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讨论了珠三角城镇化与新民俗形成的关系,强调珠三角新民俗的兴起得力于地方政府的推动,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建设的产物。新民俗的产生表现为对旧民俗的继承与创新,在保持地方社会记忆、促进城镇地方社会认同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论文 篇1:

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路径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地方学校课堂提供了可能。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俗文化的视觉形象的载体,其历史源远流长,分布广阔,种类题材丰富,民族情感真挚,具有深厚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文化与艺术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路径与方法的探索,归纳其对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展办学空间彰显地方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间美术 校本课程 课程资源 课程价值 利用路径

民间美术是美术分类中的一种特殊范畴,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求创造,经由历史积累集体传承和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是区别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一种历史概念,作为民俗文化的视觉形象载体,它的产生源于民众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它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审美判断的不断糅合,它的传承依附于民俗活动得以长期流传。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它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几乎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其具有种类题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群众认同感强等特征。将民间美术的文化与艺术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对落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展办学空间彰显地方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的校本课程开发

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课程开发,须建立在运用辩证唯物发展观对中国民间美术教育资源重新审视,充分自信,以及为适应不同层次美术教育的需要,对其更新与转化的基础之上。

(一)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归纳。

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归纳指针对美术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情况(办学层次、教学目的、师资、教学环境、工具、课时等)对民间美术文化艺术资源进行课程资源挖掘、整理、解析、过滤与归纳。其主要包括:1.文本信息的归纳:以民间美术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与田野调研的方式收集与整理民间美术各种类的概念、发展历程、文化艺术特征等信息。2.图式信息的归纳:对民间美术的图式进行人物类、动植物类、风景类、图腾类等种类;造型特征、造型方法、审美意蕴等语言的分类整理。3.呈现方式的归纳:依据民间美术的呈现方式,将其概括为平面呈现与立体呈现、纸质载体与其他载体呈现等。

(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对民间美术适用于美术实践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拟为:1.理论讲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民间美术种类的概论、发展渊源、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为资源将其开发为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本地域民间美术有全面、感性的认识。2.欣赏评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民间美术各种类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为鉴赏课程,使学生对本地域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蕴藏在图式下的深厚文化特征有所了解。3.技法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意蕴、基本特征、方法与手段进行适用于技法表现课程的开发,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自身的技法体验,了解民间美术造型的基本规律,并较好地运用于实践中。4.综合教学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民间美术理论研究学者、代表性传承人、民间美术博物馆及民间制作工坊、民间创意园等资源,建构立体、多元综合的美术教学资源,为地方学校艺术课程对优秀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推广,以及在技艺传承、艺术实践、产学结合等方面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实施。

民间美术文化艺术资源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要求为:1.课程目标:构建民间美术理论知识讲授、作品鉴赏、技能技艺传授与实践教学活动于一体立体式的美术教学课程体系。2.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拟分民间美术理论课程(占总课时的13%)、技法课程(30%)、调研课程(17%)、艺术创作课程(40%)四个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3.教学形式:实施课堂教学、网络与多媒体教学、课外互动、产学结合、艺术实践、专题报告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手段,强化校企合作及高校民间艺术创业园、实训基地的建设。4.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性,拟采用多渠道内引与外联并重的方式优化师资结构,形成以校内艺术理论专职教师为主体,校外非遗传承人、民间美术理论研究学者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

(四)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考核体系。

民间美术文化与艺术价值向课程资源转化应遵循科学筛选、因地制宜、实效性、地域特色性等原则。其次,建立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开放式评价和考核体系,是保障民间美术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评价体系将涵盖民间美术理论知识、技艺的实践能力、传承创新的思维与手段、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

二、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一)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指出:“深化课程改革需要落实‘以人为本’,激发学校和教师创新育人方式方法,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区域内各种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见》既强调现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紧迫性,又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深化艺术课程改革落实“以人为本”,要求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尊重每一个区域文化艺术种类的特点,并针对适用于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进行开发,强化其目标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特点。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认识与尊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促进教师科研成果教学的转化。同时,对我国艺术教育的特色与多元发展,对民间美术特殊技艺的传承与开发、专业化民间技艺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二)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我国长期以来以来执行国家统一课程管理政策,面向全国各地制度课程,“高度统一”是其最大特点。同时,国家统一课程开发权利过度集中,开发周期长,致使其缺乏及时吸纳新信息,及时满足地区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的灵活性,导致其教育变革能力差。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民俗风情差异较大,国家课程难免完全适应我国每一个地区教育的实际需求。民间美术在长达数千年的传承中,与老百姓生活血脉相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将民间美术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将地域文化艺术特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丰富我国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弥补国家课程地域特征针对性不强的不足;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艺术素质的培养,树立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的实用型人才,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三)有利于办学空间的扩展,彰显地方学校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应立足于特色课程。学校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是课程。“独特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这种“獨特性”必须以学校为本,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地区所具有的独特课程资源(文化资源、人力、物力、社会资源等),这既是特色课程开发活动的基本条件,又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所在。曾几何时,作为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却长期以一种课程体系标准与模式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校推行、实施,致使我国美术教育教学出现目标错位、方法雷同、特色缺失等弊端。因此,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促使地方学校美术教育办学特色发展,满足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肩负起活态保护、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新时代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目的。充分挖掘、利于与整合民间美术的教育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建构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美术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是彰显地方美术办学特色,拓展地方学校办学空间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长期以来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致使一些地区的学生忽视本地域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成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感。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民间美术抢救性保护、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文化艺术价值的阐述、创新发展传承的探索等,已提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为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各地方政府对非遗的活态保护、创新开发、校企协调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地方校本课程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动提供了政策依据。将民间美术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其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树立传承与创新的意识,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的实用型人才,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对强化地方学校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动力,对实现整合民间美术教育资源,提升教师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强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创新能力,丰富我国艺术教育的多样性,肩负起传承发展地域文化重任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

