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台湾本土佛教

2022-07-13

第一篇:认识台湾本土佛教

澳洲佛教史(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着)

◆錫蘭人初傳佛教

澳洲是一個主要以歐裔移民組成的新興國家,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以耶穌教為主要宗教。佛教傳入澳洲,主要是隨著亞洲人旅居澳洲而帶入。

相傳在十九世紀澳洲建國早期淘金時代,佛教便由遠處跋山涉水而來的亞洲人帶入。一八八二年,錫蘭有一艘二百七十五人的商船移民至昆士蘭省的馬凱(Mackay),這是第一批進入澳洲的佛教徒。一八九○年,錫蘭另一批移民者約五百人來到昆士蘭的沙士得(Thusday)島,建立澳洲第一所佛寺,種植了第一棵菩提樹,現今該佛寺已改為郵政局,但菩提樹仍在。當時,由於亞洲人在澳洲人口中所佔的比例極少,加上種族歧視和語言隔閡,亞洲佛教徒只在自己的社團圈子裡舉行佛教儀式和活動,佛教並沒有流傳到主流社會(即歐裔移民所組成者,佔人口大多數的社會)。

◆西方人啟蒙奠基

到了二十世紀,佛教逐漸引起歐洲西方人的注意,研究佛教的西方人士日漸增多,其中一些個別研究佛教的西方人移民澳洲,並且開始在澳洲的主流社會中傳播佛教,由於他們精通英文,能夠將佛教的要旨傳達給澳洲的歐裔人士,對於佛教在近代澳洲廣為傳播,達到啟蒙和奠基的作用。

隨著亞洲移民的逐漸增多,以亞洲佛教信徒為主,兼帶極少數量的澳洲西方人所組成的社團逐漸形成。一九五一年在美國出生,後來到錫蘭出家的比丘尼達摩珍納法師,以七十高齡首度到澳洲弘法,停留十一個月,是澳洲佛教最早的開拓者之一。一九五二年,達摩珍納離澳赴美,後來再度到澳洲弘法,一九五三年,在墨爾本成立「維多利亞佛學會」和北雪梨的「新南威爾斯佛學會」。往後幾年,其他團體也在各州的主要城市和鄉鎮相繼設立,例如一九五九年在雪梨成立的「澳洲佛教聯合會」,出版《今日佛教》季刊。近十幾年來,由於澳洲吸收了很多來自東南亞、香港、臺灣的移民,當中不少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有很多是民間拜佛燒香的信眾,他們或組織佛教團體,舉辦佛教活動,或建立寺院,弘揚佛法。據澳洲聯邦政府移民多元文化及人口研究局在一九九一年所作的調查中顯示,澳洲的佛教徒人數在十年內增加三倍,使佛教成為澳洲發展最快的宗教。比方一九七三年華人在雪梨組織「澳洲中華佛學研究社」(Chines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一九八一年成立的「越南佛教聯合會」,總部設在新南威爾斯省費菲市的「普慧寺」;座落在雪梨郊區的「佛法寺」,提供禪坐及佛法課程,並設立了一間頗具規模的書店,出版《菩提葉雜誌》;維多利亞省的阿底峽中心和度母學院、昆士蘭省的「觀音智慧文化學院」、南澳大利亞省的「佛陀之家」,都是由耶喜喇嘛及佐巴仁波切於一九七四年合辦,除教授藏傳佛教課程外,也舉辦研討會及閉關、修持;在昆士蘭和塔斯馬尼亞等省份設立的「達摩珍納中心」,活動內容包括佛法講座、禪坐、諮詢服務及圖書借閱等;一九七九年成立的「昆士蘭佛學會」,目的在研究、修持、探討巴利經典教義,同時也舉辦講授佛學及其他社會、文化的活動,並附設書店、圖書館及出版該會的佛教文獻及刊物;一九八○年成立的「澳洲首都佛教協會」,則定期舉行佛學講座及禪坐課程。

◆佛光人後來居上

在澳洲諸多佛教團體之中,以近幾年來佛光山設立的道場及佛光會成立的協、分會最為出色,他們無論在東西文化交流或人間佛教的弘傳上,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佛光人在澳洲的弘法因緣始於一九八八年,游象卿、邱美惠、廖德培、寸時嬌等旅居澳洲雪梨的信徒們一再請求佛光山前往建寺弘法,一九九○年,BHP總裁及臥龍崗市長到佛光山參加由中國鋼鐵所舉辦的國際鋼鐵學術會議,並參觀佛光山各項事業,對於佛光山更生信心。當時擔任佛光山都監院院長的慈容法師應邀飛赴澳洲東南海岸的臥龍崗市,會見該市市長歐凱爾(Frank Arkell)先生。一九九○年,全市議員一致通過,決定全力支持建寺,遂有後來獻地近七十餘英畝之創舉,為佛教界添一佳話。翌年,星雲率慈莊、慈容、永全、依訓到澳洲勘察佛教現況,並添置二十六英畝土地,與先前政府的獻地合計有百英畝建地,星雲將該寺定名為「南天寺」。

