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放管服ppt

2022-09-25

第一篇:营商环境放管服ppt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大全

为深入贯彻委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工作要点》文件要求,今年以来,我局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工作。

一、推动行政权力向基层下放

推动县级各部门依据《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县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梳理出应当下沉到基层的政务服务事项,尽快将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能够有效承接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

二、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在现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制定出我县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做好服务场所标准化、标识标牌标准化、功能布局标准化、服务设施标准化、服务规范标准化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对16个乡(镇)具体经办人员进行了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操作培训,依托省政务服务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服务事项、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规范,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通优化政务服务落实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四、积极推广帮办代办

建立完善行政村民事代办帮办服务体系,依托驻村工作队,积极提供更多的“一站式”代办服务。以乡村组三级干部为代办员,无偿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第二篇:“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2021年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的通知》及《行政审批局关于报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的函》文件精神,我县按照《州政务服务对标专项行动方案》《州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州推进“一网通办”专项行动方案》等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现将此项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规范行政审批和监管行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变相审批和许可自查整改工作,进一步细化业务办理和办事指南,推进事项名称、编码、类型、法律依据、行使层级、受理条件、服务对象、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等标准化规范,优化县级高频事项申请、审查、决定、支付、送达等流程,全面消除审批和许可“灰色地带”;深入全县1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指导业务工作,收集各乡镇开展政务服务对标行动的进展和成效,清理了公布保留的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12项,明确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推进中介服务“最多跑一次”,为下一步建立“互联网+监管”事项清单、建成“互联网+监管系统”,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严格按照“一网通办”要求,安排专人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全面实现100%网上可申请。并对本县、本部门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给付、行政奖励及其他行政权力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进行精准统计,共统计事项3741项,其中“一次办”3058项,比例达81.7%“网上办”3741项,比例达100%。

(三)全面推进“只进一扇门”。按照“应进必进”、“一窗分类办理”的原则,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系列部署要求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上半年,我县已完成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两个综合窗口的设立,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设立了六个工程项目审批综合窗口,下半年将进驻窗口部门按照商事类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社会民生类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分类划分,新增两个综合办事窗口,目前正在加快分类综合窗口改造工作,逐步完善分类事项清理,全面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目标任务。

(四)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整理公布办事指南、“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事项清单共110项,并结合我县实际,加快制定套餐式、情景式、主题式服务,进一步推动压减审批承诺时限推动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平均减少60%以上,实际办理时间比承诺时间平均减少30%以上。下一步,将安排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制定全县精简纸质申请材料目录,进一步减少申请人实际提交纸质申请材料,达到“零材料提交”目标,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切实减少繁琐证明。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前置条件亟待明确。

结合全县机构改革方案县行政审批局成立后,行政审批局和县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协同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工作,将事项流程和环节“全过程、整链条”划转行政审批局。职责划转后,行政主管部门不再行使相关行政审批权,由县行政审批局负责具体办理并对其承担责任。但是省、州层面并没有梳理出台明确的前置条件,导致原职能部门与行政审批局在事项划转上存在争议,事项移交无法有效开展,进而影响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工作和行政审批改革的整体工作进度。

(二)服务窗口和机关“两扇门”的问题依然存在。

派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个别存在审批职权整合不到位现象,应当向窗口授权但未充分授权,服务窗口成了徒有其名的“收发室”,后期仍要经过有关处室的经办人、科长、局长。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层层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办事效率不高。

(三)县政务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政务服务中心规范运行以来,虽然在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和人员规范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离上级的工作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在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部门授权不充分、配合不力和窗口人员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事权部门行政审批业务办理效果不佳。窗口人员的日常管理难度较大,由于部分单位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没有真正的把本单位熟悉业务且责任心较强的人员派驻到中心来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审批实施全程监管,取消的事项就从清单中、平台上、窗口前清除,对变相审批、违规审批等行为依法依规坚决予以纠正,真正做到“放得下、接得住”。

(二)强化权力规范运行。督促各行权单位优化行权平台建设,强化事项在线受理办理和行政权力网上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三)稳步推进并联审批。主动对接省、州并执行相关工作部署,积极学习其他地区并联审批工作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我县经济发展的并联审批操作模式,优化整合资源,提高审批效率

(四)加强政务公开力度。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加大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结合政府网站,继续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提高信息公开时效性;进一步提升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质量。严把上网信息质量关,保证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时效性,认真落实保密规定,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进一步完善监督审核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督查制度,将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三级审核制度。

(五)扎实开展其他工作。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和工作安排,扎实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等其他各项工作。

第三篇:深化“放管服”改革 发改委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发改委积极

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严格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优化工作流程,制定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所需材料清单、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项目单位方操作流程,备案申请报告等参考格式文本,协助企业办理项目核准(备案)、规划、用地、环评等各项前期手续,积极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领域监管平台,有效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业投资兴业。

