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以经济增长理论、福利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发展理论的缺陷,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三大新内生要素(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论文 篇1:

浅谈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摘 要】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它具有显著的特点,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缺陷需要解决,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口交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一、缺乏协同效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二是转变集群集中于制造环节的现象,实现产业服务化,将集群提升与产业链完善结合起来。加快企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企业集群生存环境,要大力培育各种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和人才培训。在企业集群发展中要选择关联度高,存在价值链整合效应的产业进行优先扶持。注重原材料、零部件及各种包装储运方面的整体配合的一贯性,从而提高企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是加强产学研的互动和一体化,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深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深圳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等国内外40多所著名大学合作建立虚拟大学园,近5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深圳成立产学研基地,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近80所、博士后工作站39个,孵化科技企业2200多家。企业与高校建立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由初期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点对点分散式合作,逐步扩展到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标志着产学研合作网已具相当规模和较高水平。由此可见,产学研一体化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毛作正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内生要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以经济增长理论、福利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发展理论的缺陷,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三大新内生要素(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型。

关键词: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 内生要素; 模型构建

一、 传统主流经济发展理论的缺陷

(一) 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

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关注焦点是如何提高储蓄率、加快资本积累和资本深化的过程。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在传统的资本和劳动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解释变量。在索洛的视野中,技术进步是外生,而且把技术进步作为一个黑箱,不能用资本和劳动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全部归结为技术进步的贡献。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同时引入更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概念替代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技术进步的概念。新增长理论强调学习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强调知识的普遍存在形式——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源(物质资本、劳动和知识)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考虑资源是通过何种形式实现经济增长的,事实上,资源不可能自动实现经济增长。

(二) 福利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缺陷

旧福利经济学强调绝对平均,绝对平均损害经济增长的效率,而新福利经济学假定分配条件下,通过帕累托标准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而社会福利函数体现向旧福利经济学的回归,认为帕累托最优仅仅解决经济效率问题,没有解决合理分配问题。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社会福利的最大的充分条件。福利经济学弥补经济增长理论仅仅关注效率的缺陷,提出基于规范分析的社会公平问题。福利经济学在宏观水平上分析经济发展问题,而忽略中观和微观分析,同时其关于社会公平的分析缺乏可操作性。

福利经济学的关注视角是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提出效率和代际公平问题。由于公平的问题涉及价值判断和效用满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遇到福利经济学的困境,其公平缺乏严密的量化标准导致可持续发展理论缺乏可操作性。无论是福利经济学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都没有深入研究效率和公平如何兼顾的问题。

(三) 制度经济学的缺陷

不同于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合理制度变迁和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公平。但制度经济学没有深入研究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的差异。非正式制度难以评价的特征决定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相对缺乏。正式制度相同的不同国家经济绩效的差异说明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发展中国家试图模仿发达国家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失败,说明正式制度的有效运作需要非正式制度的支持,而非正式制度的差异决定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照搬。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四) 产业集群对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挑战

在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向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解释提出挑战。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关注经济发展的资源、正式制度、公平与效率,而忽略经济发展的中观层面和非正式制度。传统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重要形式,制度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但没有考虑除此以外配置资源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产业集群。更没有考虑资源禀赋类似的不同区域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差异的原因。传统经济发展理论解释产业集群现象无能为力,基于此产业集群解释经济发展的研究成为本文研究的主题。

二、 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新内生要素分析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新古典增长理论引入解释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技术进步,而新增长理论进一步把技术进步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试图基于产业集群的框架对经济发展的三个要素: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解释。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并认为不同于传统物质资本、劳动和土地的经济发展三要素,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是植根于所在产业集群,具有植根性。这种植根性决定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是难以模仿的,从而形成产业集群的独特竞争优势,进而推动区域乃至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发展。

(一) 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是对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的概念的更广义的替代。由于我们把具有知识的人称为人力资本,所以知识资本概念包括人力资本的含义。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把知识作为重要战略资源。OECD的“基于知识的经济”概念的提出进一步说明经济的基础是知识。知识通常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难以编码的知识,而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的知识。知识不等于知识资本,知识是形成知识资本的前提条件。知识资本概念可以追溯到加尔布雷思(1967)。Barney(1991)基于企业资源论认为知识资本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租金的独特知识。该定义隐含知识资本是企业独特的不能被其它企业完全模仿的有价值的知识。埃德文森和沙利文(1996)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以上学者认识到了无形的知识资本的重要意义,但是对知识资本的研究局限在企业层次上。

