检查和培训,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作好“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勤换工作服),

3、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均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先洗手消毒。

4、在操作间内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分装食品、售菜时戴好口罩。

5、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间内吸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

6、在离开食堂或进入厕所前必须脱下工作衣帽,在外出回来时必须洗手消毒穿戴工作衣帽方可进入食堂操作间。

7、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8、患有皮炎及痢疾、肝病等传染性疾病,不得上岗操作。

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作好检查记录,并督促整改。

二、检查内容:

1.食堂内的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地面坑洼处是否积有污水,潲水桶是否加盖。水池内外、排污地沟等处有无堵塞,是否有饭菜残渣。灶台,操作台等处是否干净、整洁。

2.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确穿戴工作衣帽,有无戴首饰上岗,有无在工作区或操作时吸烟,有无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有无不良卫生习惯,分发食物时是否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设施有无损坏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4.从业人员是否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生熟、荤素分开,有无不规范操作现象。

5.库房是否通风、整洁、整齐、明亮。更衣室衣物挂放是否整洁有序。

6.餐具用具是否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是否按规定和要求进入配餐间存放保洁。

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食堂的库房是储存食品原料的重要场所,规范的库房管理也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一、食堂的库房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扫,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二、库房要保持干燥、通风、整洁,防止物资因受潮而霉烂变质。

三、食堂库房应设专人管理,做到随手关门,非库房管理人员不得任意进出。

四、任何人员不私自动用库房内的物品,保管员应提高警惕,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五、库房物品应按标记标识有序存放,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或混装,食品必须隔墙15厘米,离地面20厘米。

六、在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灭蝇、灭鼠药、农药及个人用品。

七、超过保质期或霉烂变质食品要及时销毁,不得存放在库房内。

八、食品原材料进出库必须有记录。

食堂配餐间管理制度

配餐主要是对成品饭菜进行分发的场所,配餐间清洁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物的卫生质量,特制定配餐间管理制度。

一、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二、工作人员进入配餐间前着装要整洁,手经过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才能分发饭菜。

三、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要洗手。

四、分发饭菜时,先检查盛装饭菜的容器是否清洁、卫生,经过清洗、消毒的容器不能用围裙或抹布擦拭容器。

五、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

六、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

七、领取饭菜的师生不得进入配餐间,饭菜由配餐间工作人员送出配餐间。

食品试尝留样管理制度

食品试尝留样,是预防学生食品中毒的有效措施,是检验是否是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品留样试尝制度。

一、每餐坚持饭菜留样,并在留样容器盒上标明菜名、日期、时间等。

二、饭菜留样应留足数量(不少于100克),储存于专用冰箱,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

三、每天坚持饭菜试尝,由食堂经营管理负责人指定专人分别进行试尝,并按《食品留样试尝情况登记表》进行逐项登记。

四、饭菜留样必须保持48小时。

五、由学校聘用的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员不定期进行抽查并按食堂当天菜谱记载情况,逐一对照检查,若发现食堂没有坚持饭菜试尝留样,应按学校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和食堂卫生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原料采购索证登记制度

食堂的原料采购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学校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特制定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一、食堂采购人员采购原材料时,为保证全校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须定点采购食品。

二、不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和原料。

三、不采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及原材料。

四、采购农贸市场的食品及原材料应当新鲜,价格合理,并按每天食谱所定数量合理采购,严禁购买病死畜禽等动物食品。

五、采购食品,必须向食品经营者索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复印件,有的食品要有QS标志(质量安全认证)。

六、食品采购回来,由学校聘用的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员验收,并有验收记录。

餐饮具消毒卫生制度

1、餐饮具洗刷消毒要以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

2、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严禁使用。

3、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消毒餐饮具必须储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6、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储存柜上有明显标记。

7、餐饮具保洁柜应每天清洗消毒,保持洁净。

8、餐饮具消毒专人负责,按照有关消毒方法进行操作,并作好每次消毒登记记录。

食堂采购、验收制度

一、每天采购的食品都要有登记记录,注明名称、数量等事项。做好进货验收台账。

二、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标准与规定,必须新鲜、卫生、清洁。

三、认真做好蔬菜农药检测工作,对蔬菜、豆制品、肉类每次有记录,并48小时留样。

四、对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绝不能采购。

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加强过程管理,验收食物时一定要坚持"一看二闻三手感"的原则,有问题的食物坚决不能使用。

(一)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

1. 验包装上内容是否与检验报告内容相符;

2. 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如果已超过保质期的决不能收; 3. 验包装是否有厂名、厂址;

4. 验食物外观:有无破损、污损、变形、杂物、霉变等; 5. 嗅气味,是否有异味; 6. 手感,是否有异样

(二)非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

1. 看:是否有腐烂、霉变的食物; 2. 闻:是否有异味; 3. 手感受有无异样;

