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如何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对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点以及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可行性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教育论文 篇1:

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研究的几点思考

摘 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主要的办学模式。本文通过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研究,思索文化教育理念,分析高职教育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运作过程和做法,以便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 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 引进融合

高职教育正在开展的校企合作、学结合的改革实践中,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教育,进而积极影响高职教育文化,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客观性的建议。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作用和保持、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为文化决定着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后续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表现为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现实运作过程的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选择在价值理念上的表现;从作用上看它注重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现问题,并用来规范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凝聚力、员工行为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富有生机与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如何引入融合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内容

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文化发生碰撞,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必然的。融合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体现高职特色的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在宣传、引进企业文化,展示企业文化元素上,要力求做到实际、可行、有用,避免流于形式,做到润物细无声。基础设施文化元素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我院新校区建设的“工业中心”。环境布局文化主要体现在利用空间,如教室、走廊、黑板等,将某个企业文化作为专题展示,或将几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展示。“走进的是教室,看到是车间”,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教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体现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是学院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具有重要功能。借鉴企业管理中的规章制度,结合我院特点和实际,建章立制。要求学生无论在实验、实习、实训中都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与生产,在工作中形成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与管理。

体现高职特色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是高职教育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最高境界。在研究工作中,将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引入到学院的教育教学中,如通过开设《企业文化概论》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文化调查、聘请企业管理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等,对学生进行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使全院师生理解、内化企业文化精神的内涵、实质,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在精神层面的融合。

2.高职院校引入融合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和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以下做法来促进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

(1)开展适合高职教育的企业文化教学活动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与基本政策。为适应企业对各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教改等诸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基本上完成了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但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却远远滞后,这对校企全面、深层次合作十分不利。事实上,很多员工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让学生逐渐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并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完成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对学生进行一定企业文化的教育成为校企合作研究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内容,我们编写了《企业文化概论》教材。教材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结构、企业文化基本功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的最新成果是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阐述说明。在编写教材的基础之上,又编写了企业文化讲义,制作了企业文化课件,并于2011年春季和2012年春季在2009级和2010级学生中开课。通过《企业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认识到怎样尽快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

(2)结合专业实习实践环节进行企业文化调查,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将企业文化教育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途径之一。学生深入到企业及其生产实践中,亲身感受、认识并感受实习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增强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这样的学习比学校里间接的书面材料和理论更生动更形象。2011年我们组织2009级物流专业的学生到辽宁宝华集团进行企业文化调查,学生通过企业文化调查,了解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文化特点,了解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感受企业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早一步接触感受企业文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面向企业,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平,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职业道德。这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社会,深入企业,汲取企业文化的养分。高职院校可以与合作的知名企业共建学习实践基地,增强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学习的针对性。

(3)营造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

学院实训基地的建筑和布局应以现代先进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为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并增添企业元素与色彩。实训室在建筑、布局和标语牌方面应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学院宣传橱窗定期展示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或优秀企业文化的案例;学院资料室要增加企业和企业文化的相关书籍。通过环境的感染与熏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自觉将企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以电子商务实训室为例我们具体做法有:1)实训室的企业仿真环境的建立,在物流仿真实训室悬挂企业文化理念标识如5s:即整顿、整理、清洁、清扫、修养。2)实训室环境布置:遵循企业工作流程及体现企业岗位设置,每个岗位都挂牌标识,实训中学生模拟企业工作岗位进行业务操作。3)建立了学生物流与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即学生超市:超市管理体现店长负责制,设立了店长助理、人事部长、宣传部长、店员等多个岗位,建立了与企业一致的管理细则、管理制度、促销方案、考核细则。4)“厂中校“的建立。与丹东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深层次合作,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主要实习岗位有理货员、仓管员、收银员、客户管理员,学生在企业真实体验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参加企业的专项PK赛,参与企业竞聘,六名学生获选了储备干部。与北京友谊宾馆深层次合作,学生到企业锻炼,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5)在校内开展技能竞赛,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大赛是对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进行的教学改革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的有益探索尝试和实践,是课堂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延伸与提高。它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现有能体现技能大赛要求的实训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赛促教,锻炼学生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精神素养等多种能力。

