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心得体会

2022-07-30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制造强国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制造强国心得体会

五套试卷——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 o A.美国 o B.德国 o C.日本 o D.中国

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 o A.日本 o B.法国 o C.中国 o D.美国

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 A.计算机操作系统 o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C.微软的办公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1 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 )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 o A.动物、植物 o B.设备、数据 o C.工人、农民

D.人、机器、系统

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 o A.世界设计中心 o B.世界制造工厂 o C.世界维修中心 o D.世界服务中心

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 )带动的。(单选题3分) o A.机械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化学技术 o D.电气技术

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

2 战 o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 (单选题3分) o A.二手设备 o B.备品备件 o C.金融服务 D.故障维修

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o A.核动力航母 o B.云计算 o C.高级机器人 o D.移动互联网

 10.( )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单选题3分) o A.信息技术 o B.材料技术 o C.生物技术 o

3 D.冶金技术

(多选题4分)

 11.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 o A.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B.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o C.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o D.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 12.目前,我国在制造业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其主要表现有( )。(多选题4分) o A.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大多依赖进口 o 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o C.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 13.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 )。(多选题4分) o A.外向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家免除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 o 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o C.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o D.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14.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未来社会的重要技术有( )。(多选题4分) o A.自动化技术 o B.健康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资源技术 

15.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 )。(多选题4分)

4 o A.生产控制类软件 o B.经营管理类软件 o C.产品研发类软件 o D.集成与协同类软件 

16.3D打印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多选题4分)

o A.工艺与装备研发不充分,尚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应用 o B.制造成本高、制造效率低 o C.制造精度尚不能令人满意 D.生产率与精度矛盾,粗糙度相当于铸件

 17.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促进我国发展成为制造大国的因素有( )。(多选题4分) o A.改革开放的政策 o B.廉价的劳动力 o C.稳定的国际环境 o D.巨大的市场 

18.运用M2M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应用有( )。(多选题4分) o A.生产计划的下达 o B.人员的调配 o C.资产跟踪、供应链管理 o D.远程监视、控制、诊断 

19.在工业信息化中应用M2M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有( )。(多选题4分) o A.产品技术方案的优化 o B.资产跟踪、供应链管理 o C.远程监视、控制、诊断 o D.故障设备的自动修复 

20.下列选项中,前者相对于后者属于颠覆性技术的有( )。(多选题4分) o A.光纤----同轴电缆 o B.DVD播放机----录音机、录像机 o C.U盘(电存

5 储)----软盘 D.数码相机----传统相机

(判断题3分)

21.中共十七大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o 正确

22.目前,我国能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企业已经很多。(判断题3分) o 错误 

23.美国了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判断题3分) o 错误 

24.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 o 错误 

25.物联网和务联网将人、对象和系统联系起来。(判断题3分) o 正确

26.跨国公司在工业软件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工业软件品种较少,功能不全,缺乏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判断题3分) o 正确

27.我国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判断题3分) 错误

28.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市场远未饱和,这使我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

6 实现GDP翻番成为可能。(判 断题3分) 错误

29.不同于车、铣等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判断题3分) o 正确 

30.当前,我国产品的单位能耗居高不下,减排任务更为严重。(判断题3分) o 正确

1.我国单纯依靠大规模( )获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造成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单选题3分) o A.教育投入 o B.资金投入 o C.要素投入 o D.科技投入

 2.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 )带动的。(单选题3分) o A.机械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化学技术 o D.电气技术

 3.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 o A.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o

7 B.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o C.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 o D.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 4.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决定。(单选题3分) o A.建筑业 o B.制造业 o C.农牧业 o D.金融业

 5.下列技术中,潜在的经济影响力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 A.新一代基因组技术 o B.3D打印 o C.知识工作自动化 o D.可再生能源

 6.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单选题3分) o A.电气技术 o B.交通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机械技术

8

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 o A.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o 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 8.( )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单选题3分) A.材料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冶金技术 D.生物技术

 9.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 A.二手设备 o B.备品备件 o C.金融服务 o D.故障维修

 10.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 )。(单选题

9 3分) o A.世界经济环境的限制 o B.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o C.人才的限制 o D.政策的限制

