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022-08-21

第一篇: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于学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心得体会

刘红丽

三月十五日下午,我校全体党员干部在左校长的办公室,传达贯彻北关区教体局“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专题会议精神,3月21日、24日,我校又集中组织了两次集中学习,自学内容有卢展工书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何平九论。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认识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加速“富民强市”步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迫切需要。下面就立足本职工作谈谈我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浅显的认识,不足、不到之处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领导方式转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办好教育的根本,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才能教育出求真务实的学生;教师不断丰富完善自已,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技术,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提高政治素养和教育理念,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三、领导方式转变要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要抱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家长的好参谋,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中力争做出最大的贡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要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的课堂,应努力追求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与时俱进、凸显时代精神。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对“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它既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更是一种文化的重建,目的是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现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根据我校自身特点,学校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各项课改制度。目的是引领教师更好地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高起点地实施新课程。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经历,促进学生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素质。减轻教师、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恐慌感,减少行动的盲目性,为教师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学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领导方式转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必须加以细化、深化,并内化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

第二篇: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

郭显光

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是指主要靠生产总量的增加,即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实现农业增长,不注重品种的质量,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高投入、低效益,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集约型农业主要是提高现有的生产要素的效率,同时要求高产、优质、高效。它的特征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经济效益高,产品竞争力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1979年到199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趋势如何?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测定,为确定我国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一、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全面、综合评价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状况,首先要建立反映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反映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严格按照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结合农业系统的实际,对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程度作出科学的描述;(2)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多方面反映出来的,如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快慢如何、集约化水平的高低如何等均应在指标体系中得到反映;(3)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即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尽可能完善,而且要考虑资料的易于取得,以便在实际进行评价时具有可操作性;(4)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评价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评价,因而指标之间应是相互独立的,要避免评价指标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根据以上原则,建立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一)反映农业增长集约化程度的指标—农业集约化程度 农业产出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记为Y,在Y增长额ΔY中,可以分解为按集约型增长和按粗放型增长两部分,由于集约型增长主要是靠提高投入产出率而获得的增长,而粗放型增长主要是靠增加投入获得的增长,于是有:ΔY=Y1-Y0(投入产出率1-投入产出率0)×投入1+(投入1-投入0)×投入产出率0=T1+T2

式中:T1代表集约型增长获得的增长额,T2代表粗放型增长获得的增长额。

农业投入要素主要有土地、劳动力、农业固定资产、中间投入等,由于农作物总播面积有一定波动性,在此暂不考虑。由集约型获得的Y增加额

T1=(ΣQ1K1-ΣQ0K1)×α+(ΣB1L1-ΣB0L1)×β+(ΣN1M1-ΣN0M1)×γ (1)

式中:Q

1、Q0为报告期、基期的农业固定资产生产率,K1为报告期的农业固定资产;B

1、B0为报告期、基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L1为报告期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N

1、NO为报告期、基期的农业中间投入生产率,M1为报告期的农业中间投入;α、β、γ为固定资产、从业人员、中间投入对产出的弹性系数。

于是:农业集约化程度=T1/ΔY (2)

农业集约化程度代表了在农业增长中集约型增长所占的比重,农业集约化程度指标值越大,说明集约化程度越高;当农业集约化程度小于或等于零时,则说明农业增长完全是粗放型。

(二)反映粗放型还是集约型的指标—投入弹性系数 由于粗放型增长主要是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获得增长,而集约型增长主要是靠提高投入产出率来获得增长,因此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指标来反映农业增长中有多少是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取得的,据此判断农业增长是粗

放型还是集约型,这就是投入弹性系数。

投入弹性系数=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农业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α+从业人员增长率×β+中间投入增长率×γ)/农业增长率

(3)

投入弹性系数≤0,说明完全是集约型;投入弹性系数≥1,说明完全是粗放型;该指标介于0和1之间说明是粗放和集约结合型。

实际上,投入弹性系数也可以反映出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程度,由索洛方程: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农业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α+从业人员增长率×β+中间投入增长率×γ)

