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思考的问题

2022-07-13

第一篇:人生要思考的问题

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

法治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式样,时刻与现实的人的当前生活与命运密切相关。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秩序追求,它反映着现实的人的生活立场与人生态度。并且它还立足并奠基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法治的存续自然关乎现实的人的当前生活与未来命运。因此,法治也就鲜明地体现了现实的人的人生态度。

现代社会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人的生活也随之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也这引发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生新发展和新的问题,它们无不是人之生活的个我化与生命存在之普遍化这个人生之根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今天仍求之于传统的人生哲学原理已经不足以因应这些复杂而又众多的人生问题了。我们知道现代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发展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日趋物质化、功利化、实效化、个我化与生命安顿之普遍性、超越性、永恒性之间的紧张。

如果立足于客观的社会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就常态情形而言,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并不是单个的个体的人的孤立的存在与活动,而是一个个单个的个体的人的相互关联的存在与彼此发生影响的活动,这种相互关联的存在与彼此发生影响的活动,在客观上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成恒常而普遍的关系,这种由观念、行动与行动结果构成的关系的复杂网络与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或者人类社会。显然,如今社会由于个性化的发展,人们再也抵挡不住外界所带来的诱惑。从而这种社会次序状态难以保持平衡了。

下面就以大学生犯罪率的不断提高为例做个剖析:

(一) 市场经济冲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视为是“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的反映,这块昔日烫手的“山芋”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头戏”。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而许多检察官在办理“校园犯罪”案件时也发现,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出身贫寒,或有某些缺陷,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不满、仇视,另一方面敏感自卑,自我调控能力差,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对人生悲观,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极端。

2、心理迷乱,情绪失控。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渺茫,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比如学生黄某,因某日心情烦躁,感觉前途无望,遂在同宿舍其他同学去上课的情况下,偷了同宿舍女孩每人一件东西。黄某说,她就是将盗窃作为排解自己心情的一种手段。再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浓硫酸泼大熊猫一案,北京某高校学生马忠义携带仿真枪绑架案,都是因心理迷乱,情绪失控诱发的犯罪。

(三) 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还要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电子游艺厅、黑网吧的侵袭,都是产生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

(四)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

大学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有的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养的方式上多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也可称之为人格障碍。当子女考入大学后,有的家长又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其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关注不够。一旦子女犯罪,他们才感到惊讶和后悔。反之,有一些家长则从小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孩子当“小祖宗”,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受不得丝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就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即使现代工商社会及高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寻求、选择和实现生活中的价值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可能性,但也同时使人们的生命安顿越来越困难了。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求利、求欲、求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获取、过一种更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等等,在现代高科技及经济社会制度的运作中更易于达到也的确使许多人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追求;但是,现代人在生命之终极价值的实现、社会崇高理念的达到,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获取等方面却越来越困难了,以至于深感生命无处安顿,心灵在浪迹天涯,精神无所归依等等。这样从而就引发出现代人的孤独、无奈、无意义的空白感的人生之更深层次的问题。

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是指中国人基于对于人性的基本预设和预期而抱持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对于合理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期盼,乃至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等等涉关存在本身的终极意义的诸端。若从中国社会被迫卷入世界性的所谓“现代化”这一长程历史来看,近代百

年中国移用西式法理与法制所导致的法律规则与中国固有的人间秩序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而形诸广泛、严重的所谓“有法不依”现象,造成中国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失范,可以说,症结即在于法律规则背后的“人生态度”的捍格。因此,在规则与秩序重建的意义上,新的法律规则和法制秩序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适度调适,乃为一个正在持续中的历史过程。

所以法治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必须时刻关注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并充分满足现实的人的正当合理的生存与生活需求。果真如是,则法治的践行与法治的人生态度便能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它们彼此型塑、彼此推动并增益对方。

而这,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真正福音。

第二篇: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

●人和中学 邹靖

在此,我想谈谈这样一本书——《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

“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到底是哪四个问题?做教师这么多年来,自认为思考的问题还是不少,甚至每天都在为学生教育绞尽脑汁寻找问题的答案,虽然也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冷静下来,在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中,是否包括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四个问题呢?一想,我觉得有点意思,所以我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来读这本书的。

其次,该书的作者对我的吸引力。

这本书的作者有三个,他们都是英国人。一个是爱恩●戴维斯(Ian Davies),一个是爱恩●格莱格瑞(Ian Gregory),一个是尼克●麦克基恩(Nick McGuinn)。他们都在英国的约克大学的教育机构做研究工作,而且关系很好,这本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据了解,约克大学是英国排名靠前的顶尖大学, 在世界上也是Top 100(第74),其教学品质和学生满意度在官方评鉴中名列前茅。目前每个入学名额平均有9人申请。 因此,三位作者的研究成果自然有一定的分量。而且,从本书的封面看,它是美国国家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委员会、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郑重推荐给教师的读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在2007年第一次出版发行。