(多选题4分)

11.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 )。 o A.生产控制类软件 B.集成与协同类软件 C.经营管理类软件 D.产品研发类软件

 12.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2006年提出CPS的概念, CPS是一类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与物理过程密切整合的设备系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范畴的有( )。(多选题4分) A.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B.智能机器人技术 C.智能电网 D.节约灌溉技术

 13.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有( )。(多选题4分) o A.“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不强,2008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

10 牌的前100位 o B.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o C.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 o D.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 

14.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工业软件可以分有( )。(多选题4分) o A.工业产品内的嵌入式软件 o B.社交软件 o C.office办公软件 o D.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 

15.嵌入式系统使机械化、电气化的装备、产品具有哪些特征?(多选题4分) o A.智能化 o B.自动化 o C.数字化 o D.网络化

16.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依然存在着突出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有( )。(多选题4分)

A.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B.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 C.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率达10% D.2008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100位

17.下列产品中,应用了嵌入式系统的有( )。(多选题4分) o A.公共交通无接触智能卡 o B.移动通信设备 o C.MP3/MP4等消费电子 o D.汽车电子

18.中共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描述是( )。(多选题4分) o A.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o B.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o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o D.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

11 19.运用M2M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应用有( )。(多选题4分) o A.资产跟踪、供应链管理 o B.生产计划的下达 o C.远程监视、控制、诊断 o D.人员的调配

20.关于制造业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4分) o A.制造业创造财富 B.制造业创造物质文明 C.制造业创造国家历史 D.制造业创造精神文明

(判断题3分)

21.2008年以来,已有中国品牌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100位。 错误 

22.“颠覆性技术”是其出现能对原有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 正确

23.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其核心驱动力是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 正确

24.我国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判断题3分)

12 错误

25.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的市场远未饱和,只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实现GDP翻番。(判断题3分) o 错误

26.“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判断题3分) o 正确 o

27.目前,我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水平亟待提升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判断题3分) o 正确 o

28.当前,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判断题3分) o 错误

29.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开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环节。(判断题3分) o 错误

30.服务科学是21世纪美国国家创新战略之一。(判断题3分) o 正确

13 1.关于 3D 打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D )。(单选题 3 分) A.它可直接将计算机中的三维图形输出为三维的塑料零件 * B.它可以实现从微观组织到宏观结构的可控制造 * C.它还存在着制造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 D.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制造市场的 50%以上

2.将服务业从传统推向现代的方法是( C )。(单选题 3 分) A.将先进工艺技术融于服务业 B.将现代服务意识融于服务业 C.将信息技术融于服务业 D.将传统文化融于服务业

3.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C ) A.金融业 B.服务业 C.制造业 D.农牧业

4.最早.. 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日本 D.美国

14 5.“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D ) A.城镇化和信息化 B.工业化和城镇化 C.农业化和工业化 D.工业化和信息化

注: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B ) A.农牧业 B.制造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D )。(单选题 3 分) A.移动互联网 B.云计算 C.高级机器人 D.核动力航母

8.“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D )。

A.城镇化和信息化 B.工业化和城镇化 C.农业化和工业化 D.工业化和信息化

15 9.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C ) A.机械技术 B.电气技术 C.信息技术 D.交通技术

1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 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C )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11.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ABC)(多选题 4 分) A.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C.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D.外向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家免除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

12.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依然存在着突出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有(ABCD)(多选题 4 分) A.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率达10% B.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C. 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 2000 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 D.2008 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 100 位

13.运用 M2M 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应用有(CD)。(多选题 4 分) A.生产计划的下达 B.人员的调配 C.远程监视、控制、诊断 D.资产跟踪、供应链管理

14.100多年来, 萨克森的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都在国际上占有领先地位。 如今,在萨克森的汽车制造生产基地有 (ABCD) (多选题 4 分) A.大众汽车 B.保时捷 C.宝马 D.尼奥普兰

16

15.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有(ABCD)(多选题 4 分) A.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 B.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 C.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D.“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不强,2008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100 位

