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控制探究论文

2022-07-03

摘要:当我国经济在进步的时候,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时候,对于单位的财务工作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种全新的发展环境下,事业单位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做好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审计风险控制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风险控制探究论文 篇1:

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控制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了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因此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但是也因此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也使得企业审计风险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市场的实际需求,企业内部加强审计风险控制、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以便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推动企业的更长远发展。近年来企业审计风险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所以本文对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展开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讨论,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希望能给企业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企业审计风险;产生原因;控制对策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促使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审计风险控制、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等也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与核查。但是,由于企业经营方式和信息使用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使得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树立和增强审计风险防范意识,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策,才能够真正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为现代企业的高效運作、生产效益的提高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夯实的内部条件。

二、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审计工作主体独立性差

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具有独立性,这是进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审计工作都是在企业领导的指挥下展开的,由企业负责人直接支配,甚至有一部分审计工作人员是由企业财务人员转过去的,而财务人员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审计工作缺乏客观、公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通常会面临两难选择,不仅要接受政府审查部门的监督检查,还要时刻准备接受领导的支配。由此可见,这种双重管理,很难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审计方法不能及时得到更新

尽管当前大多数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均以采用了抽样技术,但是由于审计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行为不当,只是依靠既有的审计经验对样本规模与评价结果进行确定,这种抽样方法往往会导致许多重要问题被忽略,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审计风险。另外,部分企业内部仍不具备完善的审计制度,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没有事先制定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也没有完善的审计工作底稿,只是记录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就使得审计工作过程无法全面反映,也就使得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审计工作开展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诸多企业由于缺乏审计工作开展所必须的质量控制制度,使得审计工作的最终质量无从考核,同时也缺少与之相配套的奖惩机制,往往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不够高,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对审计工作敷衍了事,撰写的审计报告不够严谨,而且仅仅停留在表象描述。

(四)信息化发展对企业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依托财务软件来完成,导致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因此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环境与工作切入点也随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举例来说,针对财务数据的审计工作,由于当前大多数企业都通过财务软件收集财务信息,数据录入人员也仅仅只是负责数据的输入,财务软件会自动根据输入数据形成财务报表,但是如果企业采用改变记账或口径的手段,就会使得最终呈现的结果不同,尤其是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造成更大的难度。

三、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分析

(一)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独立性可以说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审计工作开展缺乏独立性就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现代企业应当重点强调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因为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监控、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手段,其组织地位应当独立于其它的管理部门,而这一独立地位应当在企业规章制度中加以明确规定,否则很容易造成使审计角色面临尴尬定位的局面。只有明确规定,才能为日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真正发挥出企业内部审计所具有的效能,这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真正发挥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

(二)及时更新审计方法,提高防范审计风险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及时更新审计方法,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能力的提高,同时这也是符合时代背景、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通常是事后进行审计,审计工作比较被动,不能及时规避和化解事先存在的风险,很难杜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舞弊行为,这很明显不符合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所以企业应当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高度关注审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功能,以便于让审计工作可以始终贯穿于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监督职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仅是依靠法律法规展开,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审计人员在充分考虑企业实际运转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利益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科学化、效益化。

(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特别是对于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等关键性内容进行考查,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减少或消除由于人为审计而导致的误差,进而能够充分确保审计计划的顺利进行,最终得出公正、客观、合理的审计评价,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的审计风向。审计结果与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相挂钩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也能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解决信息化中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企业内部审计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个企业应当着力推进审计信息的发展,及时研讨并制定出与信息化背景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保障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企业应当及时添置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硬件软件,定期检测网络系统,确保审计工作时可以有高质量网络,加大力度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功能。另外,企业还需要定期实地查看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可以询问审计工作人员、检查审计日志系统,如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控制制度,长此以往,可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制度体系上防范审计风险的出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审计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审计风险控制,应当委派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展开审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导致审计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杰.互联网环境下电商企业审计风险探析[J].中国中小企业,2019(07):116-118.

[2]  杨探秋.浅谈企业审计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2):21-22.

[3]  乔镇,杨颖.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措施探究[J].中国市场,2017(29):204-205.

