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2023-02-13

第一篇: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晚风》教学反思

《晚风》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夕阳的晚上”、“树丛中夜莺的歌唱”等等,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觉得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唱好二声部合唱,对于刚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唱好二声部是有一定困难的。有的学生音准都很难把握,更别说是二个声部的歌曲了,我想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到歌曲的意境,营造一种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培养他们感受歌曲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唱熟两个声部,我根据这首歌曲旋律特有的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区别,从而唱准旋律,使学生把握旋律更深入。然后再让学生在我的指挥下逐个乐句的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让合唱难度减小化,让学生兴趣、信心增大化。

这样学生在一个比较缓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了。

第二篇: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教案

第4课 可爱的家

课题:《外婆的澎湖湾》

一、课型:

演唱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使学生体会家的乐趣,家的温暖。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 3.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的乐感

4.通过对作者及演唱者的了解,了解台湾校园民谣。

三、教学重点: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四、教学难点:

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五、教法: 聆听法

六、教具: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让爱住我家》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呼吸练习。

1.导入:我爱我的家,有爱才有家。下面我们再用歌声讲述一个家的故事。题目《外婆的澎湖湾》。知道澎湖湾在哪吗?

2.呼吸练习:模仿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

(三)聆听感受

1.初听感受 说说歌曲的情绪。 2.再听感受

你知道歌曲的原唱是谁吗?(台湾歌手:潘安邦)下面我们听听他的演唱。 师:说说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师介绍:这是台湾作曲家叶家修为潘安邦写的歌,潘安邦小时候跟外婆一起生活在美丽的澎湖边,他对自己外婆和可爱的家园和有着深厚的感情。

4.师: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想来亲自演唱一下这首歌曲了是吧?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0页,让我们跟着潘安邦一起轻轻唱。

(四)学习歌曲 1.划分乐段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你能为歌曲划分一下乐段吗?为什么这样划分?(第一乐段从低音区进入,曲调平稳,是在讲述故事。第二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而富于变化,是在抒发感情。)

2.刚刚我们已经跟着音乐哼唱了一次,现在请看到曲调,我们来轻声唱唱曲调。请大家注意歌唱的姿态。(身体坐直,口腔打开,面带微笑)

(识谱是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3.学生唱曲调,老师钢琴伴奏

4.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提出来单独练习。

师:现在请把你认为不好唱的地方找出来我们一起来唱唱 生找出并多次练习。

(学生自己找出难点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5.完整地演唱曲调。同时注意歌唱的状态:张大嘴巴,声音音量适中,自然的发音,并且带着轻松、清新的感觉来演唱

6.填唱歌词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想象那美丽的画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8.质疑问难:你还有哪些问题?

(五)表现歌曲

1.变换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例:沙锤 x – x-- - (打击乐器的加入锻炼学生为歌曲的伴奏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六)拓展部分

小结:《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校园民谣,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如《乡间的小路》、《垄上行》、《赤足走在田埂上》等。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校园民谣,并学会其中的一首,我们来开个民谣演唱会,在歌声中回归自然,感受自然。最后,让我们和潘安邦一起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八、板书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

九、教学反思:

课题:《牧场上的家》

一、课型:

演唱课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初步领略美国乡村、牧场歌曲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感受北美洲音乐,了解北美洲的文化。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爱、对家、对生活的感悟,学会感恩!了解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2.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培养学生对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并能够用平稳悠长连贯的气息、优美柔和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点:

知识与技能: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并唱准弱起小节的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四、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节奏及换气处学习;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五、教法: 聆听法

六、教具:

钢琴、录音机、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激发学习情绪。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一起律动出发吧。(引出:牧场)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美国歌曲。——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二)教学过程

1.聆听《牧场上的家》,欣赏牧场景色(歌曲简介)。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看美国小朋友牧场上的家,看看他的家可爱吗?问: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和甜蜜的爱情等等……美国乡村音乐的性质和我国各地区的民歌、小调很相似。多用吉他、班卓琴、小提琴伴奏。

欣赏完了牧场的景色,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在跟我们诉说着什么”(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你的心情怎样?

师:哎呀,同学们都陶醉在美妙的歌声里了,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十分优雅,舒畅”

2.聆听《牧场上的家》,跟随音乐律动 (学习节拍、弱起小节、连音线)。 节拍。

是呀,很舒畅,你看牧场上的小草,听着这个优美的旋律,也情不自禁地想生长开来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是来扮演这个小草,当老师走到哪颗小草面前的时候,请你站起来,和我一起开放,好吗?好,准备

“多么美的小草,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受到,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生:“三拍子”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同学们知道吗?”生:“强弱弱”

“哦,我们来表现一下。(拍手,从左到右) 强弱弱,再美一点。 弱起小节。

师:“同学们,你们看一看,这首歌曲,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音呢? 这个音,是从第几拍开始演唱的?好,没关系,请你来看老师画一幅图,画完这幅图,你就知道这个秘密了。(师,边唱边画)

发现秘密了吗?一颗小草代表几拍?

哦,三拍,刚好是一个小节是不是?那最后一个音是从第几拍开始唱,是强拍还是弱拍?

师:“哦,所以啊,它称为弱起小节,头和尾相加才是完整的小节。同学们,我们拿起小手,一起来画一画这个小草,注意第三拍弱拍,我们要轻轻地连进来。

好的,同学们,我们跟钢琴再来画一画,注意听好前奏,准备,眉毛扬起来,肚子用点力,声音通透在这个教室。好不好?准备123 1起

连音线。

“同学们看,最后两个小波浪一样长吗?分别有几个小波浪,第一条5个 第二条6个”“你们看谱子,它刚好代表哪里?”是不是两个长音的地方,这两个长音上面都有一条什么线?