16.在重大工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有(BCD)(多选题 4 分) A.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B.采用绿色化的工艺设计技术 C.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 D.采用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17.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系统安全的有(ABC)(多选题 4 分) 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 B.进行 ICS 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C.建立重要 ICS 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D.引进国外先进工业控制系统,减少对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研究的投资

18.在重大工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有(BCD)(多选题 4 分) A.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B.采用绿色化的工艺设计技术 C.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 D.采用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19.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ABCD)(多选题 4 分) 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 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 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 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

17

20.重大工程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有(ABC)(多选题 4 分) A.采用绿色化的工艺设计技术 B.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 C.采用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D.加大节能补贴力度

21.中共十七大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判断题 3 分) 正确

22.跨国公司在工业软件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工业软件品种较少,功能不全,缺乏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判断题 3 分) 正确

23.知识性工作自动化是运用电脑来进行复杂分析、精确判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判断题 3 分) 正确

24.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的市场远未饱和,只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实现 GDP 翻番。 (判断题 3 分) 错误

25.从广义上说,M2M 代表的含义有:机器对机器、人对机器、机器对人、移动网络对机器。(判断题 3 分) 正确

26.我国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判断题 3 分) 错误

18 27.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判断题 3 分) 正确

28.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判断题 3 分) 正确

29.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判断题 3 分) 正确

30.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 (判断题 3 分) 正确

1.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o B.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 o C.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o D.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 2.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日本 o B.德国 o C.美国 o

19 D.中国

 3.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 )。(单选题3分)得分: 0分 o A.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 o B.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o 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 o 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

 4.对于现有的重大工程和生产装备,节能减排最有效的办法是( )。(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使用清洁能源 o B.排污收费 o C.加强法律监督 o D.先进控制与优化

 5.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决定。(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金融业 o C.建筑业 o D.制造业

20  6.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B.计算机操作系统 o C.微软的办公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 7.“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城镇化和信息化 B.工业化和信息化 o C.工业化和城镇化 o D.农业化和工业化

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高级机器人 o B.云计算 o C.移动互联网 o D.核动力航母

9.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21 A.微软的办公软件 o B.计算机操作系统 o C.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 10.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 )。(单选题3分)得分:3 分 o A.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o B.第三次工业革命 o C.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o D.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多选题4分)

 11.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 )。得分:4分 A.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B.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C.外向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家免除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 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 12.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2006年提出CPS的概念, CPS是一类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与物理过程密切整合的设备系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范畴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智能机器人技术 o B.节约灌溉技术 o C.智能电网 o D.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

22

13.在工业信息化中应用M2M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有( )。(多选题4分)得 分:0分 o A.资产跟踪、供应链管理 o B.远程监视、控制、诊断 o C.产品技术方案的优化 o D.故障设备的自动修复 

14.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A.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o B.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o C.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o D.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15.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 )。(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A.数据应用 B.消费电子 C.移动通信 D.工业控制

16.下列产品中,应用了嵌入式系统的有( )。(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A.汽车电子 o B.MP3/MP4等消费电子 o C.公共交通无接触智能卡 o D.移动通信设备 

17.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全球趋势2030 ”,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信息技术方面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有( )。(多选题4分) 得分:0分

o A.转基因技

23 术 o B.数据技术 o C.智慧城市技术 o D.社交网络技术 

18.在重大工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有( )(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A.采用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o B.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 o C.采用绿色化的工艺设计技术 o D.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

19.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我国是制造大国的有( )。(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A.蛟龙潜水器下水 B.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开发 C.神舟飞船上天 D.高铁设备的制造 

20.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未来社会的重要技术有( )。 A.健康技术 B.自动化技术 C.信息技术 D.资源技术 

(判断题3分)

21.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矿产资源回收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正确

24 22.“颠覆性技术”是其出现能对原有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 正确

23.美国了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判断题3分)

错误

 24.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正确 o

25.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市场远未饱和,这使我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实现GDP翻番成为可能(判断题3分) 得分:0分 o 错误

 26.物联网和务联网将人、对象和系统联系起来。(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正确 o

 27.当前,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远远低于制造产品。(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错误

