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项目规模

2022-08-28

第一篇:田园综合体项目规模

花果山田园综合体项目汇报材料

花果山田园综合体项目是由枣庄市宏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位于山亭区山城办事处驳山头村,以驳山头村花果山为中心,核心地区300亩,辐射10716亩,花果山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体思想是集绿色农业、休闲旅游、田园保护为一体的模式,公司本着“三产融合”,“有机绿色”的农业发展思路推进田园综合体有机健康发展。田园综合体农业板块主要是杂粮种植,目前公司和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引进鹰嘴豆、羽扇豆等200多个杂粮品种,最终形成集种植、实验一体的杂粮特色种植小镇,休闲旅游项目包括特色民宿、花田喜事园、O2O农谷驿站、农乡牧场等,田园保护主要是在原来的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提高产能、实现绿色有机种植,提高亩产效益,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

为了推进三产融合,目前公司已和山东百家兴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枣庄峄家人商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百家兴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食品生产,杂粮分装,总资产2500万元,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上海、杭州、郑州、广州等十几个地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枣庄峄家人商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连锁便利店经营,目前已在滕州开业直营店17家,枣庄地区加盟店50家,计划在2018年底在山东地区发展200家直营店,1000家加盟店,门店主要经营日用品、果、蔬、肉、蛋、粮、休闲食品等,深受社区居民好评。

公司早在2014年左右,立足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发展大战略,在卢山建设大型肉鸡规模养殖场,存栏规模25万只,年出栏150万只,所有的肉鸡排泄物经过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进入到田园。公司在肉鸡及蛋鸡的饲养上打破传统的饲养模式,采取科学养殖,延长养殖时间,通过饲料配比改变鸡的生物负极,生产功能鸡蛋,并成功的实验了“中药鸡”,“胡萝卜素鸡”的养殖,准备量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公司在农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实践探索,逐步摸索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逐步取得了农业发展的经验,创建一个新的农业未来,实现三产融合,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种养一体的农业新模式。

第二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意见-地方规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意见

有关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意见》(川委办〔2013〕16号),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意见》(成委发〔2014〕12号)和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成委发〔2016〕17号)精神,在城镇规划区外的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以下简称:“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建设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川西民居风貌为特色,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在引导农民梯度转移的基础上,成片成带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努力展现村落民居的优美形态、产村融合的田园风光、发展改革的成果运用、农村生活的现代风貌。到2020年,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400个以上;到2025年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500个以上。

二、建设原则

(一)科学选址。要避让地灾和生态敏感资源,选择背山、面水、近林盘、靠河谷的位置,确保安全;要尊重自然,顺应地形,做到不填塘、不毁林、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少挖山、少改渠、少改路,突出自然地貌特征。

(二)小规模集中。本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合理控制新村建设规模,坝区以50户至300户为宜,山、丘区因地制宜;内部每个小组团控制在20至30户,一般不超过50户。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至70平方米。建设“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特色民居,建筑层数控制在1至3层,建筑檐口高度不超过10米。

(三)组团式布局。充分利用林盘、水系、山林及农田,避免夹道建设,形成自然有机的组团布局形态。新村由几个大小不等的组团构成,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各组团间距离不宜小于30米,组团区间道路宽度不宜超过6米。

(四)微田园设计。根据群众意愿规划出前庭后院,让农户在房前屋后和新村其他可利用空间种植蔬菜、水果等,形成“小菜园”“小果园”,保持“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农村风貌,展现乡野田园风光。

(五)生态化建设。保留生态本底,保护山体、水体等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大地景观,新村绿化尽量保留原有树木、竹子,新增绿化尽量选用乡土作物,做到秀山秀水,使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与乡土文化相融合,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重点工作

(一)坚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一是完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布局。结合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合理确定村庄规模,完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布局。以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安渝高速等为重点,沿高速路、主干道成片成带布局“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要围绕“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布局规划。统筹城乡改革示范镇(片)要整镇成片成带布局规划“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二是做好“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规划设计。按照《成都市“小组微生”农村新型社区规划技术导则》,开展新农村综合体的整体规划设计,统筹编制新村住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类规划。三是狠抓规划落地。加强规划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实施监管,确保规划落地不走样。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师的作用,全程参与“小组微生”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