二是协调加强用电服务。

积极推行“互联网+办电用电服务”,实现掌上电力APP手机端报装、网上国网缴纳电费等,进一步方便用户办电用电。协同供电公司编写《关于进一步优化电力接入营商环境实施办法》,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服务电采暖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加快推进政务公开。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细化量化政务服务标准,在新疆政务服务网开展了相关审批、备案事项的办理,办件量85件,涉及权限内企业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停产整顿煤矿的复产验收、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权限范围内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制定等业务。通过政府网站、一体化在线平台,集中公布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各类政策措施,公开项目审批结果等信息。收集近3年全委需进行政务公开的相关文件资料680余份报政府审核,部分信息已在沙湾县政府网公开。

四是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及相关工作。

积极构建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合理、节约用水,依法完成并出台农业用水价格改革政策。完成城市供水成本监审工作,拟订价格调整方案,上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召开价格听证会,按程序开展价格改革工作。启动农村居民饮水成本监审工作。

第四篇: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座谈会发言稿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政府服务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些欠缺和不足,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一些小问题,但对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发展压力很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铜川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承接能力不足,增加了基层行政成本。如对食品药品、化纤制品、珠宝、计量等方面的检测监管,基层因为没有财力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很多检测项目只能去西安检测,增加了检测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部分工业园区、商场和企业存在水、电、气、路、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交通,员工出行不便;因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服务功能不全,造成市内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3.个别部门政务效能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办理注销业务,导致企业重复跑路办事,所办理事项也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办结现象;我市有资质承接水、电、气等施工项目的服务机构偏少,而且管理不规范、收费不规范,有些存在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施工效率也比较差;当前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激增的市场主体需要,加之各办税大厅周边存在停车难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税耗时费力。银行、电信等部门存在服务窗口多但开通少的问题,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很长;一些园区的大多数企业,已生产经营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手续仍不完善,给园区和企业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4.企业负担还有待减轻。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按照建设项目性质、以建筑面积计算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费用过高,心理上难以接受,征收人防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加重了企业建立初期运行负担;部分从事服务性质的企业利润微薄,除部分核心员工外,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省上出台的对商业用电、用水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过物业公司转供后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较高;政府决策部门对于市场主体期盼的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区县支持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二、四点建议

1.着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期盼,尽快出台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具体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税费目录和标准,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制定配套奖励措施,表彰奖励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五是建议结合实际优化区县考核指标,将超出区县管理范围的水、电、气、土地、金融等考核指标划归市级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做到权责匹配、人员匹配。

2.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行力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二是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要放宽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的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加速流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一次办、网上办、一站办、就近办”,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

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法治环境。一是严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犯罪,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对查办涉企的经济犯罪、公安行政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高管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强化违约失信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四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职能部门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水、电、气等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加大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发生,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建设方便快捷的生活置业环境。四是积极搭建引进人才落地政策平台,落实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激励政策,优化服务效率、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第五篇:开展“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XX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的通知》(X府协调办﹝20XX﹞6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我局行政审批“放管服”要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了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的各项相关工作,各科室结合部门职能,负责简政放权事项,在全局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专门机构负责落实,专业人员具体办事,相关科室协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依法行政,严格政策执行

根据《XX市恩阳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恩委发﹝20XX﹞3号)、《XX市恩阳区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恩府办﹝20XX﹞61号)文件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赋予建设行政部门的权责情况,对我局行政权责进行全面梳理,最后形成《XX市恩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就每个事项制定运行流程图,并通过电子政务网向社会公布。力求通过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进一步理清行政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本级共保留行政许可16项。

三、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

(一)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

在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精简前置要件、优化审批程序和缩短办理时间的基础上,加快推行网上审批。规范施工许可各环节涉及的中介事项办理时限及收费标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过四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项目单位不再提交纸质资料。将施工许可证核发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招标文件备案”、“招标控制价备案”、“中标候选人公示备案”等实现当日办结,并取消了合同备案。建立报建审批统筹协调机制,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消防、人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评价”,评估评审时限缩短50%以上,20XX年上半年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50个工作日。

(二)简化企业用水用气报建程序。

推动供水、供气企业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简化业务流程、规范报装服务行为,大幅压缩报装时间。供水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供气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7个工作日。

四、集中办理,优化服务

(一)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窗口对外服务。

按照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行政审批事项整体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对外服务。

(二)行政审批权能充分授予行政审批科及窗口。

我局专门成立独立的行政审批科,常驻中心办公,选派2名同志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有力推动了窗口工作有序开展。

(三)窗口工作逐步规范。

一是为规范我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行为,对办事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职责和办结时限,同时,建立了业务科室与窗口之间的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二是加强行政审批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在制订内部工作制度前,由行政审批分管领导带队,到中心管理办、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有力推进了进驻工作的开展,在进驻后,行政审批科印制了《办事指南》等资料。

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一)明确责任分工。

在推进行权运行平台的每个环节中设置了专人操作,给各行权有关人员分别设定了账号并分配相应的权限,并设置了专门管理员负责技术指导和网络平台维护,落实专人负责行政权力事项的录入。

(二)建立健全制度。

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的有关要求,我局先后建立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督查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和《电子监察平台管理制度》等运行机制。