在籌建南天寺之初,佛光山在建地附近成立「南天精舍」,一九九○年十月,由於信眾漸多,精舍不敷使用,再者為使雪梨市區的民眾能及早親近三寶,聽聞佛法,所以佛光山又於交通便利的帕拉瑪區,成立「南天講堂」,內有容納二百人的佛堂、百人的齋堂、會議室、圖書室、教室、電腦室、客堂、辦公室等設備,除例行法會之外,更創辦南天中華學校,以提供當地華人子弟及澳洲人良好的中文學習環境。一九九一年六月底,星雲至南天講堂主持佛學講座及「雪梨佛光協會」成立大會。其後慈容法師率領住眾同心協力籌建南天寺工程,雪梨佛光協會諸位幹部、會員群策群力參與公益活動,深入當地社會,使得佛光得以在雪梨大放異彩。

自一九九四年南天講堂的法師應新南威爾斯大學之請前往指導禪修之後,又陸續接受雪梨、麥覺理、紐卡素等大學的邀請,前往主持佛學演講、座談或禪修,帶動各大學佛學社團的相繼成立。由於南天寺建築宏偉壯觀,成為臥龍崗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在一九九五年榮獲政府頒發最佳建築設計獎、園藝設計獎、燈光設計獎;一九九七年再度被伊拉瓦拉(Illawarra)地區旅遊工會評為旅遊重鎮,在這次獲選的十六個旅遊地點,絕大部份都是美術館及觀光區,只有南天寺屬於宗教建築,凡此均可看出當地政府及社會人士對南天寺的重視。

一九九五年十月落成開光之日,國際佛光會也在此舉辦第四屆世界會員大會,來自各界政要百人及世界各地人士約六萬人與會,成為澳洲的頭條新聞,澳洲總理基廷(Paul Keating)、臥龍崗市市長坎貝爾等高級官員在賀辭中,讚美南天寺不但是澳洲重要的宗教據點,也是南半球第一大寺;新南斯威爾省省長卜卡則於開光典禮時肯定地說道:「『南天寺』不但是佛教徒和中國社區裡最重要的建築,也是我們新南斯威爾省裡最重要的建築,很感謝佛光山有此遠見,在澳洲建此一寺院,並且命名為南天寺,堪稱為南半球的天堂。」目前南天寺的住持滿謙法師,除推動一般的弘法活動之外,也積極從事社會教化及宗教融和等工作,自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間,共接待六百六十七個社會團體及二十餘萬信徒香客,獲得很大迴響,主動邀請南天寺法師前往演講、介紹佛學、教授禪坐、心理諮商的機關團體越來越多;一九九七年三月五日,天主教駐臥龍崗區主教威爾森及神父薛恩拜訪南天寺,雙方就世界和平、宗教文化的交流進行一個多小時的會談,在當地傳為佳話。南天寺不惜鉅資發行英文佛教小叢書、中、英、粵語佛教錄音帶以及每年一萬份的中英文版刊物《南天通訊》,免費贈送給前來索取的社會人士,不但有助於當地人士瞭解佛教,對於佛法的弘揚、人心的淨化也發揮了很大的效果。

至於昆士蘭省的弘法因緣則始於一九八九年十一月,當時星雲正在臥龍崗勘察南天寺籌建事宜,遠在布里斯本的邱錫寬、陳春龍等居士們獲悉,也熱心邀請星雲前往該地開示,所以星雲又從臥龍崗啟程到布里斯本主持家庭普照,席間聞法的七十人於會後立刻籌組昆士蘭佛光協會。星雲有感於布里斯本信徒對佛法的渴求,遂命慈莊法師負責該地寺院的籌建。一九八九年十二月,慈莊法師覓得位於布里斯本及洛根市交界地,一處鍾靈毓秀的山丘地作為寺址,這塊八十四英畝的林地本來是耶穌教昆士蘭浸信聯合會的教堂建築用地,因建設困難而無法繼續,巧遇正覓地建寺的佛光山接手改為佛祖的寺院,因緣順利自然,當地信眾咸感不可思議。當時星雲想到佛陀的另一德號--中天調御釋迦文佛,因而將該寺命名為「中天寺」。為讓大眾有研習佛法的地方,佛光山又於鄰近購置一幢房舍作為臨時佈教的場所,名為「中天精舍」。在中天寺籌建期間,中天精舍扮演接引信徒及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舉辦了各種的弘法活動,並且成立布市第一所中華學校。

一九九二年年底,中天寺硬體設備大致完成,弘法重心從精舍移至此地,星雲前往弘法時,洛根市市長親贈三面旗幟:澳洲國旗、昆士蘭州州旗、洛根市市旗,以表達竭誠歡迎之意,並感謝中天寺帶來文化、教育、友誼、宗教和歡樂,此外,政府還在公設的路標上,加註「佛光山中天寺」的中文字樣,可見其禮遇之誠意。一九九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星雲赴澳主持中天寺佛像開光法會,與洛根市市長羅德葛利、布里斯本市市長吉姆梭利共同剪綵,隨後又舉行三皈五戒典禮,其中有二十名紐西蘭人遠來皈依受戒。由於中天寺與佛光會經常聯合舉辦社會公益、環保植樹、親子交流、慈善救濟、文教融和等活動,再加上劉招明夫婦及王樹芳女士等人的熱烈護持各種弘法事業,所以在短短幾年內就受到社會人士的肯定。一九九四年五月八日,當地政府邀請昆士蘭佛光協會及青年會代表百餘人參加國際家庭年活動,由昆士蘭省女總督莉蓮‧弗德女士(Mrs.Leneen Forde)主持;一九九六年八月,中天寺住持依來法師榮獲昆士蘭省社區服務有功人員獎,是當地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洛根市市長羅德葛利先生親自蒞臨中天寺,首創以佛教儀式為兩位僧眾舉行公民授證典禮;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五日,英國女皇代表暨澳洲昆士蘭省總督莉蓮‧弗德蒞臨中天寺,讚揚中天寺對昆省文教、慈善事業的貢獻……,凡此均可看出當地政府對佛光山及中天寺的重視。