三、结语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个领域,促使其普及性的推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明确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意义。校本课程的开发,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以往国家课程开发周期长、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的弊端,使课程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地方文化资源渗透于地方教育,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多方位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为此,学校必须坚定信念,不折不扣地将地方优秀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总结实践、改善和完善,促使我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我国传统艺术多样性对个性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地方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对传承与推广、创新优秀传统艺术的需要。同时,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拟着重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首先,如何归纳与整理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艺术特征、工艺特征,将其合理开发成艺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课程与校本教材;其次,如何建构以理论教学、图片欣赏、技术传授、造型运用、文创开发为主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以及以民间工作坊、民间美术博物馆为辅的课外艺术实践多元整合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再次,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传承本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掘社区资源,聘请能人志士到校任教,拓宽艺术教师来源渠道,并从制度上和工作机制上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平.传播视角下木版年画出版与文化审美传播浅析——以滩头年画木版年画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7(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湖南民间木刻纸马图式的文化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7YBA200);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民间美术资源在地方高校版画课中的开发与利用”(湘教通〔2018〕436号)。

作者:王平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论文 篇2:

城镇化与新民俗的形成

[摘 要]本文讨论了珠三角城镇化与新民俗形成的关系,强调珠三角新民俗的兴起得力于地方政府的推动,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建设的产物。新民俗的产生表现为对旧民俗的继承与创新,在保持地方社会记忆、促进城镇地方社会认同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新民俗活动,坚持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促进新民俗的形成,充分发挥新民俗在促进民族国家认同和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认同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 新民俗 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新民俗活动已经蔚为壮观,虽然这些新民俗活动兴起时间较短,参与性和互动性还有所欠缺,仍然处在新民俗的形成过程,但是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各地活跃群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共建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重要形式,我们应当重视新民俗的“化育成习,习染为俗”的形成过程,使之成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基础,成为城镇化社会的良善治理与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城镇化与新民俗活动的兴起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兴起了新民俗活动。这种新民俗活动与此一时期的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复兴”密切相关,但是它又并不仅仅是民间传统的简单再生,它又是一种“新传统”的创造,而且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主导和推动作用。

虽然地方政府后来越来越多地是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指导思想下主导和推动新民俗活动,但是地方政府主导和推动新民俗活动是在国家放权的制度框架下,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对形成新的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需要的一种应对。

地方政府应对形成新的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需要,所具有的资源选择就是明清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所形成的民俗传统。早在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就已经开始了城镇化,出现了以市镇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形成了不少以市镇为中心的民俗传统,如佛山的祖庙民俗活动、番禺沙湾的飘色民俗活动、中山小榄的菊花会等民俗活动,历来都是维护城镇地方社会共同记忆、表达城镇地方社会“集团身份”、形成城镇地方社会公共空间的文化形式。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也迅速完成了由农业向工商业、由村落中心向市镇中心、由家族血缘关系向业缘关系的社会转型,如何重建新的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成为地方政府地方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以市镇为中心的传统民俗具有深厚的民间社会心理和民间艺术基础,又是构造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传统文化纽带,从而成为地方政府建设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重要资源。

当然,改革开放以后的以市镇为中心的传统民俗复兴已经不是古俗或旧俗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据今天的社会需要的传统再造,是新民俗或今俗。事实上,除了在以市镇为中心的传统民俗基础上再造新民俗活动,还存在着广泛的以珠三角传统民俗为基础的再造新民俗活动,其重要条件就是这些传统民俗具有深厚的民间社会心理基础、能够满足构建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社会需要。如慈善万人行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新民俗,这一新民俗就是为满足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需要、在传统民俗上的传统再造。如中山市从1988年起就举办每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活动,万人行最初的实际目的是为了筹集中山市各类慈善物资,以满足城镇地方社会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的需要,而此种万人行一开始就借助了地方社会的敬老慈济与巡游等传统民俗活动。万人行活动与传统民俗深入结合,符合地方社会的心理愿望,万人行已经从慈善物质层面转变成了地方社会博爱、慈善精神传播的新民俗,成为构建中山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重要文化形式。

今天的地方政府推动新民俗可能具有更多的“文化搭台,文化唱戏”的色彩,但其中仍然包含着构建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内容。如茶山镇于2010年重新举办了具有500年历史的“茶园游会”民俗活动,其目的在于以打造最具本土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来营造地方旅游产业名片。这一新民俗活动虽然有许多新内容,但仍然是以岭南文化的“福”文化传统为底色,与地方传统民俗的“重华嫁女”、“东岳大帝”巡游等结合起来, 也具有维护地方社会记忆、保持地方社会集团身份等构建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珠三角兴起的节庆新民俗活动,虽然属打造地方旅游品牌的举措,但大多仍然具有维护具有吸引市民共同参与、凝聚地方社会、构建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功能。

