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预算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费用预算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企业集团对紧密层企业实行会计“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需要。本文拟从集团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探讨滚动预算在实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模式中的实施。

第一篇:费用预算论文范文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摘要: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举措。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与系统的工作,在实际经营管理中,不免存在些许问题,所以,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概述入手,明确了财务预算管理与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作用,详细分析了目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实际财务预算管理操作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成本费用;对策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概述

财务预算管理是指以企业发展目标为依托,运用预测、集体决策等相关手段,将企业一定时期内资金的获取来源与投放去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收入与支出以及企业各项经营成果分配的资金安排与运作过程,从而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保证企业的资金能够获得较高的使用效益,最终获取高收益,促进企业稳定、高质量发展。

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资金投入使用的总体安排,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计划,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过程能够有效保证企业各项经营计划的顺利开展与运行,从而保证内部战略规划的实现,所以,预算管理是内部重要的管理措施与手段,在降低成本费用等各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其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尤其明显,有效发挥作用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因此,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提升对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方面的重视。

首先,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考评等预算管理工作,要仅仅围绕企业实际,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实际成本、现实资金需要为基础,以企业的核心盈利为基准,重视平衡控制措施的运用,从而这一有利的管理措施与手段真正发挥效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其次,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有效识别并重视相关风险因素。相关财务风险是影响预算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应时刻关注高风险经营活动以及经营活动中的高风险环节,制定有效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最后,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管理工作,涉及从预算编制到考评等多个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降低企业成本,需要重视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优化,注重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财务预算这一重要管理手段有效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缺乏内部预算管理部门

从专业化管理的角度来说,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建立一个专门、完善的部门并且配备专业的人员完成这项系统、复杂的工作,由专门的部门及专业的人员负责此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更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但是在企业现实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现状,突出表现在企业内部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及具备相关专业技能与素质的人才,部分企业的相关工作交于财务部兼管。缺乏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及专业人员很有可能会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此项工作各个环节及流程的规范性,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并且当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相关问题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与控制,阻碍预算这一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财务预算管理程序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规范、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程序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发挥有效性的保证,但是,在预算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财务预算分析方法无法与企业实际经济活动对应,财务预算编制没有真正体现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各项经济互动的资金需要,这使得在预算执行环节企業无法根据预算有效监控各项经济活动的资金支出,同时,企业管理者无法通过财务预算的相关资料文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及各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判断,无法及时识别风险并进行控制与防范,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另外,财务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等程序缺乏规范性,对一些资本性支出项目缺乏必要的规划与论证,程序不规范将带来后续一系列经济损失问题。

(三)企业没有选取适合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随着理论界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中的不断创新,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也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创新。企业根据实际经营状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模式,从侧重点上来说,成本费用、利润、销售业绩等不同的目标均可成为预算管理的侧重点。由于不同的侧重点而产生的不同的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劣,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是,在具体操作上,部分企业的选择往往较为盲目,导致内部预算相关工作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及各项经济活动的资金收支存在脱节,进而产生预算编制存在盲目性、执行过程不能得到有效监控、考评结果缺乏合理性等一系列预算管理问题。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对策建议

对于企业尤其是下辖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财务预算管理实则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需要完备的制度、组织结构、人员等各方面相互协调与配合。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是基础与关键所在,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相关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预算管理有效施行的基础与保障,具体来说,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及考评。财务预算管理各相关制度中还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制定并完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制度,规定预算编制的依据、方法等具体问题;制定财务预算的执行制度,包括预算的审批执行程序、定期报告执行情况等相关规定;制定财务预算调整相关制度,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下,企业可能面临预算调整的问题,所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预算调整适用情况、审核、审查等相关具体规定;制定预算考评激励制度,公平公正的考评与完善的激励措施能够促进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总之,完善的相关制度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可以从根源上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降低成本费用。

(二)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与专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是重要组织和人员保障,有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与有效施行,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组织机构是保障财务预算管理这一管理措施与手段发挥有效作用的基础。具体的组织机构设置上,企业应根据现有的具体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专职负责企业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等相关工作的计划与开展。