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农业增长率=1-投入弹性系数

(4)

因而,在投入弹性系数和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这两个指标中,只要计算出一个,另一个就很容易求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科技进步因素主要是在要素生产率中得到反映,所以投入弹性系数也可以反映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投入弹性系数越小,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越大。

按照独立性原则,这两个指标只要选取一个即可,考虑到投入弹性系数从经济意义上更具有直观性,我们选取投入弹性系数作为反映农业增长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的指标。

(三)反映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快慢的指标—农业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由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是要使农业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因此农业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也就代表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于是反映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的指标有:

(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B1-B0)/B0 (5)

(2)固定资产生产率增长率=(Q1-Q0)/Q0 (6)

(3)中间投入生产率增长率=(N1-N0)/N0 (7)

(4)土地生产率增长率=(G1-G0)/G0 (8)

以上四项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指标均为正指标,从四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快慢。

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

为了对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我们收集了1978年至1995年农业投入与产出的主要指标。其中产出指标农业总产值为用1978年不变价表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投入指标中农业从业人员为农、林、牧、渔业逐年年平均从业人员;农业总播面积取各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年平均值;农业中间投入由1978年不变价的农业总产值减去不变价农业增加值得到;农业固定资产的资料只有1983年以后的当年价数据,为了与其它指标在时间上一致,我们取逐年的农机总动力加上役畜动力作为农用动力,这部分包括了农业生产用固定资产的绝大部分。

(一)α、β、γ的测定 根据收集的数据,用TSP软件先对时间序列进行移动平均,然后建立农业生产函数模型:

LNY=-3.3607+0.3096LNK+0.4801LNL+0.4544LNM

(3.3114) (2.0606) (7.9708)

_

R[2]=0.9966 R[2]=0.9956

D.W=1.8348 F=964.5080

对回归系数标准化,则 α=0.248

9、β=0.38

59、γ=0.3652

(二)农业增长率、农业要素增长率和农业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根据收集的数据,用环

化公式计算出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固定资产增长率、从业人员增长率、中间投入增长率、总播面积增长率等农业要素增长率,并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生产率、中间投入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农业要素生产率指标。

(三)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指标的计算 根据数据和测定的α、β、γ值,用公式(1)、(2)计算出集约化程度,用公式(3)计算出投入弹性系数,用公式(5)、(6)、(7)、(8)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固定资产生产率增长率、土地生产率增长率和中间投入生产率增长率,见表1。表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

(附图 )

三、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分析

由表1可见,从1979年到1995年,在农业集约化程度指标值中,有6年为负值,这6年农业增长是完全粗放型,其它年份农业增长方式均是粗放与集约结合型;17年中只有1年超过0.5(1984年),是以集约型为主,其它年份均以粗放型为主;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仍然是以粗放经营为主。

在投入弹性系数指标值中,17年中有16年投入弹性系数大于0.5,其中有6年大于1,这说明大部分年份农业增长主要是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取得的,这项指标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农业增长方式是以粗放型为主。

从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看,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有1年为负值(1984年),1年为零,其它15年均为正值,其中有3年的增长率超过10%;固定资产生产率增长率有8年为负值;土地生产率增长率除2年为零外,其余均大于零;中间投入生产率增长率有12年为负值。这说明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中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的提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固定资产生产率、中间投入生产率大部分年份呈下降趋势,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不快。分阶段来看,不同阶段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

(附图 )

1979-1995年,我国平均农业集约化程度为-0.079,这说明改革开放以后的17年间,我国农业增长方式是完全粗放型,由此可看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性。投入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为0.820,即要素生产率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8%,这个指标的结果比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低,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低。土地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6.676%,是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中最高的,但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今后耕地还要继续减少,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仍然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为5.512%,仅次于土地生产率增长率,然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基数太低,1995年第一产业人均GDP仅为全国人均GDP的1/4,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任务仍很艰巨。固定资产生产率和中间投入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均为负值,这反映出我国农业的资源消耗高、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如我国的化肥利用率不到30%,而有些农业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达到60%-70%。这两项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低,成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最大制约因素。

为了分析不同年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效果,有必要对六项指标进行综合,这里,我们采用了一种常用的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取表1中各项指标的最差值作为不容许值,最好值为满意值,即可将表1中的实际值转换成单项功效系数,再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假设六项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30、0.30、0.10、0.