4. 蔬菜是否新鲜。

食品采购、加工、销售、饮食卫生“五四”制

一、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1、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过期的原料。

2、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

3、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4、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过期的原料。

二、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1、生与熟隔离。

2、食物与杂物隔离。

3、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4、食物与天然水隔离。

三、用具实行“四过关”

1、洗

2、刷

3、冲

4、消毒

四、环境卫生系统“四定”办法

1、定人

2、定位

3、定时

4、定质。划块分工包干负责。

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1、勤洗手剪指甲。

2、勤洗澡理发。

3、勤洗衣服、被褥。

4、勤洗换工作衣帽。

餐饮具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方法

(一)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

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

3.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洗碗机清洗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餐具表面食物残渣、污垢较多的,应用手工方法先刮去大部分后,再进入洗碗机清洗。

二、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

3.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二)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

1.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

2.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三)保洁方法

1.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2.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

食堂经营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

1、对食堂全面负责,并认真管理,保证学校食堂正常运转。

2、执行《食品卫生法》,落实《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及规定》,增强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观念,督促食堂员工搞好卫生,并认真检查,作好记录。

3、增强安全意识,严格进货渠道,确保食品在进货、贮藏、烹制、分发等各环节符合《食品卫生法》有关要求。控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做好食物进出验收、留样登记工作,要求记录清楚。

5、负责对员工的考勤、考核、工资发放。

6、耐心吸取师生意见,不断改进食堂工作,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努力做到师生满意、家长满意。

7、随时抽查个人卫生,食堂工作,随时检查餐饮具的消毒情况,使用情况。

8、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9接受校长室、总务处的领导,及时向总务处反映、汇报食堂有关情况。

厨师岗位职责

1、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进行食品加工,保证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2、严禁加工腐败变质变色过期的食品及其原料。

3、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熟制品应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4、刀、墩、板、桶、盆、筐、抹布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生熟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前洗净、消毒,保持清洁。

5、餐饮具必须每次消毒,做到不消毒的不使用,消毒后放入专用保洁柜。

6、严禁在食品加工场所吸烟,或有害于食品卫生的其他行为,

7、食品加工前必须清洗,接触直接熟食前必须洗手消毒。

8、搞好灶间、配菜间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食堂库房保管员岗位职责

1、食品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食堂仓库。

2、食品进入仓库必须登记,标明品名、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项目,并签上验收人和仓库管理员名字及进仓日期。

3、食品贮存应当整齐、有序、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和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4、每种食品必须标挂食品标牌,并注明相应项目。

5、食品仓库应当通风、保持清洁、防潮,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

6、严禁在仓库内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个人物品,并做好进出食品记录和卫生工作。

7、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有标记,生、熟、半成品分柜存放,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消毒人员岗位职责

(操作要求)

一、餐饮具消毒方法:餐饮具洗涤消毒要以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

1、煮沸消毒:待水沸腾后30分钟即可。煮沸消毒要注意餐具的每个部位都能接触到沸水。

2、蒸汽消毒:蒸汽开足达到95摄氏度后,保持20分钟即可。

3、消毒剂:持使用说明书操作。

二、抹布清洗、消毒:

1、用加洗涤剂的热水洗净。

2、反复的刷洗。

3、煮沸消毒30分钟。

4、保洁存放。

三、菜刀:应每日清洗,做到光亮洁净。

四、菜板(墩)的清洗、消毒。

木质菜板应经常用刀刮除菜板上的油污、杂物。消毒后立即晾放,保持清洁。

五、保洁柜、操作台桌面消毒。

用清洁抹布浸湿进行擦洗。

六、熟食用紫外线灯,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不少于25分钟。

七、餐饮具消毒采用专用消毒柜蒸汽消毒,做到“一生一消毒”。以上消毒专人负责,每天进行,有登记记录。

食堂员工岗位职责

1、全体员工应确立“服务育人”的观念,遵守学校食堂的有关规章制度,努力作好本职工作。

2、认真遵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按食品卫生要求和食品加工流程操作,作好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杜绝“病从口入”的现象。

3、搞好食堂的清洁卫生及个人卫生,工作期间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得正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提高食堂的整体卫生水平。

4、按学校规定时间供应饭菜,以确保学校的正常秩序。

5、提高烹饪技术,讲究色、香、味、形,做到质优、量足、物美,价格合理的饭菜。

6、爱护食堂设备、设施。节约用水,用电,具体落实好“开源节流”的措施。

7、服从食堂管理人员的领导,认真做好食堂管理负责人安排的工作。

食堂面点制作制度

面点制作必须符合食用的卫生要求进行。

1、所进的原料、调料、配料和食品添加剂是否证照齐全或检验合格,符合食用要求的。

2、检查面点质量,是否有变质或有毒、有害食品,如有一律不得进行加工或供应。

3、面点食品的容器或包装和其它炊具,工具的使用都必须做到清洁卫生,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记,不得混用。