同时,为保障企业采取预算契合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活动,深度反映企业资金的收支情况,内部最好成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若是企业下辖子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还应包括各下辖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这个专门的预算管理主管机构,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汇报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制定企业预算目标、审核预算相关方案、监督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工作、解决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等。通过层级组织机构的设置,形成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各部门或下辖企业、员工个人等四层级的机构设置,可形成分级负责、人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的机制,有效控制企业成本费用。

(三)规范并优化财务预算管理程序

针对目前存在的财务预算管理程序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企业应该通过相关制度规定整个财务预算管理的程序流程。在流程的建立与优化上,可由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梳理企业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充分讨论与论证,确立适合企业经营实际的财务预算管理流程。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自身经营管理状况的特殊性,本文认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流程包括但是不限于: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执行及考评等环节。

财务预算目标的确定必不可少,是财务预算管理后续工作的基础。相关负责机构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综合考虑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目标,同时,财务预算目标的确定要重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点环节以及风险频发的业务环节;财务预算的编制的一般流程为预算执行部门预算管理相关人员根据部门实际编制部门预算并上报、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各部门预算、提出相关审核意见并最终形成企业财务预算;企业财务预算下达后,进入预算执行阶段,各执行部门应向企业内部预算工作主管部门,如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汇报预算执行,并接受主管部門的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最后应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预算考评,制定相关激励措施,最终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四)恰当选择预算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

根据不同的侧重点,企业采用的财务预算模式不尽相同,企业在进行选择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经营重点的不同谨慎选择,若要控制企业成本,则需选择以成本费用为导向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是趋势,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可引进或开发一套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将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等环节动态显示在线上,一方面信息化管理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风险因素,包括因人员失误而带来的管理失误以及由于工作人员故意为之而引发的财务风险,从而增强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以及风险防范性;另一方面,信息化手段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共享,加强财务与经济活动间信息的交换与联系,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的体系,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朱俊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1).

[2]王正刚.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阐述[J].经贸实践,2017(13).

[3]温馨.从财务预算管理角度谈企业成本费用的降低[J].北方经贸,2014(07).

(作者单位:山东滕州辰龙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倪红歌

第二篇:浅析滚动预算在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摘 要】 企业集团对紧密层企业实行会计“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需要。本文拟从集团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探讨滚动预算在实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模式中的实施。

【关键词】 滚动预算; 成本费用预算; 实施

现今经济背景下,由于企业自身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步,企业隐藏的脆弱性逐渐暴露出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资金匮乏、后劲不足。为了缩减成本费用开支、规避投资风险、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部分企业采用了以丧失一定企业活力为代价,采取先急后缓、量入为出为原则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

然而,现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拘泥于传统,流于形式,成本费用预算游离于会计现实,未能“安家落户”于实务之中,难以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角色。

一、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失效的表现和成因

(一)理论先天不足

关于高度集中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会计界已作了很多较为深入的分析。在笔者看来,有一个关键所在应该引起关注,这就是:目标与预算很少是线性的,即并非当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就去实现另一个目标,目标和预算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换言之,制定成本费用预算时必须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不仅执行成本费用各项预算时要相互协调,而且完成成本费用各项预算的时间也要协调。然而,这种协调往往被预算制定部门所忽视。如此以往,不但窒息了企业,压抑了会计,歪曲了预算,而且使目标(预算制定)和预算(实际执行)混同为一项工作,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不足。

(二)操作困难重重

由于对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认识发生了偏差,预算执行者实际操作起来必然问题不断。通常成本费用预算任务落在会计身上,一方面会计受厂长、经理、董事长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要在成本费用方面严格地监督他们的会计行为,这种监督权实际成了一种虚设。究其原因:1.无法监督。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责任和集团化财务运作的要求存在差异,会计根本无法守住自己的这片净土。2.无力监督。由于会计个人利益与企业个体过分密切相关,会计职能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在处理经济事项时,经常处在两难的选择之中,致使会计主体的成本费用预算约束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3.无心监督。成本费用预算工作辛苦繁杂,待遇不高,行使职能缺乏基本保障。于是,“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成了预算管理生动、形象的描述。

