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开题报告

2022-06-29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翻转课堂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翻转课堂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研究》于xx年12月27日向xx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申报立项,经市有关专家评审,并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确定为xx年xx市重点科研项目首批立项课题,现开始实施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小学数学的练习无处不在,新授课中有练习,练习课与复习课中更是以练习为主,可以说,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学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向教研要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向作业要质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是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安排“练习”这个环节?目前国内小学教育界对这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研究解决,所以我们把“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研究”做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练习,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实践练习。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更具体的说,是指在教师设计的练习活动中,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做到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教学效益,教学活动是高效的。

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则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依据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数学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有限的练习活动时间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实际效益。

课题的研究对象:

3-6年级全体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和价值:

当前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更为精细的认知发展结构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有效教学理念等。这些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这里,我们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来探讨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化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4.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新之处:

有效练习的问题是针对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五、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法、测验法和案例分析法);3、讨论交流法;4、经验总结法。

(二)、研究原则:1、全体参与并突出重点原则。

2、趣味性和生活化原则。3、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4、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5、评价激励性和多样化原则。

力求做到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有效教学的新理念;

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提高;完善教研制度,使每位数学教师都能自觉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获得相关经验。方法方面,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相关信息。书写可研究性强的课题方案;调查研究法,教研组长及分管领导走进课堂,查阅作业,发现问题,积极应对。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讨论交流法,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切合重、难点,积极讨论、交流,寻求切合实际的练习设计方案,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指名方向;案例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要拿出优秀的作业设计个案给大家讨论、分析、完善。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从个体向全面有序的开展;经验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把作业设计中的一些精彩的案例汇集起来。融入到老师们日常教学活动中,把我们的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六、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11月——2011年2月)

本阶段的任务: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011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对当前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3、总结提升阶段(xx年1月~xx年3月)

(1)收集各类研究资料。

(2)做好课题后期调研工作。

(3)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4)撰写课题报告。

(5)成果鉴定与推广。

七、预期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开放日教学观摩和开现场会作为反映这一主要成果的手段和方式;阶段性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汇报活动。

课题研究结束,将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和论文,并用实绩展览、现场活动等形式,邀请上级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进行鉴定、验收。具体地说,可分为六类: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3~6年级练习设计精编;

4研究论文;

5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

6教后探讨总结。

八、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所研究的有效课堂练习策略,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而得到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县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已经给予高度重视,主要专家和领导亲自策划或参与课题实验,为实验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由骨干教师、教研员和中心学校副校长组成,有助于课题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xx县中心学校本部,校内科研氛围浓厚,在学科带头人等优秀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引领下,我们对教育科研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同时学校对课题的研究也给予了经费、人力上的支持。参与的所有研究人员都是一线教师或教研领导,都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在各级案例、论文、教学评比中都曾多次获奖。

另外,学校的教育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校长室、教导处、和图书馆都配置了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找资料。

九、研究的组织管理

指导专家:xx

xx:xx县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指导课题整体策划和实施工作。

课题组长:xx、xx

xx:xx学校副校长,市级骨干教师,县级学科带头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课题整体策划,拟定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操作方案与课题实施细则,全面负责课题实施,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xx:xx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星,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县级学科带头人,2006—2009担任《少先队文化与校园环境》省级课题研究负责人,该课题成果作为优秀成果在xx市教科研大会上作推荐性发言,主持课题实施工作,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课题成员:xx、xx、xx、xx

xx:xx学校总务副主任,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收集与整理研究材料;具体负责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xx: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xx: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数六年级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xx: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具体负责小学数学四年级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精编、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主报告的撰写。

开题报告宣读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英语课堂游戏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宝安区“十一五”规划课题

《英语课堂游戏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石岩街道官田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与价值

一些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了解不够,在教学中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我校的实际来看,我校处于深圳相对落后、偏远的地区,周边环境复杂,网吧、电子游戏厅较多,学生放学后易沉溺其中,久而久之,很难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来看,小孩子并不具备在一整堂中都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时间一长,传统的教学方法便很难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还要强迫他们继续学习,势必会引起其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适合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借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使我校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方法研究课题。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正是寓教于乐,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化难为易,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游戏教学能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营造出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心情舒畅、活泼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英语教学游戏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显然这种强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思想,较之以往片面重视开发智力的做法,更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如何使课堂游戏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多样化的游戏形式才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游戏的设计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难点