第三,三位作者的写作初衷引起了我对自身的反思。

他们把这本书定位为,是为那些对教育持有严肃和持久兴趣人写的,因此本书的读者不仅仅是教师,还应该包括教育学院的学生。从这一点看,我有一个启示,就是自己当年读大学所学过的东西到现在似乎已经淡忘殆尽,也许是年少轻狂吧,如今回想那时的学习时光,好象什么都没有得到似的。而在有过多年教育工作的人生经历后,重拾过去曾经读过的书,读起来好象更有收获更有意义。事实上,好象很多东西都逃不出过后方知、幡然醒悟的怪圈。试问,我们当初学习期间就应该掌握的一些东西都真正掌握了吗?我们是不是一边在工作一边还在补习很多过去的知识?所以,尽管这本书同时被定位为作为教育入门者的普及读物,但是,在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思考并回答教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时候,只要我们对教育还保持着一种严肃的态度,那么读这本书就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我个人是抱着一种初学者和入门者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

1 第四,从该书涉及到的四个问题看,其实都是我们见惯不惊的非常普通的问题。而为什么这样普通的问题会成为几位学者争鸣的焦点?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第一个问题是:教师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它实际上是回答“教”的本质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学,怎样学?回答的是“学”的本质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教师,为什么教育的使命落到他们身上?实际回答的是“谁”来教的问题。第四个问题是:教与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回答的是教育的评价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是我们一直都在追寻甚至比较困惑的问题,但读了这本书以后,作者的论述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第五,该书的内容结构和观点呈现让人耳目一新,这是我读这本书最深的体会。 作者在介绍怎样读这本书的时候提到,“本书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大家看到作者间的辩论,同时鼓励读者加入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冲突中。”说白了就是要引起大家对问题的辩论。因此,为了方便进行辩论,书的内容就成了这样的结构:一位作者运用专业知识“陈述”对问题的观点,另一位作者则要针对其观点进行回应,摆出自己对该问题的“不同的声音”,同时一位作者还要设计出让读者能够参与进去的活动,包括作者在辩论中出现的“关键问题”,以及“建议活动”。而且在本书的“总结”部分,作者并没有对前面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而是抛出了一系列伟大教育家的个人小传以及他们对教育的主要贡献,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更宽阔的学术视野。这些人包括:现代和当代的布鲁纳、杜威、蒙台梭利、皮亚杰,以及古代和近代的柏拉图、卢梭和维果茨基。

这使我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学术观点和学术氛围的问题。该书内容在作者的观点激辩中让人强烈感受到的是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气氛。作者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甚至一定要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这就为阅读时带来了一种轻松的感受,我不盲目地被某一个人的观点所左右,我在阅读的时候就能够立刻“听”到不同的意见,而且在参与其设计的“建议活动”中,还能马上促使自己拿出个人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这对于增强阅读的时效性,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三位作者都学习、工作在具有浓厚学术传统的西方世界,这与我们相对保守的学术气氛不同,好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又好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自己的观点。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了西方历史上那些智慧的人们,为什么会为“针尖上到底能站多少天使”而争论不休?这个看似十分荒诞的问题让东方人觉得愚不可及。然而正是在这样不断的争论中,西方人却颠覆了一个时代,对天主教和天主教会的怀疑导致了中世纪长期黑暗统治的结束,同时也迎来了西方的新的文明时代的诞生。

我还想起了藏传佛教中“辩经”的故事。一群喇嘛在高僧大德的主持下,对佛经中

2 的教义进行辩论。当辩论进行到激烈处还不时出现击掌顿足的肢体动作,其场面给人以非常端严而又恣意汪洋的佛学气氛。

我们都知道真理是越辩越明。然而,从我们自己当学生接受教育,然后到当教师让学生再接受我们的教育,大家对教育感受最多最深的,无一例外都是在“灌输——接受——再灌输——再接受”的路上循环。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其个性就比较欠缺,因为我们教育者本身的个性已经被教育所淹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教育的快乐的原因。从这点上讲,我非常仰慕本书作者带给我的“通风换气”的学术感觉。

总之,《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重新引起了我对教育的思考。我认为,不论我们在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但首先我们是一个教师。对于教育管理而言,弄清教师的基本问题,本身就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规划要思考的十大问题

大学生职业规划要思考的十大问题 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具体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如何实现职业目标? 如何选择行业? 如何选择企业? 如何选择职位? 如何选择发展区域? 如何实现工作目标? 如何做好求职准备? 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一生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眼中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每当谈起人生这样的话题,不是他嘲就是自嘲,但这个问题却又无法避免,只有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围绕这个目标去努力。古人有言:人之于世,名、利、色也。用现代的观点解释,就是社会地位、物质财富和幸福家庭。所谓的“五子登科”,概莫能外。虽然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理想抱负,但大多数人的终极追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人生的幸福快乐,各层次需求的最大程度满足。我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人们的终极追求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心中排列的次序不同而已。 我具体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把考研、读博、留学当作职业目标,就犯了把手段当目标的短视错误,职业目标是我们人生理想的具体化。大家小时候都谈过 “科学家”、“医生”、“律师”这样的理想吧,此为职业目标。如果你想通过当一位大诗人积累足够的社会财富,这可能就不太现实。职业目标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调整的。我在小学时由于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就立志做一位鲁迅那样的作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惜后来才发现我根本没有那个文笔;中学时代,看多了毛泽东、周恩来之类的伟人传记,又想从政,名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怕没等为人民服务就死而后已了;大学阶段,在一个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候,我读了许多关于马云、史玉柱、柳传志这些企业家的传记,也被《赢在中国》这类励志节目所感染,职业目标似乎越来越清晰,那就是通过积累资源创建自己的企业,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美其名曰:商道兴邦,创业报国!

