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谱写华章

2022-07-09

第一篇:立足岗位谱写华章

个人先进事迹:在平凡岗位上谱写奉献华章_事迹材料

潘雪妹是广东省清远市运输团体公司英德汽车站一位普通职工,中***员,她酷爱本职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主人翁精神,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奋恳,刻苦研究,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为建立车站的良好形象和优良服务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立足本职,勤奋工作

作为一位普通的检票员,她把平凡的岗位当作实践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把无私工作当作是一种享受,全身心投入到平凡的岗位上,因此,她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勤勤奋恳。她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把顾客亲人,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为了确保每位顾客能准点并正确坐上班车,她以超乎平常的耐心和细致,认真盘点每班车上的人数,如发现人数有误,就仔细检查每位顾客手中的车票,耐心细致地向旅客反复说明车次的营运线路和开车时间,使每位顾客心里都明明白白的,从而完全杜绝了错乘或漏乘现象,为车站赢得旅客的口碑;她谙习相干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为了避免超载等违反安全行车的现象,她总是认真核实每班车的人数,如发现超员现象,绝不留情地予以制止,并对司机进行严厉批评,使司机心悦诚服,因此,经她检查的每班车,都做到安全无事故,确保了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实现了安全高效的目标。

认真学习,不断进步

潘雪妹十分重视加强学习,不断进步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作为一位党员,她十分重视党的理论学习,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章》、***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进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今年以来,我党展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她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当作是一次进步自己理论知识的重要契机,认真依照党组织的要求,自觉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相干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她学以致用,边学习边实践,把科学发展观理论贯串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她还十分重视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平,刻苦学习相干的业务知识,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她刻苦研究与本职工作密切相联的电脑操纵知识,熟练地把握了电脑的操纵技能,并能独自处理碰到的各种复杂的题目,从而更进一步进步了工作效力和质量,成了一位业务能手。

奉献爱心,情暖顾客

让顾客感到最大的满意,是潘雪妹对本职工作立下的最最少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她总是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主动为顾客排难解纷,使旅客得到最大限度的帮助。平时,她十分留意旅客中妇女幼儿和老弱对象,每当看见有老人手持车票的时候,就主动上前去询问他们乘坐的车次和目的地,并时刻提示他们做好预备;在上车的时候,尽可能上前扶持老弱妇婴和其他行动不便的旅客,让他们平安坐到自己的坐位上,并反复吩咐司乘职员一路上给予仔细照顾。使人难忘的是,今年春运期间,由于客流量猛增,职员十分拥堵,有一位来自顺德的妇女跟她婆婆失散了,这位妇女焦虑万分,找到了潘雪妹,她也十分焦虑,赶紧帮助这位妇女寻人,寻遍了站里站外的每个角落,终究找到了婆婆,婆媳俩当场感动得百感交集,牢牢握着小潘的手连连道谢。小潘连声说:这是我们应当作的。事后,这位妇女还经常主动跟小潘交上了朋友,并常发手机短信问候。潘雪妹就是这样用自己爱心默默地为车站建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第二篇:庆七一演讲稿:立足岗位 谱写时代乐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汉中市公安局的民警xx,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岗位,谱写时代乐章。

我,刚刚光荣地从一名预备党员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员,当我对着鲜红的党旗,握紧拳头宣誓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我将用忠诚和决心捍卫党,我将把青春和生命献给党,终其一生,矢志不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首胜利的赞歌!是一幢大厦的框架!是一段民族重生的见证!是一代英雄们毕生奋斗的结晶!当这首熟悉地旋律在警营唱响,我们接过了他所赋予新时代的使命!为真正地实现民族的复兴,继续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作为警察,我们立足岗位,谱写时代乐章!作为警察,我的战友,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佛坪县公安局陈家坝派出所民警赵树新,1988年患上了结肠炎,由于长年坚守工作岗位疏于治疗,病情日益加剧,2007年3月,妻子患重病入院,期间他给自己做体检时,一个晴天霹雳让一家人顿时惊呆了——老赵的结肠炎已转为结肠癌,妻子坚决不住院了,要挤出本就不多的积蓄为他治疗。在妻子和他的病尚未痊愈时,大儿子又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妻子经不住打击,精神失常,80多岁的岳母也因痛苦过度精神恍惚,但困难并没有压弯他不屈的脊梁,他忍受心中的疼痛,打起精神,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警务室工作二十几多来,老赵与乡亲们打交道很舍得花时间,然而,陪父母、陪妻子、陪儿子时却很吝啬。所里只有4名民警,每个民警每月只能休息两天,老赵还常常把这仅有的两天让给别人,每次回局开会,才抽空回家看望妻子和孩子。妻子委屈地说:“每次他来家里,都是来去匆匆,很少能与我们母子吃上一顿囫囵饭。每年春节他都在所里值班,我只好带上儿子到派出所陪他过年。”有人问他妻子:为什么说丈夫“来家里”而不是“回家里”?妻子苦笑着解释:他当然是“来家里”看望我们的呀,他的家在派出所,他去派出所才是“回家”。妻子和岳母患病后,老赵仍无暇照顾,村里的大妈们便义务承担起照顾她们的工作,自家包了饺子都会送去一份,自家的母鸡下蛋了,也都特意拿去几个。大爱无言,这样浓浓的鱼水之情更加深了他肩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老赵常说,对他来说最好的褒奖就是村民们送给他的那个亲切的称呼:“好儿子”。作为警察,我的战友,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担当。

