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相关的财政投资也越来越多。财政投资评审本质上是一种财政监督管理,其目的在于防止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被过度高估或片面压低,确保投资资金使用安全的同时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建设健康且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基层在贯彻制度的工作实践中,地方财政部门因自身情况的特点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论文 篇1:

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研究综述

[摘 要]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实施监管职能的具体体现,本文拟将近年来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介绍。

[关键词] 财政 投资评审 综述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实施监管职能的具体体现,其在加强财政投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投资效益,构筑公共财政框架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财政投资评审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职能定位、评审模式和评审方法等三个方面。

一、关于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定位的研究综述

自从1994年财政部门收回原来由建设银行代为行使的评审职能以来,关于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定位问题,明显存在一个认识逐步清晰深化的过程。最初,人们一般将财政投资评审视为财政职能的延伸;而在当前,人们已经将财政投资评审定位为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政投资评审视为财政部门加强预算执行监管的重要手段。

朱志刚认为,财政投资评审应该是财政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进一步加强投资评审工作是新时期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的要求。 加强投资评审工作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应该站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预算制度改革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财政评审机构承担的是公共任务,不应该将财政评审机构看作中介机构,应当是一个由国家拨款的单位,而不是依靠评审收费来养活自己的机构。

庞敦之认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为财政投资管理提供基础性、技术性服务,是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监督的方式和手段,是财政基本建设管理职能的延伸。

魏跃华认为,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是财政部门所属(或主管)的专业监管机构,承担(或履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决(结)算的经济技术监管职责。其专业审核是财政项目预算运行机制的必要环节。

黄佩筠认为,政府只有经过科学缜密的评审过程,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因此,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财政投资评审,公共财政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本质地说,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是政府公共财政职能的实施机构。

谢贤星认为,财政投资评审是通过考察、评估和测算政府公共投资客体运作全过程,对相应的政府公共投资进行技术性、基础性的审定,保证其使用效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财政部门资源配置职能的一部分。贾康认为,加强和完善财政投资项目的评审制度是当前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要求;为了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必须精打细算,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就离不开财政投资项目的评审;财政投资项目的评审应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财政投资的效益,这就意味着,不仅仅需要考虑财政投资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财政投资的社会效益。白景明认为,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建设是财政投资评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建设过程当中,应该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明确评审机构的性质,评审机构应当被定位为行政系列而不是事业单位;二是要明确评审机构的职能,评审机构应当根据有关法规组织评审;三是优化评审队伍的结构,以适应财政投资评审专业性强的特点。

二、关于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模式的研究综述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模式就是关于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的范围、目的、准则、评审思路及其评审方法的总括,是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评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升华。

1.关于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目的和准则的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无论是政府机构的专业领导还是学术研究者都已经对投资评审作用的强化和投资评审模式的完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投资评审的范围方面,朱志刚提到:“应当围绕财政工作的重点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尹慧敏指出:“切实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在强化预算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对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庞敦之认为:“财政投资评审是提高财政投资效益的有效措施”;在投资评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方面,孙志筠提到“评审质量是评审工作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尹慧敏指出“拓展投资评审业务范围,建立科学规范的评审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

尹慧敏、庞敦之指出完善投资评审制度应作为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与财政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来看待。

目前,针对国外财政投资评审模式的研究尚不多见。且主要集中于对国外投资评审机构、投资评审程序等方面的描述性研究。如《英国、意大利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体制考察报告》主要集中于对英、意等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机构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流程的全景式描述;《美国、加拿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考察报告》,在对美国、加拿大政府投资管理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政府投资监督管理制度,并进一步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为例,详细解释了美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和预算控制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考察报告》在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两国政府的投资监管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国外投资评审模式的研究很少涉及投资评审在预算管理中的定位等内容。

2.关于财政投资评审事业发展思路的研究综述

尹慧敏,庞敦之认为,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财政工作重心应由资金分配到资金管理转移,应该扭转“重分配、轻管理”的局面。财政投资评审应该配合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等财政预算体制创新,将管理和监督的触角扩展到财政资金分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环节。 上述观点具有代表性,也散见于近期许多论述中。

