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证券市场改革论文

2022-04-20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各国加强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欧盟推动了新一轮的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旨在打破各成员国在金融监管领域相互割据的局面,实现欧盟层面上的统一监管。其核心内容是建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C)和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ESFS),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强监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欧盟证券市场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欧盟证券市场改革论文 篇1:

新一轮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各国加强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欧盟推动了新一轮的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旨在打破各成员国在金融监管领域相互割据的局面,实现欧盟层面上的统一监管。其核心内容是建立欧洲系统性风险管理委员会(ESRC)和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ESFS),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强监管。本文分析了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因、演进过程和主要框架,并探讨了新欧盟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对深化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

一、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因与演进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欧盟金融监管各国条块分割的弊端,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欧盟对于在欧洲金融市场上不断蔓延的风险缺乏全面认识,反应迟钝,等到危机爆发时,又各自为战,几乎没有统一应对的有效手段。因此,对欧盟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宏观审慎性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危机遏制于萌芽阶段成为金融危机后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2009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金融监管》草案,该草案就建立新的欧洲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一个平衡、务实的设想。这一设想的核心是加强各国监管者的合作和协调,包括建立新的欧洲监管机构并首次建立一个欧洲层面的机构负责监测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2009年9月22日,欧洲议会通过欧盟金融改革法案,决定建立一系列新的欧洲监管机构替换之前的各种委员会以监管各类金融机构,并成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负责监控和预警欧洲经济中的各种风险。2011年,欧盟三大金融监管机构(欧洲银行业监管局、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监管局和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正式开始运转,加上此前已成立的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由金融危机催生的新欧盟金融监管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开始履行职责。该新体系旨在为欧洲金融业的有序复苏提供更优良的监管环境,并避免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深度金融危机。

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框架

(一)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C)

长期以来,欧洲的宏观审慎分析是分离的,由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这使欧洲金融市场积累了很多风险因素,包括系统性风险。为此,欧盟委员会决定建立一个单独机构,负责对整个欧盟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它能够识别金融稳定面临的潜在风险,提前发布风险预警,并提出风险处置方案。这个单独的机构就是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C),新设立的ESRC负责在欧洲层面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并维护金融稳定。其主要职责是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背景下评估欧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如果可以预见显著的金融风险,ESRC会提供早期预警,必要时将建议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ESRC提出的预警和建议是普遍性的,也可能针对某个成员国,而且将为相关应对政策提出具体时间表。这些预警和(或)建议将通过经济与财政部长委员会(ECOFIN)和(或)新的欧洲监管机构发布。ESRC还会依据建议对象的报告,负责监督其建议的落实。

(二)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ESFS)

2009年,欧盟理事会通过关于建立欧洲金融监管系统(简称ESFS)的决议。作为欧洲监管的操作系统,其旨在通过建立更强大、一致性更高的趋同规则来提高各国监管能力,实现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ESFS由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组成,与新的欧洲监管机构一起,确保单个金融机构层面的金融稳定,并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利益。新的欧洲监管体系一方面建立在平均分摊和相互强化的职责基础上,将各国监管与整个欧洲层面的集中监管结合起来,以促进规则统一以及监管实践和执法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则建立在伙伴关系基础上,灵活而有效,主要目的是要增进各国监管者的相互信任,确保东道国监管者有合适的权力来制定有关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的政策,从而使跨境风险得到更有效的管理和防范。在欧盟层面上,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下设三个新的欧洲监管机构(即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欧洲保险和职业年金管理局(EIOPA)、欧洲证券业管理局(ESA)。

