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智能手机的故事

2022-08-29

第一篇:我与智能手机的故事

智能手机的教学应用

一、备课

互联网上有很多的电子课文和教学设计,有时一课会有好几十种教学设计,你可以上网随心所欲地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综合几份教学设计为自己所用。而且备课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也可以在餐桌上,还可以在睡前或早醒后躺在床上备课。由于备课充分

二、利用手机播放多媒体课件 在手机里放置多媒体课件,随时随地的播放课件进行学习。手机同时可以与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相连接,如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师可以将手机里的资源通过多媒体及时的展示给学生,实现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能很好的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弥补实践难以体验的局限性,使抽象的文字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秘情境,促进他们进入推理、想象的空间,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利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如果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时,大部分老师会说,这个问题等我查阅有关资料后告诉大家或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讨论等等。而往往下课后一忙又给忘记了,此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而现在,有了3G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及时将答案告诉学生。老师上课再也不用担心出现上课被学生问住而尴尬的场面了。

四、利用手机进行配乐朗读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经说过:“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一部3G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录音机,既可以播放音乐,也可以下载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还可以进行录音朗读。如我在教学《编钟》一课时,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了编钟有关知识后,用手机播放编钟演奏的音乐,让学生站在外 宾、国人等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心中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先进的工艺的赞美之情。又如语文S版第十二册第28课《我们上路了》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描绘“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前面可能会遇到美丽和挫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由于是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用手机下载了一首体现校园生活的轻音乐《校园三步曲》,让学生随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学生们随着音乐声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朗读起来,他们的声音比单纯的诵读更抑扬顿挫,感情更细腻丰富。这样在配乐诵读中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既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又丰富了他们的情感,培养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五、利用手机为学生写作提供范文

朱熹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模仿作文也是一种技法,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实践,灵活运用好范文来指导学生写作,我想也是步出作文教学“低谷”的捷径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写不同的作文肯定都要用到不同的范文,有了范文才知道作文该怎样写,写成什么样。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当学生写作遇到困难时,我除了必要的讲解之外,往往还会利用手机上网搜寻一些好的范文读给学生听,以打开他们的思路,教给他们写作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作文时,针对学生作文写得不够具体、不够生动,我就用手机上网搜寻一些精彩的片段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具体。

六、利用手机调节课堂气氛作为语文课,仅仅照本宣科是不能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的。

第二篇:智能手机自动关机的原因

来电关机、开机后关机和发射关机等。下面我们就根据故障的种种表现去查找引起这些故障的部位所在。

一 .不定时关机手机的不定时关机的故障现象为:手机能正常开机、入网。拨打电话也正常,但有时会突然关机。引起这一故障的原因主要有:1.电池与电池触片间接触不良;2.电源IC输出的电压不稳定,主要是供电电路存在虚焊或接触不良,受潮和摔过的手机易引起这种故障。检修不定时关机故障可先检查电池连接器与电池触片有无变形及氧化,再用“扫焊法”加焊供电电路的相关元器件。

二.不能维持开机不能维持开机,常表现为按住电源开关键可开机,但松开后又自动关机。故障的判断如下:1.开机后继续按住开机键,手机开机正常,且能够正常登记上网,松开按键后便自动关机,这是由于开机维持信号不正常引起,故障多是由于CPU部分损坏或软件不正常;2.按下开机键不放,手机开机,但不能登记入网,而是自动关机后再开机,再自动关机再开机......,出现反复的开机现象,这是由于CPU、字库、码片虚焊或损坏,软件出错引起。

三.按键关机手机只要不按键就不会关机,一按某些按键就自动关机,主要原因是按键下面的集成电路或元件虚焊,在按键时由于力的作用使虚焊部位脱焊,导致关机。检修时,可用橡皮擦顶住按键下部的集成电路或元件,如不再出现按键关机,证明为该集成电路或元件虚焊,加焊即可。

