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教学计划

2022-06-28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儿童声乐教学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儿童声乐教学计划

儿童声乐教学大全

儿童声乐教学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很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我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针对儿童的生理特征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12岁儿童的声音是标准的童声,这一年龄段的童声特点:声音脆亮、稚嫩、可爱,没有共鸣,音高上不去,没有气息支持,白声,唱歌很随意,存在“挤”、“卡”、“压”、“撑”等很多问题。在这个年龄段如果能够把握时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声乐训练,就一定会得到美妙的童声。嗓音条件好的孩子可以完成两个八度的音域,嗓音一般的孩子也可以完成一个半八度的音域。而且,声音甜美、干净,高童区声音统一,有气息支持,极富表现力。许多歌者认为发声练习就是开开嗓子,就像运动员赛前活动筋骨一样,其实,发声练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开嗓子,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练声曲进行技巧训练。

童声的训练不同于成人,简单地把成人的训练方法用于训练孩子,是极为不妥的。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完成一个合唱比赛,由于时间紧迫,不得不让学生每天练习

二、三节课以上,其结果是学生用嗓过多,声带疲劳引发咽喉炎。作为声乐老师,我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注重儿童的生理特征,强调护“嗓”比练“嗓”更重要。处在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如不注意保护嗓音,平时的喊叫、感冒、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或用嗓过度等都可能造成儿童声音的嘶哑。因此,应该在儿童学习歌唱前,向家长和学生强调护“嗓”的重要性及护“嗓”比练“嗓”更重要的这一原则。根据自己十几年来演唱的经验,以及翻阅了很多声乐专业方面的资料和儿童生理卫生及儿童声带如何保护等书籍并逐一加以对照,筛选出既有利于声乐训练,又不伤害儿童声带的有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儿童声乐教学的方法。

第二篇:儿童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光阴如水,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声乐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主要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唱歌,通过严格的气息、发声等方面的科学训练,建立完善的歌唱状态,最终使学生达到歌唱收放自如、声情并茂,上台尽情演唱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

第一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教学法通过培养孩子兴趣为主的基础上,配合少儿声乐考级教材练习气息、面部表情、口型等让孩子能够正确发声,在音准和节奏上有所提高并能够流畅熟练自然的演唱歌曲。

学习曲目:《划船歌》《小红帽》《数鸭子》 《粉刷匠》《小星星》《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小雨点》等

第二期:主要学习歌唱的各种演唱技巧,包括歌唱咬字、歌曲换气等,让孩子对歌曲有一定的理解。教师还会教孩子一些基本动作,使孩子能够在歌曲中灵活运用。

学习曲目:《卖报歌》《大树桩你有几岁》《金孔雀》《祖国祖国多美丽》《幸福的花朵》等

第三期:主要学习歌唱中歌曲的艺术表现、感情在歌曲中的运用。歌唱表演以及舞台风度等,让孩子能够在舞台上尽情表演。

学习曲目:《造月亮》《春天的孩子》《小白船》《小螺号》《童年是什么》等。

三、教学对象 :

全体声乐学生

四、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做到有感情的歌唱。

3、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并能很好的保护嗓子;

4、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自己能很好的演绎歌曲。

五、教学重点:

培养少儿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六、教学难点:

声音的放松,能自如的把握气息,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第三篇:儿童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

1.演唱的姿势

1.1站立姿势。不仅是为了台风好,还关系到发声的质量,呼吸的顺畅。所以要求学生保持标准正确的姿态:男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挺胸、收腹;女生左脚向前跨小半步,保持头顶天花板的感觉,挺胸、收腹。人体重心在前脚,身体前倾,肩膀放松不能耸肩。

1.2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放松,脸部呈微笑状,两嘴角微微上翘,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发自内心甜美的笑容。