(三)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的协调统一

欧洲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是要确保宏观审慎监管(ESRC的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ESFE的管理)的有效性及其良性互动,ESRC在履行宏观审慎监管机构职责时,需要微观层面提供统一的、及时的数据流。同时,各国监管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也将受益于ESRC对宏观审慎环境的洞察。只有ESRC与ESFS充分合作、加强沟通、协调行动,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之间实行有约束性的合作和信息交流程序,欧洲金融监管的新框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识别欧盟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其严重程度等级,ESRC不仅可以从ESFS那里获取微观审慎监管有关数据——尤其是大型和复杂跨国集团的数据,而且有权就特定问题直接对各国监管机构和(或)市场经营者开展特别调查。根据新的欧洲监管机构建立所适用的相关法规,各国监管机构需向欧洲监管机构提交必要信息。ESFE同时也需定期向ESRC提供关于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尤其是大型和复杂跨国集团的汇总和匿名分类数据。

三、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特点

(一)新体系的监管层次和监管对象更加全面

一方面,欧盟的监管权限得到扩大。除了专门设置履行宏观监管职能的欧洲系统风险委员(ESFS)会外,更将欧盟层面的直接监管权限由原来仅限于证券市场,扩展至包括银行、保险、职业养老金在内的几乎整个金融服务领域。另一方面,全面加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欧盟认为金融业应当遵循实体经济发展规律,而非脱离实际地自我膨胀。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开始致力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面的改革。其不仅强化了对银行的风险约束和关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而且通过了关于加强信用评级公司权威性和监管的提案,以及为了增强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透明度的监管,欧盟委员会还通过了关于包括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在内的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欧盟监管框架指令的相关提案。

(二)欧洲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职能和地位明显加强

首先,从欧盟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机构来看,欧洲中央银行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担任ESRC的主席,ESRC的成员还包括欧盟各国中央银行的行长、三个欧盟金融监管当局的主席和欧洲委员会的委员。其次,从欧盟金融监管体系的运作来看,欧洲中央银行将为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提供包括信息搜集分析和行政执行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以便对欧盟整个金融系统履行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第三,欧洲中央银行与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大大加强,因为ESRC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监测和评估需要将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信息和监管当局的微观监管信息有机结合。

(三)欧盟层面的金融监管机构地位大大提升,并拥有一定的超国家权利

在以往的监管体系中,欧盟名义上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只是负责协调成员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促进成员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等,并没有直接的监管权和实际的执行权。改革后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突破了欧盟成员国的主权“防线”,部分制度在设计上带有明显的超国家性质。新成立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在某些领域和某些特殊情况下可拥有超国家权力,如对欧盟境内注册的评级机构进行直接监管,在紧急状态下可临时禁止或限制某项金融交易活动等。此外,欧盟委员会每隔三年都要提交一份评议报告,内容包括是否需要授予泛欧金融监管机构新权力,此举意味着这套体系正在为欧盟未来统一的金融监管打好基础。

四、对深化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建立中央银行主导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我国中央银行在法律上拥有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义务和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职责。在未来金融改革中,应完善中央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义务与权利的对称性,确立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稳定和金融主权维护者的地位与作用。首先,宏观审慎管理具有宏观溢出效应,逆周期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次,中央银行作为支付手段和金融市场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决定了其在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可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第三,中央银行在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具有先天性便利条件,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所必需的分析,可以部分借助中央银行为制定货币政策而进行的经济或货币形势分析,同时中央银行拥有支付、清算、结算和信息的优势和资本则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第四,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权利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权责是对称的。

(二)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充分重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是金融危机留给人们的重要启示,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开始对传统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大规模改革,主要目的就是要预防和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宏观经济的巨大威胁。我国金融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时间很短,其在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建设方面较为欠缺。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不仅缺失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极为重要的存款保险制度,而且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设计和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机构等微观审慎性监管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缺陷和不足。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未来一旦经济减速或金融创新活动过度,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则有全面爆发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后发优势,未雨绸缪,提前设计和规划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的金融管理体系。

(三)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的模式,虽然现行监管体制有利于监管的专业化分工,提高监管效率。但是,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已无法有效实现混业趋势下的监管协调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管理,从而难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应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理。一是要强化各专业金融监管机构的内部协调合作,这是保证金融监管体系稳健运作、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二是完善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应建立包括国务院、中央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各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宏观与微观监管信息及时、全面的共享和交流;三是加强中央银行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授权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和维护金融主权中发挥主导作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和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变化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冲击和金融发展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焦莉莉,高飞,曹颖琦.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有效性的微观基础[J].上海金融,2010,(11).

