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022-07-11

第一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阜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搭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发布时间:2007-2-3 16:25:00

------------------

阜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后,使我市农业研发领域形成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中心,触及林业、实用菌、胚胎移植等10个研发中心的现代农业研发网络。通过两个月来的运行,拉近了研发成果的持有者与接受者的距离,加快了研发成果的生成,促进了研发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转化平台作用日益显现。它的成功运行,对提升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加速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使园区的科技支撑体系再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阜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项目。该中心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专家工作区和专家公寓、成果展示、教学培训及信息发布、农产品检验检测等多项功能设置,它承担着吸引和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孵化等任务。目前,中国农大、中国林大、辽工大及中国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等1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已先期入驻中心,并同我市相关企业在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开发、设施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与开发、动物胚胎工程及畜禽新品种选育与扩殖、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牧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领域展开了合作。在不久前举办的沈阳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发布洽谈会上,有18项科技成果成功与我市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到目前,中心已经完成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合作项目80余项。

培训与服务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心已举办培训班30次,无偿培训农业技术骨干和下岗职工创业带头人2000余人;编辑印发了含有800余项现代农业项目和实用型农业技术信息的图书无偿发给企业和农民;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中心开设了农业信息声讯台,全天候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第二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我国农业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的“瓶颈”性因素。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从自身特点出发,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等方面积极探索,提出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6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其进行总结,以期加速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67-02

据报道,“十五”期间我国每年获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有4 000多项,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相对于发达国家(70%~80%)较低。这不仅成为我国农业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的“瓶颈”性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寻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现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总结如下。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进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人类农业发展史看,由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其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实现的。任何一项技术措施,随着自身的不断改进、创新,其增产效益和作用会不断提高,从而可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农业科技成果不仅要解决当前生产中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且要面向企业,与市场接轨,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保持无限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实现快速转化[1]。

2007年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在工业用高淀粉玉米的转化应用方面的探索就说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玉米的粗淀粉平均含量为68.31%,多在60%~72%,其中大于72%的为高淀粉玉米。在用玉米酿造燃料乙醇时,玉米的粗淀粉含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工企业可纯增收60元/t。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多年来一直开展优质、超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选育出的九单57,其淀粉含量高达75%,生育期127 d,一般产量11.5~12.0 t/hm2,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达14.0 t/hm2,2006年曾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九单64淀粉含量74.44%,生育期129 d,一般产量12.0 t/hm2,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达14.0 t/hm2。这2个品种淀粉含量高、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吉林地区种植。而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玉米深加工企业落户吉林市,亟需大量优质工业加工用高淀粉玉米。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和吉林市粮食局及以上2家公司达成协议:由农科院为农民提供批发价的优质种肥药,并免费提供配套栽培技术,全程跟踪指导;粮食局与加工企业联合订单以高于普通玉米收购价0.03元/kg的价格收购九单

57、九单64。实践证明,合作的四方实现了共赢。

2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

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有效接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差,承担风险能力较弱,导致其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要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这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

现阶段,我国农村农民的教育必须摆脱城市普通教育模式,从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把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主要目标。一方面,要使绝大多数青年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以新型劳动者的姿态投身到农业生产行列;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传授“一技之长”,使广大农民掌握必要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掌握致富本领,增强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经济实力。同时,对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农民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以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在这方面做了3件实事,一是发动职工捐书,并用项目经费购买一部分新书,为农民建立“农家书屋”;二是印制《农业实用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免费发放给农民;三是成立了专家讲师团,把要讲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做到直观、易懂,在全地区范围内,直接到乡、镇、村、屯,免费为农民讲课,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3培养一批具有责任心、亲和力强、水平高的科技推广队伍,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队伍缺乏活力,农业推广队伍人才结构不合理,出现断层,推广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学科带头人、专家及中壮年技术人员缺乏,而且由于农业推广工作的环境不佳、待遇不高,基层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高学历的人才,后备人才库空虚,不能适应农业推广的长远发展。另外,农业推广人员知识老化、陈旧,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由于缺乏后续教育和培训,面对现代农业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现阶段亟需培养一批具有责任心、亲和力强、水平高的科技推广队伍,这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培养措施:一是加快农业推广队伍的人才建设,稳定现有的推广人员。农业推广人员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应建立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他们普遍关心的工作地位、经济待遇等问题,激发基层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不断充实农业推广队伍。一方面争取吸引各类农业院校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立足当地实际,选拔优秀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后充实到推广队伍中。三是持续不断、有计划地对推广人员组织在职教育和培训,促进其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其业务水平。四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比机制,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从事推广工作人员的资格标准;同时,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并视其工作业绩进行相应的奖惩[2]。