2.打开咽喉腔体

2.1无声练习。左右牙关凹下,表面形成两个“酒窝”,嘴巴上下打开扩张,舌尖抵在下齿垠内侧,然后舌体后三分之一向后退,舌尖不动,同时舌中间凹下、两侧隆起,使舌体形成直沟。学生可照镜子反复练习,每次练3分钟。

2.2单元音a、o、e、u、i运用打呵欠的方式按顺序说出来,从高、中、低童连贯不留痕迹地反复练习5分钟,说i时声音是从牙关发出来的。在做这个练习时,要保持嘴角上扬,呈微笑状态并有轻微的扬眉。

3.单元音、复合元音的练习

a、o在打开咽喉腔时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口形稍有变化,用a、o音练习能巩固正确的发声位置,而且声音很明亮、悦耳、结实,还能有效克服儿童的奶声和扁嘴歌唱的毛病;用u音练习,很容易打开通道获得高音,主动用上气息。此外,lu在发声时可以避免孩子们用声带喊叫的现象,练习时也很容易获得头声和高位置。对于初学者,我不主张用“咪”和“吗”来训练,很容易造成“咧”和“横”着唱。哼鸣练习也可以较轻松地打开通道获得高音(头声),轻声、假唱、哼鸣三大发声辅助练习缺一不可。

4.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儿童的肺活量小,相对于成年人呼吸浅得多,所以平常儿童的心跳、呼吸频率比成人快。由于呼吸短促,唱起歌来常常感到气息不够用,特别是唱较长童时更加困难。故此,儿童的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1深呼吸练习法。小嘴自然张开和鼻腔同时慢慢地将气从上往下吸进肺的底部、腰围处,腰围有涨满感,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读S音把气徐徐地有控制地呼出,反复练习五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逐步解决呼吸问题。

4.2吹纸片的练习。具体做法如下,撕一个稍长一点的纸条,一厘米宽即可,用手捏着上方,放在嘴前约一公分的距离,可逐步把距离拉长。用吸好的气吹纸条的下方,从纸片振动的频率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从而使孩子们感觉呼吸时腹部的对抗作用。这一练习既锻炼了腹部的力量,又对增强气息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须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形成歌唱语言的规律。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歌词进行咬字吐字处理,这样才能把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咬的要准确,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表现抒情类歌曲时,一般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要非常清楚,这就要求熟练咬字吐字技术。

6.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加强平稳节奏和变化节奏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性。

7.跳音、附点音符的练习

跳音的练习使声音变得灵巧、跳跃,赋于华彩。方法是保持低的喉位,用腹肌轻轻弹跳,呼吸保持住。附点音符的练习使孩子的声音有动感,欢快跳跃,适合演唱多种风格的曲目。

8.歌曲的处理

儿童唱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由此看来,对歌曲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歌曲《小机灵的歌》旋律活泼、开朗、热情;内容赞美了聪明机智、胆大心细地一休,爱惜时光、努力学习、同情弱者、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歌曲用“格的、格的”象声词配上66556655|660560的旋律,把动画片人物的机械式步伐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提示我们在演唱时要掌握住机灵、活泼、富有弹跳性的艺术风格。教师在启发学生的情感时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范唱、语言的解说、引导、肢体语言的示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歌曲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的氛围中。

9.声音位置

选用不同的声音位置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训练四年级下册五单元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时要求用清新自然的嗓音、声音位置靠前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演唱的声音非常甜美亲切,能更完美的表现山东民歌的风格。再比如在训练《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时,我要求孩子的声音位置稍靠后一点,带着深情、委婉的情感来演唱,既不失去可爱的童声音乐,又使声音极富表现力,演唱效果非常理想。

10.“竖”“含”“深”“空”

童声训练一定要从高位置开始,“竖”要求孩子们在打开咽喉腔体时处于打哈欠状态,嘴唇自然放松,用单元童o进行练习;“含”即口腔保持空含感;“深”即气息要吸深至肺底;“空”,微笑上提软腭,空扩口腔等。总之,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技巧,只能用心、用嗓、用耳朵去感觉。

练气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可以用打嘟(吹唇)来练习,这是全世界声乐家在一起研究的练气息最好的方法,这也是歌唱的基础.

