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采纳内部控制论文

2022-07-03

【摘要】在信息化浪潮的经济背景之下,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然而,企业资源计划在促进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破坏了企业原有内控体系,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本文对ERP系统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ERP环境下完善企业内控工作的对策与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ERP采纳内部控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ERP采纳内部控制论文 篇1:

浅析ERP系统应用的风险意识和防范策略

摘要:ERP系统是一项先进的管理工具,实质上是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企业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的高度集成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系统。其目的是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用来固化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整合企业的实时信息,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本文就ERP系统应用的风险意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对企业应用ERP系统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风险提出了相应防范和规避策略。

关键词:ERP;风险意识;防范策略

Simple Analysis on Risk Awareness and Countermeasures To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ERP System

WANG Li-li

(Jixi Huixin 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s, Jixi 245300,China)

Key words: ERP; risk awareness;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ERP系统作为一项先进的管理工具,在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现已成为现代企业加强管理,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市场上各具特色的ERP系统导致许多盲目上线的企业,承受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加强风险意识和防范ERP系统应用风险显得十分重要。

2 ERP系统的风险识别

结合企业开发和应用ERP系统的实践经验,可以将ERP系统风险归纳为四类:商业风险、控制风险、系统风险和安全风险。

2.1 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有本质相关的、可能阻碍企业达到目标的风险,也是最重要的风险。ERP系统的商业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项目开发和实施。项目目标不明确,定义不充分,是ERP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企业错误的认为ERP实施工作是一项简单的信息化工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项目的定义不明确,“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考虑项目目标、实施战略、系统架构、技术需求、成本等就盲目采纳ERP技术,结果是由IT技术来驱动ERP系统实施,从而导致失败。

(2)企业文化和再造。实施ERP是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变革,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许多企业在没能充分认识到培植企业文化对实施ERP系统的重要性。ERP软件包括预制的商业流程,一定程度的企业流程再造是建立有效ERP系统的先决条件,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是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条件。

(3)人员的因素。对员工的有效培训和使用者参与实施被认为ERP系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用户参与不足、培训不充分则是系统的重要风险。ERP系统都是高度集成的,因此,任何一个错误,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2.2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ERP系统不能执行所设计的功能的风险。控制风险包括职责分离不足和运营无效。

(1)职责分离。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对应用系统的关系用户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以实现用户授权适当和分工合理。在ERP系统中,由于流程是相互关联的循环过程,职责的正确分离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但缺乏必要的职责分离可能使潜在错误或欺诈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2)运营无效。ERP系统的目标之一是提高运营的效率。但由于ERP系统中内控的存在,至少在实施的初始阶段,需经历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使得效率大大降低。加上制度不配套、流程不畅、操作不熟练、用户不熟悉任务分配的职责等原因,最终导致运营无效。

2.3 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实施的系统并没有按设计发挥功能。系统控制点是由工程师和系统分析师设计的、由供应商决定的。加上公司IT人员缺乏ERP技术而过分依赖于ERP实施顾问,选择了错误的ERP系统都可能导致全部系统失败。

(1)ERP系统的错误选择。购置ERP系统要因企业而别,企业必须明确欲购置的ERP系统是否适合其本身的商业文化和业务流程。ERP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供应商开发多样化的ERP系统,除了产品特性外,不同供应商的ERP系统的内部控制点也有很大的差别。选择了错误的ERP系统或者是出现供应商之间并购等情况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2)过分依赖实施顾问。由于ERP知识的缺乏,大部分企业将应用实施交由ERP顾问执行。但ERP顾问能力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对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

2.4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未经授权进入设备、软件或者数据库的风险。安全控制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控制和逻辑控制。物理控制把接近ERP终端或者设备的人限制于经授权的人员。逻辑控制包括利用密码、加密和防火墙,防止未经授权的人进入软件或者数据库。

实施ERP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效率。当需要在安全控制和效率之间权衡时,管理层通常会选择效率优先。但是,缺乏安全控制的直接后果是系统在安全设计上存在着漏洞和缺陷。另外,由于业务往来,企业往往需要和与系统过程和控制相关的第三方伙伴相结合,所以,用户界面也会对企业的安全控制产生潜在的威胁。

