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域下养成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相对成熟起来,养成教育也开始进入尾声,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教育培养的最佳时期。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成才视域下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成才视域下养成教育论文 篇1:

养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研究

作者简介:贠雯(1983—),女,助教,河南新乡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

刘帅(1986—),男,河南禹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

摘要: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养成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方面的重要性、基本内容以及特点,强调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思想教育的载体多样化,为思政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采取思想教育的目标,让大学生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大学生养成教育在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上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已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正好补充和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大学生养成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生长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向技术应用型转变的当下,加强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把大学生养成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拓宽高等教育育人渠道,逐步完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最终实现高等教育育人工作目标。

一、养成教育概述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学界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各成一家的不同理解也有着较为一致的认同,即养成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借助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而形成不需要任何外部监督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

大学生养成教育主要是同学们通过马列主义的学习和解读能够在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学习上、个人生活中都约束自己,用积极的思想引导自己,用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等等,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长和发展,最后拥有很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延续和提升阶段,是养成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主要以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大学生为培养对象,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实践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主要包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优良学习品格的养成、创新能力素质的养成、健康心理品格的养成、优秀人文素养的养成等,从大学生所具备的各种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形成了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长期性的大学生养成教育体系。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业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高等教育逐步向技术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等教育是大学生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阶段和实践入门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养成教育序列中的高层次,也成为了高等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

(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紧接着中央各部委印发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文件,旨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切实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向前发展,为社会培养一批批思想道德优秀的建设性人才;同时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完善和优化,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和关注,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这与社会转型,特别是教育转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是分不开的。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讲,无论是在价值观还是在人生观上,都很乐观、阳光、进取,他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努力为祖国的未来出力,同时他们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下,危机意识比之前更强了,使命感更重了。不过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大学生中有一些人被网络上的消极思想和不利因素所影响,从实际表现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和道德标准都发生了变化,跟传统的思想有所违背。第一是大家追求理想变得很淡化。以前大家都以集体利益为主,现在发生了有些人注重自我价值,强调自己的个人主义,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感。第二是个人意识随意化,个人行为无规范。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注重自我,忽视了一些辩解能力,对于自己的控制力比较弱,导致对自己的约束不到位。第三是追求享乐主义。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新,观点潮,爱消费,没有之前的省吃俭用的品德。所以,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树立好正确的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形式需要一定的载体进行展开,而满足其载体不得不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传播者是思政方面的教育者;第二就是师生之间必须互动,双方必须进行通过联系加强这种互动关系,提高效果。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和必须满足的条件来判定养成教育是不是有可能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这也是进行养成教育、发挥好其功能的基础和前提。

从养成教育的涵义来看,养成教育是通过特定的文化育人环境,来达到承载和传输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同时养成教育的内容由教育者结合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大学生成长成才各个方面的实际来制定的,并且让师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更好的交流互动。所以,在满足养成教育的两个条件下要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完善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在思想上的服务功能,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培养良好的“三观”,在美丽的校园里成长和成才。

(二)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氛围

环境的好坏对思政教育的影响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思政教育也是如此,好的环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坏的环境有阻碍和延缓作用。环境的作用是无形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好创造好有利的环境,为思政教育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素质。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助推作用是显著的。大学生养成教育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三)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合理的自由全面发展。养成教育正是追随这个目标,在大学生增知识、长才干的过程中进行各种优秀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教育,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觉悟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实质是促使大学生实现从有知识的人向有品行的人的深刻转变。

《中庸》里有一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恩之,明辨之,笃行之。”由此可见,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的实质是一个文化教化、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人能否从有知识的人转化为有品行的人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大学生在养成教育这块需要着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以及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强化,通过正面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和老师相互配合,进行良性互动,在过程中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四)有利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

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让大学生的思想纯粹、积极、阳光,这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如果养成教育的内容能够对社会的进步和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那么这就能说明它体现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高尚道德品行的养成、优良学习品格的养成、科学创新能力的养成、健康心理品格的养成、优秀人文素质的养成等。从表面来看,养成教育是实现优良品行的形成,实际上是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造提升,打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育人载体,本质上是促进人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而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经济也在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影响大家道德思想的因素,一些人出现了精神空虚等现象,这样使得大学教育在新的环境里出现了新的挑战和困难,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新问题,大学老师,尤其是跟思想政治相关的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对自己也要更加严格要求,分清形式,同时加强补充,对于工作中的短板进行积极完善,深入学习和引导。只有这样,针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更好的发挥积极的思想引导作用,让大学生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作者单位: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院长办公室;2.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党委办公室)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15.