(三)效果不尽人意

一方面,定性的成本费用预算往往在可比性、可控性和考核方面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定量的成本费用预算与实际执行存在差距,应变性较差,执行力较为生硬,缺失执行弹性。具体表现在:1.感性制定,苦乐不均。很多成本费用预算往往凭经验制定、靠感觉进行决策,缺乏精确性、科学性,也缺少公平合理的基础性。历史原因形成的成本费用项目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标准的自由化、预算执行区域的差异化以及各项成本责任不完全明确,造成承担成本费用压力不均衡,苦乐不均,使得下达预算的公平、合理性受到怀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执行单位的积极性。2.顾此失彼,治标不治本。由于内部管理没有与能力进行有效的整合,成本费用控制的管理点没有细化定位,只停留在粗放管理的模式下,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每年收入增长的贡献没有被管理者有效利用,而是在粗乱中花掉。企业的有效发展效益没有被用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上,老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冒出来,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滚动预算:解决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失效的对策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增强预算执行效力,可尝试推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滚动预算法”的管理模式,按其业务收入流入量形成的内在规模与成本费用流出量的预算计划进行分析、滚动调整,指导资金的合理筹措和调度运用,恢复成本费用预算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滚动预算法”是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成本费用预算,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具体做法是:使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预算计划。在预算的第一阶段结束时,要根据该阶段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内外部的环境因素,对原预算进行修订。之后,根据同样的原则逐期滚动,每次修订都使整个计划向前滚动一个阶段。

(一)“滚动预算法”的优势

1.该方法虽然使得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和实施的工作量加大,但基于Internet、Web的全面应用,实现财务集中式管理,动态核算,实时监控,网上信息(凭证)传递等报账处理等所需条件已大体成熟,“滚动预算法”的优点十分明显。

2.“滚动预算法”的优点是成本费用预算更切合实际。由于预算制定者难以对未来的环境变化做出准确的估计与判断,所以预算涵盖期越长,失真性越大,预算实施难度自然也越大。滚动预算相对来讲缩短了预算时期,可有效预测达到预算目标的可能性,指出了预算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局部困难点及其对整个预算的影响,使得预算制定部门做好应急措施,保证了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滚动预算法”大大加强了预算的弹性。一方面,通过预算的动态滚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调配非关键面上的财力从事关键作业,进行综合平衡,既节约资源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另一方面,预算执行部门可以统筹安排,全面考虑,又不失重点。

4.该法便于组织与控制。预算执行部门可将大型工程或业务,特别是复杂的大项目分成许多支持系统来分别组织与控制,这种既化整为零又化零为整的预算管理方法,可以促使预算单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

5.该法使长期预算、中期预算与短期预算相互衔接;短期预算内部各分预算相互衔接。如此一来,即使环境变化出现预算与执行不平衡时,也能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从而使各期预算基本保持一致。

(二)“滚动预算法”的具体实施

1.建立以能力为标准的成本费用预算体系,即预算执行单位自身的经济能力是成本费用开支的核心标准。

(1)成本费用预算的组成

成本费用预算由固定预算、浮动预算和补充审批预算三部分组成。

固定预算以能力为条件,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标准为控制依据。预算项目为成本中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日常维护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和劳动保护费、水电取暖费、安全保卫费、物业管理费以及管理费用明细项目。

浮动预算以收定支,建立支持生产发展与增量创收的导向机制,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主要是指对支持业务发展、为企业增量创收的成本。浮动预算按照以收定支的方法实行动态预算管理,企业收入增加则预算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则预算成本减少,重点是对成本中的业务费和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接待费用实行管理。

补充审批预算是对固定预算和浮动预算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把不经常性发生的成本费用开支,通过省局集中控制,严格把关,确保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如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临时安排的新业务发展费用以及应急救灾等发生的费用。

(2)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固定预算的原则:各项固定预算的确定,是把现有的经济条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使各项固定开支与我们经济能力相适应,与效益相结合,合理控制与能力不相适应的支出。在固定预算项目内,对固定支出以企业成本历史数据和政策性规定为基础,与现实情况和能力相结合,制定出各项固定成本计划预算项目。固定预算项目的分配是在保证企业经营的同时,按政策、按规定、按收入规模和担负任务进行适度调节,制定企业的各项定额成本开支。

