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战略

2022-09-21

第一篇:健康中国2030战略

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精神,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陕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方针,充分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统领,以建成中医药强省为目标,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提升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政策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服务“健康中国”“健康陕西”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医药强省,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实现人人共享中医药发展成果。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创建50个中医药养生康复、医养结合、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医疗服务占到基层医疗服务总量的30%以上,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85张。中医药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多学科、跨部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对50个重大疑难疾病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国医大师、中医名师引领作用更加显著,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5人,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达到0.45人。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中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中医药健康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达到2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各地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原则上每个市、县都要办好1所公立中医医院,不得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90%的市级和80%的县级中医医院分别达到三级甲等、二级甲等;100%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原则上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配备中医药专业人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强化省、市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创建国家中医临床区域诊疗中心,建成3个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10个区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20个优势病种诊疗中心。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60%的市、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探索建立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将中医药融入慢病监测和社区健康服务,针对高危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干预、健康管理。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包中都要有中医药项目,鼓励运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建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

3.促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建立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机制,实施重大疑难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的中西医联合攻关,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加强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鼓励市级综合医院设立中西医结合科室、研究室,创建10个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健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培养一批高层次中西医结合领军人才。

4.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加强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落实中医诊所举办备案制管理办法、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注册办法,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享有同等权利。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5.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疗咨询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建立覆盖省、市、县的中医远程服务体系和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开展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远程会诊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健康档案等于一体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开展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健康咨询等便捷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

(二)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1.健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立省级“治未病”中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设立治未病科室,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健康维护,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实行融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医院发展模式。落实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创建一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基地,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2.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的中医康复机构,培育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中医康复连锁集团。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和规范,推动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康复护理等服务。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康复科或康复中心,为残疾、工伤、病后康复等人群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创建一批中医特色康复示范基地。支持各级中医医院发挥技术优势,与区域内康复机构、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推动综合医院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护理服务。

3.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支持中医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中医药养老服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应当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与中医医院合作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要建立老年病科,设立面向老年人群的专用就诊窗口、诊疗区域,与区域内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建立托管、协作、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发挥西安、铜川、安康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引领作用,创建一批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发展多形态养老服务。

4.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动中医药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融中医疗养、养生康复、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观赏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支持社会资本和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市县建设中医药文化街、中药材观赏园、中医药体验馆、养生度假村,将健康旅游与中医药养生保健、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生产相互融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旅游产品、线路和特色商品。鼓励中医医院在具备条件的宾馆、景区等设立中医药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针灸、推拿、药膳、足疗等服务。创建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和项目。

(三)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

1.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开展长安医学学术流派挖掘传承、“秦药”道地中药材的药性理论和陕西历代名家经典名方研究,打造陕西中医药品牌。全面继承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丰富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形成规范,传承推广。

2.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挖掘。建立陕西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依托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古籍、古今名方名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加强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的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3.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师承教育,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实施中医名师传承计划,充分发挥国医大师研究院、中医学术流派和名老中医、基层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作用,加快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传承人才,造就新一代中医大师、青年名中医。

(四)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

1.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以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为核心,以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为主体,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加快省中医药研究院迁建,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将其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发挥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保护利用中医药知识产权,加快中医药成果的转化。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完善中医药创新激励政策,提高中医药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计划,加强中医药重大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力争取得重大突破。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开展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和推广一批疗效显著的防治方案、技术成果。支持医药企业与医疗、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中医药产品创新,研发一批基于经典名方、院内制剂的中药新药,研制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的项目优先支持成果转化与推广使用。

(五)发展壮大中药产业。

1.加强中药资源信息监测与保护利用。完成我省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并促进成果转化,建成陕西省药用动植物种质库和标本库,健全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制定中药材区域生产规划,健全“秦药”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完善中药材资源、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建立3个濒危药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10种濒危稀缺中药材培育基地和3个全国林麝养殖示范基地。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中药材科技园、博物馆和药用动植物园等保育基地。