一九九二年四月,時任南天講堂監寺的永東法師與雪梨佛光協會會長游象卿等四十餘人到墨爾本舉辦佛學講座及佛光協會成立說明會,得到很大的迴響。同年十二月,星雲應邀來到墨爾本市主持佛學講座暨維省佛光協會成立大會,此後,維省佛光協會首任會長楊志鎏居士即經常借用華僑文教中心的場地,邀請佛光山駐在澳州的法師前往帶領弘法共修活動。隨著參加的信徒日益增多,場地不敷使用,佛光山於墨爾本西區購置一處天主教女子學院的三層房舍,大力展開弘法活動。

第二篇:对台湾广告发展的认识

姓名:高鑫

学号:2008014009

对台湾广告发展的认识

关键字:台湾时代广告业做法影响

广告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且一个行业的发展的发展因素中,不仅需要经济的支持,而且需要政治上的扶持,以及教育人才上的帮助。台湾广告业的发展就充分印证了这些观点。

应该说,台湾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奇迹、70年代的媒体解严开放、80年代的广告多元时代、90年代科技媒体的汇流„„,经济发展、媒体演进与广告投资三者间的互动关系,都在台湾广告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了台湾社会变迁,台湾广告的发展是台湾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对台湾广告业和广告传播的研究,就必然要把台湾广告发展和台湾的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才能充分并且深刻地领略台湾广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学术界通常认为,近代台湾广告史开始于日本统治时代的报纸广告。最早的成熟广告出现在1896年6月17日创刊的《台湾新报》上,其创刊不久即有总督府广告刊登,可谓台湾广告的开始,至今已经发展了百余年。在这百年的发展史上,台湾广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十年为日本统治时期,后五十年为战后的发展历史。关于战后五十年台湾广告和现代社会变迁的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王德馨以“民国”纪年为标准,把台湾广告的历史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五十年代以前的广告萌芽时期,五十年代的广告发展时期,六十年代的广告发展时期以及七十年代广告趋向国际化时期;而刘毅志、刘会梁则分为四期,第一期为掮客及萌芽期(1945-1954),第二期为广告代理孕育期(1955-1963),第三期为广告代理业成长期(1964-1980),第四期为广告代理业国际化期(1981-迄今)。郑自隆在《广告与台湾社会的变迁》中,以编年史方式依据社会变迁与广告发展状况,划分台湾战后五十年广告发展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萌芽期,1945-1957);第二阶段(广告代理导入期,1958-1965);第三阶段(成长期,1966-1975);第四阶段(竞争期,1976-1988);第五阶段(多元期,1989——)。

从严格意义上说,现代广告在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地区,是一片空白。当时台湾地区刚从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百废待举,物质缺乏,当然也就没有广告业存在的土壤。1949年,赵君豪与丁宇人等首创大陆广告公司,公司主要业务为推销报纸广告版面,因此被称为台湾掮客型广告公司的开始。柯逸鹏兄弟于1949年左右成立蕾克广告公司,龚厂桥兄弟则于1946年由上海来台为政府企划,在台北市举办“台湾博览会”,王石夫也于1954年创立东南广告公司。这些广告公司的业务范围开始有所拓展,除承揽广告工程,也从事设计、包装等工作。但是,大部分都是通过媒介自身聘用的业务员来进行发稿和制作,广告内容大都以平铺直叙方式为主,广告画面亦以商品为主,再辅以人物或辅助性插画。但总的来说,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流于夸大不实,导致民众对广告产生诸多的不信任。因此,此时的台湾广告我们只能说是处于台湾广告的萌芽阶段。

1959年,第二届亚洲广告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在东京期间,日本最大广告公司(电通)社长吉田秀雄积极向台湾团成员介绍广告公司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并表示愿意协助台湾建立广告代理制度。吉田秀雄的鼓励,再加上当时台湾经济逐渐起步,以及筹备中的台湾电视公司,均促进了台湾广告事业的诞生。因此,1959年可以说是台湾地区广告事业发轫年。在这年底,温春雄创立东方广告社,这是台湾地区第一家具有现代雏形的综合广告代理商,1960年改名为东方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其后众多的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需要说明的是,台湾早期广告事业受日本影响极大,除主要客户为日商、主要商品为日货外,创办人大都具有日本教育背景,深受日本广告教育影响,公司组织与管理风格也均沿袭日本模式。