浮动预算的原则:以收定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能够积极促进企业增收创收的成本导向机制。

补充审批预算的原则:在成本费用预算控制总额内,在满足定额预算和浮动预算的基础上,对不经常性发生的支出、应急支出及新型业务、市场开发拓展、固定资产大修等进行统一集中控制。补充预算审批由计财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把关,以确保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3)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的财政政策、法规、制度;相关的财务政策、制度、规定以及经济能力。

2)年度综合计划安排。

3)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

4)与所处行业相关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等指标,如:GDP、财政收入、人口、市场占有率等。

5)年度业务收入计划、利润计划及年度工资计划安排。

6)成本费用历史数据。

(4)制定预算定额,健全预算基础工作

预算编制是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预算定额的制定又是预算编制的关健环节,直接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预算定额可按政策性预算、市场性预算、作业消耗性预算、能力支撑性预算和补充审批性预算进行分类细化控制。另外,可进一步优化定额标准,促进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科学化。

预算定额分为政策性定额、作业消耗性定额、能力支撑性定额和市场性定额。各类预算定额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条件,以收支差额为目标,以新增成本费用必须由新效益来支撑为原则,以经营预算为基础来确定,严格控制经营管理中的无效、低效消耗,避免浪费。政策性定额以政策、能力为条件进行编制;作业消耗性定额以保证生产作业需求为原则细分成本费用明细项,按量或收测算单位消耗量,确定消耗标准,力求按照某个作业环节最低的消耗额来编制,如对业务材料用品、车辆油耗,具体到作业的每一环节、具体到每一辆车算其消耗量;对于设备消耗,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满足正常生产所需的同时,严格控制作业环节中的无效消耗,杜绝浪费现象;市场性定额以保证稳步提升竞争能力,支撑市场发展为目标编制,如:业务费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支持业务发展的理念,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从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等方面体现市场竞争力。

由于预算执行单位所处的区域不同,面临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长期形成的成本费用布局具有个性,因此,在具体确定预算定额时要既确定促进全省企业发展的统一标准,又兼顾预算执行单位个性化特点及区域性特殊政策,确定个性化标准。统一定额和个性化标准均可基于全省的经济能力而确定。各预算定额既独立存在,又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前后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定额体系,共同实现内部控制和管理目标。

2.加大财务集中控制管理力度,强化资金管理,为实施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1)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同时,强化财务一体化管理。通过财务一体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可强化财务收支管理和资金管理,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减少核算环节,清理压缩企业的银行账户,减少货币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避免集团内部资金的条块分割。通过贷款权、投资计划权、对外投资权和建设资金的集中管理,引导资金的投资方向,择优扶持重点项目投资,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

(3)固定资产购置,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部集中按招投标要求集中采购和招标实施。通过集中采购和招投标,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固定资产建设成本和相关成本。

3.制定与能力相适应的成本费用开支管理办法是成本费用预算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为保证成本费用预算顺利实施,可制定出台与能力相适应的成本费用开支管理办法,如行政用车、差旅费、会议费、通信费、办公用品等,使整个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有章可循。

4.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实践中的反馈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的应变能力与弹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实践中反馈回的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差异,分析原因,定期以标准格式反馈预算制定部门,将分析结果作为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的参考意见,使管理办法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5.做好税企协调以及其他主管部门的协调。主要指企业与当地工商、税务部门以及银行的配合协调,比如预算执行中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选择、时间性差异的调整等等会计事项。可通过各地区及总部与行政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监管部门相协调解决,以减轻涉税风险,确保预算管理的顺畅执行。

当然,采用滚动预算方法时,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财务成本较高。所以,根据“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费用可以采用按一定期间如季度滚动来编制预算,而在执行预算的那个季度里,再按月份分旬具体地编制预算,以适当简化预算的编制工作。总之,预算编制的滚动期间应视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定。●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杨纪琬,娄尔行,主编.经济大辞典(会计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3] 葛家澍.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4] 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作者:金 虎

