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管理煤矿机电论文

2022-04-23

摘要煤矿机电技术内容复杂,对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管理难度很大。本文探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旨在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创新思路管理煤矿机电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创新思路管理煤矿机电论文 篇1:

浅议如何做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

摘 要: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装备重型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越来越复杂,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种类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因此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机电系统人员素质高与低、机电设备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为此,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矿井的长治久安,是摆在我们煤矿机电管理人员面前一个新的课题。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是煤炭生产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其直接影响到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科学、完善、严细、可操作的机电管理制度,是搞好矿井机电管理的必要条件,是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的首要保证。本文就如何做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维护

前言

机电设备在现代煤矿生产安全中正变得愈来愈重要,不仅涉及范围十分广,而且技术性很强。同时,因为煤矿生产条件与环节具有复杂性,这就为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有鉴于此,一定要大力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煤矿应从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机电设备前期规范化管理工作等方面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1.要建立自己的机电管理体系

努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的矿井机电系统,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创新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构建“五位一体化”新格局,“五位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装备现代化”、“设备完好化”、“工作精细化”、“管理科学化”、“人员知识化”,从以上5个不同方位,以实现煤矿机电系统的本质安全型设备和本质安全型员工队伍,达到煤矿机电系统的长治久安。

2.要加强煤矿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

煤矿企业机电信息化技术应包括:机电设备综合查询、设备基础信息、设备使用状况、设备租赁计划、设备购置计划、设备维修计划、设备发放情况、出入库管理、设备送修与验收、维修改造招投标管理、维修合同管理、特种设备管理、设备报废管理、设备费用结算,实现对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种静态、动态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应采用ERP信息系统进行微机管理,实现对不同生产现场的设备状态及分布进行动态跟踪,并对设备购置、租赁、检修、维护、零备件配置等业务过程准确记录和跟踪控制,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使设备满足生产需要,降低整体运行成本。

3.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

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对矿井的机电设备改造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入库关和维修验收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机电设备流入矿井,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

4.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机电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应采用ERP系统管理,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5.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改造后的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等制度。

6.实行计划管理,强化综合平衡

计划管理是机电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机电业务活动的根据。应制定月机电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应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状态、矿井生产计划、机电施工技术力量、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制定。及时正确协调、平衡是计划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手段。做好协调、平衡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协调平衡机构。矿井应组建机电调度室,配备调度员,负责机电工作的调度平衡。其次是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如机电管理人员值班制、机电工作生产例会、采、掘、机、运、通机电区长例会等。再是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电力分配等方面的情况。为下月机电计划提供有力的根据。

7.实行技术人員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应采取责、权、利挂钩的方法,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

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严格施工措施的审批制度,分级负责,层层把关。要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检修报告、报表也必须存档备用。

8.突出机电管理重点

矿井机电系统比较复杂,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当前机电管理应抓好2个方面的重点:①安全可靠性,对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及电气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对暂时达不到要求及标准的设备,要分期分批予以整改,逐步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②环节的重点为操作、维护、修理3个环节,不遵章操作,就会发生事故,不检查保养,不能发现隐患,不修理,老化磨损得不到补偿。

9.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搞好职工培训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包括工人评定技师),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高技术人材的经济待遇。

10.明确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

认真考评机电工作质量矿井机电工作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讲应是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减少机电事故,保证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机电管理的水平,使矿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每个矿井都要根据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指导思想。

结语

矿井机电管理的总目标应是使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转,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使设备综合效率最高。每个矿井都要根据设备维修质量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技术条件制定具体的奋斗目标,逐步达到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⑴冯志勤,浅谈煤矿机电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 2012 (1).

⑵杨艳玲,程志义,浅谈煤矿机电管理的办法【J】,科学时代 , 2012 (14).

作者:杨利

创新思路管理煤矿机电论文 篇2: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研究

摘 要 煤矿机电技术内容复杂,对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管理难度很大。本文探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旨在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煤矿机电;管理;创新;应用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矿井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应用到煤矿生产中,使煤矿机电设备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原有的管理模式以及无法满足煤矿机电技术发展要求,加上矿井管理逐渐超精细化方向发展,使得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十分重要。为提高矿井内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水平,必须进行技术管理的创新,从而降低煤矿机电事故安全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推动煤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管理创新以及应用

1.1 管理理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技术管理活动的主体,人员素质对管理水平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后,决定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即改变以往“以物为本”的传统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将尊重人、解放人、鼓励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思想,为人才的搭建平台,不断提高机电技术及管理水平,以促进矿井生产的不断发展,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导,实施了以下的创新管理。