10、0.10、0.10)用加权和公式即可求出不同年份的总功效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总功效系数越大,代表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越快。

表3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

第三篇: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郭晓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其实质是提高经济效益。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以及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99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1995年起花大气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但由于经济体制没有转换,未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与基本国情、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第一,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要求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盛衰,其重要性反映在4个方面:(1)对农业生产率的高低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业占有的劳动力、财政和信贷奖金、消耗的各种能源,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农业部门投入产出率,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等指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具有决定性意义。(2)在我国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始终占整个轻工业产值的70%以上。在全社会出口创汇中,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额亦在90%以上,直接影响出口创汇水平,影响国际支付能力。(3 )农村是全国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消费品市场和重要生产资料市场。农业担负着为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的任务。农村经济的盛衰决定着农村购买力的高低,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4)农业经济从生活资料、 生产资料等方面满足和制约着全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

第二,我国农业担负的重要任务要求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我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9亿人生活在农村。“九五”期间,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三项目标: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10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农业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些既是我国农村面临的新形势,也是必须完成的新任务。这就要求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否则上述任务无法完成。农业基础动摇,不但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还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第三,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要求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我国的农业是建立在较差基础上的。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农村改革取得很大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 )农业人口增长过快,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到本世纪末将达到2亿人,就业压力很大。(2)文化教育科技落后, 许多地区尚未普及初中教育,还有大量文盲半文盲,科技人才流失严重。(3)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共有耕地14.3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2亩, 人均占有水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草场、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较小。(4)粮食问题突出,目前,我国还有6500 万贫困人口, 到本世纪末每年要解决1300万人脱贫,压力很大。(5)市场经济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

第四,我国农业粗放经营的严重状况要求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多年来,我国农业一直是全方位粗放经营,效益很差。一是农业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农户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四是体制改革滞后,土地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市场建设制度等不完善。

第五,未来农业的激烈竞争要求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目前,世界人口已达50多亿,粮食已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大量进口粮食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要解决12亿人的吃饭问题,

必须靠自力更生。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而目前我国在农村市场建设、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业企业素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管理等方面比国外落后许多,在某些方面甚至相差30-50年。只有走集约化道路, 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业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需要具备一系列主客观条件,是一个长期过程。我认为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应从六个方面努力。

第一,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有人主张市场本位,有人主张技术本位,还有人主张资金本位,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我认为,其主体主要有三个:一是人。必须完善农村领导体制,选拔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各级重要农业领导岗位。同时,大力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逐步实现其现代化,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二是政府。农村的深化改革,工农业协调发展,农业生产力布局结构的优化、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粮食中长期综合平衡,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出台与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与建设,引进外资与技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扶贫攻坚计划的完成,等等,仅靠农民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否则,农民无法承担转轨过程中的市场缺陷和计划体制的“双重风险”,难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农业企业。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二,深化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第一轮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当前应深化一系列改革。其一,建立健全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体系和保护体系。其二,改革和完善农村干部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德才兼备的人手中。其三,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多元流通主体、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等,完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其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按人口分地的“均田制”。它不利于形成规模经营,不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提高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应对农村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将小块、边角、山地等按人均分配给农民自主经营,保证其起码的生活用粮。对大面积的、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良田则采取招标的办法,实行全社会公开竞争承包、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商品率。此外,还应加快进行计划生育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