二、新民俗与旧民俗的关系

民俗是一种文化传承现象,“新民俗”与“旧民俗”是相对应的传承关系。传统的民俗文化已成为旧时代的文化记忆,一些传统民俗因为社会需要而被翻新改造,演变成“新民俗”。但是,一个旧民俗之所以能够翻新改造而成为新民俗,而新民俗必须借助旧民俗传统才得以推广流播,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旧民俗所包含有信仰、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民间传统文化核心内容,而这些信仰、情感和认知等传统民间文化核心内容在民间文化构造中处于基础的、稳定的地位,历经沧桑而不辍,仍然是今天民间文化的核心基础,表现为今天的民间社会心理需要。甚至表现为与旧民俗完全断裂的新民俗,其核心基础仍然是旧民俗所包含的信仰、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如新中国在破除农民封建迷信习俗的同时,创造热爱党和热爱毛主席的新民俗,但实际上这种新风俗包括了旧民俗的有关信仰、感恩等核心内容,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信仰,视共产党和毛主席为大救星,将过去对神灵的崇拜,转移到使他们获得翻身解放的共产党和毛主席身上。“农民把毛主席看成是活菩萨,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毛主席像”。因此,新民俗的形成不可能脱离旧民俗,这并不说完全不能脱离旧民俗的具体形式和某些具体内容,而是说新民俗的形成必须符合旧民俗所包含的民间社会心理需要,只有在对旧民俗传承之中才能形成新民俗。

而另一方面,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自觉也是推动新民俗形成的核心目的。只有在对旧民俗的传承中形成新民俗,才能传承传统文化有关信仰、情感和认知等核心内容,推动对地方乃至民族文化的自觉,形成更强烈地方社会以及民族国家的认同,这对于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乃至现代民族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意义。

事实上,珠三角地区的新民俗正是在传承旧民俗过程中逐步形成。如中山等地的慈善万人行也叫敬老万人行,就是利用老人宴等传统民俗的重生敬老的社会心理,以“88敬老万人行”为号召,同时也利用巡游等旧民俗的乐群狂欢的社会心理,以崖口飘色、麒麟绣、秋千,古镇六坊的云龙,申明亭的鹤舞、凤舞,象角村的沙龙,西区的木龙,沙溪冲头的银龙,张溪的金龙等各社区民俗节目为主干,群从自发参与,有扮作财神爷的,有穿着鲜花裙、气球裙的姑娘,有扮作孙悟空的,还有“武媚娘”,形成了“娱乐升平迎新岁,太平盛世敬老人”的欢乐场面,激发了群从的“助人为乐,为善最乐”的热情,有力地增强了中山地方社会凝聚力,推动了城镇地方社会的慈善公益与公共事业。

西樵山观音借库日也是在旧民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民俗活动。这一民俗日据说流传了上千年,传说每年的正月二十六日,观音就会化成美丽少女,带着米袋子与钱袋子来西樵山供大众借库。人们可以在这天来西樵山向观音借库,以祈求新年福佑,其民俗活动中包含着民间社会乞福求财的社会观念。西樵山在旧民俗活动基础,在原有的开金库、贴金铂、接圣水、祈福会、许愿等旧民俗仪式基础上,又创造了万人斋宴等民俗活动,形成了新民俗活动。这类的新民俗活动虽然带有强烈促进旅游的功利目的,但它在保持地方社会记忆、促进城镇地方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同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似乎可以看到,由于旧民俗中包含了中国民间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核心文化观念,是否传承旧民俗及其包含的民间文化核心观念,成为新民俗活动为群众所接受以及最终能否形成新民俗的关键。新民俗必然对旧民俗的更新改造,但民众往往对于这种迎合旅游和商业需求而任意更改民俗活动内容以及民俗活动名称、时间、地点的做法表示不满,反对不遵守民间文化的核心观念和内在逻辑的创新和更改。如佛山在旧的祖庙民俗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新民俗活动,如祖庙广场前的舞狮活动、开笔礼活动和中式集体婚礼活动。佛山祖庙是佛山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城镇地方社会的文化象征,历史上曾集神权、族权和政权于一体,是佛山人的信仰中心及地方公共事务的中心,祖庙庙门有对联说:“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祖庙推出的舞狮活动、开笔礼活动都是佛山的旧民俗活动,相传南狮起源于佛山,舞狮是地方人民驱逐怪兽而举行了一种仪式活动;开笔礼也是佛山流传甚久的民间学童入学仪式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仪式活动保佑学童聪明伶俐。这些民俗反映了佛山地方的社会历史记忆和社会文化心理,在旧民俗基础上开展的祖庙新民俗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而2001年底祖庙推出的中式集体婚礼虽然一时轰动,但却遭到不少人的非议,虽然举办方意在复兴传统的婚俗文化,但祖庙供奉的道教的北帝神,道教或佛教都是拒绝两性婚姻,在其庙宇举办集体婚礼违背了佛教和道教的内在逻辑,在民间传统上,办婚事也往往是却步于庙宇之外。佛山本地的婚礼民俗也是首先到祖庙门前祈求保佑,然后经过福禄路(有福有禄)、快子路(早生贵子)和永安路(平平安安),乞求吉利。这些婚俗更符合岭南地区民间强烈乞盼吉利的社会心理,仍然是新婚礼民俗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新民俗活动应该传承旧民俗,建立在旧民俗所包含的社会心理基础上,新民俗活动才能为群众所接受,才能真正最终形成新民俗。

三、促进新民俗形成的三个问题

虽然今天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新民俗活动已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文化现象,但是各界对新民俗讨论甚少。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新民俗活动,促进新民俗的形成。

