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法制挑战论文

2022-07-03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各国服务贸易合作日益密切,为减少争端、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保障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克服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各种法律障碍,以GATS第5条所规定的实体要件为蓝本,构设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可以更好地促进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各国服务贸易的健康良性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服务贸易法制挑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服务贸易法制挑战论文 篇1:

加快深圳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摘要] 国际贸易新规则和国内竞争新趋势促使深圳必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推动深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增强深圳在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合作协议谈判出现了新的制度安排,深圳需要借鉴这些创新模式,在谈判模式、承诺模式、提供模式、重点领域开放模式、外资开放模式、统计制度、法律制度的研究等领域进行改革。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质量 统计

[基金项目]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质量阶梯分工新格局下中国制造质量强国的出口技术路径研究”(14BJL049);2014国家质检总局重大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质量效益测量及监测系统开发”(201410046);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深圳服务贸易及其新统计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 刘伟丽(1977 — ),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教授,深圳大学中国质量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自贸区、服务贸易、世界贸易组织、质量经济;朱恺(1981 — ),湖北武汉人,博士,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科员,研究方向:自贸区、服务贸易、“一带一路”。

发展服务贸易是推动深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是增强深圳在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认清在新的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质量阶梯分工格局中,服务产业面临的国际转移形势,有利于深圳在明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定位,塑造湾区经济格局,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和深圳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一、深圳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 服务贸易的谈判模式和承诺模式阻碍了深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CEPA的谈判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以肯定清单模式,只有最新的谈判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而以肯定清单为主的方式制约了深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虽然深圳超过一半的服务贸易领域已完全向香港开放,包括运输及物流领域,香港服务提供者亦因而获得国民待遇,但是很多服务领域仍然只是局部开放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方面,某些领域的进入门槛太高,具体操作程序模糊不清,也存在进入的潜在壁垒,服务审批权力集中于中央及省级部门,环节多、程序繁、费用高,电信、环境、能源、水、电、运输等服务业,国内形成垄断,通过进入的数量限制、价格规制和反垄断等国内管制进行限制。另一些部门,例如物流企业,则存在准入门槛太低,造成了恶性竞争,不能吸引优秀的国际大物流企业入驻深圳。在服务贸易国民待遇方面,目前还是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承诺模式。

2. 重点服务部门的结构优化、开放规模、引领和支撑作用亟需加强。目前深圳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欠缺,核心技术和重要环节缺失,总部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科技服务业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服务业重点部门的开放结构不合理,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较为落后,没有进入知识型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时期。金融保险业和物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无法达到国际一流城市的发展水平;信息服务业、会展业、中介服务、科技服务等服务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无法支撑深圳服务贸易的发展;传统的运输、旅游、房地产和社会服务等行业所占比重较高。

3. 服务贸易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的联动和协调机制尚需完善。深圳虽然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但从政府宏观管理和指导的角度看,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保障不完善,尚未成立专门的服务贸易促进机构,服务贸易产业分散在各个部门或机构,没有突出服务贸易的特征,造成服务贸易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不足。同时,深圳的服务贸易政策不能脱离CEPA框架,市政府无法授权,可操作性低,在CEPA实施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玻璃门和弹簧门问题。对条款理解存在一些障碍,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也需要完善。

二、全球和深圳服务贸易制度

安排与融入比较

服务贸易的制度安排是各国制定服务贸易政策的基础,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最新的制度框架和构建,主要体现在寻求和设定新规则方面。

(一)谈判模式、承诺模式和提供模式

在开放承诺条款方面,成员国谈判的出价基本都与GATS的出价持平,但美国希望成员国在金融、电信、文化、法律、速递等服务贸易领域达到较高的开放水平,同时又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员流动持保守态度。上海自贸区和最新的CEPA谈判就探讨在服务贸易领域进行负面清单式的开放模式。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模式方面,主要经济体之间开展的对外投资规则谈判,主要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投资谈判模式进行的,投资领域趋向完全自由化。国家之间的区域贸易协定(RTAS)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方面的“优惠差额”都有所提升,区域贸易协定整体表现出“GATS+”的特征,同时,在跨境交付和商业存在两种方式下的承诺,区域贸易协定都比多哈回合更加优惠。