[2]陈玲.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欧盟金融体制改革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10).

[3]汤柳.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的演变与发展[J].上海金融,2010,(3).

[4]汤柳,尹振涛.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J].中国金融,2009,(17).

作者简介:符瑞武(1981-),男,海南文昌人,研究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黄辉(1965-),男,湖南安化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陈太玉(1982-),海南乐东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作者:符瑞武 黄辉 陈太玉

欧盟证券市场改革论文 篇2:

新一轮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各国加强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欧盟推动了新一轮的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旨在打破各成员国在金融监管领域相互割据的局面,实现欧盟层面上的统一监管。其核心内容是建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C)和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ESFS),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强监管。本文分析了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因、演进过程和主要框架,并探讨了新欧盟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对深化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

一、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因与演进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欧盟的金融监管体系备受指责,尤其是冰岛银行破产事件反映出先前跨境监管和危机下的监管合作模式存在很大缺陷。危机前的欧洲金融监管体制无法预防、控制和化解金融危机,原先以国家为基础的金融监管模式滞后于欧洲金融市场相互融合、密切关联的实际状况,其不仅在具体环节而且在与金融体系相互关系上均存在重大的漏洞,欧盟的各国监管者在合作、协调、一致性和信任方面更是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欧盟金融监管各国条块分割的弊端,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欧盟对于在欧洲金融市场上不断蔓延的风险缺乏全面认识,反应迟钝,等到危机爆发时,又各自为战,几乎没有统一应对的有效手段。因此,对欧盟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宏观审慎性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危机遏制于萌芽阶段成为金融危机后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2009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金融监管》草案,该草案就建立新的欧洲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一个平衡、务实的设想。这一设想的核心是加强各国监管者的合作和协调,包括建立新的欧洲监管机构并首次建立一个欧洲层面的机构负责监测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2009年9月22日,欧洲议会通过欧盟金融改革法案,决定建立一系列新的欧洲监管机构(ESAs)替换之前的各种委员会以监管各类金融机构,并成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C)负责监控和预警欧洲经济中的各种风险。2011年,欧盟三大金融监管机构(欧洲银行业监管局、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监管局和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正式开始运转,加上此前已成立的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由金融危机催生的新欧盟金融监管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开始履行职责。该新体系旨在为欧洲金融业的有序复苏提供更优良的监管环境,并避免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深度金融危机。

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框架

(一)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C)

长期以来,欧洲的宏观审慎分析是分离的,由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这使欧洲金融市场积累了很多风险因素,包括系统性风险。为此,欧盟委员会决定建立一个单独机构,负责对整个欧盟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它能够识别金融稳定面临的潜在风险,提前发布风险预警,并提出风险处置方案。这个单独的机构就是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C),新设立的ESRC负责在欧洲层面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并维护金融稳定。其主要职责是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背景下评估欧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如果可以预见显著的金融风险,ESRC会提供早期预警,必要时将建议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ESRC提出的预警和建议是普遍性的,也可能针对某个成员国,而且将为相关应对政策提出具体时间表。ESRC还会依据建议对象的报告,负责监督其建议的落实。ESRC的构成不仅包括欧央行(ECB)行长和27个成员国的央行行长,而且包括三个欧洲监管机构主席和各国监管机构的高级代表。此外,经济与金融委员会(EFC)主席代表财政部门,作为ESRC的观察员,使得ESRC和政治当局保持信息畅通。

(二)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ESFS)