作者:沈伶钰

审计风险控制探究论文 篇2:

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的实践

摘 要:当我国经济在进步的时候,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时候,对于单位的财务工作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种全新的发展环境下,事业单位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做好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的必要性和作用,接着分析了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

内部审计是降低风险,保障事业单位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各种问题也愈加突出,这严重地影响到了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发展与进步,也容易对社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对此,专业人员就应该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一些经济类的活动进行深入的审查,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下面就从当前工作的现状出发,针对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具备实效性的处理策略,希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的必要性和作用

(一)必要性

内部审计可以为单位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运营环境,加速资金的周转。从当前的运行情况而言,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且也缺乏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只有不断加强财务风险防控,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为单位创建一个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资金沉淀”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一个高效运转的单位而言,内部审计的存在,可以缩短资金沉淀的时间,规避掉其中的不良风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二)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是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然后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让决策层和管理层可以更好地去实现组织的目标。第二,在风险管理中的高效应用,有助于管理层去完善相应的防控体系,然后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服务优势性,理清决策层同管理层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三,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任何的系统都离不开人,尤其是财务系统中,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同企业的财务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此,财会人员就应该关注其中的各项细节点,对于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理性的认知,这有助于事业单位风险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

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都应该加强彼此之问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在工作方面达成一致,不然就会导致整个单位都像是一盘散沙。从当前的发展情况而言,部分单位还缺乏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而且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并不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强协调的难度性。从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而言,一般都是属于社会类、公共类的服务,所以,需要在公开和透明的体制下去开展相应的工作。可从当下的监管体制而言,这些工作都流于表面,缺乏一个有效的、可靠的信息沟通体系,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监督工作无法发发挥出原本的优势性。

(二)权责不明,独立性低

事业单位的性质主要是还是为大众服务,如若不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责任,这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时间一长,也会降低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导致资金无法发挥出预计的效果,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内部审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独立性,如果缺乏了独立性,那么这项工作也无法正常的开展。当前内部审计的体制模式一般为一把手领导负责、双重指导模式等,后者同前者相比,独立性更多。目前还无法对管理层的全部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而致使整个审计工作无法发挥实质出性的作用。

(三)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时代下,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的运行,财务工作也会依靠着计算机来进行,但是由于审计工作开展得不够全面且系统,大多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上,缺乏系统性的调查,而且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电子网络,这不利于现代化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事业单位还应该培养一些既懂得信息技术,又具备财务知识的专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调整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加强对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三、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的实践措施

(一)加强财务的监督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状态,构建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对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做好梳理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单位的负责人也应该从思想上出发,加强对此的重视程度,明确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原则,这对于推进单位内部的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完善单位决策和议事机制,对于一些经济类的活动,要进行重点的监督,从而让整个经济决策可以向着一个科学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某县级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中,就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审计的范围更为广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扩展内部审计的功能性,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经济监督转向到审计理念的完善,重点要发挥出审计的免疫作用。当职责范围在扩大的时候,内部审计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对于最后的评价结果要求也就更高。第二,着力点更为的全面,按照相应的要求,要发挥出五个保障、三个监督的优势性。这样在日后的审计工作中,也可以在传统财务监督的基础上,让领导干部依法去履行自己的责任,注重自身的作风建設,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迎接社会经济的新常态,确保单位资金能够符合实际的需求。

(二)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完善项目的管理流程

事业单位应该对那些不稳定的财务因素进行相应的梳理,对于一些重点和关键性的环节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风险的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风险也要制定与之相应的解决策略。例如,在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中,就可以将预算性的管理工作融入整个工作中,然后明确各个部门的基本责任,不能让这份工作变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应该让所有的部门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协调与完善。员工可以按照部门的核定标准,采取定额标准编制的方式,对于一些非经常性的项目,在评审以后才去开展相应的数据编制工作,以提高整个预算的科学性。合理地安排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明确职权限制,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模式。

某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时候,实行激励内控的方式,将部分工作纳入业务考核的范围内。当单位在实行新项目的时候,就必须要提前进行可行性的市场分析,完整地分析出整个项目在预期的收入和财务情况,实时地监控资金的流动情况,当项目在完成以后,也要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此外,该事业单位还构建了一个内部的资金市场,用于调整自身的资金,采取集团账户的管理方法,对各个层级单位的资金进行相应的整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项目在运行期间对于资金的实际需求。

(三)提高审计的手段,强化对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审查调查

在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也应该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做好信息化的转型工作,在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应该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一方面,审计的软件要合格,员工要懂得如何利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去开展内部的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时候,也要注意内部交易的成本,注意这些技术是否同事业单位相互兼容。同时,在计算机数据系统升级的时候,要发现一些额外的影响因素,确保整个计算机数据结果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降低财务风险。要真正意识到,审计的质量和准确性是单位战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审计技术的引进,以及计算机数据的处理工作,最好是将其保持在一个动态化的改进状态内。制定一些比较精密且完善的审计计划,将事后、事前的审计工作都相互联系在一起,对一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与监督。