4、面点食品应根据食用要求分别加工、烹调、烧制,煮熟到符合食用时方可供应。

5、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必须先洗干净手,方可进行工作,操作间内必须干净、整洁,炊具摆放整齐,消毒措施落实到位。

学生就餐制度

1、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进行用餐。

2、食堂用餐的学生,要在规定的地点自觉排队,做到不插队,不拥挤,不争先恐后,有序地进入食堂就餐,服从食堂人员和值日学生的管理。用餐时不准高声喧哗、起哄、敲碗等,吃完饭后将餐盘送到指定餐盘收捡处。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卫生,不随地丢杂物,不随意吐痰,不随意乱倒剩菜,剩饭,对剩菜剩饭必须倒在指定桶内,用餐后的餐具必须自觉送到指定的餐具收捡处,确保食堂清洁卫生。

4、勤俭节约,珍惜每分钱,爱惜每粒粮食。尊重食堂员工的劳动,不得与食堂员工无理争吵。

5、养成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吃生、坏等不卫生的食物。

6、爱护公物,维护食堂的一切设施,不随意在餐桌上刻划,不得将餐具带出食堂。

7、就餐时不随意互换他人餐具,严防病菌交替传染,确保身体健康。

8、爱护餐厅设备,不随便玩弄、损坏卖饭菜卡机。禁止踩踏座椅或把脚放在座椅上。

9、严格排队刷卡就餐,不使用现金。饭卡丢失应及时向服务结算中心处(即充值卡室)挂失,拾到别人的饭卡及时交到政教处。

食堂员工文明用语规定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使用文明服务用语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个人素质水平的体现。在服务过程中它会化解各种矛盾,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不但要个人形象美,也要语言美。在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高级中学,留下一缕清新的芳香。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12 您好!早晨好! 欢迎光临! 请问您要什么菜?

请品尝,请提出宝贵意见! 请问您还要什么菜?

饭菜质量有问题,我们会合理解决。 请您不要急,听我解释。

如果您不满意,请找食堂经营管理负责人解决。 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谢谢您的惠顾!

十一、欢迎下次再来,再见!

盘县二中 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则

一、概况

盘县第二中学食堂为贵州省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食堂,也是六盘水市高级中学中唯一的一家,学校现有师生5000余名,其中住校生3600余名,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安全防范工作是学校的一件重要工作,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发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应本着“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原则,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确保盘县第二中学食堂在遇到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盘县第二中学食堂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二、适用范围

凡是盘县第二中学师生员工在食堂就餐后突发的食物中毒,造成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食物中毒适用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大局为重、协同作战、自救为先、互救为辅,迅速、果断、有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第二章 机构设置及分工

四、学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1、 组织人员

长:黄初俊(13885897818) 副组长:彭 书(13985917266)、

余成海(13368589809)、

黎(13595827851)、叶丕达(13985933659)、

彭 飞(13885822918)、

匡中贵(13985917643)、彭泽榜(13984614815)、

胡肇龙(13984487336)

员:李思胜(13985917673)、

丁武美(13885805836)、

刘泽虎(13595867919)、张 苏(13885863066)、

李文彪(13885843289)、

东(13885848562)、纪奎邦(13985933126)、

孙 泽(13985373580)、

孙应国(13984606202)、余成凡(13885875181)、

龙 辉(13595844137)、

陈显留(13885827096)、何 彪(13885879588)、

聂 薇(15985695111)、

刘继琼(13765728389)

2、 分工情况

(1)全面指挥:黄初俊 (2)上报联系:黄初俊

(3)现场指挥: 彭 书、 余成海、邱

黎、叶丕达、彭 飞、 匡中贵、 彭泽榜

(4)协助救护: 李思胜、丁武美、 刘泽虎、 张 苏、 李文彪、 汤 东、

纪奎邦、孙 泽、

孙应国、余成凡、 龙 辉、 陈显留、何 彪、

聂 薇、 刘继琼

第三章 食物中毒预警及应急措施

五、预警系统

1、加强日常管理,对提供食品原料的单位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核。

2、加强学校食堂用餐环境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

3、在宣传栏中张贴有关防治食物中毒及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资料,提高员工防范意识和应

急处理能力。

4、对可能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努力实现事先预防与紧急处置的有机结合。

六、应急措施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一旦发生,立即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以上机构人员按照职责和分工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1、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成员立即到现场,向中毒人员了解所进食物、进食时间、临床症状、中毒人数等基本情况,并及时向应急组长报告。同时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果断、有效、有序地开展现场救援、转运和治疗工作,指导中毒人员自救和互救。

