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食盐文言文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愚人食盐文言文范文

愚人食盐教学设计

篇一:百喻经教学设计

《百喻经》六则 教学设计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高同英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准确把握寓言寓意。

3、掌握寓言类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以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二、文学常识

1、《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 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 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 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2、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三、文本研读: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

小组展示:

1、 品读第

二、

三、六则寓言故事,概括每则寓言分别说的是什么人?写的什么事?结果如何?

2、 组内探究每则寓言的寓意

(组内交流预习作业,组长记录,归纳整理发言结果,推荐代表发言。) 第二则:《渴见水》 ?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 实事求是,切忌贪多求大; ? 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 ? 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

? 心中有定,方可拒八面来风; ? ? ? ? ? ? ? 最佳寓意: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

? 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 身处困境,更需冷静;

? 认清事物本质,不盲目效仿; ? 执着于目标,方可取得成功。 ? ? ? ? ? ? ? 人生启示:人要有恒心、耐心, 不可急于求成。

第六则:《驼瓮俱失》

不可过于轻信他人;

面对“鱼和熊掌”的问题,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最佳寓意:面对“鱼和熊掌”的问题,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找关键句;

2、找陈述对象;

3、由果溯因

4、整体性原则

五、巩固提升

概括下列寓言的寓意。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 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寓言类材料的审题方法,概括材料的寓意。

六、布置作业:

概括《愚人食盐》《尝庵婆罗果》《诈言马死》三则寓言的寓意。

附:板书设计

《百喻经》六则

品愚人故事 悟智慧人生

1、找关键句;

2、找陈述对象;

3、由果溯因

4、整体性原则

篇二:小古文——愚人食盐

愚人食盐

昔有愚者,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①盐。食之,甚美②,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④。天下之事皆然⑤,过则非唯⑥无益,反害之。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罢,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但是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吃盐不停,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文言文知识:

适。“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 去。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

字词

①.益:增加 ②.甚美:(味道)很美。 ③.缘:因为 ④.患:害 ⑤.然:这样 6.唯:只 主旨句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启示

1.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2.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篇三:愚人食盐

愚人食盐

朝代:南北朝

作者:僧伽斯那

一、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二、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吃的,很美,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经过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是有害的。

三、注释 1 食:食物。 2 闻已:听罢。 3 更:再次。 4 益:增加。 5 既:已经。 6 空:空口。

7 口爽:口味败坏。 8 所以:??的原因。 9 复:再。

10爽:差、败坏。 11智:智慧。 12故:缘故。 13反:反而。 14患:祸患。

四、故事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一个很远的朋友家里去。主人便很殷勤地招待。并煮了好几道好菜招待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盐,所以每道菜都淡而无味。这位客人对主人说:“你今天烧的菜都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西!”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尝,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问主人说:“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

主人说:“放盐呀!之所以每样菜都好吃,是因为有盐,盐是百味之源。”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忙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嘴里,苦涩不堪,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各位大众,世间各人有各人的智识,知识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别。知识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若是智识用之不当!也可能毁灭自己、和违害社会。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发挥效用。

比喻贪吃好玩,与断食偏食都不适中。过分的享乐与吃苦主义都有偏。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负责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无成,过分的热衷名利,也会造成争夺计较而造恶业,或劳碌一生,与烦恼纠缠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轮回不息。 世间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

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真的一点空都没有吗?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满了脑子里,那里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做至宝,没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做闲时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这里。能受用的人,就是一点一滴也当作宝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听多了,返而变成‘。本则故事意义就在这里。

第二篇:愚人失袋文言文翻译

导语:这个愚人也真是会自我安慰,皮袋都没了,剩一把钥匙有什么用呢?更何况小偷用别的办法一样能把皮袋打开呀。可见我们不能够盲目地自我麻痹,安于现状,否则就会遭受损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愚人失袋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愚人失袋

张鷟

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被贼偷去。

其人曰:“贼偷我袋,终将不得我物用。”或问其故,答曰:“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译文】

从前有个蠢人到京城去应选(官员),皮袋子被贼偷走了。

那人说:“贼偷了我的袋子,终究无法得到我的东西。”有的人问他为什么呢,(他)回答说:“钥匙还在我的衣服带子上,他能用什么东西打开袋子呢。”

愚人失袋的故事

从前,有个愚人到京城去参加考试。他所带的钱财就放在一个带锁的皮袋中。愚人十分担心他的财物会被人偷去,于是便将皮袋的钥匙系在自己的腰带上,从不离身。

他想只要钥匙还在,人家便开不了皮袋,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于是他对皮袋看得不那么严了。

