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史学意义

2022-07-30

第一篇:资治通鉴史学意义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读后感

这个寒假在老师的安排下,我阅读了《资治通鉴》这一步史书。《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主要内容是记载了从东周到五代的一些王朝的更迭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从中不就不禁被其中的气势的盛衰以及皇朝的霸气所吸引住了。也同时不禁为皇朝的更迭而感到惋惜与悲愤。同时也为许许多多君主与大臣的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执着等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而感到敬佩。

这本书的内容不仅是以政治和军事为主,而且还兼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料,总共贯穿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书中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又一个做人的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如“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是说不能自以为是,要脚踏实地做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遗子黄金满簏,不如教子一经。”意思说给后人积累再多的金子、银子,还不如好好教孩子学习。这是一本货真价实的文学名著,它不仅让我学会了许多政治兵法,还使我了解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战略侧谋。这是我第一次读我国的年体通史,就已经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我一定会多读这种历史故事,来更多的了解我国五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文学是比鸟飞的还远的梦想,是比花开的还美的情感,更是比星星闪的还亮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读文学名著,博览群书,使我们陶冶情操,让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充满着阳光让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灵。

第二篇:读资治通鉴

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慢慢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从代宗的放任开始,到唐德宗的无奈,有宪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唤。即使宰相有像陆贽、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时,而不能改变历史变迁的常态。

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唐德宗开始武力削藩,导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后来转变态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复兴,实施革新。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失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始不熟悉情况,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措施才能有所兴。

这是一部可以媲美《史记》的史学鸿著。千百年来,多少帝王贤臣、鸿儒大家都频频为其作注,足见其在史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都来看看吧!

第三篇:资治通鉴课后感

在这篇论文之前,如果老师只想看课程感想,可以直接跳过中间大段我的个人收获感想,接下来是我对这门课的一个总结,不为其他只为自己。

(一)

说实话,读资治通鉴这门课之前,司马光在我心目中只是改革派的对立人物,而且是与改革派主导者王安石私交甚笃的政见对立者。带着这样的印象我开始走近温公——

司马光,字君实,夏县悚水人,很荣幸的夹带一句,我与他同属山西运城市。别称“悚水先生”,另号“司马温公”、“司马文正”。

跟司马迁写史的动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同,温公则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我认为这之间微妙的差异表现出阶下之囚与高堂至上的心态变化,于司马迁而言,这部史书的完成只是对于父命的继承以及对自身命运的不甘,有句为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于是乎在《史记》当中我感受到别具一格的酣畅风格与抒情传统,当然更多的还是对于一大批塑造的悲剧英雄形象,从中不难看出其个人的经历感慨。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刘向也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而相反,司马温公从一开始著书立说之目的便在于经世致用,不论是对于统治集团“五君之说”(创业、守成、夷陵、中兴、乱亡之君)的划分,抑或者为臣之道的剖析,无不为了使得这个国家能有所借鉴。“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临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对于儒学的推崇,礼制的倡导无不体现着司马温公对于祖宗之法的维护,这也可以看出变法争执的源端。然不论如何都无法动摇这两部书“史学双壁”这样的称号。

另一个让我深受感触的则是,司马温公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二人却私交甚笃,曾有人劝司马光弹劾王安石,然而我们的司马大文人却一口回绝了他们:王没有任何私利,为什么要这样做?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此诚君子之交矣,吾辈之楷模。不过还是想稍论二者之间的争执。我认为一者主张法治却失于察人,一者主张人知却失于察政。王安石富于变革精神却急于求成而激进。从他的一句话可以看得出来“天边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正是这样一种精气神推动着这场轰轰烈烈持续8年之久的熙宁变法。司马温公关心生民休戚从反对变法方式而走向反对变法本身。这是令人殊为可惜的,两位好

友终因政见分歧走向不同方向,这也对北宋的命运发生重大的影响。郭沫若曾说:“宋之亡,亡于司马光等人。”此话我却有不同看法,看看王安石实施新政的人选如光州司法参军郑侠,把自己所见绘为图,奏疏诣门,使神宗寝不能寐。这个郑侠便是王安石所奖掖的官员,安石问其所闻,不作正面回答,反而画《流民图》加注“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疾愁苦,身无完衣,并城民买糁麦面合米为糜或茹木实草根”,用来诋毁新法,逼使王安石第一次辞职。再如推荐吕惠卿,不听司马光的劝告,最后落个受他恶意中伤。郑绾也是王安石重用的人,却以“不吉利的预兆”来逼安石离开京城,从此不得过问新政。从这一点来看,王安石身边的人,口头上是拥护新法,事实上却是贪权恋位的人,王安石的新法怎会成功呢?因此新政之失不在于司马温公,而在举人。

