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道历史文化街区

2022-08-02

第一篇:鞍山道历史文化街区

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在老城区,既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又有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恢复和展示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建设带来的文化趋同, 有着极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对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后,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 泉州老城区的价值

泉州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久视元年(700年),在今市区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元六年至二十九年(718—741),泉州建城,自此,“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公里,扩至6.8平方公里,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西晋、唐末和两宋之交,伴随着社会动荡,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三次大规模南移,传入晋江流域,使泉州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海外交通高度发达带来的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以及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后在泉州大地上传播、发育的中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现象,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汇合地。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泉州历史上曾人才辈出,成为名人荟萃之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欧阳詹、曾公亮、蔡襄、梁克家、朱熹、真德秀、蒲寿庚、蔡清、李贽、王慎中、何乔远、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弘一法师等名家在泉州老城区里出生成长、居住、游历或任职。这些历史人物有的立过重要功绩,有的在学术思想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为发展海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泉州老城区留下了一笔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清源山上看泉州古城清晰如鲤鱼,“山、城、江”一体架构古城城市格局,而15条历史街巷和5大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古城血脉。

□5大历史文化街区

1、开元寺—台魁巷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保护以开元寺为核心。

特色保护要求:把开元寺双塔在古城的历史地位作为保护与整治的核心。《规划》要求双塔周边20米区域建筑必须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檐口至建筑室外地面高度)。街区内有保护建筑12幢,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跨巷风雨亭,是古城唯一留下来的跨巷亭,应加以保护维修。位于跨巷风雨亭西侧的已倒塌的保护建筑应以抢修为主,若经古城保护专家组确认无法修缮,则应按原规制、原基地、原风貌复建。此外,开元寺—台魁巷街区应充分利用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文化性较强的服务业。

2、旧馆驿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旧馆驿街巷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街区内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建筑61幢。有泉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通井、玉泉井及其他位于保护建筑及居民内的水井,应严格保护这些传统历史环境要素的原真性。开发小型茶艺、棋弈等服务业,恢复街区中街巷的传统石板路面。街区的建筑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须改建的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过二层的,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按二层改建。应保护定心塔和玉泉井。通政巷4#为一类保护建筑,奎章巷内的保护建筑13#门旁有一横跨巷内的树,为古城内巷一独特景观,应重点保护。

3、中山路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中轴线,由它串联着开元寺、文庙、天后宫三片文物保护区,是古城商业氛围浓厚、历史建筑集中连片的街区。

特色保护要求:保护街区的商业氛围,街区应以步行为主,结合公交车服务,严格限制机动车驶入。中山路外围和几个交叉口处,应布置摩托车停放场,限制摩托车驶入。

4、文庙—后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后城街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保持街区的传统面貌,路面应改为传统石板路面。重点形成泉州传统戏剧、南音等无形文化的展示区,使该区成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建建筑应在原建筑基地上建设。改建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出二层的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制高度7米。结合旅游文化街、关帝庙、清净寺和八卦沟,形成以泉州特色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街区特点。

5、城南聚宝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是泉州古城城南片中传统历史建筑保存量多且集中的区域,聚宝街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特色保护要求: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121幢。以聚宝街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开发以珠宝和特色小商品服务为主。利用街区中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民居度假、传统民居生活体验的服务业,充分展现泉州传统文化。街区建筑应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高度控制在7米。街区的街巷应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石板路面。为了保持传统历史街巷的空间格局和风貌,街巷宽在4米以下的,其两侧的建筑应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

□15条历史街巷

1、西街:保护范围为东起钟楼西侧106米,西至距奉圣巷东侧10米。长1227米,街宽1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2、裴巷:保护范围为南起裴巷与西街交会处,北至距华侨新村路南侧34米处,巷长510米,宽3~6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3、新路埕和花巷:保护范围为新路埕和花巷街巷的全长,以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新路埕全长235米,街宽6~8米。花巷全长237米,巷宽6~8米。

4、玉犀巷:保护范围为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250米,巷宽5~8米。

5、新府口:保护范围为南起新府口与玉犀巷交会处,东至新府口与观东巷交会处,长180米,宽2~4米,包含街巷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6、后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7、镇抚巷和敷仁巷:保护范围为镇抚巷全长和巷两侧面建筑的地段,全长200米,巷宽6米。敷仁巷西起敷仁巷和镇抚巷交会处,向东至95米处,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4米。

8、承天巷:保护范围为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315米,巷宽3~6米。

9、西边巷:保护范围为位于承天寺东侧。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均为保护范围,全长350米,巷宽二三米。

10、桂坛巷:保护范围为桂坛巷西段(西边巷以西),长24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三四米。