2014年7月24日,一场无情的洪涝灾害袭击了美丽的红军之乡——镇巴县城。一时间,山体滑坡,河岸垮塌,河水猛涨,县城内涝,交通瘫痪,电力、通讯、供水一度中断,形势异常严峻!镇巴告急,数万百姓告急,危急时刻,由25名同志组成的市公安局抗洪抢险突击队紧急成立,在李谞局长的带领下,冲破千难万险,徒步挺进镇巴。就在灾区群众翘首以待,望眼欲穿,期盼着救星的时候,一支身穿警服、风尘仆仆的队伍出现了,他们沾满泥巴却精神百倍,他们虽带倦色却斗志昂扬,当为首的人说出:“我们是市公安局抗洪抢险突击队”的时候,老百姓有人哭了,也有人笑了,悲喜交加中,他们紧紧握住突击队员的手说:你们是第一支来救援我们的队伍,看到你们,我们就看到了希望。作为警察,我的战友,铮铮铁汉,侠骨柔情。那是个寒风凛凛的星期五下午,冬季严打,连续在所里奋战近一个月的民警王长江正准备和怀孕四个月的妻子回家,第二天去医院做检查。就这时,群众送来了一个在路边捡来的约两岁的小男孩,泪水浸湿的小脸已经冻得发紫。孩子不吃、不喝,不说话,也不让任何人亲近,任凭大家使尽浑身解数也毫无办法。说也就那么巧,或许是母性天生的慈爱吧,当小王的妻子上前拉住小家伙的手时,他竟然不哭了,一头就扑到这个准妈妈的怀里不离开„„于是,小两口放弃了第二天的检查,一起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第三天,费尽周折找到孩子的家人后,孩子的奶奶扑通一下就跪下了,含着热泪不停念道:多亏你们了,你们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九十年啊,一路上披荆斩棘,一路上风雨兼程,我们获得了共产党人钢浇铁铸的意志,见证了中华大地的复兴与辉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在节日里唱响这飞舞的旋律。作为警察,我们奋斗在依法治国的最前沿,守护在保护人民的第一线。在我们的工作中,感受过枪淋弹雨、生死离别的洗礼;感受过群众投来的求助、渴望,最后是感激、信任的目光。

第三篇: 用生命谱写华章

------田彬峰事迹有感

他是一名平凡的中国共产党员;他是奋战在储运部检修岗位上的一名普通的钳工;他也是我护理过的千千万万病人中的一个。他,年仅38岁,却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用毕生心血书写12万字的工具书;他,是酒钢破格聘用的首批13名首席技师之一。他,就是田彬峰。我作为田彬峰的护员,见证了他与病魔生死抗争,却心系自己的岗位,忍痛工作,忘我著书的全过程。也就是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护理期间里,我了解了他看似平凡却足以让我们仰望的人生。

今年4月,田彬峰开始感觉身体不适,医院检查带给他的是生命安排的一个大玩笑:胰腺恶性肿瘤晚期。这声声震耳的几个字如晴天霹雳一样,让田彬峰的生活跌入了万丈深渊。作为长年奋战在癌症肿瘤护理战线上的工作人员,我深知,疼痛来时的无力抵抗和撕心裂肺。原以为他也会像一般人一样,接受治疗,等待死神的宣判。而他却在

6、7月份检修繁忙的时候,忍受着剧痛又出现在检修现场,他那空置了许久的办公桌前又响起悦耳的敲击键盘的声音。

住院期间,我们护理人员总是会见他时不时地抱着笔记本电脑专心致志的坐在病床上的样子,大家都以为他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在玩游戏。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他是在圆他的写作梦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深深的触动了。在书籍的写作过程中,疼痛成了田彬峰最大的困扰。疼的厉害的时候,他坐也不是,躺着也不行。我们科室