最后谈一谈司马温公的作品《资治通鉴》本身,“治乱安危存亡之源,皆在于人均之心”、“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而景随矣。”不难看出人治的思想非常浓厚,无怪乎政因人举,政因人废。司马温公也经常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他曾说修心有三条要旨:仁义,明智,武略;治国也有三要旨:善于用人,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司马光的这一主张很完备,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让我敬佩的是他对于信的看法一针见血,“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这让我想到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屡举烽火,失信于诸侯,致亡国丧家;商鞅以百斤徙木,示信于民,变法成功,弱秦而强,终于扫平六国,一统天下。诚信,为人之道,为政之本。

(二)

说到王立新老师的课,最难以忘怀的是您在课上意兴所至的高歌,声音不高却充满力量,因为这是信仰的力量,不论如何我都会羡慕您拥有儒家信仰而我至今仍在寻找„„从东晋柱臣、五胡十六国略、北魏重臣再到南朝皇帝,感谢您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或光辉或草莽或乱臣贼子,让我们在这个商业化大潮涌动的时候静下心来去为刘弘王导谢安等人所做敬佩不已,为符坚王猛二人之间的君臣信任感动,为谋划三朝却终身死族灭的崔浩喟叹,为擅道济的那句话“乃坏汝万里长城”在历史长河中频繁上演痛心„„

说到这里,忽然觉得历史其实就是这样一部充满辛酸血泪,饱含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构成,而让我们所宝贵的正是这其中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他们不为利益驱动,不为名望羁绊,不为美色诱惑,只为心中那份信仰那份道义那份执着而坚持着!

在此也希望可以有幸下次再来上老师的课程。一份建议就是给我们讲述一下司马光本人吧,对于这样一位集神童、文学家、保守派代表等诸多角色于一身的人物您又是如何看待他在历史当中的意义价值。

学生:史晋星 学号:2009020362

第四篇:读资治通鉴有感

(一)

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

张新博

一位哲人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虔诚领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你会发现,国家、社会乃至人生的盛衰之道尽在其中。铭记历史,不仅可以总结过去,更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未来。刚刚读完《资治通鉴》,虽然理解粗浅,却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带领他的助手,用时十九年才完成的空前巨著,也是已知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26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取名“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这一历史著作中的王朝更迭以及气势盛衰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司马光用一生的时光和心血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之间的历史事件,这部三百多万字的鸿篇巨著真可谓是十九年磨一剑,书中记录了历代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清廉、中正、刚直、温厚、诚信、执著等古人拥有的品质,在今天仍是万分可贵的精神,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高贵品质,书中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与深深地思考,发人深省,令人拍案。

比如书中描写秦朝的历史。商鞅“立木为信”,顺利推进改革,秦国日渐强盛。这才有了后来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于长期以残酷的法律制度为主的严酷统治,农民起义一爆发就势不可挡地让秦朝至二世就匆匆谢了历史之幕。

比如书中讲述的唐朝历史。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朝鲜,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也正是有了大唐盛世的历史影响,才有了如今影响世界的汉唐文化、唐服、唐人街等......“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很多,蕴含的人生哲理、民族精神、时代内涵也有很多很多,需要孜孜不倦、认真体会。据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将《资治通鉴》读了17遍。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历史,还须细细地品读,就让细腻而悠长的历史滋润我们的成长,伴随我们进步吧!

(信息科 张新博)

读资治通鉴有感

(二)

刘雪薇

写于长卷边上

写在笔记之前

我不知天高地厚地于书目中选择了较为熟悉的《资治通鉴》,待打开书目才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这么多。待看到颇艰涩的文言和随处可见的单字名,更是要晕过去了。

《资治通鉴》当真是卷帙浩繁,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怕是穷尽一生也读不完这本书。我呢,也不过是删繁就简,择其精要几篇是囫囵吞枣地看,本来没有资格写什么长评。但是呢,我谨记钱钟书老先生的教诲:我自然不“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我得承认,这本大书很大,我读不完,只得将于长卷边角处写下的一些不成体系的零星随感拿出来,而那卷轴上尚有大片的空白要我用一生细细填补。

那《资治通鉴》,自然也是值得人这样做的。

知人论世

孟子云“知人论世”,先圣所言不能不听,所以纵然书读不成大半,作者总一定要了解地透彻。

此书看似是多人的团队历时十九年编写而成,每一个小小的段落究竟由何人执笔,已然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无法考证,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可若是想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那么只要知道主编是司马光就已经足够。毕竟,每一个执笔者下笔时所贯穿的精神,全部归于主编,那么整本书所拥有的彪炳千古的荣耀,也自当归于司马光一人。

司马光,整个生平挪来此处未免有凑字数之嫌。简要概括便是:小时了了,大时上佳;温良谦恭,刚直不阿,名满天下。

他的名气来源于他的作品和他的对手——王安石。身为元祐党人的“首犯”,他一生跌宕起伏却未曾放弃自己的信念,一心为民,当得上“儒家大贤”四个字,与王安石本人的性格品质形成了反差,怪不得他能取得新旧党政最后的胜利。