11、义全后街:保护范围为南起义全街,北至义全后街与义全土地巷交会处,长115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街宽2~6米。

12、马坂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120米,巷宽2~4米。

13、金鱼巷:保护范围为东起金鱼巷与中山路交会处向西181米,西起金鱼巷与新华路

交会处向西384米,共长565米,包括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二三米。

二、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泉州老城区主要范围包括现今鲤城区鲤中、海滨、临江、开元四个街道,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泉州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保存了泉州当年中外文化并存、多种宗教聚集、先进科学技术与社会高度发达的风貌。现有传统建筑包括传统民居、庙宇、宗祠等,总计4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5处为国家级,李贽故居、施琅故宅、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崇福寺、承天寺、闽国铸钱遗址和通淮关岳庙7处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中山路、八卦沟排水系统2处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未列入级别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共68处(此次文物普查遴选出的代表,其中中山路区域42处,西街26处)。这68处古建筑中有传统民居53处(含名人故居15处)、铺境庙宇6处、华侨建筑9处。同时,泉州老城区目前存留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八大类17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4项、市级2项,大部分项目保存完好,四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不可避免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在泉州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泉州老城区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甚或失误,经深入细致的调查,目前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以泉州老城区现存的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为例。古建筑量大面广、类型齐全、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但由于保护管理力度不够,在调查的120余处散落于老城区的各条街道、巷子的居住建筑中仅20%左右保存较为完整,80%以上受损程度相当严重:有的已大部分倒塌,有的已局部倒塌,有的即将倒塌,有的虽然外观完整但内部结构、构件多已霉烂破坏。目前大部分古民居均为外来打工人员租住使用,或以本地年老和低收入家庭居多,居住密度较大。有一些甚至已经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大杂院,乱搭乱建情况严重,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甚至堆积着大量易燃易爆的杂物,对古建筑造成损坏,又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卫生死角,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安全和健康。这部分人群收入不高,要自行修缮既无能力也缺乏积极性,导致该类古建筑的完好率最低。此外,近年来文物贩子及不法之徒非法收购、盗窃古建筑构件甚至破坏拆毁古建筑以牟利,导致古建筑中的牛腿、雀替、花窗等遭偷窃,许多构件被人为破坏,加剧了泉州老城区古建筑遗存的生存危机。

三、保护原则与做法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

2.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在加强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为古建筑保护立法的力度,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扶持政策。

3.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泉州老城区的现状,泉州老城区保护工作要遵循三大要素,即原物保护、原貌保护和风貌保护。

4.加大管理力度,完善老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发动社会各界、全民参与老城区保护与管理。

第二篇: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二者的涵义及内容,阐述二者的关系和异同,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桐芳巷”和“新天地”两种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发展中如何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旧城更新;“桐芳巷”模式;“新天地”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is a growing problem. Analysis of its meaning and content,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cases, and point out tha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xist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then analyze two typical modes of “Tong fang alley” and “the New world” lane to explore how to deal with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and update of the old city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 Key words: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Update of the old city, “Tong fang alley” mode, “The New world” mode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就斐然。与此同时,城市旧城改造的步伐也大大加快,近20 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然而,城市改造是一把双刃剑,在大规模的改造中, 也发生了许多空前毁灭性的开发改造,各地大拆大建,“旧貌换新颜”,造成许多有价值的、承载城市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已经慢慢消失,城市特色风貌失去应有的保护。

于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进行旧城更新保护并延续其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的呼声已日渐高涨。在城市化和城市改造当中, 要求我们要具体界定好历史街区的内涵,厘清拆除与重建, 再开发与扩充, 修复与保护等的区别,将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旧城有机更新相结合,既可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又不失历史文化的传统底蕴,同时保护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优势,延续城市文脉。

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内涵

1、 历史街区保护的内涵

历史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其基本特征是:(1)历史街区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能反映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在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2)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3)历史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社区,这也就决定了历史街区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

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不仅包括保护街区内的文物建筑、传统建筑群、街巷格局、建筑风貌及河道水系等外观整体风貌,而且要保护街区所承载的文化,即保护地名典故、民俗礼仪等非物质形态内容,维持文化多样性。

2、旧城更新的内涵

所谓旧城,是指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 是指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风格, 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使用者实际生活需求,在结构上日益危旧,但更多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而且现在仍在发展的城市居住建筑集中成片的生活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 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 环境恶化等问题。 旧城更新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期,吴良镛先生通过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在对新都市主义等城市发展理论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理论,即旧城有机更新理论。北京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

图1

北京菊儿胡同 正是这一理论的成功范例(图

1、2)。吴良镛先生在归纳这一实践成果时提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图2

北京菊儿胡同

三、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异同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是不可割裂的、相得益彰的。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更新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包含在旧城范围之内, 是旧城更新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对象,是旧城更新的前提和目的,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注重历史