连音线。连音线下面的音 是-----一样的,就唱一个音,然后他们的拍数加在一起。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两个连音线下面唱几拍? 5个小波浪代表几拍? 5拍 6个呢? 6拍。 好,同学们,请你再找一找,这歌曲里面第二乐段里面,还有没有连音线的地方。 你说:“”

师:“你看,整首歌曲有5个连音线的地方,然后分别唱5拍 6拍 5拍 5拍” 同学们拿出小手,让我们跟音乐来画一画连音线。准备

师:“哎呀,同学们表现太棒了,老师对你们充满了信心,我们来试着认一认歌谱,好吗?” 123 1起

3.学习歌曲。

借助线条图形谱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

“同学们,能不能把歌词唱一唱,唱的时候嘴巴张的大一点”

同学们,你们看着这个小草图可是学会了不少本领。刚才大家都说了,这首歌非常优美,抒情、连贯。那,我们又该怎样来表现他呢?老师丫,又想画一幅图给大家,相信你们看着这些图,又会有一大飞跃。 你看(师边唱边画)

师:“找到规律了吗?同学们,每一句之前这个小波浪代表强拍还是弱拍?” 好,我们拿出小手来感受一下,这个弱拍带着后面的句子要非常连贯,准备 “刚才有很多同学很聪明,他看懂了老师的手势,唱得非常连贯,而且,我还发现一个秘密,唱得连贯的同学他都会在这个小波浪之前偷偷的换一口气,你们行吗?”生:“行”

我们再来试一试,拿出小手画一画。

太棒了,同学们,同一首歌,有的人唱得非常动听,而有的人却唱的平淡无奇,请你听一听我的歌唱。“家,牧场,我的家” 加手势

师:“怎么样?同学们听得很投入,老师在神呢地方唱得不一样?”请你说 生“有轻重。。。。。。。。”

演唱第二乐段歌词,并用渐强表现歌曲意境:渐强。

师:“是不是我们刚才学的这个什么线的地方?”生:“连音线”对 ,响亮的说

“连音线的地方,老师用了从弱到强,在音乐里叫什么?”渐强

对!叫渐强。来,我们来练一练这个渐强。 坐好。你感觉,是一个气球,慢慢的被你吹大乐,这个气球能不能吹的过大啊?不能。吹气球的时候,什么地方要用力?肚子。哎,对了。让我们来试一试“家,牧场我的家”

太棒了,我们用手的动作来帮忙,注意一定要拖足5拍。1231起 演唱全曲,处理歌曲。 师:“同学们,但是你们要知道,真正的唱歌,仅仅靠强弱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什么?”唱歌的时候要怎么样? 哦 要用感情,那你觉得这首歌曲流露出什么样的感情? 你说 “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能不能找出,哪一句最能表达出作者对草原、对牧场的深深喜爱之情?” 生:“家,牧场 我的家”

师:“你读的太好听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老师觉得好像还是不够自豪”再读一遍。生:“家” 师:“请同学们带上位置,家牧场我的家”生

好,准备 唱“家,牧场我的家。。。。。”

“哦,同学们千万要记住,这个气球能不能吹得太大了? 不能 ,恩 要刚刚好,从小到大。”

同学们,这首歌丫,分成两个乐段,刚才我们那段“家,牧场我的家”是全曲的最高潮,表达作者对牧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那你觉得,第一乐段的情绪和第二乐段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你觉得第一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有点抒情的”

师:“你说的真好,是抒情优美的,因为描写夜幕下牧场的美丽和迷人,所以在唱第一乐段的时候,请同学们声音放得弱一些、情绪稍稍平稳一些、优美的,然后第二乐段非常自豪的,曲调更加优美抒情了,然后最后一句,把声音再放的弱一点。可以吗?

生“可以”

太好了,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减弱做的再好一点。“家,牧场我的家。。。。” 师:“同学们,作者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他在不在自己的牧场?你能从歌词里找出一个词语告诉大家吗?”

生:“那儿” 师:“哦,那儿多么欢畅、那儿没有悲伤,他没有说 这儿 这儿。作者不在牧场” 师:“哦,同学们,那又表达了一份什么样的情感?”生:“眷恋家乡”

师:“说的太好了,带着对家乡的那份深深怀想对吗?虽然作者不在牧场了,但是牧场的每一个情景和儿时的欢乐、幸福,却永远留在他的脑海中,令他无限向往。所以,每当他想起家乡,想起牧场的时候,他都会深情地唱起这首歌。”

“来,同学们,让我们和他一起歌唱,老师和大家合作一下,老师用英语来唱第一段歌词,同学们用中文来唱第一段歌词,好吗?注意下,中间有一个间奏”

刚才老师发现 五3班的同学,非常注意观察,很多同学都看懂了老师的手势,来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声音在头顶拉起来, “嘘” 代表弱 轻一点。。。。。。

播放伴奏 1 师 英语 、2间奏、3 生 中文

(三)拓展部分

1.欣赏《草原蒙古人家》。

师:“太棒了,同学们,在今天课堂的最后啊,老师还想带大家去看一看中国美丽大草原的景色,听一听那里牧民的歌唱,好吗?”

师朗诵:“这里,大地辽阔,蓝天高原、云霞晴朗;这里 ,碧草绵绵、 大漠雄浑、 长风浩荡”

2.师生律动。

间奏处,师:“草原的人民能歌善舞,能骑善射,同学们,让我们融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舞蹈,起立,大家跟着我一起来。”

3.小结。 师:“同学们,不管是牧场上的家还是草原蒙古人家,我们听到的虽然是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语言,但我们要表达的却是同一份情感, 那就是思乡的情感,对草原,对 申请的赞美,让我们,留下歌声和热情,让美丽的小草带我们一起来回家。来一起唱,请一一跟老师告别……”

八、板书设计:

《牧场上的家》

九、教学反思:

回家

1、认知目标:熟悉萨克斯管独奏《回家》。

2、情感目标:本课乐曲是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3、能力发展目标:理解现代爵士乐对于“家”这个主题的表现。 教学重点:

熟悉萨克斯管独奏《回家》,了解乐曲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现代爵士乐对于“家”这个主题的表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对于现代爵士乐学生接触的很少,它的风格很多人都不是很能接受。在学习中,对于萨克斯这种特有的西洋乐器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回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三、完美结课: 家是可爱的。

四、师生再见。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听唱法学习歌曲《可爱的家》,能够用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听辨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并在老师引导下划出歌曲旋律线,分出乐句。 3.体会弱起小节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能准确地演唱弱起部分。

4.通过对歌曲的演唱,体会家庭的温暖与温馨,激发热爱自己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准确演唱弱起节奏。

2.用柔和饱满的声音表现歌曲,体会家庭的温馨。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当中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聆听歌曲《小船》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可爱的家》歌曲曲谱

1.通过听辨、分析乐句的不同,学唱歌曲曲谱。 教师在C大调上逐句弹奏歌曲曲谱,学生听辨。 要求学生只单纯听辨,不要看书。 (1)听辨第

一、二乐句。

学生回答:只有最后一个音不一样,前面都一样……

师:请同学们与老师合作,一起来唱这两句曲谱,老师唱前面的音,请同学们帮我唱最后一个音。

师生合作唱第

一、二乐句,学生只唱最后一个音。

师:如果请同学们将这两个乐句用两条线来表示,你们觉得应该怎样画? 学生自由回答。

(2)听辨第

三、四乐句。

学生回答:只有最后一个音不一样,前面都一样。 同第

一、二乐句一起唱一唱,师生接唱,画出旋律线。 (3)听辨第

五、六乐句。 学生回答:完全不一样……

同样方法,发现不一样后,重点练习第五乐句。

师:通过旋律线大家会发现整首歌曲一共划分为6句,大家觉得我们重点学习哪几句?