关注新民俗活动,促进新民俗的形成,首先应该坚持政府的长期主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区别新民俗活动与新民俗的形成,学界一般认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成其为民俗,必须流传、坚持、传承相当长的时间,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广泛参与的、无意识的集体文化现象。因此,从举办新民俗活动到形成新民俗活动,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长期文化工程。很多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举办一时一地的新民俗活动来让“经济唱戏”,为经济服务,而不太关心如何通过长期的新民俗活动来促进新民俗的形成。但是,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论是传统的帝国和王朝国家时代,还是今天的现代国家建设时代,在新民俗形成过程中,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都发挥了主导和推动作用。在传统帝国和王朝国家时代,教化也是新民俗的形成都是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地方官员的政绩所在。在今天的现代国家建设中,新民俗的形成是形成良善社会、良善秩序和良善治理的基础,更应该是现代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和地方官员的政绩所在,更应该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来推动新民俗活动,促进新民俗的形成。

第二,应该坚持充分发挥民俗在促进民族国家认同和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认同方面的基本作用。民俗的最大特征和最根本的性质就是其为社会群体、族群、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认同和文化行为,它的基本作用就是构造地方社会共同体认同以及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今天的中国,处在城镇化中的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形成过程中,也处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传统再造亦即新民俗形成就是城镇地方共同体形成和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地方政府主导和推动新民俗形成,在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明确将有利于构造地方社会认同以及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作为构造新民俗的重要标准和推动新民俗形成的根本目标,传承民俗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内涵,发掘民俗中的地方社会和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记忆,促进文化自觉,形成共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从而推动新的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现代国家建设。

第三,应该坚持在吐故纳新中促进新民俗的形成。民俗文化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变异性,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层积的特点。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所谓的旧俗实际上已经很少是真正意义的旧俗,它必然是不断融入不同时代的新内容、经历不断的“新变”而传承下来,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大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必对旧民俗某些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的消失感到悲观,我们必须对旧民俗进行重构,必须在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和适应现代社会心理的基础上构造新民俗。但是,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经历了“大革命”摧毁旧传统和旧民俗之后,传统文化根基已经发生动摇,而失去了旧民俗也就失去了地方文化以及民族国家文化的重要根基,失去了地方社会认同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我们更应该注意在传承旧民俗基础上构造新民俗,充分发掘旧民俗的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涵,巩固地方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根基,建立文化自信和主体意识,促进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以及现代国家建设的构建。珠三角的新民俗活动也证明,只有在传承旧民俗基础上创造新民俗,才能适应了民间社会心理的需要,形成民众广泛参与的新民俗,从而有利于城镇地方社会共同体、乃至现代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俊生,李期.应当重视新民俗的梳理与研究.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张珅.传承民俗文化浅谈与时俱进的"新民俗".大众文艺,2013(19)。

作者简介:林济(1960—),男,历史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宗族社会研究,现任职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作者:林济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论文 篇3:

日常消费空间的地方性建构及消费者感知

摘 要:在全球化与地方化的相互作用下,城市内部的地方性消费空间日益复兴,以最具地方性代表的成都顺兴老茶馆为对象,援引地方及地方性的有关理论,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从经营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探讨茶馆的地方性建构以及消费者的感知。研究发现,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茶馆的地方性建构具有地方性与全球性杂糅的特征;而作为空间使用者的消费者,主要是从实体空间、地方文化以及功能价值三个方面来对茶馆进行感知和体验,且消费者对茶馆进行的消费过程中呈现出空间消费的特征;最终,茶馆在全球化-地方性的影响下,也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经营与消费实践中被形塑为现代化的文化消费空间,促使传统的日常消费空间向现代化和全球化转型。

关键词:日常消费空间;地方性建构;消费者感知;顺兴老茶馆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麦当劳化、迪士尼化、shopping mall化等不仅将中国社会卷入到全球化的消费变局中,也重构了中国城市内部的消费空间[1]。一方面,以酒吧、咖啡馆为代表的全球消费空间不断壮大并蚕食着本土的日常消费空间,使得城市空间呈现出“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的图景[2]。另一方面,被全球化割裂的本土地域文化系统中也孕育出本土和国际气息相融的空间片段,诸如上海的新天地、南京1912、宁波老外滩等富有地方怀旧意味的消费空间的兴盛,也说明了在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的作用下,传统的“全球”对“地方”单向的作用开始变得复杂[3-6]。此外,在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角力与交互影响下,一些传统的地方性消费空间正运用本土文化来进行空间的自我叙事,传统的地方文化与地方消费空间日趋复兴,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7];因此,富有地方意味的本土空间如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一定的主动性成为值得研究的话题。

自1970年代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在地理学的回归以来,“地方(place)”就成为人地关系中最具重要性地位的概念,“地方性(placeness)”作为地方文化的本质描述得到学者的关注,基于地方意义的社会文化再建构也成为人文地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8-11]。本研究分析全球化对本土化消费空间的影响,以期对城市本土消费空间的经营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對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概况

