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质控与整改措施

2023-01-23

第一篇:麻醉科质控与整改措施

麻醉科巡查整改措施

手术室创“二甲”医院第二次巡查反馈及整改措施

麻醉科巡查情况及整改措施

(1)、无对麻醉医师有定期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整改措施:已制定麻醉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 度,但无定期对麻醉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的档案资料,需医务科尽快完善我科对麻醉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的档案资料。

(2)、由于人员少,麻醉医生不能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知识更新。

整改措施:需院方尽快增加麻醉医生,定期接受继续教 育知识更新。

(3)、手术麻醉人员配置不合理,麻醉医生太少,学科带头人不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台比,护台比均达不到要求。

整改措施:需院方外聘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及增加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理人员。

(4)、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但职能部门未履行职责定期检查、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需医务科履行职责对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的定期检查、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5)、科内无对变更麻醉方案的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

职能部门未履行职责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进行整改。

整改措施:我科于9月18日起已开展科内对变更麻醉方案的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但须医务科对变更麻醉方案的病例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整改措施。

(6)、麻醉的全过程在病历/麻醉单上能得到充分体现,但职能部门未履行职责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进行整改。

整改措施:需医务科对麻醉的全过程在病历/麻醉单的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进行整改。

(7)、无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整改措施:已制定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8)、全身麻醉患者复苏的监护结果和处理均有记录,但无科内定期自查分析整改记录,且职能部门未履行职责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进行整改。

整改措施:已建立对全身麻醉患者复苏的监护结果和处理的定期自查分析整改记录,但需医务科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进行整改。

(9)、未建立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的规范与流程。

整改措施:需医院增加麻醉医师尽快建立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

(10)、未开展自体输血。

整改措施:需院办及设备科购置自体输血机。 (11)、科室坚持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但职能部门未履

行职责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进行整改。

整改措施:需医务科对我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进行整改。

(12)、未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重点内容进行考核。 整改措施:已进行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重点内容进行 考核。

(13)、未对麻醉与镇痛质量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已于9月起对麻醉与镇痛质量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整改措施。

(14)、未建立麻醉与镇痛质量管理数据库。

整改措施:正在建立麻醉与镇痛质量管理数据库(于10 月完成)。

2012年9月24日

第二篇:护理质控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大全

护理工作整改措施

2011年3月,市护理质控中心对我院进行了护理质量检查。提出存在问题如下:

1、 护士长质控材料未按PDCA模式进行;

2、 责护掌握病情缺乏饮食指导;

3、 护理记录缺少动态连续性;

4、 抢救车药品登记不规范。 原因分析:

1、部分科室住院患者多,工作量大,护士长忙于日常事务,疏于管理,在主观上护士长没有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意识差,管理能力欠缺。

2、护理人员对护士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护理人员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及继续巩固。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没有足够重视。

3、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落实。部分护士工作只完成基本治疗护理,没有为病人做耐心细致的健康指导。

整改措施:

1、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结果,将明显存在问题以书面反馈单形式详细反馈给科护士长,科室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上交护理部。

2、护理部加强对整改措施落实效果的监督。

3、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护理质量控制,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2)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指导护士长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4、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终末质控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进行护理文书评比。

5、 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责护的责任心,增加护士对病情的了解和掌握。

以上是我们对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其他方面我们还要认真的自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三级医院规定的标准。

沈阳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

200

8、

12、1

第三篇:质控科质量考核常见问题整改措施

1、抗菌药物使用率:

①、认真执行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

②、认真落实卫计委《进一步加强抗茵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通知精神,制定科室具体实施办法及奖惩制度,注重监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要进一步落实抗茵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设罝处方权限,保证制度的落实。提高细茵培养、药敏试验率,保证合理使用抗茵药。

③、抗菌药物使用应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选用抗菌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案正确,按分级管理合理使用。

④、掌握抗菌药指征,避免滥用,没有感染指征不得使用抗菌药,没有联合用药指征的一律不得联合使用,使用特殊及抗菌药,可是必须组织讨论,由科主任同意后才能使用,尽量减少预防性用药,能口服的不能静脉给药,预防性用药选用非限制级抗菌药。

⑤、加强抗菌药物培训,提高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重要性和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的认知,改变以前的用药习惯。

⑥、科室质控小组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监管,规范抗菌药预防、治疗、联合用药指征,严格评估病情、使用疗程及使用剂量,不断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⑦、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符合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选用抗菌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案正确,按分级管理合理使用,治疗性用药使用前要采集病原学标本送检,以便选择敏感的抗菌素,提高治疗效果。