正确处理游戏教学与“双基”教学的矛盾,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1、研究英语课堂游戏设计的策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游戏。

2、研究英语课堂游戏设计的基本形式: (2)词汇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单词的记忆及理解是一个难点,可以用 “listen and act”和“feel and guess”这两款游戏来突破。如在复习“run,walk,sit,stand,swim,skate”等动词时,就可以运用游戏“listen and act”,教师可以事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由教师或者指派一个同学在讲台前快速说出这些单词,学生听到便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这款游戏也可以做动作,快速答单词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竞争的形式,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乐学”的宗旨。除此,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在玩的同时培养分析、思考的能力等。当然,在进入高年级学习时,我们有必要加深难度,可以尝试“找出不合群的单词 ”、“反义词(同义词,对应词)拔河赛”等游戏。 (2)句型游戏

在涉及到句型教学时,可以将所学句子编成chant,也可以将其套入孩子们所熟悉的歌曲里面,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操练。在学生熟悉了以后,可以让他们自己去编、去改。定期在班上开展一次这样的比赛,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创造力。

(3)听说游戏

我们学习英语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既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又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并对之做出反应。可以说,听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对英语的驾驭能力。学语言先从听听、说说开始,文字符号是讲话的记录。所以小学生学习英语阶段宜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通过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例如,在学完人体器官时运用趣味性游戏的方法,让全体学生起立,教师:“Touch your eyes”、“Touch your mouth”、“Touch your nose ”等,学生做动作。当学生动作做错时,可自己坐下。英语听说训练中,这几步是密切相连的,是一条有效途径。在介绍“打电话”这一课时,将电话机搬入课堂,学生进行模拟打电话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的这种游戏方式,达到了人人能说的目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听、说能力。

(4)表演游戏

为了避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反复地操练,单调地重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性,及时、准确地把游戏和表演引入课堂在游戏中使用语言,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例如,为了巩固1-20的数词,可以采用“碰地雷”的游戏,在一个词的后面放一个“地雷”, 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了,就是踩到地雷了。大家一起数one two three, bomb,向他“砸”过去!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在教“Where …?”“What…?”句型时可以做“猜一猜”游戏,还有“捉迷藏”,“传悄悄话”,“找朋友”等等,都能让学生提高兴趣,不知不觉中掌握、理解语法的运用。

3、探究英语课堂游戏设计的价值。

英国有一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须是有趣的.)兴趣是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它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等重要环节上得到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游戏教学中选用的游戏要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体现真实语用原则;游戏中要明确规则和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游戏的主体,避免放任、强迫或压抑的态度,控制时间和活动量.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得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英语课堂游戏.

4、通过英语课堂游戏设计提升英语教师素质与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有效做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每天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和并有新的创意。如果只是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不仅不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教师本身的才智和创造力也是一种损伤。另外一节课的教学游戏设计还应该视教材内容与教学对象等特定条件而定。动态的游戏必然冲击传统的课堂秩序,准确地把握好“度”是个关键。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整齐有秩,活而不僵,动而不乱。对教师的组织能力与心理素质无疑是一个新的考验。有时,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似乎已完美无缺,无懈可击,但随时会被小朋友的灵感“一闪念”所扰乱。因为方案可能亦属一相情愿,并非天衣无缝,届时,教师应迅速应变做出调整,以求课堂教学新的和谐与平衡。只要教师能领悟活动与游戏设计原则和控制策略,集思广益,用心钻研,就一定能突破活动与游戏设计的瓶颈,让小学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3、探究英语课堂游戏设计的价值。

4、通过英语课堂游戏设计提升英语教师素质与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有效做法。

六、课题研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 对目前教师常用的游戏模式及其在教学上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课题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8年2月——2009年2月) 在各班实施各种游戏模式和游戏方案,记录学生的反映以及游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2月——2009年7月) 认真总结,初步形成我校对游戏灵活运用于课堂,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