(二)重点服务部门谈判模式

截至2014年3月,WTO的GATS下共有117个服务贸易的区域协定,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成为当代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主流形式,所涉及的服务贸易额远远高于货物贸易协定所涉及的贸易额。国家间最优惠的特惠协定超过了GATS和DDA的承诺,优惠最小的两个部门是金融和通信服务业,优惠最大的部门是影视、运输、医疗和教育。

中国双边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正在趋向涵盖众多服务部门,积极拓展金融、旅游、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深入合作与融合,发展高质量和高标准的开放承诺。在服务投资领域,给予彼此最惠国待遇,降低企业投资审查的门槛,增加企业进入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和透明度。同时,出于对服务贸易部门安全性的考虑,在金融服务、通信服务、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部门具有很明显的低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并缩减相关服务承诺的部门覆盖率;在与服务补贴相关的义务上争取更多豁免和例外。

(三)完善 “EBOPS+FATS”服务贸易统计制度模式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的国际收支统计(BOP)立足于交易者的常住性来定义和统计国际服务贸易,明确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统计分类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10 大类。但是BOP 遗漏了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的服务贸易方式,统计是不完整的。全球有26个国家采用国外附属机构(FATS)统计,欧洲和北美的国家通常使用FATS统计,有23个国家服务贸易的统计采用内向的FATS的统计方法,有13个国家服务贸易的统计采用外向FATS的统计方法,同时在服务贸易统计领域采用内向FATS和外向FATS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和葡萄牙3个国家。因此,构建“EBOPS+FATS”的全新服务贸易统计体系,除政府服务外,《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EBOPS 组成部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覆盖范围基本吻合。

三、加快深圳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融合,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利,形成立足深圳,面向香港和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网络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贸易和投资是基石,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是核心。区域间贸易活动的增长,有利于深圳对外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增强深圳下游服务产品的出口,扩大海外投资,增加对深圳经济的拉动作用。要继续拓展深圳与香港和全球国家的服务产品贸易,形成产业优势互补,注重贸易发展方向,尤其要重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支持,加强引进和外建国际产业园和工业园,加强对外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在通关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促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便利化,深化对现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缩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审批环节,缩短企业项目办理时间,将深圳快速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

(二)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布局,在深圳湾区模式中打造深圳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和服务品牌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纽约、旧金山、新加坡等国际一流湾区模式,明确“深圳湾区模式”中服务贸易的定位。在前海湾构建世界级现代服务业商务区,引进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入住前海;深圳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总部经济和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增强湾区自主创新能力;大鹏湾形成滨海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集聚;大亚湾着力发展国际生态旅游、生命健康等产业集聚;粤港澳湾区深入落实CEPA和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加强互联互通,提升服务贸易质量,建立深圳服务标准,打造深圳服务品牌。

(三)深化深港互联互通和特区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制定,高质量高标准地进行服务贸易新议题研究,谨慎选择谈判模式、承诺模式、提供模式和统计模式

1. 重视国际先进服务贸易新标准和新规则的研究。立足于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促进谈判模式的创新,提升世界服务贸易合作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作为香港对外谈判的另一个重要支撑,深圳应该尽快向发达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谈判模式学习,包括谈判的领域、谈判的方式、谈判的贸易政策,采用国际通用的语言进行谈判,敏感领域的谈判,可以相互开放领域的谈判等等。应采取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减低市场准入限制的承诺模式和提供模式,重点研究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和规则制定。

2. 探索建立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为保持服务贸易统计的国际可比性,更好地衡量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领域的水平,深圳可以在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设计领域进行先行先试。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MSITS)》、《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寸头手册》第六版、《扩大的国际收支服务分类》等国际标准,借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先进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经验,从全球价值链的增加值贸易视角,依据服务贸易新的统计数据,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重新评估服务贸易各部门的竞争力,制定深圳市政府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建立“EBOPS十FATS”的较为完善的统计体系。根据目前商务部统计制度规定的服务进出口十四大分类,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和试点,比如金融、旅游、运输、电信等领域。建立并定期发布深圳服务贸易的行业指数,加强深圳服务贸易的数据库平台建设;建立重点企业统计监测网络,为深圳市宏观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四)加强深圳服务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