 28.从技术带动分,产业革命的阶段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三次工业革

25 命”是电气技术带动的。(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错误

 29.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开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环节。(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错误

 30.当前,我国产品的单位能耗居高不下,减排任务更为严重。(判断题3分)得分:3 分 o 正确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 1.(

)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也存在漏洞。(单选题3分)o o o o

A.震网病毒 B.蠕虫病毒 C.千年虫 D.熊猫烧香病毒

 2.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o o o o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26  3.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单选题3分)o o o o

A.信息技术 B.机械技术 C.电气技术 D.交通技术

 4.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o o o o

A.微软的办公软件 B.计算机操作系统 C.通用数据库系统 D.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 5.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 )环节。(单选题3分)o o o o

A.销售

B.制造—加工—组装 C.售后服务 D.设计

 6.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o o o o

A.世界设计中心 B.世界制造工厂 C.世界维修中心 D.世界服务中心

27  7.关于3D打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o o o o

A.它还存在着制造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

B.它可直接将计算机中的三维图形输出为三维的塑料零件 C.它可以实现从微观组织到宏观结构的可控制造 D.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制造市场的50%以上

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o o o o

A.金融服务 B.备品备件 C.二手设备 D.故障维修

 9.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

)决定。(单选题3分)o A.农牧业

o o o o A.农牧业 B.建筑业 C.制造业 D.金融业

 10.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 )。(单选题3分)o o o

A.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B.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C.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28 o D.第三次工业革命

 11.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多选题4分)o o o o

A.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B.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C.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D.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 12.物联网的实施步骤包括(

)。(多选题4分)o o o

A.开发更多物联网创业项目,国家给予更多的项目补贴和优惠政策

B.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C.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要先由传感器实时探测

o D.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 13.下列选项中,前者相对于后者属于颠覆性技术的有(

)。(多选题4分)o o

A.U盘(电存储)----软盘 B.数码相机----传统相机

o o o o A.U盘(电存储)----软盘 B.数码相机----传统相机 C.光纤----同轴电缆

D.DVD播放机----录音机、录像机

14.目前,我国在制造业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其主要表现有(

)。(多选题4分)

29

o o o o A.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C.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大多依赖进口 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 15.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依然存在着突出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有(

)。(多选题4分)o o o o

A.2008年以来,中国品牌未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100位 B.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C.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率达10% D.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

 16.为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应采取的措施有( )。(多选题4分)o o o o

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 B.建立重要I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C.进行I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D.必须加强国产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的研究

 17.3D打印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多选题4分)o o o o

A.制造精度尚不能令人满意 B.制造成本高、制造效率低

C.生产率与精度矛盾,粗糙度相当于铸件

D.工艺与装备研发不充分,尚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应用

 18.经济学人发表的文章认为,导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有( )。(多选题4分)o

A.智慧的软件

30 o o o B.新材料 C.灵巧机器人

D.新的生产工艺和基于Web服务

 19.下列产品中,应用了嵌入式系统的有( )。(多选题4分)o o o o

A.汽车电子

B.公共交通无接触智能卡 C.MP3/MP4等消费电子 D.移动通信设备

 20.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 )。(多选题4分)o o o o

A.数据应用 B.工业控制 C.消费电子 D.移动通信

 21.2012年集成电路进口用汇1920.6亿美元,仅次于进口量第一的石油,说明我国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判断题3分)o o

正确 错误

 22.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的市场远未饱和,只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实现GDP翻番。(判断题3分)o o

正确 错误

31  23.从广义上说,M2M代表的含义有:机器对机器、人对机器、机器对人、移动网络对机器。(判断题3分)o o

正确 错误

 24.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判断题3分)o o

正确 错误

 25.从生产模式分,产业革命的阶段经历了手工作坊、大规模生产、大批量定制生产三个阶段。(判断题3分)o o

正确 错误

 26.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 其核心驱动力是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判断题3分)o

正确

o o

 正确 错误

27.“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判断题3分)o o 正确 错误

 28.经历了深刻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现在普遍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不利于规避金融危机。(判断题3分)

32 o o 正确 错误

 29.2008年以来,已有中国品牌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100位。(判断题3分)o o

