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18

专业介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为一级学科,许多高校采用大类培养的方式,在大二或者大三时进行专业分流,分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论文 篇1:

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一体化

摘 要:本文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作用与意义、阻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因素以及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倡导一体化实践以及建立完善网络管理平台的论述和研究,对我国信息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一体化

1图书情报概述

1.1图书概述

从广义上讲,书籍是人类的载体,使用文字,数字或其他符号来记录和表达它们。教科文组织定义的书籍由出版商(出版商)出版,长度超过49页(打印件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并具有特定标题,作者姓名和标准书号。书籍的主要优点是内容丰富,系统内容丰富,大部分思想和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1.2情报概述

情报尚未明确界定,普遍认同的观点为情报是描述消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2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作用与意义

2.1 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拥有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网络的帮助,因此,只有将高校的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实现一体化和网络化,才能促进信息资源的交叉和融合,并将国内信息与国际互联网形成对接,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高校通过对国内外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还能利用网络渠道,将自身的发展成果展示给全世界,扩大高校的影响力,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利用。

2.2 信息资源整合的需要

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都离不开对图书情报档案资源的需求,不仅需要大量的系统理论信息和参考资源,还需要原始的档案文件可实时的科学情报。想要达到这种需求需要具备涉及面广、信息资源准确、系统全面等特点,同时还要满足使用的方式简单便捷、手段先进等条件。这种信息资源的整体化需要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的一体化,用户在实现资源收集整体的条件下,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分析以及对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相关信息的结合,才能在理论或者实践中有新的启迪和创新,取得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成果。

3阻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因素

3.1 管理体制差异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在进行一体化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虽然二者出自一源,但在社会发展和信息数量积累等因素的影响下,在没有应用计算机之前,由于分工的不同,二者的管理系统也存在差异。不同的管理系统代表着不同的管理体系,图书资源主要由图书馆负责管理,分别由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系统等三大系统进行分类管理。而图书档案是由国家档案局进行统一保管。由此可见,图书情报和档案分别由不同独立系统进行分开管理,任何一个独立系统都有独特的管理体制,再加上我国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想要促进各系统之间的合作,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尤为困难。

3.2 学科设置不同

由于人们对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领域的子学科分类逐渐冗杂、区分逐渐精细化,因此,想要将不同领域的学科进行综合管理十分复杂。互有联系的学科建设依旧如此,更何况是互不相干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想要实现一体化管理并非易事。我国的图书情报和档案在教学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两者一体化进程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当中,每个学生都是在学科领域方面只追求单一学科的深入发展,每个学校都是以自身特色教育领域进行教学,导致缺少综合性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想要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难度。

3.3 管理标准不一

由于各单位和各层次对于图书情报以及档案管理的标准丰富多样,满足不了信息化发展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简单和统一是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不同系统和部门之间对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情况有快有慢,数字化进程更是参差不齐。导致图书系统和档案系统之间的信息想要实现直接的交流和共享十分困难,会产生大量的重复数据,抑制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现阶段,我国图书情报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还有很大差别,想要实现二者之间的合并首先要将二者的标准体系进行统一,并进行相同程度的标准化要求。

4 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措施

4.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我国政府应该针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实现一体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标准不一致和管理机制差异等问题,应该推行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二者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在图书领域之内应该实施统一的业务标准,根据机构、区域的不同制定相同的规则制度,为未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实现一体化奠定基础。只有具备法律法规和业务标准规范方面的支持,才能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结合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不仅如此,在对法律法规制定的过程当中,要具有明确的层次性。首先从大局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对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一体化结合进行引导和监督,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保障两者间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结合和共享。另外,各部门之间都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体化相关业务的统一标准。在网络时代的推进下,各部门间对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需要进行积极研究和谨慎制定。

4.2 倡导一体化实践

对于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建立,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要倡导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相关信息单位积极参与一体化实践,加强对信息一体化的宣传。从多个角度分析信息一體化的优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对信息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进行阐述,树立积极的信息一体化管理理念。不仅如此,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组织一些论坛类的活动,帮助各档案馆、图书团以及信息单位建立多层次的一体化管理和协调组织,在实践当中开创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信息一体化管理方案。

4.3 建立完善网络管理平台

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是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虽然现阶段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管理和实践经验还有所欠缺,但仍要加强对网络管理平台建立的重视。近年来,现代化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已经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制,这对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全网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收集与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信息资源的效用,为社会和人类带来最大化的利益,这便是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最终目的。

5结束语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阶段性标志,也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之一。现阶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一体化融合,逐渐走向了全网资源共享的道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多元化的信息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对信息一体化的建设更是无比渴望,为此,本文对实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参考文献 :

[1]张磊,刘雅杰.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的障碍性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0):24-25.