果然有一天,愚人取钱的时候发现皮袋没有了,怎么也找不到,看来是让人给偷走了。

他的朋友很为愚人着急,劝他说:“快去报官吧,不然晚了,就是抓到小偷,只怕你的钱也追不回来了。”

愚人却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呢?告诉你吧,贼人虽然把我的皮袋偷去了,但他却没法用我里面的东西。”

看着朋友一脸惊奇的样子,愚人笑了。

他得意洋洋地掀开衣襟,从腰间解下钥匙在朋友眼前晃了晃说:“幸亏我想得周到,一天到晚都把皮袋的钥匙拴在腰带上,贼人没法偷走。既然他得不到我的钥匙,光偷了个皮袋去,他用什么来把我的皮袋打开呢?”

第三篇:食盐专营办法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96号

现公布修订后的《食盐专营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7年12月26日

食盐专营办法

(1996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7号发布 根据2013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2017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6号修订)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科学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食盐专营管理。 本办法所称食盐,是指直接食用和制作食品所用的盐。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食盐生产、销售和储备活动。

第四条 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盐业工作,负责管理全国食盐专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盐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食盐专营工作。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 盐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用盐等非食用盐的管理,防止非食用盐流入食盐市场。

第六条 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记录、公示制度,提高食盐行业信用水平。

第七条 依法成立的盐业行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引导企业公平竞争。

第二章 食盐生产

第八条 国家实行食盐定点生产制度。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食盐。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审批确定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颁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布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并报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非食用盐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盐应当按照规定在外包装上作出标识,非食用盐的包装、标识应当明显区别于食盐。

第十一条 禁止利用井矿盐卤水熬制食盐。

第三章 食盐销售

第十二条 国家实行食盐定点批发制度。非食盐定点批发企业不得经营食盐批发业务。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审批确定食盐定点批发企业,颁发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布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名单,并报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备案。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申请经营食盐批发业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应当确定其为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并颁发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

第十四条 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应当从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或者其他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购进食盐,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销售。

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销售食盐,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止或者限制。

第十五条 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应当建立采购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十六条 食盐零售单位应当从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购进食盐。

第十七条 食盐价格由经营者自主确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盐零售价格的市场日常监测。当食盐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或者其他应急措施。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食盐供应。

第十九条 禁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盐。

禁止将下列产品作为食盐销售:

(一)液体盐(含天然卤水);

(二)工业用盐和其他非食用盐;

(三)利用盐土、硝土或者工业废渣、废液制作的盐;

(四)利用井矿盐卤水熬制的盐;

(五)外包装上无标识或者标识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盐。

第四章 食盐的储备和应急管理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食盐供需情况,建立健全食盐储备制度,承担政府食盐储备责任。

第二十一条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应当按照食盐储备制度要求,承担企业食盐储备责任,保持食盐的合理库存。

第二十二条 盐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食盐供应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协调、保障食盐供应。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盐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二)查阅或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购销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查封、扣押与涉嫌盐业违法行为有关的食盐及原材料,以及用于违法生产或者销售食盐的工具、设备;

(四)查封涉嫌违法生产或者销售食盐的场所。 采取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措施,应当向盐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报告,并经批准。

盐业主管部门调查涉嫌盐业违法行为,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盐业主管部门、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加强协作,相互配合,通过政务信息系统等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制度。

盐业主管部门、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依法不属于本部门处理权限的涉嫌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十五条 盐业主管部门、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部门的联系方式,方便公众举报违法行为。

盐业主管部门、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盐业主管部门、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盐和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盐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一)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生产食盐;

(二)非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经营食盐批发业务。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食盐定点生产、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

(一)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非食用盐生产企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保存生产销售记录;

(二)食盐定点批发企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保存采购销售记录;

(三)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超出国家规定的范围销售食盐;

(四)将非食用盐产品作为食盐销售。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食盐,可以处违法购进的食盐货值金额3倍以下的罚款:

(一)食盐定点批发企业从除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其他食盐定点批发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食盐;

(二)食盐零售单位从食盐定点批发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食盐。

第二十九条 未按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作出标识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经营者的行为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规定,被处以吊销食盐定点生产、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行政处罚的,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食盐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不得担任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违反前款规定聘用人员的,由盐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食盐定点生产、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盐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第三十四条 除本办法的规定外,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盐加碘工作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渔业、畜牧用盐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0年3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盐业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四篇:食盐质量标准