撰写实验报告,组织结题。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论文集、研究报告、个案分析、课例、课堂教学展示及学生的获奖情况。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 课题组组长:赖建华 副组长:韩露 叶旭新 课题执行组长:张建华 课题执行副组长:刘福梅

课题组成员:周敏容 黄锡雯 涂志成 殷晓艳 曾秋红

叶小娃 王芳群 黄 华

第三篇:《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SJHYBKT2013024-14 课题名称: 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

课题负责人:行政主持:别永娟 学术主持:李青宁 课题成员:关雪侠、刘娟、贠静莉、姚彬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阅读文言书籍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认真学习文言文,是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无痛心的看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味同嚼蜡,感觉枯燥无味。分析现状,原因如下:

1、对学习文言文的认识不够,只把它看作读起来拗口、理解起来费劲的必学课文而已,谈不上兴趣,更谈不上把它提升到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的高度上。

2、教师教学的方法死板、老套,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目的的正确引导;不注重学生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重视诵读语感的培养;文言文教学停留在了文章内容的了解上;基本上处在背课文、背注释阶段。教师大都在“讲”与“练”上下了很大工夫,力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疲于应付,而考试的时候学生辛苦记下的东西不考或者没有,让学生在失望中对文言文学习更加提不上兴趣。

3、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遏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僵局,如何使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文言文精华不被悠久的历史长河淹没,如何使这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字真正成为修身养性、提升人格、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如何让原本生动有趣的文言文在学生的学习中呈现出来、鲜活起来? 这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此次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试图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文言文教学的现实角度研究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期望能结合我校语文教师自己多年的丰富的教学实践,本着研究探讨的态度,就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理论上的归纳和阐述,试图为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落实提供新的思路。

本课题研究旨在促使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并提出关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相关设想,以期对解决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对今后文言文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升课堂效果。同时,进一步探究初中学生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为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全国新课改情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通过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特点以及水平等。学习心理学发面的理论,研究了解初中学生身心特点,记忆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丰富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优秀的品质,是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课题的创新之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文言文鉴赏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把学生分成小组,对于简单的课本下有注释的重点字,进行快速抢答,或互相提问检查重点实词的意思,把枯燥的记忆变成学生主动的参与,会很大的跳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巧妙借助问题,构建学生与文言读本的桥梁。教师可开拓创新,发展问的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发展提问的模式,变教师一人发问、一问到底,为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相结合。以“本”为本,把语文教材、文章本身作为立足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挖掘文本的内涵,用问题敲开对文本探究的大门,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汲取精神的营养。

3、寻求文言教学的探究点,建立文言文教学的模式。改变固有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适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自主创新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理念,以探究点为突破,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4、不断尝试各种学习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依据新课标精神,可以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开展讲文言故事、文化常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古诗文吟诵、文言课本剧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记诵文言文的目的。

5、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纯教学手段。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文言的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手段,使课堂声色结合,图文并茂,更直观更形象,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五位教师会不断探讨、不断学习、不断寻求新的教学的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总结经验,力争研究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问卷调查法

组织成员设计问卷的内容:针对文言文教学包含的内容,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对试卷的分析,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

选定班级开展问卷调查:选择不同班级的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严密组织调查,避免出现废卷和漏卷。

统计问卷和分析结果:课题组成员在有步骤、有计划的统计完毕后,针对不同的内容计算出百分数,最后共同分析调查的结果。

分析数据结果确立研究的目标: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中存在严重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寻找办法,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2.教学实验法

确立两个实验班,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规律,针对寻找到的规律,确立恰当的教学方法。

3.个案分析法,在个案调查的过程中结合观察法实施研究,记录观察的内容,建立个案调查档案。针对观察和调查的结果做出客观的分析并作好分析的记录。

4.归纳分析法

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归纳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和实施,针对实施和验证的结果作好整理和记录,作为成功的经验在年级继续推广。

5. 激励评价法

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结果进行评价,内容涉及到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的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效率等。通过这些与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内容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6.开展活动法