四.来关机来电关机表现为手机能开机、入网、拨打电话正常,但手机来电响铃时就关机,这是因为许多手机振铃供电是由电池电压BATT+直接提供的,当振铃电路元件出现漏电时,就会出现自动关机故障,可代换法逐一检查。

五.开机后关机引起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供电负载电路有故障,导致手机耗电大,将

射电路引起的开机后关机故障,可将SIM卡拆下,开机若不出现自动关机现象,说明自动关机故障发生在发射电路,因为在放置SIM卡后,手机搜索到运营网络后则自动发射用户信号,并与网络建立通信,在拆下SIM卡后,手机只搜索公共网络,但不能确定哪个是运网络,所以不会开启发射机。2.供电电路有故障,使手机勉强满足开机的条件,但一开机后就关机。特别是带升压电路的手机更容易出现这种故障,检修时应重点检查升压电路。

3.13MHz时钟信号频率不稳、频偏太大或幅度不稳,也会造成手机自动关机,有时会伴有死机等故障,维修时重点应检查基准时钟电路。4.软件故障,当软件不正常时,手机会出现开机后关机的故障,此时须重写软件。

六.发射关机是指手机在开启发射的情况下出现自动关机故障,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池,由于电池电压过低或电池老化引起,可通过更换电池解决。2.功放损坏或功放输出端有元件损坏。3.功控IC损坏或功率取样电路元件虚焊或损坏。4.软件故障,可重新写软件资料。

摘自HtcBBs 原帖请阅:

第三篇:智能手机征税的奇异逻辑

[提要] 据说,这份令人大开眼界的提议是由一份政府委托撰写的报告提出的,基本得到法国奥朗德政府的首肯。在行业人士看来,该税种的目标虽然指向那些大型消费电子制造商,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难免会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

对智能手机征“文化税”?法国准备这么干,给世界各地那些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税种又添了一抹“亮色”。

据说,这份令人大开眼界的提议是由一份政府委托撰写的报告提出的,基本得到法国奥朗德政府的首肯。该报告提议对所有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文化内容”的设备的销售征税,以维护在数字时代法国的“文化例外”政策。征税目标指向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电子阅读器、数字电视等等,建议在第一阶段对这些设备征收1%的税,大约能带来8600万欧元税收,税率随后逐步提高至3%或4%。据说,这项新税种可能被纳入明年的预算。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很多网友纷纷感叹法国真是苛税猛于虎。而此前有调研报告说,法国堪称世界上税负最重的国家。看来,这种“法国特色”的新税种是一种佐证了。

在行业人士看来,该税种的目标虽然指向那些大型消费电子制造商,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难免会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有机构“数字欧洲”就直接批评这是一种“方向错误的举措”。毫无疑问,增加的成本将削弱相关法国企业的竞争力。

事实上,世界上千奇百怪的税种还真不少,最近讨论比较多的是英国的“卧室税”。从4月1日起,英国决定对每家每户空置的卧室征税,向穷人开刀,目的是缩减福利。按照新规定,一个家庭若拥有一间空置睡房,住房补贴便减少14%,两间则减少25%。

再比如“肥胖税”。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早提出建议征收“肥胖税”,但遭到大部分人反对。2008年2月,英国多家人寿保险公司决定开征“肥胖税”,对薯条、汉堡包、碳酸饮料等易发胖食品增收17.5%的增值税,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也从第二年开始向超重乘客征税。另外还有俄罗斯的“无子女税”、阿联酋“外国新娘税”等等,据说美国加州有个小镇还向住在海边的居民征收“风景税”。

当然,也有很多匪夷所思的税种因为争议并没有成行,其创造力也是令人拍案惊奇。新西兰政府在2003年曾提议设置一项“胃肠胀气税”,但是由于公众的反对而没有通过。还有日本经济学家建议征收“帅哥税”,听上去真的不靠谱。