正确 错误

 30.目前,我国能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企业已经很多。(判断题3分)o o o

正确 正确 错误

33

第二篇: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

第四讲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口本刊特约报告人 龚 新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把握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思路及路径。深刻理解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力量动员起来,共同推进。

课程内容:1.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状况

2.《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 3.《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关于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当中,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这个位置。经历了l60年,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

1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坚实而牢固,但我们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现有的制造强国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这反映了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这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这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这体现了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

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大而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比如目前我80%

2 左右的芯片还是依赖进口,很多制造企业还是处于加工组装这个环节,价值链还是在中低端这个状况。

第二,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我们还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而且质量事件也时有发生,我们急需把我国的品牌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三,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我们在产业布局上,各地还存在同质化的竞争,在产业链的中高端还要花大的精力去提升和突破,继续提高产业层次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瞄准国际的制造业高端来进行创造、创新、开拓,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加强。

二、中国制造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加快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新形势,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分析研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使中国制造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十年挑战巨大,机遇也前 所未有。具体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同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 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两难局面,进入了“爬坡 过坎”的关键时期。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我国制造业发展将越来越具有“爬 坡”和“登山”的性质,即在每一个产业中都必须向上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迁和攀升,否则庞大的产业大军将拥挤在低洼地中,面临“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的风险。同时,也肩负着同内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国家一系列改革发展重大举措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形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 来深刻变革。

3 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都在发生动态变化。从资源能源看,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0%和25%,石油、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7%、l7%、l7%。从环境压力看,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集中显现,目前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l7个省(区、市)的6亿左右人口受雾霾天气影响,水体污染较为突出,土壤污

4 染日益凸显,重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从要素成本看,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已经使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新常态下,在原有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新旧交替期,我围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新挑战: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从产业格局来看,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既有增长空间受限。

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后发、要素成本低廉、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现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2014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达119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资流入国。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阻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外需下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为重要特征的“再工业化”,力图改变“发达国家控制研发、设计、销售环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制造”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对产业制高点的争夺,形成全价值链的产业竞争布局。2011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提出了“在哪里发明、在哪里制造”的口号,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场。为了解决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由一批“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第一批拟建15个,目前已建立和正在建设的有8个。德国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2013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同时,设立了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为加快促进成果转化。目前,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如苹果电脑已在美国本土设厂生产,日本制造企业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夏普计划在本土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TDK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

5 另一方面,随着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也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动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生产。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比如一些制造商正在转向越南市场。前不久,日本打印机制造商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宣布,计划在2018年3月之前将旗下越南打印机年产量增长4倍,至200万台。该公司已经将在中国的部分业务转移到海防市,使得越南成为该公司打印机最大制造基地。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部分设备转移到越南河内;耐克、优衣库、三星、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 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交织,我国也将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近年来,我国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国家,2014年上半年的涉案金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摩擦将更为激烈,对我国制成品出口将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全球贸易规则也处于重构过程。美国极力推动打造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 TPP ),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门槛,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将影响我国工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此外,美国推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 ),美欧双方互相降低非关税壁垒,统一各类认证等监管标准,也将挑战我国参与的金砖国家准贸易联盟。全球贸易投资秩序的重建,可能对国内贸易投资产生替代效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压力将会增大。

新机遇:国家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部署。四化同步发展为制造业创造了新需求,开拓了新市场。如城乡一体化将成为拉动制造业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按照目前的城镇化速度,未来每年将有1000余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据测算,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现代化也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技术装备

6 水平等都为制造业创造着巨大的需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总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各产业部门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治理服务新的能力需求、国际竞争和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在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消费品品质提升、公共设施设备供给、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等各方面,都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正在形成的13多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制造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使我国制造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新一轮改革,将有助于破除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市场活力。近一时期,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限、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融资成本、推进创新创业等一大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个更加宽松公平、鼓励竞争,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工业发展的环境开始形成,为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坚强保障。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三、中国制造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慎应对、前瞻部署,《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实施《中国制造2025 )),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制造2025》以“由大变强”为内核,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 7 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人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人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提出中国制造的“三步走”规划,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进程的认知、前瞻以及对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研判综合得出的,既不是出于对制造业发展成就的盲目自大,更没有因为与制造强国差距而悲观泄气。特别是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已建成全球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同时也拥有赶超现有强国的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经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阶段,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方面,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10%;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先进产能比重持续上升,低端落后产能不断淘汰。三是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逐步降低,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前四年,我国工业能耗累计下降21%,工业水耗累计下降28%左右,基本实现“十二五”预计目标。四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效果逐步显现,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中国制造2025》不仅提出了“三步走”跻身制造强国的愿景,更为中国制造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径。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