4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

从推广的角度讲,农业分散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面广、工作量大,有必要通过示范基地这一有效载体,搭建科技人员与农民直接对话的桥梁,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展示平台。通过现场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吉林地区位于吉林省的中东部,长白山高山带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生态区域复杂,现有耕地面积64万hm2,其中玉米28万hm2,水稻16万hm2,大豆10万hm2,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是地区级公益型科研机构,有一批适区对路的科研成果。2007年在吉林地区建立了20个具有生态区域代表性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手把手、面对面地向农民示范玉米、大豆、水稻新品种、新型种子包衣剂、生物质能源甜高粱、新型水旱田除草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与常规种植相比,三大作物增产均达10%以上,节本300元/hm2以上。

科技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显著。2008年将在吉林地区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1.6万hm2,对促进吉林地区粮食稳产、增产,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民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5持续且不断增加的资金投入,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

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平均投资强度不到发达国家的10%,推广投资强度也仅为发达国家的60%~70%。科研经费普遍不足,而真正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经费更少,致使农业科研机构无力进行成果开发与推广[3]。针对这种情况,在积极申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项目资金的同时,应从开发创收中提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科研及科研成果的推广示范,以确保农业科研和推广有足够的资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6发挥媒体作用,积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媒介宣传新成果、新技术,传播迅速,覆盖面大,对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吉林市江城日报农民致富专栏、市经济广播电台金土地栏目、市电视台走进乡村农家科技大院等媒体,以及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做到常年报上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现场会上有样板,全方位宣传、传播、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既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4-5]。

7参考文献

[1] 姚景珍,董哲生,武宗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06(5):21-23.

[2] 刘景梅,邓铭光.建立示范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J].农业科技管理,2006(1):63-64.

[3] 刘永忠,王根全,李万星,等.从农民对科技接受的心理特点谈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1):73-75.

[4] 高山,范兴奎,肖扬书,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1):84-86.

[5] 杨曙辉,宋天庆.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5(6):84-88.

第三篇: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 s , , ,

附件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网上申报操作规程

一、申报组织

1、科技部、财政部委托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受理和审查20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申请材料。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和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作为推荐单位,负责组织本省(区、市)、本部门20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申请单位提出的项目申请须经推荐单位推荐。国资委系统项目由北京市科委负责推荐。

3、推荐单位需对申请单位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核,对通过审核的项目进行论证,并对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和论证结果负责。

二、推荐单位上报材料

1、纸质文件一式一份,包括项目推荐报告、推荐项目汇总表(每页均需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2、推荐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及论证专家名单可以在申请材料装订后粘贴到相应位臵,“推荐意见”需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3、所推荐各项目申请文件。

上述书面材料请报送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处受理部。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郊板井曙光花园中路11号

北京农科大厦A座219 邮 编:100097 联系人: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童海燕 谭华 饶世平

三、项目申请文件

推荐项目申请文件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

申请单位须认真阅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填写说明,按规定填写申请书并在线打印。项目立项后,合同书将由申请书内容自动提取生成,不再修改。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转化资金项目论证和评审主要依据,申请单位必须按《农业科技成果

2 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进行编写,在线提交并打印。报告中应当包括项目预算及其分解情况,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技术经济指标及计划进度,必须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一致。

3、相关附件

申请材料附件主要包括:

(1)申请单位法人证明(复印件)。 (2)成果证明

——新品种:区试报告,或审定证书,或同等效力的证明(转基因品种需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审批证明);

——新兽药: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报告; ——疫苗:临床试验批件;

——新农药(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田间试验报告与安全性评价报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报告;

——新肥料:田间试验报告及肥料检测报告; ——机械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仪器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其它能证明成果情况的材料:认定证明、专利证明、或版权证明。

(3)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转让合同等的复印件)。

(4)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

3 申请企业要提供2008年财务审计报告(含附注)及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要提供2008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结余分配表等。

(5)企业章程(企业申请者须提供)。

四、申报操作流程

20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现将申报操作流程说明如下:

申请单位操作流程

(一)申请单位注册与审核

申请单位必须首先在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以下简称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注册备案,被申报中心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往年已经在申报中心登记注册的申请单位,仍用原单位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不需要重新注册。

