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2-11-02

第一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提法解读】

①建设生态文明。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②美丽中国。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命题点全搜索】 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和谐社会。

5.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全角度命题】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什么? (1)我国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资源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2)我国的环境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履行大国责任的表现。

3.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④加强法制建设,落实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⑥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企业方面: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提高节能环保技术;②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④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青少年: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②落实环保行动,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废弃物等;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④积极参与各种节能环保的公益活动,善于同各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4.描绘2020年的“美丽中国”。

经济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技术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

5.为配合十八大的宣传,请为建设“美丽中国”拟定几条宣传标语。 ①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②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中国美丽人人共享。③和谐文明享太平,安定团结绘蓝图。

6•请你为学校设计几个开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活动形式。并说说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活动: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活动。②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活动。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改送电子贺卡。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活动,增强节约意识。⑥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③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二】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命题点全搜索】

1.了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 2.树立循环经济意识。

3.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全角度命题】

1.请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1) 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 (5)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消费理念,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2.“美好家园,你我共建;节能减排。人人有责”。说说你能做到哪些? 少用电吹风、空调;出行方式尽可能选择步行或少乘坐私家车;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3.你知道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节约能源的举措?请你再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举措:夏天写字楼、商场的温度应不低于26度;提倡使用中水灌溉公共绿地;颁布限塑令等。

(2)建议: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节能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研发可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4.材料一: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

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是关乎着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未来工作的中心。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使二者协调发展。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 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培养创新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5、“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这段改编的诗句说明了什么?

北京面临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你认为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汽车尾气的排放;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后排除的废气和粉尘;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企业因素);建筑工地的扬尘(企业因素)。

为防治雾霾,国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淘汰落后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对空气质量的检测。

雾霾天气要注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在家少开窗户。

6、关注我国(我省)水污染、水环境)情况。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染源,我国(我省)水环境不容乐观。

如何避免水污染?

国家(政府)要制定保护水环境的法律法规;企业要开发无废水或节水的生产工艺;减少“三废’的排放;合理处理和利用污水;公民(中学生)要树立节水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乱倒生活污水。

7、我们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②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③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④加强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⑤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政策。

8、请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语,向公众宣传节能减排的观念。 答、①全民动员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②科学节能,大有技巧,人人减排,贡献不小。③落实节能减排行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答:①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着我国现代化的成败。 ②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河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0、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 答: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口优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11、面对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的问题,请为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出几个好建议?

答:国家: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个人: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自觉肩负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

12、多种预测表明,我国人口的峰值可能在本世纪30年代到来,峰值大约在14.8亿左右。也就是说,我国人口仍然要增长30年,估计净增值将近2亿人口。一般而言,国际上将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将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压力,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

答:根本出路是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共享型的养老保障体制;努力构建城乡兼顾、全方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老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发展医

疗事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要积极锻炼身体,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轻人要积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13、各国应该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答: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需要各国进行不懈努力。各国要切实履行各自责任,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发达国家要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也应尽最大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14、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科技创新,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继续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

15、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做一个“低碳族”。如使用节能灯、少吃日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都可以做到减少碳排放。

第二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文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 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环境 和谐社会美好的明天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历史上,一些古代文明因生态良好而兴盛,也有的文明因生态恶化而衰败。近300年来,人类在工业化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世纪下半叶后,国际社会开始思考“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问题,提出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联合国先后召开四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共识,并逐步转化为各国的行动。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继承和创新,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这些智慧对今天的发展仍有启示。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就注重加强污染防治,并积极参与世界环境与发展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新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要打破这一瓶颈制约。

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

一、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希望环境保护、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同各地方密切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抓紧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和推进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新贡献。

国合会已经走过20年历程,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环发事业的发展进步,针对中国环境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清洁发展、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政策建议,促进了中国相关工作的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特征:在价值观念上,强调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实现路径上,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倡导和推行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繁荣;在目标追求上,注重增进公众的经济福利和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在时间跨度上,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地能否争得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的重要环节。江西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继续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实际,下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经济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

一、

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

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

一、

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

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 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第三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把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写入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生态文明已成为奏响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

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也即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存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美丽中国”,“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