8 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人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十大重点领域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解决长期制约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结起来,《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众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产品、新设备的出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征;既是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较好地保障了消

9 费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对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在生活性消费领域,数量消费正向质量消费过渡;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品、资本品过渡;从百元、千元消费层次向万元、十万元消费层次过渡。在生产性消费领域,对关键基础材料的稳定性、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的性能一致性、重大设备的可靠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好,起到增幅器的作用,有助于放大需求、扩大市场。质量不好,则起到阻滞器的作用,压制或转移需求,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国际声誉。《中国制造2025》提出,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列提出。绿色是发展的新要求,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是能源战略调整的目标,三者均要求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均要求保护环境,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减轻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目标都是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已到了非常紧迫和关键的时刻。一方面,中国对全球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如中国原油需求增量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量的44%,铁矿石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的105.1%,铝土矿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的78%,铜矿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的149.5% 。另一方面,我国重化工产品产量所占全球市场份额过大。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2%;电解铝占40%;成品油占12%;乙烯占12%;化肥占35%;水泥产量占58%,平板玻璃占60%;纸和纸板占25%。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发展不能再依靠大量的投资和产能扩张来实现,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决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四是坚持结构优化,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调结构、促升级始终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在迈向制造强国的历程中,国防安全、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都对制造业提出不同层次需求,

10 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特色。在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尤其要注重提升和改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率和质量,关注民生产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及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大企业和一大批充满创新活力、“专精特”的中小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和质量,培育一批国际化的特色制造集群;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国制造2025》从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空间结构,甚至产品和市场结构等多个维度提出优化的路径和措施,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五是坚持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制造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托常青藤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最富创造力的制造强国;德国长期坚持并推广双轨制教育,即学徒制,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了具有工匠品质的“德国制造”。人才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坚持人才为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我们人才资源,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要通过教育、培育等各种途径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精良品质,推动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以十年为一个阶段,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建设,并对第一个十年的战略任务和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总体看,《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而是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战略和战术的一个行动计划。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30年建设制造

11 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建设制造强国是国家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推进。要在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体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国情出发,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让中国制造“十年磨一剑”,十年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 颜牛)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中国制造2025,迈向制造强国之路》,苗圩,《人民日报》2015年5月26日。

《中国制造2025》,中国政府网2015年5月19日。

《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赵昌文、王忠宏,《时事报告》2015年第5期。

第三篇:2018国考申论: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

yn.offcn.com

2018国考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

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对于当下的中国制造业来说,虽曾经一度占据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近年来这样的辉煌成就却变得岌岌可危:粗制滥造、山寨抄袭、技术和理念落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等诸多问题,都威胁着中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就成为中国制造业重新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需重视消费需求。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中产阶级规模不断壮大,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对消费升级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商品使用,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多元、富有个性的产品,想要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中国已经进入到精益求精的定制化时代。但是中国企业的生产理念却并没有同步跟上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依旧沿袭着以量取胜,质廉价低的模式。这就使得众多的消费者愈加青睐海外产品,长此以往会不断挤压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建立制造强国就必须以人为本,重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推动制造业升级换代。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需树立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广受欢迎,但是与世界上真正的制造强国相比,我国的制造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业在产品质量和关键技术上仍有较大差距,一些中国企业,奉行“差不多”精神,凡事只满足于差不多即可,而不去追求完美,导致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壮而不精,在国际上形象较差。在这种背景下,强调以人为本,树立工匠精神,真正切中了时代脉搏。通过宣传典型人物,让一批有责任、有技术、有担当、有水平的大国工匠成为引领时代风采的明星,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工人的不懈追求,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需打造中国品牌。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价值源泉,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拥有多少知名品牌和优秀品牌,也能真实地折射出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更多依靠的是成本优势和国内市场,品牌国际化的进程缓慢,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制造强国,就必须重视打造品牌,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根本,以创新技术为动力,下大力气做出真正的好产品,真正由产品制造走向产品智造,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推动中国制造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重视消费需求,必须树立工匠精神,必须打造中国品牌,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中国制造的含金量,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推动中国制造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建立制造强国。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四篇:从文化强国梦到教育强国梦——文化强国梦心得体会