第三篇:浅议施工企业费用预算的编制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承包价格被不断压低。企业内部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费用却在不断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这使施工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逼迫企业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团结协作,努力控制费用支出。施工企业通过编制费用预算,能使企业和各个职能部门有比较明确的工作目标。在执行过程中,能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助于控制费用支出。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费用预算 编制

随着建筑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实行以销定产。以砂石骨料销售为例,费用预算的编制首先要根据计划年度企业的砂石骨料生产规格和销售量预测,结合报告年度预计产成品库存情况,提出企业计划年度生产目标,由企业生产部门编制生产计划。企业在编制生产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计划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必然要涉及材料、能源、劳动力的消耗量。企业计划年度综合经营计划中所提出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需要量,就成为材料费用预算、工资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编制的基础。

一、企业编制费用预算的作用

第一、奋斗目标明确。通过编制费用预算,能使企业和各个职能部门有比较明确的工作目标。然后,通过费用预算指标的下达和控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促使职工群众想方设法,从各自岗位上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第二、通过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能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现代化企业是一个系统,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往往局部经营的最优化,对全局未必合理。因此,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编制费用预算能使各职能部门认识到本部门在企业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努力完成自身的工作目标,对全局经营目标的完成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编制费用预算有助于控制费用支出。编制费用预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成本控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实际支出与费用预算对比,解释差异或执行预算的偏差,及时依靠职工群众,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费用预算控制指标的完成。

第四、考核企业各部门实际业绩的依据。通过各部门费用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和考核,是评价各部门实际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分析和考核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完成企业目标成本的有力保证。

二、固定预算的编制

固定预算是按照计划年度内可能实现的经营方面的预算和财务方面的预算来编制的。它以经营预测为基础,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以砂石骨料销售为例,在以销定产的条件下,它以销售预测为出发点进而确定生产计划;以目标利润为出发点进而确定成本费用预算和资金收支计划。它是以预算的形式,反映企业计划年度的生产经营计划。固定预算是静态预算,每一项预算都紧紧围绕企业的目标利润来制定,也可称为全面预算。

编制砂石骨料计划年度产品销售量时应注意:第一,必须对各种规格砂石骨料的预计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收入做出可靠的预测。要考虑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本企业的应变能力,估算销售收入。第二,确定计划年度各种规格砂石骨料产品产量、销售量、生产量和库存量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第三,计划年度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应在报告年度各种规格砂石骨料产品实耗工时的基础上,考虑计划年度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根据各个规格产品品种、生产量、生产周期长短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

编制直接材料费用预算,包括计划年度直接材料需要量和直接材料采购量预算。直接材料费用预算,一般应以计划年度生产计划和单位产品材料能源消耗定额,以及材料、能源的计划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到实现各项降低消耗目标的措施加以确定。由于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等,有些材料品种繁多,数量零星,不便一一规定消耗定额,可参照上年实际耗用水平,考虑计划年度降低消耗的要求加以确定。直接材料的计划年度采购量是在期初、期末库存储备量的基础上按材料品种、规格逐项加以确定。预计材料采购量=计划年度材料采购量+期末材料储备量-期初材料储备量。

由于本期采购的材料、能源价格,不一定当期支付。因此,编制预算时,因考虑加上上期采购而在本期支付的价款,减去本期采购留待以后支付的价款,以便正确地编制现金预算。

编制直接人工预算,一般根据生产计划中各种产品生产量,分别乘以单位产品劳动工时定额,计算出各种产品耗用总工时,然后再乘以计划年度小时工资计划数求得。但是,由于工资制度不同,企业编制工资费用预算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编制。如有的企业采用合同工并实行计件工资时,生产工人工资属于变动费用,可按上述办法,即产品耗用总工时和小时工资率直接编制。如大多数企业采用固定工资和月工资制度,属于固定费用,职能根据职工在册平均人数、出勤率、平均日工资额等资料编制。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生产往往需要不同工种的工人,因而按工种类别分别计算,最后汇总加以确定。