第四篇: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第一章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声乐心理概述

1.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它以儿童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 意志、兴趣、能力等为研究对象,为儿童从事各种实践和学习活动提 供心理依据,使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们有章可寻,正确地根据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

1.2音乐心理学与声乐心理学的概念

作为研究儿童声乐心理的理论依据,音乐心理学与声乐心理学的 概念分别是: 音乐心理学是指用心理学的方法及理论,研究音乐与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它与心理学及 音乐学有关,并涉及声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一门新 兴的边缘学科;声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从心理反应、注意、意志、想象、情绪与情感、能力与记忆等诸多方面,揭示了歌唱与发声的内在艺术规律,从而为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提供心理方面的依据,并为广大学习声乐的学子找到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提供帮助。

3儿童声乐学习的心理特点 硕十学位论文

第二章儿童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2.1心理状态概述 (一)定义:心理状态是在一段具体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的总的 特征2,如聚精会神、兴高采烈、漫不经心、萎靡不振等等,是人对 内外环境因素作用的反映,心理状态是由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构成的。一个歌唱者在演唱或练习一首乐曲时的心理状态受到他对 这首歌的喜好程度以及自身情绪状态、身体状况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 或放松愉快或紧张生硬等等各种各样的状态状况。

由此可见,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演唱 歌曲,才能够发挥正常。 (二)心理状态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1、心理活动的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心理活动受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没有客观世界就不可能 有人类活动。所以,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没有客 观现实就没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具有客观性。例如:当一个人看到 某种事物而头脑里闪现出另外一个人的音容笑貌,这就是“睹物思 人’’,当一个人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动,产生内心情感的波动这就是“触 景生情"。“睹物"、“触景"反映的是客观现实,“思人~‘生情”则反 映的是一种心理活动,这些现象形象的说明了心理活动的客观性。

2、心理活动的主观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他们都z徐行效.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251。 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第三章儿童声乐课堂中良好心理状态培养的五个方面 3.1学习动机的培养

作为一名儿童声乐教师,光有精通歌唱的技能,技巧是不够的,还应学习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了解儿童学习声乐的动机,制定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动机稳定在积极状态中,并能根据动机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改进方法,策略,始终保持 良好的声乐教学课堂环境、师生互动、融合、协调在一起,取得良好 的教学效果。怎样激发儿童歌唱的动机呢? (一)开展教育启发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他们在最初开始学习时,对任何一门课程大都无明确的目的性,家长、老师让他们学什么就学什么,或自己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他们学习唱歌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初并不是抱着我要把声乐学得怎么样好,我要把声音练得如何地美好的学习目的,而是全凭一种爱唱歌、想唱歌的冲动和欲望,这就是他们的学习动机,要把这种学习动机贯穿于儿童声乐教学的始终,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在学习声乐的开端教师要向同学们讲清楚学习此门课程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对儿童讲解歌唱的作用,可以促进少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的作用,还可以抒发少儿爱祖国,爱人民的美好情感,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无穷的欢乐等,这种教育活动绝不能只是拘泥于形式、走过场,它是组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融洽师生关系,进入积极上课精神状态的必要之举。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后,儿童就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把这种教育启发、渗透在儿童学习声乐的始终。 儿童卢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第四章儿童声乐表演时紧张心理状态的调控