2、 应急组长根据中毒人员的临床表现,分析判断食物中毒类型,统计中毒人数,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中毒人数,所进食物,临床表现和已经采取的措施)。

3、 应急小组成员副组长赶赴现场直接指挥救援工作。

4、 迅速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逐级报告险情,在上级领导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和指导下有效开展救援工作。

5、 一旦确认食物中毒类型,应急小组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通知食堂读一可疑食品进行留样保存,以供职能部门现场取证,作出正确判断和调查结论。

6、 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好食品留样、调查取证工作。

7、 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边报告边处理,对事件进行直接处理,力争减少人员伤亡。在特别紧急情况下,应急小组有权紧急调集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物质、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

8、 及时、准确地将现场信息上报应急小组长,并在2小时内将中毒事件起因、中毒人数、处理结果统一起来以书面形式报上级主管部门。

七、善后工作

1、安抚其他师生,稳定情绪,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秩序。

2、配合政府专业部门做好食堂内部整改监督工作。

3、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意见,及时处理中毒食品。

八、报告程序及内容

1、报告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临床表现、初步原因分析、责任主体、采取的措施等。

2、报告的程序:事发当时人报告——应急小组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基本情况(所进食物、进食时间、中毒人数)——报告应急小组长——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中毒人数、临床表现、所进食物、动态、已采取的措施)——形成文字材料(2小时内)——报上级主管部门。

九、处理结果

1、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消除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后果和影响。

2、对事物中毒突发事件的起因及处理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必要时可将分析报告通报给相关人员以吸取经验教训。

3、所有相关处理结果文字材料经领导审批签字后保存。

4、应急事件处理结果(事前、事后)形成统一对外文字材料上报有关部门。

十、其他、

应急工作小组平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工作预案。

第四章 附则

十一、本预案下列用语含义:

食堂:学校自办食堂、承包食堂和高校后勤社会化后专门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的实体。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资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资的食品后出现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十二、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积极预防食物中毒

1、食品原料、辅料、调料必须新鲜屋异常,安全卫生。严把食品采购关、验收关、入库关、使用关。

2、做好厨房内各个环节的卫生,保持厨房用具清洁,食用洁净水,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

3、熟食品与生食品、原料与成品、生食品用具与熟食品用具、食品与非食品,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4、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杀灭病原菌,熟食品要尽快食用,经较长时间储存的熟食品必须感官检查无异常。经彻底的高温处理后才能销售。

5、搞好防鼠防尘防腐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细菌。

6、做好餐具一洗、二清、三漂、四消毒、五保洁。

7、蔬菜使用前要用清水适当浸泡,除去农药残留,预防农药中毒。

8、防止灭鼠药、没虫药农药兽药污染食品。

9、不经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肉类食品,不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超过期限、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

10、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患有痢疾、肝炎、肺结核、伤寒、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一、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1、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2、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卫生温度条件下长时间储存。

3、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者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1、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蔬菜中农药、猪肝中瘦肉精等。

2、食品中含有天然的有毒物质,食品加工过程中未除去。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四季豆加工时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

3、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使用。

4、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发芽马铃薯、河豚鱼。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只要有: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二)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食用。在腌制肉制品时,所使用的亚硝酸盐不得《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限量规定。

第二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普通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身边的环境表示高度的关心以及重重忧虑。“改革不能光盯着经济了,空气脏了,日子过得有什么劲。”当雾霾频频来袭,许多人表达这样的想法。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

他认为,三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夏光建议,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从“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内化的道德和自律制度”这三个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应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关键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包括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生态环境好了,人人都受益,这是新一轮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

第三篇:2014台州公开选拔干部考试备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14台州公开选拔干部考试备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报告摘要】

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

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报告解读】

当今时代,建设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人类共识和协同行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

来我国经济都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我们的生产方式脱胎于传统工业化的路子,以往主要拼资

源、拼环境消耗带来的发展成果伴随着高昂的生态恶化代价。同时,生态治理却停留在头疼

医头、脚疼医脚的打补丁、擦屁股阶段,走不出末端治理的圈圈。

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无论是着眼于当前的环境恶化现实,

还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我们都“必须”并且“加快”站在更高的层面

来统筹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的问题,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

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

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

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是实际上就是从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管理的视角创新人与自

然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

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

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

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机遇]

当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机遇期是好的,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逐步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资源破坏和恶化所形成的

外部约束力形成了较强的“倒逼”机制。而且,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形成共识,只要我们坚定

信心、长期努力,推动包括生态文明体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

化建设新格局一定就会实现。

【微言微语】

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更好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更加完善

的大环保体制刻不容缓。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

第四篇:收银员奖惩制度(完整)

成都胡里CLUB

收银员奖惩制度

(每分10元)

奖励制度:

1、一个月内三次得到客人或领导表扬者。 奖2分

2、三个月内无投诉,无一张罚单者。 奖2分

3、拾到客人和公司员工物品主动上交者。 奖2分

4、坚决同恶劣现象作斗争,抵制不良现象,举报积极者。 奖5分

5、出现自然或人为灾难,积极挽救公司财产者。 奖5分

6、为公司内部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被采纳者。 奖5分

惩罚制度:

1、不按公司要求统一着装者。 罚2分

2、未经上级同意,随意代班、换班、换休者。 罚2分

3、上班与同事嬉笑打闹,擅自脱岗、串岗。 罚2分

4、上班时间做一切与工作无关事务。 罚2分

5、所负责区域内卫生不打扫干净、彻底者。 罚2分

6、上班迟到、早退者。 罚3分

7、带包和现金进入营业现场,私自存放内部员工物品。 罚5分

8、下班前未做好交接工作,导致工作中出差错。 罚5分

9、错帐在10元以上。 罚5分

10、发现问题遇事不报者。 罚5分

11、不配合其它部门工作,延误工作进度者。 罚5分

12、以貌取人,对客人不能做到一视同仁。 罚5分

13、对单据管理不善,造成遗失,每一联。 罚5分

14、不熟悉公司销售物品的价格及各项与工作相关通知,以致工作出差错。

罚5分

15、无完备的班前准备工作,所负责设施设备不检查,导致不能正常使用。

罚5分

成都胡里CLUB

16、未经允许进入非公共区域(如:吧台、库房、监控室等)。

罚5分

开除处理:

1、上班时偷吃、偷盗物品者。

2、拾到客人物品和公司物品不上交者。

3、不服从工作安排,不能保证营业顺利完成者。

4、不按公司规章程序操作,投机取巧者。

5、故意损害公司物品,浪费公司财产者。

6、向无关人员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及一切与经营有关事务。

7、一个月内罚单有三张者,加扣5分;超过三张者,开除。

8、携带公司酬宾卡私自打折,谋取私利。

9、私自挪用公款或备用金。

10、开单不诚实、多报多收、隐瞒找零等一切欺骗客人及公司的不道德行为者。

1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者开除,并移交相关部门。

注:以上视情节轻重处理,灵活掌握。

第五篇: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最新、最完整2012)

第一章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2 第二章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4 第三章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 7 第四章 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 9 第五章 职业危害防治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 11 第六章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 13 第七章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 15 第八章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 17 第九章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 20 第十章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 22 第十一章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 23 第十二章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 25 第十三章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28 第十四章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 34

1

第一章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等文件精神。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本企业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经我矿职业危害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职业危害责任制度:

一、成立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所属各科室、队的主要负责人在职业卫生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与安排下,各负其责,做好本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日常检查的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并建档保存。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进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并以职业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公告栏等形式告知并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意识。

四、领导小组负责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提出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并重点抓好落实工作,积极改善劳动条件。负责向劳动者发放符合(AQ1051—2008)国家标准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造册登记,建立档案。

五、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班、队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

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报领导小组整改,落实科室、班、队解决情况,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结果并留有记录。

六、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经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机构进行体检。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对于检查出的职业病的人员,及时到医院进行诊疗。

七、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1.矿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培训必须到取得二级以上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粉尘监测人员的培训必须到弥勒县煤炭局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全员培训,由本矿或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八、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组织开展对本矿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建立好职业病危害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九、每年委托经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核准的有资质的技术服务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申报,并向劳动者公布。

十、负责建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队,落实人员、职责、资金、物品、药品以备急需,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3

第二章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搞好我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促进煤矿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经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煤矿2011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我矿的职业卫生工作,将以继续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中心,全面落实公司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各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努力防范职业性中毒事故发生;提高全员职业卫生意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依法保护职工健康权益;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促进职工健康。

二、总体目标

2011年我矿的职业卫生工作,要继续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规定,根据煤矿工作安排组织实施。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大力开发领导层,提高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员普及职业病防治法有关知识,增强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责任和权益意识;制定

4

职业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整体提高职业卫生素质。

2、做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完善职业卫生资料,落实职业卫生各项工作:

1)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卫生档案,真实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建档合格率100%。

2)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作业场所监测,杜绝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3)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确保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身体健康。按照要求安排,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率达到目的100%。

4)对存在有害作业因素的场所进行改造,并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三、工作计划:

1、 完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继续落实职业危害部位应急救援预案。

2、 组织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

3、 加强从事有害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检查,控制和杜绝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4、 加强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和培训。

5、 各工作班组在当班工作结束前必须派人清除各溜煤眼口的煤尘,减少因煤尘污染井下环境。

5

6、 装煤时,溜煤眼口不允许把煤放空。

7、 在没有解决湿式凿岩的地段作业,作业人员必须带口罩工作。

8、 开采较干燥的煤层,必须喷雾撒水,进行降尘。

9、 定期捡测粉尘浓度,对粉尘超出规定的地点,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10、 声的措施。