那么如何确立职业目标呢?给自己做个SWOT分析,或许能清楚些。我是这样思考的: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强烈的成就欲和自我控制欲决定我不可能久居人下,我向往自己做主的职业,那就自主创业吧;其次考虑这种职业目标能否实现我的人生终极追求,物质财富、社会地位和美好家庭都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第三审视一下自己的知识能力资源能否支持自己的职业目标,我的专业和积累的能力还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综上,我的职业目标就这样确定了。

至于为什么要创业,还有很多原因。如果在古代,我可能会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士大夫信条,但在现代社会,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涌现出了无数财富英雄,对于我来说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非“企业家”这个三个字莫属了。通过创建企业可以为国家纳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可以为家庭生活提供更有效的物质保障,可以为自己创造一定的社会地位,于国、于家、于己而言,焉有其他选择?

不扯太远了,如此确定了职业目标,那么接下来的活动都要围绕其开展。 如何实现职业目标?

如何实现职业目标?不断积累整合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 在我这里,就是如何成功创业?创业需要哪些资源?我掌握的资源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积累尚不具备的资源?我通过鱼骨图来简单列举了一下,创业需要项目、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我可以说暂时还一无所有,那么如何积累呢?靠自己给别人打工积累的原始资本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自己也非技术出身,企业家才能也需要慢慢磨练,貌似很难。企业家最重要的是整合资源的能力,但前提要明确哪些是资源,才能谈到如何整合。深入总结一下,创业的核心资源就是“人”,资本、技术、管理才能的载体都是“人”,说得更清楚一些,就是“人脉”,“人脉”这个词现在被炒得很火,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人们往往将“人脉”与“关系”两词混为一谈,其实非也,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是利益交换的过程,每个人身上都掌握着可以为他人所利用的资源,只有你乐于帮助且有能力帮助别人,你对别人才是有价值的,别人才会把你当朋友,换个角度你当然也希望你的朋友也是如此。 再审视一下这些资源,我是否拥有?我如何最大程度上积累这些资源?这就要设计一条职业路线了。如果你想做一名职业经理人,那么首先就要找到一个大的企业平台,助理、经理、总监、副总、CEO,路线很清晰。于我而言,也需要先就业,给别人打工,积累各种资源,量变引起质变,风云际会之时才可一展宏图。很多人都在教诲着,不能同时走两根钢丝,打工还是创业必须选择其一,但无论打工还是创业,其实都是一种职业状态,创业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当前的任务就是明确现在的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就是根据你的职业目标而确定的当前的工作。换言之,就是就业目标,这也是我们在校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此言差矣!如果因为实在找不到理想工作做出如此选择倒也情有可原,如果不是,就一定要考虑清楚第一份工作,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唯一的,都不应是权宜之计,每一步都应该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基础,每一步都应该是有计划有意义的积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一定要考虑,我的观点是“步步为营,步步为赢”!

我分析的思路按照“行业、企业、职位、区域”四个因素相继展开。 如何选择行业?

我好像谈到了好多关于选择的问题,选择是有成本的,经济学中只谈到了交易成本却忽视了选择成本,所以有了孙老师的品牌经济学。我并不是要讲经济学,只不过借鉴一下关于选择的智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话的确不假,但古话也说过“男怕入错行”啊,不论男女,怕的都是入错行,特别是在专业化日益明显的知识经济时代,选择好你要进入的行业尤为重要。新东方俞敏洪老师说过,你要在你的专业领域内做到全国前十,这样你才有竞争力。什么意思?你是相信长尾理论还是推崇二八法则?俞老师是劝我们做到专业化,但你一定要清楚,在哪个行业我们能做到全国前十,哪个领域我们能做到龙头老大!这就涉及到了行业的选择问题。但是,如果不清楚行业的具体情况,又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第一步,知彼,即了解相关的行业状况。图书馆、互联网及相关行业人士都是我们了解情况的渠道。第二步,知己。即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通过职业测评等方法可以实现。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下面是我选择行业的过程,简单谈一下。 在不了解行业具体情况的条件下,是没办法做出正确选择的。管理学说充足的信息是制定正确决策的依据,确实如此。Google、百度搜索引擎可不能闲着,应届生等网站也帮了大忙,相关行业的报告我都浏览了几遍,也算做到心里有数了。具体的行业报告网上可以下载,也可以向本人索要。下面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目标契合度几个因素,谈谈我对几个热门行业分析思考过程。

IT领域,涵盖面太广了,IT白领的生活也为很多人所向往。从技术角度,IT分为传感、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三个方面。从产业角度讲,可分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通讯三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庞大的企业帝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主的企业有微软、惠普、甲骨文、INTEL等,IT服务及互联网应用为主的企业有思科、IBM、Google、阿里巴巴等,通讯领域有诺基亚、朗讯、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等。总之,IT产业仍然方兴未艾,3G时代又给通信领域带来许多新的机遇。虽然我并不是技术出身,接触IT方面也比较晚,但还是有很大兴趣在这方面,所以,这个行业当然要首先考虑。 快速消费品(FMCG),主要是日常用品,由于其依靠消费者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与消耗,通过规模的市场量来获得利润和价值的实现而得名。包括个人护理、家庭护理、食品饮料、烟酒行业等。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雀巢、可口可乐、玛氏、达能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快消类企业,这类行业是最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的产业,宝洁、联合利华等企业又被称为企业大学,很多人都是在这里锻炼之后自主创业的。这类企业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虽然产品创新空间有限,但是却非常锻炼营销本领,所以也是我的备选行业之一。