2009年,欧盟理事会通过关于建立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简称ESFS)的决议。ESFS由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组成,与新的欧洲监管机构一起,确保单个金融机构层面的金融稳定,并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利益。新的欧洲监管体系一方面建立在平均分摊和相互强化的职责基础上,将各国监管与整个欧洲层面的集中监管结合起来,以促进规则统一以及监管实践和执法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则建立在伙伴关系基础上,灵活而有效,主要目的是增进各国监管者的相互信任,确保东道国监管者有合适的权力来制定有关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的政策,从而使跨境风险得到更有效的管理和防范。在欧盟层面上,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下设三个新的欧洲监管机构(即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欧洲保险和职业年金管理局(EIOPA)、欧洲证券业管理局(ESA))。其主要职能有:一是确保监管规则协调统一,包括制定在特定领域具有约束力的技术标准;二是确保欧盟规则实施的一致性;三是逐步形成统一的监管文化和一致的监管行动;四是对部分特定实体的全面监督权;五是确保各成员国对危机反应的协调一致;六是收集微观审慎监管信息。

(三)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的协调统一

欧洲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是要确保宏观审慎监管(ESRC的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ESFS的管理)的有效性及其良性互动。只有ESRC与ESFS充分合作、加强沟通、协调行动,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之间实行有约束性的合作和信息交流程序,欧洲金融监管的新框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识别欧盟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其严重程度等级,ESRC不仅可以从ESFS那里获取微观审慎监管有关数据——尤其是大型和复杂跨国集团的数据,而且有权就特定问题直接对各国监管机构和(或)市场经营者开展特别调查。根据新的欧洲监管机构建立所适用的法规,各国监管机构需向欧洲监管机构提交必要信息。ESFE同时也需定期向ESRC提供关于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尤其是大型和复杂跨国集团的汇总和匿名分类数据。在相互配合的层面上,欧盟将在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中成立指导委员会,建立与三个新的监管当局的信息交流与监管合作机制。对于跨国金融机构,新设立的联合监管机制将成为监管体系的核心,并在确保母国与东道国监管当局信息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特点

(一)新体系的监管层次和监管对象更加全面

一方面,欧盟的监管权限得到扩大。除了专门设置履行宏观监管职能的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外,更将欧盟层面的直接监管权限由原来仅限于证券市场,扩展至包括银行、保险、职业养老金在内的几乎整个金融服务领域。另一方面,全面加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欧盟认为金融业应当遵循实体经济发展规律,而非脱离实际地自我膨胀。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开始致力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面的改革。其不仅强化了对银行的风险约束和关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而且通过了关于加强信用评级公司权威性和监管的提案,以及为了增强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透明度的监管,欧盟委员会还通过了关于包括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在内的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欧盟监管框架指令的相关提案。

(二)欧洲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职能和地位明显加强

首先,从欧盟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机构来看,欧洲中央银行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担任ESRC的主席,ESRC的成员还包括欧盟各国中央银行的行长、三个欧盟金融监管当局的主席和欧洲委员会的委员。其次,从欧盟金融监管体系的运作来看,欧洲中央银行将为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提供包括信息搜集分析和行政执行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以便对欧盟整个金融系统履行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第三,欧洲中央银行与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大大加强,因为ESRC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监测和评估需要将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信息和监管当局的微观监管信息有机结合。

(三)欧盟层面的金融监管机构地位大大提升,并拥有一定的超国家权利

在以往的监管体系中,欧盟名义上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只是负责协调成员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促进成员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等,并没有直接的监管权和实际的执行权。改革后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突破了欧盟成员国的主权“防线”,部分制度在设计上带有明显的超国家性质。新成立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在某些领域和某些特殊情况下可拥有超国家权力,如对欧盟境内注册的评级机构进行直接监管,在紧急状态下可临时禁止或限制某项金融交易活动等。此外,欧盟委员会每隔三年都要提交一份评议报告,内容包括是否需要授予泛欧金融监管机构新权力,此举意味着这套体系正在为欧盟未来统一的金融监管打好基础。