⑧、认真执行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要遵从国家卫计委预防性用药的基本原则。

⑨、抗菌药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不仅是医疗资源和钱的问题,而会造成整个社会菌群的紊乱,用药的档次很高,基本全是限制性抗菌药物,非限制性用药比例明显减小,科室应加强抗菌药物培训,提高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重要性和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的认知,用药应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选用抗菌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案正确,按分级管理合理使用。

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低要多分析原因,现在环境这么好,病人又不用取药,送餐又到病区,要从主观上找问题,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技术含量,别人做不了的你能做,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解决,这才是硬道理。

2、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前应先采集病原微生物送检,结果出来后结合先前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防止耐药菌产生。

微生物送检率是老问题,预防性使用未送检也罢,有些使用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仍未送检有些说不过去,希望科室认真抓,治疗性应用前应先采集病原微生物送检,结果出来后结合先前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防止耐药菌产生。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前应先采集病原微生物送检,结果出来后结合先前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防止耐药菌产生,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应达50%,使用特殊级抗生素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应达80%。

3、基药使用率

①、合理用药,每种用药都要有明确的指征,使用时注意筛选,特别是制酸剂、活血化瘀药、营养神经药、辅助用药应严格把握使用征。

②、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合理用药。

③、加强基药培训,使临床医生掌握基本药物的目录,转变不合理的用药习惯,合理、科学、安全用药。

④、加强基药培训,使临床医生掌握基本药物的目录,转变不合理的用药习惯,合理、科学、安全用药,下医嘱时注意筛选尽量选择基本药物目录内药物使用。

核心制度:

1、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重中之重,希望科主任认真及时组织科室质控小组开展活动,通过1份病历可以查病历质量、治疗方案、用药规范,反馈时问题要具体到人,希望科主任承担起一岗双责职责,认真做好科内质控工作。

2、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管理知识缺乏,质量意识不强,这样就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将质量要求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就难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首先要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务必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

3、 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4、 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工作制度、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审批分级制度、手术准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知情谈话制度等。

5、 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医疗安全教育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特别是科室工作中的缺陷,医疗纠纷要认真总结反馈,提高科室人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要有文字记录。

6、 科室质控小组充分发挥对科室医疗质量的监督作用,定期反馈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以促进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7、 科室质控小组充分发挥对科室医疗质量的监督作用,定期反馈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以促进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检查记录应具体,问题反馈应到人,以便达到整改作用。

8、 科主任要认真组织质控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质控小组作用,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对比找出自身不足的目的,对科室存在的不足不要怕见光,目的是克服不足,相互借鉴,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9、 交接班记录科主任要每天查,对新入、危重、特殊治疗的病人要认真做好交接,科主任要认真审阅,及时完善,特别是新进科室人员书写的要严格把关。

10、 接到危急值报告后,要认真及时处理并动态复查处理效果,保证病人安全,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11、 危急值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提示,接到报告后要及时处理,规范记录,并动态复查治疗效果。

12、 认真落实病例讨论制度,讨论不是科主任会不会做手术,而是要以老带新,提高科室整体素质,把治疗方案集思广益,堵死角,堵漏洞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希望认真组织讨论。

13、 疑难病例讨论是一个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的过程,结合病情、辅助检查、病史及阳性体征,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通过讨论对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对年轻同志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所以要认真组织严格执行,保障病人安全。

14、 核心制度的落实仍有缺陷,术前讨论同类病例粘贴、复制病历中打印记录,但科室记录本上无记录,充分说明了未组织讨论,讨论不是科主任会不会做手术,而是要以老带新,提高科室整体素质,把治疗方案集思广益,堵死角,堵漏洞从而保证医疗安全,所以希 望各科不能流于形式。

15、 加强科室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业道德,克服懒惰思想,侥幸心理,增强责任心,克服拜金主义,在治疗方案上要严谨、科学,多阅读药品说明书,治疗方案尽量简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16、 科主任要改变重医疗轻管理的理念,注重抓好管理,制定出科内奖惩制度,以约束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另外要注重科室管理资料的完善,不能只做不记,要认真检查,仔细记录,对不足之处要落实到人,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更好地体现管理带来的效应。

17、 科室要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特别是对年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在落实病历书写规范的同时,不断提高病历内涵质量,首先要保证病历书写的时限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8、 现病历主要是及时性问题和用药不规范问题,科室质控小组加强对运行病历的监管,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对病历书写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个人,以期改正,个人把好书写关,科主任把好出科关,把各种隐患消灭在出科前。

19、 各临床医生要加大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到病历书写的重要意义,它既是病人就医过程的体现,也是有力的法律依据,更是医生医院诊疗水平的体现,希望广大医生以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完成好每一份病历的书写,科主任把好出科关,把各种隐患消灭在出科前。