结合各种语文活动来补充课题研究,结合具有激励功能的评价机制,有计划的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与文言文内容有关的朗诵比赛、作文比赛、背诵比赛、录音比赛、课本剧比赛、小品比赛等。组织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去探寻古人的墨迹,在自然山川中找到课本中文字的痕迹,再现文字的情境,提升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7.经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寻找出符合新课改理念与精神的有效的文言文微观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手段及途径

1.构建相对开放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体系。

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活动是灵活的,内容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也是相对开放的。这样的开放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体系,设计的内容由古代到现代;由课本到生活;由图书馆到综合实践。封闭的课堂展现的是开放的世界,学生在这种教学体系的引领下,能够主动的拓展课外文言文活动的视野,深入挖掘与文言文有关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2.以课堂示范课和交流课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

文言文教学活动之后的教学研讨是对课题研究方法的总结,是对假设的验证和讨论,是对研究进程的调控。主要采用以下的互动方式:

集体确定假设――教学中实践――主持人总结

课题研讨、总结教学的方法――教学中实践――集体讨论――主持人总结

课题研讨――主持人实验――教学中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

围绕文言文“自主学习,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组成员具体负责各子课题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构建“自主学习、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结构程序:教给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拓展创新。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3)营造探索学习氛围。

第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第三,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路。

第四,注重培养探索学习的合作精神。

第五,激励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9月1日—15日):调查分析、知己知彼,制定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认识、困惑以及对教师教授文言文方法的建议等,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究,以真正了解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问题、想法及建议。

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相互交流自己平时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想引导、教学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教学困惑,并将交流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究。

综合分析学生的调查结果与教师的反馈结果,制定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完成开题报告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上交。

第二阶段(2013年9月16日—10月15日):学习理论,寻求指导,初步确定文言文创新教学的思路与模式。

课题组教师自学与集中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学习名家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想论述以及典型课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上阶段对学生的需求了解以及自己的教学积累,各人形成达成目标的方法与途径材料予以交流。在交流中求同存异,突显特色,基本上确定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富有成效的思路与模式。

第三阶段(2013年10月16日—2014年9月):课堂实践、互听互评、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文言文创新教学的思路与模式。

在不断完善文言文创新教学的思路与模式的过程中,要做好这几件事:

1、讲课教师每次上课要有备课及课后反思;听课教师要有听课记录及听课反思;听课学生要有听课收获及评价教师记录。每位教师在教学模式形成后要在全校上一节汇报课。

2、听课完后一定要评课,评课时一定要有学生代表参与。

3、及时收集教师上课的优点与不足;到下一位教师上课时,要求扬长避短。

4、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与收获,注重学生对课堂的评价,多在学生中开展调查与反馈活动,要随着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5、及时总结,勤于动笔,在文言文创新教学的思路与模式基本形成阶段,每位教师要上交成功案例与论文。

6、总结各位研究老师的成果,形成本次课题——文言文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的论文准备上交。

第四阶段(2014年9月—10月):推广研究成果,收集各种资料、写好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八、研究取得的预期成果

(一)、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论文等;

2、教学设计方案、课件课例等;

3、学生作品、展示课。

(二)、结果预测:优化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文言文教学科研成果,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行政领导:别永娟

主持人:李青宁

研究成员:贠静莉 刘娟 关雪侠 姚彬玲

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人力资源保障:我们特向有经验的学校学习,对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请教;同时我们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型教师构成的课题组,主要有教学校长、学术名师、学科骨干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平时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多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及教育科研方法,促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能力。为本课题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2、物质资源保障:学校答应提供一切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3、时间保障:本课题计划一年时间完成,已列入学校科研规划。

4、制度的保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在时间、人员及课堂教学等方面予以保证,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与措施。

以上是我们关于本次课题宏观上的思考与具体的细节安排,请领导审查,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个课题,我们也相信通过实实在在的研究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第四篇:课堂模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样例)

开题报告(案例):