[2]刘洁玲.浅议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一体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4):382-383.

[3]郭立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管理一体化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1(03):153-154.

[4]袁道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实现途径之研究[J].大众文艺,2017,(09):204.

[5]刘晓虹.关于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一体化管理的构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121.

作者:高晓晶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论文 篇2:

专业排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专业介绍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为一级学科,许多高校采用大类培养的方式,在大二或者大三时进行专业分流,分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

图书馆学是研究和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为各类图书馆、科研单位和情报机构培养具有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图书资料与情报信息的收集、分类、编目、流通、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情报服务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

档案学是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

行业前景

现在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也跟随着时代进步。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这几个专业所学各有侧重,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理论性较强,情报学技术性要强一些,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该学科主要为各类型图书馆、企事业情报(信息)部门和各级档案馆(局)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取得该学科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光明,基本上供不应求。

榜单解读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属于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不论师资还是基础设施都非常优秀。该院拥有国内该专业领域一流的实验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馆、情报、档案与出版技术集成基础实验室。还拥有国内藏书最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室暨实验图书馆,内容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武大的名气以及该学科的实力对莘莘学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南京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中排名第二。其信息管理学院建有“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基地”“新闻出版总署南京大学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保密培训基地南京分基地”四个国家级基地,不论教育还是科研实力都不容置疑。

报考须知

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成为信息咨询员、图书出版编辑、图书馆员、档案管理员、信息主管等。情报学属于信息管理学科,其就业面较广,专业中既包括“信息”又涉及“管理”,都是近年来就业市场上的热门,就业前景不错。

作者:《高考金刊》编辑部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论文 篇3: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和应用问题辨析

摘  要:在梳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辨析,并对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策略、推荐算法以及推送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图情档个性化信息服务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促进图情档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研究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共同研究主题,其研究成果如推荐算法、用户聚类、需求建模、数据挖掘等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且研究层次和成果质量具有较高水平(核心期刊发文量比例达38.2%)。近年来,关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侧重点已从基础理论探讨向实践方法验证研究转变。通过对当前研究内容的梳理,我们也发现部分研究存在偏颇之处和薄弱环节,个别观点需要进一步辨析。

1 个性化信息服务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本文认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用户的专业背景、浏览轨迹、使用习惯等基础信息,分析用户的当前信息需求和潜在信息需求,并利用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信息过滤等技术从海量信息中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其所需信息资源的一种精准信息服务。

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部分研究者将重点服务、定题服务、特色服务等服务概念等同于个性化信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研究者因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内涵和特点等把握不准确,致使其后续研究结果如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策略等存在偏差。[1]

2 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实施策略辨析

2.1 关于服务方式。个别研究者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解为以人工为主的服务。实际上,依靠人工分析和跟踪用户信息需求,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并不具有可行性。没有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全面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也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无法广泛实施。

2.2 关于资源建设策略。部分研究者认为,实施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大信息资源采购力度,增加文献资源数量,以满足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这一观点没有抓住解决问题关键,相对于信息资源的数量,更注重信息资源的质量。[2]

图书馆、档案馆实施个性化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方面更应该注重解决好信息资源“可用”、“好用”和“共享”问题。“可用”在于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好用”在于资源组织的标准统一;“共享”则要加强机构间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和互通有无。[3]

2.3 关于实施路径策略。部分研究者[4]将提高工作人员的个性化信息素养和服务能力水平作为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的实施策略之一。本文认为提升工作人员的个性化服务意识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无法解决现实遇到的技术问题。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施具有跨学科特性,技术水平要求高,即便是具有一定信息技术背景的工作人员,不经过较长时间专门学习研究也很难掌握。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一般通过自主开发与联合开发两个途径来实现。自主开发是由信息服务机构自己组建团队开发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联合开发即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服务商联合合作开发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在具体实施阶段,图书馆、档案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提出业务需求,通过软件外包、劳务派遣等方式,依托信息服务商的人才技术力量,委托他们代工完成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

3 个性化信息服务推荐算法辨析

推荐算法是近年来个性化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当前主流的推荐算法包括基于项目内容的过滤算法和基于用户行为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5]这两种类型的推荐算法各有优劣,又互为补充。

基于内容的信息推荐方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信息检索和信息过滤。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不足之处在于其推荐结果是线性的,始终无法突破推荐策略(如专业、学科、主题等)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内容的过滤算法大多应用于系统冷启动阶段,即在用户和数据较少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策略推荐相关资源。