1. 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促进”,制定服务贸易重点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双目录”,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双平衡”,完善服务贸易产品和资本开放模式。加大服务贸易进口,建立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目录,重点发挥进口对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和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和加强出口力度。简政放权增加政策透明度,完善公平的法制体系;为中小进出口企业和大型进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更多的通关便利条件。完善投资制度,提高投资质量、提升投资效益。构建服务自然人和法人的投资环境,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对外资进入门槛、股权比例、业务领域、市场范围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市场和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市场,搭建起境内外资本双向流动的新渠道,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2. 增强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推动传统服务业向中高端服务业迈进。增加高附加值服务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把脉行业发展目标,增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重点关注行业准入、企业宣传、专业人员的培养和行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争取服务贸易领域一定的单独审批权利。当前重点扶持创新金融、新业态物流、服务外包、品牌会展、创意设计、网络信息(电子商务)、专门专业(商业服务)、高端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未来几年重点扶持医疗服务、检测及认证服务、环保产业、创新科技、教育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服务产品出口,着力发展和引进培育以外贸供应链管理及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企业;推动软件外包、数据服务和研发外包等服务贸易发展,更多输出资本、管理、服务和技术。

3. 探索特区服务贸易相关立法,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公平竞争的法制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利用特区优势,研究和出台特区服务贸易的相关立法,包括服务贸易部门的相关立法。建立营商咨询机构和陪审法律体系,为投资企业解决本地法律法规问题,并将涉及到的专业需求问题引荐到专门部门解决,保证处理纠纷的公平性。转变政府职能和下放审批事权,建立权威的服务贸易管理机构,直接管理服务贸易的统筹发展。深圳服务贸易管理分块化的现象明显,没有统一的战略部署,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从宏观调控上推动深圳服务贸易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积极支持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发展,扩大服务贸易的支持范围,实施服务贸易整体的税收减免等一揽子服务贸易政策。

4. 构建服务贸易综合监管体系,对重点和敏感领域坚持底线,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构建服务贸易综合监管体系。要考虑开放的安全性,尤其是电信业、金融业、保险业等特殊领域的开放,避免开放力度过大,引入过度竞争,影响本地企业的发展,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和信息互认;防范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资本流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的资本管制应当区别对待,结合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和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可能涉及产业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业采取谨慎性原则,同时要与内资企业和学术界积极研讨开放所带来的可能性冲击和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 (美)马图,(美)斯特恩,(美)赞尼尼主编,陈宪主译.国际服务贸易手册[M].格致出版社,2012.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http://www.oecd.org/。

[3] 丁一兵.2004年印度经济:崛起中的机遇与挑战[J].世界经济, 2005(3).

[4] 刘黎明,尚天舒,李宏雷.BOP 服务贸易统计与 GATS服务贸易统计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8).

[5] 刘庆林,白洁.中国服务贸易壁垒测度:基于频度分析的方法[J].财贸经济,2014(1).

[6] 毛艳华,肖延兵.CEPA十年来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开放效应评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3.

[7] 沈大勇,金孝柏主编.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文献综述[M].人民出版社,2010.

[8] 谭海泉.CEPA下服务贸易的发展——以香港专业服务业为例[J].商业时代, 2014(3).

[9] 王亚菲著.无国界服务贸易:多统计系统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0] 尹翔硕,胡俊芳主编.APEC 的服务贸易发展[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1] 周念利,张苗苗,屠新泉.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GATS-”特征及其成因的政治经济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

作者:刘伟丽 朱恺

服务贸易法制挑战论文 篇2:

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间区域服务贸易规则的构建

[摘 要]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各国服务贸易合作日益密切,为减少争端、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保障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克服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各种法律障碍,以GATS第5条所规定的实体要件为蓝本,构设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可以更好地促进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各国服务贸易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 GATS

一、构建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的动因分析

(一)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

1.解决服务贸易争端的需求

随着滨海新区与东北亚各国服务贸易规模的增大及贸易领域的拓展,贸易的大幅度逆差使东北亚各国与滨海新区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扩大,并呈上升趋势,对贸易争端的处理不可避免。而统一的区域服务贸易法律协调机制的缺乏,使得贸易争端不能有效解决,服务贸易发展举步维艰。

2.缓解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矛盾的需要

没有统一法律规制的区域服务贸易的盲目自由化,会使外国高水平服务企业大批进入天津滨海新区,一方面,给滨海新区民族服务业造成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会使大批劳动力下岗,恶化新区的就业形势。

(二)排除法律协调障碍的需要

1.法律制度的差异增加了制度变迁的成本

东北亚服务贸易的法律协调,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其法律制度的差异,加大了其制度变迁的成本,主要表现在:首先,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不少, 较为普遍的是对提供方式和股权比例的限制。其次,在一些需要专业资格认证的部门,服务提供者难以自由流动。