近年来,随着声乐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从事声乐专 业的专门学习,随之出现了各种规模大大小小的少年儿童声乐比赛、 演出、考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少年儿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和 专业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评判标准。走上舞台,面对观众,唱上几 首歌,对于一个技术娴熟,久经锻炼的专业演员来说可能相对容易, 但他们也难免会出现上台紧张的状况,对于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就更 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的儿童嗓音音质很好,平时也受到正规的专业 训练,歌唱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上舞台却由于心理状 态的紧张而产生恐惧,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轻者的歌唱 缺乏表现力,重者甚至会出现忘词,走音,失声,或者是头脑一片空 白,什么也做不了的紧急状态。在少年时代,如果由于舞台紧张失去 良好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让儿童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做任 何事都没有信心,甚至再也不敢上台歌唱和面对观众。因此,作为从 事儿童声乐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儿童上台演唱时的心理 特征,创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摆脱舞台上紧张的心理状 态。

4.1 紧张心理状态的表现

儿童在歌唱临上场前或上场后紧张心理状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 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 脸红,心跳加快,手脚出汗,口干舌燥。这是由于在紧张的 硕十学位论文

第五章 儿童在变声期时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变声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对于学

习声乐的儿童来讲更是一个特殊时期。处于变声期的学生,由于声带

充血,发声持久性差,很容易疲劳,音色变暗,唱歌时感到很费力,

因此很多学生因为唱歌时声音沙哑,高音唱不上去而丧失唱歌的信

心,产生歌唱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现象,在变声期儿童的声乐教学中

必须充分了解变声期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

规律,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

法,一方面把变声期儿童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歌唱时所需要的状

态,而另一方面又不伤害到他们变声期时脆弱、不稳定的嗓音。

5.1变声期儿童发声器官的变化特点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体重快速增长,身体各部分器官开始

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表现在发声器官上则是喉头、声带的急速

变化,具体表现为:

(一)男声的声带从幼童时的6-_8毫米长,逐渐增长到2卜24 毫米,并且在增长的过程中相对变宽变厚,喉结明显地突起,喉前后

增长1厘米。但又由于喉部软骨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声带的增长速

度,迫使发声时声带被动的拉紧伸长,造成喉部软骨同声带及软组织

儿童卢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结 语

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与学习中,我深刻的认识NJL童声乐教育在整

个声乐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声乐人才成长的摇篮。同时我也

发现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对于教师“教"的意义,培养学生良

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于帮助他们快乐、快速的掌握歌曲内容,提高声 乐技巧有着很大的帮助,自然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取得教学成果

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在歌唱中获得良好的歌唱心理状

态需要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和配合,经过对学生系统的、专业的心理

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才能获得。在这一过程中,由

于儿童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控制能力差,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很关键

的,它赋予每一位儿童声乐教师神圣的责任,激励着他们不断的研究、

探索、学习儿童心理学和儿童声乐心理学知识,针对儿童特点,找到

灵活、有效的好方法。本篇论文是我这几年来从事儿童声乐教学的一

些体会和总结,希望能给从事儿童声乐教育的同行们一些启示,同时

也愿意听从教育界专家的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期刊类:

(1)廖家骅.儿童音乐心理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1984.9. (2)文安平.影响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的几个因素.乐府新声,1990.3.

(3)刘沛.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的发展.中华音乐文化教育,1996.2.

(4)黎国坤.谈声乐教育心理学.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4. (5)沙涛.论良好歌唱心理状态的培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1.

(6)杜蓓.儿童的歌唱方法与歌唱心理初探.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2.4.

(7)陈石萍.少年变声期合唱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厦门教育学院学

报.1999.1.

(8)叶淳.浅探青少年变声期的声乐教学.人文社会科学.2006.2.

(9)姜文胜.声乐专业学生赛前准备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交响一西安音

乐学院学报,2004.23.

(10)张益琴.变声期学生歌唱心理障碍的形成及解决对策.天水师范

学院学报.2005.25. 。

(11)叶蔚.谈如何克服演唱时的紧张心理.艺术教育,2005.3. (12)马东风.情感与音乐记忆简论.中国音乐教育,199.4. (13)周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人民音乐,1988.4.

(14)田传洋.浅谈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歌唱的自信心.滁州师专学报,2001.4.