(引导学生发现歌曲学习只要重点掌握了

1、

3、5句就等于掌握了全曲,通过乐句的分析掌握学习的窍门,还可以轻松地掌握换气点。) 学生回答问题,随琴哼唱曲谱。 2.解决歌曲的弱起节奏。

(1)出示《可爱的家》歌曲学习,请同学们一起来划拍视唱曲谱,观察第一句开头有什么特点。

师:请你观察一下乐句的开头,是一个完整的小节吗? 生:不完整,只有一拍……

师:像这种不完整的小节我们叫它“不完全小节”,那么完整的小节呢? 生:完全小节……

师:一般乐曲开头的不完全小节会和乐曲结尾的不完全小节组成一个完全小节,来保证歌曲的完整性。 (2)根据4/4拍的强弱规律,体会弱拍起乐句的特点。 师:我们都知道4/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它是怎样的呢? 生:强、弱、次强、弱……

师:请你把前两小节的曲谱划拍视唱,注意视唱不完全小节时要把前面几拍空出来,按照强弱规律来唱。

学生视唱体会。教师示范,学生再视唱。 (3)分析歌曲中各乐句的弱起。

根据我们刚才的乐句划分,两个同学一组,把每一句的弱起部分两人互相唱一唱,体会弱起节奏给歌曲带来的“推动”作用。

师:弱起拍之后就是下一小节的强拍,由于前面的弱拍作用,使这个强拍更加突出,就好像波浪一样推动着乐曲向前发展,这就是弱起拍的作用。 (4)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谱。注意乐句之间的换气以及弱起小节。

三、学习歌词

1.播放歌曲《可爱的家》,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 提问:通过歌词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歌曲表现了家庭的温暖,对家的热爱与依恋。 2.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全曲一字一音,很好唱。但还是要求学生唱好弱起和在每个乐句间的换气。 3.学生齐唱歌词。

教师在学生唱歌的时候随时注意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之后加以解决。(投影出歌篇,在上面标出同一韵母的几个字。) (1)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唱的时候容易把字咬得太死,要注意口腔放松,长音要唱得平直。咬字要圆润,学生会注意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归韵在同一个韵母“ang”上,祥、康、香、堂、凉、长,要把这个韵重点咬清楚,唱圆、唱饱。最好找学生做示范,因为学生的音色、状态更容易让他们自己接受。 (2)要把歌曲唱美。

歌唱中要做到准、轻、圆、美几个字。即:音要准,声要轻,字要圆,表情要美。 尤其启发学生表情美,不只是面带微笑,而是真正从内心体会到歌唱是幸福的,要表达歌曲中的意境,就要自己有体会。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讲讲家里最温馨的场面。

4. 随歌曲《可爱的家》伴奏发自内心地用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拓展

1.给学生讲一讲关于词曲作者的轶事。尤其是词作家佩恩对家的热爱与感恩,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2.四川大地震后无数无家可归的人,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重建了家园。请举例说明。

3.如果要送给四川人民一首歌,同学们最想送哪首?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请同学们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听。

学吹竖笛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竖笛的构造及sol、la、si三个音的吹奏位置。

2、能力:吐奏的吹奏能力。

3、情感:热爱竖笛的演奏。 教学重点、难点: 吐奏吹奏方法的掌握。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教师吹奏乐曲《划小船》,《七个小兄弟》。听教师范奏。

2、介绍竖笛的历史,了解认识竖笛。

3、认识八孔竖笛:吹口,笛头,窗孔,笛身,笛尾,观看演奏姿势。

4、了解八孔竖笛八孔的音名及手势,手形,吹奏的姿势。

5、练习手指动作,大家来做手指操,sol、la、si,三个音,提出闭指,开指手指尖的要求。

6、吐奏练习,介绍吹奏的要求,吐音练习,气息的控制。

7、练习:7 7 7 7 | 7— — —|| 请你跟我这样吹,吐奏不同长短时值同音的练习。

8、找个别学生试吹,寻找优点,缺点,并改正。听学生范奏,纠正。

9、6 6 6 6 | 6 — — — || 的练习。

10、sol音练习:5 5 5 5 | 5 — — — ||。

11、任意说sol,la,si,三个音要求学生很快的将以上的相关练习吹奏出来。

12、换音练习,si——la的换指练习,要求将两条连起来吹奏。

13、三音吹奏,si——la——sol的换指练习,要求将三条连起来吹奏。

14、将si ——la ——sol改成sol——la——si吹奏。

15、换指练习,换指的练习与要求。

16、随意说音,让学生吹奏。

17、练习小曲《三音练习》、《乃哟乃》。

5 6 7— | 7 6 5 — |5 7 6— | 6 7 5—|6 5 7— | 7 5 6——|5 6 7 7 | 6 6 5——||

18、下课,师生再见!