1.新高度——

(1)生态文明独立成篇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

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规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中,出现了如下的一些新提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等。这些关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一些新提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党已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此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上升为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发展理念。2007年12月,国家在中部设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十二五”规划纲要则明确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2年7月23日上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做重要讲话。这次讲话总书记浓墨重彩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从十四大报告“加强环境保护”短短一句话,到十七大报告中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共28处,再到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生态文明”15处。

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用了二十分之一的篇幅,将生态文明专门成为一个独立部分,在第八个大问题中全面阐述了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多的新提法,把生态文明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释放了强烈的资源循环利用、关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相关领域的信号,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彰显了执政党的执政意志。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

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章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表述。

(2)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十八大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

2 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报告提到,未来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建设同样的地位。

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为发展的内涵增添了新元素,为发展的品质赋予了新标准,为发展的方式确立了新坐标。

第一,新元素

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从注重物的增长到尊重人的发展,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为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的社会架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如今的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升华之举。

第二,新标准

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和重大部署,不断为总体布局添加“增项”,都是根据实践与时俱进的结果。总体布局的发展和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使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要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地位的“升格”,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全党未来的奋斗目标。

如在现代化布局方面,“五位一体”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意味着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以往的提法是经济现代化,这次报告特别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三,新坐标

未来中国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

五大建设是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协调推进,而不顾此失彼,也不单兵突进。

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因素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共同构成社会存在,它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为目标的生态建设就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 比如,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如果其他几个方面跟上,特别是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跟上,就不会造成短板效应,制约发展。

2.新概念——

(1)生态修复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21世纪是修复地球的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地球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状态。生态修复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恢复它的生态结构,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即恢复物种多样性和完整的群落结构。

二是修复它的功能,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有它特有的生态功能。

三是恢复可持续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四,恢复它的文化,人文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源起于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往往孕育于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相辅相成的。

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只是生态修复的手段之一。人们在一片空地上种上花草,这就是绿化,但不是生态恢复。恢复生态是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完整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性。

生态修复需要人的帮助。有人说,生态修复很简单,把修复区的人口搬出来就可以了。实际上受损生态系统没有人的帮助,很难恢复。有些生态系统可以自我恢复,也许要100年、1000年的时间,有了人的帮助,这个恢复过程会加快。

(2)生态产品

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

生态产品的概念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同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生态产品”的提法,重点在“产品”。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有价值的。这提醒我们,要意识到生态环境本身的价值以及为了维护生态环境所投入的代价。如森林提供生态产品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生态功能区的“生

4 态补偿”,实质是政府代表人民购买这类地区提供的生态产品。

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

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在减弱。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在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虽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概念,但它实际体现了非常深厚的伦理思想。

生态价值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生态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

所谓“价值”,一般表示事物对于人的功用,说某一事物有价值,是指它对人有用,符合人的利益,能满足人的需要。以往,价值概念主要用于经济学中,表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以往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世界上只有劳动产品有经济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自然物,如空气、水、土地、野生动植物和矿藏等,是没有价值的。因而人们一直认为,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便出现了“三无”的思想,即“资源无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无价,可以无偿使用”;“资源无主,可以谁采谁有”。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现象,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而生态伦理学家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首先决定于它的有用性,其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未经人类劳动参与、未投入市场交易的天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就像原始森林一样,越是未受到人们改造过的,未投入市场交易的自然物,对人类越宝贵。原始森林等天然资源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增大。而原始森林之所以是原始森林,就是因为它是天然形成的,没有受到人类劳动的培植,也没有进入市场交易,它是无价之宝。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每一代人究竟应当怎样衡量自己创造的文明成就,又应当如何评价自己决策行为的功过得失。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价值,在于价值的取向与判断标准。解决好环境和资源的价值问题,必须确立新的价值观——环境友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已是新世纪人类的重大课题之一。

3.新目标——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美丽中国”,这个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美丽中国”,一个传统而又崭新的名字。这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新目标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