1、申请单位注册:具体注册通过申报中心网站并点击页面右上角的“用户注册”按钮,按照提示完成注册流程,申请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单位管理员”帐号(以下简称“农转—单位管理员”帐号)。每个申请单位必须且只能在申报中心注册备案一个“农转—单位管理员”帐号,本单位其他申报用户的帐号由单位管理员统一管理。

2、审核:“农转—单位管理员”注册完成后登录申报中心,打印单位注册信息,加盖单位公章和相关签名,并将原件一式两份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寄送到科技部信息中心。(相关证

4 明材料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注册用户身份证复印件,企业单位还须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以上证明材料复印件均须加盖单位公章。)

3、申报中心收到项目申请单位的注册材料后,将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项目申请单位注册信息的审核,并即时通知注册用户(邮件/短信/用户自行上网查看能否申报)。

4、只有“农转—单位管理员”资质被申报中心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相应项目申报。

(二)农转—单位管理员

1、“农转—单位管理员”资质被申报中心审核通过后,该单位管理员登录申报中心网站,点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导航栏目中“申报用户管理”,创建“农转—申报用户”帐号。

2、“农转—单位管理员”登录申报中心,点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导航栏目中“项目申报材料”,创建需要进行网上申报的“农转项目”,并将项目授权到本单位对应的“农转—申报用户”帐号,授权后方可进行项目内容填报。

3、“农转—申报用户”填写农转项目相关内容并提交至本单位的管理员,“农转—单位管理员”登录申报中心,对“农转—申报用户”填写的农转项目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可提交农转项目至推荐部门。

(三)农转—申报用户

1、由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创建的“农转—申报用户”,无需寄送相关材料至科技部信息中心进行审核。

2、“农转—申报用户”由“农转—单位管理员”授权后,登录申报中心,点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导航栏目中“项目申报材料”,点击所申报的“农转项目名称”,填写农转项目《申请书》,下载《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按要求填写完毕并上传,提交给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

3、提交给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后,“农转—单位管理员”及时审查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提交至推荐单位,项目显示“已提交至推荐单位”,网上申报工作完成。

(四)申请单位上报申请材料

1、完成网上申报后,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或“农转—申报用户”,在线打印《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纸质申请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和相关签名后正式报送推荐单位。

2、申请材料装订说明

(1)申请材料的装订顺序是:封面、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清单(目录)、附件、封底。封面的文字内容按“项目申请书”格式填写。

(2)申请材料的纸质文件采用A4纸打印,并按正式出版书籍样式装订。同时,在书脊上部注明申请项目的名称、下部注明推荐单位的名称。

第四篇:200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

附件1:

200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项目指南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农村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编制《200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强化对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和农村民生,以及重大冰雪灾害等自然灾害预防及灾后重建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种养、加工、农业装备等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集成,为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科技支撑。《指南》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一、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本技术领域以保障粮食与生态安全,提高农林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主要农林植物高产、稳产及优质、高效生产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高产优质高抗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作物新品种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

2. 优质专用经济、饲料、能源作物和名特优果树、蔬菜新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

3. 优质高抗用材林、经济林、花卉、牧草、竹藤等植物新品种及高效营林技术;

4. 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种子综合加工技术、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及产品;

5. 农业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

6. 新型、环保肥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高效安全施用技术。

二、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

本技术领域以推进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发展,促进畜禽水产养殖业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提高畜禽水产养殖业的综合效益,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优势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良种快速扩繁与规模化、规范化饲养技术;

2. 生态循环型畜禽、水产营养调控与标准化养殖环境控制技术;

3. 安全、优质、专用、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工艺;

4. 畜禽、水产鲜活产品与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评价、检测、预警技术及产品;

5. 近海滩涂、浅海水域养殖和淡水养殖技术及产品; 6. 远洋渔业和海上储藏加工技术和设备;

7. 优质奶牛新品种及规模化、集约化饲养与管理技术。

三、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

本技术领域以提高农业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能力,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重大农林植物病虫鼠草害、重大冰雪旱涝等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及灾后重建新技术与产品;

2. 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及产品; 3. 环保型农药创制、高效安全施用与区域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

4. 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及配套产品;

5. 烈性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异性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

6. 高效安全新型兽药、兽医器械生产及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与产品。

四、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本技术领域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和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大宗粮棉油产品产后减损、绿色储运与配套技术、产品和设备;

2. 大宗粮棉油、果蔬、畜禽水产品增值加工技术及设备; 3. 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及相应的冷链运输系统技术与配套产品;

4. 农副产品、特种粮油、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

5. 乳制品、蛋制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 6.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快速检测监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五、农村绿色社区、民生科技及节能减排