2.推动中药种植养殖快速发展。加强中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科技示范园区、中药材野生抚育区的建设。围绕延胡索、丹参、黄精、猪苓、连翘、附子、黄芪、酸枣仁、林麝、全蝎等秦地优势道地药材,打造一批10万亩以上的大产业基地。建立中药材产地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支撑培育现代中药产地加工企业,提高中药材产地加工生产水平。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养殖的技术指导,大力发展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助力精准扶贫,拉动中药材产区经济快速发展。

3.加快中药工业转型升级。开展中药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建立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基地,重点研发针对重大疾病的现代中药、生物技术等药物,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省内中药企业数据化、智慧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园区)。实施“一企一策”,鼓励和扶持有产品、有技术、有市场的中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大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应用力度,实施中药大品种带动战略,对我省重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创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地方名药,打造“秦药”大品牌。挖掘我省优势中药材资源,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功能食品、保健用品、天然化妆品等健康衍生品。

4.建设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我省药材产地仓储库、物流中心,构建储存养护、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和保障体系。在陕南、陕北、关中地区建设3个区域中药物流基地,在优势明显、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地区设立区域中药材交易市场。做大做强省级中药材交易市场,完善服务功能,发挥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

(六)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海外发展。

1.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开展省内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加强优秀中医药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利用。推进省内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建成陕西中医药博物馆,支持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等机构文化建设,广泛传播中医药科普知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通过开展三秦最美医生、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和标兵等评选,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行业风尚。

2.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我省孙思邈、王焘等历代名家、文化遗址、民间传说等中医药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文化精品和科普作品,创建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和主题公园、文化园区,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和企业,形成中医药与文化、商贸、旅游、餐饮等有机融合的新业态。

3.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发挥我省传统文化、中医药资源优势,加强与重点国家、地区和海外友好城市的交流,促进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服务走出去。支持我省中医药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院校、医院合作建立中医诊疗中心。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建设省级中医药海外人员留学中心,吸引更多海外人员来陕留学、培训。支持省中医药研究院建设省级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打造我省对外交流新名片。推进中医药国际贸易,加大我省中医药在各类国际博览会、会展和论坛的宣传推介力度。支持步长制药、陕药集团等一批医药知名企业开发能够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中药新药,提升我省中医药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中医药支持力度。落实好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好财政补偿、投资融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继续实施中药饮片加成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逐步缩小单病种付费标准在同区域、同级别的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之间的差距。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将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推荐我省优势中药产品进入国家基药、医保和新农合目录,省基药、医保和新农合目录调整时优先增补优势中药产品,鼓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地产中药饮片、中成药,允许经批准的中药院内制剂在医联体(医疗集团)内共享使用。加大对中药产业各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激励奖励机制。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教协同,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完善适应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吸引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设立中医、中药博士学位授予点,创建全国一流中医药高校。加快以培养基层人才为主的中医药院校建设,扩大宝鸡、渭南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医临床专业招生比例。实施中医药人才“十百千万”工程,加强中医药各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建支撑我省中医药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

(三)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数据库,实现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全覆盖,运用各项信息技术,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等服务应用。利用各级卫生计生区域信息平台,建立中医药管理和信息统计直报系统,实现中医药信息平台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化和远程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医疗管理、医疗服务、医保报销全程信息化管理,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强化统筹协调,及时研究提出中医药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政策落实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规划实施分工方案。各地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健全管理体系。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完善省中医药管理局职能,统筹协调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各地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健全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明确负责中医药管理的机构,完善职能,充实力量,加强中医药管理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要将中医药监督管理纳入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体系,协调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部门,对中医药服务等领域形成规范有效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三)加强督导评估。本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健康陕西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任务,主动作为,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会同各成员单位,对发现的重大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激励与问责追究,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显著成效的,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对工作落实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的,给予通报批评,依法严肃问责,确保中医药改革发展政策全面落实。

(四)营造良好氛围。综合运用广电、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宣传中医药法规、政策措施,传播中医药文化与知识。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教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第二篇: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引言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要求,紧抓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向“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迈进的新阶段。尤其是新东城成立之后,迫切需要按照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科学确定新东城发展定位,制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推动新东城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经区委、区政府决定,特编制《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本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东城区的发展定位、目标和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问题,是未来20年指导东城区科学发展,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范围为东城区行政辖区,总面积为41.84平方公里。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等。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30年。