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知识资本的生成机理与本质进行研究。(1)产业集群的知识来源及扩散机理。产业集群的地理接近特征有利于知识尤其是隐形知识的生产、获取和利用。产业集群知识的重要来源是集群内部互补的知识整合,而外部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基于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和产业集群固有的地方生产网络是集群内部知识整合的途径,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则是产业集群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种基于内部和外部网络的产业集群形成超越地理限制的空间创新系统。而基于空间创新系统的产业集群提高了知识生产、获取和利用的效率,从而提高集群的知识增量。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是产业集群中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积累提高产业集群的知识存量。而产业集群的能力是产业集群知识存量和增量的函数。(2)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本质及作用功能。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是建立在产业集群的知识存量和增量基础上,植根于产业集群的异质的无形资本。相对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学者们比较早的认识到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尤其是新增长理论把知识资本内生化,对知识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研究。但是其对知识的研究是建立在国家或企业的框架中进行的,而忽略对知识在中观层次的分析,知识决定对知识过于宏观或微观的分析是不能全面理解知识的内涵。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3)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哈耶克(1945)早已提出每个人只可能拥有人类全部知识的极小片段。所以企业也只可能拥有全部知识的极小部分,不同企业的异质知识形成知识资本需要企业间的合作。而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的作用可使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形成更大价值的知识资本。所以,知识资本不是知识存量和流量的简单集合,而是结合区域、企业的资源特色可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重要资源。如日本在知识生产方面不如美国,但是在知识的获取、整合和应用方面远远超越美国。所以,丰富的知识存量和流量并不意味着丰富的知识资本。产业集群的地理接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决定知识存量和流量可以很好地转化为知识资本,例如美国硅谷。

(二) 组织资本

组织存在由来已久,但是对经济发展中组织及其组织资本的作用长期被忽略。 Prescott&Wisscher(1980)正式提出组织资本概念,其认为组织资本是企业专用的信息资产,他们在生产函数中引入组织资本,说明组织资本的投资对企业增长率的约束作用。而Tomer(1987)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认为组织资本是一种体现在组织关系、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信息的汇集上,具有改善组织功能属性的人力资本。许庆瑞(2002)认为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合作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带来未来财富增殖的资本形式,它植根于企业的价值观系统、组织惯例、组织制度或组织结构中。组织资本来源于企业内人力资本和企业间关系资本。以上学者从信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定义组织资本,未描述组织资本与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界限,而且他们所指的组织是狭义的组织仅仅指企业,没有包括产业集群这样的组织创新形式。笔者认为:(1)组织资本是不仅仅植根于一个企业内部,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所专有的协调产业集群经济活动的、植根于产业集群中的无形的异质资本。组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组织是异质的,而代表组织效率的组织资本是异质的。不同国家不同政府管理协调经济水平充分反映其组织资本的水平,区域经济和企业更是如此。(2)类似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组织资本不可能脱离组织而存在。鉴于此,组织资本是不可能简单照搬组织有形正式制度而简单获取。例如美国硅谷的产业集群我们可以学习其成功经验,但是照搬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实上,国内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看到成功的产业集群对经济的巨大贡献,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全力推动的方式快速复制往往归于失败。原因在于我们可以复制有形的组织,但是无形的组织资本却没有得到。(3)交易成本与组织资本负相关,高的交易成本意味低组织资本。经济活动对组织的选择的标准是其具有相对高的组织资本。组织资本存在是以组织效率的提升来体现的,其实质是以最低成本整合资源形成产出的最大化。

物质资本、劳动和土地不可能自动实现经济增长,组织通过整合这些资本实现经济产出。而相同投入在不同组织中产出差异,使人们意识到组织资本的存在,微观层次组织资本解释不同组织的经济绩效的差异,宏观层次组织资本解释经济发展中组织的重要作用,组织资本的存在提高行业的生产率。不同于有形资本,组织资本的特征决定其难以度量。但Atkeson&Kehoe(2002)的开创性的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9%的产出不能用物质资本和劳动来解释,而组织资本能解释其中4%的产出。

(三) 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除了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相对于社会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以外,还有其它生产要素的存在。例如亚当·斯密认为市场需要一定的道德情感。大卫·休谟认为合适的道德行为或者道德情操会支持新的经济活动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社会学家开始探讨社会资本,在他们眼里,社会资本是一个为了共同利益而促进集体行动的网络与规范的广义术语。肯尼思·阿罗认为在那些经济发展落后的许多社会特征中,缺乏的是相互信任。而简·弗泰恩更进一步认为企业合作的主要因素是网络内部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互惠准则或开明的自我利益组成。在简·弗泰恩的眼里,社会资本表示的是组织(尤其是网络)、共同准则与信任所具有的那些能降低协调与合作成本、增加集体生产能力的特征。