3 ERP系统的风险防范

3.1 商业风险防范

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战略是成功开发ERP系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因素。ERP系统的技术设计和配置应当以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为宗旨。一般来说,开发和实施一个ERP系统,管理层应当明确ERP系统对以下四个领域的影响:(1)对企业使命或目标的贡献;(2)经营业绩的变化;(3)ERP用户的满意度;(4)信息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测性。

一个成功的ERP系统要求所有的功能领域应该涉及企业的文化定位或者说企业文化的变革。应当包含新技术革新,允许企业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好处。另外,企业应当要求ERP供应商、咨询师和IT人员向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高级经理层应当掌握最基本的ERP及其对业务影响的知识。

不管什么类型的系统,管理层永远不能忽视人的因素,尤其是当ERP系统对企业整体经营产生普遍性影响的时候。在ERP环境下,提供足够的培训不仅包括事前、事中培训,事后培训也同样重要。部门之间协调和交流的好坏决定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用户参与定义ERP项目、ERP开发和系统转换也是实施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所有员工都应当理解新业务流程模式、必需的作业、控制机制和业绩评价。管理层也应当考虑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尤其对那些压力大的功能性领域,

3.2 控制风险防范

针对ERP环境下的职责分离不足,在项目实施前,对内审部门和数据使用部门应当设置合理的授权作业。对那些被授权的用户,应当专人进行持续的监督现管理,以确保达到内部控制目标。内审人员为了获得对功能的理解和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应当进行风险的有效性测试。对发现的任何潜在风险,高级管理层和系统管理员应当采取所有必要的改正措施。

在ERP项目实施前,应有针对性做好与ERP未来应用方向一致的改革辅垫工作。既要重视合理的用户培训和开发阶段的用户参与等纵向推广,也要重视与非直接相关的综合、行政、人力等部门的横向沟通。培训项目不仅应当包括讲授使用新技术必要的技能,也应当确保用户完全理解流程再造对ERP系统成功的重要性。如果对流程再造的目的和重要性有较好的理解,用户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会降低。用户参与开发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要素。用户和IT人员之间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沟通机制,能使得项目以用户为导向而非IT驱动的系统,ERP系统就会产生高效率。

3.3系统风险防范

ERP系统各具特色,选择一个合适的ERP系统也是极其困难的。当选择系统时,管理层需要从最宽泛的视野来进行评估,然后集中关注满足业务流程的特定应用。如果ERP系统还没有完全实施,但却不适应业务流程,必须考虑利用行业特定的附加系统或软件来支持企业自身的需要,以改进ERP系统。为了使企业免受由于并购而缺乏供应商的支持或者任何其他的原因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经营中断,管理层不仅应当考虑ERP软件的功能性,也要把握供应商的财务、技术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应当试图去评估供应商由于财务困难或者技术退步而导致的任何合并的可能。

当选择ERP顾问时,一定要了解他们的背景以确定他们的技术资格,ERP顾问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决定实施过程的质量和成效。为了防止成本超标,管理层应当定义项目目标并在清晰定义的项目目标的基础上商谈服务内容。为了减少或者消除在实施阶段对ERP顾问的依赖,企业应当对IT人员进行广泛的培训。

3.4 安全风险防范

为了提高效率,管理层经常以牺牲安全控制为代价。安全控制不足可能不仅对运营效率而且对运营成本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应当在系统想要达到的效率水平和必要的安全控制方面加以权衡。管理层需要理解潜在的风险并选择能够提供最高水平保证防范风险的供应商。与防范控制风险一样,选择最合适的安全控制和界面设计的ERP系统是最关键的。另外 ,在将ERP系统与其他的外部实体的系统整合之前,管理层应当评估与其业务相关的交易方的安全系统,以确保未经授权的进入或交易输入企业系统。

4 结束语

对企业来说,ERP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对ERP系统的风险实施相关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ERP系统要求企业再造或者改变其业务流程以适应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改造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潜在风险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管理层应认识到潜在风险和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以确保ERP系统的成功实施,以达到效率最高。

参考文献:

[1] 周迎宾.走出ERP应用的六个认识误区[J] . 财务与会计,2007,(12):43-45.