其实,从200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

5 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到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四个新的历史定位,再到2012年参加义务植树时,胡锦涛明确提出,林业建设要为祖国山河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在这些对现代林业发展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的论断论述中,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为一个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而谋划。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具象化表达。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这就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美丽中国”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每一个中国人无比向往、充满期待、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努力建成美丽家园。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十八大报告不仅仅是一份政治宣言,也是一份生态文明宣言,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1.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按照十八大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就是天蓝、地绿、水净、山青。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要把绿水青山当作永续利用的GDP。

6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真正拥有“金山银山”。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纠正生态文明建设会阻碍经济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发展工业、推进生态建设主要是绿化美化环境等认识误区。也要纠正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加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态度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粗放式、不可持续性、污染排放过多、能源消耗过大等问题,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

(2)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展开。建设生态文明直接目的在于应对生态危机,但其深层目的却着眼于避免人类的生存危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克服生态危机就是克服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进而可以说,为了克服生态危机而提出的生态文明,其深层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在实现我们这一代发展的同时,也要顾及后代的生存发展,这样才能保障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永续发展下去。说到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同时,无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是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是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进行的。

(3)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意指“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得比较快,但相比较而言,和经济相关的包括文化的、生态的、社会的其它方面相对来说有些滞后。生态文明的建设实际上是求得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在这里,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持存无疑被视作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4)建设生态文明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特定实践。建设生态文明进程就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过程。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显而易见,就其方法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都使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理解生态文明,要理顺三重关系:即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就是不能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

“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杜绝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绿色消费等,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

7 式进行,把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上述这些概念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共同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而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两型社会”的关系可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下得以确立: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居于统领地位;可持续发展是任何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必须遵循的发展理念;“两型社会”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形态。

辛弃疾在《鹧鸪天·博山寺作》中的词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这可视作“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写照。人与植物、花鸟交朋友,称兄道弟,平等相待。

2.建设生态文明,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看起来颇为成功,以致现代化也就常被理解为西方化。一些民族、国家不断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上,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模仿西方。但是西方的现代化其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消耗了比其人口比例高得多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占据了比其人口比例高得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种发展方式,实质上是少数人剥夺多数人,是造子孙孽断子孙路。现在,全球的生态危机,本质上就是这种不能重复、不可复制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危机,它宣告了西方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它预示着人类发展模式必须转向自觉、自律。各个方面、各条战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不能不经历一番刻骨铭心、脱胎换骨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在环境和资源上遇到的瓶颈之所以无法得到化解,原因在于以往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上,人们倾向于发达国家那种高消费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情况下,提升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非常重大,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生产方式上,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生产方式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原来的线性(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肥料)的生产方式转变成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循环利用即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产品,中间没有废料产出,原料又可以进入到新的生产过程;将之前粗放的生产方式变成高效、低污染、低排放的精细生产方式。二是将寻求产品的质量和永久利用。工业文明不断地更新技术创新,很多产品定期被淘汰,而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注重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利用,都有很高的质量保证,可以使产品有较高的生命周期,使用周期长了,对产品的消耗自然就少了,污染和排放也就少了。

在生活方式上,要改变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过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要倡导从量到质的改变。工业文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量,不管质量,吃饭、穿衣、住房都追求数量。生态文明是提倡人们放弃对数量的追捧。如此,对环境的压力就变小了,资源的浪费也少了。

8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转变过时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我国虽地大物博,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快速、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口众多,环境容量有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阶段,面临资源枯竭、复合型环境污染、大范围生态退化的压力。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我国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两高一资”企业比例较高,造成一些地区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继续增加,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水土流失加重,天然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如果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要用50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150年的工业化历程。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污染排放、资源消耗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环境治理难度很大,加之欠帐太多,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重要难题。

建设生态文明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

4.建设生态文明,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 进入21世纪,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走生态文明道路,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突破了国家、地区界限成为一个关系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对生态保护的全球性认识,一直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性交流与合作,并向世界做出严格恪守国际环境公约、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积极不懈地做出努力的庄严承诺。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上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率先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

9 但全球尚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届时,全球的“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同时,中国能够为其它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树立榜样并且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强大的生机,有能力率先点燃生态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应包括拥有绿色家园、健康生活。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

落实美丽中国,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美丽中国”要有科学发展的格局之美。

国务院在分析我国国土现实问题时指出,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较少,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