20世纪60年代初期,台湾地区的广告公司规模都很小,多在10人以下,但普遍设置

有业务、媒介、设计等部门。这些早期的广告公司一开始都沿着现代广告代理制的路子去经营,不愿再重踏50年代纯媒介发稿的老路子。60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已有较大复苏,对外贸易开始有明显的成果,大众生活水准有了提高,使广告公司的广告代理业有了生存的基础。当然,与广告经营最有直接关系的是台湾地区电视广告新媒介的出现。1962年10月10日“台视”开播,将台湾广告经营带入了电视时代,也直接促成多家广告公司成立,使得台湾广告经营步入真正代理商的时代。电视广告的动感及画面效果,引起了广告客户的极大兴趣,纷纷加大对电视广告的投入。电视广告的兴起还带动了专业广告影片制作公司的成立,使台湾地区的广告业开始有了对外分工的雏形。此外,高雄加工出口区的成立显示台湾正式走入外贸导向的时代,对台湾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的提升有绝对积极的贡献,当然对广告经营也有间接的刺激和帮助。1966年,在台北召开第五届亚洲广告会议,这次会议使台湾地区广告界在经营制度、广告技术改进及借鉴国际广告新知识方面,都有巨大的收获。

20世纪70年代是台湾地区经济大步起飞的时期。当时物价较为稳定,通货膨胀率很小,民众的消费大幅度增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组成了企业集团,并大幅度增加对广告的投入,广告量的增长每年都以2位数提升。广告市场的繁荣使大部分广告公司得以发展,彼此之间维持着良性的竞争。1975年,台湾广告界成立了“台北市广告代理商业同业公会”。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台湾十大建设陆续完成,经济发展迅猛。此期间,由于台湾当局宣布放开市场,强调经济的自由化与国际化,鼓励外商广告业进入台湾市场,从而使广告业进入了竞争期。由于外资广告公司的进入,使得本土性公司面临强大冲击,形成了这个阶段有名的“洋土”纷争或融合期。上奇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广告公司分别进入台湾市场。1985年7月,台湾奥美公司成为第一家由“政府”正式核准外资进入广告业的国际代理商。发展到现在,全球20大广告集团在台湾几乎都已建立合作的关系,台湾已是跨国企业和跨国广告集团的重要目标对象,世界排名前列的外国广告公司奥美、智威汤逊、达彼思、灵狮、塞吉、李奥贝纳、麦肯等纷纷在台湾地区创办独资、合资公司。

台湾现代广告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1985年第一家国际广告公司——“奥美”在台湾设立分公司作为分水岭,把广告市场区分为开放前和开放后两个主要时期。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台湾虽然没有正式禁止外资投资广告产业,但却被国际广告公司视为发展广告市场的禁地,台湾的本土广告公司对外合作仅止于技术和业务关系。由于台湾现代化广告产业在建立初期得力于日本广告公司的大力协助,因此,日本的广告实务运作理念与作业模式影响台湾长达20余年之久。诚如资深广告人赖东明先生所言,经由模仿日本,台湾的广告公司不仅可以获得经营广告公司与广告创作的Know-how,同时也可获得日本品牌在台的广告代理权。据胡光夏先生的研究指出,影响国际广告公司来台发展的因素有五项,其中之一即是,台湾因为沿袭日本的广告作业方式,争取和维系客户大都以人情为主,影响以专业取向为主的西方国际广告公司来台发展的意愿。

1981年至1984年间,一些欧美的大型国际广告公司,如奥美、麦肯、DDB、智威汤逊等开始来台发展,并与台湾的广告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例如奥美与国泰建业、麦肯与联中、国华与日本电通、葛瑞与华威等。由于此一时期的台湾广告市场仍未开放,对国际广告公司而言,与本土广告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是对新市场探路的最佳方式。一方面可以为既有的国际广告主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新市场的潜力和未来合作对象加以评估,期望在广告市场开放后,能取得并购原有合作的本土广告公司。

据胡光夏先生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吸引国际广告公司到台湾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五个:

1、由于台湾经济高度成长,国民年平均所得增加,且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持续增加。

2、台湾当局受到美国压力,持续降低进口关税,再加上台币对美元的升值,使进口货

品售价降低,民众消费能力相对的大幅提升。

3、台湾当局为追求自由化与国际化,陆续开放其国内的服务业市场,其中包含广告业。

4、当地企业为了应对在国内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以及增加在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对拥有know-how和全球网络的国际广告公司需求日益殷切。

5、一系列的政治与媒体改革措施逐渐实施,如解严、解除报禁、开放电子媒体等,使媒体的广告空间大增。

1985年广告市场开放后,国际大型广告公司陆续来台设立据点。国际广告公司由于挟着丰富的资源与灵活的国际网络等优势,在台的市场占有率(指综合广告代理商经手的总广告量)逐年攀升,从1985年的8%市场占有率,到1996年起,国际广告公司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七成以上,其中欧、美广告公司占五成,日本广告公司占两成以上。另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是,到了90年代末前十大广告代理商的排名中,仅剩下一家纯本土广告公司。以1999年为例,毛收入排名前十大的本土广告公司,只有联广公司一家。

