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论文

2022-07-03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对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传承着民族的文化精髓,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没有良好大学精神支撑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是不明朗的,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研究是必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论文 篇1:

大学精神视野中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解决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时,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强化大学精神,夯实思想基础,构筑人文基础,扎实社会基础。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    教学效果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将“文化育人”作为构建高校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将校园文化建设引入大学精神的视野,将获得更多的启示。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存在形态,指大学包含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及大学人的生活方式。既是高校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又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不仅以显性形态存在于校园中,更主要的是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大学人的意识中。校园文化构成了校园生态环境,对大学人的言行及高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大学生在一定校园文化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内化并整合其主导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2]。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是大学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知识、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人才基地,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理念和价值。比如科学精神、学术自由,使大学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同时有一种最根本的精神贯穿其中,体现着大学的核心理念、基本价值和根本使命,这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连。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由表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到深层次的大学精神风貌、气质等,无一不是校园文化的表现,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大学精神的支撑。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一)大学精神体现于校园文化的各个场域。大学精神是表现于精神层面的大学特质,它像空气般弥散于校园文化之中,体现在大学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融进大学的历史与现实、思想与行动,引领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支持校园文化塑造,具有深刻的穿透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大学人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无不以大学精神为底蕴,同时是大学精神的彰显。在高校这个特定的空间中,大学精神转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信念和理想追求,内化为大学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形成心理定式和行为习惯,并逐步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校园文化中,可以看见内化于大学人灵魂中的大学精神的闪光。在此意义上,大学精神塑造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特征。

(二)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归根结底缘于大学精神的稳定性、深刻性与穿透性,来源于自大学始建以来的精神传统。梁启超为清华书写的大学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朱自清说清华是“实干精神”;鲁迅讲“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蔡元培“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主张催生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竺可桢认为浙江大学是“求是精神”。正是大学精神的引领,造就了中国百年名校。大学精神使校园文化一脉相承,虽历时代变迁而不失其本,时刻昭示大学人奋发进取,不断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学校园文化。基于此,大学精神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建设中国特色新时代校园文化是中国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要看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破解。

(一)功利化倾向。《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高校要完成“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促进作用”。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的急功近利不能不反映到高校校园。部分大学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可能屈从于社会经济大潮的意志而放弃自己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价值坚守。这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二)建设主体缺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有整个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内部方方面面的参与。但在高校具体情境中,校园文化建设缺位现象凸显,出现了一些游离的主体。一些人孤立地看待校园文化,缺乏整体意识,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党团工学群等部门的事。这种认识偏差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合力,难以完成自身的价值承载与意义实现。

(三)定位浅层化。社会转型期的浮躁情绪在部分高校有所体现。一种现象是大学为争排名、上档次,匆忙上马一些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不论其是否承担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另一种现象是校园文化建设由于缺乏核心价值的支持,表面上做得风生水起,但杂多热闹而无主旨灵魂,变成一种表面浮华但内里虚空的程式。校园文化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塑造人的灵魂,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人的灵魂的塑造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定位的浅层化,使校园文化因为缺乏人文底蕴与价值承担而流于世俗与浅薄。

三、在铸造现代大学精神中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大学精神视野,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以下思路:

(一)在传承与创新中强化大学精神,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提升大学精神,培育先进校园文化,就要放眼世界。中西大学之间确实有着一些共同的根本制度、价值和理念,它们作为一种文化沉淀,经受了历史锤炼,基本内涵反映了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精神。但大学精神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中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土壤,西方大学精神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所以,要立足于中国当下现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方面要从一般意义上寻找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要基于中国大学现实发展的逻辑,甄选出那些最具普遍意义的精神价值。大学精神是源于过去、作用于现在、指向未来的活的精神,它的核心价值与基本理念历经岁月的大浪淘沙,在保持强劲生命活力的同时,又在时代大潮中与时俱进。不仅构筑起校园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为社会进步提供新鲜的养分。校园文化建设只有以大学精神为支撑,才能防止功利化取向、浅层化定位与人文精神缺失,真正成为人类“精神的王国”。大学精神就像一条无尽的河流,在不失根本的前提下吐故纳新;在大学精神的浸润中,校园文化之波流光溢彩,有源可溯,有根可尋。