茶馆对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民众而言,是其生活品质和生活态度的体现,建构着一种不言而喻的“集体记忆”,茶馆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亦是十分丰富的[25]。在漫长的历史语境中,茶馆是川西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集休闲娱乐、信息传播、交易谈判、甚至邻里纠纷、帮派纠葛的调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26];发展至今,虽然茶馆的各种社会功能被不断消解,但对于成都本地的居民来说,茶馆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休闲与社交空间;因此,本文选取知名度较高的成都顺兴老茶馆作为研究对象。顺兴老茶馆位于成都天府新区新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西蜀廊桥(图1),面积8200平方米,是精心策划营造的一座集明清建筑、壁雕、窗饰、木刻、茶艺为一体的茶馆。自1999年复建以来,经过十余年的经营,顺兴老茶馆接待宾客近220万人次,荣获“全国百佳茶馆”、“中华餐饮名店”等荣誉称号,成都顺兴老茶馆已成为弘扬四川美食、宣传四川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以及文本分析等方法。首先,在2016年6月期间,通过网络搜索并收集顺兴老茶馆的空间布局、空间设计以及文化表演等相关的资料,共收集到文字资料约为3万字左右,图片125张,这些资料主要用于分析经营者语境下的顺兴老茶馆的地方性建构。随后,在2016年7月1日至20日期间,对案例地进行进一步实地调查,主要包括对茶馆的内外部环境的考察、对消费者行为及体验的关注以及对茶馆的经营者进行简单的访谈;同时,随机抽取20位在顺兴老茶馆消费的顾客进行深度访谈(表1),每位访谈时间为30分钟左右,并将访谈录音整理成近4万字的文本,作为探讨消费者感知的重要资料。

为了弥补访谈样本的局限性,通过网络搜索,在大众点评网、蚂蜂窝、携程网等网站上收集近1000条消费者评价信息,获得消费者对顺兴老茶馆的评价详情,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对茶馆的认知与体验情况。

2 空间实践与叙事:全球化语境下茶馆的地方性建构

地方性是人与自然环境在长久的交互作用中,对地方的构成赋予的精神或特质,经由人的“主体创造性”活动而塑造出一个有别于其他区域的鲜明地方[27]。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作为传统空间的茶馆,一方面在经营者的空间实践中进行地方性的建构以彰显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在全球性的裹挟下,又呈现出全球化与地方性杂糅的特征。

2.1 茶馆空间的地方性建构

地方景观、文化符号以及文本都是建构和表征地方性的重要方面。霍尔认为,表征就是用各种符号来代表概念、观念、情感的一种文化意指实践过程,并能对他人传递其丰富意义的文化建构[28-29]。茶馆的地方性建构实际上也是一种地方符号的表征过程,而这种表征主要通过对实体空间的营造以及舞台化的展演来实现。

2.1.1 实体空间的营造:地方符号的再现

物质景观的独特性是地方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人对空间的主体性创造行为是建构地方性的重要方式[30]。作为本土化的日常消费空间,顺兴老茶馆在经营者的打造下,通过对各种地方符号的运用对空间进行设计,创造出具有强烈地方性的文化消费空间。

首先,从建筑的外部形态来看,进门口灰白色的石砖砌成一条条平行砖柱,而砖柱的最上方做成仿古屋檐。从内部的形态来看,茶馆的前台右边有一条精心设计的老成都民俗风情长廊,走廊两边砖墙上挂满了成都的各种老照片,营造一种集体的怀旧之感。在走廊的尽头摆放着风车、石磨等各种老成都生活的雕塑以及生活用具;同时,墙壁上还镶嵌了一副浮雕,再现了临江古镇景观、市井院落风貌、老茶馆风俗特写等川西民风民俗和建筑艺术,以营造出传统地方的氛围。

我们老板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对成都文化是比较热爱的;这几个茶馆就是要展现出“最成都”的风貌和感觉,在视觉上和文化上给来这里消费的人震撼。(经营者A)

此外,顺兴老茶馆还运用了传统红灯笼、复古桌椅、旧式农具等富有传统地方特色的符号进行空间营造。总之,在物质空间的打造方面,经营者极力运用各类传统的地方符号进行空间叙事,通过地方符号的再现,来强化茶馆空间的地方性;嵌入在茶馆空间中的老照片、文物古玩、雕塑等地方怀旧符号在展示地方过往记忆的同时也重构了地方[31]。

2.1.2 舞台化的展演:地方文化的叙事

文本是创造地方性的一种重要途径,而舞台化的地方戏剧演绎是展现地方性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32];作为社会文化娱乐场所的茶馆,经营者将富有川西地方特色的变脸、吐火、顶灯、蜀宫伎乐舞蹈和茶艺表演纷纷放置在舞台上进行展演;在展演的具体时间和内容上表现出强势的经营者话语。

首先,在表演的时间上经营者进行严格的控制,所有的表演节目时间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整个表演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七点半至八点半这一黄金时间段,以便吸引和满足更多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其次,在具体的表演内容上,茶馆内部的展演具有很强的碎片化杂糅的特征;经营者将地方戏剧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截取用来展演,如将川剧中的最吸引游客的变脸、喷火等环节进行舞台呈现,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还被安排下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强了表演的娱乐性;此外,在茶馆入口处,经营者还特意安排了成都本地小吃锅盔和三大炮的现场制作,一方面试图展示本土食物的原真性;另一方面,食物的现场制作本身成为一种消费者热衷欣赏的文化表演。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文化表演是文化提喻性的表征(synecdoche representation),因而对文化展演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一种想象他人、自我或被他人想象的媒介[33]。在茶馆的空间中,展演文本在自我与他者双重的视域下被建构为地方性的文化表征,经营者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建构了茶馆的文化空间,也建构了消费者对地方文化的想象[34]。

2.2 茶馆空间的全球化叙事

吉登斯认为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以时间与空间的混杂排列的“时空分延”,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力量对比的同时,也正在改变着我们日常的空間秩序[35]。作为最具地方性的传统空间,茶馆一方面通过对实体空间的营造和舞台化的展演完成地方叙事;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茶馆也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全球化的空间生产语系中,成为全球与地方杂糅的“第三空间”。