新郑市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

开 题 报 告

单位:ХХХХ 高级中学

课题名称:高中生物新授课高效教学策略探究课题主持人:ХХХ

学科分类:生 物

主要参与人:ХХХХХХХХХ开题报告日期:2010年3月23日

教育科研◇高中语文 1

1. 本课题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施,增加了不少前沿性的科技知识,更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并且对教师教、学生学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开课时间由原来的高二年级提前到了高一年级,但是,统一安排的上课时数每周只有两节课,而生物作为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小门课”在课外也不会被安排多少补修的时间,这就导致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的窘境。而新授课,则是学生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最基本的内容、最重要的“底色”。

为此,迫切需要教师认真审视各种具体条件,深入研究高中生物新授课的教学策略,生成教学智慧,彰显教学艺术,即向“40分钟”要效益,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新授课的教学效率,为后续的复习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将使教学模式得到改革,教学结构得到优化,学生作业得以减轻,学生潜力得以激发,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能力化。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自从生物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内容大量增加,课时严重不足,我们一直在进行探索新授课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教学策略,已有诸多感受,同时也有许多困惑,还需要进一步集体攻关,深入研究。

2.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获得和掌握生物课程的高效教学策略,是几乎所有一线生物教师共同的诉求,并且也差不多都为此进行过各自或系统或零星、或深入或肤浅的实际探究,有着见仁见智的经验和智慧。例如任小贝《生物学新授课常见类型与教学策略》(载《生物学通报》2001年第10期),着重从学习心理方面来谈各类新授课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袁锦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载《中学生物学》2008年第5期),则着重从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三个方面来探讨;羊垂功《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刍议》载《中学生物教学》2009年第9期)认为提高教师的素养、科学的备课、建构有效的课堂、彰显学科特点都是必需的要求;郭士望《浅谈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载《现代教育探索》2009年第19期)中认为应给学生思维的“活”提供条件,富于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如此,他们研究的视点要么在于“新授”,要么在于“高效”,也都给了我们宝贵的启

示,然而,也都还没有把两个视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的研究,这就为我们留下了值得探究的空间;尤其是,从文献资料来看,他们研究的对象大都基于文化素质较好的教学对象,我们与他们的条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我们做的是自己的校本研究。

3.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高中生物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及其高效的教学策略,研究重点在于教师应当采取的种种策略。

(1)课前怎么对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2)课中怎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3)课后怎么进行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其中,在课堂探究思考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能否自主得到探究结果,能否及时完成课后练习;在课后的探究性或调查性活动,学生能否积极参加,能否自主设定研究方法或自行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等等,教师都应当随时关注,并及时予以适当辅导。

进度安排:

⑴2010年3月确定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并填好课题申报表。

⑵2010年4月初开题。

⑶2010年4月底进行前期成果汇报,汇报形式 ——课例,随后撰写论文。⑷2010年9月上旬进行中期成果汇报,汇报形式——课例,随后撰写论文。⑸2011年元月上旬进行后期成果汇报,汇报形式——课例,随后撰写论文。

⑹ 2011年3月底上交研究报告。

4.主要参考文献

⑴《中学生物学教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⑵《中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⑶《生物学通报》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第五篇:《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目的、意义

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小班化教育已经较为普及,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外关于“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关注的范围一般不超过25个学生,而传统的大班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额度,每个学生能更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了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我校具有地广人稀,学校学生人数不多,班级人数较少等特点,结合石柱县教育专家谭小林主任的“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适时的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许多小学陆续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而国外的研究还要早。“小班化”要求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随着生源的自然萎缩,结合我校师生比的现状,我校具备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条件。

新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了好几年时间,从目前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我校与很多先进学校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将新课程

和“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在我校得到进一步有效的推进,必须抓住机遇,乘着课改之东风,力争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短期内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合作,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以实践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实验法、对比法。

1、调查法: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其历史的材料,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对各个小班教学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周边环境;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变化情况。

2.实验法: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发现与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理论,有目的,有预见地操作实验。

我们将把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作好记录,以便日后分析总结。

3.对比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

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我们将与原来大班进行质量的对比,总的目的是研究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 研究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课题组成员将充分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成功做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学习有关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的专著和理论,切实转变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优化小班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对象

三至六年级学生。

五、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

小班化课堂教学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区别于一般在40甚至50人以上的传统教学班。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支配下的教学活动体系,强调和谐的情境,充分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所以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从以下三方面对课题进行探讨。