例如,某医院在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中,就选择采用信息化建设的方式,用于完善内部的审计工作。从该医院的发展情况而言,虽然已经初步完成了一些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也逐渐普及了数据库和计算机等各类平台,让医院的各项系统开始趋于完善。但是内部的审计工作却比较落后,只是配备了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甚至没有同HIS系统进行联网,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会导致医院的发展受限。对此,要求医院应该增强资金的投入力度,购买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尽量在全员范围内,去实现资源的共享。选择系统的时候,应该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系统进行综合的考量,将各方面的数据都收集和整理在一起,确保它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尽量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促进医院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结束语

从实际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比较复杂,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市场经济正不断变化,各个事业单位要想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创新。最好是结合单位自身的需求,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性,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提升风险的防范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秦浩.海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实证研究——基于海南海事局财务风险的个案调查[J].中国内部审计,2015(4):100-103.

[2]鲁孝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探究[J].经贸实践,2017(12):110.

[3]祝萍.基于cOs0内部控制视角的A事業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6.

[4]陈晓晶.关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7):25-25.

[5]赖如通.基于审计视角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6(8):41-43.

[6]郭家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会计管理中风险防范作用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8,No.756( 17):116-117.

作者:彭晓辉

审计风险控制探究论文 篇3: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新风险及相关影响

摘要:2010年7月21日,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要求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0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自此,国内许多大型事务所纷纷开始了转制之路。本文选择我国首家转制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深度剖析事务所转制所带来的新风险及相关影响。研究发现,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后平均审计收费明显增加、审计业务的风险控制加强。

关键词: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影响

一、引言

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在我国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合伙组织形式。在特殊普通合伙企业中,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而其他合伙人仅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010年7月21日,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要求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0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鼓励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截至2011年12月19日,中瑞岳华、立信、国富浩华、天健、信用中和、大信、大华、天职国际、京都天华9家会计师事务所得到财政部批复,整体完成转制。本文以我国首家转制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瑞岳华”)为例,从审计收费、客户选择、审计意见和资本市场的反应等多个方面,层层揭示转制对中瑞岳华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特殊普通合伙制度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方兴未艾,目前,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特殊普通合伙制的优越性,以及现阶段该制度尚存的缺陷和问题。

1.推行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意义

推行特殊普通合伙制度是我国为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走出去”战略目标的重大历史变革,特殊普通合伙制强调“人合”,区别于有限责任中的“资合”,倪元飞(2012);同时也克服了普通合伙制中的“平均主义”,王菁华(2008);有利于激发事务所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事务所的快速发展。陈远明(2012)对转制前后的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进行博弈模型分析,刘启亮、陈汉文(2012)利用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均表明,事务所转制有利于其审计质量的提升。

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的缺陷

随着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完成,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度尚存的缺陷和不足初见端倪。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实施使合伙人之间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轻重有别,加剧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倪元飞(2012)、于惠(2012)等,经济动因使合伙人倾向于规避风险,使得事务所在原普通合伙制度下的监督机制丧失。王菁华(2008)与倪元飞(2012)一致认为,特殊普通合伙制未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新制度下无过错合伙人以投资额为限对债权人承担责任,过错合伙人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使得保障债权人债务责任的财产大大减少。

当前学术界对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优劣的研究大多基于宏观政策角度,本文将从个案的层面,以中瑞岳华转制为例,深入探究其转制的过程、面临的具体问题,并从审计收费、客户变化、审计报告类型、资本市场反应等多个角度分析转制的影响。陈远明、刘启亮、陈汉文等(2012)研究发现,事务所转制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而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成正相关; Defond et al(1999)等对我国审计市场的早期研究发现,审计质量越高,越不容易得到客户的聘用合同;Firth et al.(2012)发现普通合伙事务所比有限责任制事务所审计业务风险意识更高,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都更大。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中瑞岳华转制后审计收费提升;

假设2:中瑞岳华转制后高危客户减少;

假设3:中瑞岳华转制后非标准审计意见增多;

三、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案例介绍

1.事务所概况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拥有30年发展历史,被财政部、证监会授予第一批H股审计资格,也是我国第首家转制的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08—201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中瑞岳华连续四年位本土所第一,2012年度位列本土所第二。