(4)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塑造良好的校园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课堂上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文化素质,还需要在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感染。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将结合,潜移默化地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是开展高职院校学校特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围绕企业文化这一内容核心,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桥梁纽带,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互动。为此我们搭建了校园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校园网和行业网、企业网页(站)双向友情链接;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企业专家讲座、优秀企业员工座谈、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帮助高职学生正确定位,树立自信心,培养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让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成熟成长。

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在大力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文化交融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纵深推进的动力,文化吸纳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的一种相互追求。也唯有校企之间进行深层次地交流与渗透,并最终达成文化层面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依恋,才能够使校企合作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只有在高职教育中全方位的融入企业文化,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培养学生,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地适应现代企业,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等.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2

[2]余兴国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07)

[3]言意文.高职德育引入企业伦理文化的“三段式”教育模式构想[J].科技信息,2009(13)

[4]肖剑。姚奕.浅谈“订单式” 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和企业文化相结合[J].政工研究,2009.02

作者简介:张利颖 (1962—),辽宁丹东人, 学士,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悦(1981—),辽宁丹东人,硕士,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讲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010228

作者:张利颖 张悦

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教育论文 篇2:

定岗双元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

摘要:如何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对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点以及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可行性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定岗双元模式

“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2006年根据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基本要求组织实施,吸取了德国双元制精髓,学生在校三年的培养均保证在“企业元”和“学校元”双元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一种模式。第一、二年学生主要轮流在学院的课堂和教学工厂中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三年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签约,定岗双元培养,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参与“定岗双元”培养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用人单位的员工。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在学院和用人单位两个地方、两种环境下完成培养任务。

这一模式中,培养学生以学院为主导,以企业为辅助,前两年学院的教学工厂与实训环境构成“企业元”,补充完善企业角色,而第三年学院的作用并没有削弱,针对企业岗位进行双元培养,“学校元”和“企业元”三年中共同完成了双元制人才培养。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双元制精髓,是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太仓本土大规模实施、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涵盖现有十六个专业所有班级和学生。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同构性,两者在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制度规范、环境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相融性,这种相融性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强大动力,必将带动两者健康有效地和谐发展。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

1.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 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子概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 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 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 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 具有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可以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学校形象, 增强学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 是学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1.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2.1两者的共同点

(1)差异性。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企业作为法人,就具有拟人性,不仅表现在承担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这个主要方面,还表现在自己的经营思想,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有学校也就有校园文化。由于每所院校校园文化主体的追求、志趣、修养、心理、价值取向、知识类型存在差异,同时还由于历史传统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使得不同规模、性质的院校的校园文化各具特色,形式多样。不同的校园会滋养不同的校园文化,同一校园的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校园文化也各有不同。

(2)可塑性。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不仅要靠悠久的文化传统、长期的历史经验,要受到学校的职能、教育教学和行为方式的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者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思想导向、价值观念、道德风貌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性质、水平和风格;同时教育者会有意识地、自觉地批判和消除种种劣性文化对学生的侵害,使这些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企业文化既是传统的遗存,又是现代文化影响的产物,它不是企业纯自然产生的,是在一定基础上不断挖掘、摒弃、改进、整理和概括的结果。企业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从总体来看,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变化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在企业改革、兼并重组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优化组合,其企业文化虽然有所差异,但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相互融洽或者兼容并蓄,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3)适应性。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分支,当然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校园培养的是将来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所以校园文化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企业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脱离社会文化或与社会文化背道而驰的企业文化必然没有生命力。

1.2.2两者的差异比较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实现价值最大化,追求的是赢利和效益。

表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比较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目标 培养人才、注重科技成果 企业价值最大化