第三,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结构。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宏观、中观、微观生产力布局并未得到解决,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宏观而言,缺少法律规定的、科学的农业经济发展区,人治现象严重,随心所欲地设市建区,干扰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就中观而言,虽然实行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责任制,有利于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市场供应,但容易形成“块块保护主义”,不利于全国农业发展一盘棋。至于微观方面问题就更多了。所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从实际出发,遵循农业生产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和完善农业宏观、中观和微观发展战略,并依法监督执行。这样才能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结构,保证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第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生产的矛盾,农业社会效益高与自身效益低的矛盾等十分突出。农业的弱质性、不稳定性一直未得到解决。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距日益拉大,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相割裂,非农产业发展不快,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未得到科学配置,未发挥应有作用,农产品价值实现能力和增殖能力低,市场竞争力弱,比较效益差。只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基本内容和形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优化组合农业生产要素,实行一体化经

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公司+农户+基地”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农业生产体系,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可以从多方面努力:(1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乡科技兴农发展战略,避免地方主义和短期行为。(2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快培养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落实有关政策,提高他们的各种福利待遇,满足其合理需要,稳定基本队伍,发挥应有作用。(3)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保障体系,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督执行。(4)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基层科技管理机构, 组建多层次的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5)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技术承包集团的发展。(6 )积极引进国外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7)大力推进种子革命, 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努力开发微生物资源,发展白色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六,科学管理,发展节约型农业。加强农业管理,发展节约型农业应从多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决策,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结构和产业结构。二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重大灾害的预测、预防及其管理,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制定《反浪费法》,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把农业节约和反浪费纳入法制管理轨道,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抓节约,实行重奖重罚。四是在大专院校开设节约课程,在农村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培训大批农业管理人才。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农业节约理论的研究,创建农业节约经济学,给实践以正确的指导。五是建立资源节约型食物消费结构,由传统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种植业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六是长期开展节地、节水、节粮和复垦土地活动,并大力提高人力、物力、时间、信息、资金、技术等利用率,既重节约,又重增产,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第四篇:关于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刘新池

2013年第7期 ——生态建设

近年来,我省林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全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省林业仍处于现代化的初期阶段,面临着资源不足、效率不高、经营粗放、机制不顺等问题,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最根本的出路和最紧迫的任务。

一、转变湖北林业发展方式是历史的必然

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建设“五个湖北”,最大的制约是生态环境,最短缺的是生态产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艰苦的任务是改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社会需求和自身规律双重作用下,转变湖北林业发展方式有着非常紧迫的现实必要性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转变发展方式是有效担当林业新使命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赋予了林业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要想担当起自身使命,在森林、湿地等生态建设空间刚性约束、政府投入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林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不断提高资源质量和产出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努力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推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调动更多资源要素参与林业建设。

转变发展方式是林业适应湖北发展新形势的现实要求。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期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林业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强省富民贡献率。预计到2020年,全省人口总数将突破6500万人,GDP将突破4万亿元,而林地保有面积只有810万公顷,将比现在减少4.69%。根据国际通用的碳氧平衡法和生态服务功能法测算,要保证全省生态状况不发生大的退化,全省森林蓄积必须达到3.5亿立方米,比现在增加22.15%,单位林地产出率必须提高28.16%。生态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传统的林业发展方式已使林业吸引投入显得更加困难;林区发展需要更高的成本;林农自身发展受到更多的局限。要让林业实现更好发展,林区得到更大进步,林农得以更快致富,就必须破除影响林业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激活林业发展的自身活力;用新的机制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投资林业、凝聚更多的要素资源发展林业;用新的科技挖掘林业潜在生产能力,放大林业产出效益。

转变发展方式是林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趋势。工业革命以后,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得到了全世界高度重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以木材生产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发达国家,森林多重功能得到更充分的认识,生态效益逐渐成为林业的第一效益,生态建设逐渐成为林业的首要任务,林业发展逐步迈入现代林业的新阶段。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林业、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林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林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林业、培育现代林农推

进林业,已逐渐成为新阶段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本质特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过程,就是现代林业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林业适应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过程。