1

只能想尽办法最大程度的的缓解他的疼痛,减少在疼痛时呕吐的频率。他也只能在半坐半卧的45度病床上,在妻子按摩减轻疼痛的时候核对底稿中的数据。就是在这般艰难的情况下,在酒钢集团相关部门和储运部等各方帮助下,田彬峰的毕生心血,累计400页,近12万字,酒钢第一本由自己技师编写的教材《储运部原燃料系统机械设备维修及故障查询手册》在病床上完成并得以出版。他说:“生命尽头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完成著书梦想,希望自己写的教材对员工日后的工作有帮助,希望在提高操作人员和新招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其操作过程中的理论思维能力。”每每说到此处,田彬峰的嘴角才会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今天,他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在工作中,他有很多名字,公司授予的“金牌工人”、因设备检修技术精湛而得的“大拿”、在遇到各种检修任务,他能直接准确迅速的说出检修的重点和各种备件的尺寸,职工又送给他“设备大夫”的名号。在走向“大拿”道路上,田彬峰有两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技术的执着。日常工作过程中,不管是谁管辖的设备,只要发生棘手的故障,他都会帮助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制约生产的设备瓶颈问题,勤观察,细分析,进行各种小改小革,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转。科室所有人无不对他的这种信念和坚持打动。从那时起,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越发的吃苦耐劳了,没有抱怨了,没有人偷懒了,没有人急着下班了。田彬峰的那份对工作的执着像春风一样,融化了大家心中沉睡了许久的工作的热情,成为了大家勤恳工

2

作,爱岗敬业的动力和榜样。

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经常奋战在检修现场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工人,一个因技术欠缺虚心向徒弟请教的工人,一个因手绘技术高超却不会CAD制图的,每晚拿着儿子小学课本从拼音学起,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全掌握了电脑的各种操作功能,而且他用CAD软件绘制出的施工图案,又成了储运部最准确、最工整的样板图的工人,向我们身体力行的诠释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进取的“铁山精神”。同样是基层工作者,医护人员又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

田彬峰说:“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这是他对生命的追求,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坚韧顽强打动人心,为自己短暂的生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其他工作人员乃至后生树立了标杆。

有田彬峰这样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医务人员更应以田彬峰为楷模,恪尽职守,救死扶伤,扎实工作,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第四篇:用平凡谱写绿色华章

——记淳安县汾口林场职工 张小溪

翻开张小溪同志的简历,他虽然没有惊天的业绩,没有壮烈的事迹,可是一提起他,在汾口林业这条战线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没人不晓。张小溪同志用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执著”。

张小溪,1960年2月出生在汾口镇仙居村。1979年 6 月20日,20岁的张小溪就走上工作岗位——淳安县百亩畈农科所。因工作需要,1990年1月 组织上把他调到淳安县汾口林场工作。从此,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林业生产一线,成为林场的一名职工。光阴似箭,他在林业战线上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是张小溪的座右铭,工作中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二十几年如一日,巡山护林,防火防盗,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走村入户向村民做宣传,对领导布置的任何工作他都毫无怨言,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

一、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

作为林业战线的一名士兵,张小溪深深懂得“林业”两个字的含义和份量,那就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苦干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1993年下半年,场领导把他调到新接管过来的红卫林区当林区护林队长。当时,护林的工作难度相当大,因为百亩畈横沿乡人民政府有个砖瓦厂,该厂靠我场山林很近,他们经常到我场国有林地上挖土做砖。为了制止他们的这一做法,他自个儿掏腰包买礼物多次到砖厂找厂长和员工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苦口婆心,直到他们理解才罢休。万事开头难,红卫林区正是因为有了张小溪的那股韧劲,从此,该区的各项难题引刃而解,各项工作也慢慢地渐渐走上了正规。

2000年6月,场领导安排他到霞源山林区负责护林工作,并任命他为护林队长。上任后,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不管天晴还是刮风下雨都上山巡视,每天一个人吃住在林区。当年9月底,有一次,他一人外出巡山护林回来时,到护林房后面二楼的小桥上,由于当时那桥没有护栏,而且很窄——只有90公分(很不安全),进房间时不慎从二楼小桥上摔了下来,摔倒了一楼的水泥沟里,当场就昏迷不醒。幸亏后来霞源山有一村民撑船运木头到码头时才发现了他横躺在水泥沟里,于是,村民立马打120把他送到了县二院诊治,经医生诊断,他得了严重的脑溢血。为此,在医院他一趟就是三个余月,前后用去医疗费用共计5万余元。事后,他没有向场领导提任何费用赔偿问题,包括他家人对他3个多月来的护理费用(当时还没有实行医保制度)。