第三篇: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题(1)

篇一: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纲

1. 6/8读作(

八六拍),写出其含义(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强弱变化规律是( 强弱弱,次强弱弱);3/8读作(八三拍),其含义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强弱变化规律是( 强弱弱);2/4读作(四二拍),写出其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第小节二拍),强弱变化规律为(强弱),4/4的强弱变化为强弱次强弱。3/4 2.《渔舟唱晚》是用( 古筝)乐器演奏的。《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民歌,是一首(男低音)独唱曲。本学期还聆听了《嘎达梅林》马头琴五重秦曲。,管弦乐曲《晨景》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曲。

3、《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作词,劫夫作曲,采用了(叙事歌曲)的体裁,《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讲述着王二小机智勇敢抗日的动人故事。

4、《晚风》是(俄罗斯)歌曲,是一首(八六或6/8)歌曲,体现了(安谧)的情绪。(《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歌。其表现情绪为(深情)。《我怎么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曲。

5、《丰收锣鼓》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演奏的打击乐器主要有(锣鼓)还有(云锣)、(板鼓),演奏的管乐器主要有(横笛、唢呐),弦乐器主要是(二胡)等,编曲(彭修文和蔡惠泉)。《丰收的节日》是新疆塔塔尔民歌。《苹果丰收》是朝鲜歌曲。《打猪草》是根据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改编的,它与(京剧)、(评剧)、(豫剧)、(越剧)被称为“五大剧种”。

6、“

”是 渐 强 记号。渐弱用 表示。

7、f、mf ,ff是力度符号,它们的意思分别表示(强)、(中强)、(最强)。与其相对应的力度符号有p、mp、pp,它们的意思分别表示(弱)、 (中弱)、(最弱)

8、音阶中相邻两音的距离,分为全音和半音,一个全音包含两个半音。音乐中“3”和“4”是半音,“7”和“i”半音。“1”和“2”是全音,“2”和“3”是全音, “4”和“5”是全音,“6”和“7”是全音。

9、“#”叫作(升音记号),表示升高半音,“ b”叫作降音记号,表示(降低半音),还原记号?,这些统称为变音记号。

10、《牧场上的家》是(美国)儿童歌曲,《回家》曲作者是(美国凯丽金),(管弦月)《可爱的家》是(英国比肖晋)作曲的。

11、《牧场上的家》、《外婆的澎湖湾》、、回家》和《可爱的家》都是抒发可爱的家的曲目。

12、《思乡曲》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由(马思聪)作曲。《小村之恋》是一首(日本)独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选自影片(《红日》),是一首(女声独唱)曲。

13、在《故乡的小路》中出现两种拍号4/4 3/4,这种形式叫作(变拍子)歌曲由原来的4/4 变为3/4拍。

14、《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的小路》的词曲作者都是(叶佳修)。

15、1=D叫作(调号),表示以D音作do音,在音乐中“▼”为顿音,>重音,换气记号∨。

16、反复记号:

||: : || 在记号内,不加任何改变的再奏一次。 :|| 表示反复到最前头在不加任何改变的在奏一次。

:|| || 反复跳跃记号:当乐曲奏到 1时反复到前面不加改变奏一次,再奏到1时将其越过,直接进入2。

D.C 表示奏到此时再从头不加改变的再奏一次,当奏到标记有Fine处,或||处结束。

D.S. 表示 奏到此时再从标记/s处反复一次,奏到标记 Fine处,或||处结束。

17.《乘雪橇》是(管弦 )乐曲,是美国(安德森)作曲,《乘雪橇》的情绪是(欢快的)。《缆车》管弦乐,意大利乐曲。《嬉游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曲,是一首(弦乐四重奏)舞曲。

18.《雏鹰之歌》的情绪是(坚定、自信地),写出一个下滑音( )。《堆雪人》的情绪是(轻快、活泼地 )。

19、《阆苑仙葩》、《好一个都江堰》、《峨眉山月歌》都是描写美丽(四川)的歌曲,《阆苑仙葩》情绪是(深情、如诉地),其中《峨眉山月歌》是(小提琴曲),由(黄虎威)作曲。

20、(《迎来春色换人间》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这段是(杨子荣 )演唱的。

二、判断题 (10)

1、合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组成的。 (√)

2、《晨景》是舒曼的管弦乐。 (× )

3、 x — — — 是全音符,唱四拍。 (√ )

4、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强弱弱。 (×)

5、< 是渐强符号。 (√ )

三、画图题:

请分别画出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

篇二: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题

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题

第一课《朝夕》

2、

3、歌曲《清晨》是G调,拍号位,D.C.

4、《晚风》是E调,

第二课《农家乐》

1、

2、

3、《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G调

4、

第三课《足迹》

1、

2、有力。

3、拍。

4、拍节奏。

5、

第四课《可爱的家》

1、《天黑黑》是一首童声独唱的台湾民歌。

2、

3、

4、

5、《牧场上的家》是一首

第五课《故乡》

1、

2、

3、

4、《故乡的小路》节奏为

5、

第六课《欢乐的少年》

1、歌曲《叮铃铃》中的倚音记号是,下滑音记号是。

2、《雏鹰之歌》中采用了大量的下滑音记号。

3、《可喜的一天》是苏联故事影片《攻克柏林》插曲,苏联肖斯塔科维奇作曲。

4、

5、。

第七课《雨花》

1、

2、章。

3、歌曲《踩雨》是《雨中》是

4 第八课《冬雪》

1. 2 第九课《春满茶香》

1 2

乐理知识

1、“>”是重音记号。

2、

2、“⌒”叫连音线,还叫圆滑线。

3X.”都叫附点音符。

4、14拍;“X”是八分音符,时值为半拍;“X”是四分音符,时值为1拍;“X-”是二分音符,时值为2拍;“X - - -”是全音符,时值为4拍。力度记号

1、f表示“强” ;P表示“弱”

;ff表示“很强” ;PP表示“很弱” ; mf表示“中强”

; mp表示“中弱”

2、“”是换气记号,表示在这个地方换气。是波音记号,

是上滑音记号。是渐强记号,

是渐弱记号。

拍号

篇三: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期末复习题

五年级音乐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为写于 1935 年,是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在音乐中有很多表示力度的记号,f 表示(强),mp表示(中弱 ) 。fff表示(极强)

3、四三拍的拍号是(3/4)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4、八六拍的拍号是(6/8)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5、X — 是(2)分音符,唱( 2 )拍。

6、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自1983年以后的春节联欢晚会结束时都会唱的一首歌是(《难忘今宵》)。

8、我知道这些歌曲的拍号:歌曲《我怎样长大》(3/4);

歌曲《乡间的小路》(2/4);

歌曲《叮铃铃》(2/4);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4/4);《歌唱二小放牛郎》(2/4); 歌曲《雨花石》(2/4); 歌曲《乘雪橇》(2/4); 歌曲《苹果丰收.》(4/4); 歌曲《晚风》(6/8)。

9、请写出少数民族的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族)族的。

10、新疆歌曲的特点(热烈的气氛,欢快活泼的情绪)