两者在保护过程中都注重挖掘历史文化优势, 延续城市文脉, 充分体现尊重历史的规划理念, 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

2、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考虑环境优先

两者都综合考虑环境功能, 包括绿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风貌的塑造与延续, 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 都强调公共空间、绿地、城市交通组织、社区服务设施等的整体规划。

3、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两者的“无形文化”在于他们通过保持良好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生活方式等以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境空间。历史保护给人以亲切感, 让人遐想, 回忆过去; 城市再开发则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 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4、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两者的目标不同

旧城有机更新是一个集开发、修复、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 主要以城市的再造为主, 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 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则是以保护与整治为主, 是人们对于历史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尊重。

5、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两者的层面不同

旧城有机更新从区域角度全盘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则更多地从建筑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整体风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有机更新的深化。

四、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 既是历史文化的客观载体,又是社会经济的物质景观。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为城市功能更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各个不同时期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做到保护与发展并行。目前, 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 城市的面貌固然焕然一新,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也随之消失,城市变得 “ 千城一面”, 此时我们不禁要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和旧城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

历史街区保护大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 因此, 历史街区多是作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 由政府出政策和场地, 房地产开发公司出钱进行“ 保护” 。在有的城市中, 旧城用地成为个别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的竞争地, 从而与历史街区的保护背道而驰。

2、历史街区建筑的大拆大建

由于决策者对城市现状与发展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盲目地开展规模大、内容单一的投资项目, 致使对历史街区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外部空间丧失、历史文脉断裂和社区归属感模糊等问题。

3、历史街区生活网络的破坏

对历史街区的任何保护措施, 都会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然而, 在保护规划方案中, 居民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侵害居民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出于保护要求, 必然需要降低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 减少那里的居住人口。但考虑当地居民各种潜在的生活危机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模式的探索

历史街区作为旧城的历史遗存,是城市历史进程的产物,它的保护与更新是对城市传统风貌最直接的保护和继承。针对目前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苏州 “桐芳巷”小区改建与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是典型的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1、苏州“桐芳巷”模式

“桐芳巷”位于古典园林狮子林南部的古城区,面积约3.6公顷,规划设计以“再现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为思想,在建筑上除保留一栋质量较好的老建筑外,其余均拆除新建,新建建筑和小区空间结构从风格和尺度上尽量接近苏州传统,使整个小区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成功地继承了苏州城市的传统特色;道路系统则保留原有的“街—巷—弄”的传统街区格局,在原有街巷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打通。以“桐芳巷”为代表的“新建街区,风貌延续”已成为苏州古城更新的主要模式(图

3、4)。但是昂贵的价格,使得居民的回迁成了一句空话,原有的社区网络遭到破坏,目前居住的大多是外来的富人。

图3 桐芳巷:再现传统街巷风貌

(资料来源:谭庆琏.城市住宅试点小区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7.)

图4 桐芳巷:传统风貌的联体小住宅

(资料来源:谭庆琏.城市住宅试点小区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7.)

此后,苏州的一些街区大都按此模式进行改造更新,如定慧寺巷改造、狮林苑小区,甚至是商业街区的建设(如学士街的改建、拙政园附近的园外苑改建) 等。不同的是,以后的街区更新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小区规划的基本理念与传统形式的结合,即现代多层公寓式住宅,配以传统风格的外表和外部空间局部节点的传统装饰,借此与苏州古城传统风貌相协调。然而,这种商业性开发模式必然带来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结构,使“再现和延续”大打折扣,继承传统变成了对城市传统特色的简单模仿。

2、上海“新天地”模式

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成为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保留外观、更新内部设施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

“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东北角的太平桥地区,紧靠淮海中路、西藏路等商业街,区位条件优越。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中共一大会址”和许多建于上世纪初属于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该地块要

图5 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 求开发建设必须严格保护“一大会址”及其原有风貌和空间格局,周围建筑的改建必须在尊重历史建筑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在建设高度、建筑形式和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地段改造采用了“存表去里”的方式, 通过“街—弄堂”的传统道路结构形式与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传统的围合空间格局。即对保留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如图6);新建建筑则有机地融入保护区的环境之中,与保留建筑融合“共生”。

“新天地”成功地保护了包括“中图6 新天地:保留建筑外观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

共一大会址”在内的历史街区风貌和历史文脉,也表达了人们观念中天生保守和怀旧的情怀,并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物、休闲、过夜生活,把这里变成为了人群高密集和环境高品质地区,带动了周边地价的全面涨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种手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问题变得更复杂、更多样,它已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问题,而且还广泛地涉及到社会、文化甚至是时空等因素。我们在借鉴前人或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探索适合历史街区和旧城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和实施道路。