二、转变湖北林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坚持把握一个大局(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五个湖北”的战略部署),高举两面大旗(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推进三大转变(观念转变、产业转型、机制转换),用好四大载体(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县、乡村绿化行动、生态文化论坛、绿色林产品交易会),抓住五个关键(改革创新、资源管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实现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湖北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所作为,为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绿色支撑。

(一)林业发展目标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主向追求三个体系最优化、三个效益最大化转变。在进一步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资源保护、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着力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以优化发展环境、减轻经营负担、强化资源支撑、壮大市场主体为主要手段,着力打造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价值,不断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着力构建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和不断提升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最大化。

(二)林业工作对象从以森林资源为主向多种生态资源转变。传统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要任务,以森林资源为关注核心,工作的主要战场是林地,经营的主要对象是林木。随着现代林业建设不断推进,湿地作为“地球之肾”,野生动植物作为大自然的主人倍受关注,提到了越来越高的地位。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三大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经营、开发,共同构成新时期林业工作的主体业务。

(三)林业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保障林业产品供给仍是林业生产第一位的任务。与此同时,随着森林经营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在森林和湿地总面积难有大的增长情况下,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既追求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追求安全高质高效,成为新时期林产品供给的基本原则。

(四)林业发展驱动力量由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转变。在劳动力、种苗、化肥、药械成本越来越高,资金、空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我省林业发展要想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增长方式,走创新发展、集约经营的道路。真正向科技要潜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让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要素投入成为共同驱动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五)林业资金投入从主要依靠政府为主向政府、社会、市场主体多元投入转变。在进一步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湿地保护与修复等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发挥政府投入在林业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化基金会、湿地保护基金会等融资平台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保护,发挥社会投入在林业建设中的补充作用;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切实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补血、鼓气,吸引更多企业和业主参与林业、投入林业,发挥业主投入在林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六)林业产业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快林业科技转化,大力发展设施林业,积极推进林业机械化,进一步完善林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切实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管,大幅度提升林业基地和加工产品的质量效益,扭转林业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劳动投入和资源消耗的不利局面。

(七)林业经营方式由家庭式分散经营向组织化规模经营转变。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成果,盘活森林资源,引导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动林农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推进林业经营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

(八)林业劳动者由传统林农向新型林农转变。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林农培训,进一步抓好林业科技下乡,切实加强林业实用人才开发,全方位提高林农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林业专业技能,让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林农成为林业生产的主力军。

(九)林业科技从注重纸上出论文向注重实践出实效转变。完善林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专家推选时着重向实践成果突出的同志倾斜,引导林业科技人员扎根生产一线、创造工作实绩;净化林业系统治学风气,推动林业科技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选拔更多的实践人才充实林业专家队伍,扶助他们干事创业。

(十)林业生态文化从以征服自然、为人所用为核心向以顺应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转变。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充分认识生态与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脆弱性和多样性;充分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破除主宰自然、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推进湖北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涉及林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生态优先,优化林业资源空间保护开发的顶层设计。林地和湿地是林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建设的载体和基础。要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林地、湿地空间开发格局为主线,坚持从严保护、适度开发的基本方针,明确保护重点,强化保护措施,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管理。对生态地位重要、生态功能突出、生态系统脆弱的林地和湿地,禁止一切开发活动,严格保护初始自然生态;对自然条件较好、生态系统比较稳定、生态修复能力较强的林地和湿地,在不破坏森林、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在林地中可以适度实施低产林改造、森林经营、森林抚育等营林工程,适度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湿地中可以适度开展生态养殖和旅游观光等湿地产业;对城镇周边、村庄周围等人类活动密集、开发价值较高的少数林地、湿地,适量划定优化开发区,发展现代新兴产业。

(二)深化林业改革,破除阻碍林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林农经营主体地位,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充分调动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着力完善配套改革政策,加快构建林业产权交易体系,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努力完善林业担保机构和森林资产收储系统,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常规化、规模化发展。继续推动政策性林木保险增资扩面,努力发挥其为林业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将全省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两个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思路,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焕发国有林场的生机与活力。三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林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根据不同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工作性质,理顺职能,完善保障,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同时,要推进机制创新,激活林业发展的内在潜力。