金融领域,这场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质疑,导致这个行业的就业前景堪忧。我虽然是学经济的,但是对数字不敏感,对金融不感冒,所以金融领域对我自然也没什么吸引力了。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农工中建为主,外资银行有渣打、汇丰、恒生等,现在的日子都不是很好过。至于投资银行,随着雷曼的破产,高盛、美林、德意志银行现在的悲惨遭遇已经人尽皆知,曾经哈佛MBA首选的华尔街投行生活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存在了。保险行业在中国应该说有很大的市场,国内真正的精算师没有几个。我的兴趣不在这里,所以也就不会考虑这个领域了。

管理咨询,概念就不介绍了,这个产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企业有麦肯锡、埃森哲、BCG、科尔尼等,国内有新华信、北大纵横等。咨询是最重视人的行业之一,也是最锻炼人的职业之一,但顶尖咨询公司招的人数很有限,本科生即使进入发挥空间也比较小,所以我不打算直接选择管理咨询,以后倒是可以考虑。广义来讲,会计师事务所也属于管理咨询。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是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薪水诱人,也比较锻炼人,可以做审计、税务等方面,我兴趣不大,也不打算做什么准备。 文化产业,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文化产业到底都包括什么,广义来讲可能包括旅游、传媒、影视等,姑且再把会展、培训都算在内吧。由于本人文科出身,少年时代又曾立志振兴中华文化,所以想在这个领域做点事情,只是现在具体还不知如何操作。这个产业发展空间也是相当大的,应该会有一番作为的,慢慢了解,逐渐清晰。

另外,汽车、能源、医药、物流等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前景,只是本人兴趣不大,这里就不做讨论了。还有融合多个行业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如GE、3M等,也不做分析了。

这里的行业分析是相当的笼统和粗糙,我们都要多加研究,才会有清晰科学的认识。 如何选择企业?

选择行业是选择企业的前提,既然目标行业已经确定个大概,接下来就得确定一下目标企业。 薪水、培训机会、发展空间、所在城市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国企?外企?民企?私企?

网上有人将中国现阶段职场集团分成了五大利益象限,我倒是不完全赞同。提到国企,大家可能都会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感觉,但许多新型国企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代表有中国移动、一汽集团等;外企,尤其是全球500强企业,薪资较高,培训较完善,已经成为了广大学子就业的首选,如微软、宝洁等,我是一个民族主义的人,但也得承认外企给予我们的成长机遇,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民企,中国的民营企业的成长速度相当之快,也是我们就业的最佳备选之一,如阿里巴巴、联想、用友等。私企,影响力比较小,我也不做考虑。 如此,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会将目标锁定在外企和民企两类。 大公司?小公司? 关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考了多方观点之后,我自己的看法是,选大或选小,都要根据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而定,如果你想往职业经理人方向发展,最好是去大公司,大公司就像名牌大学一样;如果你打算将来自主创业,那要具体分析一下了。大企业和小企业中积累的资源是不同的,我的想法是尽可能进入符合自己要求的大企业,理由如下:大企业的平台可以让你积累积累高层次的人脉资源;大企业培训和学习机会比小企业多;大企业可以与高手过招,积累大型的市场运作经验;虽然在大企业不能长袖善舞,但是有过大企业工作的经历将来进入中小企业也很有优势,更有利于在中小企业施展拳脚。不过对于那些特别需要“话语权”的人来说,进入小企业打磨一番也未尝不可。 如此分析,我自然要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大型企业了。

最后将企业和行业结合,就能确定自己要去哪些甚至哪个企业了。IT、快消、文化产业,外企或民企,大型企业,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对吧,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 这样,工作目标就确定了(虽然以后会逐渐加以调整)! 如何选择职位?

其实各行各业的职位也可算浩如繁星了,Sales、CEO、CFO这类都算,但是对于我们从校园走出的大学生来说,现实一些无非是各行业各企业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在选择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目标职位加以了解,可以通过上网查询、相关人士咨询来完成。我虽然大学专业是国际经贸,但是我并不想从事外贸类工作,我想从事市场或者销售类工作。那么我就要了解市场或销售职位的工作内容,于是我通过许多求职社区了解了这类职位的工作内容,又通过阅读商战小说了解了职位的具体操作过程,这里推荐几本小说:《输赢》、《浮沉》、《圈子圈套》、《破冰》、《狼商》等。如果你想了解人力资源类或技术类工作也可以阅读相应书籍。 至于职位选择我认为应坚持这三个原则:本人积累的专业知识对职位的契合度、职位的发展空间、职位的个人满意度和社会承认度。

首先是专业知识与职位的契合度,就是是否专业对口,但这里的专业并非狭义的概念,是你真正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具备的专业能力,做销售要求你涉猎广泛,要求你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具备;其次是这个职位的发展空间,不仅是薪水,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职位能做到什么程度,比如在销售部门,销售代表——销售经理——销售总监——CEO这个路线就很容易,你要从采购做起,不转行的话估计就很难做到CEO了;第三你要考虑我做这个职位能否给我带来满足感,能否获得家人的理解和社会的承认。 职位没有高低,只有适不适合。 如何选择发展区域?