二、求真务实,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1993年,场部决定在霞源山林区采种园(松木)1000亩,由张小溪负责施工,该项目前后历经两月余,两个多月来,他天天吃住在山上,与工人们同吃同住,但从没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一直来,“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产业”是我场的工作重心。为了搞好造林工作,每年春季造林和秋季打床时期,张小溪同志都坚持工作在一线,技术指导在一线,严把工程规划设计及苗木供应关,做到规划不合格的不挖坑,挖坑不合理的不调苗,苗木不合格的不栽植,栽植不合理的不验收。2009年团源林区新造杉木林50亩;2010年连岭林区新造杉柏混交林280亩;2012年红卫林区新造杉木林161亩;2013年团源林区新造杉木林50亩;2014年新塘田林区珍贵树种造林100亩(华东黄杉、天目木姜子),此项目有效提高了林场树种的珍贵化、多样化及森林资源的增长率。张小溪同志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森林病虫害防治也是张小溪同志长期从事的工作。他常年与病虫害和有毒农药打交道,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林间地头度过。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使她落下了职业病,每到春夏季节,双眼发炎红肿,痛痒难忍,视力急剧下降。尽管如此,2008年我们林场的霞源林区松木发生了大面积的松毛虫疫情,疫情严重,面对疫情他并没有退缩,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张小溪同志组织人员进山用农药喷洒进行防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这山防治好了,接着是那座山,由于长时间地接触农药,张小溪同志身上引发了严重的皮肤中毒。(此次中毒病情因为县二院医术和医疗设备有限,后来是转院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才治好的。)在张小溪等一批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战胜了这场松毛虫疫情。事后,有人问张小溪同志:“小溪同志,都快接近退休年龄的人了,你还这样干,你图个啥呀?”可小溪却总是笑着说:“我不图啥,谁叫我是林业人呢?谁叫我是共产党员呢?共产党员就应该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嘛!”

搞好森林防火,一定要在“防”字上下工夫,我们要树立全年防火的工作理念,坚持非防火期防火巡查。几年来,张小溪同志牢固树立这一思想。2012年7月13日,张小溪同志在团源林区垃圾填埋场(该垃圾填埋场就在山脚下)巡查时发现有一男约四十岁左右的精神病患者一边在玩弄垃圾,一边在用打火机点燃垃圾,当时正值天气干旱,而且风又大,不上去阻挠的话火势一旦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冒着被精神病患者打的危险上去灭火。果然不出所料,那位精神病患者看到有人要灭他点的火立马赶过来用石头砸他,幸亏当时这一幕被路过的几位村民发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解除了一场由精神病患者引发的火灾隐患。

三、注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张小溪同志参加工作时只有小学学历,但是,现实工作中哪项工作能离得开知识呢?工作后他便渐感力不从心,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他的边工作便学习的生活。几年来,他一直坚持向书本学习,天天看书看报,不懂就问,虚心向同事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同时,他还不断参加学历进修,一有机会便参加林业局及林场组织的各项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他现已取得大专学历,2013年他还拿到了“林业工程师”职称。

汾口的山一天比一天绿了,汾口的水一天比一天甜了,春季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是对张小溪同志最大的奖赏,这也是他回报给家乡人民的厚礼。

第五篇:用生命谱写精彩华章

身边的感动——用生命谱写精彩华章

近日,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之后的《身边的感动》栏目中,播出了反映扎根基层、献身企业的好干部,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副总经理石明记同志先进事迹的新闻专题----《我的爸爸--石明记》。节目在感动中国铁建员工的同时,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身边的感动》节目通过石明记儿子独特的视角和稚嫩的语言,通过石明记生前战友、同事真实的讲诉,把石明记在平凡工作和生活中的普通而撼人心魄的点点滴滴,平实而感人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给无论是熟悉还是不熟悉石明记的人们在视觉上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人们在思考、在感动、在流泪,不知不觉的被带入石明记同志的精神世界之中,从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共鸣。

石明记同志生前所在的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兰渝铁路项目部全体员工观看了《身边的感动》节目之后,反响更加强烈。“石经理虽然走了,但他留给了我们一大笔精神财富”, 新任十八局集团三公司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项目经理胡恒千说,“石经理的所作所为一直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大家都始终觉得他仍然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一直在用石经理的事迹教育大家,扎根基层,吃苦奉献,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他说,西秦岭隧道工程在铁道部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最近的检查中成为兰渝全线第一个受表扬的施工单位。