11、 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对职工身心影响太大的噪声,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

四、保证措施

1)为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配备专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2)煤矿要结合本采区实际,配合做好本采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体检安排及有害场所的监测。

3)各采区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力争把2013年度的职业危害工作做得更好。

6

第三章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管理,保护职工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制定本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一、告知的内容:

(一)职业病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二)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

(三)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

(五)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

(六)提供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七)为职工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

二、告知的方式:

(一)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书;

(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告知; (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2)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三)职业危害与健康告知;

(1)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

7

告,并向职工公布。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告知职工本人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四)公布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五)劳动者要履行下列义务:

(1)自觉遵守本矿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佩戴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 (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矿职业危害领导小组;

(5)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三、告知的责任部门:职业危害领导小组;

四、考核:年度考核。

8

第四章 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内各部门管理和操作人员。

二、职责和权限

1、 煤矿主管领导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

2、 安全科负责入矿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制定煤矿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 车间根据岗位特点负责申报培训需求,实施职业健康宣传、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员工实施培训;

4、 班组负责入岗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1、培训计划:采区根据岗位特点每年1月份负责向安全科报告培训需求。安全科根据申报的培训需求和内外部变化的情况进行培训。

2、培训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9

3、培训内容:煤矿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4、培训形式:内部培训、外部委托培训。 (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

a)新员工进矿-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煤矿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b)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公司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

c)转换岗位-由岗位部门负责人讲解新岗位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d)煤矿按培训计划组织的职业健康知识及法律法规、标准等知识;

(2)外部委托培训

为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训一般情况是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参加人员一般是煤矿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四、记录

安全科应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保留相关的培训记录。

10

第五章 职业危害防治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从而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内部所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 职责

1、安全科负责企业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监督管理指导和实施。

2、各部门负责各部门在用防护设施的维护管理。 规程

1、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定义: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

2、用人单位应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安装有效的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含量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3、煤矿采购部必须购置使用具有防护设施生产资质单位生产的防护设施。在购置防护设施产品时,应当注意索取: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得购置使用没

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

4、安全科应对在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⑴、采区安全员在班中巡查时注意对防护设施完好有效性进行查验,发现异常应立即检修。

⑵、安全科应经常进行对防护设施的专题检查,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进行验证。

⑶、应明确防护设施的各级管理责任人。 ⑷、建立防护设施管理台帐,做好使用记录。

⑸、建立防护设施档案,收集整理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6、未经申报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

12

第六章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

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进行相应的防护用品配备,加强员工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内各部门、采区。

三、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全科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各部门、采区。为本制度的执行部门。

四、内容与要求

1、 在生产过程中,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而产生的有害因素和劳动过程中及作业现场的安全卫生设施不良产生危害因素,均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2、 免费为生产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不以货币形式或其他物品替代。具体执行按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规定》。

3、 员工在矿内调动工作时,其享有的劳动保护用品可随身转带。工种变化的劳动防护用品(除特殊工种外),安全环保部有权作出相应调整。

13

4、 员工因特种作业确需配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须经生技科与安全科共同认定后配置或借用。

5、 凡作业环境会对从业人员产生危害的岗位按照标准规定发放保健品。

6、 凡在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面罩、过滤式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耳塞、防毒口罩、特种手套、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绝缘垫等均属防护器具,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7、 劳动防护用品由专人采购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按规定入库,发放给使用人员,填写《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台帐》。

五、劳动防护用具(品)的使用

1、 员工进入井下或施工作业现场,必须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否则按照违章处罚。

2、 各采区对常用的防护用品应存放在公众易于取用场所,做到防潮、防高温、防锐器损坏。

3、 对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呼吸器等必须认真研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

4、 对因工作原因造成损坏的特种型防护用品,由生技科审批,更换。对非因工造成劳动防护用品损失的按原价赔偿。

14

第七章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2、依据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有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检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和向劳动者公布,特制订本制度。

3、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整个煤矿。

4、具体内容

(1)煤矿井下安装了安全监控监测系统,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监控中心负责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超标现象立即查明原因,编制相应处理措施进行预防。

(3)每天由监控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并上报矿长和总工签字后,进行备案。

(4)瓦检员每班对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两次监测,将相关数据填写至现场管理牌板上,并汇报调度部门做相关记录。

(5)每月由安全科专职人员对作业现场的粉尘进行两次监测,

15

并做好相关记录,有超标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每月由安全科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噪音进行一次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7)每年由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的煤矿安全评价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8)存在超标现象的地点必须编制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9)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检测报表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签字审核后备案。

5、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6

第八章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煤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根据煤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有计划地到法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员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新入矿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新录用员工名单统计室提供。