网上也有不少帖子介绍了中国各城市各区域的发展概况,我去过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了解的也比较肤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主要是引用一些我比较赞同的观点。许多人倾向于选择自己家乡附近,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我的建议是不要太恋家,走出去,莫做井底之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具体可以参考几个指标:个人兴趣爱好、区域的发展潜力、区域环境政策等。其实中国很多区域很多城市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也不一定一味地要到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发展。我首先考虑个人偏好,其次考虑城市发展潜力,下面是我的分析过程。 东北是我老家,我深爱着这片热土,但是我前期发展并不打算在这里,这里创业政策与环境不如南方沿海好,人们思想意识偏于保守,只有等做出点成绩再回来报答俺家乡了;环渤海经济圈,随着首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这个区域也是比较强劲的增长极,只可惜由于个人偏好暂时还不想在这里发展。珠三角经济圈,深圳改革开放30年的确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珠三角地区腹地发展一般,两极分化严重,暂时也不大算在这里;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小时候看《上海滩》电视剧的时候,就想到上海滩闯荡一番,毕业肯定要到这里发展了,而且苏州、杭州、宁波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城市,我就别无选择了。至于中西部地区,我没什么特殊的情结,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看来我也做不了什么了,遗憾一下。 其实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特色,每个人根据个人偏好和区域发展潜力选择就好,无所谓优劣的。 如何实现工作目标?

行业、企业、职位与区域的结合,便可大体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工作目标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资源,如何积累这些资源。

处处有市场,人人须营销。下面就分析一下就业市场的情况,用一个营销学的理论,波特的“五力模型”。这个是本人天马行空的思维随意联想的,还望多多包涵。

现有竞争者就是指应届毕业生(虽然我还没有上市,不过早晚的事),就是除了本人之外的其他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有很多顶尖名校的毕业生、留学生都是这个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片红海!

潜在竞争者即在校大学生,这个群体基本没有什么压力,毕竟属于不同时期推出的产品。 替代产品应该指那些社会人士,大量企业的裁员导致社会上优质人才丰富,且工作经验方面具有优势,也是有力的竞争者。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应该指所在大学的社会名声,这一项还算凑合吧。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应该指企业的招聘要求,这就相当不乐观了,一直是买方市场,又赶上金融危机,企业都在大量裁员,对新人的需求就明显下降了。

总体来看,形势十分严峻!如果再套用波特的解决方案:总成本领先战略,受教育这么多年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固定成本,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已经是普遍降薪,总成本领先做不到了;差异化战略,就是找出自己的特殊之处,都是应届毕业生,差距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很明显的,貌似也行不通;专一化战略,比较现实,但需要时间,具体方法还没酝酿好。 分析之后,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那就换一种理论。套用一下孙曰瑶老师的精确营销概念,精确就业就是把自己精确营销给目标企业,给目标企业一个不假思索选择你的理由。这就涉及到了品牌问题,即个人品牌,我认为个人品牌是由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性格特质三个方面构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知识结构

记得化学上讲过结构决定性质,知识结构也决定着一个人的水平。怎样的知识结构能称之为合理呢?我的观点是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工具知识和文化知识相结合。 专业知识是什么?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有很多人会因为高考被调剂或者报考时对专业不了解等各种原因来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也有很多人在就业时抱怨专业不对口,难道这是真正的专业么?非也!我认为专业应该指的是你真正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我高考的失误被调剂了学校当然还有专业,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这个专业并不一定要做外贸,根据市场前景及自身兴趣,我将自己的专业定位为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背景的精通市场营销与资本运作的管理实践型人才,市场、销售、品牌加起来就是营销,是为企业赚钱的,资本运作是为企业找钱的,掌握如此本领,还愁混不到饭吃?每个人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真正的专业。 没有必要抱怨专业不对口,又不是国家分配,找什么工作不都是你自己说的算!

行业知识:目标行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状况等。以IT领域为例,无论是做Sales还是做市场,都要以特定的IT行业知识为基础,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类打算在这类行业创建企业的人来说,没有对行业知识的了解和洞察是万万不行的!

工具知识:英语,多少人学了10多年的英语,却连和美国人正常对话都困难!我们大部分人学英语是用来交流的,那么就一定要练好自己的口语,继续制定计划练习吧,面试时很重要的;计算机,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来说,办公软件的操作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本领,尤其是PPT和EXCEL;第三种工具就是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哑巴,我们都会说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好,谈话演讲辩论等语言交流能力很重要的,有机会还得多练练。

文化知识:心理学、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等各学科知识。俞敏洪老师说过大学四年里要读500本书,就算上电子书,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文化的积淀和思想的净化都是通过读书来实现的,到时不要抱怨“书到用时方恨少”就行了。本人虽自认为读了很多,但按照俞老师的标准,俨然还不够,再接再厉吧。

其实经济学和管理学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没有必要弄一大堆公式和晦涩的理论来装饰其有多高深。管理就是调动各种资源实现目标的过程;经济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收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我觉得学管理的不把个人管理做好,学经济的不衡量自己行为的成本与收益,就真是白学了。 能力水平