“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的力度,具体的体现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战略和区域规划。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从“十一五”到现在出台的区域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文件超过了70个,数量之多、密集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原来那套模式主要是以消耗利用资源为主,这样带来的是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之间不匹配,大量建设用地占用和消耗土地资源,挤压了生活和生态空间,生产和生活、生态之间没有保持平衡的问题。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面积广大,但山地多,平地少,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有180余万平方公里,但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他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但是一些地区的国土开发方式仍以粗放式、无节制的过度开发为主。以往城市化过程中,曾出现城市建设“摊大饼”的现象,但也有很多城市因为容积率过高而出现交通负荷过重等“城市病”。 还有现在整个建设空间和人口空间不协调,整个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基本都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度集聚,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资源承载力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10 这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美丽中国”,让三个空间更好匹配,这是未来指导规划的核心。

未来区域规划如何协调发展,不同规划之间如何衔接,这也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更高层面出台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统领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规划,从而保障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2010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将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强制性保护。

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大战略格局”: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建设海洋强国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概念进入十八大报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开头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报告中用了“全面”与“根本之策”,在往届报告关于资源节约的部分均没有出现过。这体现出政府对这部分重视度进一步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新能源

11 和可再生能源,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要求: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按发电量计算,中国目前的水电开发程度不到30%,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中国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发展并举,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十二五”时期,中国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中国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有序发展”的原则,发展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二是加强水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

三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禁止非法压低地价招商。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修编的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用途管制和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

四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统一规划管理,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开发。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依法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建立矿业权交易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完善重要资源储备制度,加强国家重要矿产品储备,调整储备结构和布局。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种提法也是首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

一是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这里的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土壤修复、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湖泊流域治理等内容,主要涉及生活与工业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金属治理和土壤修复行业。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重点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如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恢复、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实施好城乡绿化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二是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

12 然灾害能力。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现在,水、大气、重金属污染等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不少,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要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指出,“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四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水平仍然居高的现实,严格履行减排目标,并在资金投入、技术转让、人员培训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中国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推进完成降低能耗、增加可再生能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低碳经济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与制度结合的监管才是有效的监管,归根到底要靠制度建设的力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首次提出来的,是一个根本性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仅仅是号召和观念转变还不够,需要我们的制度进行改革、改变,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保护与开发的难题,核心是利益调节问题,也就是说要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探索建立以下几方面的体制机制:

(1)健全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科学设定GDP指标、地方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官员政绩评价等问题。要注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研究和调整,在考核体系中合理确定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绿色经济指标的比例,形成有利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导向。

(2)深化资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十八大要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资源性产品是指石油、天然气、水、土地、电力、煤炭等处于产业链上游环节、作为生产和制造的资源性产品。目前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多数由政府控制,整体偏低,没有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不但难以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起到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反而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可谓触目惊心。

一是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13 中国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价格体系相当紊乱和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同类商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特别是某些农产品、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当前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滞后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性体制约束之一。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应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以煤、电、油、土地等重要资源的价格改革为重点,不仅要反映开发和生产资源直接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要反映最终由社会承担的环境损害等外部成本。根据不同资源的长期稀缺程度进行价格调节。可以根据一些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长期稀缺程度,征收不同水平的资源占用税,以引导消费,倡导和鼓励节约,同时将税收收入用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应理顺资源产权关系,适当提高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资源所有权在分配中所占比重,减少资源流通的中间环节,防止资源产品加价后转化为行业垄断收入。建立资源价格改革的利益协调机构。建立高层次的利益协调机构平衡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理顺各级各部门资源价格改革的职能,推动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有序。

二是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十八大报告要求: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环境经济政策。

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者、提供者和受益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维护,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比如说生态环境好,鸟语花香,这就是一种福利和收益,而这不一定是免费的,是有成本的。同时,青山绿草,如果不去开发利用,就是放弃这部分的机会成本。生态维护、生态重建和生态恢复,这也需要投入,对享受生态福利的人来讲,就是一种生态义务和生态责任。