通过研究和实践有力的证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必须坚持原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原则,必须对历史街区和旧城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重点是规划资源整合图景和激活当地的发展要素,保护历史空间的形态,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现代”舒适度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

同时,正确处理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界定好二者的涵义,如果说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是基础,是对城市文化的尊重,那么对旧城的合理更新就是保护的延伸,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只有将旧城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 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北京旧城和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3] 阮仪三 孙 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 2001(10) [4] 陈柳,华中科技大学,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长江建设,2004年03月 [5]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6] 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7] 田继忠,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及有机更新路径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 作者简介:

张玮玮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11级硕士研究生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 15996945562(TEL) 541653315@qq.com(EMAIL) 张鹏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10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第三篇:成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以成都市锦里,宽窄巷子为例

王荣玺,吴维阳

(2010级建筑1004班)

摘要:历史街区中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变革。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选取了成都锦里、宽窄巷子两个街区的规划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对其文化特色、活动项目、空间环境作了分析,评价了各个案例的社会、经济效益.总结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劣及其对规划方法的影响。历史空间的重新营造、呼唤历史场所精神的回归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街区;锦里;宽窄巷子;保护;开发利用

一 、研究背景

在继“最佳人居城市”之后.成都在2007年又获得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桂冠,历史街区的修缮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虽然对旅游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和影响,但在灾后重建的规划策略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商业开发更进一步被作为了震后振兴旅游的突破口.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真实记录和宝贵财富。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和范嗣越来越广。对建设的热衷有时会盖过对历史的珍视,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往往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无可挽回、难以估量的损失,引起了民众的抗议和各界专家、学者的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在各国相继提出,经历了近百年的深化、演变,至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与单纯的文物建筑保护不同,单纯的文物建筑数量有限,因而人们要以强调它在历史、科学和艺术方面的价值而抽掉或部分抽掉它原有的使用价值。而历史街区则不同,不仅范围大,而且是人们居住环境的载体。它一方面作为历史的承载者,给人们以传统的回忆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作为居住建筑,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再对其的保护中不应只是注重物质实体方面,还应注重它的人文环境,满足人们在历史街区中对新生活方式的需求。

二、案例比较分析

成都锦里于2004年10月开始正式迎客,是成都首个

古街主题文化旅游项目。锦里古街在成都以“历史文化”

为依托的创新开发思路,成功地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商业奇

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川模式”文化旅游产业。现

今,“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和最

响亮的口号。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锦里古街已成为成都市展示自身特色文化的重要名片,也成为前往成都旅游游客的必选景点之一。改造重建后的锦里主要依托的还是相邻的武侯祠所承载的三国文化。三国文化作为中国独

有的特色文化,对国内外游客具有着极大地吸引力。

承载了如此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锦里”这个名词本

身已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它承载的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且最具

商业气息的街道”的内涵,它在秦汉、三国时期闻名全国,但由

于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原有的街巷和建筑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现今成都市所开放迎客的锦里古街并非对遗迹原址的修缮和

重塑,而是针对成都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色文化的推广以及

城市功能再生等各方面进行考量后综合再选址的结果。锦里古街

是一条集中展示和体验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

街。它主要依托武侯祠的游客资源,依靠市场化运作,引入品牌

产品,最终以形成以武侯祠为中心的锦里商圈和做大做强三国蜀

文化产业为宗旨。一方面,三国文化是中国所独有的特色文化,

因而可以成为旅游吸引力因素使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和体验,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即是成都,而锦里是成都的代表,因而锦里也是古蜀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武侯祠是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君臣合祀寺庙和蜀汉英

雄纪念地,是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

馆。

锦里整体定位主要强调“一条龙服务”

和“全方位展示”,在不足400米的古街上,

让游客充分体验川蜀三国文化的原味生活。

由于我国旅游业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武侯

祠旅游人数与日俱增。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

馆规划的民俗文化主题街区,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市武侯祠古建筑群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它的整体定位一方面很好地满足了前往武侯祠的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的现实情况,解决了与武侯祠配套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设施不足的问题;两一方面,它良好的城市公共交通和基础配套设施,也满足了商圈结构因素的人潮流向因素。合理的商圈结构包括商店经营者、商圈业种业态分布和商圈人潮流向。锦里街区内商店经营者准入门槛较高,均要通过严格挑选;业种业态相对较为齐全,经营的产品和服务重复现象不多;锦里所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日均人流量较大,故人潮流向非常有利。