可惜,他本人秉持的不愿变法的信念是否正确,有待商榷。

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本是好的,可是过度沉浸于历史之中,不免有些人会染上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毛病,悲观于人性,悲观于改变的后果,宁可抱着一堆老古董自沉昆明湖也不愿看到这个世界换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样子。司马光那样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不是没有他见识了这么多江山离乱、人心险恶的原因的。

当日,周朝的那位图书馆员,也是因为这样,才留下了几百字近乎遗言的箴言,然后转身出关,背弃了尚在愚昧中无知的整个民族——我始终以为那是知识分子绝不该有的背弃。他塌陷的脊梁由日后看透冷暖却入世不悔的仁人志士一点点地撑起。

所以,我读书总存着三分小心,提醒自己,史为今用,莫要为史所缚。

虚美隐恶——帝王策

梁启超说过,书写成什么样子,关键在于书是写给谁看的。

《史记》虽是朝廷资助的官修史,可由于司马迁个人的历史因素,这书大半是为了成全自己而写,所以写得异彩纷呈,价值观十分多元。所谓“不虚美,不隐恶”,为人称道。

那么《资治通鉴》是写给谁看的呢?是当权者,是劝谏他们以史为鉴。正如童话故事里每一个正直善良的小红帽都能打败丑陋邪恶的大灰狼,为了达到劝诫的目的,司马光也不得不于书中隐去些内容,达到宣扬自己价值观的目的。

就像在写刘备的时候,《资治通鉴》原封不动地从《三国志》抄来三句话:“有大志,少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刘备的形象仅凭这短短几个字就跃然纸上,极妙,好似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一样的简洁有力度。能只抄三句而比原文妙上数倍,是司马迁的本事。

可是呢,这样的简洁背后却是真相的缺失,事实上,《三国志》的描写可谓长篇大论,写先主爱华服美食,不爱读书,诸如此类,虽不能说是全部真相,也是诚心诚意地尝试为读者展示历史本来的样貌。

可是《资治通鉴》,一本帝王枕上策,放弃了史家对于真相的坚守,以媚俗的姿态喊着,“恭迎圣上”。

我本该大肆驳斥这种“媚俗”的“虚美隐恶”,()以此来表达我对《史记》的敬仰之情。可我又实在不忍、不愿。这种有选择的记录,不是为了掩盖历史的真相,不是为了一己升官发财,甚至不会带给自己一丁点的好处反而留下诟病的污点,司马光只是单纯盼望着,此书所宣扬的价值观,能够对帝王有所启示,让他们更好地治国齐家平天下;同时也对从政的士大夫起到警示作用。也许《史记》以其更为复杂的价值观而显得更加深沉伟大,但这无法掩盖《资治通鉴》在《史记》之后影响力之大的光芒,这本书秉持的儒家义理,虽纯粹简单而直击人心,如同黑暗中的星星残烛,虽微弱而与日月同光。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资治通鉴写下的从周到五代后周,1326年来的历史,江山易主人心动荡,确实是一段写下来磅礴大气的历史。整段历史就是零和博弈。所谓“零和博弈”,如果不背书上的术语定义,那就是八个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胜者自然为正,输者大势已去、跪地求饶,断无第二条路可想。

故而,本书中战争描写极妙。

我最爱《淝水之战》一篇。

开篇,借桓冲之口作者道出了对于谢安及诸小将的忧虑:“谢安石……不闲将略……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吾其左衽矣!”,此是欲扬先抑,然后是谢石走马上任,第一把火就让刘牢之挫其前锋“以老秦师”,以一敌百,第二把火军纪严明,引得后秦“草木皆兵”,第三把火就是惊世的淝水之战,用“半渡而击”的老套计策,大败秦军:“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

奇绝妙绝,最妙的是写谢安的反应: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这样的谢安让人觉得可爱,又让人敬他“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雄才伟略,与前面的“不闲将略”对照起来,不由一笑。

从这里,我才知道真实的历史原来不需任何演义,只要笔者愿意,也可以写的如此有风情。同时,这场战争的描写也给了我许多战争理论上的思考,兵力的强弱悬殊难以决定战争的成败,决策者的谋略胆识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与此篇类似的有李愬雪夜袭蔡州,于常人不能想处出奇谋,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结语

《资治通鉴》不是一本读一遍就完了的史书,在读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查阅资料,才能理解短小篇幅间蕴含的巨大信息量,我有幸拿到一本有胡三省注释的注本,省去了许多功夫。

《资治通鉴》,书名的意义众所周知,“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用历史的得失作为封建帝王统治时的依凭。如今我虽然与治天下毫无关联,可是鉴于往事,也就能用更深远的眼光去看待现在发生的事情。我想这就是《资治通鉴》带给我的最好的启示。