由此可见,台湾广告市场开放后,广告产业已经充分地被“国际化”了。到了90年代末期,跨国广告集团在台湾采用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是经由广告公司内部服务项目区隔,收费切割,将媒体部门独立成媒体代理公司,也就是从公司内的一个作业部门,独立成一个能获利的公司,它为集团下各地分公司订立新的游戏规则,改变各国广告市场结构。原先广告市场是广告公司、广告媒体和广告主三者达成生态上的平衡,现在增加了媒体代理公司,成为四者的关系。跨国广告集团对台湾广告产业的影响进入了媒体代理公司阶段。外资主导的媒体代理公司对于台湾整体广告市场有极大影响,不仅广告公司内部的资金转移、人力流动、技术转移等都深受外部产业结构的影响,而且媒体代理公司对于台湾整体广告市场的影响更为深远,包括广告公司本身,传播媒体和广告主都产生结构性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台湾广告的发展,也明显地更多地受到媒体变革发展和科技飞跃的影响。1992年“公平交易法”的实施,1993年开放广播电台的申请,同时通过有线电视法,1993年到1996年三年之间民营电台共核准了84家,进入了广播业的战国时代,1997年第四家无线电视台“民视”开播,1998年“公共电视”开播,1999年通过卫星广播电视法„„,台湾媒体发展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同时,传播科技的日新月异,形成新的传播方式以及促进新媒体的诞生。在科技挑战与媒介环境变迁的情况下,台湾的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户外媒体、移动媒体„„在过去十余年中,发展更是惊人。仅以有线电视而言,台湾仅花了8年(1992-1999年)时间,普及率从28.9%成长到80.5%。有人观察台湾报禁开放10年后的媒体发展,即以“台湾的媒体奇迹”一词来形容,同时指出,90年代初期的户外媒体,90年代中期的卖场媒体,1995年的地方广播电台,1996年捷运站内的广告以及1995-1996年的互联网都属于这一波新兴媒体潮。而近年,互联网在台湾发展近几年非常迅速,2007年底,台北市因特网广告暨媒体经营协会(IAMA)数据显示,2007年台湾网络广告规模估计达49.50亿新台币,较2006年成长33.87%。预估2008年的状况,台湾网络广告规模将达到新台币59.86亿,成长幅度预估为20.92%。

台湾广告的成长伴随其历史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大陆的广告业也在迅速发展,大陆广告公司大多经历了由广告社到美术设计公司,再到专业广告公司的演变过程。大陆的广告公司也应多向台湾的广告界学习借鉴,将散点聚集,运用整合传播观念,以成立集团化的全面广告公司为目标,更加系统化,工程化,已达到世界大规模广告公司的标准。

再者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虽然国外的广告业非常发达,思想先进,但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播,缺乏自己特色的广告是走不远的。中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就要很好的利用这一点,弘扬中国深远高洁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做出自己的特色。

奥美曾说:“雇佣巨人,奥美才成为强大的公司,反之则会变成侏儒公司。每位主管都

有责任不断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我们大陆也应积极重视广告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广告教育体制。不管制度如何的完善,公司如何庞大,资金如何的雄厚,没有广告人,没有可以制造创意和将其实现的人,那什么都是空谈。

第三篇:我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姓名:林婕

学号:1608010041 上课时间:周四

12、13节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出于乡土情结,对同样操着一口闽南语的台湾同胞是有着特殊情感的,以语言、饮食和血脉作为脐带,或许我们有着“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共同认知,才会有许多闽南人和台湾人通过寻亲,共同举办文化节花博会妈祖等方式交流,闽南地区也多设有台商投资区,网络上也有闽台之间语言文化交流的组织机构。综上看来,大多数台湾同胞在文化和情感上对大陆还是有其认同感的。 但是爱国和正确坚持祖国统一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解决台湾问题,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是根本利益。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的大局,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取得更多积极成果,努力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增进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方面,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两岸双方应始终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邓小平与蒋经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趋近是毋庸置疑的,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蒋经国曾经指出:“没有台湾问题,只有中国问题。”“一国两制”是为台湾问题度身定制的,而处理台湾问题的具体对手就是经国先生,然而世事瞬变,蒋经国也没能料到如此之快走到生命尽头,台湾问题就如此搁置下来,并随着具有皇民情结的李登辉的上台逐渐演变成“台独”。

“统则强、分则乱。”无论是早期台独分子所谓的“亚细亚的孤儿”的台湾悲情论,还是如今民进党所呈现的亲美亲日的台独倾向,都是“台独”分裂势力对和平统一的威胁。“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然是对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必须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不能有任何妥协。“台独”分裂行径损害国家主权,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挑动两岸对抗紧张,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要贯彻《反分裂国家法》,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

在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的基础上,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需要不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两岸双方只有在多方面的领域合作采取更多积极举措,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创造更加便利条件,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产生更大效益,才能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曾经看过台湾同胞所说的这样一段话:“我是台湾人,也是华人。我是地球人,也是炎黄子孙。对岸是我的故土,她蒸蒸日上,我感到欣慰。我的同胞是两千万的岛民和十四亿的血脉相通。请尊重我们,再谈对话。请理解我们的不得已和看不清,但也相信我们的有信任的公约数。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对岸都是家。”如果可以,当台湾同胞踏上大陆的土地时,我们问候的方式应该是“今天好吗?”,而不是“你觉得你是不是中国人?”。也许这样,两岸关系的前景会愈加明朗。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对台湾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的认识 【提出问题】

对于台湾问题,我们并不陌生。我作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台湾问题颇为关注。福建是我的故乡,从小我们就对隔岸的台湾有着不可分割的感情,“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烙印。随着时间的变迁,我更加明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过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台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又是怎么样呢?本文对台湾问题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对台政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看待台湾问题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建设方向应该有怎么样的措施?