四、对深化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建立中央银行主导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首先,宏观审慎管理具有宏观溢出效应,逆周期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次,中央银行作为支付手段和金融市场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决定了其在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可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第三,中央银行在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具有先天性便利条件,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所必需的分析,可以部分借助中央银行为制定货币政策而进行的经济或货币形势分析,同时中央银行拥有支付、清算、结算和信息的优势和资本则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第四,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权利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权责是对称的。

(二)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充分重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是金融危机留给人们的重要启示,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开始对传统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大规模改革,主要目的就是要预防和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宏观经济的巨大威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未来一旦经济减速或金融创新活动过度,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则有全面爆发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后发优势,未雨绸缪,提前设计和规划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的金融管理体系。

(三)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已无法有效实现混业趋势下的监管协调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管理,从而难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应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理。一是要强化各专业金融监管机构的内部协调合作,这是保证金融监管体系稳健运作、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二是完善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宏观与微观监管信息及时、全面的共享和交流;三是加强中央银行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授权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和维护金融主权中发挥主导作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和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变化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冲击和金融发展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焦莉莉、高飞、曹颖琦,《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有效性的微观基础》[J],《上海金融》,2010,(11)。

[2]陈玲,《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欧盟金融体制改革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10)。

[3]汤柳,《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的演变与发展》[J],《上海金融》,2010,(3)。

[4]汤柳、尹振涛,《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J],《中国金融》,2009,(17)。

(责任编辑 刘伯酉)

作者:符瑞武

欧盟证券市场改革论文 篇3:

浅谈中小投资者利益失衡的解决对策

[摘要] 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中小投资者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提出了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失衡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 利益失衡 解决对策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早期认识偏差的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一直为国企改革服务。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强调证券市场应该向上市公司的利益倾斜。但是,实践证明证券市场真正的基石应该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作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之一,证券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主要来源于中小投资者,即便是各类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仍有很大一部分出自中小投资者之手。因此,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资金的主要来源,离开了他们的参与,证券市场将丧失筹资功能。

2001年,全球500强美国能源供应商安然公司,因为虚假盈利5亿美元,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地。接着环球电讯、世通公司等知名企业又纷纷暴出财经丑闻。这一系列事件不仅给美国的资本市场以沉重打击,而且给公司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样在中国,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也频频发生:大股东大肆侵犯中小股东利益; 上市公司进行各种形式的内幕交易; 上市公司勾结中介机构,过度包装、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甚至以虚假信息误导中小投资者; 上市公司热衷“圈钱”,不注重对股东的回报等,使本来就不景气的中国股市雪上加霜。

引发中小投资者利益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司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我国应在立足自己国情的前提下,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找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从而更好的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股权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信息披露机制、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法律环境等是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措施也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股权结构

进一步推进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培育机构投资者,发展战略投资者是优化股权结构的重要举措。

1.进一步推进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

中国股票市场的改革并没有因为国有股减持的失败而停止。2005年8月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股改开始大规模推行。2005年8月23日,证监会、央行、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正式进行入全面推进阶段或者说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走进G股新时代。解决股权分置,实现全流通是中国股市的根本性问题,也是股市走向成熟的路径之一。只有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我国股市才能实现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公平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约束才能形成,控股股东与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才能一致,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才能不至于成为空谈。

2.培育机构投资者

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是以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是中小投资者。投资基金可以作为中小投资者理想的理财工具,他们由专家操作,大大降低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同时,机构投资者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还可以促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并有助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当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多元化的政策方针不能一味的只注重法人股和流通股比例形式上的提高,而还应注重引进和培育机构投资者。

3.发展战略投资者

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容易导致“大股东操纵”或“大股东代表操纵”,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介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与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之间的,是既有若干个大股东又有许多中小股东的股权结构,这种制约性的股权结构是制约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制约性股权结构中存在若干个大股东,即核心股东集团。大股东中可能有相对控股者,也可能没有相对控股者,无论有无相对控股者,他们谁都不能单独决定公司的事务。大股东要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就必须在控制市场和代理权市场进行争夺,就必须争取其他股东的支持。这是一种存在控制权争夺和代理权争夺的股权结构,这样的股权结构是最有效的股权结构。而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建立这种有效的股权结构,从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二、完善股东大会制度