尹慧敏认为,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和规模有待扩大;财政投资评审的规范化、程序化明显欠缺。段晓晨指出,财政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设计阶段是评审的重点,必须运用全生命周期投资理论进行投资项目的投资估算和投资方案的优化。银涛甚至为工程项目概算设计了一套造价估算方法,对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造价投资估算具有积极的意义。

3.关于财政投资评审的指标体系

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的康学军主任认为,加强公共支出绩效的评价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受托理财的财政部门有必要在制度上加强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开展公共支出绩效评价要处理好绩效评价与绩效预算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部门自我评价、财政评价、人大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关系,以及项目绩效评价和部门绩效评价的关系。应该逐步完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逐步实现绩效评价的法制化,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挂钩。

财政部科研所的贾康认为,做好绩效评价工作是提升公共利益的具体努力。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努力把绩效评价工作由粗到细做好,关键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要以制度安排,谋求公共效益最大化,保证制定的目标不落空;二是把绩效评价作为贯彻落实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依据,使绩效评价的重点往前移,通过事前评估,更多地规避实际发生的低配置,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把项目绩效评价作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到整个支出和预算;四是提高绩效评价的法制化水平,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依据;五是研究工作者要加强研究,做好专门人才的培养,共同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的马晓河认为,政府投资目标比较复杂,要围绕公平性、效率性和先进性建立评价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米建国认为,对财政性投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是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财政部门搞好绩效评价要注重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的结合,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结合,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事前评价和事后监督的结合,量力而行和发展需要的结合。

财政部科研所的苏明和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的高培勇认为,绩效评价是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是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评价,包括起点、进程和结果。有关财政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要准确定位。一是要解决好对谁负责的问题;二是要区别公共财政支出与非公共财政支出的关系;三是要找准评价的依据和评价的对象。同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与审计工作重叠的问题;二是在实践中与部门利益的冲突问题;三是在财政部门内部的工作协调问题。

王海兵在《公益性项目决策阶段财政投资评审的方法研究》一文中认为,项目投资决策评审的指标体系应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指标、建设条件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环境影响指标等;而系统性、独立性、可测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全面性与必要性等内容是构建财政投资评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刘新民在《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研究》中设计了资金筹集与运用、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使用后的效果等五个方面的指标。他认为,政府公共工程绩效评审指标的选择应考虑到全面性、适当合理性、针对性和真实准确性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钟凌云在《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一文中设计了主要财务评价静态指标、主要财务评价动态指标、不确定性分析指标、建设速度指标、工程质量指标、达到建设能力状况指标、投资回收效果指标、社会效应指标和环境效应指标等十类指标来综合反映财政投资项目的效绩。他认为,相关性、综合性与系统性、责任性与可控性、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可操作性与成本效益性,以及持续发展等原则是建立政府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吕耀俊在《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中提出了财务效益指标、国民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环保评价指标等四大类指标来综合反映财政投资项目的效绩。他认为,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立应遵循层次性、相关性、地域性、时效性、全面性、可控性、动态性和指导性等原则。

浙江省财政厅绩效评价处课题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设置了三级指标来综合反映财政投资项目的效绩。该课题组认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遵循精确性、相关性、可行性(易操作性)、可比性和重要性等原则。

另外,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详细介绍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其中也涉及相关的评价指标,如财务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不确定性分析指标、方案比较指标等。

三、关于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方法的研究综述

我国建国初期的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基本上是按照“先勘探,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进行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投资项目的评审真正引入投资管理程序。随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不少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不搞可行性分析,也不编制设计任务书,出现了大量“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四边”工程,造成国民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国家计委正式把可行性研究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1983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规定一旦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都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此同时,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中国投资银行也在其贷款项目管理中引入了项目评审的原理和方法,并于1984年出版了《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作为投资银行系统开展项目评估的依据。随后,建设银行又于1984年拟定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工业项目评估试行办法》,用于指导建设银行基建贷款的决策管理。1986年,国务院正式将项目评审作为项目前期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要求建设项目必须先提出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可以开展前期工作,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而且,国务院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达到规定的深度,编制大中型项目设计任务书时必须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有资格的咨询公司评估,提出评估报告,再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至此,项目评审已经成为我国投资项目决策过程中的法定工作程序。

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长期采用定额计价模式,财政投资项目评审也以合法性、合规性审核为主,评审的业务流程,以及评审的方法相对简单,技术性明显,因此,尚未发现涉及财政投资评审方法的系统性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财政投资评审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考评理论与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4