[2]邢国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3]刘基,闫立超.养成教育定义考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06).

[4]汤涛.大学生人生观养成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5]刘新杰.我国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6]杨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化模式探索与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7]邵妍,张忠.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养成教育探析[J].理论观察,2014,(03).

作者:贠雯 刘帅

成才视域下养成教育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辅导员养成教育开展策略研究

摘要: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相对成熟起来,养成教育也开始进入尾声,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教育培养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品质、行为规范、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管理、良好道德等方面着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养成教育;策略

一、背景

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相对成熟起来,养成教育也开始进入尾声。我们知道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时期是大学期间,这个时期也是养成教育培养的最佳期。这一阶段,如何把握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期,并做好学生养成教育,是当前各大高等院校的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养成教育培养的成效息息相关,高职院校中的辅导员在一线开展工作,与青年大学生联系得最多,也是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青年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这个角色至关重要,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应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状况、行为习惯状况和思想状况等三个层面出发,从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良好的行为规范、独立和开拓的创新精神、强化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优良的道德品质等五个方面着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等职业院校青年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素质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能力的强弱,是否具有责任与担当,决定了他们将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当前,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类因素逐渐增多,导致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养成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对养成教育的不够重视;二是大学生享乐主义现象突出,存在不劳而获的意识;三是自律能力不高,沉迷于互联网游戏和短视频;四是存在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影响到其他人;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养成教育开展策略

(一)重视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疏导和辅导,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遇到问题应及时的寻求帮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康的心态,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转型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情感、情绪、认知等心理方面不够稳定,极其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如果大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辅导和帮助的话,会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为辅导员,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加以引导、帮助和解决。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或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其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更亲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辅导员可以抓住这一优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榜样作用,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青年大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变得更加自律,让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践行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度设立上,基本上都是围绕大学生生活、学习、实践和工作等维度。这些规章制度存在许多共性,都要求大学生自主、自觉的去遵守和执行,共同维护校园秩序,使大学生把良好行为习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做到知行合一,这也就是养成教育开展的意义所在。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善于把握重要时间节点来对日常规章制度进行宣讲。特别是在新生刚刚入校时,辅导员应先做到熟悉和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把字面上的规章制度加工为通俗易懂的要求,清晰明了的告知学生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与此同时,依托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规章制度,促使学生化执行者为遵守者,进而形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辅导员还应时刻秉承“执法必严”的原则,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定期对学生行为规范进行核查,做到奖罚分明,一碗水端平。另外,辅导员在对各项纪律要求进行贯彻时,应把规章制度中的约束功能和引导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践行行为规范。

(三)发掘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方面将大有可为,应渗透到日常教育中,这一点直接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在新时代,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如何把这种实践应用能力转换为创新动力的根源,需要广大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深入思考。当他们提出新理念、新想法时,一定要及时发掘,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被现有的知识、經验和想法所束缚,实事求是,不断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培育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

具备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自我纠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硬性指标,这也正是他们当前最薄弱的方面。在步入高职院校学习后,突然面对大学这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一些不会规划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从而导致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在人的一生中,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纠正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完善人格、塑造高尚品质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的理想目标,并把其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逐一实现,为学生挑战自我提供不懈动力。同时,辅导员可以立足于成就动机原理,来对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意识培养。

(五)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和理论教育不断提高重视,带领高职院校大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而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辅导员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实时关注,了解其政治觉悟和意识形态的情况,在具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把思想引领、生活方向、学习目标、价值导向、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方面作为着力点,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同时,辅导员还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

四、总结

在新时代,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辅导员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将单纯的理论说教方式向人格教育、知行统一的转变,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表现。养成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通过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沟通交流、感恩行动和礼仪修养等内容,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涵养,从而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贺栋,弓艳荣.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视域下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养成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 31(08):351-352.