[2] 李建军.ERP管理思想及其实施策略[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0-82.

[3] 中国ERP大全网,ERP哲学之思想论和方法[EB/OL].http://www.erpxp.com/Erpkm/discourse/200803/8819.html.

[4] 孙光英.ERP带来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5,(12):170-171.

作者:汪莉莉

ERP采纳内部控制论文 篇2:

ERP环境下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摘要】 在信息化浪潮的经济背景之下,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然而,企业资源计划在促进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破坏了企业原有内控体系,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本文对ERP系统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ERP环境下完善企业内控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ERP) 内部控制 风险

目前,在信息化浪潮的经济背景之下,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正发生着巨大变化。ERP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在关注ERP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管理变革的同时,也应该充分意识到由ERP系统自身特点而带来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制定与研究ERP环境下企业内控工作的对策与措施,就成为ERP在企业应用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ERP相关理论概述

ERP通常被称为企业资源计划,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简称ERP,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使用范围也迅速扩展到了各大中型企业,甚至也涉及到了部分小型企业。ERP对传统业务设计的流程进行了创新与改变,对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管理经营理念、各业务流程、企业信息数据实现了整合。ERP具有高集成性,能够对企业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控制与整理,它使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实现一体化,成为企业资源的管理系统,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ERP系统在企业中所面临的新的风险

在ERP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当中,风险通常来源于四个方面:业务流程风险、技术架构风险、数据质量风险以及系统访问风险。而业务流程的变化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影响最大,它对企业财务与内部管理方面的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比较过去而言,这方面的风险特征已经产生了根本性改变。针对ERP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企业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内控措施。

1、业务流程风险

ERP系统的实施给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了改变。在ERP实施以前,对待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系统,很多企业都是围绕着某一职能部门或者业务功能而进行设计与运行的,如采购系统、财务系统、销售系统都是互相独立的业务流程。ERP集成了企业生产运营的各环节,包含了企业供应链管理、制造加工、销售网络、财务核算、人力资源等各项业务流程,是一个跨职能部门的复杂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促使企业在诸多方面受益:可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高效性、减少了库存、加大了产品装配的灵活性、对市场机会与竞争压力能够做出快速反应等。此外,对于企业过去的文件审批内控机制,已经不能适应ERP业务流程基础上的管理需要。最为重要的是,因为企业业务运作更依赖于ERP,而信息系统的自身特点与这种依赖性就导致了企业可能产生新的业务风险。倘若不能快速建立起有效的、新型的内控体系,必然会给企业整体的生产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2、技术风险

ERP系统的使用关联着企业全部的业务流程,ERP系统高集成性的系统功能,使用户在企业的任何位置,都能进行系统访问,同时拥有改变或控制重要业务参数数据的可能。显而易见,ERP的系统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员工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果不能对这种灵活性进行有效控制,那么,ERP系统分布式的技术结构与高度的集成性同样会给企业的内控系统带来漏洞与风险。

3、数据质量风险

有效的数据库是ERP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企业如果不能保障录入系统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那么,ERP就没有任何使用意义了。在ERP当中,数据录入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人工录入与通过录入数据的装置进行录入。对后者来说,数据录入出现差错的风险较小,而人工录入方式的差错率可能偏高。虽然,在ERP当中可以通过一些参数的设置实现对错误数据的预警,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对这类问题进行解决。