[3]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7

[4]郝书臣 曲顺兰:财政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

[5]翟 钢:现代国库制度的理论分析[J].《财政研究》,2003.5

[6]杨雪芳: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与项目可行性问题研究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5.7

[7]赵 钰: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几点设想[J].《经济研究参考》,2003.7

作者:黄志刚

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论文 篇2:

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相关的财政投资也越来越多。财政投资评审本质上是一种财政监督管理,其目的在于防止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被过度高估或片面压低,确保投资资金使用安全的同时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建设健康且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基层在贯彻制度的工作实践中,地方财政部门因自身情况的特点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财政投资;投资评审;问题;对策

自我国宏观调控工作进一步调整以来,社会公共性基础事业建设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政府在国计民生中肩负的使命和职责也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节奏。财政可以理解为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活动,它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是政府履行其基本职能的主要途径之一。财政投资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建设的鲜明表现,是对社会资源合理再分配的重要举措,对于国计民生的影响是持续且深远的。因此做好财政投资的评审工作,也是对政府正确形式自身权力的有效监督,能够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新形势下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重要性

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随着财政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不断的提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水平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首先,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对财政资金的流向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外,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其次,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效的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重要任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做好财政评审工作,不但能够更加合理的对各项财政支出进行控制,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投资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节约政府投资的目的。最后,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为公共财产投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各级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投资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利用财政投资评审来有效的提升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为公共财产投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进而逐步的实现公共资金的合理配置。

2、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存在问题

2.1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截至目前,全国尚未统一规定基层财政投资评审的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以及如何设置评审机构,基层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仍在沿用 2009 年出台的财政部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但该规定仅为部门规章,并未上升至法律法规层面。虽然各省、市级评审中心亦针对财政投资评审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与规定,但终究缺乏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作为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依据。

由于缺乏全国性的统一管理规定,导致不同地区评审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呈现出多样性。从单位性质定位看,既有地区将评审中心作为行政管理单位,也有地区将评审中心定性为事业单位。从管理体制看,不同地区参照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如参照公务员法、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自收自支等。从工作深度看,有些地区仍然停留在工程概、预、结算造价评审上,也有部分地区已全面介入财政支出项目预算评审和财政绩效评价。

2.2项目管理不到位,资料报送不合规

由于基层项目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导致有些项目的施工过程缺乏有效且到位的管理。例如,有些施工企业利用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对建设项目结算的知识不了解,外加监理单位未能起到应有的监管作用,出现不合理的签证和变更;承接中小规模项目的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忽略对建设过程资料的搜集,导致报送结算材料中的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签证等重要资料缺乏完整性,存在施工合同的专用条款对工程计量、价款调整不清晰的问题;工程施工合同与项目招标文件的结算方式不相同;签证资料上仅有各方签章却无经办人签署对数量、价格的意见等等诸多问题。此类送审资料的质量良莠不齐,极大地降低了评审中心的工作效率,影响了评审的时效性。

2.3评审中心人员编制少,专业力量薄弱,中介机构实力良莠不齐

财政评审工作主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专业技术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评审,由于评审中心人员编制少,不断扩大的评审范围和专业领域超出了评审中心自身的技术力量。在当前的体制模式下,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录用的方式无法吸引已具备较高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入编,所以引进评审中介机构可有效弥补高层次人才匮乏、专业短板等问题。但是由于目前中介机构也存在人员变动频繁,对评审资料的审核把控程度不一以及预结算的成果文件格式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审时效与评审质量。

3、新形势下加强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有效策略

3.1建立健全科学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体系

项目评审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评审资料的涵括范围广,包括立项批文、施工图、清单控制价、招投标文件、合同、设计变更及签证项目、开(竣)工报告等等,资料种类多,评审周期长。评审过程中涉及的单位多,有评审中心、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预算编制单位、招标代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等等,需要沟通的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因此,需要持续推进评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快优化业务流程,将工作细化至评审过程的各环节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评审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保证项目评审质量及时有效。

具体来说,需将所辖区域内的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和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相互协调,通过制定财政投资评审内部操作办法、评审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以及评审人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加强评审过程的全过程管理,为评审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2提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执行力度