三、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煤矿各采区要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登记,每年5~6月向煤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煤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核实后,结合各采区实际制订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统计室要及时向职业卫生主管部门通报即将离岗的员工,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离岗前的体检;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90日内,可视为离岗体检。在未对其进行体检时,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选择放弃进行离岗前体检,并签订相关协议。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

17

除及时通知用人采区外,还应及时告知员工本人,按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

六、对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

七、在生产、检修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严重超标,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所在单位应立即报告,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若发现有疑似职业病员工的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

九、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将体检结果及时告知相关采区及个人。除职业禁忌证外,其他体检结果不得公开,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维护员工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体检结果存入个人健康袋内保存。

十、对各采区管理岗位、辅助岗位的员工每3~5年由统计室组织进行一次健康性体检。统计室、职业卫生主管部门要汇同相关部门开展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风险评估,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员工不健康作业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

十一、各采区不得安排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十二、各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个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十三、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将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的资料整理归档,安装规定期限妥善保管,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

十四、职业健康体检、检查、医学观察和职业病诊断、鉴定、治

18

疗等费用由公司职业卫生主管部门、财务部门按法规规定执行。

十五、各单位对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建立台账,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对各采区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每两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查出的不符合项将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将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十六、本规定解释权归煤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每年按煤矿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七、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19

第九章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按照职责分工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第五条、申报职业危害时,应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四)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20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六)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六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生产经营单位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七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21

第十章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为履行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煤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 煤矿和劳动者应当如实为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提供有关或必要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二、 煤矿应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相应的医治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由单位人事部门安排工作。

三、 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应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四、 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 本规定解释权归煤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

六、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病诊断及治疗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22

第十一章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

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内各部门、采区。

三、具体内容

1、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每年新增或更新的职业危害防治系统,列入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要统一管理,年度结余资金允许结转下年度使用。主要包括在以下项目内:

(1)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

(2)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 (3)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 (4)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 (5)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 (6)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

2、为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必须加大在“一通三防”方面的投入,主要在通风设备、瓦斯监测、矿井防治水、矿井防灭火及综合防尘方面的支出。

3、计划下达后,资产类由供应公司集中负责采购,费用类、工程方面主要由企管部门负责。

23

4、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每年度下达的计划、具体项目,分轻重缓急做到合理安排使用。

24

第十二章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

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矿的实际,对矿各科室区队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

二、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

2、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3、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

4、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

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6、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

7、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

8、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9、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10、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2、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3、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4、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

15、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25

三、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

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

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

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7、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

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六、随时、定期地根据本矿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八、员工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煤矿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

九、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两档”资料时,档案室应如实地提供。

十、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26

十一、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

十三、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

十四、本规定解释权归煤矿安全科。每年按煤矿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五、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档案管理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执行。

27

第十三章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全矿各科室、各井口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气体中毒、高温中暑、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二、应急组织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电话: 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电话:

(技术负责人) 电话: (机电副矿长) 电话:

组 员: 职责:

(1)组织制定矿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28

(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2、应急救援行动组 组 长: 电话: 组 员: 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通讯联络组 组 长: 电话: 组 员:

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4、应急医疗救护组 组 长: 电话: 组 员:

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5、治安维护组 组 长: 电话: 组 员:

职责:维护事故发生后的矿区治安,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

29

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6、救援运输组 组 长: 电话: 组 员:

职责:负责事故中伤员的运输,负责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运输。

7、外部联络机构

XX救护队 值班电话: XX人民医院 值班电话: XX煤炭局调度室 值班电话: 6

三、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现场自救互救—封闭现场—对外联络—联合救护—事故分析责任落实

1、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包扎技术,备有现场急救包。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

2、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联络电话,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联系,取得救援。

3、封闭现场:发生事故时除参与救援人员外,疏导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封闭现场,以免造成混乱,不利于急救和事故处理及分析。

四、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

30

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2、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通讯组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4、领导小组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五、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一)综合防尘措施

1、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尘降尘措施。

2、加强通风管理,确保供风充足。

3、佩戴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噪音防护措施

1、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31

2、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3、对于突发性噪声,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他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4、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声的设备。

5、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6、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三)高温防护措施

1、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

2、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

3、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

(四)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1、加强气体监测。

2、加强通风管理。

3、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随身携带自救器。

4、加强职工培训,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六、有关规定和要求

1、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矿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各井、各科室,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2、应急救援小组,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

32

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

33

第十四章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

害防治制度

一、劳保用品发放及管理制度

1、为加强本公司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工作保证职工在工作(生产)中的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保护的政策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制订本办法。

2、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必须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确实起到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作用。