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的内容,是指计划年度所发生的而不能列作直接材料、直接工资项目的一切间接费用的预算。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修理、维护费用、租赁费、机物料消耗等等。制造费用预算一般可通过一定方法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类。变动费用预算可根据计划年度产量和预计分配率编制;固定费用预算则根据过去实际发生数,经过调整后加以编制。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大中型企业大多设置辅助生产间,其发生的费用,要分摊给受益产品或部门。因此,按部门编制的费用预算,必须首先编制辅助生产车间费用预算,然后编制全厂制造费用预算。

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各项目指标预算额。第一,具备消耗定额资料的项目(如物料消耗等),可根据产量、单耗、单价加以确定。第二,凡有规定费用开支标准的项目(如低值易耗品、劳动保护费等),可根据生产小组人数和规定的标准确定。第三,凡属固定性质的费用(如办公费、保险费等),可根据上期实际支出和计划期节约要求加以确定。第四,凡在其他预算中有规定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可根据工资预算填列。

上述预算的编制,计划与实际不会有较大的出入。如产量、业务量在正负5%幅度内波动时,即可采用固定预算的编制方法。各项预算编好后,还要编制企业计划年度的现金预算,以期规划现金流入的来源和现金流出的方向,合理处理现金收支业务,即使调度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筹资、投资的资金需要,保持企业财务处于良好状态。最后,企业要预计计划年度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如果发现最终数据达不到计划年度目标利润的要求,就要采取措施,修改各项预算,以达到经营目标的要求为止。

固定预算的优点是编制比较简单、直接,一目了然。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经常发生变动,频繁修订,就会失去预算控制的作用。

三、弹性预算的编制

弹性预算是企业按照可以预见的多种生产经营水平的业务量(生产量、销售量、人工小时、机器工时、服务量等)分别确定相应数据的预算。根据企业不同的业务量,可以列出几种不同水平的费用预算,以适应多种经营水平,反映费用支出的多种额度。由于这种预算能随业务量呈一定比例的变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而成为弹性预算。弹性预算的编制,主要适用于间接费用的预算控制,在业务量变动幅度较大时,具有灵活的性质。它适用于产量不同、成本不同,而利润水平会有所不同的预算控制。

弹性预算的编制步骤:(1)选择和确定适当的经营活动水平的计量单位。通常,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可以确定生产工时。(2)确定不同情况下经营活动水平的范围。这个范围是指弹性预算所适用的业务量弹性区间,一般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通常以正常生产能力70~110%范围,其间隔以5%或10%较好。(3)根据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把预算指标区分为变动预算和固定预算两类:前者随业务量大小成正比例变动;后者,在正常业务量幅度内不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此外,还有一些费用项目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但又不成比例变动,这种费用成为混合成本或半变动成本。(4)通过列表法或公式法,确定不同经营活动水平范围内的控制数额,编成弹性预算。

四、滚动预算的编制

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的编制时间,通常以一年为一期,与会计年度相配合。一年为一期编制预算,便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但由于编制预算所预估的一年生产经营活动,常常会发生变化,预估的预算就会脱离实际。因此,要编制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它是采用滚动方式连续编制若干期预算。在编制若干期预算时,随着一个时期的过去,把已经执行过期的预算去掉,然后根据其执行情况的分析,环境的变化和经营目标的调整,对原预算进行修订,日期逐步向前延伸,并将下一时期的预算增添上,使编制的预算仍保持原有的计划期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预算数逐步滚动,以便更接近事实,更切合实际。

编制滚动预算的要点是:第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过程,编制的预算必须反映这一过程。而会计分期是认为假设的。因此,预算期限不一定完全与会计分期相一致,应用滚动方式连续反映和控制这一过程。第二,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复杂多变,往复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先难以预料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简单到具体的过程,在较长时期内预算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预算要求一年中前几个月完整、详细,后几个月粗略,随时期推移,原较粗的预算由粗变细,随后又补充新的较粗预算,如此往复,滚动向前,永远接近实际,才能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编制滚动预算能保持预算的完整性、既起性,以动态预算指导未来,可以周密地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于长计划、短安排,使新的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发挥预算的指导与控制作用。但滚动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大,而且经常修改。

参考文献

[1]王又庄,《现代成本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何敬峰(1977-),男,葛洲坝五公司船舶运营管理中心,职称:中级会计师,职务:总会。

作者:何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