(一)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师生的活动质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创建和谐的课堂教

学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工作,归根结底是“爱”的工作,小班化条件下,教师要奉行“机会均等”、“阳光普照”、“不让一个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一倍关爱”的观念。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键,教师除了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以外,更要通过教师无私的“爱”和实际行动,消除横亘于师生之间的情感鸿沟,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而要真正达到理想的和谐,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认真落实,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应该致力于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

(1)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进而采取针对措施,给予每个学生最大的帮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对教学目标的审视,应做到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的研究,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教师角色的服务功能,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寻求有效的途径。

(4)提高课堂教学中评价机制,通过教师充满人性的关怀、丰富多彩的课堂现场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那种既会合作,又能竞争的人才。小班化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做好合作小组成员组合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对各小组的成员构成进行认真思考,而不是随意的组合,要从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能力、个性差异等入手,把全班同学进行科学分组,寻求最佳的分组方案,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的合作效果。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实行优生与差生混编,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在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坚持小组内合作为主,竞争为次;小组

之间开展竞争,既达到竞争的目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研究小组内成员的科学合理分工,帮助学生在小组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合作学习小组内可以达到学生之间资源共享,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助人,学会寻求帮助。最终达到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我们平常所说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他自己学得的。“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终身学习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学法指导,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着重在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搜集资料、学会独立思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以保证课堂交流中听课的质量,培养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的能力,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研究的主要思路

1、以校本培训为主线,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1)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学习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 (2)观摩展示课,全面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经常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分享小班化教学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2、以(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培养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生力军

3、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

七、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课题研究工作及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运用;

2.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人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集体方面: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是学科带头人和县级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课题组成员承担过市、县级课题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成员的多篇论文刊登在市、县级教育教学杂志上。如:刍议小学思想课活动化教学的策略,《新一代》2010第12期,聂广奎,;给学生个性的舞台,《今日教育》2009第3期;家庭文化及对小学生的影响,《师资建设》2011第12期;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农民的教育《师资建设》2010第8期等。

完成本课题,学校有较强的研究基础,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年富力强,而且精力充沛,组织能力强,积极主动性高,团队科研意识很强,承担过县级的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过多篇论文。学校统一安排研究人员的工作,保障他们的研究时间。

研究本课题,其主要采取调查分析、实践探究和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等。在研究上,学校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搜集资料和信息方便快捷。学校成立科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划拨专项资金保障课题研究开支。这些,为该课题的研究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费保障。

八、进度安排

实施研究时间。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 研究的主要计划

准备阶段(2012年6月-7月)。这一阶段大约用四周时间,作好实施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动员工作。介绍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内容及特点,加强贯彻该方针的意识,树立信心,作好资料准备。

指导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这一阶段大约用十五周的时间,具体从各环节指导学生学习,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熟悉各环节的学习步骤,加强知识反馈,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督促自学 。在教师和学生对“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 升华发展阶段2014年1月至7月

九、后期工作总结汇报

(一)主要成果。

1、《读是写的源泉》。2001年发表于《石柱县教研年会论文集》上。

2、《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1996年发表于《石柱县教研动态》上。

3、《把握教材是搞好读写结合的基础》。1998年发表于《石柱县教研年会论文集》上。

4、《办好学校的关键是校长》。2001年发表于《石柱报》上。

5、《提高校长素质办出特色学校》。2001年月日发表于《石柱报》上。

6、《作业批改要有激励性》。发表于《学校教研动态》上。

7、《“预、试、揭、练、改”课堂教学新框架》。1996年发表于四川省《教改探索》上。

(二)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的55个细节》作者:(美)罗恩〃克拉克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爱心与教育》作者:李镇西

3、《走进心灵》作者:李镇西

5、《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主编:张万祥 万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德〃亚米契斯 中国社会出版社

7、《给教师的建议》作者:(苏)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8、《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式》作者:(美)内尔〃诺丁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

9、魏书生教育的相关思想。网上下载

10、基础教育课程大纲。

上一篇:翻转课堂英语教学下一篇:翻转课堂十大案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