2.现有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缺陷阻碍法律制度的协调

迄今为止,中国并不存在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的服务贸易法,现行的有关服务贸易的规范间法律冲突严重,且与透明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①这些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缺陷阻碍了法律制度的协调。

3.法律调整的不统一导致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

其他WTO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利用东北亚各国服务贸易法律规定不统一所造成的法律空隙,通过“搭便车”或在东北亚国家设立代表处等手段,享受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项下的特殊优惠措施。②这种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给东北亚服务贸易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构建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的法律依据

东北亚在性质上属于WTO项下的区域经贸一体化安排,且东北亚各国几乎均是WTO成员国,因此,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的构建应当在WTO体制中获得理论支持、找到法律依据。

GATS第5条将区域性服务贸易视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不禁止成员方加入或签署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区域经贸安排,但对这种参与同时也规定了一些约束条件。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实体要件,即:

(一)涵盖众多服务部门

1.部门数量

GATS第5条使用的是“众多”,而非GATT中规定的“所有贸易”,这就表明“众多”应该是不必包括全部服务部门,是可以允许有排除的。

2.受影响的贸易量

受有关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影响的贸易量,除了应该考虑该服务贸易规则所涵盖的服务贸易量之外,也应该考虑排除在该服务贸易规则之外的服务贸易量。

3.服务提供方式

GATS规定了四种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

(二)取消实质上所有歧视

GATS第17条是关于国民待遇的规定,要求其成员对于具体列入承诺减让表的服务门类,给予任何其他成员方的待遇,不得低于给予本国相同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可见,GATS第5条对取消实质上所有歧视的规定,要求取消的歧视是有违国民待遇任何实质上的歧视。所以,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必须将国民待遇作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原则。

(三)不得提高对于第三方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水平

GATS第5条第4款“不得提高对于第三方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水平”,是从外部贸易关系方面对区域服务贸易规则所施加的重要约束。

由于服务贸易壁垒往往通过国内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难以掌控,因此,必须通过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对东北亚各国可以采取的合理保障措施作出统一规定,以维持东北亚各国对于第三方善意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水平。

三、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实体规则的构建

如前所述,以GATS第5条所规定的三个实体要件为章目,构建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间的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可有效促进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涵盖部门的构设

1.总体原则

既然GATS第5条规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要涵盖“众多”服务部门,而不是全部服务部门,那么一方面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可以排除一部分服务部门,另一方面,单纯只包涵某一服务部门的贸易规则是不适格的;既然GATS第5条规定要涵盖众多服务“部门”而不是分部门,那么,原则上对部门的计算应该以部门为标准;既然GATS第5条规定要涵盖众多服务“部门”,那么东北亚各国开放的部门数量应当大于、最起码不少于其在GATS中开放的部门数量。③当然,遵循GATS的宗旨,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应当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和优惠。

2.具体开放的部门

东北亚服务部门的合作与开放,可以借鉴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经验,将东北亚服务业分早期收获部门、敏感部门和一般部门采取不同的开放策略。

早期收获部门,主要指那些各国服务贸易额度较大、实施早期收获不会构成重大影响的领域。对于滨海新区和东北亚各国而言,具有地缘优势的港口运输业、具有劳动密集型优势的物流业和建筑业、互补性空间较大的部分商业性服务, 以及具有丰富资源和互补性的旅游业, 可优先确定开放。④

敏感部门,是指控制一国经济命脉,实施过度开放可能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的领域。对于敏感部门,可由东北亚各国提出部门及分部门的清单,在东北亚区域层面控制各国敏感部门的总量,先通过在这些领域技术层面的合作,或者通过其他行业开放进行带动, 在过渡期之后达到敏感部门服务贸易的逐步自由化。⑤

除此以外的其他部门, 则为一般部门。对于一般部门,东北亚各国可在市场准人上稳步推进,但总体时间框架必须快于各国在GATS下所作的承诺。⑥

(二)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的国民待遇的构设

1.总体原则

东北亚区域的服务贸易规则应实行无歧视的国民待遇,它是一项承诺义务,即各国只对自己承诺开放的服务部门给予其他WTO成员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不需强调在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应注重在实质上给予国内外服务提供者相同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