第四篇: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设计艺术学院石头201271140126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PC渗透进入了人们娱乐、生活的各个方面。从2011年开始,我们的生活开始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上班间隙、地铁上、公交车里,到处可见人手一部手机,在不停的刷新。“我的微博又涨了10个粉丝”,“今天早上天气真棒,赶紧拍下来分享到朋友圈„”,有人说,我们的生活现在成了“双微时代”,微博和微信已经霸占了大多数年轻人的社交圈子。而作为他们的载体——智能手机,时至今日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

手机从过去单一的通话功能,到今天集通话、短信、摄影、上网、购物、听歌、视频、电子书于一身,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通讯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有不少文章介绍了手机在现代人生活里的一面:手机全天开着,一没电就心慌;揣在怀里,即使没有新信息也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屏幕;不管是躺在床上还是走在路上,都在“辛勤”地更新微博,“认真”地埋头看小说电影…….每月不少的微信使人们在缩短生活的距离、方便沟通的同时无意间扩大了人们在情感上的距离,使得表情统一化,口语迟钝化。

极大的便捷感:

科技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说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的确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想购物,打开手机客户端,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一览无余,我们想要什么,选中加入购物车,然后支付宝付款,就等着快递上门了;想出门旅行,打开地图应用,出门的路线,以及各个景点的评分都呈现在眼前;外出看见美丽的风景,马上拍下来,经过图像编辑软件的优化,一张意境十足的纪念相片就生成了。相比之下,传统的购物方式就稍显落后了,想要购买商品还要货比三家,然后来来往往的令人头疼的交通,的确是不能够和电子商务相比拟的。

社交心理需求:

“我又涨粉丝了”,“我的朋友圈又收到了5条回复”,“这篇分享不错,我来点个赞„”,我们时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上无话不谈,什么都聊得来。但是到了现实之中,却往往语塞,陷入尴尬的状态。我想这与网络世界提供的虚拟环境是分不开的,在手机的另一端,只是手机,没人知道正在滑动屏幕的是谁?或者是什么生物。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而生的从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到开心网、人人网这些虚拟社区网站,再到近几年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正在将这种状态发挥到极致。人们似乎拥有了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以及愈发自由的人际脉络,无论幼儿园时的同桌,抑或擦肩而过的路人,都可以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平台连接到一起。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充满无限魅力的网络从霸占人们坐在电脑前的时间,一直延展到了只要手机在身边的分分秒秒。以增进沟通为目的而发明的桥梁,却渐渐成了隔阂在彼此之间的一道砖墙,让我们不再愿意、甚至没有能力与身边的人交流,而是倾心于素未谋面、潜伏在网络另一端的“朋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今年年初,各大移动APP的“抢红包”活动在除夕一夜爆红,很多时尚的朋友都在使用微信发红包。趣味恒生的设计界面,科技感十足的方式,的确俘获了不少年轻朋友的心。在各个场合,一旦有空闲时间,总能看到人们掏出手机,刷新着各个社交软件。每天人们都在忙着应付各种工作,只有在各种社交网络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管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也分析的很明显,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是这种需求被放大了。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虚拟的环境里没有顾虑地直抒胸臆,却在熟悉的人面前瞻前顾后、欲言又止一个半新不旧的游戏在微博上被转了无数次,规则是:把大家的通讯工具暂时没收,谁的手机铃声先响,或者谁先去碰了手机就算输,要为当天的活动埋单。真事也好,玩笑也罢,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手机或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正如电子书的出现对于传统出版社带来巨大冲击所引起的广泛争论一样,网络虚拟平台所构筑的空间,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与交流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在未来发展趋势尚不明确的今天,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虚拟的环境里没有顾虑地直抒胸臆,却在熟悉的人面前瞻前顾后、欲言又止,在不知不觉间疏远了身边的朋友。正如微博上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给我发邮件”。

信息更新及时:

信息需求是每个社会人的天然需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拥有群体性需求,孤立,信息不畅,是非社会性的特征。信息能够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传播学中有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报纸、广播、电视媒体每天报道大量的时事新闻,使人们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能够消除人们信息的不确定性。手机上网,将信息整合使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互联网的终端机,手机与电脑相比,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等优点,而且手机上网相比有着移动性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从而能够迅速、及时得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手机信息载体比报纸、广播、电视信息载体在信息传递上更方便、直接、快速。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智能手机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标配时,其背后自然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使得我们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门槛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我们仅需一台电脑、一台服务器,写好自己的应用,发布到服务器上。如果产品做得足够好,自然可以吸引巨大的下载量,这样就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了。其中,不乏许多移动互联网时期典型的成功案例,2011年,“小米手机”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其病毒式的传播和营销理念以及超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不少年轻朋友的喜爱。由于智能手机的盛行,带动了IT行业的飞速发展和传统行业的巨大变革,苏宁、国美等纷纷布局移动电商。CPU、内存、GPU、显示屏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强。NFC技术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过去我们或许会认为刷卡很方便,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商铺与公交车开始接受带有NFC功能的刷手机支付。

手机辐射令健康问题担忧:

虽然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它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缺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整天手机不离身,而因手机带来的健康困扰不得不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从最初的单色到现在的彩屏,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从“听”逐渐转变为“看”。长时间使用手机、屏幕亮度差异也造成眼睛疲劳的现象。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现在的手机越做越小,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低头去看,而学生尤其喜欢在上课时使用手机,颈部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颈部劳损。手机会产生辐射,而内脏长时间暴露在辐射底下,也可能出现“疲劳感”。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手机放在腰际或挂于胸前,辐射通过手机传入人们体内,情况严重时很可能会使器官发热,对人的血液、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很多使用手机的人们,都容易患上所谓的手机综合症。隔几分钟就会想要

去看看手机是否有新信息或新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了,就会急忙去看看自己的手机。人变得异常敏感、焦虑,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演变成轻度的神经衰弱,不仅对身体造成危害,还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身心俱疲。

诈骗信息泛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诈骗信息活跃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收到过类似“汇款转账”、“房子转让”等等消息,这样一来,我们在一收到这类信息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它是诈骗短信,而有时候确是真实情况的时候,也不敢相信,真实叫人哭笑不得。而且老年人对此类诈骗短信和电话的防范能力较差,很容易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功能误用:

众所周知,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拨打电话、收发短信,再到后来的音乐、视频播放与录制,上网功能,都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功能却被过度使用,手机是一种交流工具,信息接收工具。它的工具特性决定了他是把“双刃剑”,本身无好坏之分。主要看使用它的人是如何利用它的积极作用为自己服务。现实中不乏有同学无限扩大手机QQ聊天功能,上网功能,游戏功能,MP3功能,也有同学上课发短信不认真听讲,沉迷在手机的娱乐功能里。以至考试不及格学业受到影响。有些同学还利用手机短信作弊,这种行为使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考场正常秩序。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手机的各种功能,发挥它的正面作用。还有许多非法拍照、非法录像等都会侵犯他人的隐私。

填补时间碎片:

手机让人们的垃圾时间正在消失。实际上,人类社会越强调时间和效率,越多的地理位置变动就会出现越零碎的时间。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诸如,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旅行候机、排队、餐厅等菜,甚至无聊的会议中和厕所时间,通常被看做是无聊的垃圾时间。现在,新的手机应用则正在让这些垃圾时间变得更加有意义,按照“长尾理论”,人们与家人、朋友以及外界社会的交流再也不需要现实的空间和整块的时间,他们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机完成,而这些大多处于移动、短暂停留甚至私密的地理空间的碎片时间,正在重构“黄金时段”。

颠覆传统行业: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对许多传统行业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现在一般手机的像素都达到了至少800W像素的级别,有些甚至达到了5200W像素的级别,而且像苹果、三星、LG、HTC等国际厂商都采用了最优秀的传感器,从最初的CMOS过渡到BSI背照式、再到堆栈式,手机拍出来的相片已经不输一般的相机了,正因为此,柯达公司因经营萧条,终于在2011年申请破产保护。因为智能手机的流行,全球PC出货量连续下滑,传统PC时代的Intel + Windows地位已逐渐被IOS+Android+ Snapdragon所撼动。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当前不少人都将手机绑定了各大银行的客户端、微信、支付宝等财务软件应用,所以一旦手机遗失,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想象的。智能手机 + 云服务使得人人都拥有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云盘,经乌云平台漏洞报告,腾讯、360、金山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都曾出现过信息泄漏问题。而且现在手机上的各个APP都可以读取你的手机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私密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第五篇:智能手机已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来猜一道智力题:等朋友、排队、坐地铁、买东西、找饭店、上卫生间、洗澡……能将以上这些动作串连在一起的物品是什么?