至于空间格局,锦里的街道呈现相对简单。临街建筑围合成2-4m宽的线型空间,街道从入口处由南至北延伸。中部集散广场处分为平行两路,于

街区北端交汇,形成套索状的街道格局形态。临街建筑以二

层居多,以灰、白为主色调,选用薄片青砖砌墙,呈现出统

一的川西风格。木料装饰门窗,配以小青瓦和白石灰勾缝,

运用马头墙、歇山顶、飞檐角、二楼飘廊、木板墙裙等装饰

真实地再现了成都明清时期的古朴建筑风貌。这种建筑风格

与武侯祠博物馆及园林取得了和谐的统一,营造出了古时街

道宜人的亲切感。街道内茶座、餐厅、酒吧、四川特色商品

店铺和风味小吃店等经营项目的设置,以及定期民俗特色表演和主题活动的举办,极大地调动了游客的视觉、听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使其能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从平面布局上看,锦里古街采用“步行街—广场—步行街—广场”的整体线性格局完成商业空间的营造;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上,锦里的街巷布局主要以线型空间序列的延伸和局部节点的放大来组织线路。锦里街区内的广场即是放大的节点,它承担着聚集、分流、休

憩、娱乐等功能,也是动静分区的一个过度。锦里在规划过程中即进行了细致的功能分区,

总体而言主要划分为饮食文化区、客店府第文化区、锦绣文化区和民间艺术展示区,四个区动静分明,各具特色,它们是成都生活精华的浓缩。

总体而言,锦里古街依靠自己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人、商业、建筑、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结合,呈现出“风情浓郁,尺度宜人,地域性强”的特色,体现了“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的理念,是历史街区开发与创新的成功案例。

宽窄巷子是成都文化的集中体现,记载了老成都的城市历史和生活记忆,孕育了

现代成都的生活精神,体现和延续了成都人的生活态

度。因此,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将历

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以“成都生活精

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

汇聚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

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

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形成具有“老成都底片,

新都市客厅”内涵的“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同时,

根据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宽巷子老生活”、“窄巷

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的不同定位。

1、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在业态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2、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代表

了一种传统的雅文化。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

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

橱窗展示其文化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

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

活品味区。

3、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元素,是宽窄巷子最

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空间。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

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业态的时尚

创意娱乐区。

准确的定位实现了宽窄巷子从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有部分原住民)、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转变。区域内实现了多种功能、不同文化、各种业态和谐共处的态势,探索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新模式。

但是,宽窄巷子在建筑上获得的一致好评,却让宽窄巷子的文化灵魂有些找不着北了。开街以后,开发商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公众认为其不再是老成都的代表,“徒有老成都文化的建筑外表,真正的财富——难以复制的文化底蕴,被弱化的只剩下空壳”。再看看新宽窄巷子的定位:“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这么大这么多的名号却显得很笼统,在广大群体内心难以留下深刻和鲜明印记。像这样的动不动就用“名片”、“会客厅”来称谓的事情,似乎很容易发在成都任何一个类似的项目上;这种照抄上海新天地的模式,或许可以换来商业上的部份成功,但在中西结合式的照搬中,我们的“成都的根”

是否也因此沦丧了呢?什么才是老成都的根?不知开发者可否想过这个问题。

城市的记忆,似乎已经在一片开发浪潮中变得面目全非了。宽窄巷子现的在华丽包装,已经让人再也回不到那段“阳光大树下喝五块钱盖碗茶”的惬意时光。

因此,我们在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不仅要注入新生力,还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最本质的东西。

三、经验与启示

1.坚持历史文化的宣扬与商业开发相结合

城市的历史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将它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可以转换成重要的经济资源,成为城市的财富。将历史文化的宣扬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在挖掘其文化内涵,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和商业开发,既传承、再现、宣传了历史文化与文明,又形成了新的旅游亮点。

2.坚持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政府主动调节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市场化运作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手段。文化旅游资源要实现其市场价值,必须进入市场,实行国有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市场运作发展产业。锦里古街项目实施的各环节均采用市场运作方式,既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又形成了产业集聚。

3.坚持整体形象塑造与个性化开发相结合

业态的准确定位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锦里依托武侯祠,在保证人流量的同时,实现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一体化经营和发展,业态多样但商品和服务不重复,且能保证质量和价格合理。在产业布局上,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范围内的服务人群,既满足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的游客需求,又能满足追求个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中外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共鸣点,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更多的旅游群体的理想目的地。

四、历史街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成都历史街区在开发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对古镇发展不利的负面影响:旅游设施现代时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商业气息较为浓重,走马观灯式的旅游方式与古镇的质朴的本质背道而驰。

1.历史街区的商业化色彩过于浓重,是遗产真实性面临挑战

观察中国的大部分历史街区,不难发现,古街两边布满了饭店、熟食店和古玩店等。给旅游者留下的印象,仅仅是又一个相似的古镇,当地民俗文化特色早已消失,只剩下浓浓的商业气息。