4、系统访问风险

由于ERP系统将大量的业务功能都集成在一个环境系统之下,ERP用户可能有更多机会访问与之不相关的其他信息。虽然在ERP系统当中都设有权限控制功能,但这样仍然不能完全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三、在ERP环境下完善内控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1、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指的是依靠电子计算机程序实现对财会核算的内部控制,完善系统自我保护功能。自我保护型的内部控制通常比通过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控制更加高效,如权限与身份控制。对文件、用户分别授予不一样级别的特权,从而避免未经授权人员无意误进系统或有意进入系统,不允许存在合法用户权限使用之外的程序、文件、设备等,不允许进行越权操作。同时,对ERP软件进行升级、修改、更换时,要有必要的审批程序,并由相关人员进行控制与监督,从而对ERP系统当中数据的安全性与连续性进行保障。此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电子计算机的软件或程序进行维护,对防止电子计算机黑客等入侵的对策与措施进行完善。

2、健全与完善ERP管理系统的岗位设置

完善ERP系统的岗位责任制,对各项工作的权责范围进行明确,方便企业更加快捷、准确地进行内控工作。ERP系统的岗位设置应该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思路,对不同岗位进行划分。例如,把工作岗位划分为基本职能的岗位与ERP系统的岗位。基本职能的岗位可设置为生产、销售、采购、库存、出纳、财务、审核、战略、投资、物流等岗位;而ERP系统的岗位可设置为直接操作、管理、维护系统以及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等。各企业可按照本单位工作的需要与内控制度的需求,在资料数据能够得到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交叉设岗,各岗位间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3、操作控制

通过ERP系统建立管理制度,对ERP软件上机操作人员的工作权限与内容进行明确规定。通常包含输入与输出两部分的控制,输入控制应该保障输入进计算机的财会数据资料都经过了严格审核,同时要求所有的财会信息都真实、准确、有效,例如ERP系统运行当中,应该预防各种未经审核的原始凭证输进系统,拒绝输入不正确的原始凭证,同时保障及时更正与再输入;所有上机操作人员都应该经过授权;防止原系统的开发人员操作、接触计算机,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而输出控制上面,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各项输出结果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保证只有授权的人员才可以接触到输出数据;完善输出报告与文件的签章制度;做好授权输出制度;减少资产文件输出,例如开发票、支票、提货单都要通过相关人员授权,还要有相关人员的签章审核。此外,数据加密储存与数据文件保护都可以保障数据安全;重要的ERP档案应进行双备份,同时存放于不同地点,并且做好ERP数据防磁、防潮、防火、防尘等工作。

4、切实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

审计由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方面构成,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外部审计的责任是核对、审查被审企业的财会信息,对其真实性做出判断,外审人员为完成责任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和研究。内部审计人员也一样,他们的主要责任是通过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找出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不足之处,进行风险评估与防范,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同时,内部审计本身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因此,在ERP环境下,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必须认真采纳审计部门反馈的意见及建议。

5、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风险的评估工作

COSO内部控制框架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依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规定,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五要素之一,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风险评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ERP环境下,企业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准确定位风险评估的目标。风险评估目标的确立要有针对性,要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环节进行评估。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以公司财务报告的实现为整体目标来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可以从分析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误、财务报告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资产安全问题等方面入手。第二,确定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业务环节。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加强对重要业务环节的评估。所谓重要业务环节是指对财务报告有着重大影响的会计科目及事项。由于ERP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是集成在一起的,因此应从文字说明及业务流程图两方面对企业的业务环节进行描述。风险管理要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重要性判断、风险发生概率评估等过程,确定各业务环节风险评估的先后顺序。第三,在财务报告中认定潜在风险。财务报告认定为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认定内容包括:存在或发生、权利和义务、估价和分摊、表达和披露等方面。

6、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任何企业都是以人為主体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就是企业中的各个成员,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依旧是构成企业的各个成员,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应该是企业中的“人”,脱离了“人”,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因此,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时,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员工对内部控制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到自身在内部控制环节中肩负的责任以及内部控制对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其实,内部控制并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的事情,企业所有员工都承担着内部控制的责任,只有提高员工内控的责任感,才能调动员工遵循内控制度的主动性,才能促进企业的团结。企业管理者要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培养员工的共有价值理念及行为准则,塑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ERP系统在企业资源整合及企业管理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ERP系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要应对ERP带来的风险,发挥其对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就要针对ERP环境对内部控制体系做出积极调整。ERP系统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完美结合,对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确保业务数据的正确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靓、阳迅:对ERP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创新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5).