1)转变培训模式。煤矿机电技术对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机电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必须达到要求,才能够为机电技术管理提供前提保障。因此,技术培训必不可少,为提高培训水平,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模式,采取“培训、实践、引进”三位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

①制定内部机电人员的培训发展计划,每年从队伍中选择一批年轻工人进行机电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及业务素质,将有较高专业水平及实践经验的机电人才提升到了重要的岗位上。

②以现场实操、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单纯理念学习的方式,例如定期对机电工及接线工进行现场操作技术培训等,使技术人员能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③邀请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前来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拓宽技术人员的思路。同时,与一些专业高校合作,为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2)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同时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机电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广大机电职工学习机电技术的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对积极上进,基础条件好的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培养,给予良好的上升空间,为矿井培养骨干精英,防止人才流失。

1.2 管理体系创新——创新机电技术管理制度

机电技术管理制度是技术管理实施的重要依据及保障,是实现矿井技术发展的关键,随着越来越多的机电技术的投入使用以及各种管理理念的应用,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越来越无法适应发展需求,势必要跟随技术管理进行创新,使技术管理有章可循。为了能够使创新后的管理方法有章可依,进行了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革新。

1)在机电设备的检查制度上,实行上岗检查责任制度,将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作为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点来抓,每个岗位换岗后的首要工作即检查供电系统,从源头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此外,还实行领导包片,科员包面的机电设备安全责任制,严格检查采掘设备的安装及回收的过程,确保机电设备的使用质量。

2)机电设备的检修上,重点抓住机电设备的停产检修,在停产检修设备前,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编写工作面上每个工序的检修安全措施及检修流程,经机电安全质检部门审核后,安排职能部门人员进行现场作业跟踪,重点作业区域坚持领导现场监督作业,检修结束后跟班人员检测设备正常运作后,方可签字验收,保证了每一工序的检修质量。

3)制定下发一列技术管理考核文件,其中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办法及处罚细则》等。严格执行考核文件内容要求,提高了现场机电规程措施的规范性,明显提高了基层机电技术管理效果,从而降低了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了机电设备的完好情况。

1.3 管理模式创新——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

随着矿井机电设备的不断增多,许多机电技术也在不断的应用到矿井生产中。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实现有效管理,为此,引进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按照“精细”的管理思路,将管理责任细化,对煤矿工程中的各级领导实行包片、包机责任制,实行上级考核下属的阶梯式考核责任制,将机电设备的养护工作落实到责任人,并找出机电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管理,在杜绝管理盲点的同时有的放矢。

1)完成每个工作面的设备安装后,进行移交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工作面使用的设备情况进行汇总,具体应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特性、数量等,还要保留使用中的各部件的图表、图纸,完成后建立工作手册,将所有资料备案。

2)严查机电设备及配件的入矿资质。通过制定严格的机电设备、配件的管理制度,对准入矿井的设备及配件有严格的筛选程序及制度。挑选机电设备及配件时,优先行业定点厂商,严格审查厂商的许可证、合格证以及产品性能鉴定报告等,并收集用户对该厂商的产品使用评价,货比三家,择优选用;要订购关键配件时,到主机厂商进货以确保产品的性能质量;严格审核仓库中的机电设备及配件,对大修后的电机、变压器等设备,必须经过严格标准测试合格后,方能入库或使用,否则严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3)管控机电设备的现场安装。在每个工作面的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要求工程单位提供完整的安装作业流程规划图,经主管工程师严格审核,将设备安装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在进行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安装时,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网络图表,并制定该工作面设备安装的流程及安全措施,并由机电安全质检部门严格审核后才能进行设备的安装调式。为确保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还严抓每个工序的安全质量,下派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把关,在每一工序完成安装后,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签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安装作业,从整体上掌控这个工作面的设备安装质量。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也是煤矿质量标准化的需求,在煤矿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井下生产环境,减轻作业强度,从而增加出矿量,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在矿井生产管理中必须重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加强创新以及应用研究,为煤矿行业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胜利.简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2,04(12):230-232.

[2]安华能.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与实践的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2,04(06):46-47.

[3]覃日强.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02(06):441-443.

