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想要学好高中历史这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一味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1:

小组合作探究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改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相互分享、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此激活学生学习动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

前言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导致课堂氛围不佳,学生学习效果不好[1]。对此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鼓励、指引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讨,让学生可以在主动探索中理解历史知识本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高中历史教学落实小组合作探究的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是随着新课改深入而兴起的一种教学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

促进学生信息整理能力提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信息也更加多样化,特别是网络渠道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对高中生来说,他们本身缺乏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不能准确筛选信息准确性,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能指引学生学会在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利于学习的信息,这对于学生发展有极大帮助。

强化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与人交际能力会得到良好提升,并且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也会逐步形成合作意识,这对于学生小组合作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

强化学生历史课堂参与热情。在过去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以自己为核心,不停的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习题训练,或者是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很枯燥,学习热情不高。将小组合作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显著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交流,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课前合作预习

新课标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的发展,以此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2]。而在实践中,课前预习环节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具有很大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指引学生开展课前合作预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对历史知识有初步印象,为学生后续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解《辛亥革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要求各组学生,针对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等内容,开展预习活动,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预习方向,自主收集相关起义的时间、领导者、发生时间等,并要求各组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示出自己组的预习成果,以此激活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

课堂合作讨论

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要注重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指引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对历史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各组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不同意见,并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性,指引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便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本质,促进学生正确历史观念的形成。

例如教师在讲解《两次鸦片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探究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另一个小组则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及教材内容,分别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发生时间、最终结果以及影响等。两组学生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让两组学生派出代表,在课堂上通过报告、演讲等方式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当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对报告存在疑惑时,可以举手提问,演讲汇报者需要解答其疑问,如果解答不出来可以向小组成员求助。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探究,能显著加深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知识的理解,并且激活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

合作解决问题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制定合作探究目标,明确合作探究重难点,并为学生设置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3]。例如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问题“在五四运动中,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谁?五四运动斗争结果如何?在五四运动中谁起着先锋作用?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发展的影响有哪些?”通过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加有目的性,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把握。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会历史知识,并且能掌握用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蕾.小组合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鸦片战争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72-73.

[2]樊磊.合作學习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教育论坛,2020(7):32.

[3]马广林.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22):114.

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作者:安宇飞

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2:

论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想要学好高中历史这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一味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现代教学方法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得到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团结合作精神,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  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一、高中历史课堂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

(一)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组内成员间加强交流互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增加师生间相互沟通的时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增加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信心。

(二)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

内容繁琐且复杂是历史这门学科的特征,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时会对其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再加上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变成恶性循环,学生失去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信心,历史成绩也不断下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责任感,减轻其心理负担,每次回答问题时代表整个小组,具有充分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组内成员之间加强交流互动,使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

(三)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对于部分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想要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记忆大量且烦琐的知识点,部分学生因付出一定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逐渐对历史这门学科失去信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但是选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集体荣誉而不断努力,逐渐改善自己的历史学习状况。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学习与帮助.进而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落后

尽管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但是受考试制度的影响,成绩依旧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因素尚未得到应用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凸显。想要学好高中历史这门学科,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关键人物、历史事件、发生朝代等极易混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其产生厌烦心理,学生为了考试只是机械的背诵,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二)脱离现实生活

历史所反映的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情,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是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但是实际的历史教学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他们机械地记忆历史人物与事件,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些消极心理,认为学习历史这门学科就是浪费时间,失去学好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一)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划分,才能够将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作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凸显出来。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不应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划分,要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合理划分小组人数,组内人数保持在四到六名之间,保证组内能够通畅交流,提高组内成员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自身基础进行划分,而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相关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看法,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本质不同,能充分发揮学生主导地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教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融入学生的讨论当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构建有效评价机制

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能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过程中,采数一些激励措施,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成效进行评价,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引入一些先进思想,为其今后的成长起到积极意义。

四、结束语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探究模式,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采取这种新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赵培林

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3:

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内容摘要】本文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手段,并主要从课前合作、課中合作与课后合作三个层面展开系统论述,整合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案,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 小组合作 方法策略

高中生个体能力有限,在历史学习方面时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历史教师又不能及时地了解全体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无法得到解决。针对这种情况,在高中历史课堂打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高中生互动合作,就具备以下优势:首先,学生在互动中可以取长补短,弥补自身认知上的缺陷,让部分认知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其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让能力弱的学生在能力强的学生的带领下增进自身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关键。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一、课前合作,各司其职,预习新课

课前预习是帮助学生事先了解新课框架,洞悉知识的重要过程,良好的预习能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事半功倍,更好地认知教师在课堂中所讲述的知识点和内容。但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预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梳理一篇新课的内容,至于前后之间存在哪些关联性和必然性,很少去思考,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知道新课讲了什么,就算是完成预习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某个问题钻牛角尖,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在其它部分的预习上却没能做大文章。针对这些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合作,在预习的过程中各司其职,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预习成效,而且还能让部分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迎刃而解。

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为例:在围绕这节课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预习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一同梳理新课内容,也即是对“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与间接原因给予初步的了解,并认知各个学派的核心思想;其次,因为小组合作是由两名优等生、三名中等生和一名学困生组成,所以在分工合作期间,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可以有能力弱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完成,而优等生则负责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展開分析,深入地探究新课。在此期间,当小组内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由组长进行记录,再在新课教学时询问教师。由此全面提升新课预习的效率。

二、课中合作,互动探究,解决问题

在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由教师制定方案、主动引导,再由学生被动吸收。继而,让历史课堂呈现出了“一个教学,一个学习”的局面。虽说这种教学方法不无道理,但是从整体来看,并不能真正地激发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和学习意识。而且,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多地是关注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却很少关注学生学的过程。这种教学理念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还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对此,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探究,解决问题,便成为了课堂创新的重中之重。在此期间,历史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学习的主体则由学生担任。

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点,由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合作小组互动探究。以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为例,提出以下问题:如果蒋介石没有去西安,是否还会发生西安事变?是否还会有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什么?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并且间接隐含了“必然性与偶然性”概念,如果由合作小组互动探究,则可以更快的寻到答案;第二点,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预习质量,让学生的困惑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课后合作,延伸探索,知识迁移

课堂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学生无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真正地掌握所有的知识。因此,课后复习的意义和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且,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限,若想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某段历史,单纯地凭借教材中介绍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合作小组利用课后时段查找一些相关补充内容,以此更透彻地了解某段历史。例如,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可以要求合作小组利用互联网索引相关专家对这段历史的点评,以及相关文献材料。而且,高中生在思维、理解能力上都趋向成型,所以在围绕合作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阅读这些材料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另外,历史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延伸性的练习题供合作小组操作,比如: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国并不缺乏有才干、爱国的优秀将领,为何依然失败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开设的银行与今天我们看到的银行存在哪些区别?为了提升合作小组的探究积极性,历史教师还可以在此期间渗透竞争机制,并给每个小组安设一个积分平台,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合理给分,然后再在固定的时间内评比哪个小组的积分最多。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是否可以真正发挥作用,不单单取决于学生之间的合理互动,同时与教师的引导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授课中,历史教师有必要给予合理的鼓励,让学生敢于面对失败,让他们在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能够团结起来,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合作的意识。另外,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也要时刻完善自身的能力和知识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最佳的辅导和点拨,成为一名合格的领路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

作者:范新美

上一篇: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文学论文下一篇:中职学生课程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