实施区域生态补偿。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发展经济,可以分别简称为生态区和经济区。生态区有义务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有理由要求给予经济补偿。为保证不同主体功能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和生态保护成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必须健全相关重要主体功能区的协调管理与投入机制,在全面评估生态区环境保护实效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相关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开展相关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研究建立相关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试行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是上游地区保证水质水量,而下游地区则通过补偿或者补贴,帮助、保护上游生态。这种机制有益、双赢。应积极开展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鼓励流域上下游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水资源保护协作、异地开发等方式,逐步开展流域生态效益补偿。

完善要素生态补偿。森林、湿地、矿山等作为以保护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地质构造以及水源地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是最

14 值得获得生态补偿的区域。对规划的市、县生态公益林由地方财政实施补偿。要探索在生态功能重要地段收购非国有重点公益林。要加快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明确重要湿地的保护面积,并将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到县或部门,先行对重点湿地进行生态效益补偿,逐步扩大湿地补偿范围。要探索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确立相关矿产资源定点区域及企业,全面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坚持“谁破坏,谁恢复”原则,联合有关部门科学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和矿山生态补偿基金,研究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对遭到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3)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它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而产生,综合地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GDP代表着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使不同经济水准的区域、不同自然基础的地区都可以找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着力点。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GDP提了很多年,实施起来很难,没有可定量评价的标准,今后必须把相关评估指标确定下来。

(4)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可达到实现生产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线性经济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转变;实现消费方式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盲目消费向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转变;实现资源供给与资源消耗总量的动态平衡;实现环保路径从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转变;实现思想观念从片面强化改造自然的盲目发展观向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转变。

一是制定进出规则。提高行业、企业、产品的节约少污高效的准入门槛,严把项目产业政策、环评、土地、节能、投资等关口。产业准入机制包括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新上项目必须“两符三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项目,该改造的坚决改造,该关的坚决关,该停的坚决停,该并的坚决并,该转的坚决转。对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和环保要求、保有资源储量严重不足、超标排放、有违法行为以及当地政府确定为整合但拒不参与整合的企业,依法强制退出。坚持新上项目技术、能耗水耗等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调整指导目录,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加强高耗能产品的生产许可把关,出台落后产能退出奖励办法,逐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淘汰类产品的产能,综合运用价格、税收、土地、环保、市场准入制度、安全生产等多种手段,促使其加快退出。对产业限制类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确需改造升级的,其新增污染排放量必须实现“增产减污”。对于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必须通过企业、

15 区域等量削减实现平衡。

二是提供信贷服务。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债券、担保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如组建型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并启动基金运作,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两型”产业发展。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把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做好符合节约少污条件的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适当向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污染治理项目倾斜,重视资源节约和污染治理效果,完善资金拨付程序,实行以奖代补。

三是利用税率奖惩。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形势下,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行结构性减税措施。可以充分利用上述政策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兴水泥行业,改造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加快推进汽车工业发展,尽快形成新的产能。可以利用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突出对冶金、机械、有色、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领域进行高端化、高新化提质改造,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精品钢材产业的发展,承接沿海先进的产业转移企业。实行税率与企业节约少污挂钩:对同一行业和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实行低税率;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实行高税率;当其节能减排达到一定水平时自动适用较低税率。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标、超总量排污。

(5)加强宣传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人人参与,需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树立环境意识,树立生态意识。

广泛传播生态知识、法律知识,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充分发挥电影、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编辑、摄制、出版有影响、高质量的环境保护出版物,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维护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公民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增强生态道德教育。要促进环境公益广告的发展,组织指导各行业、各企业在电影、电视、报刊、包装及印刷品上宣传环境公益广告,指导和规范公共场所和重大活动的环境公益广告宣传。

确立广大公众的生态知情权和环保参与权,及时公布本地区资源环境数据,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如大气、水、噪音、辐射等)公报。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在我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勇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1.坚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理论上的一次大胆突破和完美表述,全面概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而和谐的关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只有基于这样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16 近代工业文明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和思想方法,它颠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都存在着重大缺陷,并且是导致传统经济走向人和自然冲突恶化的思想根源。英国近代科学鼻祖F.培根(F.Bacon,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首先将人类中心主义从理论推向实践。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就需要了解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手段,它的真正目标就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而法国科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则主张“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提出著名的命题:“人是目的”。他认为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而且,人为自然界立法,“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当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自然观的危机。