第三篇:无限极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一个国家能否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健康中国战略已然成为全面的行动纲领。

作为从事健康产业的大型企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也一直在关注和思考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各相关方未来努力的方向,已经做了十分明确、且颇具前瞻性的指引。在这个基础上,无限极认为企业要思考的不应仅限于健康责任的定义和目标,而应当更进一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模式、“创新”的实践,去推动整个健康产业链的发展与升级。 “作为健康行业的民族企业,我们有自己的使命,就是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去创造平衡富足的健康人生。”在黄健龙看来,可以通过健康产业的升级创新,为国人提供高品质的健康科技和健康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为此,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关注健康——关注支持健康促进项目,推动大众实现“三平衡(健康、家庭、事业)、三富足(时间、财富、精神)、三和谐(个人、集体、社会)”的健康人生。

比如无限极投入了专门的人员和资源,研发创新了“三平衡、四合理”的现代中医健康理念、“无限极养生操”等健康文化成果;2015年,无限极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发起 “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中医健康状态与养生状况调查研究”,首次从中医的角度解读呈现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状态与养生状况,增强大众对健康的关注,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此外,无限极的4000多名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戒毒所,帮扶老人,为戒毒人员送去健康知识。

“企业的优势在于其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和纯熟的经营思维,当健康责任与企业本身的经营战略相结合时,既可以为公众、社会带来更好的健康产品与服务,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能为健康市场的开拓以及健康消费的增长,创造新的机会。两者将互为动力,实现健康责任的永续推进。”黄健龙说。

第四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2-08-20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七大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围绕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卫生部组织数百名专家开展了“健康中国2020” 战略研究,针对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健康中国2020” 战略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实现2020年国民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行动计划及政策措施。

一、机遇与挑战

(一)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转型对保障国民健康提出更高要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呈现的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不但使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成为重大健康危险因素,而且使国民同时面临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对保障国民健康带来新的压力。

(二)居民健康状况仍需改善,不同人群之间差异显著。虽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但不同地域和人群间的健康差异较为显著,东西部省份人均预期寿命相差最大者达15岁。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每千人医师数和病床数、人均医疗支出等指标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疾病发病和死亡模式转变,城乡居民疾病负担沉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变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疾病发病、死亡模式的转变。当前,我们既面临发达国家的健康问题,也存在着发展中国家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而其中以重大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最为严重。

(四)重大健康问题依然突出。目前病毒性肝炎、结核、艾滋病等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控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重大地方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母婴疾病与营养不良不容忽视,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健康危险因素的影响持续扩大。目前,烟草使用、身体活动不足、膳食不合理、过量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在我国处于流行高水平或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同时,环境污染加重也对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六)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人民健康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但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仍然较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

(七)相关公共政策不适应我国健康状况快速转型的需要。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物政策在制定、调整等方面滞后甚或缺如,执行力度也不够,难以适应我国健康状况转型的需要。

(八)医药科技进步为促进国民健康提供有力手段。新方法、新药品、新仪器、新设备的发明创造和快速推广应用,使得疾病预防、诊疗水平显著提高,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实现国民健康目标奠定制度基础。不断深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解决了基本制度安排问题,为实现2020年国民健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

研究提出的“健康中国2020”总目标是: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提高国民健康生活质量,减少不同地区健康状况差异,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使全体国民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地区间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到2020年,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明显改善,地区间人群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战略重点与行动计划

依据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有较为明确的干预措施、公平性和前瞻性等筛选原则,研究提出了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与健康问题、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3类10项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具体包括:促进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确保母婴平安;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危害,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健康,缩小健康差异;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保健康复,实现健康老龄化;重大和新发传染病防控;重大慢性病与伤害防控;发展生物科技,提高遗传诊断水平;多部门合作,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改善服务质量。

针对优先领域,研究提出了以下4类21项行动计划:

(一)针对重点人群的行动计划。母婴健康行动计划,通过推广婚前医学检查、普及生殖保健服务、提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提高孕产妇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比例、提供7岁以下儿童免费保健服务等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确保母婴平安、提高妇女儿童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划,通过采取倾斜性政策,设立专项,最大程度地缩小与贫困有关健康问题的城乡差距。职业健康行动计划,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劳动力人口的健康,延长职业病患者寿命,到2020年,职业健康监护率由10%增至50%,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率、职业中毒事故死亡率分别下降50%和30%。