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如果想要切实的提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水平,就要不断的提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执行力度。在此过程中,首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来构建出完善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评审机构的综合实力,将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引入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当中去,例如地方上的人大机构和常委部门;另一方面,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建设,同时确保各项评审制度的贯彻落实,从而对评审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进而有效的提升评审的质量。另外,还要科学合理的运用评审结果,严格的依据评审结果来开展预算控制工作、工程项目招标工作以及财务决算工作等,总之,无论是任何财政投资活动都要先经过评审。其次,要准确的把握住相关部门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之间的平衡点,以此来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的就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进展情况向当地的党政部门与政府部门进行匯报。另外,对于各级财政部门而言,要建立起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明确财政评审与项目资金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积极的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3.3加大财政投资评审知识的宣传力度,重视财政投资评审人才的培养

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如果想要促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的加大财政投资评审知识的宣传力度,重视财政投资评审人才的培养。首先,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的开展与财政投资评审知识相关的宣传活动,使各级地方政府的建设管理单位都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其次,要不断的提升财政投资评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当今的时代里,随着财政投资评审范围的不断扩大,对财政投资评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投资评审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之外,还要掌握工程、管理、会计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结语:

随着国家对公共设施、城市环境、医疗卫生的大力投入,投资数量及规模逐年增加,基层财政投资评审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部门专门加强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专项支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通过设立专门的评审机构,在实际的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需要健全科学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体系,不断的提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执行力度,加大财政投资评审知识的宣传力度,重视财政投资评审人才的培养,为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持续改革、良性发展提供有效参考,更加准确落实政府方针,为国计民生谋取更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李娜.新形势下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9).

[2]杨丽娜.如何处理好财政评审工作与财政项目投资的关系的思考[J].营销界,2019(07).

[3]胡克训.浅议财政投资评审在项目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农业会计,2018(05).

[4]潘青锋.财政预算投资评审在政府投资监管过程中的重要性[J].当代会计,2019(03).

[5]邵丽华.提高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02).

[6]季陆.财政投资基建工程项目投资评审工作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7(08).

作者简介:

张祖明(1978-)男,苗族,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

作者:张祖明

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论文 篇3:

如何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几点想法

【摘 要】我国各地各级财政投资项目评审体系充分发挥了我国评审机构的专业技术,加大了监督和控制范围,加强了对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的监控,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的获取的效益,对提高政府建设资金的使用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对投资项目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想法

1 前言

近几年来,政府投资的评审都是以财政部门工作为中心,并积极开拓创新,制定合理创新的新型评审体系,扩大了评审范围,为财政预算管理、投资资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财政投资评审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级财政投资评审体系一直围绕着财政部门投资的改革,在努力做好基础建设项目投资预决算评审过程中,把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不断进行向前向后伸展,慢慢进行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评审,以期可以实现对其的监督。不断向前进行延伸主要呈现在经过对项目投资的概算进行评审,实现对项目工程投资决策时期的的监督控制,和直接支付评审以实现对项目工程实际实施阶段的控制检查,在对后伸展的主要表现是通过投资项目业绩的评价以实现对项目工程完成及使用后的监督检查。

3 财政投资项目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前期阶段投资工作深度不够,可行性论据不充分

财政投资项目做出的投资决策,其包含科学合理的明确拟建特定项目的建设计划、建设标准、建设方向和建设范围、地点。财政投资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项目工程建设是否可以成功,还和项目工程造价高低以及项目投资结果好坏有关。如果某一投资项目决策出现失误,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盲目进行投资,把不该投资的项目也投资了;或在选择工程建设地点时出现了偏差,造成投资的失误;又或者在策划投资项目方案时不合理。在财政投资评审中可以看出,有些投资项目是在缺少了可行性论据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投资而最终导致项目工程在完成之后成为无用之物;而有的则在投资方案上缺少了从全局出发的合理规划,从而导致不断重复改建的状况出现;也有工程在竣工后不仅不符合常规的要求,还要支付很高的成本及维修养护的费用;甚至还有些工程在确定立项时特意把投资预算压到最低,当工程项目得到批准后,就会再次要求加大对该项目的投资,最后形成“钓鱼工程”。这样的投资行为都为以后财政投资项目建设埋下了隐患。