2.旅游开发过程的“空心化”,缺乏整体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

历史街区再开发过程中,经常是把原住居民迁出,再对古镇进行修葺和维修,进驻一些商家和讲解员,看似是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其实是一种破坏,已经失去之前老百姓居住的传统意蕴。

3.历史街区超负荷运营,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

随着历史街区旅游业的开发,为了商业利益,开发者大张旗鼓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古镇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旅游需求,游客也很难再历史街区中体验到原来传统民居生活的宁静与优雅,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环境,熙熙攘攘的人群,满街的商铺。

4.有些历史街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开发模式选择脱离实际,没有考虑当地的民俗特点,导致老街的一次次复制,我国许多历史街区在急于求成的形式下,造成脱离当地文化背景,没有地域特色,甚至走向全球化,最终导致历史街区的修整失败。

五、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 它牵涉到人民生活和生存的方方面面 , 牵动着当地居民的心路情感体验 。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 、空间格局的同时 , 必须致力于改善其基础生活设施 , 以适应当地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要求 , 否则很难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 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经过长年累月的历时性变迁 ,它的结构形态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现状特征 , 对于成都这个历史文化重地,对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必须建立在对其历史背景与现状特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

参考文献

【1】吴志强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

【2】梁乔 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的构建 建筑学报,2005年

【3】荣海山.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2005

【4】姚迪. 特定条件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模式创新 建筑学报 ,2006

第四篇:浅议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创建必要性和意义

******历史文化保护区经过保护性修复,已成为“老**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今年“119”消防宣传日,**市隆重举行“**古街消防文化展示开街”仪式,掀起了消防公益宣传系列活动的高潮。****古街消防文化展示从方案设计到建成开街,历时半年,先后2次召开专家论证会,10次修改设计方案,在不影响**历史街区风貌的前提,遵循教

育性和可读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挖掘历史底蕴,有机整合现有资源,建设成为**古街消防文化展示一条街,使之成为消防宣传的窗口,消防展示的载体,消防服务的阵地,为历史街区的消防保护作出新的探索,为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展示街势在必行

(一)**历史街区地位的重要性。**街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25年所筑,至今已有1184年历史,为清代画家徐扬《姑苏繁华图》浓墨重彩之地,为曹雪芹《红楼梦》开卷第一回隐指之地,为桥文化、水文化、吴文化、民俗文化浓缩之地,为**公馆、会所集中之地,为明代民歌《大九连环》咏为与杭州西湖齐名的“天堂之地”。**历史街区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1处,市级控保建筑16处,古牌坊9处,其他古迹40余处,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二)**历史街区消防安全现状的紧迫性。**历史街区全长3600米,控制性保护面积136.75公顷,呈一街一河格局。由于**历史街区大多为砖木结构的民居,居民生活用电、用火,加之道路狭窄,通行不便,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同时由于临水而居,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车辆难以进入,临水而解不了消防之渴,“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后果不堪设想。

(三)**历史街区现实的可行性。**历史街区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极具消防文化底蕴,至今仍留存有多处历史遗存。如位于通贵桥北堍的安泰救火会,位于虎丘风景区二山门停车场的“义士园”,还有位于虎丘中心小学南侧的“永安龙社”等。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在**保护性修复中又添置了消防艇、电瓶消防车、手抬泵,建立了义务消防队,成功地扑灭了30多次初起火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苏府办[2004]76号文件在总结**历史街区消防经验的基础上又下发了《关于转发**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整治消防管理办法的通知》,都为建设**古街消防文化展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展示形式多样

根据**历史街区的特点和现有消防资源的布局,兼顾消防宣传受众的特点和消防宣传的需要,通过“沿街布点”、“临河连线”、“重点成块” 的方法来展示**古街消防文化。

(一)沿街布点:以历史遗存的消防宣传教育基地、部分控保(文保)建筑、社区居委会、学校为节点,集中进行消防教育,集中展示消防工作成果。

1、安泰救火会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永安龙社是清光绪年间,距今有140多年。

2、义士园(民国时期义务消防队员烈士陵园)。

3、**义务消防队,由10位**管理办协管员兼任义务消防员组成,配备1辆电瓶消防车、1艘消防艇。

4、渡僧桥入口处增设“**古街救火(消防)文化展示”导入石碑。

5、控保(文保)建筑若干,如冈州会馆、桐桥遗址、贝家祠堂、普福禅寺,通过简易喷淋系统、电线穿管、消防器材等进行古建筑保护的消防宣传。宣传传统的封火墙(马头墙、女儿墙)、防火门(砖木门)遇到火灾时起到阻燃的作用。