(15)王岩淑.歌唱心理状态浅析.艺林漫话,2006.6. (16)唐明务.浅谈声乐表演中的虬医场”.美与时代,2006. (17)董晓.少年变声期的唱歌教学.河南教育,2003.7. (18)肖育军.论变声期声乐教学中的“轻唱"训练.《黔东南民族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

(19)王绍灿.浅谈儿童音乐素质教育.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0.16.

(20)王海莲.儿童歌唱训练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周口师专学 报,1996.13.

(21)张德金.儿童声乐教学点滴.怀化师专学报,1994.13. (22)彭子华.声乐教学心理因素探索.淮北煤炭师院学报社科 版,1994.4.

(23)孙玉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安徽教育,1999.3. (24)张君仁.皮亚杰认知阶段理论与儿童音乐教学.祁连歌 声,1998.3. 著作类:

(26)吴雁泽.全国少儿歌唱考级歌曲集.新疆:新疆人民出版 社.2001.

(27)郁正民.音乐教育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 (28)章姚姚.音乐教育心理学.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 (29)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30)卢合芝、李敏娜.音乐教育心理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三环出版社,1983. (32)曹理、廖裴言、廖家骅.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1993.

(33)邹长海.歌唱心理学.广东: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4.

(35)詹姆斯·L·穆塞尔、梅贝尔·格连合著、章枚译.学校音乐教学心

理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6)罗小平、黄虹编译.最新音乐心理学荟萃.中国文联出版公

司,1995. (37)袁善琦.儿童趣味音乐教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38)徐行效.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39)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 (40)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育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1998.

(43)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4)刘朗.声音教育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5)钟维国.童声合唱的训练与指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6)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7)秦和鸣.心理学浅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8)孙应康、凌培炎.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

社,1981.

(49)klern,herman.singing technique.National music publisher, 1972.

(50)Garaude,vai l lant.methode complete de chant paris.1825.

第五篇:儿童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学习声乐的儿童越来越多,儿童的声乐教学已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文化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与成人不同,针对儿童的声乐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成人有所区别。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知识水平,在想象、模仿等能力上的优势和在分析、理解能力上的欠缺,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采用简单易懂、形象简单的教学术语。

首先,儿童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远远达不到理解声乐理论的程度,因此,声乐理论的讲解,不但起不到帮助儿童学习发声方法的作用,相反,还会给他们带来困惑,给声乐实践制造障碍。因此,在教学术语的选用方面,要采用大胆的设想、形象的比喻与描述的手法,把抽象的方法、位置和感觉具象化,并用十分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好具体到某一物象,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汇来表达,甚至还可以用手势、动作来表达。如用“闻花”来表达歌唱前的气息准备状文章来源于http:///article-7077-1.html态;用“第二个扣子”表示歌唱时喉咙的假想位置;用“关门”来表示关闭唱法等。这种形象、简洁的术语很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掌握,能帮助儿童很快抓住感觉并给感觉定位。用很简单的词汇代替繁琐的理论,发挥儿童的优势,避开儿童的弱势,把复杂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简单而轻松。因此可以说,简洁、形象、准确的教学术语,是打开儿童声乐思维之门的“金钥匙”。从气息训练开始,有步骤、分层次地展开教学。

气息训练是指腹式呼吸训练和歌唱时的气息保持训练。从气息训练开始,是指在正式声乐训练前,应对儿童进行必要的歌唱气息的准备训练,使之先体会到气息的位置,形成一定的气息概念与实践经验。这样,在以后的声乐训练中,儿童可以自觉地用上气息,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把气息与其他的方法融为一体,在声乐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步骤分层次地展开教学,是指根据儿童思维的特点,教师要把气息、喉头位置、声带感觉和头腔共鸣等方法根据儿童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按照从易到难、先分后总的顺序,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训练。对于每个具体方法的学习,都要先做独立的专门训练,再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而不是所有的方法一拥齐上,避免儿童因不能控制多种意念,顾此失彼而找不到感觉。如在学习喉头位置与声带放松时暂时不要讲共鸣,也不要对气息做要求。不做其他任何要求,儿童才能够集中精力来体会喉头和声带的感觉,才能很快体会到并抓住这种感觉。在感觉掌握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感觉同以前学习的方法统一起来,就简单容易得多了。事实上,即使教师不作要求,儿童也会不自觉地把以前学过的方法加入声乐实践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要在当前的训练内容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加以肯定,就能收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适当把握声乐训练的时间、强度以及歌曲难易程度