不同的工作目标要求我们具备不同的能力水平,这其实指的是专业能力。还有一些成为优秀人才所要具备的通用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例如学习好的含义并不仅仅指学习成绩好,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强,什么是学习能力?我的理解是首先要明白自己应该学哪些东西,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或老师的安排;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然后是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其他能力就不一一解释了。

如何积累这些能力呢?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企业实习都是很好的途径。可以参加或创建感兴趣的学生社团,也不局限于在校内,SIFE、AIESEC也可以考虑,目的绝不是为了加那么几个学分,重要的是多做一些事情,即使没有名分的贡献也可以。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参加一些国家级或校级的各类比赛,如“挑战杯”系列,或者利用寒暑假做些志愿活动。企业实习也不要贪大图洋,毕竟IBM“蓝色计划”或者宝洁暑期实习要的人很少,能找到相关企业就不错了,重要的是主动,是创造机会!

很久以前就自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实际上差远了,得老老实实得磨练!我在学生社团这部分做的还可以,社会实践也凑合,只是企业实习还不够,接下来的努力方向就在这里,多争取一些大型企业实习机会。 性格特质

像GE、宝洁这样的大型外企都要给求职的毕业生做一些职业测评,看看你的性格特质是否符合工作要求。我前面写的工作目标的选择也是要根据自己的性格而定的。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关键是你是否根据自己的性格从事了正确的职业。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了解自己,我就不多说这个问题了。 如何做好求职准备?

现在是09年2月,也不知道这些应届毕业生工作找得怎么样了,不在沙场不知战争有多残酷。庆幸我们还有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但具体要做些什么呢?求职类参考书一定要看,但一定要批判地看,作者的不同背景及写作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目的要求我们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不能盲目照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吧。 简历

怎样做简历?这方面我不是专家,但是记住一条:成功的简历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是大一就制作一份目标简历,如果你没有做到,现在做一份目标简历也不迟,目标简历就是你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理想状态的简历。然后制作一份现状简历,根据目标简历不断努力完善。我大一就做了一份目标简历和一份现状简历,直到现在已经改过8次了吧,现在仍在不断修改中。关于简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网站上也有很多说法,博观而约取之,总结一下无非是个人信息、教育背景、校园活动和实习经历。但不要总是强调你做过什么,而是要明确你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简历最重要的是内容,但也要注意包装和写法,守正出奇,正是此理。具体写法可以多多参考,也可以与我交流。 面试 其实本人到现在也没经历过多少次面试,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深入研究过,至于怎样准备面试也没有特别的建议。下面是我的做法:制作面试题目资料库,将面试题目按照压力面试、情景面试、小组面试等进行分类,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然后整理各个类别下的面试问题,参考网上的面试答案,制作自己的面试答案,时时刻刻想着这些问题,经常完善这些答案,相信等到真正的面试时候,你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最重要的是,现在就开始做! 实习

学而时(实)习之,不亦乐乎?学习之后必须要实习,然而如何寻找实习机会成功实习呢?相关网站上的方法有很多,招聘网站的实习机会好像也不少,但是我们如果只是投递简历之后傻等着,那得到实习机会的概率犹如天上掉馅饼。第一通过人脉,也就是通过关系人介绍进入相关企业,如果你有这样的关系人,实习的成功率是很大的;第二是直面,在锁定目标企业之后,直接上门要求面试,企业面对你还是不会拒绝的;第三是通过相关企业在各大高校的社团,如明基Q-young、华硕硕市生、Google Camp、微软俱乐部等;第四就是常规的做法了,浏览实习网站的信息或者校内宣传栏的实习信息,投递简历面试等程序,但是效果一般。

其他关于户口、档案之类的问题,可以到相关网站了解,在此不作探讨。 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在企业大幅裁员的情况下,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该做些什么?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我们要做的就是积累成功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潜龙勿用。 具体可从一下三方面展开:

知识资源的积累,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工具知识和文化知识要面面俱到; 能力水平的提高,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也是一个都不能少; 性格特质的完善,扬长补短而非扬长避短;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如此布局,战略上已经赢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模式,我认为我通篇的思考,已经将战略与战术融合在一起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准备是最重要的,趁这个机会练好内功,风云际会,一展宏图!时势造英雄,危机没什么可顾虑的,有危自然有机!不要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下一个三十年是属于我们的!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在企业大量裁员的情况下,可能不会有太多人选择直接工作,但是就业问题和人生规划却是我们每位大学生都在关注的问题,希望我们能一起探讨。

第四篇: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读后感)

读《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有感

《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是由英国教育研究者爱恩·戴维斯、麦恩·格莱格瑞、尼克·麦克基恩三人共同写作的。这本书与一般的教育类著作不同的是它在形式上采用三位作者通过彼此反驳对方的观点进行成文,通过向我们展示三位作者之间的辩论,鼓励读者用自己的眼光来选择观点,用自己的思考来判断对错,让读者在阅读中常常参与,并引发有效思考。

当我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时,首先是被它的题目所吸引,当我了解到这四个问题分别为“教师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学生为什么要‘学’?怎样学?”“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教师?为什么教育的使命落到他们身上?”“‘教’与‘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实这四个都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便带着疑问,饶有兴趣地阅读下去,对照这四个问题,结合自己和目前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热点与难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回答教师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