(三)配置硬件齐全。

根据行政权力事项的类型,将行权平台系统连通至每个需要使用的行权科室,并按要求配备了扫描仪、电脑、打印机等必要设备,确保行权平台正常运行。

(四)加强动态巡查和监督检查。

我局共录入行政权力事项共450项,其中,许可16项;处罚370项;强制6

项;征收12项;检查19项;奖励5;其他权利22项。局纪检监察室坚持每周一次对行权运行平台情况进行检查和每周二次对系统中运行的行政权力事项案件进行监督巡查,督促各行权科室及时、准确录入,严禁事后补录、集中录入和体外循环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六、加强权力风险防控及内控机制建设

以查找岗位风险、工作流程风险、单位风险为突破口,按照规定的自查他查、“五查五看”要求,对照程序、环节、要素逐一查找,并及时进行公示。采取自查为主、互查为辅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分析各查找日常工作中潜在的工作责任风险,了解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将要承担行政责任和纪律法规责任。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收集整理、公示、征求意见,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反复讨论研究,最后形成统一标准。

通过简政放权,明确“权责清单”,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规范了权力运行,方便了群众,取得了成效。一是办事流程更加规范透明。明确下放事项,设置公示栏,公布事项办理流程,实现“阳光政务”,透明操作,便于监督。二是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按照精简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缩短审批时限,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节省了办理成本。三是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以及网上办事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文明意识和效率意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明显得到减少,切实方便了广大群众。

开展“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xxx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20XX年9月以来,我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果。

(一)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

成立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进群众办事集中受办、标准化审批。共有27个部门进驻,承担政务服务事项xx项、便民服务事项32项。截止20XX年9月末,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xx万件,办理便民服务事项xx万件,均全部办结。

(二)建立完善群众办事服务机制。

改进对企服务,对全市xx余个重点产业项目企业明确推进服务专班,实行“保姆式“、“帮扶式“服务。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等13项工作制度,并实行动态调整,为群众办事提供工作机制保障。

(三)加快建设“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审批平台。

针对环节多、效率低、办事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设“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审批平台。现xxx市政务服务网“一窗受理“软件平台已建成,单位数据、事项完成导录,功能区搭建完成,设备调试完毕,正在招聘工作人员。

(四)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审批流程。

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建立起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细化为xx项,除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外,实行“受理→标准审查→办结“的办理流程,压缩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减少43%,简化申报材料,共减少申报材料68份,成为xxx市审批流程最简、审批时限最短、审批效率最高的审批服务部门。

二、存在的问题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突出问题中,我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不完整。

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是政府部门在新形势下实施的一场自我革命,涉及权力分工和利益调整。由于职能部门角色转换不到位,以致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分单位的相关部门、科(股)室仍未全部进驻,存在窗口授权不到位现象,入驻人员对于本单位的其他审批事项只能提供业务咨询,还需回局里办理。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有的部门虽然书面授予了首席代表审批权力,但行政审批职权仍在单位领导手中,审批事项仍需要主要领导批准后才能办结,存在两头受理,体外运行的现象。另外,我市政务服务大厅面积xx平方米,办公场所建成较早,建构面积、功能区划等与新要求相比,有不尽合理的地方,便民服务还不到位。据统计全部进驻缺口面积约xx平方米,“一门、一站式“办事功能短期内无法实现。

二是规范性执法、服务有所欠缺。

政务服务中心虽然制定了多项

制度,但房产、医保、司法等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执行力丌足,在业务

繁忙时偶尔还会发生丌使用文明用语、服务态度生冷、窗口纨律散漫、

工作环境杂乱无章、丌按规定着装、丌服从中心巡查人员管理,以及

临聘工作人员在窗口无规则顶岗,换岗频率次数较多的问题。

三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程度相对较低。

目前政务服务网

软件建设丌够完善,缺乏上级部门戒第三方技术支持,非涉密办亊项

目网上申办渠道未能达到全覆盖,目前可办理亊项xx

项,但省、xxx

市未下放权限端口涉及自建业务数据系统部门的

xx

项政务亊项需要

在本部门受理后进入政务服务网进行事次录入,因业务量大、时间紧

等因素还没有进行事次录入,形成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数据信息丌

能互联互通,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甚至“卡壳”,影响了“最多跑一次”

实现率,制约了群众办亊质效。“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

审批平台软硬件都已搭配调试完毕,但在工作人员招聘落实方面较为

滞后,导致现一窗受理平台未正帯运行。

四是审批环节、审批流程仍需优化。

一些行政审批服务亊项涉及

部门多、环节多、前置条件多、申报材料多,导致办亊繁琐、办结时

限较长。特别是建设项目手续办理尤为突出,建设项目从签约立项开

始,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按规定的承诺办结时限也需要xx

个工作

日。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县级政府没有

权限调整和改变的审批环节和审批流程涉及若干项,各相关部门虽已

简化审批流程,但都是在规定的时限中简化,从根源上简化需要上级

部门的顶层设计,以及制定更加合理便捷的办亊指南。

五是民众投诉维权渠道丌畅。

市政务服务中心设有投诉丼报电话,

便二群众监督维权,但丌具有综合处置职责,监督作用有限。改革中

新设立的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虽已启劢相关工作,但目前省市县三级

统一的监督投诉平台仍未设置到位,存在投诉丼报机制丌健全的问题,

丏缺乏群众投诉维权相关规定的便捷明示渠道。

三、下步工作建议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和xxx

市委部署,进一步深

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下大气力破解群众办亊难问题,

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并福感。

(一)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办亊集中到位。

研究具体意见,分步解

决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用房,将分散在各单位的服务亊项,争取集中进

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调研探索部门行政职能,设立行政许可统一审批机构的可行性,为大幅精简服务