基于用户行为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户喜欢和他具有相似喜好的用户喜欢的资源”。两个用户喜欢的资源交集越大,用户越相似;越相似的用户喜欢的资源权重越高,被推荐的可能性越大。

基于用户行为的协同过滤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解决新用户冷启动、新资源推荐以及部分用户推荐数据稀疏性问题。

目前,研究者往往采用单一模式的推荐算法来解决个性化推薦问题,具有一定片面性。虽有部分学者采用复合集成、算法迭代等方式对相关推荐算法进行优化,但始终无法突破推荐算法类型的局限和不足,效果并不理想,且因优化后存在算法过于复杂、对计算能力要求过高、服务响应时间过长等问题,存在实践可行性不高的风险。对此,解决个性化信息服务推荐算法问题有两点建议。

一是注意两种模式的混合应用,即将两种类型的推荐模式融合运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来解决个性化资源推荐问题。在用户行为数据较少、相似用户不具规模的情况下,采用内容推荐算法进行资源推荐,解决系统冷启动问题。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用户数据积累一定数量时采用基于用户行为的协同推荐算法,提高推荐的科学性和准确率。推荐模式融合策略的研究应成为今后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的主题之一。二是推荐算法的实践可行性需进一步验证。为解决推荐数据精度问题,部分研究者提出的优化推荐算法大多采用多种协同算法组合运用或单一算法迭代运算,计算过程非常复杂,这将必然导致计算量的急剧增加和服务响应时间的增长,无法满足个性化信息服务实时性的要求。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有些算法具有理论合理性,但实践过程中并不一定真实可用,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和鉴别。

4 个性化信息服务推送技术辨析

目前,图情档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聚类和推荐算法领域,而对推送技术研究较少。

4.1 三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推送技术的比较分析。网站、APP客户端、微信服务平台(微服务)是图书馆、档案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主要平台,在推送系统方面,与之对应的推送技术分别为短信推送、APP客户端信息推送和微信模板消息推送。

本文将从使用便捷程度、使用成本、推广成本、用户黏性等方面對三种推荐技术的优劣差异进行辨析。

“传统网站+手机短信”的推送模式在开展图情档个性化信息服务时的主要不足是短信推送服务的成本比较高。按照每条短信0.05元的价格计算,对图书馆、档案馆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支出。

APP消息推送技术具有支持内容传递、使用方便快捷、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但其主要不足在于存在客户端推广困难的问题。随着移动应用的不断增加,各类APP充斥于网络,占用了用户终端大量的空间和内存。应用APP的安装对用户来说已经成为负担。据有关调查显示,国内已有图情档类APP安装使用率并不高,即便知名度最高的某星移动图书馆APP在学生中的安装使用率也只有26%左右。

微服务消息推送模式主要依靠微信公众平台的模板消息开展信息提醒。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开放性,允许第三方按照自身的业务需求进行第三方程序开发,将其业务作为微服务集成于微信公众平台对用户开展服务,并通过模板消息对用户进行主动提醒。从使用成本来看,微信推送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模板消息的使用除300元/年的账户认证费外,微信平台不再单独收费,且模板消息每天可以点对点推送消息100万条,对于图书馆、档案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来说完全能够满足其个性化信息服务推送需求。从推广角度来讲,微信作为国内最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具有超高的用户黏性和普及率(智能手机终端安装率在99%以上)。这对于微服务的推广具有天然的优势。在使用方法上,用户无需安装专门客户端程序,仅需要通过搜索或者扫描二维码对图书馆、档案馆的公众号进行关注,即可获取相关服务。

4.2 个性化信息服务推送模式实施建议。从理论角度讲,图情档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和途径是多样性的,应采用多种平台、多种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精准推送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但在服务实施阶段,基于经济效益和服务推广考虑,建议应以“微信公众平台+模板消息”的推送模式为技术首选来解决个性化信息服务资源推送问题。

5 结语

本文在梳理图情档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研究和应用成果中存在的偏颇之处和薄弱环节进行了辨析,并对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策略、推荐算法以及推送技术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图情档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宝洪.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J].现代情报,2007(09):94-96.

[2]成瑛.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发展[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6):197-198.

[3]仲维亮.简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南方农机,2020,51(07):233.

[4]张隽.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275-276.

[5]秦冲,赵铁柱,柳毅.个性化推荐算法的研究及发展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1,28(03):51-60.

(作者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来稿日期:2021-06-20)

作者:金洁洁

上一篇:交通管理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