(二)坚持“保建改”结合,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一是加强传统民居保护修复。开展传统民居、地方特色文化普查,对实施川西林盘保护的传统民居进行加固修复、功能提升、文化挖掘和保护利用,在彰显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和农耕文明的同时,赋予其“小组微生”理念和内涵。二是加快“小组微生”新村建设。依托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移民和地灾避让搬迁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新实施的新农村综合体项目要严格按照“小组微生”要求进行建设,并按照《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规定把好质量、安全关。三是注重旧村院落改造提升。对旧村老旧院落,按照“小组微生”理念进行风貌整治、小区景观打造和微田园建设。对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具备条件的要按“小组微生”要求进行提档升级。

(三)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绩效。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统筹实施新农村综合体道路和水电气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遵循“因地制宜、设施共享、弹性配置”原则,健全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超市、金融服务网点。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进一步提高农户的设施管护意识,按照“谁受益、谁负责”原则,明确管护主体与管护责任,确保有效运行。

(四)坚持三次产业互动,大力推进“产村相融”。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周边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二是推进三次产业互动。利用新农村综合体空闲房屋,发展乡村酒店、民宿等。在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预留5%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旅游观光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进一步做好农民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新农村综合体入住农民就业率。强化就业援助,促进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五)坚持市场化运作,筹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资金。一是成立实施主体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建房议事会等实施主体,自主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二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农民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为“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引进社会业主实施项目建设。支持农民集体包装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项目,通过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等平台,引进社会资金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六)坚持群众主体,健全新农村综合体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引导群众自主实施。由农户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参与农户自主商定新农村综合体规划设计、建筑队伍选择、住房分配等事宜。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业主委员会等业主组织,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实现自主管理。二是加强新农村综合体建管服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报建手续,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工作,及时为农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三是进一步加强新农村综合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养成文明生活习惯,提升文化素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内容。相关区(市)县要围绕目标任务制定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和责任主体,加快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市级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加强工作指导。

(二)加大资金投入。市、区(市)县财政要加大对“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关部门要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林盘整治、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资金向“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倾斜,打捆使用,形成推进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三)加强工作督查。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建立完善考核办法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定期通报情况,推动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4年。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成办函〔2014〕73号)同时废止。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月11日

来源: http:///fg/detail2035903.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第三篇:2018田园综合体项目申报立项条件及扶持政策汇总

财政部《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可以说是为各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送来了福音。 中央财政将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田园综合体试点示范建设工作。那么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申报立项条件及扶持政策都有哪些呢?

一、重点建设内容围绕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重点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 1夯实基础,完善生产体系发展条件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条件。 2突出特色,打造涉农产业体系发展平台

展开剩余90%

立足本地优势,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土地规模化利用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 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强化品牌和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推进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业发展,培育形成1—2个区域农业知名品牌,构建支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产业体系。 3创业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动能 积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增加农业效益。同时,强化服务和利益联结,逐步将小农户生产、生活引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轨道,带动区域内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绿色发展,构建乡村生态体系屏障 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深度挖掘农业生态价值,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凸显宜居宜业新特色。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业生产残余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完善功能,补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短板完善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体系,通过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完善综合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6形成合力,健全优化运行体系建设 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关系,确定合理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政府重点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营造有利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在产业发展和实体运营中的作用;农民通过合作化、组织化等方式,实现在田园综合体发展中的收益分配、就近就业。