时限打牢基础。

(二)注重队伍建设,优化服务群众质量。

采取多种渠道,加强窗

口人员业务培训及规范服务培训;通过调整充实编内人员戒选聘编外

用工人员的方式,选派一批优秀工作人员承担综合窗口的一窗受理工

作;各职能单位选派优秀工作人员进驻,不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人

员共同组成一支与业化、高素质、复合型的服务队伍。

(三)精减环节流程,提升高效便捷劢能。

对群众办亊关键环节、

核心材料精准研究,依法依规、再造流程,拓宽联合审批,建立行政

审批“一表通”机制,精简申报材料,丌断提高办亊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监督问责,营造良性运行氛围。

持续深化干部作风整顿、

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干部作风巡察,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实行“窗口”

违规人员责任倒查机制,利用下半年时间,集中查处一批对群众办事不力、破坏营商环境的相关人员,形成高压红线态势,规范部门、干

部服务群众行为。

【篇三】

近年来,我县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加大放权力度,提高审批效能的主要举措,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推手。发改局作为放管服改革重要责任单位,在5、6月份展开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为保证调研效果,局组织科室干部成立了调研小组,深入项目单位和相关部门了解情况,通过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方法,充分挖掘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进一步认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大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群众关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设优良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通过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解除壁垒,确保全县深化“放管服”有力有效,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三县一城”发展思路,构建“一核五区”县域新格局提供强大引擎。

二、我县“放管服”改革基本情况

一是取消审批事项实现有效衔接。

截至去年底,落实省上关于取消、调整、和保留的省市县联审项目共计107项,取消、保留许可限额的省市县行政许可项目共计115项。下放乡镇实施行政许可项目115项,增强乡镇执法能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

按照推进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和“应进必进”相关要求,实现网络内一体化审批和完成县级地方政府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保证了228项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其它事项全部进入政务大厅。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已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三是深化审批流程再造。

根据《四川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XX年本)》和县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请要件。目前,压缩审批时限达80.4%,即办件数量达到所有审批事项的56%,行政审批事项实际提前率达到95%。

四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做好了四川省政府一体化平台2.0版本上线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自由证照的上报和单位公章图样采集工作。大力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体化延伸,现已完成乡镇基本信息和基本账户的收集上报工作,同时,结合四川省大督察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业务指导,截至目前,全县3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已累计接办事项33万余件。

五是推行“一窗受理”服务。

以不动产登记为重点,按标准的“一个窗口接件,一个窗口出件”,最多跑一次要求,牵头不动产登记中心、房管局、税务局、水、电、气、光纤网络和邮政快递反复磋商解决业务流程、服务指南、窗口设置、前后台联动,将三楼整体改成不动产综合服务窗口;扩大了群众等候区,增设了多动能服务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到一个窗口、填一张表、交一套资料、交一次费,花30分钟就能轻松搞定。

三、存在问题

(一)改革实效与社会期盼还有差距。

政务服务中心是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存在“两头办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部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专业性、业务性强,权责不匹配问题突出,存在“接不住”或“接不好”现象。

(二)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一是行政审批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依然存在。例如遂宁市众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填报的蓬溪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从立项到办理施工许可证要到11个部门申报,四川省蓬溪县蓬南中学填报蓬溪县蓬南中学新建综合楼从立项到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到8个部门申报。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依然繁多。二是各系统改革缺乏统一标准。如减证便民工作,民政部门不再开具婚姻证明、单身证明等,但申请廉租房、征地拆迁对象认定、银行贷款等,这些证明又必不可少,导致群众不知所措。

(三)信息共享存在壁垒。

“互联网+”等创新手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联通和审批信息的共享,但不少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都是在纵向网上运行,条块分割严重,尚未互通共享数据,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和企业的工商、税务等基本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使得同一件事项需要多次录入,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影响了审批效率,“一网受理”仍有局限。

(四)专业性人才缺乏。

随着审批工作涉及范围不断拓展,人员数量和素质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大多是各单位推送和借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主动对接项目、服务项目氛围还不够浓厚。行政审批局人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窗口部门人员紧缺。比如:实施

“多证合一”登记后,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窗口的业务量呈爆发式增长,“人少事多”影响登记工作效率。

三、关于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做好行政审批局改革前后衔接工作。

一是开展行政审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并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规范。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统筹谋划机构设置、事权划转。结合3月开始的机构改革工作,对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划转到位;对暂不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相关部门进驻或在原部门设置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