首先,从顺兴老茶馆的区位选择上来看,坐落于成都新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旁边的顺兴老茶馆,其所处的位置是由天堂洲际大饭店、假日酒店和国际会议中心三座现代建筑之间的外部空间围合而成,这本身就有很深刻的隐喻,最具地方性的空间镶嵌在最具有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而在看似巧妙的空间组合背后,其实是经营者追逐全球化的客源市场的精心安排。

我们在成都的两家店都是在国际会展中心,一个在沙湾国际会展中心,一个在现在的新国际会展中心;这样的布局主要是考虑我们的特定消费群体,来我们店消费的客户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参展商。(经营者A)

此外,作为在本地经营较为成功的顺兴老茶馆,在资本与利益的刺激下,也如西方各种同质化的空间一样进行全球化的扩张。顺兴老茶馆除了在成都具有两家连锁店之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都市均开设分店,将成都顺兴老茶的经营模式在异地进行完全移植。事实上,这种经营与扩张模式与西方标准化空间的全球化扩张无异,坚韧的地方文化在抵抗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本土的标准化”扩张;本土化空间在建构“实在(something)”的地方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地方化的“虚无(nothing)”。

3 从消费空间到空间消费:消费者对茶馆的感知与体验

为进一步分析消费者对茶馆的感知与体验,运用NVivo8软件对消费者的访谈资料及网络收集的文本进行质性分析。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使得相关主题和概念从资料中呈现,并给每个编码进行初始命名[36];随后,进行主轴编码,对已标记为自由节点的符码进行二次审视,建立概念与类属之间的关系,形成7个独立的群组:空间环境的感知、空间情感的体验、对区位性的感知、对地方文化的感知、对地方食物的感知、对服务态度的感知、对茶馆的性价比感知;最后,进行选择编码并对文本进行关键词分析,对上述7个群组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将其放置在具体的语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考量,最终将7个独立的群组归纳为3个核心维度:对实体空间感知、对地方文化的感知以及对功能价值的感知(表2)。

通过编码分析的结果可看出,消费者对顺兴老茶馆三个维度的感知中,消费者对茶馆的实体空间、地方文化的感知强度较大,并且在这两个维度上给予了较多积极的评价;而对于茶馆的功能价值的评价,虽然在食物的味道及原真性上,本地人与外地人态度不同;但从总体上看,消费者对茶馆的功能价值评价较低。

3.1 作为文化载体的茶馆:地方符号的感知与认同

一方面,茶馆的实体空间给消费者带来最直观的视觉感知与体验,对消费者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消费者对顺兴老茶馆的实体空间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对空间格局、内部装修等具有明显指涉氛围营造功能的环境要素上,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情感体验[37]。

装修很有感觉的,古典美,整个环境以木质为主,整体光线较暗,一种较温暖的感觉。(访谈者D)

非常有意思的馆子,装修和理念都很不错,古色古香,很有历史感,很有情调嘛。(访谈者F)

“装修”、“古色古香”、“情调”、“古典”等关键词反映出,在茶馆实体空间感知上,消费者对经营者精心营造的空间氛围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富有地方韵味的空间环境满足了其对地方文化审美的需求,环境氛围的营造充分调动了消费者的感官体验,也让消费者获得新奇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回忆”、“老成都”、“怀旧”等关键词可看出富有成都怀旧风格的装饰风格成为很多本地消费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激发了其对地方的认同感,通过对过往旧时光的追忆获得对空间的情感体验。

川西生活的特色从很多新增的细节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尤其是增加的屋檐水,让我恍然回到儿时居住的四合院,时光倒流感慨良多,也对此地增添了一些别样的感情。还有大门口穿长衫的接待,再现了旧时客人进茶馆时备受尊重的长声迎接,让宾客们“入戏很快”。(网友原木馨香 来自:大众点评)

在现代的消费社会语境下,消费主义的兴起使得视觉文化越来越突出,后现代消费演变成一场场空间的视觉消费,由此而形成城市的消费奇观和视觉消费幻境。正如Baudrillard所言城市中的诸多消费空间具有了“符号的狂欢”性质[38],人们在体验地方符号的同时也在消费地方的文化与记忆,并从中获得一种空间的情感体验。

3.2 作为文化猎奇的茶馆:地方文化的凝视与消费

消费空间是被消费者凝视的对象,人们选择被凝视的地方是因为他们对地方有所想象和期待,消费者对空间的地方文化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内部的文化展演的解读上。

最主要是为了欣赏川剧及歌舞表演,真是很难忘的体验,也是成都之行一个精彩的注脚。(访谈者G)

这里绝对可以当个经典景点,既能将成都当地的小吃一网打尽,了解成都的历史文化和茶馆文化,又能在茶余饭后观看表演,最喜欢顶灯和变脸,绝对不虚此行。(网友韩愈z 来自:大众点评)

通过“表演”、“精彩”、“变脸”“川剧”等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可以看出,茶馆内部进行的地方文化展演满足了消费者对地方文化的猎奇,尤其是对外来游客而言,地方化的文化展演满足了其对旅游地的想象与期待,通过对茶馆内部各种文化展演的观看来感知和建构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并将其纳入到旅游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体验。此外,茶馆空间的感知,位于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的顺兴老茶馆,与周边现代化的高楼与国际品牌的酒店形成强烈的空间反差,这种鲜明的空间反差也强化了其对地方文化的感受。

真是没想到啊,这么国际化的地方还有这么一个的茶馆,感觉太不可思议咯。(访谈者K)

通过茶馆这一微观载体中的文化实践,地方文化通过强烈的区位反差以及文化展演进行表达,也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被解读,并最终使得空间本身的意义发生转变,作为最日常的空间转变为满足消费者文化猎奇的空间。