产业集群中的地理接近和长期重复交易是社会资本形成的主要前提。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关系是稳定、连续互动的关系。企业间关系实际是重复博弈。对于合作的一方而言,其任何的欺骗行为,都可能导致另一方的报复,甚至是产业集群整体的惩罚,其欺骗的损失远大于其收益。在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本的产业集群中,合作是任何机会主义者采取的最优选择。社会资本优于法律规范之处在于:社会资本可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企业间合同的执行。索罗的生产函数用余值来解释除了资本和劳动以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技术进步的观点过于笼统。基于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克纳克研究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结论是:信任与民间合作这样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影响;良好信任与民间合作规范使国家收入分配更平等。相对于技术,社会资本更难以具体度量。罗伯特·普特曼(1993)在考察意大利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时,认为区域内的社会资本积累和区域的经济绩效具有关联。他认为社会资本类似于道德资源,其为参与者的相互利益提供协调和合作的方便,社会资本包含在公民参与中。Lall(2002)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能否成功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的存量和增量。他认为社会资本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资源。而普特曼(1993)认为具有丰富社会资本的社会比缺乏社会资本的社会更有效率,从而有利于集体行动。即使在具有完善制度和法律系统的发达国家,没有社会资本,经济交易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发展中国家,社会资本尤其显得重要。美国学者Fukuyama(1995)认为社会信任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三、 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型构建

传统土地、物质资本和劳动仍然是产业集群不可缺少的有形资本。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则是异质的无形资本。无形资本的存在提高有形资本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推进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其物质资源禀赋的假设是:不同区域的差异就是物质资源多少的差异,而物质资源天生的特性决定其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新增长理论引入技术进步作为解释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经济学探讨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构成基于传统经济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型如图1:

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解释,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新解释引入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内生变量。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单个企业水平的不可分性要求必须基于比企业更大的组织才能更有效探讨其作用,而产业集群提供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产业集群作为经济中观层次解决微观和宏观分析的不足。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植根性决定其不能脱离组织(产业集群)而有效发挥作用。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模型如图2:

四、 结论

经济增长理论从效率视角解释经济发展,基于代内公平的福利经济学和基于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公平视角解释经济发展,而制度经济学从制度安排与变迁视角寻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效率和公平。好的制度安排和变迁保证经济良性发展。在当前资源约束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大多数国家的最优选择。传统经济理论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偏重于物质资本、劳动、土地和正式制度解释。笔者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提供经济发展的新解释,相对于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外生解释变量,提出植根于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新的内生解释变量。试图为推动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责任编辑 梅瑞祥

作者:陈剑锋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论文 篇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的研究业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的研究發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了研究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展望了深化研究的方向,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左和平,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江西景德镇333401)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的起源

一定地域空间范围的集聚是产业集群的首要特征,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最早就是从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开始的。

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Marhsall,1890)是最早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的,他从外部经济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产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他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认为产业集聚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他还指出了产业集聚的产生有三个原因:一是一个地方化的产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技术市场,因此获得了很大的优势;二是附属行业在附近成长起来了,为产业中心提供工具和材料,组织交通,能够更为经济地利用原料;三是产业集聚可以产生我们现在所谓的技术外溢。

马歇尔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后人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重要基础。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发展

继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

1 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美)埃得加·M·胡佛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他认为,产业集聚区域是一种规模经济区,并将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1)单个区位单位的规模经济(如工厂、商店的规模经济);(2)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规模经济;(3)某个产业在一定区位的集聚整体的规模经济。胡佛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最大贡献还在于他提出了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规模,并认为,就任何一个产业而言,在一定区位上集聚的企业太少,其集聚规模太小,则不能达到集聚产生的最佳效果;反之,如果集聚的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使得集聚区域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2 增长极理论。(法)佩鲁(Francois Perruox,1955)认为,20世纪的经济增长是以支配效应为特征的,“这种可见的经济增长并不像均衡增长模式那样有规律,而是以结构变化为特征的,……不同的工业有不同的增长率,一种工业的增长可以扩散到其他工业”。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佩鲁首次引入了“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著名的“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佩鲁所提出的非均衡增长战略,是通过“增长极”对周围资源和产业的吸聚和带动作用来实现的。佩鲁的“增长极”实质也是一种空间集聚经济。