20、 科室质控小组加强对运行病历的监管,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对病历书写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个人,以期改正,个人把好书写关,科主任把好出科关,把各种隐患消灭在出科前。

21、床位使用率低要多分析原因,现在环境这么好,病人又不用取药,送餐又到病区,外界因素比老医院要好很多,要从主观上找问题,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技术含量,别人做不了的你能做,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解决,这才是硬道理。

常规:

1、 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已现场进行了反馈,希望科主任能够重视,利用科会时间将存在问题再次进行反馈,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科主任改,是个人存在的科主任督查整改。

2、 通过例会将各科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存在问题较明显的科室在思想上要引起足够重视,找出不足及发生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以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3、 各科存在问题,现场已进行了反馈,并且明显问题科室已进行了手机拍照,下来再利用周会、例会进行了反馈,科主任要将问题反馈到科,个人存在问题反馈到人,并跟踪检查,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4、 各科存在的问题虽已经让科主任现场查看的形式反馈到了主任,有机会再利用周会,例会时间进行再次反馈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希望科主任把存在问题反馈到个人,最好是量化到人,以取得改进的良好效果。

5、 存在问题已通过让科主任来查阅的方式进行了反馈,出院病历中存在严重问题,已将查阅表复印夹在病历中让书写者现场查阅校对的方式进行了反馈,有些问题已进行了改正,希望各科主任在利用科会把问题再次进行反馈,是大家引以为戒,克服以前的不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6、 存在问题已让科主任以查阅的形式反馈到了各科,下来再利用周会,科主任例会进行再一次反馈,希望各科主任重视重复发生的问题,特别是个人重复发生的问题,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察,杜绝或减少其发生。

7、 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已现场进行了反馈,希望科主任能够重视,利用科会时间将存在问题再次进行反馈,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科主任改,是个人存在的科主任督查整改。

8、 每月考核情况均进行了现场反馈,下来又通过书面形式反馈到了科主任,希望各科主任利用科会将科室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反馈,是个人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跟踪检查。

9、 存在问题已让科主任以查阅的形式反馈到了科,,希望科主任重视重复发生的问题,特别是个人重复发生的问题,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察,杜绝或减少其发生。

10、 重视科室质控工作,每周至少开展质控活动一次,质控内容要全面,记录要细致,每月至少利用科会进行一次质量分析会,将问题具体到个人以便于整改。

11、

三基培训:从考校中看流于形式的较多,试卷全一样,互相抄袭,培训科室与个人不一致,甚至个别人连下一个月的都写了,对这些态度不端正的科室提出批评,要未制定计划的科室尽快完成,把课题分解到个人,科主任是组织者给大家搭建个学习平台,人是科室的,用人也是科室的事,所以培养人是科室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科室加强三基培训,特别是病历书写,抗菌药物应用及实用的操作技术,医技科室加大阅片质量的培训,特别是对年轻同志,使他们尽快从理论进入实际操作,放射科组织的集体阅片对青年同志就提高的很快。

13、 三基培训:科室未做培训计划,科室与个人记录都很简单,科室尽快完成今年计划,把课题分解到个人,科主任是组织者给大家搭建个学习平台,人是科室的,用人也是科室的事,所以培养人是科室义不容辞的责任。

14、 三基培训:科室加强人员三基培训,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将任务分解,科主任是组织者给大家搭建个学习平台,人是科室的,用人也是科室的事,所以培养人是科室义不容辞的责任。

15、 科室加强三基培训,特别是病历书写,抗菌药物应用及实用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对年轻同志,使他们从理论进入实际操作,尽快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16、 科室加强三基培训,科主任认真组织,为科室人员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养成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定期检查培训记录,制定奖惩措施,以奖勤罚懒。

17、 各临床医生要加大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到病历书写的重要意义,它既是治疗过程记录也是有法律意义,更能体现医生医院的治疗水平,认真、仔细、负责的完成每份病历的书写,科主任做好出科前把关,杜绝丙级,减少乙级病历。

18、 科室要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特别是对年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在落实病历书写规范的同时,不断提高病历内涵质量,首先要保证病历书写的时限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9、 科主任要改变重医疗轻管理的理念,注重抓好管理,制定出科内奖惩制度,以约束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另外要注重科室管理资料的完善,不能只做不记,要认真检查,仔细记录,对不足之处要落实到人,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更好地体现管理带来的效应。 20、 加强科室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业道德,克服懒惰思想,侥幸心理,增强责任心,克服拜金主义,在治疗方案上要严谨、科学,多阅读药品说明书,治疗方案尽量简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1、 核心制度的落实仍有缺陷,术前讨论同类病例粘贴、复制病历中打印记录,但科室记录本上无记录,充分说明了未组织讨论,讨论不是科主任会不会做手术,而是要以老带新,提高科室整体素质,把治疗方案集思广益,堵死角,堵漏洞从而保证医疗安全,所以希 望各科不能流于形式。