(二)在涵育大师中凝练大学精神,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基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是因为有大楼才称为大学,大师的存在才是大学成其大的底气。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认为,各国大学都受三种力量的支配,即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市场。我国教育学者储朝晖把金钱支持、政府支持、学术支持作为中国大学发展的三个支点。学术权威或学术的直接外现便是大师。大师是大学的核心资源,是大学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大师的存在使大学成为研究问题、追求真理、关怀社会、传播文明的学术场所,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人类思想进步、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中心,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本科,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成就大师虽然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向着大师的学术方向与精神高度求索的过程,却涵育了大学精神,构筑起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基础,进而成就了深沉厚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三)在与社会互动中发展与弘扬大学精神,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服务社会是大学教育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后的第三项职能。与社会互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世界上所有大学的共同职能。20世纪3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教授曾说:“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新的压力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生影响。”[3]“关起校门,光在校园里打转转的学校,是不会有什么精神的,学校精神的形成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是知识与社会碰撞的结晶”[4]。“大学之理念在根本上是大学之目的,是大学之内的逻辑,是大学存在之最后理由,而大学之角色则指大学在社会中的功能,是大学对外在世界产生之作用”[5]。在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大学更多地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互动成为当下中国大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对此,中国既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注释,“亲民”即新民,就是说大学在传递、发展知识之时,还要“化民成俗”“于社会有所贡献”[6]。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与社会变革中,大学扮演了关键性的社会角色,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在当代语境下,中国大学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社会发展,让大学精神辐射到全社会,使校园文化在优化社会人文环境的同时夯实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邢宝君.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05)

[3]Flexner.大学:美国、英国、法国[M].澳门:牛津大学出版社,1930:3.

[4]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M].北京:國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113.

[5]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在世纪之交谈大学之理念与角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01.

[6]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68.

作者:才立琴 范乐源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论文 篇2: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

摘 要: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对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传承着民族的文化精髓,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没有良好大学精神支撑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是不明朗的,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研究是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借鉴儒家思想,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完善大学精神的内容。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大学精神;儒家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没有良好大学精神支撑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是不明朗的,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儒家思想角度出发,探讨其在丰富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以及对高职院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塑造借鉴儒家思想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儒家思想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观,为大学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奉献社会的精神提供借鉴。弘扬儒家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印记,是维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沉力量。今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学校是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品牌价值,引领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需要

大学精神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学风、校风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上,也体现在校园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上,更体现在学院师生的精神状态上。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有助于打造高職院校的教育品牌,增强高职院校的吸引力,更有助于推动学院的长远发展。

4. 加强师德建设、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对道德水平的要求更高。教师队伍的建设首要的就是师德建设。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推进师德建设,使教师以德立身,以德化人,成为一名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以儒家思想推进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有利于教师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塑造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借鉴儒家思想应坚持的原则

1. 个体性原则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在借鉴儒家思想时要坚持系统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比如清华大学建校之初,以梁启超先生的名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本校大学精神,体现的是清华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北京大学建校之初,蔡元培先生将“敬师爱友、砥砺德行”作为北京大学的大学精神,体现的是北大人追求自由民主的情怀。这些大学的精神既包含儒家思想的一般内容,同时又结合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

2. 与时俱进原则

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大学精神的要求是不同的,借鉴儒家思想塑造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同时,我们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儒家思想,将儒家思想的精华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融入大学精神的塑造中来,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

3. 持续性原则

将儒家思想融入大学精神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它贯穿于大学精神建设的全过程中,因此我们要坚持持久性的原则。一方面,要使儒家思想与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具体情况相协调,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吸收新的内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创造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大学精神,弘扬儒家思想,使广大师生都能够参与到塑造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之中来。

4. 前瞻性原则

基于儒家思想培育大学精神,要坚持前瞻性的原则。在建设大学精神的过程中,要紧握时代脉搏,分析本校的大学精神传统,善于发现和挖掘儒家思想中优秀的成分,把建设大学精神以及对学生进行大学精神的培育纳入学院建设的整体规范中,并制订一系列措施,推进大学精神的完善和发展。

5. 综合性原则

将儒家思想融入大学精神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包含很多方面,因此要坚持综合性的原则。学院领导要发挥先锋带头的作用,加深对大学精神和儒家思想的理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精神,弘扬儒家思想。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校长以及其他领导对学校、学生、教育、学术的态度以及自身的行为举止都是学院大学精神的体现,因此,学院领导要发挥榜样作用。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师德也是学院大学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要从这些方面融入儒家思想,发展本校的大学精神。学生的学风、举止规范、人际关系等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标志,学生要自觉践行大学精神,弘扬儒家思想。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应体现大学精神和儒家思想。