11、八三拍子的拍号写法是 (3/8) 八六拍子的拍号写法是(6/8)

四二拍子的拍号写法是(2/4 ) 四四拍子的拍号写法是(4/4) 四三拍子的拍号写法是(3/4)

13、歌曲《故乡的小路》拍号为“4/4 3/4”这称为( 变拍子)。

16、乐曲《渔舟唱晚》的主奏乐器是(古筝);

乐曲《嘎达梅林》的主奏乐器是(马头琴); 乐曲《丰收锣鼓》是一首(民族管弦乐)。

17、歌曲《嘎达梅林》演唱情绪(悲壮而沉重),旋律的进行方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18、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歌是(《我怎样长大 》)、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歌是(《雨花石》)。

19、《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体裁的歌曲,叙述了一个悲壮感人的故事。

20、《思乡曲》表演形式(小提琴独奏)地域风格(内蒙古)表达了(思乡)的情绪;《小村之恋》表演形式(女生独唱)地域风格(日本)表达了(恋乡)的情绪;《谁不说俺家乡好》表演形式(女生独唱)地域风格(山东)表达了(赞乡)的情.

21、男低音的特色(深沉、浑厚)。

22弦乐四重奏《嬉游曲》是(奥地利)伟大作曲家(莫扎特)作曲,他(生于)1756年,死于(1791)年。

二、 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属于几拍子的歌曲?(A )

A 2/4 B 3/4C 4/4 D 3/8

2、管弦乐《晨景》的作者是( B )。

A、舒曼 B、格里格 C、海顿

D、莫扎特

3、歌曲《晚风》中的音乐符号“mp”和“mf”分别表示( D )。

A、强、弱

B弱、强

C、很弱、很强D、中弱、中强

4、独奏曲《回家》的主奏乐曲是(D )。

A、小提琴B、单簧管 C、长笛

D、萨克斯

5、《牧场上的家》是一首旋律优美,流畅的(A )田园牧童歌曲。

A、美国 B、加拿大

C、意大利 D、巴西

6、“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的歌词出自女声独唱曲(C )。

A、《我的祖国》 B、《大中国》C、《谁不说俺家乡好》

D、《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7、下列哪种属于管弦乐器(

ABCBD )。

A二胡 B 古筝C 长笛 D 扬琴

三、判断题 (10)

1、合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组成的。 (

) 对

2、《迎来春色换人间》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

)对

3、X — — — 是全音符,唱四拍。

(

) 对

4、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强弱弱。(

) 错

5、6/8表示的意义是八分音符为每小节六拍。 () 对

6、演唱《清晨》的情绪欢快、有活力,抒情优美。

(

) 对

7、演唱《我怎样长大》的情绪应该是个优美、抒情地。( )对

8、演唱《雏鹰之歌》的情绪应该是欢快、活泼。( ) 对

9、歌曲《丰收的节日》表达了人们分享劳动成果喜悦心情。( )对

10、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带有叙事性。()对

11、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 )对

12、 歌曲《故乡的小路》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内心激动的心情。()对 13歌曲《苹果丰收》抒发了苹果丰收人们的喜悦之情。()对

四、画图题

1 请画出四拍子指挥图示。

2请画出三拍子指挥图示。

3请画出二拍子指挥图示。

五、简答题 这学期所学的歌曲你最喜欢哪首?为什么?

六、连线题

请把强弱关系与相应的拍号相连:

●○

3/4 ●○○ 6/8 ●○○○ 2/4 ●○○○○○ 4/4

第四篇:2016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50%)

1、3/4拍的强弱规律是(

)。

A、弱 强 弱

B、强 弱 弱

C、弱 弱 强

D、强 强 弱

2、管弦乐《晨景》的作者是(

)。 A、舒曼

B、格里格

C、海顿

D、莫扎特

3、歌曲《晚风》的音乐符号“mp”和“mf”分别表示(

)。 A、强、弱

B、弱、强

C、很弱、很强

D 、中弱、中强

4、《丰收的节日》是(

)族的歌曲。 A、藏族

B、苗族

C、塔塔尔族

D、傣族

5、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选自影片(

)。 A、《烛光里的微笑》

B、《红日》

C、江姐

D、《白毛女》

6、独奏曲《回家》的主奏乐器是(

)。 A、小提琴

B、单簧管

C、长笛

D、萨克斯

7、《牧场上的家》是一首(

)儿童歌曲。 A、美国

B、加拿大

C、意大利

D、巴西

8、《迎来春色换人间》选自现代京剧(

)。

A、《智取威虎山》

B、《沙家浜》

C、《红灯记》

D、《奇袭白虎团》

9、“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的歌词出自女生独唱曲(

)。 A、《我的祖国》

B、《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C、《谁不说俺家乡好》 D、《大中国》

10、蒙古族民歌《格达梅林》的演唱形式是(

)。 A、领唱

B、齐唱

C、合唱

D、独唱

二、填空题。(25%)

1、6/8拍的强弱规律是(

)。

2、2/4拍的强弱规律是(

)。

3、3/4拍的强弱规律是(

)。

4、歌曲《故乡的小路》拍号为“4/4 3/4”,这称为(

)。

5、独奏曲《思乡曲》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曲作者是(

)。

三、判断题。(25%)

1、管弦乐《缆车》是意大利乐曲。(

)

2、《雏鹰之歌》的表演情绪是“坚定、自信地”。(

)

3、莫扎特是美国作曲家。(

)

4、《苹果丰收》是一首苗族歌曲。(

)

5、《外婆的澎湖湾》是叶佳修作词作曲的。(

)

第五篇: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课 春意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 ”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

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最好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第二节

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

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

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

有情。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三、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的难点地方是弱拍和切分节奏的演唱,而且这首歌曲要有强弱对比,所以在指导学生演唱时,既要很好的解决难点,又要教会学生有感情有强弱的去歌唱。

第三节

教学内容:聆听《春水》

教学重点: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教学难点: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二、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学生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三、拓展与研究。

1、设问:

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律动比较多,主要是想初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但不能要求太高,学生有表现出来,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创作与活动中喜欢春天。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

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2、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

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第一乐句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第2小节的跨小节切分音运用使得曲调明亮而又舒展,情绪热烈。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动。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的尾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祖国的多民族音乐