(二)健全保障机制,做好审批事项顶层设计。

重点是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全过程涉及的审批部门,把工程建设的程序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立项,第二阶段是报建,第三阶段是施工,第四阶段是验收,构建统一审批流程。各流程涉及的事项、环节、材料、时间、办理方式等情况,建议制定统一的权力清单,采用一张投资项目审批表,统一的材料清单,从国家层面升级投资项目审批系统与地方投资项目审批系统纵向联通,与各部门的审批系横向联通,实现互联互通。审批环节从立项、规划、用地、环评、地勘、设计、预算、财评、招标、等均通过一张表实现,现在的技术是完全能实现。

(三)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对相关部门已取消而其他部门仍要求群众出具的各种证明,应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来核查解决,而不应该找群众提供。

(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制度标准先行,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争取“最多跑一次”,甚至“最好不用跑”,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五)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局人员配备,完成对进驻窗口单位的审批事项、办件流程、人员培训,形成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清单,为审批岗位设定及审批事项划转提供准确事实依据。二是加强审批队伍建设,培养公仆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强化人员学习培训,由原单位对审批局现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篇四】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激发市场活力、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根据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要求,近期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总体安排部署,定边县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营商环境明显好转。主要特点: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

截至目前,定边县23个部门、387项划转事项已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全流程办理,共受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上线12.54万件,办结率为99.61%,群众满意度达100%;为了使“三集中三到位”落到实处,定边县政务服务中心与各进驻单位签订了“授权书”和“承诺书”,所有进驻部门均已启用了“行政审批专用章”。同时定边县全面推行派驻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制,派驻部门向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权,群众只需跑一个窗口即可办好相关业务。

(二)强化政策支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一是简化程序,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效率。定边县将企业开办环节数由20XX年底的7个缩减到4个,将企业开办的时间由23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将企业申请材料件数由25件缩减至5件。二是强化落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累计降低人工成本4459万元、生产要素成本920万元、物流成本1267万元,融资成本由过去的每笔2800元降至现在的融资零成本。三是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难度。鼓励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发信贷产品,拓宽企业获贷渠道,着力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定边县各类商业银行共向小微企业投放专项贷款近2亿元。

(三)强化执纪监察,改善法治环境。

定边县成立了政务监察投诉中心,将营商环境纳入巡察、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季度督查的重要内容,对拖延、推诿等影响审批效率和营商环境的行为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一是按照“有信必核、有访必复”原则,凡涉及营商环境的信访投诉举报,从重从快严肃查处。今年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6起,并全部予以答复解决。二是围绕《定边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综合开展专项督查,倒逼部门任务落实、责任落地。三是对38个承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职责的单位进行开展满意度测评,查找问题、征询意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部门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对“审”“管”分离做法存在质疑,对于如何推进落实研究不够。

二是存在“体外循环”的问题。

一些部门审批烦琐,存在“多头办理”“两头审批”的情况;一些部门授权不充分,“中心”窗口成了“挂号室”;还有一些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临时聘用人员多、下属企事业单位人员多、无行政审批执法权人员多,业务骨干少。

三是存在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

一些企业反映,有的单位不按合同和承诺履行职责,仍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一些部门办事手续烦琐、随意性大,“拖等压”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同时,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恶意欺诈、恶意阻工、吃拿卡要等破坏投资营商环境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还时有发生。

四是存在工作作风不扎实问题。

简政放权中有人“明放暗收”,放管结合中有人“择利而为”,优化服务中有人“言行不一”;为政不为、弄权设障、推诿掣肘、敷衍塞责等衙门恶习仍然时有表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没有完全打破,政策“中梗阻”、办事“推拖绕”等伤害群众感情、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仍然没有根绝。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集中办理要到位。

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在应进必进上下功夫,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职能、事项、人员进中心,确保驻厅事项在窗口实质运行。

二是简政放权要到位。

要围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大胆创新,不折不扣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确保要件最精、环节最简、时限最短。

三是加强监管要到位。

要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厘清“审批监管”事项和责任要求,切实防止“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怪圈现象,真正推动审批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型。

四是政府服务要到位。

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围绕“方便企业开办、简化审批办理、降低信贷难度、优化纳税服务、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当好“店小二”,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环境保障要到位。

要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下决心整治企业和群众在办事中遇到的故意设卡、无端刁难等问题,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要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向投资者索要钱物、敲诈勒索,以及强揽工程、强行供料、强买强卖、无理阻工等妨碍企业正常经营、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六是诚信建设要到位。

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库和企业家诚信档案,建立“红黑榜”,强力整治“老赖”、恶意逃债、公职人员欠贷等行为。要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承诺的事项一定要严格兑现。

【篇五】

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近年来中省市重要部署,也是我县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抓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成立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营商环境办公室高标准新建设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组建成立并运行;一批顶层设计性文件相继出台。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

企业开办效率不断提升。企业开办环节数由过去的7个缩减到4个;纳税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办税便利化措施实现全覆盖。不动产登记程序持续精简。实现了不动产预告登记和预售商品房抵押权登记不见面办理等。

三是我县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情况。

截止目前,我县民营经济在全县GDP占比达到25.41%。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4082户,解决相关就业21000多人。招商引资方面:

近五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3个,总投资960.31亿元,合同项目40个,到位资金369.93亿元,解决我县1000多人就业,五年累计实现利税8亿元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务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一站式服务”还不彻底。二是落实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还不到位。存在“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问题。三是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的问题。

(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壁垒。

大部信息资源都是纵向在网上运行,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还没有完全实现互通共享。

(三)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没有根本转变。

一方面企业缺乏担保和可用于抵押的财产,信用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给中小型企业贷款风险较大,出现“慎贷、惧贷”现象。

(四)企业投资、经营、发展过程十分艰难。

一是部分行政审批、服务、管理行为有待规范。二是干扰企业正常生产、影响项目建设情况还时有发生。三是政策导向性不强、措施不够有力,挫伤企业投资、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决策规划任性,缺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精神。一些大型企业落地、重大项目上马,随意性强。

三、工作建议

(一)强化政务队伍建设,推进各项改革事项落地。

一是要督促各有关部门要将业务骨干选派到窗口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培养人。三是按照“应进必进”“大厅之外无审批”原则,切实发挥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四是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审批事项再清理、再精简,保证审批事项全流程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可追溯性。

(二)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强化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一是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运行。二是线上线下一体运行。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三是探索建立各部门之间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避免出现一套材料多次提交、重复录入等问题。

(三)加强政银企沟通协作,拓宽企业信贷融资渠道。

一是创新担保方式,缓解企业担保难。二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根进一步优化贷款期限结构,在适当维持短期贷款需求的同时,积极增加中长期贷款,便于企业作出长期发展规划。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银企信息对称。健全完善评估、征信、担保、信用体系建设。

(四)培植企业发展土壤,构筑有竞争力的投资洼地。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民营经济和外来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鼓励、规范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市场。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探索建立共商机制,为企业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三是保持优惠政策的稳定和连续。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机制,在重大决策出台前应主动向有关企业征询意见,确保出台政策符合实际。四是要尊重市场规律。要制定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供给、用地、减税降费等方面,与周边县区看齐,以更多利好、更加优惠的政策,构筑起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投资“洼地”和营商环境。

【篇六】

助力优化全县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6月上旬起,县人大常委会成立3个调研组,深入全县相关部门、部分乡镇、工业园区、相关水电气暖公司等,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部门座谈会、企业座谈会和企业问卷调查,听取部门、企业办事人员和部分县、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方式,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对各方面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按照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营商环境提升年”总体安排部署,我县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在今年四月通报的陕西省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综合排序中,石泉县以56.23综合得分,位居138个县、区(高新、自贸、经开区)52位;居全省107个县(区)第46位、全市第4位,营商环境明显好转。主要特点:

(一)强化政策支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暂行办法》、《关于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县政企信息交流和发布制度的通知》、《关于推行企业金融顾问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石泉县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工作规则》等13个配套文件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一是通过搭建“石商贷”融资互助平台,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00万元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周转金,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政企座谈会、银企对接会,落实好并联审批、代办服务、包抓帮扶、银企对接、政企沟通等优化营商环境;三是“一事一议”做好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政策的兑现,安排专项资金落实骨干企业培育、纳税大户奖励、企业人才引进、知名品牌创建等激励措施,多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改善政务环境。

一是县政务服务中心36个入驻单位、服务各类事项759项,基本实现“应进全进”和审批事项网上受理。二是通过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窗口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473项,占所有审批服务事项总数的62.3%;推行互联网+,网上及手机办理和发放微信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电子发票等,117项事项实现“零跑路”目标;三是按照“一窗”改革目标,实施金融服务专区、联合办税区、自助服务等分厅改造标准化建设;四是加强全程代办服务工作,按照企业代办、项目代办、民生代办、镇村代办等进行分类,由各代办责任单位牵头推进,形成了全程代办工作体系;五是完成“建设审批”和“企业登记”两大类6项并联审批流程及细则,建立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流程、办理事项压缩至5个工作日,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三)强化执纪监察,改善法治环境。

出台《石泉县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效能监察的实施办法》、《石泉县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及现场评议考核暂行办法》,在县纪委设立县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将营商环境纳入巡察、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季度督查的重要内容,一是按照“有信必核、有访必复”原则,凡涉及到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从重从快严肃查处。二是围绕县委营商工作“九项机制”、资源交易中心运行及并联审批制度落实等8类情况和干部作风问题综合开展专项检查,倒逼任务落实、责任落地。三是对49个承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职责的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查找问题、征询意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二、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营商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1.相关机制不健全。县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成立了石泉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综合办公室和“八办四组”,但在安排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职责,系统推进“十大行动方案”的有序实施方面还有差距。相关部门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制定不及时,各部门具体职责还未落实,工作推进不够系统深入。比如在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过程中,部分部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营商环境与自身关系不大,支持配合力度不够,给此项工作带来难度。

2.政务服务意识不强,行政审批效能有待提高。一是重审批、轻监管,重处罚、轻服务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特别在环保、消防、卫生、安全等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暴执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二是部分单位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大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思想不解放、政策不灵活、服务不主动,“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并联审批还不尽完善,相关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加之部分单位行政审批放权不到位,政务中心部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对审批事项把握不准,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最多跑一次”还不能完全实现。