三、塑造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借鉴儒家思想包括的主要内容

1. 坚持仁爱思想,形成关爱学生、尊重教师的大学精神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论语》和其他儒家经典中多次出现,它的内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孔子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这说明仁的重要意义就是爱人,就是善待人、友爱人、尊重人。运用到大学精神中来就是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但是,与儒家思想中的有阶级等级之分的仁爱思想不同,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在对待其他同事,以及学生对待其他同学要怀忠恕之心,将仁爱思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减少矛盾,同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因此,坚持仁爱思想,对形成关爱学生、尊重教师的大学精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坚持以德为先,形成立德树人的大学精神

儒家强调以德为先,这种思想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一个人只有以德为先,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3. 坚持和而不同,形成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

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所谓的和不是完全统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原则基础上的求同存异。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同时,高职院校要有包容多元的文化思想,强调用多元的方式对待人才和学生,构建高职院校的开放格局,塑造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

4. 坚持穷则思变,形成善于创新的大学精神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说明儒家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同时强调学生对课本、对权威性的知识要保持存疑的态度,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易传》里面“穷则思变”的思想更能体现出儒家对创新性思维的重视。继承儒家思想这种求变思想,融入大学精神的建设中,有利于形成善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实现课堂创新和科研创新,学生也要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5. 坚持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形成关怀社会的大学精神

君子是儒家提倡和追求的理想人格,既要加强道德修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又要以天下为己任,实现外王。儒家关于君子的思想在今天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升师德水平,加强学习《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德施教,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学生也要以君子为目标,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借鉴儒家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完善大学精神的内容,以大学精神引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打造有特色的高职教育品牌,实现高职教育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袁伟时.大学精神档案(当代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4]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孙石群.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J].科教文汇旬刊,2008(8).

[6]许瑞芳,吴修娟,沈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大学精神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1).

[7]刘菊,侯长林,樊黔江.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

[8]劉华,杨启亮.现代视域中的儒家德育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2007(9X).

作者:刘丹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论文 篇3:

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现代大学精神的重构面临价值困境、制度困境和管理实践困境,而要消除这三大困境,就必须重塑人文价值理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去除大学行政化弊端。

[关键词]大学精神;人文价值理性;现代大学制度;去行政化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胡永广(1976—),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内在孕育形成的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文明成果,其内涵包括自由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考察我国大学发展历史和现实不难看出,大学精神的传统价值元素正在被市场经济所改变,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大学精神的新理念新价值也在逐渐生成,因此,重构现代大学精神,已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时代性课题。

一、大学精神重构之困境

就目前中国大学发展之现状来看,大学精神重构主要面临三大困境:一是价值困境,二是制度困境,三是管理实践困境。所谓“价值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精神陷入了媚俗化泥潭,越来越趋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其最显著表现形式是高校官本位和学术功利性意识的日益膨胀化,对于大学而言,本是研究学问探求真知的场所,教师应以治学传道授业解惑为主业。可现实并非如此,相当多的大学教师热衷于做“官”,过分追求“名”和“利”。大学里潜心学术者少,把学术当作追逐名利之途径者多,学术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越来越失去其本真意义。这不仅降低了学术的品味,而且更是对大学精神的无情践踏。长期以来,大学精神缺乏正向的价值导引,越来越陷入“价值”的困境。

所谓“制度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的主事者们片面追求规范化管理,针对大学的各种事项,各个环节都设计了详细而全面的规章制度。但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此设计无可厚非,但从大学教育独有的运行规律而言,如此缜密的制度设计往往扼杀大学教育的“人文”性,对于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成熟而言,自然弊大于利。更为重要的是,过分依赖于制度化管理造成大学生活的单调与乏味,使大学生活失去浪漫主义色彩。更何况,现实的大学校园深受社会“人情关系”的冲击,往往使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在执行的实践中大打折扣,最终陷于形式主义的“桎梏”,为了迎合或无奈遵循形式主义的逻辑,生活在大学里的教师或学生变得如同钟摆一般,每日里只顾按照各种规则摆来摆去。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弘扬。再加上当前大学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形式繁杂,名目繁多,很多规定都带有“专制”的色彩,不仅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而这些弊端无疑是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现实困境,要建构现代大学精神,就必须打破这种“制度困境”。