【分析问题】

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对象:本校在读学生 调查时间:2011年6月份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一、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基础知识) 1.我心目中的台湾

还记得小时候,亲人从台湾带回许多礼物,有吃的、穿的、用的,就差没把台湾的房子搬回家了。说起搬回家不如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毫无疑问,台湾的一切美景美食都吸引着我,我向往携同家人赴台湾旅行。台湾对我来说同大陆一样是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分割。我们可以友好的往来,全国同胞可以互帮互助。然而,台湾缺成了我心中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台湾什么时候回归?台湾回归问题深深吸引着我去探讨。 2.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居台湾后,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因此产生了台湾问题。 3.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设计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中国人民振幅完全享有和形式对台湾的主权,台湾问题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外国不得干涉中国内政。 4.大陆对台湾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答题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交流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现在大陆与台湾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这无疑对两岸同胞都是十分有利的。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并举行会谈,那是两岸60年来的首次握手。而后来的海协会与海基会的谈判更是给两岸人民统一的希望。

二、我国对台政策

1.国对台政策从“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转向“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954年9月3日,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的主张。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想干、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步骤,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释放作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担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就需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7).积极促谈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台独”将使台湾沦为外国附庸,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利益,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3.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政策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三、分析当代大学生对认识台湾问题的调查结果(存在的基本问题)

调查结果:在被调查人群中有1/2的学生认为中国国力不够强大,有1/2的学生认为应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有2/3的学生认为台湾回归对我国的重要性表现在国防方面,有同学认为台湾回归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

通过调查我得到了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调查结果(数据由网络在线问卷调查提供)。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台湾问题表示非常关注,并且当代大学生维护祖国统一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示会为祖国统一而努力,而奉献。 同时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和相关政策的理解上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大学生对台湾回归的意义缺乏独立性的认识和深入思考。比如台湾回归对我国国防、经济、文化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2.大多数学生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其不理性表现在不少人堆“和平统一”缺乏信心,支持武力统一。

3.大多数学生对台湾问题都是以课堂知识为主,缺少自主能动性。对某些政治问题的认识还比较幼稚。很多大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认识和行为脱节。并且对目前中国对台政策缺乏相应的了解,对台湾政治环境认识也很欠缺,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政治敏感性不高。 调查分析与总结:

随着老一辈台湾人的相继离去,新生的台湾人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少,对祖国的归属感渐渐减弱。不少大学生也清楚的认识到,解决台湾问题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时间是紧迫的。所以加强文化交流,找到两岸人民的共同归属感很重要。对于我来说,身居海峡西岸,两岸双方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武力相对对我们的感情伤害极大,我并不希望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在对于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上也不反对武力。我希望台湾能够和平统一,回到祖国的怀抱。 【解决问题】

四、对于调查结果中存在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应该采取的措施)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员,我觉得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在大学生对台湾问题方面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台湾同胞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增强对台湾人民的认同感,不要因为一些政客的作为而疏远台湾人民,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能让中华民族不完整,不能让中华文化残缺,我们不能缺少台湾。

2.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替身自身的政治素养,以期待将来在台湾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都是祖国的精英分子,肩负着祖国统一的大任,我们要努力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为祖国做贡献。 3.当代大学生行为与认识相脱节,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存在着只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而相对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的倾向,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健康全面发展,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根据大学生实际请款开展这项工作。

4.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关心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国家针对台湾的政策方针的了解,对台湾政治环境和台海问题的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要深入解读,学会独立思考。 个人对台湾问题的感想:

台湾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海峡两岸仅一水相隔,两岸民间交流、学术交流尤其活跃,大陆高校也积极组织赴台高校交流学习。而陌生的是,我们对台湾历史、政治等的了解或许并不那么全面,片面的了解有时难免产生更多偏见。但是,我们海内外同胞的心愿就是祖国和平统一早日实现,台湾问题和平解决,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五、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调查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作为一名大学生,祖国未来发展所依靠人才,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台湾问题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鉴于此,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对台湾问题认识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我们通过在本校图书馆现场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在校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不同专业。 调查对象的年龄阶段:18---24岁

调查对象的职业身份:在校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年级) 文化程度:本科在读

二、基本经验

有小组成员精心搜集和设计,我们制定了一份“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看法问卷调查”(见附一),调查表以选择题为主,加以适当的表述题,从多个层面对同学进行了调查。我们充分利用图书馆人流量大、分布广泛的优点和互联网方便快速的特点,以多种途径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基本经验:

1、调查对象对台湾问题的关注程度: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同时由于电视网络等信息工具的普及,大学生可以方便的获取相关台湾问题的信息。认为台湾问题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大学生占82.08%,认为关系一般的占16.98%,而选择与自己“毫无关系”或选“其他”的比例为0.83%的受调查者非常希望台湾统一,不希望统一的为0,其他人则选择了“一般”和“说不清”。75.47%的大学生表示“会为台湾统一而努力”,18.87%表示会“考虑一下”。而4.72%表示对此“漠不关心”。可见大学生对于台湾回归还是抱有极大的希望的。有由此着极大的爱国热情,并迫切希望为祖国出力,早日完成祖国统一。