二、试点立项条件 1功能定位准确 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具备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建设田园综合体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 2基础条件较优 区域范围内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核心区集中连片,发展潜力较大;已自筹资金投入较大且有持续投入能力,建设规划能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发展思路清晰;农民合作组织比较健全,规模经营显著,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与村集体组织、农民及农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3生态环境友好 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4政策措施有力 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举措,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搭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格局。积极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探索,为产业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条件。 5投融资机制明确 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新增债务负担。 6带动作用显著 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共建共享。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7运行管理顺畅 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可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盘活存量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创新机制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运行内生动力。 8不予受理的情况 未突出以农为本,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上与农业未能有机融合,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 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违反国家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违规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私人庄园会所建设; 乡、村举债搞建设; 存在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等情况。

三、试点省份及扶持政策 试点省份:按照三年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2017年,财政部确定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扶持政策:中央财政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每个试点省份安排试点项目1—2个,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试点项目个数。在不违反农村综合改革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试点项目资金和项目管理具体政策由地方自行研究确定。同时,各试点省份、县级财政部门要统筹使用好现有各项涉农财政支持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采取资金整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开展试点项目建设。经财政部考核评价合格后,试点项目可继续安排中央财政资金。对试点效果不理想的项目将不再安排资金支持。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参照本通知精神开展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每个省份数量控制在1—2个。如建设成效较好,符合政策要求,今后可逐步纳入国家级试点范围。

四、申报牵头部门 1各试点省份要建立健全财政部门牵头负责(重庆市试点工作由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牵头负责,下同),农村综合改革机构、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分别具体组织并互相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协调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搭建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平台。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选择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建立运行顺畅的建设管理机制,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实施方案和项目规划编制内容 各有关地区要科学编制试点项目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拟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情况、目标任务、区域功能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任务;水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资源环境评估分析;政策保障措施等内容。 3试点项目管理 拟开展试点项目的县(市、区),要成立以县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财政部门及农村综合改革机构、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牵头落实,发改、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组织试点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试点规划和实施方案,按规定程序报送省级财政部门。 4省级竞争立项 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组织以竞争立项的方式确定。要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项目竞争立项机制,择优选项。竞争立项结果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作为主动公开事项向社会公开。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竞争立项的结果,将试点规划和实施方案报财政部备案——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第四篇: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评判,一是直观上的性价比最高,即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最优;二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最优,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最低;三是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最高,通过将质量、价格和效益进行权重分配后综合评价。 财政部、农业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将重点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绿色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平台,“互联网+”现代农业等六个重点领域。

PPP模式适用于具有公共服务属性、政府无法独立承担、期限较长又具有微利的项目,农业产业建设与PPP模式的特点不谋而合,且市场规模巨大。

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下一步三农工作的重点,因为目前农业投资的主体是财政,未来必须以财政作为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农业,这也是国家正在推行的政策方向。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基本情况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背景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名称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位置与范围

(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五)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进度

(六)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财务分析

(一)资金筹措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成本与费用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收入 第二章 田园综合体项目运作方式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机构、授权出资机构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运作方式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四、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五、风险分配框架

六、付费机制

(一) 政府付费的内容 (1)可用性付费 (2)运营服务费

(二) 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 (1)政府对本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 (2)运营期付费责任 (3)政府支付方式

第三章 田园综合体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一、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主要内容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程序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三)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五、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及结论

(一)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2、风险识别与分配 (1)组织机构风险 (2)技术风险 (3)工程风险 (4)投资估算风险 (5)资金风险 (6)市场风险 (7)政策风险 (8)财务风险 (9)不可抗力风险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

4、潜在竞争程度

5、政府机构能力

6、可融资性

(二)补充评价指标分析

1、田园综合体项目规模

2、预期使用寿命

3、田园综合体项目资产种类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 第四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二、设定参照项目

三、参数指标选择

四、计算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

五、PPP 值计算

(一)股权投资支出

(二)运营补贴支出

(三)风险承担

(四)配套投入支出

(五)计算结果

(六)小结

(七)计算附表 附表

1、PSC 值计算表 附表

2、PPP 值计算表

附表

3、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明细表 附表

4、还本付息表

第五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附件

1、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2、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附件

4、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汇总表 附件

5、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

关联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 田园综合体项目申请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商业计划书 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田园综合体项目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第五篇:双阳区奢爱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双阳区奢爱田园综合体项目