所谓“管理实践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管理的高度行政化倾向。大学管理的高度行政化倾向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弊端,也是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我国大学现行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大学的管理体制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政府大包大揽高等教育的人、财、物等一切权利,形成了高度集权、行政化和官本位的管理体制,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正向发展,也干扰和阻碍了学术的活力和创造力,更严重损害了大学独立、自由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久而久之,大学逐渐沦为行政机关的附庸和行政指令的执行者,大学师生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和正当的竞争力,如此以来,大学精神已无从谈起。诚如有些学者所言:“在政治力量的介入下,中国大学成为政府控制下的事业性单位,大学的工具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价值理性的缺乏侵蚀着大学精神的内核,大学逐渐失去其批判意识,大学精神也就走向失落的晚秋。”[1]

二、大学精神重构必须重塑人文价值理性

重塑人文价值理性是突破大学精神重构“价值困境”的必然选择。所谓人文价值理性,是指大学应当关注高雅人性的培养,以造就至善的人性为终极目标。英国教育学家纽曼曾经提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绅士的地方,是一个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结构,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仅仅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2]由此可见,大学是实现人性至善和谐发展的文明场所,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注意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价值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性精神是消除大学功利主义价值误区的有力武器。通过人文价值理性的熏陶,大学可以营造出求真向善的学习学术氛围,使大学脱离世俗化的困扰,逐步回归其本真状态,形成“修身治学,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

人文价值理性也可以强化大学内在的凝聚功能。民族需要民族的哲学,国家需要国家的信仰。大学承载着延续民族和国家传统文明的使命,这就需要大学具备人文价值理性。只要在人文价值理性的引领下,大学才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师生们才会安定团结,乐业乐学,具有强劲的凝聚力,使整个大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文明场所,重视人文价值理性的培养是其基本任务之一,大学只有关注人文价值理性的培育,突破传统的“重智轻德”的误区,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完成民族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大学精神重构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是大学人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保障,它规定着大学人所要追求的目标,并规定着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也塑造着大学人的精神面貌。正如罗尔斯所言:“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人。”[3]可以认为,大学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性约束,更是一种塑造大学精神的重要力量。就现代意义而言,大学精神的核心在于实现大学人人性和自由精神的良性发展,因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应当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然而,目前的大学制度缺乏对人性的关怀,过于体现的是其工具性价值,在这种制度下,人成了被任意驱使的对象,大学失去了思想的理性和行为的活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奈地遵循着制度的指引,忙于各种琐碎事务。大学制度只有在人本理念的支撑下,才有助于现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也只有在人本理念的支撑下,大学制度才会成为大学人思想自由的保障,大学人需要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人本理念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灵魂,失去了人本理念,大学制度会沦为大学精神的桎梏,大学人也会失去思想和创造力,大学的本真价值和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坚持人本理念,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才能重构大学精神,“切实保证大学应有的学术自由空间,使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大学活动逻辑一致,大学的性质与大学活动规律一致”[4]。

四、大学精神重构必须实现去行政化管理

对于大学而言,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取消其行政级别,而是要立足全局,科学设计,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政府要简政放权,给大学以充分的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优化大学的管理机制。就本质而言,大学去行政化就是给大学以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提升大学管理的自由度,这也正是大学精神重构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而要实现去行政化,需从以下方面推进:

第一,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大学行政化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制性问题。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不仅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毋庸置疑,高校去行政化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教育领域开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管理,才能积极稳妥地实现大学的自主管理,依法办学,确保大学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完善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在大学治理方面,我国应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法治校的先进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理的水平。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法》已经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机构,不是行政附属机构。但对于大学的地位和权利尚缺乏权威的规定,存在很多漏洞,这需要通过法制的认可进一步明确和保障大学的法人地位和权利,切实实现大学的社会事业性,消除其行政化色彩,对于大学教职员工也要去除其传统的公务员色彩,强化其大学人身份。

第三,消除权力本位,倡导育人本位。教育行政化实质上就是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和干预教育。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具有易于膨胀的特性,当它进入治学育人的领地极易导致教育活动的失真,偏离教育运行的内在规律。大学发展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大学的自由独立、学术自治才能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提升大学的品味。大学要去除行政化,首要解决的是让公权力退出它不该介入的领域,合理界定政府与大学的权限与职责,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大学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当然,公权力退出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学校彻底放手,放任不管,而是说各级学校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的对象,政府更多地扮演着出资者和监管者的角色。作为出资者,政府要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投入;作为监管者,政府要防止大学违规违纪,监督大学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参考文献:

[1]吴立保.中国大学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建构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8.

[2]张雪荣,马渭源.中国教育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出版,2008:230

[3]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85

[4]杨桂华.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12-15.

作者:胡永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