教学难点:切分音型的掌握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2、表演《巴塘连北京》

教学重点: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气氛

教学难点:掌握音乐的强弱韵律,唱好歌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

二、表演《巴塘连北京》

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2.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注意强弱节拍感。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三、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在教唱这首歌曲时,我发现最大的难点是连音线、圆滑线乐句的演唱,在教唱时一定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最好提示学生边划拍边演唱。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表演《迷人的火塘》

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1.从地理知识上导入: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格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设问:歌曲表达的情绪给你什么感受?(热情、欢快)

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唱这6小节曲调。

设问: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 )

板书最后一小节的衬词及曲调: 并在教师指导下学唱。 这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

4.再次复听《阿佤人民唱新歌》,在尾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啰”。

5.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

音乐哼唱更好。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二、学唱《迷人的火塘》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这是侗家的风格。

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

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

7、8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与“”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三、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迷人的火塘》是一首非常优美、具有浓厚侗族风格的一首歌曲。歌曲教学最大的难点是多处切分音以及二声部的演唱,而且切分音还以两种形式出现,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跟学生讲解清楚,并多范唱,再让学生多唱几次。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

2、编创与活动

3、听辨训练

教学重点: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

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

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6、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7、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

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

边唱边转动歌舞。

8、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

二、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

1.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

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

2.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

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

三、听辨活动

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是“”,而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

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

四、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这堂课学生已经会唱《迷人的火塘》这首歌曲了,主要是要学生把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唱的更加的和谐、优美。然后在此基础上作一定的律动和听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这课的主题“欢乐的村寨”。

第三课 幻想

教学目标:

1.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

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3.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4.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

创作活动。

教学内容:

1、聆听:《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飞行使者》

2、表演:《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朝鲜童谣。歌曲优美而抒情,描述了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在天空银河里的月亮上有小白船,桂花树,小白兔„„表现了小朋友在仰望宁静的夜空时所产生的美好想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采用三拍子节奏,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全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前后两个乐段均为16小节构成的规整乐段。第一乐段的后两句是前两句稍有变化的重复乐段。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第二乐段采用了二部合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和谐悦耳,充满想像,进一步地抒发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意境中所激起的内在情感。

合唱《让幻想展翅飞翔》

科学发明往往是以幻想为诱导而产生的。从小培养孩子“让幻想展翅飞翔”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歌曲正是从这一基点出发,以“小朋友”为第一人称展开。把“彩虹”幻想成“果园的大门”、把“雷声”“想像是天上的乐队把鼓敲响了”、把“闪电““想像是云彩姐姐划火柴”„„这是多么有创意的幻想。

曲调为带再现的单三段体曲式即A B A1。快速而紧张的引子,把人们带入风雨交加、雷鸣闪电的情景之中。A段的曲调,是以一个下行的八度分解大和弦音程组成的乐节为动机发展而成,带有附点的节奏及4/

4、2/4变换的节拍,使音乐更富有动感,突出了“天上的果园”热烈欢迎小朋友去旅行的情意。B段以四个短促的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以及八个短促的八分音符同音反复的过门,绘声绘色的描述了“雷声”、“闪电”的情景,接着节奏拉宽,形象表现小朋友们整装出发去天上果园。C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歌曲的尾声,点明歌曲的主题“让幻想展翅飞出心灵”。

歌曲以多变的节奏、富有个性的过门、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加上丰满的二声部合唱,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小朋友们的奇妙幻想。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和歌唱表演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

教学难点:唱好两首歌曲,用声音表达“幻想”的主题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简单介绍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体会电声音乐带来的不同音乐感受。

教学过程:

一、聆听《天地在我心》

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师归纳(故事概况见本教材分析)

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

讨论:

(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

(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二、聆听《望月节》

1.以对比导入。播放录音《望月节》。

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

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在讨论中还可播放部分片段。

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聆听后师生讨论: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

3.教师简单介绍电子合成器。

三、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四、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这两首歌曲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特别是再上动画的演示,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表演《小白船》

2、聆听《水星》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听辨练习

教学过程:

一、聆听《水星》

1、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

(太阳系是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9颗大行星、2000多颗轨道已确定的小行星、34颗卫星以及许多慧星和流星体。)

2.欣赏《水星——飞行使者》第一主题(片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

3.揭题: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三:《水星——

飞行使者》。现在请你按作曲家的标题展示你的想像。

4.再次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自由议论:按乐曲的标题,请大家自由议论,说说你的想像。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

设问: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要放开你的想像。

6.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

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

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问题:

(1)乐曲分几个部分?

(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8.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时,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讨论。如果有的小组能伴舞表演更佳。

10.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11.再次完整地欣赏。

由班级“故事大王”演讲并请班级“舞蹈家”伴舞,表演乐曲。

12.教师小结:表扬学生们丰富的想像,发展形象思维,开发右脑,希望大家多听音乐多想像。

二、表演《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

的行星)

2.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3.歌曲范唱。

设问: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板书节奏谱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

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

(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

(5)在教师指导下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谐和)。

可以先练一下平行三度的音阶:

(6)配上打击乐伴奏。

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9.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像。

10.学唱歌词。

(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

(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11.表演《小白船》: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例如: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

三、听辨练习: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

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

设问: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四、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小白船》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3/4拍歌曲,所以在律动时可加入一定的打击乐器,这样会显得整个课堂热闹起来,但在热闹的同时,教师要具体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以及打击乐使用的方法和学生敲打的步骤都要一一交代清楚。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

2、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唱好歌曲的两个声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

1.谈话导入:什么是幻想?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像。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你就明白了。

2.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

3 .音程基本训练:

4.学唱歌曲。

(1)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到第一个反复记号为止,教师巡视指导。)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后,再次合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美的享受。

(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并获得美感。

(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合成。

5.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好歌曲。

(2)分组讨论:怎样表演歌曲?希望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地无限制地设计。

(3)分组展示。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6.小结:发展想像,活跃思维。

二、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任务:表演一段音响小品,反映“幻想”的主题。

要求:

(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

(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3.教师引导:以本课教材中的五首作品作为例子,让学生发挥想像,设计小品。同时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语文、自然、手工劳动、美术等课程中的内容设计创作。

4.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进行指导、引导、点拔。

5.各组展示。

6.评价:表扬、鼓励学生们的小品创作。

7.小结:幻想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能发展我们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是一首充满朝气的儿童歌曲,歌曲当中加入了打击乐器来模仿雷声等,让学生听起来更加的形象化。难点也是二声部教学,相对于前面的几首歌曲,这首合唱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多花时间去指导学生。