改善中小投资者参与股东大会的方式、增加中小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中的话语权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的侵害行为。

1.强化“表决权回避制”

表决权回避制度是指当某股东与股东大会决议事项有特别利害关系时,该股东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权的制度。在一般情况下,股东按所持股份的多少行使表决权,是实现股东权的方式之一。但当股东表决的事项与股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时,股东应履行忠实义务,在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可能发生冲突时,将公司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对该事项的表决实行回避。实行表决权回避制度能有效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强化中小股东的表决权,更好地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没有规定发生利益冲突实行表决权回避制度。因此股东大会决议均按一股一票原则进行投票。大股东控制着股东大会,用表决权优势侵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关联交易中尤为突出。特别是在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占绝对控制地位,分散的众多中小股东根本无法制衡大股东。针对中小股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现实,1997年底,证监委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首次确立了表决权回避制度。随后,沪深两地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也做出了相同的规定。但该规范意见将表决权回避制度局限于关联交易,适用范围较狭,且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包括欧盟在内的有关公司立法,确立表决权回避制度。

2.完善中小股东特殊情况下的股东大会提案权

中小股东提案权是指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召开期间或前后时期向大会提交决议的事项的权利。由于股东大会只对已提出的方案做出决议,因此,有代表中小股东权益的方案在股东大会上出现,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前提和基础。赋予中小股东提案权,有利于体现中小股东的“声音”,提高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对于促进公司民主、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可见,我国《公司法》允许中小股东可以通过向股东大会提交提案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公司法》没有明确股东提案需具备何种资格?董事会对股东的提案负有何种义务?如董事会不理睬股东的提案,股东又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在现实生活中,由《公司法》对股东提案资格没有具体的规定,许多公司就以公司章程的形式自行对股东提案资格进行限制,有时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限制,使中小股东甚至刚入主公司的大股东都无法行使提案权。因此,在《公司法》中应该加强对股东提案资格、提案事项范围、提案程序、阻碍股东行使提案权的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细化的规定,以增强股东提案的现实可操作性。

三、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是强化董事对对经理层监督,保护小股东权益,保证决策科学公正,减少失误的有效保障,这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职责: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履行诚信和勤勉义务,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关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伤害等。这使独立董事在行使职责时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调动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其责任感。证监会应该完善有关的法律,明确独立董事提名程序,把独立董事的选任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在聘用独立董事的时候,应该走出名人专家的误区,让真正懂市场、懂经营、懂财务、懂管理的专业人士担任,有效发挥其作用;上市公司应该明确独立董事的知情权,让他们充分了解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情况,为他们做出判断打下良好的基础;上市公司应该完善专门委员会制度,通过专门委员会明确的职能划分,解决独立董事某些职能操作性不强的缺陷,从而使独立董事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首先要完善财务信息披露的法规;其次要提高市场相关主体的披露意识;当然还要加强承担审计责任的中介机构的监管。

1.完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披露的规范与否与会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很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建立并严格执行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2006年2月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无疑在制度上是对财务信息披露的一大完善。但我国距离国际会计标准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标准,可比性差。而且,证券市场的变化层出不穷,这些准则还远远不够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不少上市公司正是利用政策制定的迟滞,钻政策漏洞,随意控制公司财务指标。因此,对于证券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应该有证监会做出一定的披露规范,在此基础上,财政部可借鉴国际准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具体准则,以求迅速建立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这样,才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打好基础,防止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对会计报表和数据做手脚。