(二)针对重大疾病的行动计划。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针对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人畜共患病等重点或新发传染病、地方病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遏制和降低这些疾病的健康危害。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通过设立心脑血管病控制、重要恶性肿瘤早期发现、糖尿病控制等专项,遏制慢性疾病的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减少慢性病导致的失能、致残、早逝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伤害监测和干预行动计划,通过伤害综合监测,及时向社会预警伤害高危因素,指导开展儿童伤害干预活动,降低18岁以下人群伤害死亡率。

(三)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行动计划。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提高饮用水安全水平、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置比例,改善环境卫生,开展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溯源、预警和控制,健全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能力,构建国家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风险预警交流平台,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倡导多部门参与合作,通过在社区、学校、工作场所等开展一系列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减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完整的烟草控制监测体系、预防被动吸烟、提供戒烟服务、公众教育等措施,降低烟草流行率。

(四)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的行动计划。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政府卫生投入责任,重点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县级医院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制定国家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注重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卫生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可持续性筹资机制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健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与监督系统,规范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医疗诊疗规范、实施临床路径,规范医院内部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行动计划,完善医疗机构经济补偿政策,规范、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医疗机构使用质优价廉药品,探索医院收付费方式改革。公共安全和卫生应急行动计划,建立灾害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新发再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推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专项,加强转化整合医学能力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和伤害防治研究和推广,实施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科技行动。国家健康信息系统行动计划,制订和实施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落实医改方案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行动计划,制定和实施国家传统医学政策和规划,建立稳定增长的中医药投入保障机制,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医优势病种研究和应用、传统医学和西医之间的互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展健康产业行动计划,建立以基本药械制度为核心的国家药械政策框架,加强监管,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制,重点扶持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疗仪器,以及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产业。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组建“健康与社会福利部”或“卫生与人类发展部”,将卫生、健康与社会福利事务整合、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的、一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卫生决策的咨询和问责机制。将健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健康影响综合评价”制度。加强和巩固基层卫生行政管理能力,确保卫生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健全卫生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加快《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的制订,科学设计和逐步完善医疗保障、促进国民健康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责任落实、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卫生执法体制。

(三)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转变发展观念,推进“环境友好型”、“健康促进型”社会发展模式的建立。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推动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卫生事业发展模式。

(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与机制。合理调整卫生总费用结构,通过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和社会筹资,将个人卫生支出降低到30%以内。建立卫生投入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卫生投入配置和利用效率。建立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机制,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的制度统一和管理统一,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从分担疾病风险向促进健康转变。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六)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提高卫生人力素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大力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增加医学教育投入和质量评估管理,通过准入制度的建立,改善和保证医学教育质量。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拓宽卫生人才评价渠道,改进卫生人才评价方式。加强政府对医药卫生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大西部地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七)充分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优势。建立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专项基金。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基层医疗保障及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扶持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将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理念融入精神文明建设。

(八)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国健康领域的实际需要,深入研究各国情况,制定和实施针对不同国家的多层次、多渠道合作战略和政策,提升卫生援外工作层次,发挥国际影响力,促进全球健康。

第五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8-1711:13:10

在2012年8月17日开幕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陈竺部长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该研究历时3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和桑国卫副委员长领衔,公共政策、药物政策、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医学模式转换以及中医学等6个研究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系统深入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理论体系,更有力推动了卫生改革发展实践。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以及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科技支撑与领域前沿研究、医学模式转换与医疗体系完善研究以及中医学研究等6个分报告。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

陈竺部长指出,开展“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探索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道路的必要举措,是准确把握时代对卫生事业的新要求,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体系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为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抓手,对科学制订我国中长期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意义重大。

陈竺部长强调,要充分吸收“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的成果,以《“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战略的研究工作。要

树立全局观念,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更加注重卫生发展的总体效益;要以增进健康为中心,更加重视转变服务模式;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更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陈竺部长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成果纳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积极投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论语读后感8000字下一篇:vocs华南理工大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