第四课

四季

教学目标: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在课中的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

2.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3.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4.继续学吹竖笛,吹奏二声部《故乡亲人》。

教学内容:

1、聆听《四季歌》、《秋收》

2、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歌曲《童心是小鸟》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

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

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有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 “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紧接着第二乐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唱出了少年儿童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这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歌曲吸取了通俗歌曲的表现手法,从“一把雨伞三个头”引伸至“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雨中风雨共伞的嬉戏玩耍的情趣。歌曲中出现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句逗中的休止符不同的运用及连续三次出现“ ”节奏型和音程的大跳,使得音乐轻快、跳跃、诙谐有趣。“嘻嘻哈哈”非常口语化,加上下滑音的巧妙运用,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在雨中欢笑的神情。歌曲最后结束在大调主和弦的三音上,明亮的色彩营造了一种在雨中一往无前的情景,充满着欢声笑语。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表演《童心是小鸟》

2、聆听《四季》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童心是小鸟》

1、歌曲范唱导入。

设问:

(1)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情绪是怎样的?

(2)你怎样理解歌名《童心是小鸟》?

2.教师范唱第一句曲调:并指导学生视唱这一句。

3.设问:请你找出与这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一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试唱。(提示:从节奏、旋律走向去研究。)

4.教师表扬学生们进行的研究,并进行归纳。

5.学唱第1——16小节的歌谱与歌词。注意要表示出来喜悦、自豪的心情。

6.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包括跳越反复记号部分)。

(2)学生自学曲调并相互交流。

(3)学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欢快的情绪。

7.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全歌。

(2)设问: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像?(学生自由结合议论——师生讨论。)

(3)教师归纳学生的处理方案。选出2—3个方案进行试唱。

(4)设问:能否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创作,使歌曲表演更丰满、活泼。

(5)师生讨论、归纳。

(6)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二、聆听《四季歌》

1、介绍传统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2.初听由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再次

听这一段,请同学生看谱跟唱(或跟教师的琴声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

3.欣赏全曲。

设问:《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力度记号把它记录下来。?

4.再次聆听全曲。

设问:

(1)全曲在音色彩上有什么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吗?

(2)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你能否体验出每段的情绪变化,从而与“四季”联系起来,说说你的想像。

5.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谁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调哼唱出来,谁就是优胜者。

三、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在视唱《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的曲谱时,由于音域跨度较大,出现“4”、“7”的频率较多,所以音准方面需要教师通过准确的范唱和多请学生安静的听琴弹,步步深入,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第二节

教学内容:《一把雨伞圆溜溜》

教学重点:准确地唱好歌曲旋律

教学难点:唱准8度大调和跨小节切分

教学过程:

二、欣赏乐曲,并能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设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二、仔细聆听,找出歌曲中相同或者相似的乐句,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听完范唱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四、放慢速度唱歌谱;

五、老师唱前半句谱,学生接后半句谱;

六、加入歌词演唱,并注意表达歌曲情绪;

七、讲解反复记号;

八、完整地用喜悦、自豪、活泼的心情演唱歌曲;

九、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又称《花儿与少年》,因为是 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十、

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演唱主题; 十

一、主题一共在乐曲里出现了几次?在力度上又有什么变化?每段的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你能听出来吗?

十二、课堂小结:听完乐曲之后看看有没有同学可以模唱出主题音乐,培养学生的听觉和音乐记忆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欣赏《秋收》

教学目标:

一、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

二、欣赏陕西民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之情。 重点、难点:唱出歌曲感情,感受中国民歌。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再引入新课,提问:这 段时间深圳经常下雨,如果你有两个同学没有带伞,只 有你带了伞,那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歌曲里的小 朋友是怎样做的?

二、聆听范唱,歌曲中的三个好朋友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四分休止符,老师范唱的时候就让学生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拍手;

四、再让学生聆听,并对口型演唱;

五、轻声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老师唱前面一句,学生接后面一句,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地方反复的学唱,或者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唱后半部分;

六、和学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七、老师唱一首歌曲《秋收》问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八、这是陕西民歌《秋收》一起来欣赏

九、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

十、每次主题出来的时候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吗?

十一、然后边听乐曲边做这种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课堂小结:学生很喜欢《一把雨伞圆溜溜》这首歌曲,可以教育孩子们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学生们对中国的民歌了解甚少,我也希望以后书上能多出现一些精美的,琅琅上口的民歌。

第 五 课

您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

一、歌曲《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二、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的:

一、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能力。 教材分析:《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 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 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 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我们也出去春游过,你们去春游的 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快乐)那你们来听听歌曲的 意大利小朋友出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吧?

二、聆听歌曲,尤其注意聆听这首歌曲的二声部。

1、先给同学们范唱第二声部,也先教学生学第二声部; 2、等学生的第二声部稳固之后,再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3、请能唱第二声部的同学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唱第二声部, 其余剩下的同学就演唱第一声部;

4、台下的同学一起再来学唱第二声部,巩固第二声部,或者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然后再反过来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对二声部的比较熟悉了,再强调合唱的要求,和谐,声音统一等等;

5、讲解弱起小节,要求学生学会分辨弱起小节的几种形式;

6、在第一声部能找出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7、两个声部都用“啦”来演唱,要求声音集中,统一,优美,和谐;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平时演唱二声部的歌曲比较少,通过这次练习,发现他们慢慢喜欢上了二声部的演唱,并且也掌

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不过还是要多加强二声部的训练,培 养他们聆听其他声部的能力。

第二课时:歌曲《铃儿响叮当》、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 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聆听二声部的能力,并让学 生喜欢上合唱;

二、感受歌曲的情绪,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铃儿响叮当》; 重点、难点: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合唱是一种最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它有多 个声部的和声,你能感受到和独唱完全不同的一种演唱形式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你们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 野》;

二、你们认真聆听第二声部是用轻声地“唔”来衬托的,能 听出来吗?你觉得是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三、

要求同学们根据歌曲的情绪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四、

《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大家也非常熟悉了,但这首歌曲的合唱你们听过吗?

五、

下面一起来欣赏经过改编的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六、

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七、

分成几个小组,集思广益,能听几种就几种;

八、

认真听听,看你能听出几个段落?