2.提高市场相关主体信息披露意识和执行信息披露的自觉性

完善我国的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有关市场主体的公开意识,使各方能够自觉执行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意识包括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义务意识,投资者获取证券相关信息的权利意识和证券管理层对违背信息公开制度行为的防范意识。然而,在具体执行信息披露制度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义务人无视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缺乏基本的义务意识。而且,投资者也缺乏相应的信息披露权利意识,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依靠司法寻求保护的渠道和习惯。此外,管理层也不具备起码的防范意识,许多事件在给投资者造成既定损失后才为管理当局所发现。因此,中国证券市场要以新《证券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契机,在全社会广泛进行普及证券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针对上市公司和有关中介机构,还应当面向广大中小投资者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传播舆论的作用,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各市场主体严格依照信息披露制度行为,保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准确、客观与公正,减少和杜绝证券市场上虚假信息披露情况,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和持续地发展。

3.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公正、公开健康地发展,各国都实行会计信息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独立审计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法》及一系列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有利地提高了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我国的独立审计规范性和国际还有较大的差距:独立审计准则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还不能排除某些会计师事务所甘冒法律责任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也不能排除个别会计师事务所利用审计逃避责任的行为。所以,加快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加重对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一批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等措施,将会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提高事务所的责任感,并充分发挥其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作用。

五、完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

公司法、证券法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基石,因此完善公司法、证券法,加强执法力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必经途径。

1.完善《公司法》、《证券法》,加强执法力度

2006年1月1日新的《公司法》、《证券法》正式颁布实施,其中有不少关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规定,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但是,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还是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公司法》中以“资本多数决”的原则规定股东的义务,但是基于股权平等的“资本多数决”原则,在股权高度集中时,可能会导致强化大股东的地位,维护大股东的利益,减少大股东的风险。而中小股东可能因此而受到不公的待遇,其经济利益所常常受到漠视和侵犯,从而导致了同股不同权,甚至同股不同利。因此,《公司法》中应该对中小股东的权益进行特殊的保护。民事责任是现代民法的生命力所在,缺乏民事救济的法律制度既是不完善的,而且事实上也无法实现保护投资者的立法宗旨。对于证券违法行为进行民事诉讼,目前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但立法、执法中绝对不能一味回避,因为民事追究制度的完善,不仅能使投资者获得实际赔偿,更是实现公众监督的应有之义。

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应严格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尺度和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增强现行法规的严肃性,提高各种违法行为的成本,抑制上市公司违法的冲动。同时,广大的中小投资者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

2.确立股东的派生诉讼制度、集体诉讼制度

派生诉讼基本内容是当公司有不当行为时,股东以公司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而提起的诉讼。派生诉讼对小股东利益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它允许少数股东为公司利益而对致害人起诉讼,从而保护公司和少数股东免受居于管理地位的董事或受托人的诈欺。在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制度中,并没有关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规定,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对外发生经济合同纠纷,控制合营企业的外方与卖方有利害关系,合营企业的中方应以谁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问题的复函》,合营企业的外方与卖方有利害关系,而董事会不起诉时,中方可以提起诉讼,这便是我国有关派生诉讼的惟一源泉。然而,在公司重组过程中,中小股东权益被肆意践踏的今天,应借鉴美国、日本等外国立法经验和研究成果,赋予中小股东广泛地提起派生诉讼的权利。

在美国,真正让违法者胆寒的不是刑事诉讼,也不是证监会的行政处罚,而是由小股民提起的集体民事诉讼。因为违法者即使被判也往往可以通过假释、保释等方法很快获得自由,可是一旦小股民的民事诉讼成功,美国法院除了要求违法者向股东支付损害赔偿外,还课以巨额精神偿费,使违法者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所以小股民的民事诉讼成为美国证监会的强力武器,对违法者的行为起到威慑的约束作用。其特点是诉讼结果适用于全体股东;利用集体的力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索赔额巨大,具有很强的威慑力;需要特别的诉讼程序法来规范;举证责任倒置等。因此,集体诉讼制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武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成勇

上一篇:政府职能创新研究论文下一篇:税收体系绿色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