3.3 作为日常饮食的茶馆:从“使用价值”到“符号价值”

传统的成都茶馆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茶水服务,但作为展示地方文化的顺兴老茶馆并不再是传统的成都茶馆,而是演变为提供各种川菜、小吃等各类餐饮服务的“餐馆”;因此,对于进店消费的顾客而言,通过对茶馆提供的饮食、服务等的消费,亦构成消费者对茶馆感知的重要部分。研究发现,消费者对茶馆的基本功能感知主要表现在员工的服务、总的性价比以及地方食物上。在访谈中,很多消费者指出,茶馆员工较差的服务质量严重影响了其用餐体验;而在总体的性价比的感知上,多数消费者认为顺兴老茶馆的食物价格较贵,总体的性价比较低。

环境确实没啥子好说的,但是服务质量太差咯,那迎宾妹儿的服务态度很差,上菜速度也好慢,严重影响吃饭的心情。(访谈者S)

东西和环境还可以嘛,就是服务质量真的与其档次不匹配呢,总体的性价比也不高。(访谈者M)

非常贵!环境是好点,主要是有表演,但是吃几个小吃,就上千,如果是谈生意,长面子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访谈者J)

而在地方食物的感知上,外来消费者与本地消费者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由于缺乏对本地食物的了解,大多数外来消费者比较认可茶馆提供的本地食物;而对本地消费者而言,标榜“最成都范儿”的顺兴老茶馆提供并非正宗的本土餐饮,“不地道”的饮食也弱化了消费者的体验;事实上,这种去地方化的策略正是经营者面对全球化消费者的调适。

吃的真心不错啊,各种成都知名的小吃满满的一桌子,非常四川嘛,都差点忘了拍照留念了哈。(访谈者P)

说实话哈,味道真不怎么样,都是改良过的,很不正宗,不是很合我们四川人的口味,主要是针对外地人的吧。 (访谈者T)

尽管如此,但是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顺兴老茶馆成为其“体验成都地方文化的经典景点”,访谈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值得”、“难忘”、“表演”、“装饰”等关键词也说明,在消费的语境中,茶馆的文化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了茶馆所提供的基本的服务功能。

味道和价格并不是很满意,但是里面的装饰和表演真的不错,很值得来。(访谈者Q)

虽然和以前的老茶馆确实不一样了,但是这里还是挺难忘的,来感受一下成都的文化挺好的。(访谈者S)

事实上,充斥着各种地方符号的茶馆所营造的空间氛围与文化气息构成了消费者体验更为重要的部分;茶馆从作为日常生活的消费空间呈现出“空间消费”的特征,即消费载体变成了消费对象,这是在全球消费主义下的一种必然结果,尤其是具有“符码的控制与暗示”特征的现代消费主义,一方面消解了茶馆的草根性与日常性,另一方面又将其重构为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凝视的空间符号,即从“空间中的消费”转变为“空间本身的消费”。

德塞尔托认为,在西方后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将一个个活生生的文化转移为符号化的文化的做法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驯化[39]。事实上,推理到當代全球资本扩张下的日常消费中,空间建构与文化符号化将日常规训。茶馆作为最具地方色彩的消费空间,在经营者的操控下逐渐去自然化甚至被他者化,被建构下变成了一种可观赏的文化,并借资本的力量进行全球化的扩张,从而将传统的消费空间拖入全球化的体系;而作为空间使用者的消费者,通过对消费空间中的各种符号的解读来完成对他者文化的凝视与消费,在消费者的语境下,茶馆早已超越了作为饮食场所的基本功能成为文化猎奇空间,茶馆的“使用价值”让位于“符号价值”。

4 结论与讨论

随着本土文化的觉醒和复兴,“全球”与“在地”的二元对抗也开始变得日益复杂,全球化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再叙事,为诸多本土空间创造了新的文化意义。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取成都茶馆这一本土日常消费空间进行研究,从经营者的角度分析茶馆的地方性建构,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地方文化和全球消费文化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从茶馆消费者的视角,探讨消费者对茶馆的感知以及其对茶馆空间内部的文化符号、舞台展演的解读。研究发现,经营者运用各种地方符号对实体空间进行氛围营造,通过舞台化的展演完成对地方文化的叙事,同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作为地方化的茶馆也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使得原本处于自发状态下的传统日常消费空间纳入了现代消费的语系,成为地方性与全球化共同的表征和实践。而消费者主要是从实体空间、地方文化以及功能价值三个方面对茶馆进行感知,且消费者对茶馆的感知和体验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消费的倾向,即消费不再是获取简单的功用价值,而是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和文化需要,消费者在解读茶馆内部的各种文化符号和文化展演的过程中,也完成对茶馆空间的消费。在整个过程中,茶馆在全球化-地方性的影响下,也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经营与消费实践中进行他者化建构,日常的消费空间被形塑为文化消费空间,成为经营者与消费者双重视域下的存在(图2)。

事实上,随着有关全球化对地方及地方意义冲击的讨论的延续,有些学者认为全球化带来了地方的终结;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地方应该是开放的和发展的,因此全球化的语境下地方依然存在。本研究以茶馆作为窗口,透过这个微观世界也可看到地方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开始扮演一定的主动性,全球化与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并非简单地对传统的地方空间进行侵蚀与消解,而是使得地方性在一个全新的关系体系中得以重新定义,并且生产出新的地方意义,这一过程也恰当地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地方文化的追求。因此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城市内部的消费空间格局也变得更加多元复杂。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顺兴老茶馆,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这种将传统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地方性建构的方式正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地方响应,也是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入侵的有效策略;同时,当资本渗入日常生产的肌理之中,本土化的地方空间也被拖入到全球化的扩张之中,通过地方性复制与移植策略将其纳入到现代化的消费体系,重构了日常生活场域的认知和实践框架,也促进了传统的日常消费空间的现代化与全球化转型。