其实对于人类无视生态规律的盲目征服以及任意采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当中就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

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要发动社会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必须把人看作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主人与仆从之间的关系,而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间平等的关系。人要尊重自身,但首先要尊重自然,不能再对自然肆意盘剥和掠夺,必须呵护并善待自然。

(2)顺应自然,就是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人应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确定的工作重点、方向和各项措施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成功。反之,脱离了客观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就难以取得成功。”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5年03月12日)生态规律是指生态运动过程中所内含的必然性或本质联系。生态规律包括:互生规律,即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共生规律,即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再生规律,即物质循环转化;协同进化规律相互适应与选择;平衡规律,即物质输入输出的等。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来治沙,结果“人进沙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沙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干扰产生的土地退化现象,局部治沙可能成功,但整体治理难以奏效。治沙应该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在沙漠周边地区过渡带主要应控制人为活动,保护地表结皮、固沙植物等;在重点退化地区可适度生态移民,在一些地方可以“人退”实现“沙退”。建设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

17 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十八大提出以“自然恢复为主”意味着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几十年来,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传统不但未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以杨树为例,原来的“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成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岭。整个大西北、华北平原,甚至江南一些地区,也以杨树为主。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单一树种形成的种群实质上是一种生物多样性极端下降的“绿色荒漠”。

(3)保护自然,就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人类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人类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

2.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十八大还特别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为了发展而发展”的陷阱,实现为了全民幸福的发展。

(1)以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国已经到了以生态文明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2)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能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出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必将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是“政治生态体系”观。所谓“政治生态体系”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之间,以及人所组成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内部环境”和“社会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模式。一方面,研究人的劳作栖息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建筑设施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原料供给源、产品和废弃物的消纳缓冲和调节的库)及体制、组织、文化和技术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有机复合系统的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化关系和信息反馈关系,以及结构、功能过程关系。另一

18 方面,研究传统民族国家在“政治生态体系”中的地位,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协调关系和治理机制,按照为生态循环经济服务的原则建设生态制度文明。

(3)以生态文明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科学的自然价值观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科学的自然价值观建设,将科学的自然价值观融入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建设过程中,提高全社会的资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形式,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4)以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归根到底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和发展世世代代的利益。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保护中华民族世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条件。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探索和实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新道路越主动、越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就越明显、越持久。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政府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是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代价小”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效益好”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可持续”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将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国民经济体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各个方面,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改善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是有效减轻环境治理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 3.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1)节约优先

19 节约优先就是要超越和摒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使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将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放到国家发展全局考虑,通过开源节流、节约集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保护优先

保护优先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约束条件,严格环境准入,控制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保护优先,既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直是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一些地区曾经不顾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导致水体或土壤严重污染,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等。当前,急需贯彻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开发、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的敏感区域,必须加强保护,建立长效机制。

(3)自然恢复为主

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能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自然恢复为主意味着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地方对自然生态的索取大大超出了其承受能力,以致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严重失衡。利用自然能力恢复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做法。大自然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可以依靠自然本身力量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是近几年来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其本质就是让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经过几年实践,许多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应该总结推广这一经验,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4.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三大发展理念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三个发展”思想是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

生态危机,是“危”,也是“机”。危险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放眼世界,未来的世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摒弃,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机遇。据联合国环境署预测:在农业方面,采用有利于生态的耕作方法,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可以在2050年供养90亿人口。在水资源、林业发展、制造业、废物利用、绿色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方面,绿色经济也都大有可为且必将大显身手。

(1)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20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对“绿色发展”的内涵作了明确阐述:“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绿色发展要求人类更主动把握自然的发动因素,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

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 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途径。

绿色发展是国内国际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义务、共同的使命。谁抢先占领绿色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绿色发展的大势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

绿色发展,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

中央是绿色发展的规划者,地方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既要集中优势打歼灭战,如主体功能区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等,更需要打持久战,如推动节能减排、减碳等行动,持之以恒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2)循环发展