价值观 重理论、学术水平至上 以赢利、效益为主

人员要求 理论水平高、学历高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管理风格 宽松,有弹性 严格、以管理体制为中心

行为特色 随意、自由、按部就班 约束、经常打破常规

解决问题 解决关键技术、研制原型 解决所有问题、研制产品

成果要求 技术水平高 产品实用

工作模式 个人奋斗、强调个性化 群体协作、强调团队

追求 追求学历、职称 追求事业发展和经济利益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加亲近,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有着激励和渗透作用;反之,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和促进作用。

2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所独具的专业技能性;这两个特点都为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企业文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建构体系,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建设目标决定着它的包容特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可以纳入其中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样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样是存在的。其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即培养主要为企业服务的职业性的专门技术人才,又表现出专业技能性强的特点。这种专业技能性要求强的特点决定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极其亲近的关系,因而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是具有极大的可行性的。换言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想突出它的专业技能性和职业性,就必须在其建设过程中留给企业文化足够的介入空间,因为它的建设发展目标离不开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

3.1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

高职校园文化要真正“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达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共创双赢合作的文化运行机制,必须做到对人才市场进行定期调研。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也不同,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企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获取最新的岗位能力结构数据,经过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其中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引导出每一项核心能力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作为制定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和企业主管部门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基于任务导向型的校企文化对接运行机制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知识技能与实践操作为目的,制定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基于任务导向型的项目课程开发必然映射企业文化的精粹,是校企文化对接的内在动力,也是校企双方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因素。

3.2课堂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

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讲授,学生可以直接获得有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和精神。当然,教师在介绍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具体实例,比如介绍一些著名企业( 如可口可乐、海尔) 的企业文化内容与精神,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高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地方在于学生要用更多时间进行实习实训,“依据岗位练技能”,所以实习实训场所布置一方面应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将实习实训注重事项、各种制度、章程、岗位职责布置到相应位置,实习生要求统一着装、上岗划卡等,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例如在酒店管理的模拟实训教学中,要求学生化妆、穿职业装,这样学生到企业工作时容易适应环境。要在教学管理、教学活动中,按照实际生产要求进行现场管理。在实习中采用企业管理模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企业实际生产管理流程,让学生渐渐形成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3.3将优秀的企业制度引入学生行为规范制定

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因此,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塑造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特征和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高职院校在管理制度中引入企业制度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治理方式显得十分必要。努力将企业制度文化的精髓融入校园管理中,就可以建设真正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服务于地方经济,学院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到企业用工岗位职业素质要求,为学院的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3.4选聘优秀企业家做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

校外很多企业都是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从校外企业中选聘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做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让企业家为学生诠释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人才需求,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工作中,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每学期都会聘请企业家来校给学生做企业文化、目前形势和政策分析等讲座,同时还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专业课的授课老师,在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

3.5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

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开展较多,但校园文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培养目标等缺乏关联,这就影响了校园文化发挥应有的功能。在学生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一些缺陷,让校园文化能够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全方位服务全体学生。企业特有的诚信品格、职业素质、爱岗敬业精神等文化则可以被学生吸收。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实际,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热情和成才意识。比如开展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会计专业可以举办珠算比赛、点钞大赛,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技能。

4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优势,显示特点,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高技能型人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推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和融合。

参考文献

[1] 林广梅,王洪,李红梅.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探讨[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4).

[2] 黄南永.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衔接企业文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8,(5).

[3] 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和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6,(9).