1.目的

制定食盐的质量标准,确保其各检测项符合质量要求,为食盐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盐的购进检验。 3.内容 4.1名称:食盐 4.2代码:

4.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21-1996 4.4供应商: 4.5取样方法: 4.6检验方法: 4.7企业内控标准:

辅料来源:本品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等的盐水经煎或晒而成的结晶。主要成为氯化钠Sodium Chloride。

[性状]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无可见的外来杂物,无杂涩味,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类别] 中药饮片炮制用辅料。

[贮藏] 应存放于干燥防潮处,以防潮解,开封后应将口封严。 4.8贮藏期限:厂家有效期。 4.9复验期:

第五篇:食盐风波

抢盐风波

小组成员:

倪悦阳、王俊娥、张文悦、 黄书侠、麻广磊、杜文茹、牟艳茹

抢盐风波

一、事件起因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强震之后,于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随着此事件进一步升级,放射性物质开始蔓延。由于担心海水被带有辐射的物质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以及吃典可以防止辐射等谣言的蛊惑,自3月16日始,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出现食用盐集中购买现象,致使多地出现盐荒,而且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群众反映强烈。一时间,“谣盐”、“盐王爷”等新词流行起来,“无盐以见江东父老”、“抢盐的没准儿前生是只折翼的盐焗鸡”等说法更让人忍俊不禁。估计今年的流行词不再是"我爸是李刚","我去打酱油",而是"今天你抢盐没有?

二、事件发展

17日,中国盐业总公司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立即行动,开展市场价格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用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稳定价格;加强宣传,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和传言。为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中盐总公司后来发布公告披露,抢购发生后,该公司即根据国务院会议精神,要求各地、各级盐业公司连夜组织一切力量,向当地大中型零售商配送食盐,保证18日早晨超市货架上有盐可供,并且采取限购、供应散装盐等应对措施,保证供应。“抢盐”潮从3月19日起渐趋平稳。当天,记者在北京一家超市看到,印有“中盐公司碘盐”字样的商品已经摆满了货架。

但同时,戏剧性的一幕又在多家地方超市出现。“高价买多的盐能退吗?”面对电视媒体镜头,一位来自安徽农村的妇女委屈地说,“我又没有文化,当时他们买我也买了„„”

为确保食用盐市场供应,商务部启动日监测报告制度,将积极做好食盐产销衔接、调运、及时补货,适当增加库存,确保不脱销不断档,满足居民正常消费需求。同时适当控制大批量采购行为,配合有关部门严查囤积、哄抬等扰乱市场行为。有关单位和专家通过各路媒体纷纷做出回应来进行辟谣。澄清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全国各地区食盐集中购买情况已经缓解。一场轰轰烈烈的抢盐风波,在政府的果断决策,各级部门及时公布事态真相,出台稳定盐价,打击炒作的各项措施下慢慢平息。

三、事件分析

"抢盐"并非仅仅是一种事件,而应是一种"现象"、一种"效应",其背后是需要我们深思的。"抢盐"作为现象,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现象是"抢盐","抢盐"作为效应,它是群体性效应。来自于心理。心理因素是主导人行为的"抢盐",首先是心理素质的较量。老百姓抢盐,主要是怕日本大地震后核辐射污染海水后影响海盐质量,还有就是国人被中国食品企业制售劣质产品吓怕了,害怕制盐企业在海水受污染以后仍按序生产制盐。

这种“荒诞剧”背后有两种心理值得关注:一是现代人对于自身脆弱性的极度敏感。由于现在的生活是一个复杂系统,是一个所谓“风险社会”,人越来越全面地依靠社会的支撑,这使得他无法适应环境剧烈变化,会让其自身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出现某种负面信息,就会放大心理的焦虑和不安。 1.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

"抢盐"现象,不仅仅是一个现象,如果让它不断演变,很快会扰乱市场秩序,让整个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剧。早上查阅网络资料,关于盐业和盐资源分布情况少之又少,无知才会恐慌,觉得我们相关机构反应和解惑速度还不够迅速,在互联网时代,速度反映能力。在信息对称方面,公众永远都是弱者。所以,掌握公权力一方对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就成为杜绝或减少公众恐慌的解压阀。事