22、 希望科主任加强管理,特别是细节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制定奖惩措施,注重科室管理资料的完整性,下一轮等级医院复审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上面来检查时是要有依据的,你说你管理的好,有哪些能拿的出手的实际内容和数据来说话,所以科主任也要改变思想,不能只重医疗而轻管理,管理也是可以出效益的。

23、 各科主任要加强管理,管理出效率,管理保安全,管理粗放的科主任要向管理细致的科主任学习,不能只重医疗而轻管理,管理好了,科室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各种工作秩序成规你反而轻松,科主任一岗双责,医院的管理大多是终末质量管理、数据管理,而科主任不一样,科室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眼皮底下,质量问题一抓就准,且经济管在科室,这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

24、 各科主任要加强管理,不能只忙手术、查房而忽略了管理,把质量小组的职责发挥起来,带动大家一起监督,一起管理,管理的越规范,科主任越轻松,省得出了问题先找你科主任,再去补窟窿那就更被动,每次考核,大家都不希望扣分,那就需要大家把平时工作做好。

25、 科主任加强科室环节质量的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科主任既是质控人员又是指导老师,因为操作者的一招一式尽在视线之内,质量问题一抓就准,而且不仅是质量检查,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贯彻常规制度,科主任的管理、优势在实时质控,检查与指导密切结合,既是检查者,又是老师,使医生心服口服乐于接受,所以科主任中间环节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26、 科主任加强科室质量管理,不能只重视医疗而轻视管理,从考核情况看,管理相对粗放的科室,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管理精细的科室问题相对较少,希望各科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奖惩措施,内容涵盖面应涉及工作的各个方面,用严的措施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

27、 各科主任要加强管理,把质量小组的职责发挥起来,带动大家一起监督,一起管理,管理的越规范,科主任越轻松,每次考核,大家都不希望扣分,那就需要大家把平时工作做好。

1、掌握抗菌药指征,避免滥用,没有感染指征不得使用抗菌药,没有联合用药指征的一律不得联合使用,使用特殊及抗菌药,可是必须组织讨论,由科主任同意后才能使用,尽量减少预防性用药,能口服的不能静脉给药,预防性用药选用非限制级抗菌药。

2、加强抗菌药物培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知和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改变以前的用药习惯。

3、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合理用药。

4、加强基药培训,是临床医生掌握基本药物的目录,转变不合理的用药习惯,合理、科学、安全用药。

5、科室质控小组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监管,规范抗菌药预防、治疗、联合用药指征,严格评估病情、使用疗程及使用剂量,不断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6、科室制定严格的考核惩罚制度,用公开、透明的制度来管控用药的合理性。

7、加强新特药品、价格高昂药品、非基药药品的管理,特别是一些中成药制剂、辅助药品、性能与不良反应不明确药品的管理,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

8、部分科室各项指标完成较差,外科系统存在的主要是基药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微生物的送检率不达标,全院共同存在活血化瘀药、营养神经药、制酸剂的应用较广,希望各科主任根据各科存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预期达标。

9、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特别是活血化瘀药、中成药的应用应严格把握使用症,尽量不能联合,有的药成分不明确,性能及副作用模糊,安全性有待讨论,抗菌素的应用医院已开展多次全员性培训,重申了国家卫计委的规定,特别是预防性用药,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不能只要做手术就用抗菌药,这个概念早已不适应当今的医疗水平,每位医生应该多学习,为医源性的损伤减少而尽责。

第四篇:第一季度护理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情况,监督检查科室清洁卫生工作情况。

2、组织科室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严格执行手卫生,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使每位护士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

3、培养护士良好的习惯凡是液体、棉枝、茂康碘开包或开瓶后及时填写使用日期,同时经常督促和检查,加大执行力度。

4、每星期检查一次紫外线登记、含氯消毒剂监测登记和医疗垃圾放置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医嘱单:一份临嘱缺页码。

护理记录单:首次护理记录单缺项。一份护理记录不全善。住院须知缺项。

整改措施:

1、针对存在问题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加强检查发现及时修正。

2、督促医生在开医嘱及时填写页码。

3、经常查看交班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基础护理质控检查情况

病人护理存在问题:输液速度与输液卡不符。

考核存在问题:病情观察无针对性:脑损伤病人无观察病人瞳孔变化及呼吸道情况,对病人异常化验、检查欠熟悉。

整改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

2、加强专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如组织学习专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相关临床表现观察掌握相关检查结果,掌握所管床的病情对病人负责。