循环发展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十八报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一是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

二是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是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四是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循环经济技术和

21 产品名录,建立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3)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方案,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越来越引起各国注意,它不仅是科学问题,已逐渐演变为政治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之后,国际社会更加认识到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威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近100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未来100年还可能上升1.1—6.4℃。科学界普遍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要求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呼声日渐增强,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增长,各方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和期待也不断上升。我国已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一样无约束地排放温室气体,而必须从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态度。

低碳发展的实质是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为支撑、低碳政策制度为保障,通过创新低碳管理模式和发展低碳文化实现社会发展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发展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税收、融资等优惠,引导政府和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必须创新低碳产业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等机制体制,制定和实施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南,走低碳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装备、水电环保等为重点产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年,中国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

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五年内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约束性指标新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

22 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合物排放分别减少10%。

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来建设生态文明,一代伟人所描绘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美丽画面就一定会再度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美丽中国,天蓝、地绿、水净。国人期待,世人瞩目,目标既定,中国加油!

23

第四篇: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

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科学运用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弘扬生态文明,保护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也是农业的潜力所在、魅力所显,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长远之策。

一、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受制于生态系统,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决定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1、生态恶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一是农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资源禀赋方面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沙漠化、荒漠化土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8%和18%,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可利用草场90%以上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二是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我国耕地污染面积已近2亿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西方发达国家的3倍,农药施用量为美国的2.5倍。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但严重污染农村水环境,直接危害农产品生态安全,还深度破坏农业的伴随型生态系统。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污染也日益突出。加之以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农村工业化,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十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更为直接。三是农民居住环境治理滞后。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根深蒂固、公共环卫设施的严重不足、村镇管理缺位等原因,农民居住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脏、乱、差”现象严重,生态威胁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加凸显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与重要性。

2、生态良好是体现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突出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是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从这个内涵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有利于优化经济 1

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增加农民的有效收入,保障生活宽裕;有利于丰富精神文明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推进村容整洁;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也集中了一个地方所有村民的共同愿望,这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把生态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设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搞好建设。在制定产业规划、确定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当前与未来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3、生态保护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命题。按照生态学理论,社会的转型首先是从产业的生态转型开始的;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根本取向、以生态资本为基础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一旦破坏,今后治理成本更高、代价更大、恢复更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标志着国家适时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的主战场放在农村。以城乡为界,广大农村是淡水、耕地等资源的最大腹地,农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线长面广。从这一角度讲,建设新农村,改善村容村貌,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既是改变农村长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依托,体现出保护大生态的宏观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注重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生态的理念,立足于全部国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耕地、林地、草原、淡水、海洋、生物、光热等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农业,建设绿色而美丽的新农村;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确保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平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举措,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

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也可以说是一场生态革命。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层次上看,它的基本任务和工作是培育农村生态产业、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发展农村生态产业。依据农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等要素,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从长沙来看,一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围绕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重点建设了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等生态农业走廊,深入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四大生态农业产业走廊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发展水平较

高、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区域。二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坚持服务城市、提升价值、拓展功能、打造品牌的开发理念,以现代农业展示、农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为特色,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园、农业产业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建设。全市现有“农家乐”1200余家,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20万人次,经营收入总额约1500万元。三是发展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注重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合理地使用地、肥、水、药、种、能等投入,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安全,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着力抓好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储运、加工、包装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

2、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高效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资源,促进农村生态资源的显著增值,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一是要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抓好退耕退牧还林还湖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环城林业生态圈等重点工程建设,正确处理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防止新一轮森林破坏,控制大树、古树移栽进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填塘、不砍树、不推山,吸取“大跃进”的教训。二是要珍惜利用水土资源。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大力发展农村小康水利,充分发挥其灌溉功能、观光功能、旅游功能和休闲功能,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防止水土资源流失。三是要推广利用新型能源。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能源村”、“卫生村”、“生态村”。长沙的实践证明,农村沼气建设前景广阔。我们把沼气建设与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与庭院美化、绿化、净化相配套,促进了畜牧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着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庄生态环境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小康水利、道路、电力工程建设,形成生态资源有效整合、环保设施统建共享、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新格局。二是要因地制宜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整体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使村庄、街道的变化延伸到庭院,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切实保护好山体水系和植被,搞好农村沟渠、堰塘整治及田园绿化,完善村