3、惠企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有难度。我县惠企政策的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极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发挥。不少企业反映,各级在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多是照搬上级政策文件,有针对性的措施较少,很多时候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

4.金融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县委、政府虽然也建立了企业转贷应急机制,但2000万元周转金量小,利用率低,无法满足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二是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三是涉农企业无法将农业资源进行评估、融资贷款。

5.企业生存难、发展难,市场主体活力不足。一是有的企业反应税费负担重,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实体经济难以为继。截止20XX年6月底,全县新发展企业193户,虽然同比增长19%,但仅完成市上下达全年任务数472户的40.89%。二是垄断行业收费高。企业反映如电、气、讯垄断行业收费高,尤其是企业用电初装费过高,峰谷分时电价难以执行,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运营成本。三是中介服务管理不规范。在部门审批办证的前置资料中,很多涉及中介服务环节,因管理不规范,普遍存在收费高、收费乱的现象。四是征地环节阻力较大。由于目前征地拆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宣传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在征地过程中存在一部分群众漫天要价的现象,尤其在乡镇较为常见,给企业落地带来阻力。

6.少数部门本位思想严重。部门之间职责没有完全厘清,衔接不够顺畅,影响办事效率。按照石编发[2015]5号文件,将不动产管理职责和登记职责分离,申请人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办理的房产测绘,由于两个局使用的系统不一致,房管局能用,又不能满足不动产登记要求的房产平面图和界址坐标,申请人只能另外委托第三方专业测量机构重新测量,增加了申请人的负担,影响办证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为切入点,破“五难”:推进商事登记改革、解决企业出生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解决企业交易难;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企业征信难;加强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建设、解决行政执法监管难;出台配套优惠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等问题,着力打造“支持政策最优、保障措施最强、行政审批最快、办事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全面提升。

1.明确两个清单。一是县上应尽快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排出时间表,划出路线图,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制定优化方便企业办理审批手续各项具体措施,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二是系统把握中、省、市关于简政放权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使我县出台的政策与制度形成体系,避免“碎片化”,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搭建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三是重点开展项目落地、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三大攻坚行动,建立完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招商引资单位负责、专人代办手续”的招商引资项目一抓到底工作机制,通过帮扶使各级干部成为构筑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者、党委政府重商亲商的贴心者、企业发展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的协调者。

2.强化政府服务力。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契机,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当好“店小二”,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软环境;对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路,提升政务中心窗口服务效率;积极创设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快实现我县营商环境中各个环节“最多跑一次”的办理模式;强化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尤其是对于承担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指导,选派硬人。

3.转变政府职能。始终将“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点任务,简政放权不停步、强化监管不松劲、优化服务不打折。一是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将资源配置交给市场,对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事项,采取招标、拍卖等市场方式运行,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二是强化监管,规范市场。完善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尤其是针对企业各项收费的价格监管,使垄断行业各类费用回到合理区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乱罚款,强化举报、查处和问责,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粗暴执法等不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真正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三是加强企业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周转金的投入额度和监管力度,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下大力气帮助企业降低物流、用电、用工等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组建一支由县级领导挂帅、为企业服务的专家团队,专门针对招商引资重大落户项目、市县重点项目在企业开办、政策支持、安全保障、创新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服务,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对制定出台的招商引资各类优惠政策要积极兑现,确保企业招得来、留得住、见成效。

4.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一是各镇、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传,营造我县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切实解决好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凡可以公开的政策文件原则上要于印发当日在网站上发布,特别是国家法律法规对特种行业和特殊物品的管理发生变化时,部门要结合实际,主动上门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宣传,让企业知法守法,避免蒙受损失。二是强化宣传引导。针对乡镇征地难的问题,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共同出面协调解决,同时加强新民风建设,杜绝征地过程中群众胡搅蛮缠、漫天要价的现象发生。三是要贯彻落实好《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和解读,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5.推进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积极引导政府投资项目以竞价方式选择中介机构,保障企业投资项目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公平竞争、良性健康发展。推进政社分开,真正从源头切断中介收费和行政职权的利益关联,打破“中介性质、行政保护、行业垄断”的部门利益化格局。完善中介市场清退淘汰机制,将中介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信、政府招投标等挂钩,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6.强化效能监督,狠抓政策落地落实。一是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重点,紧紧围绕责任落实、任务分解、组织推动、工作实效等内容,认真开展各项涉企政策督导落实,狠抓“治散强纪、治懒强劲、治庸强能、治混强效”专项治理,确保窗口单位、基层部门、关键岗位、重点人员执行“不打折”、落实“不走样”,切实解决“末梢梗阻”问题。二是坚持“正推”和“倒逼”相结合,激励和约束相结合,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对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以结果导向,严格考核奖惩。三是强化政府履约承诺兑现,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对在招商引资中的违约失信行为进行集中清理、集中督办、集中规范,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优化全县营商环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篇一】