从文化强国梦到教育强国梦

——文化强国梦心得体会

温建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了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

文化强国,何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呢?美国是当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三片”即土豆片(麦当劳等快餐)、影视片(好莱坞等)和电子芯片(网络、手机等)等物质文化表现的。它是美国文化的物质象征。“三片”的影响力主要依赖的是创新力、物质力和无所不在的网络力。

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美国先进的教育体系表现的。美国的大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无论是喜欢美国还是讨厌美国,都不妨碍各国大量的政、经、文、军各界的精英把自己的人才和子女送到美国求学。

美国文化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美国在全世界宣扬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民主、人权、自由、基督教精神,把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加以或软或硬地推销或强制实行。在美国的物质文化文明和美国的教育中,都渗透了美国的民主人权自由的观念。例如在全世界无处不在的的美国大片,大多数都表现了这样的精神;美国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的是关于正义公正的课堂。

所以,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把文化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要有一流的教育、出版、媒体、电影、动漫、艺术等。其次是借助先进和强大的、能够覆盖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网络,为全世界生产更多更新更为各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当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是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而称强的。

那对于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梦!文化强国梦!教育强国梦!是啊,通过教育来文化强国,再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正是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吗?

对于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梦,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技工院校是培养千千万万技工人才的地方,是国家各行各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集训地,我们首先要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育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作用。世界银行教育局局长阿克利卢·哈比特曾经说过:“每个国家必须确定优先要办的事情,每个国家必须在资源有限的时候作出艰难的选择。但是,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达到任何一个目的,都取决于本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所以,每一个教育人,从老师到父母,从校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其次,我们这些从事技工教育工作的人,要具有奉献的精神。获得中国好教育“烛光奖”的顾明远老师在获奖感言中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的育人在细微处,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爱与奉献的确是教育的真谛。当然,教育不仅仅是奉献。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与学生一起成长,应该能够充分享受日常教育生活带给他的感动与喜悦,应该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

己,通过写作反思自己,通过教学锤炼自己,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教师有了专业上的成长和成就,就有职业的尊严,就能在奉献中收获,就能创造动人的教育故事。

另外,我们要重视以人为本,就是更加人性化。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不会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人变成了扁平化单向度的人,我们不会用分数、考试,用升学率、就业率等冷冰冰的指标,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我们技工院校要让学生从这些框框里跳脱出来,让学生感受不一般的教育,能从实际训练中掌握知识,从生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能发挥其创造性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个人或国家的真正强大,是灵魂谦恭而傲然屹立,进退自如且无需设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好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

教育强国梦,文化强国梦,中国梦。

第五篇: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必须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这个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是我们坚定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事业的大发展。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更加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又一次表明,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实施了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西部大开发等,实施了“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专项活动”、“博士服务团”等人才培养计划。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企业人才市场化选聘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各部门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用人机制更加灵活,人才流动更为合理有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才强国,任重道远。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广大知识分子要坚持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积极投身于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报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的新趋势,精心选题,潜心钻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同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改革教育体制,树立大教育观念,建立学习型社会,真正做到多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要充分发挥创新实践在培育人才方面的巨大作用,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和创新队伍。要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形成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用好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环境。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构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磁场,使各行各业都成为相关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用人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为人才提供舞台,减少后顾之忧;要重视激励;要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健全人才资源管理体制。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形成能够极大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要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人才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建立更为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要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和重视人才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广大知识界要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范文网【】

上一篇:注重细节狠抓落实下一篇:中职生弟子规征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