2、调查对象对台湾回归的意义的认识:

认为台湾回归对我国的重要性体现在“国防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分别占37.74%和38.68%,认为“文化方面”的占9.43%,认为“面子方面”的占7.55%。

有86.79%的人认为台湾的回归会给两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前台湾问题的基本形势大学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3、调查对象对解决台湾问题存在的阻碍的认识: 在解决台湾问题存在的障碍中,23.27%选择“台独势力”,19.11%选择“国际反华势力”,16.07%选择了“英美的西方国家”,13.57%选择了“中国国力不够强大”,9.97%选择了“政治制度的差异”,5.26%选择了“恐怖分子”。对于“如果台湾当局一直为蓝营执政,是否有利于两岸早日统一?(蓝营坚持只有一个中国)”的问题,选择“非常有利”的占61.32%,选择“蓝绿执政都一样”的占29.25%,选择“绿营执政有利”的占3.77%,选“其他”的占5.16%。对于台独分子使用“金钱外交”的行为,认为“不得人心,必将失败”的占35.59%,认为“对两岸统一起阻碍作用”的占31.08%,认为“是对大陆的挑衅,伤害了两岸人民的感情”的占18.92%,选择“应该给予严厉还击”的占11.26%。

4、调查对象对中国政府关于台湾的政策方针的基本评价:

在“大陆‘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政策是否满意?”一项中,选择“不满”的占7.55%,选择“一般”的占22.64%,选择“政府说的就有它的道理”的占28.3%,选择“自我认为还满意”的占41.51%。在“认为“一国两制”对台湾问题是否适用?”一项中,选择“适用,因为适用于香港、澳门”的占51.89%,选择“不适用,台湾问题更复杂”的占33.02%。其他人则投了“不知道”和“其他”。在“认为中国同台湾各党派相互往来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有帮助吗?”一项中选择“有”的占90.57%,其他的人则比较平均的选择了“无所谓”,“一点用处都没有”和“不知道”。

调查对象认为为解决台湾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陆应采取什么措施?”,18.9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发展经济,缩小两岸经济差距”,13.84%选择了“外交上孤立台独分子,加强与国民党等友好党派联系”,18.3%选择了“加大两岸民间交流”,14.73%选择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11.83%选择了“做好军事准备,武力统一”,8.93%选择了“改变美国等国家对台政策”,7.14%选择了“重申立场”,甚至有4.02%选择了“改变中国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

调查对象对台湾统一的前途的判断: 对于“和平统一”的看法,认为“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占12.26%,认为“随着国力增强会实现”的占80.13%,认为“没有希望,坚持武力解决”的占3.77%。对于台湾回归的时间,认为“需要10-50年”的占76.42%,认为“需要50-100年”的占20.75%,认为“100年以上”的占1.89%,另有1.89%的调查对象认为“无法实现”。

三、存在的基本问题

在我们进行调查和询问的过程中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和相关政策的理解上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台湾问题表现出了巨大关切,但对目前中国对台政策却缺乏相应的了解,对台湾政治环境认识还很欠缺。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政治敏感性不高。

2、台湾是中国主权的一部分,台湾的回归不仅仅对中国国防和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完整性更有其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对台湾回归的意义缺乏独立的认识和深入思考。

3、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维护祖国统一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示会为祖国统一而努力,而奉献。但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表现出急躁的情绪,缺乏耐心。其不理性表现在不少人对“和平统一”缺乏信心,支持武力统一。对“一国两制”的政策持怀疑态度,把阻碍台湾回归的因素过多的归结与台湾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际坏境和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4、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不高,对某些政治问题的认识还比较幼稚。很多大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认识和行为脱节,理论和实际脱节,表现出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如在提到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显得比较激进,绝大部分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四、今后的建设方向应该采取的措施:

经过对调查内容的认真分析和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思,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征,我们觉得在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方面主要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改进:

1、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关心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国家针对台湾的政策方针的了解,对台湾政治坏境和台海问题的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要深入的去解读。学会独立思考,不激进,不盲从。

2、大学生是祖国的精英分子,肩负着祖国统一的大任,将来更有可能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以期将来在台湾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增强对台湾人民的认同感,不要因为台湾一些政客的作为而疏远台湾人民,要清楚的认识到台湾和大陆一脉同源,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缺少台湾,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完整的,中华文化是残缺的。

4、当前高校存在着只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而相对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倾向,所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和行为规范呈现出滞后于大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发展的倾向,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健康全面发展,就不能适应社会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素质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加强和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这项工作。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台湾问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不少大学生也清醒的认识到,解决台湾问题是相当艰巨的,时间是紧迫的。随着老一辈台湾人的相继离去,新生的台湾人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少,对祖国的归属感逐步减弱。所以加强文化交流,找到两岸人民的共同归属感很重要。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台湾形势,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的建设,将自己建设为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整体。然后寻求逐渐与台湾的融合,为两岸的整体发展而共同努力。只有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才能赢得自己的国际地位,才有能力阻止国际势力对台湾问题的无理干涉。即使将来,不得已武力收复台湾,也有那样的国防军事实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贯彻“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坚持一个中国不动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实现!