庄建设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三是要分类指导开展村镇生态创建活动。积极创新载体和模式,推动村镇生态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着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从今年开始,长沙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重点,示范村逐步实施“三整三改一分离”(“三整”即整修乡村道路、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三改”即改水、改厕、改电,“一分离”即人畜分离),整治村逐步实施“四清四改”(即:清路障、清淤泥、清污水、清垃圾,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这样整村推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生态集合效应。

三、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我们要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以规划为先导,以机制为纽带,以投入为保障,把新农村生态建设推进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1、编制新农村生态建设规划。既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格局,又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建设相结合,使生态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划的编制要分别提出长期、中期、短期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并根据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状况分别采取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策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如我市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安排村镇规划专项费用1000万元,用三年时间完成建制镇控制性详规,村庄规划面达50%。并组织18家规划设计单位,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5所大学的700多名学生,分成100个小分队,深入全市200个村庄开展新农村规划的前期调研,确保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做好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同时,我市还免费向农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真正做到以规划指导建设、引领发展。

2、完善新农村生态建设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坚持定期研究和部署新农村生态建设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各种不同利益关系衔接好、平衡好,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调动方方面面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参与、自觉支持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执法监督机制。推进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节地、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快《循环经济促

进法》的立法进程,抓紧制定《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生态恢复与修复责任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保证现有生态保护法规和条例的有效贯彻实施。三是建立生态预警机制。建立健全乡村环保机构,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和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评估和预警,为新农村生态建设提供迅速翔实的科学依据。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宣传等方式,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生态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撑。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农村生态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引入“绿色GDP”指标体系,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修订县市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抓好督查落实,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3、加大新农村生态建设投入。一是逐步提高财政预算中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支出比例,并优先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新农村建设的财税和收费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资源节约管理和农村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对一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积极探索农村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办法,加大对生态良好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加快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真实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生态食品提供价格杠杆,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三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生态建设,走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之路,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四是重视加大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科技投入。支持开发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农业新技术,努力突破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的技术瓶颈,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和农民培训,推广节水灌溉、优良品种和新型农药,用先进实用技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强化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技术支撑。

第五篇:专题二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时政专题二 建设美丽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

1.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

①说明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应服从于资源、环境保护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③说明了我国将把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强调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④ 2.建设生态文明,需要()

①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②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③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④以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要求我们必须()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决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坚决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4.在十八大中,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代表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l/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要改变这样的面貌,就得() 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②把保护环境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③大力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④继续推行节能减排的举措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下面的诗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是()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②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④泛舟清河上,漫步水云间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6.据有关②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这表明()

A.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不如农村B.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C.经济越发达环境污染就越严重D.保护环境的最主要任务在城市

7.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你我一起参与,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经常使用塑料方便袋B.随手丢弃废旧电池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D.购买和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

8.2012年11月19—20日,第二届能源管理体系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德州召开,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以推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为基础,以责任考核、能源管理师、能效对标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为抓手,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

①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②消灭环境污染问题,还人类一个绿水青山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④促进改革开放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9、2012年11月19—20日,第二届能源管理体系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德州召开,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以推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为基础,以责任考核、能源管理师、能效对标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为抓手,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

①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②消灭环境污染问题,还人类一个绿水青山 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④促进改革开放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10、有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有人“发大自然的横财”。今年继湖南省桂东、延陵两县非法捕杀候鸟事件后,又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东方A鹳毒杀事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A.依法严厉打击B.毫不犹豫,将其绳之以法,送交公安机关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器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氏袭永续发展。 材料二:

(1)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战略。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2)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是关乎着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未来工作的中心。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

12.材料一: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根据材料回答:

(1)请你谈谈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我们应如何贯彻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提议。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方法,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13.为了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整理搜集了以下卡片,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了以下问题:

(1)【时政解读】从上述材料看,我国为什么实施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活动领悟】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节能减排的活动,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3)【出谋划策】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上一篇:电力先进班组事迹材料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