教师队伍也是一个小社会,就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为了生活和养家糊口而教,有的人是为了为了混日子而教;有的人是为了权威而教;有的人是为了理想、追求而教。我想自己身为一名小学老师,面对着的学生都承载成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摒弃那些世俗的、盲目的,势利的目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社会、面对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有针对性的服务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不只是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的优劣。我一定会全面了解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给予每个个体以有效的指导与帮助,保证每个学生各尽其能学习,获得各自的成长。

二、回答学生为什么而“学”?怎样学?的问题

学习是人类生活的核心。学习活动都要发生在社会实践中。作者向教师提出了问题;教学是不是学习所必须的?学习是不是教学不变的成果呢?我认为我们还不着急详细总结学生在课堂上具体该学些什么。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当学生在其他人的教育下学习了某些知识,获得了某种技能,甚至达到了一定成就的时候,学习就是有效的,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同样,学习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书本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相辅相成,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的职责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学习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也可以从各个方面激发个人的潜力。

三、回答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教师?的问题

在书中,作者就这个问题并没有下结论。对教师来说,教育好学生有多条路径、多种方式,最终殊途同归。对教师的要求,也可以有多元化的认定,这本书里鼓励教师勇于探索多种教育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多思考考虑人们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如何接受教育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认为做为一个老师除了有一定有知识含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要有耐心,要孜孜不倦,悔人不倦的态度,另外对学生也要有爱心,要坦诚,再者就是有很强的和同学交流和勾通的能力,这样才能和同学更加亲密,可以像朋友一样,不用怕没面子或害羞于问老师题,更好的师生课上课下问知答的积极配合,才能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提高。我在教学中一定避免出现呆板的教学方法,决不能忽略学生的背景、基础而生硬地把知识塞给学生。

四、回答“教”与“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断断续续分几次读完了全书,我特别对书中每章末尾的建议活动感触颇深。从大的意义上讲教育主要是应该让世界更加美好。虽然说新的教学模式在稳步推进,但课堂的变革并非一蹴而就,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许多课堂上仍唱着主角,学生的学习方式

仍旧是传统的接受式,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还没有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还无法普及。但是对教师来说,对这样的现状还是必须要有充满希望的积极看法。教育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也可以从一个方面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不为人们提供教育就会阻碍他们的发展,也就阻止了他们可能的成功,教师需要特质,热情、吸引力以及意志力,才能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他的学生。

综上所述,读罢全书,这四个问题让我深思,我也有了新的体会:作为教师,我要在知识、品德、人格、思维等方面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自我教育,终生学习,勇于实践。始终当好合格的教师,清醒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努力超越自我

第五篇:人生要有正确的目标

没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 没目标的人生是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 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 一次重要抉择,胜过千百次努力。

今天的生活,是三五年前的选择,三五年后的生活,来自今天的决定。

人生短暂,必须精彩!有精心的设计,才有美好的未来!有正确的目标,才有美丽的青春,璀璨的人生。

你是否常疑问,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或者说,我们一生都在问这个问题。有的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那么,我们该如何感恩生下来的恩赐,骄傲地活下去,无悔地活下去?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找不到人为了什么而活着的答案的人,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10%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的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成就。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5年来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报怨他人、报怨社会。】

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就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再来阅读一个小故事: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 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

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对于在座的各位经贸学子来说,新生活是从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开始的。

一、目标的含义

什么是目标?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很多时候,在拥有一个目标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才算是目标,立志于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才算是对青春最好的馈礼!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伟大的梦;伟大的梦多做几遍,就变成了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

- 1

女选手充满自信地昂首阔步,然后在众多媒体记者的注视下,满怀信心地跃入大海中,朝对岸英国的方向有力游去。

旅程刚开始时,天气非常好,女选手很愉快地向目标挺进。

但是随着越来越接近英国对岸,海上起了浓雾,而且越来越浓,几乎已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女选手处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她不晓得到底还要多远才能上岸。 她越游越心虚,越来越筋疲力尽。最后她终于宣布放弃了。 当救生艇将她救起时,她才发现只要再游一百多公尺就到岸了。 众人都为她惋惜,距离成功就那么近了。 她对着众多的媒体大声说:“不是我为自己找借口,如果我知道距离目标只剩一百多公尺,我一定可以坚持到底,完成目标的。”】

目标是我们人生之舟的航向与明灯,没有它们的指引,我们就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

(四)目标创造效益

有了目标,你才会清楚什么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什么将是你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应该聚合哪些方面的因素才会最大限度助推你尽快实现目标。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你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自己该用什么去要!并集中全力去实现它,从而加快你前进的步伐。

●目标产生积极的心态。

●目标使你看清使命,产生动力。 ●目标使你感觉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目标使你把重点从过程转到结果。

●目标有助于你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 ●目标使你集中精力,把握现在。 ●目标能提高激情,有助于评估进展。 ●目标使人产生信心、勇气和胆量。 ●目标使人自我完善,永不停步。 ●目标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追求喜悦,而不是在避免痛苦上。

▲目标让我们早上有起床的动力;目标让我们快乐地走进教室、欣喜地翻开课本;目标让我们有主动举手积极回答问题的勇气;目标让我们不管走在怎样的路上都昂首阔步;目标让我们脚下的步伐变得坚定;目标让我们拥有直面困难和挫折的毅力;目标让我们不怕折腾、不惧周折、不避责任、不弃坚持;目标让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突破自己。 ▲目标可以让痛苦的时光好过一些,而快乐的时光则更好过了。