2.实行国民待遇的具体措施

从不同的服务行业来看,东北亚各国应对本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服务业实行国民待遇,对需要保护的幼稚服务业可实行有限的国民待遇,对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服务业则暂不实行国民待遇。⑦从不同的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看,东北亚各国对于跨境交付应持谨慎的国民待遇策略;对于境外消费应采用宽松的国民待遇办法;对于商业存在应结合各部门具体特点全面考量;对于自然人移动,中国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低技术含量工作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 应采取积极的国民待遇措施。⑧

(三)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合理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构设

GATS前言中规定“为符合国内政策的目标,有权在其境内对服务的提供制定和采用新的规定”,GATS第5条1款b项也规定“取消实质上所有歧视”的例外,具体列举了GATS允许的服务贸易壁垒。以此为依据,可对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中的保障措施作出统一规定。

1.服务贸易保障措施实施的条件。(1)外国服务提供者向东北亚成员国提供外国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绝对或相对增加;(2)导致对提供相同服务或直接与其竞争服务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3)外国服务的绝对或相对增加与内国服务产业的损害或损害威胁有实质性的因果关系;(4)采取服务贸易保障措施必须符合公共利益。

2.服务贸易保障措施的形式。东北亚服务贸易规则可以采取列举式与概括式相结合的立法方式,将服务贸易保障措施描述为:有关国际支付与转移或为保障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秩序需要所采取的合理的限制和禁止国际服务贸易的措施。

3.服务贸易保障措施的程序性规则。东北亚区域服务贸易规则的程序性规则,可以借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保障措施的规定,将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序要件确定为:(1)磋商。服务部门受到负面影响的服务贸易规则一方,可要求与对其造成影响的另一方磋商,以讨论与受影响的服务部门相关的任何措施。(2)不得单边采取措施。服务贸易规则要求采取的任何保障措施都应当获得相关东北亚各方的相互同意。⑨

4.服务贸易保障措施的时限。服务贸易保障措施是临时的, 应有时间的限制,一般不应超过4年,一旦情况恢复正常,就要尽快取消该措施。

[注释]

①李莹:《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34页。

②朱艳:《CEPA 框架下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一体化问题探讨》,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第36页。

③王效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服务贸易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基于GATS第5条的法理与EU、NAFTA等的实证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14页。

④⑤⑥程信和,赵琦娴:《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法律博弃》,载于《南方经济》2005年第8期,第:18页。

⑦欧阳慧,黄泽周:《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探讨》载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2005年5月:第95页。

⑧程信和,赵琦娴:《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法律博弃》,载于《南方经济》2005年第8期,第:18页

⑨王俊:《CAFTA<服务贸易协定>保障措施评析——兼论ESM对中国服务贸易法制的挑战》,载于《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年第11期:第14页。

[参考文献]

[1]程信和,赵琦娴.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法律博弃.南方经济,2005,(8).

[2]李国安.WTO 服务贸易多边规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莹.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4]梁峰.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欧阳慧,黄泽周.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探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2005,(5).

[6]王俊:CAFTA<服务贸易协定>保障措施评析——兼论ESM对中国服务贸易法制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11).

[7]王效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服务贸易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基于GATS第5条的法理与EU、NAFTA等的实证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8]朱艳.CEPA 框架下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一体化问题探讨.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6).

[作者简介]王鸣华,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政学院。

作者:王鸣华

服务贸易法制挑战论文 篇3:

浅析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摘要: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余烟未尽,国际市场需求初现曙光。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速度开始回暖,但国际经济环境仍旧瞬息万变,当前我国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局面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客观、理智地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已然和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推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影响;对策

2009年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唤起,经济先行指标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

目前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则正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经济已经取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发展服务经济是大势所趋。

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数据显示,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2868亿美元,由上年增长21.3%转为下降6%,回落27.3个百分点。这是2001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的首次缩减。其中,出口1286亿美元,同比下降12.2%;进口1582亿美元,同比增长0.1%。贸易逆差显著增加,全年服务贸易逆差达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倍。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和旅游,逆差额分别为230亿美元、106亿美元、97亿美元和40亿美元。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直是比较落后的,主要表现有:

①我国的服务贸易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所占世界服务贸易及我国自身贸易总额的份额较小,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及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长期处于逆差地位。

按国家类型看,服务贸易大国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远远落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量规模较小,对外开放程度低,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从国家分布的情况看,据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介绍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占国家对外贸易的比重只有10%,而全球的平均水平达到了20%。虽然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已从自1996年的200多亿美元到2008年的将近1600亿美元,但所占世界份额仍较小,而且逆差严重,服务贸易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我国市场对服务贸易产品的需求。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根据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8》的统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