九、

跟着音乐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歌曲情绪,因为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就不多花时间学习,主要是掌握歌曲情绪,演唱该歌曲就行了。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几节课的合唱欣赏与学习,对合唱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逐渐的喜欢上了合唱,希望以后还能多进行二声部的练声曲的练习,加强同学们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

第六课

教学内容: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京剧小知识,学唱歌曲《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

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重点、难点:感受“中国的歌剧”京剧,让学生不要感觉 京剧离他们很遥远。 教材分析:《我是中国人》这是一首根据京剧曲牌中典型的 西皮流水的音调缀成的戏歌。全曲唱词简短、琅琅上口,曲 调的运腔十分口语化,它热情地颂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 统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外国人把中国的京剧称为是“中国的歌剧”, 作为中国人,你们了解京剧多少呢?

二、通过幻灯片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京剧的有关小知识。

三、行当: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称“老生”,又 可分为“文生”与“武生”,年轻男性称“小生”,小孩子称 “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庄娴静的形象,唱功为主的称 “青衣”;活泼、泼辣的形象,以念、做为主、以唱为辅的 称“花旦”,以武技擅长的称“武旦”;老年女性称“老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也有“文”、“武”之 分;能言善辩、幽默诙谐的中老年妇女称“丑旦”。

脸谱: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白脸:表示奸诈狠毒, 如曹操。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蓝脸和绿脸:中性, 表示草莽英雄。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四、了解了京剧这么多的小知识,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京剧和学唱京剧,首先请听范唱《我

是中国人》;

五、请看看这首京剧的拍号1/4拍,这个我们称为流水板,就是只有板无眼,全体同学跟随范唱用手点着“板”学唱;

六、分句跟唱,老师在拖腔那里可以唱一句教一句,放慢速度演唱,并且要把拖腔的音唱清楚,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七、课堂小结:没想到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还比较浓,可能是因为比较好奇,并且对那些图片也感觉很好奇,唱起来也特别带劲,但还是很难掌握这个歌曲的风格。

第二课时:歌曲《蝈蝈和蛐蛐》、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教学目标:

一、在上节课的京剧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大家多了解一些京剧片断。

二、进行京剧的节奏练习,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点、难点:演奏锣鼓经《慢长锤》。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上节课的京剧《我是中国人》。

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和学唱京剧。

三、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四、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五、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老师可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

六、再一起欣赏《京调》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七、设问: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八、学唱《蝈蝈和蛐蛐》设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九、分段跟唱。先跟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十、老师当蝈蝈,学生当蛐蛐,并且要有表演的演唱; 十

一、分组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

十二、分组进行表演,比一比哪组最具有表演力,评选出优秀表演小组。

课堂小结:学生通过这些京剧知识的学习,对京剧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喜欢唱这几首歌曲,希望以后还能多了解一些戏曲之类的音乐

第七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二、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拉手》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重点、难点: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在音乐中一起来找找好朋友;

二、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音乐,呆会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游戏;

三、这首歌曲同学们可能在小时候做游戏的时候听到过,今天我们就一起听着音乐来找找自己的朋友,被找到的朋友要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个非常友好的动作,好吗?

四、老师先配合音乐做示范,然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找自己的好朋友,并且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如何交朋友;

五、游戏结束后,引入歌曲《手拉手》;

六、先认真聆听歌曲范唱,练习歌曲中的集体拍手节奏;

七、边听音乐并且在中间加入节奏;

八、讲解切分节奏,然后老师唱谱,同学们加入歌词;

九、请同学们找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乐句,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会歌曲;

十、老师有感情的范唱,学生拍节奏; 十

一、老师和学生分句演唱;

十二、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们对歌曲基本上掌握了,请唱得好的同学上台带领同学们一起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是通过音乐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告诉学生们如何交朋友,培养学生们的交友能力,尤其是对于平时不怎么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同学,通过这节课也能和同学们手拉手一起玩耍了,友谊地久天长,告诉同学们要学会珍惜友谊。

第二课时;聆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曲《可爱的苹果》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只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才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二、通过学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心情。 重点、难点:培养孩子们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社会是个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就会变得更美好,下面一起来欣赏这首《让世界充满爱》。

二、书上的歌词和范唱完全是两首歌曲,这需要给学生打出正确的歌词;

三、歌曲反应的什么内容? 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四、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在节奏上和演唱上有什么特征?

五、跟着音乐一起学学旋律;

六、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一群初二的学生们,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创作了这首词,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

七、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并跟着音乐划拍指挥;

八、学唱歌曲,学生一起唱谱;

九、以崇敬的心情、稍快的速度唱曲调;

十、鼓励学生自己也学会创作;

课堂小结: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并且培养学生的爱心,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八课

教学内容:表演《盼红军》、表演《编花篮》聆听《牡丹之歌》、《花之歌》 本课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表演《编花篮》;聆听《牡丹之歌》

教学目标: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掌握歌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和自己风格,今

天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河南民歌《编花篮》;

二、认真聆听范唱;

三、讲解装饰音,唱出其效果;

四、注意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五、尤其是要唱出歌曲的地方风格,认真聆听老师的范唱;

六、请同学们进行表演唱,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最有感情和音乐表现力;

七、设问: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哪位同学见过牡丹,可以描述一下吗?

八、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山《牡丹之歌》;

九、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高音演唱)

十、轻声地哼唱音乐;

课堂小结:请同学去搜集自己家乡的民歌,并且学会演唱,下次来一起表演表演。

第二课时:表演《盼红军》 聆听《花之歌》

教学目标: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与特点,欣赏外国乐曲,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重点、难点:掌握四川民歌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河南民歌,一起来复习一遍,今天我还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

二、认真聆听歌曲,可以请四川的学生上来带领大家一起用四川方言念念歌词;

三、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四、老师把难点唱给大家听听;

五、按照节奏念歌词;

六、以小组为单位,并用自制乐器进行伴奏表演;

七、今天还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位外国作曲家作曲的关于“花”的乐器,你能从乐曲中闻到花香吗?

八、认真聆听音乐,并将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记录下来;

九、每段的主奏乐器都是由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吗?如果听出来的话,就做出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十、完整的欣赏乐器;

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关于“花”的音乐,了解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关于带“花”字的歌曲大赛,分为男女两个小组,同学们很感兴趣,也唱出了不少关于“花”的歌曲。

第三课时:总复习,音乐会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