全球化与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诸如顺兴老茶馆的地方性空间的兴起也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处于全球化和现代化变局中的中国城市空间也必将发生新的演进和变革;在此背景下,地方性空间的兴起与发展该遵循怎样的轨迹和规律?处于地方性建构下的空间中的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和地方体验如何?如何使新的地方消费空间既能保持地方文化的原真性又能满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些都是未来学术可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廖开怀,李立勋,张虹鸥. 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城市文化消费空间重构[J]. 热带地理,2012(2):160-166.

[2] 朱竑,封丹,王彬.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趋势[J]. 人文地理,2008,23(2):6-10.

[3] 张京祥,邓化媛.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J]. 国际城市规划,2009,24(1):43-47.

[4] 刘彬,陈忠暖. 城市怀旧空间的文化建构与空间体验——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J]. 城市问题,2016(9):35-41.

[5] 邹丹丹. 现代性怀旧和记忆的空间生活——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2(2):24-29.

[6] 林耿. 大都市区消费空间的重构——以广佛同城化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1(6):15-19.

[7] 杨蓉,黄丽萍,李凡. 怀旧消费空间的地方建构——以广州西餐老字号太平馆为例[J]. 热带地理,2014(4):463-472.

[8] 黄文炜,袁振杰. 地方、地方性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文化考察—以猎德村为例[J]. 人文地理,2015,30(3):42-49.

[9] 高权,钱俊希.“情感转向”视角下地方性重构研究—以广州猎德村为例[J]. 人文地理,2016(4):33-41.

[10] 钱俊希. 地方性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对旅游研究的启示[J]. 旅游学刊,2013,28(3):5-7.

[11] Tuan Y F.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7:19-33.

[12] Gregory D, Johnston R, Pratt G, et al.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5th Edition)[M]. Oxford: John-Wiley & Sons Ltd.,2007:539-541.

[13] Castells M.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 Oxford: Brasil Blackwell,1996:73.

[14] 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 London: Pion Press, 1976:79-121.

[15] Ritzer G. The Globalization of Nothing[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2003:35-38.

[16] Harvey 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M]. Oxford: Brasil Blackwell,1989:225.

[17] Massey D. Power 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Bird J, Curtis B, Putman T, et al.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M]. London: Routledge,1993:31.

[18] 何翰林,蔡曉梅. 国外无地方与非地方研究与启示[J]. 人文地理,2014,29(6):47-52,31.

[19] Cresswell T. In Place/Out of Place: Geography, Ideology, and Transgress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3.

[20] 林耿,王炼军.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以广州为例[J]. 地理学报, 2011(7):794-801.

[21] 劉彬,阚兴龙,陈忠暖. 旅游消费空间的建构与游客感知—以拉萨玛吉阿米餐厅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6,25(3):151-161.

[22] 李凡,杨蓉,黄丽萍. 怀旧消费空间地方建构的比较研究—以广州怀旧餐厅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505-516.

[23] 曾国军,孙树芝,朱竑,等. 全球化与地方化冲突背后的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基于广州的案例[J]. 地理科学,2013,33(3):291-298.

[24] 蔡晓梅,何瀚林. 广州市高星级酒店地方与无地方的建构及协商[J]. 地理学报,2016(2):322-337.

[25] 吕卓红. 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产和变迁[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3-5.

[26] 王笛.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13.

[27] 潘朝阳. 大湖地方性的构成——历史向度的地理诠释[J]. 地理研究报告(台湾),1996,25(1):1-42.

[28] 周尚意,吴莉萍,苑伟超. 景观表征权力与地方文化演替的关系——以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区景观改造为例[J].人文地理,2010,25(5):1-5.

[29] Hall S.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M]. London: SAGE Publisher in association of the Open University,1997:31.

[30] 胡宪洋,白凯.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J]. 地理学报,2015,70(10):1632-1649.

[31] 季松. 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J]. 城市规划,2010,34(7):17-22.

[32] 周尚意,杨鸿雁,孔翔.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J]. 地理研究,2011,30(9):1566-1576.

[33] 朱凌飞. 仪式、娱乐、展演——对民族民间艺术舞台化呈现的文化批评[J]. 思想战线,2009(1): 12-15.

[34] 朱竑,高权. 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与情感地理学研究述评[J]. 地理研究,2015,34(7):1394-1406.

[35] 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3.

[36] 董金秋. 主轴编码方法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 社会学,2011,(2):29-35.

[37] 谢晓如,封丹,朱竑. 对文化微空间的感知与认同研究—以广州太古汇方所文化书店为例[J]. 地理学报,2014,69(2):184-198.

[38]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3-77.

[39] 张敏,熊帼. 基于日常生活的消费空间生产:一个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框架[J]. 人文地理,2013,28(2):38-44.

Place construction and consumer perception of daily consumption space: A case study of Shunxing

Teahouse, Chengdu

LIU Bin1,2, CHEN Zhong-nuan3

(1.Department of Tourism & Urban-Rural Plann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2. School of Tour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China)

Key words: daily consumption space; place construction; consumer perception;

Shunxing Teahouse

作者:刘彬 陈忠暖

上一篇:校长素质与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