[2] 卢亚军: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7).

[3] 戴世青:ERP系统条件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0(5).

作者:吴雪霞

ERP采纳内部控制论文 篇3:

ERP与财务融合系统在企业中深化应用研究

[摘 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提高管理能力,已经被许多企业采用。随着企业的发展,目前的ERP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基于此,本文论述ERP与财务系统融合之后存在的问题,通过中石油企业对融合系统进行深度集成,使之满足企业的管理与核算需求。

[关键词]ERP;财务融合系统;深化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0.025

0     引 言

对于ERP系统来说,主要将企业内的制造活动以及客户需求,还有供应商的资源进行紧密结合,进而让企业财务和物资供应等业务信息可以有效集成,针对性地控制企业在物资中的流转,有效调节财务运作,在此基础上,保障经营活动中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1     ERP与财务融合系统在企业中的深化作用

1.1   精细化控制成本预算

以往的财务核算并未形成成本预算的控制功能,但是ERP与财务融合系统能够达到预算管理的目的,在工作中,只需要针对部门设置预算金额,系统就能够对每一笔报销金额进行核实,看其有没有大于这一预算,如果出现预算超出的情况就不会在这一系统中进行记账。同时,还能使预算管理实现实时控制以及多角度分析,在ERP与财务融合系统中,将其确定为成本核心,管理热能源能够观察所有成本核心中的财务预算情况,并对执行差异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得企业经营指标可以实现科学化分解和分析以及事后考核,并拓宽财务管理视角。

1.2   有助于拓展财务管理内涵

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指企业对资金和设备等企业中的有形资产进行适当管理,但是在人力资源等多种无形资产中还是缺乏管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然而以往的财务核算设备不能在人力管理中纳入,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决策时难以有效应用人力资源。对于ERP和财务融合系统来说,不只能够管理以往的财务,还能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有助于拓展财务管理内涵。站在深层次的角度上分析,实施这一模式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使财务管理重心转移,可以说在之后的发展中,会计人员并不是账房先生,而是资深的信息管理人员。

1.3   有助于资金管理

第一,于ERP和財务融合系统中,通过优化企业业务流程,能够达到信息与数据的共享目的,降低了货物收发和财务间往来,使管理以及流转环节减少,促进管理效率不断提高。第二,传统的会计核算只是简单累积个人借出的备用金,在冲减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事由划分,因此,对备用金管理方面非常粗放,和精细化企业管理思路不同,ERP与财务融合系统中,记录了每笔备用金费用,每每进行冲减都必须有针对性记录。如此一来,备用金余额就能比较明确地反映是哪笔,从而加强管理。

2     ERP和财务融合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深化作用

2.1   统一管理数据

企业整理ERP和财务主数据,确定所有财务有关数据申请入口,从而保障数据从同一个申请入口申请。财务字典和针对性ERP主数据之间的编码具有一致性,因此,通过对两个系统数据项编码进行保证,在传输凭证时不需要再次转换编码。财务字典和ERP主数据不能实现一致性编码,需要在财务字典中进行一定维护,此时,需要按照ERP编码规则进行自动化生成,还能够产生对照表,降低用户的手工维护对照表。

2.2   统一整合系统

在总部内搭建集中化财务账套,并取消各个地区的财务账套,使ERP和财务系统数据“总对总”传输,优化数据传输路径,促进系统整体效率提高,减小地区公司在硬件投资上的运维成本。此外,整合标准平台,统一管理总部标准化和地区内的个性化数据,将标准平台看作是财务主数据的入口,使财务主数据更加准确。

2.3   财务统一工作分析

对于融合ERP 2.0来说,能够将ERP系统内的销售开票、成本分摊以及生产订单等功能集中在一起,同时将其纳入财务统一的界面管理中。换言之,之前的财务系统和司库平台体系以及集中报销系统,还有ERP功能都在一个界面中,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财务凭证的联查功能对ERP凭证进行联查,最终针对性地对ERP业务单据的业务信息进行联查。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在这一界面中运用发票校验功能以及销售开票功能,即该功能不再出现在ERP系统中,降低了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的切换概率。