[4] 黄浩伶.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5] 蔡志恩,温天山.高职职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积淀[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6] 刘大伦.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作者:张 薇

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教育论文 篇3:

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本文从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一角度,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途径等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职;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促成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在校企合作、校企深度融合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建立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成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建立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进行探析。

从现实层面看,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大多数被认为存在着诸如不能吃苦耐劳、职业道德观念薄弱、合作意识不强等缺点,难以达到企业用人的要求。从毕业生所受职前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现象与毕业生在高职院校所受的综合素质教育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普遍意义上讲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它对高职教育本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则更能彰显高职教育的特点,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职前教育,从而促成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目前高职校园文化缺乏“职业”特色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基本上都是照搬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没有很好地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忽视了围绕“职业”特点建设校园文化。而“职业”性正是高职学生所需要培养的除了基本工作技能以外的综合职业素质,同时也是作为社会一名合格劳动者所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之所以在大多数相关的研究中被认为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精神文化主题不突出、物质文化建设薄弱、制度文化建设欠缺等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突出职业特色”的指导思想。比如不少院校往往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理解为让学生去搞活动,而对于为学生选择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活动,往往没有着重从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需求去考虑。

这种缺乏“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忽视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将会导致青年学生一味突出个人主义、追求个性化,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等。青年一代在网络信息化、市场经济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引,自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乃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更加难以作为时代的先进代表走在社会发展的前端。

二、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探析

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以职业文化育人,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品牌。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凸显办学特色、实现持久发展的要求。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学院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融会贯通,如何使学院各个部门之间、各位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如何培养技能熟练、特长鲜明、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内容的脉络和动力就是校园文化。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构建一种融入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建立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本文认为,融入了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以校园文化为主体,融入企业文化精髓。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师生共同追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的总和。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而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文化正好在这方面能够给予很好的借鉴。

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行业准则、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的责任感等。企业文化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是企业为达到经营成果,并在经营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反映企业意志的价值理念,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企业文化中很注重强调的是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因此比较注重员工的团队意识、责任感等。而这恰好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借鉴建立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方法,将有助于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引入企业文化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并不意味着直接将企业文化搬进校园,而是应该按照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以校园文化为主体,引进企业文化,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合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2.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引领先进社会文化。

融入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倡导围绕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进行培养,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的同时,还应当保持适当的超前性。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应当包含先进的文化元素,成为企业学习的对象,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笔者认为,在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课堂当中、弥漫于校园氛围里、进入到仿真的教育环境中,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中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领悟优秀的职业精神,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结合岗位需求,将企业文化引进课堂。

高职院校的课堂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应该加强对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特别是结合学生未来所在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将敬业意识、责任意识等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在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

将企业文化引进课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可以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入手,要求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还需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这样,当教师重新回到课堂时,就可以将自己对企业文化的亲身体验及研究所得向学生传达,向学生强调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另外,可以邀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或员工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其中关于企业文化的章节内容,与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工作价值观的真实体验。最后,可以邀请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从企业需求的视角提出意见,借鉴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立足职业精神,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活动。

各个专业可以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把企业、行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等职业精神渗透到学风、教风中,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文化”。这种专业文化应该是整合了崇高职业精神的专业文化,既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又带有一定的前瞻性。

而在组织校园活动时,则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活动的重要目的,将这种专业文化体现在各种校园活动中,让这些职业精神在活动中践行,使学生因拥有自己的专业文化而自豪,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努力践行自己的专业文化和职业精神,以自己所学的专业为荣。

3.创建“准职业”环境,培养职业习惯。

许多高职院校都会建立自己的实训、实验基地等模拟职业场所,而这些“准职业”场所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促成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养成的重要教育环境。一方面,可以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做起,模拟职业环境。如制定高职学生校内实训的管理制度,以企业“准员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如进入实训室要打卡、不许擅离岗位或大声说话等。从中让学生体验企业的严格管理,感受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请企业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做学生的校外兼职辅导员,与高职院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组建模拟“企业实际”的学生社团,如建立模拟超市、模拟公司等,赋予学生相应的岗位角色,使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同时,也能训练自己的交往能力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0,(4).

[2] 张彤.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5).

[3] 田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5).

[5] 李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责任编辑 赖俊辰

作者:方晓霞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网络教育论文下一篇:英语教师创造素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