2.中瑞岳华转制前后对审计业务的相关影响

特殊普通合伙制度本身拥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中瑞岳华转制后又面临着一些新风险。下面,我们将从审计费用、客户选择、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等多个角度探究转制对中瑞岳华的影响。

(1).客户审计费用

事务所转制意味着有过错的合伙人由承担有限责任到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更愿意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以降低自身的潜在风险,因此我们假设转制会增加审计业务的工作量,提高审计收费用。表1是中瑞岳华的客户2008年~2011年境内平均审计费用的数据。为了保证数据可比性,我们剔除了08年6家、09年8家、10年16家、11年15家未披露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瑞岳华的客户平均审计费用在2008年和2009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处于84万元左右。在2010年有了大幅增长,达到了97万元左右,比2009年上升了13.90%。2011年客户的平均审计费用仍有增长,比2010年上升了6.02%。这应与2010年底中瑞岳华总所完成转制和2011年底整体完成转制有关。假设1得到验证,即会计师事务所的转制使合伙人更愿意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为此,中瑞岳华提高了审计业务质量要求,增加了审计工作量,从而带动了审计收费的上升。

(2).客户的选择

会计师事务所的转制给合伙人带来了一系列新风险。由此我们认为,转制后的中瑞岳华会对客户的选择会更加谨慎,减少对高风险客户的服务。转制第一年,中瑞岳华停止了对下列包括国药股份、兰太实业、南风化工等8家客户的审计服务;转制第二年,终止了长航凤凰、三元股份、宝德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服务。同时,这两年还分别引入高德红外、金山股份、涪陵榨菜、晨鸣纸业等30家,和史丹利、爱康科技、华北高速、东方通信等20家新客户。

在调查中发现,2012年发现在中国医药2010年年报中,国药股份的一笔22.02万元欠款由于多年未被核销,有投资者质疑国药股份2010年报表中的巨额净利润作假;另外,国药股份2009年报表中还存在178万关联交易未披露,上述情况均已引起上交所的重视。2012年兰太实业营业收入略降而净利变脸,前期关联交易定价被疑不公。2010年,南风化工的第一、

第二季度连续亏损,公司盈利能力较弱,而市场估值较高,因此公司的风险很大。

假设2也得以验证,即中瑞岳华转制后事务所面临风险更大,审计业务的风险控制增加,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更加谨慎,因此,一方面存在某些缺陷的上市公司倾向于辞聘中瑞岳华;另一方面,中瑞岳华为规避风险也倾向于选择经营状况良好,风险较低的优质客户。

(3).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意味着有过错的合伙人将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因此我们认为中瑞岳华在转制后,合伙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会更加谨慎的发表审计意见,致使发表的审计意见中非标准审计意见数量及比率的上升。表2列示了自2008年-2011年,中瑞岳华每年发表的审计意见总数以及其中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数量、占比。表2:

表2数据可以看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数量在2010年并没有增长,相反占比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2010年中瑞岳华正在积极推进转制,作为国内转制的第一家事务所,合伙人并没有形成与特殊普通合伙制配套的相关风险意识。而对2011年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时,中瑞岳华已完成了全部的转制,之前的两年转制工作使得中瑞岳华对新制度的基本特性有了很大程度的认识,如责任形态二元化、合伙人利益冲突等,先转制的总所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因此中瑞岳华加强了审计业务的风险控制,在对2011年年报发表的审计意见中,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数量及占比都有所提高。

四、总结

特殊普通合伙制作为一种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在国际上得到普遍采用,这一新制度的引入,有利于我国注会行业的“做大做强”战略的实现。然而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也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带来了新风险,本文通过对中瑞岳华转制案例的考察,研究结果发现转制使得客户平均审计费用更高;发表的审计意见更为谨慎;客户选择上更倾向于风险小的优质客户。

目前,包括中瑞岳华在内我国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转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需要应对的风险也更加复杂。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的推动转制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转制给事务所、合伙人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连起. 特殊普通合伙转制的实践与体会 [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4)

[2]张连起. 特殊普通合伙:以中瑞岳华转制实践为例 [J].财务与会,2010(12)

[3]倪元飞.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的缺陷及完善[J].会计研究,2011(03)

[4]王菁华. 特殊普通合伙双重保护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2(02)

[5]刘启亮 陈汉文. 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与审计师选择[J].财会通讯,2012(08)

[6]陈明远. 基于博弈分析的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审计质量对比[J].财会月刊,2012(08)

作者:杨溢

上一篇: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下一篇: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