(三)强化产业带动,扩大林业对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的直接贡献。始终把产业发展置于重要位置,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关系,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产业功能,做强第一产业,做大第二产业,做活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带和产业板块,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森林资源的立体开发、集约开发。大力发展林产

品精深加工,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林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林产品流通、林业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林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建设,推进三次产业协同互补、共同发展。重点发展非木产业、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与产业两大体系共赢。

(四)加强平台建设,不断为林业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建好林业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湿地基金会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资金筹集能力和使用效率。加大绿化基金会筹建力度,密切与国家和地方绿化基金会的协调配合,为造林绿化事业开辟高效畅通的投融资渠道。二是建好森林资源流转交易平台。加快森林资源流转法规建设进程;加紧设立覆盖全省、辐射华中的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市州和山区县市设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确保森林资源登记、评估、流转政策配套、操作简便。三是建好林业实用技术服务平台。总结、拓展宜昌“森林120”林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全省逐步建立起面向广大林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林农群众,方便、迅捷、准确、全面提供林业政策、科技、信息服务的平台,实现林业部门和服务对象之间的零距离服务、即时服务、高效服务。四是建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进林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实现林、科、教,产、学、研无缝对接,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林业生产的贡献率。

(五)培育新型林农,为林业事业提供高素质的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各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网络教育中心、广播电视学校、社区学校、农民学校等培训资源,构建覆盖全省的林农培训网络;广泛吸收林业系统高精尖人才和业务素质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土专家”,组建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突出抓好林农科学文化和实用技能培训,努力为广大山区、林区培养有较高文化水平、较强林业生产技能的实用人才;积极开展林业科技下乡、专家下乡、科普宣传、科技素质教育等活动,提高基层林业工作者和广大林农的科技水平。■

(作者系湖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第五篇: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云南省威信县委老干部局肖泽波

农业是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是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根本要求和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

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还不牢靠;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得到普及和推广,科技农业的效益开始显现,但在农户中看天作业、靠习惯和经验生产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规模扩大,但农业整体上生产出售初级产品的现状没有改变,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一定发展,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的功能、作用有所发挥,但体系的松散性、手段的脆弱性、经营和分配的随意性还很突出。总之,贫困山区农业远没有走出靠资源和劳动投入、靠产品数量增加、靠政策保护和价格上涨的单纯增长性的发展道路。因而,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二、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首先要提高对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

方式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理念的转变,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生产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发展由单一生产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单一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向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转变,农业效益由只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很好,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发展依然滞后,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仍然是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同时,我们还要特别看到,在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要继续发挥农业对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从而加快推进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实现。

三、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优质高效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由单纯依靠资源投入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由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的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总之,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是要走经营集约化、功能多元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走科技兴农之路,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指导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要切实抓好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治工程、水保科技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同时,要积极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科技综合治理,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建立农业科技多元化、市场化投入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扩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面,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要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二是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组织创新之路,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转变,从单一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起来创市场转变。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集中,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土地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

主体,创新组织形式,形成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畜牧、蚕桑、果蔬、山嵛菜、竹、核桃等绿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要切实强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不断拓宽合作社经营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实突破耕地等资源“瓶颈”。要积极引导鼓励建立农作物保护服务等公益性合作社,以先进的植保技术和植保机械为依托,扶持和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全覆盖。要指导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等经营法人进行联合,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发展机制,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三是走拓展农业功能之路,从简单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转变,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重视农业的劳动力吸纳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扩大农业内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增收功能。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泛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特色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充分运用资本、基地、设施、文化和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事体验农业等,提升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向实施可持续发展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行资源良性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的经济化,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态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五是走农产品安全之路,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牢牢把握产品优质化的方向,加快建立以农业标准化为主导的生产机制。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制度,建立一套与品牌农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标准化的手段规范从种子到产品加工、包装的全过程,生产出外观统

一、内质符合要求的优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