1、项目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

长春奢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农业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农业科技交流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咨询服务、蔬菜、水果、苗木、花卉、园艺作物、食用菌的种植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公司。近年来,公司根据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拟打造奢岭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开发旅游资源,增加经济收入,还能保护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生态资源的持续发展,对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到重要作用。

2、资源条件: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属于郊外休闲区域,北与净月旅游区相连,属同脉同源,在亚洲最大的人工林体系之中,森林茂盛、植被多样、空气清鲜,民风古朴自然,温泉资源丰富,无企业污染。区域内主要以森林、村庄为主,多个村落环绕,流经区域内柳树沟河与穆家沟河汇成乌龙泉河,为地下泉水形成,长年流水,日积月累,溪流改道,后人发现此河道似盘龙,认为是龙脉,是吉祥富贵的地方。穆家沟屯三面环山,一面由铁路拦挡,形成天然的世外桃源,是旅游、度假的宝地。

3、市场分析与预测:田园综合体作为新生事物,自然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近年来,双阳区围绕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策略,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奢岭街道水、热、温条件好,农业产业用地集中,产出效率高,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加上多年的农村工作基础,建设田园综合体具有明显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4、规划条件:该项目符合《吉林省“十三五”旅游规划》、《吉林省特色资源产业提升计划》、《吉林省支柱优势产业跃升计划》、《长春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 1

划(2006-2020年)》和《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纲要》。

5、政策优势: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起,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资深农业专家詹慧龙对接帮扶项目所在地奢岭街道爱国村,对奢爱田园综合体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与规划指导。从省市层面看,《吉林省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2011-2015年)》中提出要“发挥长白山品牌和鲜明的东北地理气候、民族民俗、科教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有吉林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打造生态度假旅游、冰雪温泉旅游、文化创意旅游、边境风情旅游和产业旅游五大主题旅游品牌。深度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土特产、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发展田园综合体将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从双阳区层面看,该区正在围绕做好农业“长宽高”三篇文章,努力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打造全域、全景、全时农业嘉年华。这些都为建设奢爱田园综合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动力。

6、产业基础:项目规划区内已有一户农业规模企业——长春奢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2800万元,现占地100公顷,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A乡村旅游景点。公司兼营吉林建龙房地产开发公司,成功开发建设林溪美郡等多个楼盘,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和好评。同时,依托中国梅花鹿之乡、奢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项目所在地已经形成酿酒、酱干菜、大榛子、龙丰果、乡村旅游等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7、项目拟建地点及主要建设内容:该项目拟建设于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规划占地24平方公里,主要建设鹿(麋鹿,驯鹿等六个品种)养殖观赏区、儿童活动区、农耕文化博物馆、农产品电商平台、民宿区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1)鹿(六个品种)养殖观赏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引进鹿种包括:麝、水鹿(黑鹿)、糜鹿、驼鹿、驯鹿、梅花鹿等6个品种共200头;

(2)儿童活动区:铺装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各类大型儿童娱乐设施; (3)农耕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内设6个展区;

(4)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平台建设立足长春,服务全省,面向全国要发挥好吉林自然条件优越、耕地面积大、农产品种类丰富、政策支撑强的独特优势,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农产品销

售,完善农产品全链条质量监控和质保体系建设,探索农产品特色差异化发展之路,把农产品产业规模做大、品质做优、链条拉长,促进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5)民宿区改造:改造民宿面积3580平方米;

(6)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湖清淤:清淤量3000立方米;生态护坡:护坡面积8000平方米;雨水收集回用系统:铺设收集管线30000延长米;铺设木栈道:12000平方米。

8、项目总投资:预计项目总投资5亿元。

9、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项目的成功开发,可以全面利用本地的资源和交通优势,有效改善区域的综合环境和经济结构,启动社会闲置资金,活跃当地投资市场,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项目将会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很好的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3)项目可以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对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起到良好作用。

上一篇:团支部书记竞聘不足下一篇:投资者关系管理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