3、本矿劳动保护用品分消耗性劳动保护用品、耐用性劳动保证用品消耗性劳动保护用品包括手套洗衣粉、毛巾、防尘口罩等耐用性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雨鞋等。耐用性劳保用品采用周期性管理根据使用周期发放消耗性劳保用品定期发放。需增加其他劳保产品的由公司会议研究决定。

4、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必须依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对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不同的劳动保护用品。

5、劳动保护用品应按规定标准以实物形式发放给职工不得以货币代物发放更不得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的名义发放其它物资。劳动保护用品归口劳资科管理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计划、采购、保管和发放工作。购入的劳保用品必须满足国家有关煤炭开采行业劳保用品强制性指标要求的规定。

6、职工按其所从事的岗位(工种)领取劳动保护用品职工岗位(工

34

种)变动后劳动保护用品按新岗位(工种)标准发放。其他岗位的在岗职工因工作确需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由各部门上报申请物资供应部门审核经分管矿长批准后根据实际情况发给。

7、因特殊情况需提高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由职工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经物资供应部审核报分管矿长批准后可按提高后的标准发放。凡未列入和新增加的工种由其所在部门根据本矿实际拟定标准报财资部审核分管矿长批准后发放。

8、消耗性劳保用品每季度发放一次具体发放标准根据工作情况由公司研究确定可以累积发放。

9、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将各部门(队)按职工岗位。工种编制劳保申领人员花名册报财资部,财资部根据职工工种及出勤情况对花名册进行审核、汇总删除不符合领用条件的人员后送财资部,财资部根据职工职务、岗位、工种确定发放标准并编制消耗性劳保用品采购计划送交物资供应部采购。耐用性劳保用品根据库存情况,由物资供应部门编制采购计划分管矿长批准后采购。

1O、采购到矿的消耗性劳保用品由财资部验收并向库房保管送申领人员花名册一份保管依花名册所列人员及标准进行签字发放。耐用性劳保用品的验收按材料验收制度执行。

11、耐用性劳保用品的发放。新招职工由所在部门出具证明由物资供应部门领导审批后发放。

12、对短期内因工作需要调换岗位的职工。根据岗位标准配发劳保用品任务完成后,使用的耐用性劳保用品必须办理上交手续。其他临

35

时需要使用劳保用品的,经调度室审核、物资供应部门领导批准后可暂向库房办理借用手续用毕后交回库房。

13、本规定执行前发放的耐用劳动保护用品。使用不足原规定年限的可继续按原规定年限使用到期后按新规定的标准配发。

14、劳动保护用品是为劳动提供保护的必要物质条件。除消耗性劳保用品外,其他劳保用品职工上岗作业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移作他用或领而不用。

15、耐用性劳保用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应杜绝野蛮违章使用劳保用品、应做好清洗保养工作。保持其正常的使用状态。对损坏、无法使用和丢失劳保用品的必须立即更换或补领。

二、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1、凡新招收的员工在上岗前,必须在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由企管部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不得招收。

2、每次招收的新员工在岗前安全知识培训时,必须把职业病防治知识及劳动卫生知识列入培训内容使其掌握职业卫生的有关规定。

3、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按周期组织进行拍片检查。

4、接尘人员每季度必须配发防尘口罩、手套及其它劳保用品物资部门要建立劳保发放档案。

5、各部门必须按照分管范围及工作场所。定期清理巷道中的浮尘确保作业场所工业卫生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36

6、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建立健全井下防尘系统,完善喷雾降尘设施减少作业场所内的浮尘,湿润作业场所内的落尘,使其不能飞扬。

7、对于喷雾降尘不能到达的地方,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洒水,确保巷道湿润。

8、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9、保持设备的性能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10、对于突发性噪声。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他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11、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加大井下采掘工作面的通风力度,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防止井下作业场所出现高温情况。

12、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职业危害和职业卫生常识。

13、加强各工作场所气体成份的监测。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14、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对作业场所内的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对粉尘的分散度,每6个月

37

测定1次。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测定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15、在地面设制专门的晒衣场。升井人员能及时晒干衣物,以防潮湿时间过长导致风湿病发生。

16、接触粉尘及有害物质的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防尘、防毒口罩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17、凡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接尘作业(1)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2)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4)心、血管器质性疾病。(5)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粉尘作业的其他疾病。

18、凡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井下工作(1)风湿病(反复活动性)。(2)严重的皮肤病。(3)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19、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严禁从事煤矿生产工作。 20、劳动工资部门必须加强职业病信息收集和沟通掌握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情况。

21、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定期检查。矽肺病患者应定期复查检查时间为(1)矽肺观察对象和各期矽肺病患者每年复查一次,也可与定期检查一同复查。(2)对接尘工龄超过矽肺最短发病工龄(15年)者,脱尘后每四年检查一次,连检三次无症状者再检时间由职业病防治部门确定。

22、其它职业危害可根据情况不定期检查。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