6、社区居委会,如**社区居委会,桐星社区居委会等,设置面向市民群众的消防宣传栏。

7、学校,如虎丘中心小学、**幼儿师范学校等,设消防宣传栏,下一步在小学校建立少年消防训练教育基地。

8、消防雕塑:以古代打更人物为主要造型创作,传统打梗不仅是报时,而又有提示市民防火防盗。

(二)临河连线:以**河、**街为主要轴线,设置消防宣传教育设施。

1、沿**河一线:原有的冈州会馆码头、宝安会馆码头、东齐会馆码头等实际上也兼具消防码头功能;保护性修复中,新增的雕花楼河埠头、星桥河埠头等既为体现河、街通透特色,也兼具消防码头功能。在这些消防码头、会馆码头选择天然石块,刻上“**消防”统一识别标识,起到提示、教育的目的。**河沿线除消防码头外,又以水上消防艇的展示使之连成一线。在控保、文保建筑内(没有消防水池的)安放消防水缸。

2、沿**街一线:现从**桥到新民桥沿街均设置临时过街空挂消防宣传标语,又以电瓶消防车将其连成一线。

(三)重点成块:在**街上选择若干市民、游客相对集中的地块,如白居易纪念苑周边、普济桥附近地区、虎丘正山门停车场等地,在绿地、花圃中设置与之融

为一体的通俗化、人性化的消防宣传口号,供市民、游客休闲、游览时阅读,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展示初显成效

(一)媒体争相报道。**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展示街从设计到多次的开会论证,到最后正式启动开街,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11月9日当天,**市电视台、《**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消

防文化一条街”开街仪式进行了报道,以媒体的形式加快了古街消防文化宣传的步伐。

(二)参观交流众多。**历史街区的消防文化底蕴也同样深深地吸引了各地群众以及兄弟支队,11月9日开街后,部分兄弟支队和社会各界纷纷来到古街,实地参观了**消防文化展示,感受古街保护与消防文化宣传的和谐。

(三)教育对象广泛。由于**文化一条街兼备了历史街区和消防文化展示两种特性,使得**本地及各地前来参观旅游的群众能够在参观古建筑的同时,感受**消防的独特魅力。同时,来此参观学习的人员众多,包括学生、市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有效拓宽了消防宣传范围。

四、**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建设具体做法

****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创建工作得到了**市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早在2004年,**市政府就已批准了由规划局、公安局制定的《**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消防管理办法》,决定将消防工作与古城保护性修复同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古建筑的消防工作,既达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又大大地改善了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为使**历史街区文化一条街能够真正达到历史文化教育和消防文化教育齐头并进的效果,消防部门着重在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宣传入手,营造消防文化氛围。以**历史街区浓郁的消防历史文化古韵扩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建立消防宣传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火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古街区工作和生活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古街区的消防宣传栏、消防历史文物和古建筑、印发消防安全手册、悬挂消防安全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消防知识,切实提高前来参观人员和古街区居民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二)从技防入手,提高古街区建筑防火安全性能。针对大多街区大多古建筑无防火间距,而又不可能拆除建筑辟出防火间距的实际,采取用市政管网在古建筑内安装简易喷淋系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古街区建筑的抗火能力。目前,****保护区内的松鹤楼等古建筑已安装了简易喷淋系统。同时还在古建筑内存放和陈列忌水文物的地方安装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对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古建筑,在整修时对木结构涂刷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以增加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三)从消防基础设施配备入手,提高古街区防控火灾的能力。第

一、改善消防水源。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古街区安装室外消火栓,有的还加装了水泵接合器。每个消火栓的供水量,按10~15升/秒计算,能够确保供应一辆消防车上两支口径为19毫米的水枪同时出水的水量。此外,还利用**河的天然水源优势,新建和修复取水码头,有效确保了消防车的供水需求。第

二、配置常规的灭火器。在古街区的建筑内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普遍配置各种类型的常规灭火器。在设有消火栓的地方,配置了水带和水枪等附件,确保了在发生火灾时,充分发挥消防管网出水快的优势;第

三、配备消防巡逻车。针对**古街区的实际,消防部门专门在古街区配备了轻便消防巡逻车,有效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实施处置。

第五篇: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字保护 复兴 旧城原住民 更新

摘要:

现在,该街区的改造是把大片的历史建筑全部推毁,只保留个别文保单位。然后,原址新建仿古建筑群。新砖新瓦新木料,所有的一切全是新的,给人的感觉和老街没有区别,两边都是隔扇门商铺。