(法)布代维尔(J.R.Boudeville,1966)在帕鲁的研究基础上认为,增长极就是位于城市内的一组产业,它通过对周边的影响而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其核心理论是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一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地域经济的增长。

3 累积循环和强化理论。(瑞典)缪尔达尔(GurmarMyrdal,1957)在其《进退维谷的美国: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中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即“累积的地区增长和下降”理论,并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年)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年)等著述中,使用“回波”和“扩散”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的近期成果和研究发展趋势

1 国外近期研究成果。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1990)引入“集群”概念,揭示了产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一产业集群,并高度评价了其在形成与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由此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产业集群研究的热潮。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Paul Robin Km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对产业集聚机制以及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做了系统、严谨的模型化研究,提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制造业中心——农业外围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Catherine J.Morrison Paul等(1999)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经济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构建了一个能够识别集聚外部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动态的成本函数模型。Anthony J.venables(2000)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产业集聚不平衡发展过程。Philippe Martin和Gianmarco I.P.Ottayiano(2001)综合了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和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之间自我强化的模型,并利用模型证明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Richard Baldwin等(2001)提出了一个区位与经济增长的内生的关联机制。他们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会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差异的加剧。Anthony J.Venables(2001)分析了产业集聚(Agglomeration)对于提高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生产网络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

2 国内近期研究成果。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量研究则是在2000年以后。国内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综合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1)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工业化的关系研究。唐杰等人(1989)对城市工业集聚经济效果进行研究,提出了集聚经济的含义和分类,对集聚经济效益经济了分析,并以天津为例,对天津的主要工业部门集聚经济效果予以度量。

冯云廷(2001)以集聚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围绕城市集聚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轴线展开,对城市集聚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阐述了集聚经济的机制、结构、条件和结果,进而探求我国城市化

发展的规律和推进思路。

仇保兴(2004)从企业集群、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人手,分析了培育企业集群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

赵玮等(2006)分析了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

以上研究均是以城市集聚、城市工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和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与城市化、工业化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作用机制,探讨了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2)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朱英明在(2003)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性模型,据此他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并以日本和韩国为例,说明了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定量分析了发达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增长的关系。

陈继海(2003)则集中分析了外商投资地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集聚效应在各地区的差异以及它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范剑勇(2003)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假定,从要素流动、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与地区差距的因果关系。

罗勇(2007)通过建立多个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集聚不但带来了经济增长,也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

以上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研究都是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用定量化的方法来检测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王缉慈等(2001)是国内最早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者之一,她从跨学科的角度,着眼于企业的地方集聚与区域发展的关联机制,在剖析国内外最具典型的产业集聚区域实例的基础上,指出产业集聚理论是我国目前区域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她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把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理论来研究。

盖文启(2002)系统地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地理论体系,分析了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网络的创新活动,并结合我国当前区域发展形式,探讨了未来区域及其创新网络的发展趋势。

以上运用经濟地理的思维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很有创新性。

3 研究发展趋势。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的集成原因——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这样一个过程;采用的理论主要有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经济社会学等,并有多学科理论渗透研究的趋势;研究的方法由早期的定性研究、规范研究为主逐渐向定量研究、实证研究为主过渡;研究领域日趋渐宽,从早期主要关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到兼顾产业集群的风险及其治理等方面。

四、结束语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以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的研究基础上,研究的代表性群体以经济学家为主。由于我国产业集群与国外产业集群面临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产业集群的研究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且实践的步伐早已走在原有理论基础的前面,有必要深化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从整体来看,当前不少学者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现象,他们的研究很具有开创性。不过,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我国对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已经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许多理论模型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古典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中引用而来。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研究,是否应拓宽视野,引入其他的学科理论、方法和工具来研究?效果是否会更好?因此,寻找新的研究视角,运用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陶瓷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将是今后该项研究的一种思路。

第二,有关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性的研究还很少,且多以案例分析为主,虽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各个行业的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及两者相互关系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很难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第三,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也在变化,过去的研究也应不断丰富,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新内容需要进一步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例如,区域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结构等的影响下,其形成、演变、类型等有何不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如何以及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的关系,是否存在耦合性及耦合机制怎样?特别是区域产业集群的生命过程与区域经济空间的周期性以及周期的同步性等问题,如何培育成功的产业集群和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涉猎。

作者:左和平

上一篇: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工业设计中情趣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