2.4   ERP和财务系统的深度集成分析

ERP和财务系统深度集成主要涉及ERP单据的追溯查询和报表由ERP取数以及综合查询等多种功能。在这一过程中,ERP单据追溯主要是在财务中利用凭证以及业务单据ERP业务的单据信息进行联查;对于报表由ERP取数来说,指利用财务报表的函数定义获取系统内的业务信息;在综合查询方面,指开发财务综合查询功能时,对ERP业务数据进行查询,并对其进行一定加工和整理,然后进行一定展示。

2.5   企业在用户方面的管理以及权限分配

融合ERP 2.0能够归纳用户管理,即把不同的用户统一成一个整体,要在财务统一界面中进行再次申请以及权限申请。在这一界面中,注册的所有用户都会把其融入标准平台和本单位融合系统中。

2.6   基建启用的模块分析

融合ERP 2.0中,想要统一工程项目编码,降低手工操作的实际工作量,就选优财务系统统一启用基建项目管理,同时,总部还会建立基建项目的管理模块,主要有费用要素和建设过程以及转资的类型标准化规范,很多地区公司能够在总部标准层基础上逐渐细化。

3     ERP和财务系统在企业管理中深化的措施

3.1   有效协调部门间的合作

第一,健全组织结构,并配备专业主管人员开展工作,还要设置针对性的责任部门,并做到全员参与,从上到下实现专人负责,由一个很好的组织结构做支撑。第二,构建一个全面的部门间协调以及考核机制,使不同部门间强化协调和配合,在第一时间录入信息,将客观的信息提供给财务管理部门。

3.2   优化和创新以往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管理理念

对于ERP系统来说,主要是将财务作为核心的一种资源管理系统,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应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从而实现重心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转移会计工作的重心。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由以往的对于商品的进、销、存等多种事后管理转变为现阶段的事中监控,实时监控经营部门的实际数量和价格费用,还有资金回笼情况,并对会计凭证记账进行集成。第二,加强工作重心转移。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对ERP系统有效核算,并将准确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帮助企业正确经营。第三,转移管理重心。利用ERP系统集成之后的所有会计信息,让财务人员加工处理数据,还要加大和其他部门间的沟通力度,通过合理的费用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3.3   构建财务管理人才团队

第一,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教育以及培训,在教育与培训过程中,企业需要对ERP财务管理进行很好落实,需要对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灌输ERP理念,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这是企业实施ERP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基础。第二,加大培训力度,让财务管理者可以全面掌握操作系统。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树立创新观念,并且构建培训机制,还要引进先进人才,有效落实创新性措施。此外,财务管理者应学习新知识,从而更好地开展维护工作,全面监督和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3.4   运用ERP软件

对于企业来说,运用ERP软件产品实现自行开发,或者构建成熟型产品,需要在产品购买的前提下与自身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改善,使企业财务管理核算与所需之间相符合。同时,按照企业财力选择合适的产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产品,都需要在选择时考虑功能、成熟度、可拓展性以及人性化的操作程度上对ERP产品财务管理的適应性。此外,还要全面分析软件产品口碑和使用年限,运用比较成熟的软件;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规划,实施二次开发和使用维护,注重企业财务管理员工的整体素质,选择软件产品时注重软件人性化操作情况。

4     结 语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ERP和财务管理之间的融合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要对ERP系统进行深度集成以及应用,在内部构建统一化标准平台,并对ERP和财务标准数据进行集成,实现系统自动化,降低人为操作的概率。此外,还要运用总部集中的财务账套,优化路径,使会计档案朝着电子化管理方向发展,在惬意发展过程中,有效落实这一财务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发展做好基础保障,为经济进步打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翔.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9.

[2]胡霞.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8.

[3]薛绯.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8.

[4]王舰.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9.

[5]胡安安.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及其文化因素影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8.

[6]王彦娥.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作者: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