实上,从这些年多起恐慌事件发展的脉络来看,这个“解压阀”并不总是那么灵光。

2.管理体制僵化

抢盐风暴露出的中国政府管理体制僵化,具体职能部门由于惯性思维的作用以及管理体制的缺陷,对于危机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准备也不充分,中国的管理体制是按照政策和上级指示运转的组织体系。在中国,管理体制是为上级解决问题的执行机构。所以信息对他们不起作用,即使知道了,也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而标准和指引,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在紧急事态面前,他们也无法根据相关信息,迅速制订指引、标准和程序。 3.权威失信和多元传播

恐慌行为都是基于对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担忧。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安全网相对比较缺乏,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确保安全与否,个人保证个人的利益。通俗地讲,社会安全网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大家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比如没有盐了,谁家有盐可以帮上忙。过去,这种社会安全网依赖于乡委会、村委会、单位,现在,城市人即使是亲戚朋友都很少走动,相互间也不愿“求”人。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运用的社会资本比较少,这使得人们必须依靠自己。

在灾难面前,日本人比中国人显得“镇定”很多。一方面从灾害应对来讲,日本对灾害管理的常规化程度比较高,他们经常有常规化训练,灾难面前不容易着急;另一方面从社会成熟度来讲,如果中国平时有发达的社会组织能够让参与其中的人认同感较高,在危机面前这些社会组织就能起到削减恐慌的作用。因此,发展公民身边较多的、可依靠的社会资本(比如民间组织的建设),让社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安全网是非常重要的。 4.政府信用的缺失

政府信用的缺失,无益于缓解恐慌情绪,而政策推进过程中的信息不当,甚至反而可能加剧恐慌。“抢盐”,看似荒唐,但背后折射出不少问题。 在我看来,

不是所有的“抢盐”都是恐慌下的“从众行为”。中国人一直有抢盐的习惯,一旦看到物价上涨的风头,大家首先去抢盐。上世纪八十年代,盐价、油价经常涨,抢购行为并不少见。

5.缺乏危机应对机制与能力

危机管理能力是考验政府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状态,许多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大都缺乏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更没有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由于抢盐风突然降临且对其危害程度、传播方式、防治措施等不甚明了,在这种突然的袭击面前,政府许多部门和人员先是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宁肯信其无,不肯信其有,明显的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后是惊慌失措,盲目采取了许多不理智、不科学的应对措施,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心理,而且还引发了各地的抢购潮,虽然中央政府及时采取了恰当而坚决的措施,迅速摆脱和控制了危机,基本恢复了正常秩序,但政府缺乏危机管理能和机制的问题却暴露无遗。 6.政府的职责错位,过分以经济增长为目标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公共管理,即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保障社会公平。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绝不仅仅意味着GDP的增长,忽略了教育、科研、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等社会发展目标,经济的增长是难以持续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政府在转型期,有些官员没有真正搞明白政府职能的本意,市长们整天忙着国内国外的跑招商,忙着达到经济增长的数量目标;而忽视了对公共物品的提供或者是过多地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市场化,使政府责任缺位。抢盐风暴露出政府在公共问题上的真空地带。因此,转变政府的职责,增加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投入,已成为燃眉之急。

四、政府政策

面对类似于“抢盐”的集体行为,关键时刻政府只能选择做两件事,一是告诉老百姓专业性的知识,辟谣;二是整顿规范市场,稳定食盐供给。

一般情况下,政府需要请专家解释科学知识,但我们很多专家说的话往往老百姓“听不懂”。例如,专家说核辐射影响不了中国,但是结论说得太坚决,容易引起质疑。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辟谣确实要传达给公众客观和现实的话语。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平时就让大家接受科学的知识,或者让老百姓习惯于一些不确定风险。如果平时很安全,忽然面对风险,那么公众要追求更高的安全感,就会出现恐慌行为。

1.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政府行政与社会事务的透明度

信息化社会需要建立全国乃至全球统一的政府信息化管理网络体系。而从抢盐风中可以发现,由于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以及部门和地区间的数据封锁,导致我国总体的信息化程度和水平还相当低。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管理体系涉及到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而政府各部门间的数据不能共享则是重要的障碍。因此,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有效合作,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提高政府效率,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和危机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加紧建设。要建立公共信息渠道。动用各种有效渠道公布信息、传播权威的声音,例如手机短信、电视台、电台、网络、街头电子显示屏等。