为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XX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的通知》(X府协调办z20XX(X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我局行政审批“放管服”要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了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的各项相关工作,各科室结合部门职能,负责简政放权事项,在全局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专门机构负责落实,专业人员具体办事,相关科室协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依法行政,严格政策执行

根据《XX市恩阳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恩委发z20XX{3号)、《XX市恩阳区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恩府办z20XX{61号)文件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赋予建设行政部门的权责情况,对我局行政权责进行全面梳理,最后形成《XX市恩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就每个事项制定运行流程图,并通过电子政务网向社会公布。力求通过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进一步理清行政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本级共保留行政许可16项。

三、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

(一)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

在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精简前置要件、优化审批程序和缩短办理时间的基础上,加快推行网上审批。规范施工许可各环节涉及的中介事项办理时限及收费标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过四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项目单位不再提交纸质资料。将施工许可证核发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招标文件备案”、“招标控制价备案”、“中标候选人公示备案”等实现当日办结,并取消了合同备案。建立报建审批统筹协调机制,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消防、人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评价”,评估评审时限缩短50%以上,20XX年上半年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50个工作日。

(二)简化企业用水用气报建程序。

推动供水、供气企业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简化业务流程、规范报装服务行为,大幅压缩报装时间。供水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供气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7个工作日。

四、集中办理,优化服务

(一)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窗口对外服务。

按照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行政审批事项整体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对外服务。

(二)行政审批权能充分授予行政审批科及窗口。

我局专门成立独立的行政审批科,常驻中心办公,选派2名同志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有力推动了窗口工作有序开展。

(三)窗口工作逐步规范。

一是为规范我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行为,对办事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职责和办结时限,同时,建立了业务科室与窗口之间的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二是加强行政审批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在制订内部工作制度前,由行政审批分管领导带队,到中心管理办、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有力推进了进驻工作的开展,在进驻后,行政审批科印制了《办事指南》等资料。

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一)明确责任分工。

在推进行权运行平台的每个环节中设置了专人操作,给各行权有关人员分别设定了账号并分配相应的权限,并设置了专门管理员负责技术指导和网络平台维护,落实专人负责行政权力事项的录入。

(二)建立健全制度。

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的有关要求,我局先后建立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督查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和《电子监察平台管理制度》等运行机制。

(三)配置硬件齐全。

根据行政权力事项的类型,将行权平台系统连通至每个需要使用的行权科室,并按要求配备了扫描仪、电脑、打印机等必要设备,确保行权平台正常运行。

(四)加强动态巡查和监督检查。

我局共录入行政权力事项共450项,其中,许可16项;处罚370项;强制6项;征收12项;检查19项;奖励5;其他权利22项。局纪检监察室坚持每周一次对行权运行平台情况进行检查和每周二次对系统中运行的行政权力事项案件进行监督巡查,督促各行权科室及时、准确录入,严禁事后补录、集中录入和体外循环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六、加强权力风险防控及内控机制建设

以查找岗位风险、工作流程风险、单位风险为突破口,按照规定的自查他查、“五查五看”要求,对照程序、环节、要素逐一查找,并及时进行公示。采取自查为主、互查为辅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分析各查找日常工作中潜在的工作责任风险,了解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将要承担行政责任和纪律法规责任。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收集整理、公示、征求意见,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反复讨论研究,最后形成统一标准。

通过简政放权,明确“权责清单”,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规范了权力运行,方便了群众,取得了成效。一是办事流程更加规范透明。明确下放事项,设置公示栏,公布事项办理流程,实现“阳光政务”,透明操作,便于监督。二是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按照精简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缩短审批时限,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节省了办理成本。三是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以及网上办事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文明意识和效率意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明显得到减少,切实方便了广大群众。

【篇二】

根据中共xxx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20XX年9月以来,我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果。

(一)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

成立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进群众办事集中受办、标准化审批。共有27个部门进驻,承担政务服务事项xx项、便民服务事项32项。截止20XX年9月末,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xx万件,办理便民服务事项xx万件,均全部办结。

(二)建立完善群众办事服务机制。

改进对企服务,对全市xx余个重点产业项目企业明确推进服务专班,实行“保姆式“、“帮扶式“服务。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等13项工作制度,并实行动态调整,为群众办事提供工作机制保障。

(三)加快建设“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审批平台。

针对环节多、效率低、办事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设“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审批平台。现xxx市政务服务网“一窗受理“软件平台已建成,单位数据、事项完成导录,功能区搭建完成,设备调试完毕,正在招聘工作人员。

(四)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审批流程。

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建立起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细化为xx项,除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外,实行“受理→标准审查→办结“的办理流程,压缩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减少43%,简化申报材料,共减少申报材料68份,成为xxx市审批流程最简、审批时限最短、审批效率最高的审批服务部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营商环境放管服ppt】相关文章:

放管服营商环境范文06-09

放管服心得04-10

放管服知识范文05-19

放管服解释范文05-19

放管服问题范文05-19

放管服税收范文05-19

放管服经验范文05-19

放管服制度范文05-19

放管服汇报范文05-19

放管服材料范文05-19

上一篇:校运会加油稿300字下一篇:观察日记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