答案,是手机。

大家都用手机做什么

打电话:99.99%、拍照:76%、收发文字短信:72%、上网:38%、收发邮件:34%(中国内地只有2.5%)、玩游戏:34%、拍摄视频:34%(还有7%的人从网上下载视频)、听音乐:33%(中国达到35%)、即时通信:30%……

另外,59%的人会在购物和等待时使用手机、58%的人会在朋友聚会时使用手机、47%的人会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使用手机、28%的人在洗澡时使用手机、23%在会议时使用手机……

果壳网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购物、等待、和朋友聚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用手机上网的人远远超过平板电脑或者电子阅读器。全球平均每分钟就会有208333只“愤怒的小鸟”在手机屏幕上飞过,外加上25万只“西瓜”,不仅成为开会、上课开小差的“利器”,甚至连运动时、吃饭时、如厕时、爱爱时,都会抚摸一把手机……

上世纪二十年代,伴随着汽车工业在美国迅速普及,出现了最早一群“汽车人”:一群随便去什么地方都会开着自己的汽车、喜欢在车上做任何事情的家伙。“汽车人”的出现,催生出卫星城镇、郊区卖场、电台歌手……

汽车放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整个二十世纪的城市生活面貌,因汽车而改变。今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个全新的族群——“手机人”已在我们周围悄然显身:“它是电话,随时联系到你,你也用它联系世界,它让你有安全感,它是闹钟吵醒你,它是音乐播放器,它是数码相机、DV,它是日程表,它是GPS,它是游戏机,随时上网,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它是地铁票,它是钱包、私人助理、顾问、医生”……

当你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看微博,入睡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关掉手机。恭喜你,你已经是“手机人”了。

如何成为一个“手机人”

大热的英剧《黑镜子》中有这样一幅科幻味十足的画面: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事先安排好的电脑程序之中,无论吃饭、运动、娱乐都可以依靠虚拟的科技。当然,现实生活还没那么夸张,人们更多地只是畅想,今后出门只要带一部手机,沟通、支付或者认证身份等各种事情全能帮着搞定。

痴迷于手机的人群数目呈现出持续急剧的上升。全球有超过53亿的手机在使用中,而这个数字在2000年仅有5亿左右。面对人们对手机的如痴如醉,“手机人”的概念应运而生——“你之所以变成„手机人‟,是因为你的手机已经仿佛„器官化‟,或者是成为了另一个你。”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难以理解?事实上,这种趋势正在潜移默化地蔓延。英国一家通信行业的咨询公司最近发布了调查报告《整个国家都沉迷于智能手机》,从餐桌到洗手间,从办公室到卧室,几乎所有场景都被智能手机所占据。27%的成年人和47%的青少年都拥有智能手机。青少年更喜欢用手机接收信息,其中23%的青少年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15%减少了阅读时间。

中国也不例外,国内手机用户接近11亿,其中3G用户约为1.5亿,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国内咨询公司第一象限最新的调查显示,在中国,33.3%的手机用户称,手机是每天最早接触的信息源: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睡眼惺忪中查看手机中的信息变化。同时,有62.7%的人表示手机是他们每天最晚离开的信息源,睡前看手机不仅是获得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打发睡前无聊时间的最佳方式。