本技术领域以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开发农村清洁能源,提高农林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减少农村生活污染,改善民居环境,建设新农村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秸秆、稻壳等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及设备;

2. 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及设备;

3.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

4. 农业面源污染预防、治理技术与设备;

5. 农村饮水安全新技术、垃圾处理以及绿色节能建材等村镇小康住宅建设集成配套技术与产品。

六、农林生态保育、恢复和治理与现代林业

本技术领域以加强保护、改善、修复与治理生态环境,保障粮食主产区和生态脆弱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林业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农田保育、中低产田改造、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性耕作技术;

2. 农作物高效节水、保水、输配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 3.水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灌区节水以及雨洪资源利用,水、土环境修复新技术与产品;

4. 天然林保护、优质高产高效人工经济林、用材林的培育及管理技术;

5. 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 6. 草地、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7. 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

七、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

本技术领域以加快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的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安全释放; 2. 新型畜禽生物兽药和生物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 3. 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及产品; 4. 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 5. 生物饲料生产技术与产品; 6. 动物胚胎生物技术及产品。

八、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

本技术领域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适用、多功能农业机械,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加速我国农业装备、设施的现代化和国产化为目标。本重点支持:

1. 新型农作物、牧草、林木种子收获、清选、加工设备; 2. 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技术装备与高效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

3. 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

4. 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技术与产品; 5. 精准农业技术、遥感技术与估产及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与产品。

第五篇:农业转化资金---2011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2011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要求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快转化一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先进科技成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支撑现代农业和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要素加速向农业和农村集聚,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制定本指南。

二、支持方向

(一)生物种业。

着力转化一批生物育种新技术、新成果,培育生物育种行业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

1. 高产优质高抗强杂交优势的粮、棉、油、糖、蔬、果、花卉、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牧草、竹藤等新品种。

2.农林作物种子及种苗规模化繁育、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及产品。

3. 优质抗病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快速扩繁技术。 4. 动物胚胎高效生产及移植配套技术。

(二)先进种植养殖。

着力转化一批高效安全种植、养殖集成配套技术,饲料及添

- 1

(四)新型农药、制剂及肥料。

着力转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和高效低毒农药成果,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势企业。重点支持:

1. 生物型杀菌、杀虫、除草、灭鼠、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产品。

2. 植物微生物制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3. 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4. 区域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及产品。 5. 生物、有机、缓释控释等新型环保肥料的生产技术与产品。

(五)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

着力加强现代农业装备关键技术成果的中试和熟化,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快增强我国农机装备行业竞争力。重点支持:

1. 农作物、牧草、林果收获、清选、加工设备,农产品产后减损、精选分级和节能仓储技术与装备。

2. 水稻育插秧等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与高效、精量施肥、施药及秸秆还田等技术装备、机械。

3. 新型畜禽和水产规模化养殖机械和技术装备,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

(六)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着力推进以“三网融合”为基础的农村信息化技术成果的中试和熟化,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信息化发展,服务农村科

- 3 4.人工林木(竹)材改性处理技术与产品。 5.林化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

(九)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

着力转化一批改善和修复农业生态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技术成果,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

1. 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修复、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与荒漠化治理、山区综合开发以及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2. 水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灌区节水以及雨洪资源利用技术与产品;农田水利、农作物高效节水、保水、输配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农村饮用水安全新技术及设备。

3. 农田保育、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改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新型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剂、水土环境修复制剂等的生产技术及产品。

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技术与设备,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

(十)动植物疫病防控及防灾减灾。

着力转化一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先进技术成果,增强农业防控自然灾害能力。重点支持:

1. 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异性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高效安全新型兽药、兽医器械生产及产品质量监测

- 5 改善农村民生,对促进科技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集成配套技术成果。

3. 重点项目与重大项目须由企业牵头,由大学及科研机构与企业分别作为技术成果持有方和转化方共同承担,并要求企业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资金投入。

4. 不支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已列入其他国家科技计划并得到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项目;不属于《20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支持范围的项目。

5.已撤销科技局的县(市)所属的科研院所、企业等申报的项目暂缓审议,待探新的渠道。

6. 在项目新增投资中,申请承担单位须有足够的自有资金。 7.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特殊项目可延长至3-4年。

四、其他

1、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三类,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分别为一般项目60万元、重点项目100万元、重大项目300万元,支持方式为无偿资助。

2、项目申报实行数字化管理,申报单位需通过登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网上申请。申报须知见农业科技成果资金网站(http:///)通知公告栏。

上一篇:农药产品营销策略下一篇:农行网银境外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