我们为什么要有目标?要有正确的目标?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都应该叩问自己,并找到答案,只有这样,你那些“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的誓言才有意义。

同学们为什么要来求知求识?不就是为了心中一直燃烧着的愿望吗。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当一个个目标得以实现,愿望也会一步步成真。所以,为什么需要目标,目标之于年轻的你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支撑自己的杠杆,激发自己的动力。

三、人生要树立怎么样的正确目标

(一)树立正确目标的基本维度

当我们估量要做什么时,我们只能许诺能做到的事。但在制定目标时,却要有高远的理想。([哈佛]卡伦•林赛 教授)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那么,当我们在树立目标的时候,应该以那几个维度来衡

- 3

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自己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自己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理想会为你的前途装上一双翅膀。乘着目标前行的人,会觉得异常坦荡!

(三)确定目标的方略:设定阶段性目标

确定目标的时候,应该把目标进行分解,只有分解目标,目标才能具体化。远大的目标,应该一步步实现。树立目标重要,有规划地分析目标更重要。就像选择一个方向很重要,选择脚下的路更重要。 我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总的高目标,但也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重要的实施目标的步骤。千万别想着一步登天,多为自己制定几个篮球架子,然后一个个地去克服和战胜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站在了成功之巅。

我们提中国梦,也提经贸梦,作为经贸一份子,当你们在树立自己的目标的时候,是否也曾把装点经贸纳入你的规划呢。学校一直致力于内涵式发展道路发展教育,什么是内涵式,这应该体现在同学们身上。你们积极向上、青春阳光,你们奋发图强、有志有为,学校便充满朝气;你们树立目标、不断进取,你们展望未来、脚踏实地,学校就充满希望。你们相信自己、相信生活,你们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学校就和谐向上。

四、怎么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不等不拖延,现在马上就去做。像追情人一样,锲而不舍地追求目标。

(一)实现目标应有的态度:

1.积极。积极的人更容易发现机会,也更容易把握机会。

2.坚持而灵活。比选择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我们选择一个方向很容易,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如预期一样持之以恒去做。“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有时候你的胜利往往就在那最后五分钟。 3.有创造性。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就是你的创新能力。每个人都在为了这样那样的目标而不断努力,人人日思夜想的所谓“成功”反而渐行渐远。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创新与自信与人生更有价值”,很简单的一句话,不知道有没有人真正去领会过这句话的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在竞争越加激烈的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的尚方宝剑。 4.有耐心。还是那句话,比选择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二)让梦想照进现实

不断强化,让目标进入潜意识,人的意识是可以被引导的。思想指导行动,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力量无边的人!一切伟大的思想和行动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1.找出充分理由

(1)明确列出自己要实现目标的五个理由 究竟是什么原因,你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是为了更好完成一项责任?为了自身价值体现?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成就感?为了某一个人?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2.目标情景化

1)到那时经济收入会是多少?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2)会让你父母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到那时你会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4)那时你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子?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感觉如何? 5)那时你有一部什么样的车子?开着这样的车在路上是什么

体会? 6)休闲是做什么?出国旅游的体验如何?

7)那时你会得到一些什么样的荣誉?有什么样的成就感?

8)到那时你可以如何更好地帮助其他那些人?帮助他们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快乐和满足?

3.目标图像化:设计自己的梦想板,由小及大,由近期目标到长期目标。让自己的美好蓝图具体化。

- 5

做软件。所以,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才更容易成为强者。

▲要实现目标,我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盯着目标,为之奋斗。

(四)专注长远目标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没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一切行动最终都可能是盲目的,会成为不计后果的短期行为。 只要你清楚你的所有倾付都是为了一个终极目标,那么,所有努力都将值得。 只是,你必须时刻专注于那个目标。并时刻提醒自己!

(五)分段实现大目标

有了长远目标,并将它分解成一个个近期目标,抵达它就如同抵达一个小站,超越它就如同又上一个台阶。

将这样的“设定—分解—抵达”变成一种流程,成为一种习惯,任何一个长远的目标,都就会在顶峰向你微笑地招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

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告诉了众人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我刚开始参加比赛时,总是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改变了做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线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看来,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成,它是由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目标的实现堆砌起来的。让我们把目标化整为零,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最后的大胜利。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去做,目标要一个一个去实现。第一个目标实现的欢悦是你远大目标实现的基础。一切伟大的思想和行动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努力吧,从小事做起,从第一个目标的实现开始,从你战胜自己开始,从每个清晨醒来叫醒你的不仅仅是闹钟,而是为了实现目标的动力开始。

此刻,你需要静下心来,叩问自己的内心,应该为了什么而努力。 然后,你应该一直坚持做到:认真制定,认真总结,认真改进! 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有了目标,再加上积极向上的心态,当你坚持在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路上时,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同学们,学校为了大家能够顺利毕业,顺利走上就业创业道路,一直在不断争取机会,创造条件。作为经贸学子,应该认真思考,利用好学校为你们创造的一切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远大目标,成为经贸学院的骄傲,成为你自己的骄傲。

最后,以爱默生的一句话共勉: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 7 -

上一篇:人生需要了解十点下一篇:入团宣誓仪式讲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