第五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工作整改措施

***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工作整改措施

市卫计委专项督导检查组于5月26日对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检查组既肯定了我院的工作成绩,也明确指出了存在的不足。针对专家组反馈的问题,我院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出整改方案和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检查组反馈的问题

(一)处方调剂权不符合要求,人员配置不合理;

(二)麻醉药品入库验收不规范,印鉴卡保存不合理;

(三)空安瓿回收记录不全;

(四)麻醉药品处方书写不合格;

(五)门诊无《疼痛诊疗专用病例》。

二、整改方案与措施

(一)严格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

1、组织建设:因人事变动,院及时调整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员,委员会下设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组织,由医疗、行政、药学、护理、保卫等部门人员组成,做到职责明确。指定专人承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管理组织每季度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进行检查,记录完善。

2、制度建设: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制度(包括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剂。使用、销毁、值班巡查制度等)建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

的应急预案,健全组织,明确分工。并建立健全的岗位人员职责。

3、人员管理:除执业医师经市卫计委批准处方权资格证书以外,对药师和执业医师进行集中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由医务科下发本年度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权。药房、麻醉科均配备业务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保管工作,药库的采购和保管分别由药剂科主任和西药库负责人承担。

(二)狠抓环节管理,注重细节入手

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采购严格按照县卫计局的要求,办理印鉴卡,并按规定定点采购药品(******医药公司),采取银行转账方式付款。药品验收由***、***两位同志负责,验收于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并采用专簿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

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定点放置在药库角落保险柜里,储存、保管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保险柜、专锁。对进出专库(柜)的麻醉、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且逐笔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做到帐、物、批号相符。保险柜库存数量每天结算,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账、物、批号不相符情况发生,落实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人保管、专柜贮存和专帐登记制度。药库与西药房、住院部药房、麻醉科实行基数管理,报医

务科审批下发通知文件执行。

3、麻醉药品使用专用处方,医师在为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并签署《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并留存。精、麻药调配人员严格核对开具的处方。开具的处方要书写完整,字迹清晰,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疾病名称、取药者身份证号码、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医师签名。精、麻药调配专员根据医生开具的精、麻药品专用处方进行详细核对无误方给予调配,并签署姓名、进行登记,再经复核无误方可发放,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处方拒绝配药。麻醉药品专用处方由专册登记,专用帐册、麻醉药品专用处方按相关规定保管。

4、患者麻醉、精神药品注射剂,再次调配时应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收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数量。收回的空安瓿统一上交至库房按要求妥善保管,并在相关部门监督下销毁并作记录、签名。

(三)落实安全管理,注重预防在先

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必须放置于保险柜,实行“五专”管理,患者使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药房再次调配时,一律收回空安瓿并作好记录。临床科室(病区)调配使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都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数量并做记录。所有收回的空安瓿全部上交药库保存,并定期专人负责计数、监督销毁,并作好记录。药库(安保人员)每半个月定期在夜晚对药库,门诊西药房、住院部药房,麻醉科进行安全巡查,并做好记录。

(四)重点问题的整改措施

针对检查组反馈的问题,我们制定出重点整改措施,迅速加以整改。一是认真落实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调配制度,必须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取得药师以上职称经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调配处方,及时调整了处方权调剂资格人员名单;二是严格落实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采购与验收制度,及时将印鉴卡(包括纸质印鉴卡)放入保险柜统一保管,入库验收做到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三是落实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回收登记制度,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库房、各病区、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流向时应回收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作记录。四是认真落实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处方书写要完整,一律使用通用名称,字迹清楚,当开具的注射剂超过一次用量,剩余的必须在处方上记录清楚去向,并完整记录于登记册,临床医生一旦开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必须在病历中有记录。对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该按年月日逐日顺序编号,并记录与账册。五是合理使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为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为其建立相应的《疼痛专用诊疗病历》,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要求患者或其家属签署《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长期使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的的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三个月必须复诊一次,医师需在病历中详细记录患者的的诊断及用药情况。六是加强精、麻药品管理的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取得麻、

精药品处方权资格的执业医师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七是加强对特殊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的日常督导,使得特殊药品的管理环环相扣,对所发现的问题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并不定期派人核查使用情况,确保麻醉药品的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好合理应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畅销机制,注重药品采购、验收、保管、调剂和使用环节管理,加强安全防范,使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民主评议党员支部总结下一篇:民主评议党员大会纪要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