附一: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调查问卷

简介:您好,我们是大二的学生。台湾问题从建国以来一直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大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代大学生作为

21世纪的栋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对台湾问题认识的调查。真心感谢你的参与。 1.您认为台湾问题与我们: *A 息息相关 *B 关系一般 *C 毫无关系 *D 其他

2.您了解台湾问题的途径是(可多选): *A 网络 *B 报刊杂志 *C 电视或广播 *D 与人聊天 *E 其他

3.您关心台湾问题吗? *A 非常关心 *B 关心 *C 不关心

4.您希望统一台湾吗? *A 非常希望 *B一般 *C 不希望 *D 说不清

5.您了解当前中国对台湾的政策方针吗? *A 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了解

6.您对大陆“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政策是否满意? *A 不满 *B 一般

*C 政府说的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D 自我认为还满意 7.你认为“一国两制”对台湾问题是否适用?

*A 适用,因为它适用于香港、澳门 *B 不适用,台湾问题更复杂 *C 不知道 *D 其他

8.您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是?(可多选) *A 台独势力 *B 国际反华势力

*C 中国国力不够强大 *D 台湾当局所谓的“邦交” *E 恐怖分子 *F 英、美等西方国家 *G 政治制度差异 *H 其他

9.您认为中国同台湾各党派相互往来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有帮助吗? *A 有 *B 无所谓 *C 一点用处也没有 *D 不知道

10.您认为大陆在台湾遭受自然灾害时对台湾进行经济援助能对让台湾同胞感觉到归属感吗?

*A 有很大帮助 *B 作用微乎其微 *C 完全是浪费时间

11.你认为消除大陆和台湾隔膜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A 经济交流 *B 政党交流 *C 文化交流 *D 民间交流 *E 其他

12.您对和平统一的看法是?

*A 好是好,但基本不可能实现 *B 随着国力的增强会实现的 *C 没希望,坚持武力解决 *D 其他 13.您认为台湾回归会给带来两岸经济利益吗? *A 会 *B 不会,甚至会倒退

*C 只会给大陆带来经济利益 *D 没影响

14.您觉得台湾回归对于我国重要性是在(选最恰当一个) *A 国防方面 *B 文化方面 *C 面子方面 *D 经济发展 *E 其他

15.您觉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陆应采取什么措施?(可多选) *A 发展经济,缩小两岸经济差距

*B 外交上孤立台独分子,加强与国民党等友好党派联系 *C 加大两岸民间交流 *D 重申立场

*E 做好军事准备,武力统一 *F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G 台湾独立

*H 改变美国等国家对台湾的政策

*I 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 *J 其他

16.如果台湾当局一直为蓝营执政,是否有利于两岸早日统一?(蓝营坚持只有一个中国) *A 非常有利

*B 蓝绿执政都一样,影响不大 *C 绿营执政较有利 *D 其他

17.您对台独分子目前使用的“金钱外交”等反动行为有何看法? *A 不得人心,必将失败

*B 对两岸统一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C 没什么大不了的

*D 是对大陆的挑衅,伤害了两岸人民的感情 *E 应当给予严厉的还击 *F 其他

18.作为当代青年,你会为台湾统一而努力吗? *A非常乐意 *B 考虑一下 *C 漠不关心

19.您认为台湾回归需要? *A 10年-50年 *B 50年-100年 *C 100年以上 *D 无法实现

附二:

调查结果统计

第一题:A: 83.02% B:16.98% C:0 D:0 第二题:A: 26.01% B:22.71% C: 28.14% D:15.59% E: 7.46% 第三题:A: 44.34% B:50% C: 5.66% 第四题:A: 83.02% B:15.09% C: 0 D:4.89% 第五题:A:36.79% B:46.23% C:16.98% 第六题:A:7.55% B:22.64% C: 28.3% D:41.51% 第七题:A: 51.89% B:33.02% C: 12.26% D:2.83% 第八题:A: 23.27% B:19.11% C: 13.57% D:9.42 % E:5.26% F:16.07% G:9.97 % H:3.32% 第九题:A:90.57% B:2.83% C:2.83% D:3.77% 第十题:A:64.15% B:31.13% C:4.72% 第十一题:A: 30.02% B:32.08% C: 14.15% D:16.04% E:4.72% 第十二题:A: 12.26 % B:80.13% C: 3.77% D:3.77% 第十三题:A: 86.79% B:0 C: 9.43% D:3.77% 第十四题:A:37.74%B:9.43% C:7.55 D:38.68% E:6.6% 第十五题:A:18.97% B:13.84% C: 18.3% D:7.14% E:11.83% F:14.73% G:0.89% H:8.93 % I:4.02% J:1.34% 第十六题:A:61.32 % B:29.25% C: 3.77 % D:5.16% 第十七题:A: 35.59% B:31.08% C:2.7% D:18.92 % E:11.26% F:0.45% 第十八题:A:76.42% B:18.87% C:4.72% 第十九题:A: 75.47% B:20.75% C:1.89% D:1.89%

上一篇:入学难题调研报告下一篇:融资融券历史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