2.提高各级政府官员和民众的公民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全局观念

抢盐风中居民的人人自危以及各种荒诞谣言的迅速传播,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等等,都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社会长期存在的种种弊病。危机时刻也正是重塑社会凝聚力的时刻,因此,只要我们能正视危机,深刻反思,并不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危机就会变为除弊革新的契机。 3.建立国家危机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管理机制

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都显著增加,重大的危机事件随时都会发生,如战争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造成的危机,等等。我们还亟需建立全社会的危机管理机制和机构,以便综合考虑整个社会的反危机体系。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发展出一套相当完善的危机管

理体系,值得我们借鉴。这套体系构筑在整体治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体系中。因此,建议国家建立危机管理委员会,综合处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生的危机。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决策和指挥系统、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物资准备和调度系统、人员培训和技术储备系统等。并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运作机制,一是建立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系统,做好危机事件的预警和监测工作;二是要做好危机来临前的防范与化解工作;三是要做好危机发生后的应对和处理工作,消除危机发生后的恐慌情绪和从众效应,防止危机的扩大和扩散。这样危机发生后就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应对自如,并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

4.从管理到治理,彻底转变政府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

传统的“政府管理”追求的是统治利益的最大化,而“治理”的目的则在于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治理”则是指由公民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管理,以及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其权威不一定是政府机关,而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来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从“管理”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 “善治”的本质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同时各级政府也必须大力发展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政府的工作目标必须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互相促进。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公共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更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各级政府应重新检讨和彻底改革现行公共管理制度特别是医疗保健制度和其他相关公共政策,进而实现其他各项社会发展目标,增强和提高全民素质,改善全民生活质量。 5.提高社会管理和进行传播疏导是重要议题

尤其当公共媒体和新媒体等传播手段都有局限的时候,需要强化在基层的社会应对能力,即通过强有力的社区中的人际网络传播正面的有效信息,抑制口耳

相传的谣言,确实至关重要。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是中国社会原有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一状况有所变化。现在看来,加强这方面的功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我们必须体谅中国人传统的传播习惯,必须体谅历史遗留的匮乏短缺感,更必须体谅面对未知世界产生恐慌的“人之常情”。

五、总结

对于这次事件,如果每人都是一袋盐、两袋盐,可能小事情会引发社会动荡,这就是所谓的蝴蝶现象,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个损失,少数商人得利,整个社会是个负效益,公共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未来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危机管理研究决策,应该重视人的需求动机的研究,重视动机、行为链传导结果分析,明晰动机、民众的潜在思维和环境刺激之间内在的整体的内在关联。

“抢盐风波”是中国进入高风险社会以来面临的一系列风险事件之一。2003年SARS事件以来,中国政府确实在制度化的轨道上积累了一定的社会风险管理经验,但一次次的公共危机事件又证明我们现有的制度经验还不足以成熟应对潜在的大量风险。我们不能总是依靠储量充足的“官盐”或庞大国家财富来应对危机,而是应该从根本处入手,适度摆脱对“力量崇拜”和“科学主义”的迷思,回到政治的公共性建构上来,即“官民互信”的制度化问题。

如何在制度层面考虑“官民互信”问题呢?选举可能是一种简易而高效的机制,通常能将社会理性集中到国家理性系统之中,同时在政治心理上实现代表与人民的沟通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共同风险”意识。有社会,才有稳定。社会参与政府治理是一种开放性的行政文化,具有共和主义的价值基础和现代行政法治发展的制度支撑。“官民互信”不再单方面强调“官威”和“民从”,而是将政治公共性建立在两者互动关系之上,从二者的丰富互动之中不断“再生产”出政治社会的信任资本。中国的“社会建设”和“有序政治参与”应通过制度化思维引导到这一“再生产”的路径之上。

“抢盐风波”已经平息,国家也通过快速应对和强制处罚在个案中取得了公众的认同。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就此乐观。此次风波暴露出的“官民互信”的漏洞通过中国自身的风险治理实践体现出来。回应这一漏洞的根本着力点不应再是所谓的“力量崇拜”和“科学主义”,而是政治公共性的制度建构。这里呈现的逻辑很简

单:有健全的社会,才会有健全的社会理性,才会有健全的官民互信,因而才具备了一个现代社会实现稳定的真正基础。自然灾害是一个科学问题,抢购危机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应对自然灾害和化解抢购危机是一个严格的政治问题。我们需要反躬自省,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有更加正确而清晰的治理理路,只要向真正关键的薄弱处发力,中国的风险治理能力就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上一篇:一片丹心育桃李范文下一篇:一腔热血洒杏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