[2]刘梓红.探究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养成教育[C].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

[3]何玉初.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养成教育[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5):145-146.

[4]王楠,沈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途径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120-122.

赵璐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赵璐

成才视域下养成教育论文 篇3: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养成教育培养机制与路径探析

摘要:科研育人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全过程育人。“三全育人”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对学生的长期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科研不仅生产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还承担着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培育。当前民办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存在引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评价指标不健全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需要构建“双主体”的科研育人引导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创新科研育人方式,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建立科学的科研育人评价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科研育人

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分别出台相关文件,最终形成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科研育人位列第二,可见其重要程度。民办高校是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的统一体,科研育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民办高校科研育人既是响应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又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科研能力是当前民办高校人才培育方案的重要指标,也是“三全育人”机制落实的目标指向[1]。民办高校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科研育人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养成教育培养机制

“全员”意味着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树立育人意识,从教师岗位到管理岗位,还包括后勤服务岗位;“全程”意味着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必须体现教育为本的理念[3];“全方位”意味着多角度育人,重在加强学校与社会团体、企业的联系,实现全面协同育人。“三全育人”既体现在教育理念,又体现在教育实践和系统设计。大学科研育人是指在科研实践中,教师及其团队围绕科研任务,在共同探索和发现未知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的培育与传递以及科学道德的体验与生成的方式方法。

1.1“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培养体系

科研育人以学生为本,由导师班主任负责、辅导员督导、校领导指挥与监督、校外导师实践指导,形成全员参与、贯彻始终的教育新态势。大学科研活动的参与主体几乎涵盖了民办高校所有教师,有的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形式体现,有的以指导学生专业课程论文的形式体现,有的以鼓励学生加入课题研究的形式体现,有的以辅导学生参加科研类比赛的形式体现。在各个科研的环节中,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在履行育人职责。另外,全员育人不仅要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协同推进,形成师生双主体。

1.2“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科下的科研育人

主要依托项目的顺利开展,强调在科研环节、科研管理、科研评价、成果推广等全过程中,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从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出发,注重科研过程的连续性。科研育人的项目类型要涵盖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文化涵养、健康素质等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领域。科研活动是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工作,学生先要理解科研,然后参与科研,最后完全融入科研,這需要连续的培养训练。因此,低年级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基本的科研素养;

1.3“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协同育人平台。

全方位育人要求通过深挖科研活动各个环节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整合育人资源,理顺育人逻辑,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探索科研活动和价值塑造的有效融通,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平台[2]。

2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全员育人理念未能形成共识

由于长期受到科研及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高校形成了重视学术研究、注重技能培训、轻视人文素质的风气。尽管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部分高校领导及教师对“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重知识技能教授、轻素质培养,缺乏抓好育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思政教育任务向思政课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倾斜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全员育人理念难以落到实处。非思政课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热情不够,即便参与育人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

2.2 三全育人”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制度层面上,“三全育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教职员工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未建立、健全和完善;在人员保障上,达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教师、不低于1∶350配备思政课教师、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等要求,呈现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待遇低,学校育人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的等具体问题。

2.3引导机制不健全

虽然科研育人理念已经得到学术界认可,但是民办高校科研育人机制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当前民办高校很多教师没有科研育人的意识,学生也没有科研的想法。民办高校扩招造成的师资紧张使得科研育人多流于形式,一些民办高校把学科竞赛和短期科研培训等同于科研育人的主要形式。

2.4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有些地方民办高校更重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再加上财政投入有限,结果导致科研平台建设投入不足,科研项目无法顺利开展。科研项目从选题申报到完成,需要指导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是部分学校对指导教师的付出并没有给出专门的奖励。长此以往,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结论

民办高校科研育人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当前,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是申请课题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民办高校应把科研育人要求纳入教师业务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考核体系中,从而提升科研育人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要注重建立学生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在学分建设和教育体系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参与科研项目,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纪守峰.新时代高校加强养成教育常态化建设途径探究[J].大学教育,2021(02):162-164.

[2]关司祺,贾小晨.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281-282.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作者:刘东旭 许惠施 王鹏

上一篇:风险资本与风险投资论文下一篇:资本市场有效性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