和成人相比,儿童的声带短、薄、韧性差,十分稚嫩,在儿童声乐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的就是保护儿童的声带。保护儿童稚嫩的声带,不仅要以正确的发声方法、巧妙得当的教学方法以及对错误发声的及时纠正来完成,还要求在声乐训练的时间、强度和歌曲的难易程度上加以把握。因为,即使发声方法正确,长时间的训练也会使声带疲劳,粘膜受损;即使发声方法正确,大声或高声的重机能发声也会增大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力,增大声带的张力。对于儿童稚嫩的声带,长期这样的训练是难以承受的,会导致声带粘膜充血,声带局部增厚,声带小结等病变。因此,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把握训练的音高、音强和训练时间。一般来讲,儿童的声乐训练应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为目的,以自己的自然声区为基础,音域不超过一个半八度,中等音强,尽量使用轻机能唱高音,每次的训练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并且中途要休息两次,让声带得到休息,恢复弹性。另外,还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歌曲。要根据儿童的音域和学习情况及演唱能力来选择在演唱中没有障碍又能充分展示其发声技术的歌曲。因为儿童刚刚学到或掌握一些发声方法,概念还没有形成,位置还没有巩固,额外的发声难度会导致儿童感觉的偏移和发声的失败。对于初学声乐的儿童,一般选择音调适中,旋律优美、上口,没有大跳音,闭口音不多的歌曲。因为这样的歌曲不但不会给儿童增加额外的发声难度,而且还在不伤害儿童声带的同时起到巩固发声方法的作用。

正确认识童声音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自然的童声是两片短小的薄薄的声带振动发出的纯净的基音,加上口腔共鸣形成的明亮清脆的个性音色,稚气可爱,非常迷人。但这是一种自然的音色,缺少科学发声方法的支持,头腔共鸣比较少,因此歌唱时高音上不去,喊的成分比较多。学习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加入气息和头腔共鸣,音色就会有所改变,变得圆润、浑厚,但会失去一些明亮度和稚气感。但是,解决了高音,并且头腔共鸣能产生一种饱满和通畅的感觉,因此,在儿童的声乐教学中,不能因为怕改变明亮可爱的自然的童声音色而在发生方法上有所保留。学声乐学的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果因为自然的童声音色好听,就不学头腔共鸣,对儿童来讲,最终会得不偿失。因为,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自然的童声最终会失去,而科学的发生方法会使他终身受益,是他永远的财富。因此,不盲目追求音高或音色,变尖亮为通透,追求童声的艺术美,把科学的发声方法放在第一位,才是儿童声乐教学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及时的赞美

每个孩子在听到表扬时都会感到兴奋、开心,尤其在唱歌的时候,赞美和肯定会使儿童精神振奋,情绪高昂,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歌唱状态。同时,及时赞美和肯定还能把正确的发声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儿童,不仅起到鼓励的作用,还能稳定他们的发声方法,提高他们对声乐的悟性。

最后综述,儿童具有很强的探求未知世界的热情,有强烈的对美的追求。在声乐的学习方面,儿童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几乎都比成人强。另外,儿童思想单纯,心无杂念,对技术的掌握也比较牢固。因此,只要采用的方法得当,术语巧妙,因材施教,儿童学习声乐不比成人难,甚至有时比成人学得还快。

上一篇:道之以德学之以理下一篇:电子支付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