作者:金祖广

创新思路管理煤矿机电论文 篇3: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就如何在我国普通本科专业体系下,针对煤矿机电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展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改革思路,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关键词:煤矿;机电;课程;教学;改革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归并以后,煤矿机械和煤矿电气化专业已不再成为独立的本科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出现了断层;同时,煤炭企业需要不断充实大量机电安全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面对社会需求,高等院校煤矿主体专业如何培养行业需要的,能够服务于煤矿机电专业技术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安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矿山电气方向)针对南方地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特点,开设《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课程,围绕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立足于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建立和工程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各个教学环节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体系的研究

1.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围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必须符合煤炭行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本课程所设计的基本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煤矿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合理选用、安全维护、安全管理的基本技能,从而为将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煤矿生产的机电安全工程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体系的设计。

为达到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本课程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中构建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堂理论教学体系中,建立了“煤矿电气安全、煤矿机械安全、煤矿监控系统”三大模块,这些模块相对独立,在教学组织和相配套的实验支撑中便于操作。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了课程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以及配套的课程实习三大模块,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根据培养目标,对各类机电设备以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合理选用、安全维护、安全管理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内容。并根据这条主线编写和组织教材和课堂教学。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理论教学体系中,三大模块的内容在一门课中完全讲授,时间是相对紧张的,而这门专业课的特点实践属性又特别的强,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1.采用以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煤矿机电安全是关系到“人命”的学科,需要学生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学习,主讲老师在第一节课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同时,在该门课程一开始就对同学们以“未来的工程师”相称,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今后将要承担的责任。在课堂上采取根据授课内容,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引导“工程师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通过“工程师们”共同讨论和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这种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贯穿了这门课程的始终,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考试时都能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问题,会从“担心做错以后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方面来考虑。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又让学生学会担当责任,严肃对待工程问题,大大增强了工程意识。

2.以传统的教具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感性认识。

利用自行研制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课件和模型、录像、动漫等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将煤矿机电设备或系统剖析展开,模拟其工作原理,解决了课堂教学中难以直观表达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抽象难学的内容变得具体而形象,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的布置和安全管理”时,主讲教师把“综采工作面布置模型”搬上讲台,再配以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模拟,仅用很短的时间就让学生能够掌握主要知识点,同时,也给学生展示了充分的安全故障模拟空间,为学生在该部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3.以实际案例充实课程内容,缩短学校和企业的实际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各企业所采用的机电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而给安全管理提出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课题组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案例融入课堂。在选择典型案例的讲解时,尽量选择当前企业实际发生的设备事故案例来充实教学,对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建立工程意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先后例举了十几例发生在省内外较大以上典型案例穿插在教学中。这些典型的事故案例具有各煤矿机电设备易发事故的普遍性,很有教育意义;而且,在事故中发现的隐患很具有研究价值,也给学生提出了设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研究课题。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由实验教学(含课堂和实验室)、现场参观实习、课程设计三大模块所构成得实践教学体系,对于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加深对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掌握,进一步建立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意识,对实现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实验教学模块。

课程实验是该课程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教师设计的17个验证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理解,掌握和验证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基本理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利用学院的开放性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活动。

煤矿机电安全实验室在建设实验室文化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工科实验室要与现场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在上墙制度、橱窗文化以及工具、设备的摆放都模拟车间、硐室的生产环境。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就感受到生产现场的实际氛围。无论是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结构实验还是设备的性能测试实验,学生都有实战的感觉。

2.现場参观实习模块。

现场实习在煤矿现场进行。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均到煤矿现场开展了参观实习。实习期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通过“看、听、查、问、写”等方式,了解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现状。看是指深入到煤矿机电硐室和车间,观看煤矿机电设备的结构及运行情况;听是在现场听取操作工人对设备运行情况的介绍;查是到现场和机电科室查阅机电安全管理制度和维护检修的记录;问是询问现场技术人员对该企业机电设备运行中的隐患分析和管理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写是指学生通过以上环节的实习后,写出实习报告,重点分析在该矿实习后,所得到的经验教训以及所发现的隐患,并为本门课程设计做好准备。

3.课程设计模块。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结束该门课程之间所开展的一次较全面、规范的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不仅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进一步巩固所学课程的内容,而且还能使学生综合地应用本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中的知识,学会使用有关技术资料,运用各种设计资料、图册、手册、标准和规范,合理选用机电设备,完成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性能验算或选型设计,使机电生产更加安全、经济、合理。该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四、结语

通过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体系的研究以及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对煤矿机电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经验,所培养的毕业生也获得了煤炭企业的认可。这对我国如何在现有专业体系下培养该类人才,解决煤炭行业对煤矿机电专业技术与管理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隆 泗,母洪都,林 彬

上一篇: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论文下一篇:语文爱国主义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