②我国的服务贸易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和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上,缺乏创新革命,至今仍以运输和旅游业为主,而对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尚在起步,即使是目前发展较好的服务外包领域也出现瓶颈。

从服务贸易的结构来看,我国的服务出口则多集中于劳动密集、自然资源密集型的服务上面,如劳务工程承包、远洋运输、旅游等服务的出口。而发达国家的出口多集中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上面。如金融保险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等。造成这种结构特点的原因与以上货物贸易相同,它们均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阶段的不同而具有的比较优势的差异。服务外包发展受阻,相比较印度等国家存在人力资源和品牌优势缺乏等问题。

③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地区差异性。较大城市外来资本多,有促进作用,服务业发展存在一定依赖性。然而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资源和管理相对落后,如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优于西部内陆。

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等地的较大城市名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沿海发达地区也由于优越的地理和资源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管理,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2 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必须紧跟世界步伐,通过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找出合理的路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①服务业开放程度低,自由化程度不高。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是服务贸易市场自由化的一种表现,反映了一国参与国际服务竞争的程度,也体现了一国经济增长对国际服务业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就是说,服务贸易出口额与服务市场开放度有正相关关系。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服务业开放得不够深入,很多部门并没有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我国的服务进口相对来说就低了些,在这个时期,我国还能保持服务贸易领域的顺差。但是,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程度加深,国外服务业竞争力大大强于我国的服务业,我国的服务贸易出现逆差是必然的。

②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区别。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快,经验多,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恰恰相反,这说明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总体上仍然相对滞后。第三产业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2009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2.6%,甚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具体原因有: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传统服务业仍处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而新兴服务业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不强;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偏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服务贸易行业发展不平衡,传统服务贸易占比高达60%,与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③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一是我国国内之前的一些经济措施多忽视服务贸易的发展,而片面地追求货物贸易发展,因此导致双方发展失调。二是我国的服务贸易管理也相对比较落后,政策与法制环境有待改善,缺乏对相关产业进行支撑的服务支持政策。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存在政策和规章存在差异性,缺乏统一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三是服务贸易发展政策缺乏透明度,各有关职能部门在服务贸易方面上实行多头管理,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确、交叉和条块分割、经营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垄断。四是国际竞争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贸易融资环境恶化以及部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出现,此外,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长期存在会带来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教育、旅游、劳务输出等对汇率比较敏感的服务贸易领域将因此产生较大波动。

3 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有人说:“大力发展开放的、清洁环保的、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共同聚合的服务贸易是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新动力之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上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4.1%。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实现稳定增长,服务贸易也有望迅速复苏。服务贸易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所在。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在新时期对于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制造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重要抉择。

①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增加对服务贸易的重视,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加大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持和保护,完善符合我国发展目标的服务贸易的有关法律法规,增加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监督管理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服务贸易的健康有序进行有赖于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服务贸易和开放服务市场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法律规定,以防当外围服务业对国内服务业造成重大损害时,能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手段。因此我们应加强对GATS、WTO等有关条款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规则的法律、法规制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又为我国有关产业赢得一个相对宽松的优化调整环境,进而保证我国服务贸易大踏步发展。

②促进调整产业结构。在充分发挥优势服务产业的基础上,还需加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鼓励与支持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服务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消除体制障碍,大力吸引民间资本和FDI进入服务业,加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以生产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既要致力于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出口,尤其要注重发展旅游、金融、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和以技术服务为主的专业服务,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这些行业是我国服务业中的弱项,应该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建立我国服务业和产品新的动态比较优势,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争取较为有利的位置,增强抵御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的能力。

③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针对我国服务贸易人才奇缺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如国家应制定利于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的制度和优惠政策,利用我国人口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服务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并了解其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且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招收和培训。同时,服务企业内部更要完善相关的教育、培训和竞争激励机制,努力做到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应用人才和留住人才,防止服务贸易人才流失,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度的软件产业和软件出口之所以世界领先的原因就是其培养了一批精通英语又掌握世界前沿科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慧英,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2).

[2]江小娟,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8,(2),(3)陈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

[4]李盾,刘从军.服务业贸易自由化对开放国的福利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6,(8).

[5]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作者:张伟楠 侯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