我们初听之后,感觉还是有道理的.但细琢磨后,这句话简直是“无知之言”。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文物,什么是古董。这里面是由两方面造成的,第一方面是“时间”,也就是时间长了,就有了历史,变成“古”了。但,是不是时间长了就是文物呢?那还要看第二个方面,就是这个东西在当时建设时,就有生产价值,做工考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一个宋代官瓷,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是艺术品,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工艺水平,那么到了今天就是古董,价值不菲。而宋代普通的瓷器,价格却平平,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时间。同样的道理,现在仿制宋代官瓷很简单,一个生产车间,每年能生产百万余件,你能说百年之后是古董吗?因此,所说文物或古董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两点缺一不可。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 2.3意义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现实意义。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得以证实。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旧城: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是指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风格,但更多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且现在仍在发展的城市生活区域。由于旧城大多是以历史建筑为主、新老建筑结合的有机体,因此,在这一区域内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

现在回过头来看历史街区改造,拆旧建新,这新建的建筑大都时同一批次建成,做工粗糙,工艺现代化,与当时作为大户人家建设房子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那时的人们建设房子是作为传代的固定资产,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建设,传统工艺,精心细作。现在建设的建筑从工艺上、思想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从而叫做仿古建筑。其实这仿古建筑的前缀是“仿”,而“仿”的东西大都是垃圾,垃圾就是垃圾,200年,300年之后依然是垃圾,永远造不出来古董。

而我们现在怎么才能造出百年之后的文物或古董呢?我觉得用当代的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建筑,这现代化的建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中高层工艺水准,如果百年之后,才可能成为文物。

现在的历史街区改造,把所有的原住民统统赶走,以古建筑外表为依托,大量新建商铺与别墅。将来可能如同老街一样,弄点老头老太唱唱戏,弄点老行当表演下,搞几个古玩字画的店面。有些人就认为这就有了历史文化的气息,增添人气,提高消费,促进了旅游。何乐而不为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何谓历史街区?历史街区的定义是什么?保护哪些东西?

确定为历史街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街巷机理完整,历史外貌特征显著。第二是非物质形态的内容,社区传统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保护的就是街巷外貌和该街区原有的市井文化。

现在看历史街区的改造模式,将原住民全部迁出,房屋再建,外观相似,物是人非,即将建设成有钱人的新社区,或变成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完全改变了街区的性质,住民突变,那文化的传承从何谈起呢?我觉得对于历史街区,这里面应该以居住为主,根本不能从商业历史街区靠.两年多来,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南池子普渡寺地段进行了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的试点。这个试点是按照5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6的有关规划实施, 确定了“整体保护、合理并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的修缮原则, 即最大限度地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和可以修好的四合院,达到保护其历史的真实性和所携带的全部信息的目的。南池子改造完成后,在6. 39 公顷用地面积上共盖起或修缮103 个院落,其中31 个要按照磨砖对缝这种传统老工艺原汁原味修复,尤其是一些四合院还采用了全木的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是卯榫结构;在103 个院落中,31 个院落为保留院落,49 个新建复式院落既保留了京味传统又改善了居住条件,9 条胡同连同原来的名字也都保留,新开三条胡同满足了现代交通的需要。同时其改造后0. 63 的低容积率也是对旧城改造和四合院保留方式的有益探索。

南池子工程地段内原有1076 户居民,原户均住房水平为26. 84 平方米。回迁安置了300 户,户均面积69 平方米。部分定向安置到芍药居经济适用房,户均面积达到了82 平方米。货币安置居民户均补偿29. 5 万元。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有关部门也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安置。通过修缮,适度疏散了市区人口,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回迁居民,在局部进行了一些复式“四合楼”的尝试。

据有关部门测算,南池子修缮改建工程的各项支出为3. 01 亿元,但东城区政府没有让房地产开发商参与,而是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

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试点工程指挥部,并确定由负责东城区公有房屋管理的事业单位房地经营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这些举措保证了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而且也没给政府带来经济负担,政府直接投入的资金为5200 万元左右,而其余的2. 49 亿元则是通过部分转让土地和向居民售房等方式实现资金平衡的。

1.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注重历史:在过程中挖掘历史文化优势,延续城市文脉,充分体现尊重历史的规划理念,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2.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考虑环境优先:两者都综合考虑环境功能,包括绿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风貌的塑造与延续,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都强调公共空间、绿地、城市交通组织、社区服务设施等的整体规划。3.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两者的“无形文化”在于他们通过保持良好的居住模式、组织形态、生活方式等以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境空间。历史保护给人以亲切感,让人遐想,回忆过去;城市再开发则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4.两者的目标不同:旧城有机更新是一个集开发、修复、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主要以城市的再造为主,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则是以保护与整治为主,是人们对于历史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尊重。5.两者的层面不同:旧城有机更新从区域角度全盘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则更多地从建筑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整体风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是旧城有机更新的深化。

上一篇:奥斯卡获奖电影名单下一篇:保安工作失职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