读《资治通鉴》有感

(三)

----杨翠兰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说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通过对这本的阅读,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历史朝代更替的故事。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思考,个人得出一些关于历史朝代更替,制度更替的结论。我认为,分析历史,不应该存在个人英雄主义,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决定的,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为什么呢?因为历史发展具有其必然性,从各件事情的根本去分析,就可以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必然发生。当然,历史上发生的故事是由各种必然和偶然拼凑起来的。必然的是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及随着生产力经济发展而需要不断完善的制度。这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好像,为什么远中国会由原始母系社会的公天下变成夏朝的家天下呢?答案不是大禹多么强悍,多么能干,就算没有大禹,家天下一样会在那时的中华大地上发展,因为此时的生产技术已远远超过三皇五帝的时代,因为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性追求,生产力急需发展,急需提高,那就必须成立一个政权,结束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年代,利用这个政权的强制性,组织人们一起合作劳动,一起建设社会各个方面,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可以说,那时的人们需要一个家天下的政权,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家族政权去通知他们,组织他们一起创造价值,发展社会。所以,家天下在此时是必然发生的,谁也阻止不了,包括大禹本人。那么为什么这个王朝是姓夏的了,那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了。假如当年大禹夭折了,就是说没有大禹这个人了,就肯定会有另外一个人,做着跟大禹一样的事,最后建立家天下政权,而这个政权有可能就不姓夏。这就是偶然性。我们再拿大家熟悉的秦始皇分析一下。为什么秦始皇能一三六合,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呢?当时,秦与关东六国不同,它的变法比较彻底,政治上已基本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废除了领主制的农奴制度,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促进了生产。就是说,秦国当时的生产技术要比六国高,生产力要比六国强,经济实力远超六国,秦国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比六国百姓高。追求高质量生活,追求更好的享受,那时人类的本能,当时的人们也不例外,他们渴望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渴望生活在能带给他们这种好生活的制度下,这样的社会下,这样的统治下,所以他们那时更愿意接受秦国的统治,所以秦国的统一是必然的,这就是所谓的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至于秦国暴政,那是秦统一后的事情,由于秦的强制过头了,在他们统一全国后,他们的统治,他们的制度,很快就变得不太合适当时的人民群众了,所以秦也很快灭了。可以说,没有秦始皇,没有李斯等人,秦扫六和的事情一样发生。拿秦赵长平之战为例,人们习惯把责任归到赵括的纸上谈兵上,归到赵王选将不当上,把功劳归到白起用兵如神上。其实,就算赵王不以赵括为将,秦国也没有白起这号人物,战争的胜利一样属于秦国,因为战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就算两军不交战,晾在那,那么需要消耗粮草啊,那么秦国生产力这么高,粮食储备远远高于赵国,那么就晾在那,最后赢的还是秦国。所以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至于,赵国以这样的方式输掉战争,秦国领军的叫白起,赵国领军的叫赵括,这些等等,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了。

通过读历史,除了增加了个人历史知识的储备,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得出关于社会如何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发展的结论。所以,读历史,提高了我们对社会事件的分析能力,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方向,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五篇:速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一本让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爱不释手的著作。毛泽东读之入迷,共批阅了17次之多,虽至书页残破,仍爱不释卷。到底《资治通鉴》有何魅力让毛泽东如此痴迷呢?不仅仅是毛泽东,它更是中国历朝历代帝王的必读之书。在阅读完《资治通鉴》后,我豁然明了。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以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史事为线索,生动详细地叙述了历代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所经历的生死悲欢。因此,它的魅力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的那些人那些事,更重要的是充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智慧。

赤壁之战。曹操挥军北下,迫使刘、孙联军。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借东风草船借剑十万,解决武器不足问题;在正确分析曹军连战船情况后,周瑜设计佯降反火攻,最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北窜。刘、孙两军密切协同,正确分析形势战况,做到知自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最终以少胜多,以强胜弱。

楚汉相争。楚人项羽,诛杀宋义,威震楚国,声名大震,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秦军,成就霸王。但项羽为人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虽鸿门宴义放刘邦,但是最终落得乌江之夜闻得四面楚歌最终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市井小儿”刘邦知人善用,得手下三杰韩信、 张良、萧何辅佐,攻入咸阳听从劝告还军霸上,

与民约法三章,得民心者得天下,开创汉朝,最终成就帝业。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蛮力,而在于智慧与贤德。

唐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爱民如子,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纳谏与得民心的重要性。“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所以,我们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广交益友,善于听取别人真诚的劝告。

《资治通鉴》,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治乱兴衰,成败得失,是非功过,尽在其中。“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长河每一刻的故事都流淌着无限的智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更需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切勿让历史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