3.2 投资项目设计阶段质量和深度不够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是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1]。在项目刚开始设计的时期,其对项目投资影响的可能性为75% ~95%;在工程施工图的設计时期,对项目投资影响的可能性达到5% ~35%。有些国外专家研究证明:设计所需的费用虽仅仅占项目工程整个寿命周期不到1%的费用,但是如果在正确的决策下,其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力高达75%以上。所以,在做出项目投资决策之后,工程设计就成为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然而现在财政性质的项目投资工程在设计阶段出现了许多的问题:①建设企业与设计单位常常在进行勘察设计时对其质量不加重视,导致勘察设计只是注重表面的形式,有些工程项目则使用周边地块的地质勘察报告,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勘察到的报告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重新设计地基加固方案,最终的结果就是加大了对项目工程的投资,严重的话会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②因为国内的设计收费标准都是用投资数额来作为基数再乘以特定费率来确定的,所以我国设计院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会有意去增加项目工程建设的标准,选择保守的设计方法,进而通过加大对项目工程的投资来收取更高的设计费用。③在机关办公楼项目投资中,招标设计图纸中的幕墙、对室内外装修以及网架等内容的设计粗浅,建设单位常常在进行招标之后就对这些粗浅的内容实行细致的设计。因为机关办公楼是有个人自己使用的,所以建设单位也情愿把资金投在在设计上以追求高档、豪华的办公环境,因此而导致项目工程实际的造价要比投标时的报价要高很多。

3.3 评审制度落后,难以解决问题

3.3.1 基建投资估算的评审在计划与估算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复后就开始进行投资,而在具有法律效力的人大决议下,导致预算与估算评审结果不能起到调节投资预算和投资方案的作用,这样,在评审时发现的问题只能用以借鉴,而在财政投资项目方面其根本并没有改变。

3.3.2 财政有些特定项目的支出预算评审主要都是集中对怎么样执行预算的环节上,使得预算的结果不能成为有利的预算依据,其主要为年度的投资预算拨款提供基础意见,并没有充分发挥投资项目中预算评审的作用[2]。③在政府进行招标和进行采购时,评审介入时间比较晚,当招标确定后,如发现问题也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

4 加强对财政项目全过程评审监督管理

4.1 把计划与城建等管理部门关系协调好

财务投资项目在进行庞大投资项目的效果的评价、可行性论据时都要与计划、城建以及其他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并要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 全过程评审监督更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3]。进而提高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监督水平。

4.2 强化政府投资预算的支出管理

因为经过长时间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节进行投资,财政部门要根据年度的投资计划划拨预算支出的费用,没有专业的评审机制,因此,缺少对投资资金使用与控制,出现抢占、挪用公款的现象。 故进行对财政性投资的建设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察控制,避免项目失误的情况出现,完善预算评审机制,能够从根源上把握好关卡,真正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4]。

4.3 加强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

加强参与投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以及其他的前期管理工作,财政投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时期尤其重要,这个时期的工作要处在于在一个特定的高度,结合全局投资项目规划和政府的管理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分析这项投资项目报告书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对政府拟定的投资工程项目策划是否对市场经济产生影响、是否给社会与生态带来更多的效益、是否符合环境指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选择最合理、优秀的项目方案,正确选择项目工程建设的地点以及规模,科学制定好工程建设标准,完善政府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预算和估算的机制及监督控制。投资项目一但被上级批准,就把它设为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的策划的总目标,并规定不可以随意更改,让它在投资项目中充分发挥决策与控制监督的作用。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缺乏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在参与财政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证明,在整个投资过程中都是以政府计划部决策为主。然而随着对财政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的前置性及不断深入,各级财政部门应对投资项目预算、估算及投资项目资金筹集实行贯彻落实与核对,把它当做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以批准与立项的根据。另外,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阶段,政府财政部门还应同有关的各个部门参加投资项目方案的设计、审核初期的方案设计,把对投资项目的设计理念、建设标准和设计程度等方面提出的建议作为重点。政府还应该控制监督执行限额的投资项目方案设计制度,出现有超出批准标准的投资预算设计方案,在进行评审时统统不能通过,而且还要将其退还给设计单位进行重新设计,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控制监督预算及估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旺明.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的几点思想[J].中国财政,2009:43-44.

[2]李劲.如何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的重要职能[J].财政金融,2010(10):25-26.

作者:赵征

上一篇:定性测量组织文化论文下一篇:金属矿山地质灾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