“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但正是那些平凡的点点滴滴,铺垫了他近乎完美的短暂人生路。朴实无华的事迹,构筑了他足够让所有人感动的那份责任心”,十八局集团三公司宣传部部长刘凤翥说,“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也许有人会说,做好本职工作是应该的,但我们细细想来,怎样才算尽职尽责,怎样才算做好本职工作,是否每一项工作都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值得反思。我想,是否应这样来评判:你的岗位,你的职责,做到了非你莫属,离开你能转,但有你会更出色! 那么,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做到像石明记那样,依人之常情做人做事,而且尽可能做得完美,我们才能够对得起肩上的这份责任。”

“一个把毕生心血都倾注于一项事业并对此至死不渝的人,他的内心该有怎样深厚的一种感情和信仰?”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潘永学说,“看完《身边的感动》,并再一次全文阅读了《中国铁道建筑报》的长篇通讯,石明记同志的事迹就像一股暖流打湿了心房,我似乎听到了一首灵魂的歌。他作为一个公司的副总经理并担任了6年得项目经理,经手管理的项目投资累计达30多亿元,而他的老家却是只有3间没有院落的破旧土坯房,窗户连玻璃都没有,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遥控失灵的老式彩电……。按照时下一些人的眼光,石明记有着很多„发财‟的条件和机会,他完全可以让老家成为另一番景象,让家人过上富裕的日子。但是,他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人的“道”,始终把手中的权利看做是为企业、为集体、为职工谋利益的工具,而不是用来为个人谋私利。”

“清贫,不是共产党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一个手中握有权利的共产党人来说,清贫却是一块照得见心底的试金石”。 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政研会秘书长刘德联表示:“石明记这位我们身边让人敬仰的战友,用13年虽九死而不悔的赤心锻铸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对企业的最高贵的品质——„忠诚‟!”

中国铁建十五局集团某项目部的80后技术干部刘保强认为:“不管什么时候,理想信念对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特别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技术干部,更是要以石明记同志为榜样,扎根一线,为企业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这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实在太感人了!”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党委宣传部何毓轩部长感慨的说:“石明记同志的事迹很平凡,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细细品味,催人泪下。”他说,“我们兰渝铁路兰州枢纽项目不少老职工(老铁道兵)看完电视后,又在电脑上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都会两眼含泪。因为他们和石明记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一样的,大半辈子都在艰苦的施工一线,很少能与家人团圆,看了《身边的感动》,从心灵上感觉到一次强烈的震撼!”正在沪昆高铁坚守岗位的二十局职工辛启才说,“身为中国铁建员工,我们也许愧对父母,也许亏欠家人,但是我们绝对没有后悔过自己的抉择!我们将以榜样为标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做一名石明记同志一样的当代工人典范。”

“身边的榜样更感人!”中国铁建二十四局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林贻嵩表示,“看了电视节目,感动之余我在想:石明记事迹的感人之处,体现在他的每一个平凡细节之中。他短暂的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豪言壮语,但他来自于我们这个群体,他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是我们企业的骄傲。”

十八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郝趁义和总经理彭仕国在工地现场与职工们一起收看了节目。郝趁义说,《身边的感动》的确让人感动,石明记用忠诚、挚爱、青春和生命讴歌壮丽人生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石明记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时代风范,展示了作为企业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传承了铁道兵的传统和精神。在被感动的同时,我们每一个铁建人都应该努力做到像石明记那样,热爱企业,心系企业,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放到时代的坐标上,放到企业发展的格局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中国铁建的兴旺强盛建功立业!

从首都北京的地铁施工现场到青藏高原的西部铁路建设工地;从地处雅砻江流域的四川锦屏水电站到正在紧张建设之中的青岛海底隧道;从国内到海外,连日来,石明记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广播网等十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和人民铁道报、中国建设报、中国交通报等省部级媒体的集中宣传报道,已经在中国铁建全系统、乃至全社会广为流传,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把石明记同志的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已经成为中国铁建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洪流的一种精神力量。“为建设好我们的企业,为使自己的人生更多彩、更有价值而不懈努力”,正在变为中国铁建人用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具体行动。

工人日报副总编张刃在观看了石明记同志的电视片后这样说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靠宣传、靠描摹打造的,而是靠自己走过来、做出来实现的。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但他活得很实在,活得有价值,这就是宣传石明记的基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