眼下,手机俨然成了人们每天接触次数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体。手机上网还使人们更喜欢躺在床上获取信息,感到无聊的时候就会用手机上的手机人占到70%,公交车上手机上网的人群占到67.4%,有59.9%的人群在等人的时候选择手机上网,还有43.9%的上厕所也要用手机。“手机人”每天接触手机的平均次数是7.87次。

手机连起“半熟社会”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忘带了手机,或者电池用完手机关机,你会不会立马坐立不安起来。事实上,我们似乎都习惯于用手机来联系自己所有的人际交往圈。不停滑动手指的“手机人”正在建构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德寰在《正

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族群与趋势》一书中,为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发明了一个词——“半熟社会”。

正如微博上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所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给我发私信。在基于血缘、亲缘的强关系中,你关心他,是因为他是你的亲人;在基于名片交换所形成的弱关系中,你关注他,是因为他能给你带来机会。而在半熟关系中,你关注他,是因为你们彼此有共鸣。整个“半熟社会”是一张交织着想法、爱憎的智能网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结点,当人们在手机上互相关注、互相评论的时候,一个结点在向他周围的结点传递能量,每一个结点总能找到另一群和他共振的结点,形成纯粹的基于爱好、兴趣、价值观的圈子。

在刘德寰教授看来,整个人类的索引正在被“半熟社会”重构。原来,你想认识C,要和B先拉关系,B可能还要先去找D介绍。现在你可以直接给C留言发私信。手机作为移动社交工具,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让沟通变得更方便。

催生“熟女”经济

在“手机人”的世界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快乐的女性,她们甚至对技术一窍不通,对某些产品只会用到10%的功能,但她们的消费欲望却十分强烈,也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她们可并不是初出社会的90后,而是以高收入、高学历为特征的30岁左右的“熟女”。

第一象限的研究报告勾勒出这群“熟女”们的轮廓:她们有100万至500万人左右,占了国内手机上网总体的1.4%,这是一类高收入人群,或者个人收入很高,或者家庭收入很高,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多数有全职工作(79%),非单身比例达65%。其中,私企中级主管,比例遥遥领先。她们关注时尚信息,注重生活质量;她们在乎手机的造型,对手机功能有较高要求;她们严重依赖手机,半数以上同时使用两部以上手机,手机价格主要分布在1500到4000元之间。

“熟女”们在使用手机上的消费更是惊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她们喜欢自行安装需要的手机软件,并经常下载喜欢的手机主题;喜欢挂QQ和飞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活跃于虚拟社区,微博更新频率较高。以付费视频和付费阅读为例,女性在这两个消费项目中都表现出

了比男性更强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她们平均每月流量花费近35元,付费下载花费近26元。

社交网站更成了“熟女”们展现各自风采的最佳舞台。如果以Facebook的情况为例,女性不仅是该网站用户的主体,而且该网站62%的网络活动(发信息﹑更新状态和写评论)都是由女性完成;由粉丝举办的活动有71%是由女性发起和组织的。在Facebook上,女性所拥有的“好友”平均要比男性多8%,花费的时间也远远超过男性。Twitter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女性多于男性;并且女性用户“追随”更多的人﹑发布更多消息和拥有更多的“追随者”。

“垃圾时间”变成“黄金时段”

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改变了黄金时间和垃圾时间的简单区分。“手机人”眼中,所有的“碎片时间”似乎都是黄金时间。

通常,“公车时间”被认为是互联网和电视的垃圾时间,因为人们浏览新闻的习惯是在上班路上买一份报纸,或者是在9点上班后打开电脑浏览新闻,但现在,被忽视的上班时间却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间,尤其在快节奏的大都市,“公车时间”的手机新闻比定位在“早餐时间”的电视新闻收视率更高。

手机让人们的垃圾时间正在消失。实际上,人类社会越强调时间和效率,越多的地理位置变动就会出现越零碎的时间。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诸如,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旅行候机、排队、餐厅等菜,甚至无聊的会议中和厕所时间,通常被看做是无聊的垃圾时间。现在,新的手机应用则正在让这些垃圾时间变得更加有意义,按照“长尾理论”,人们与家人、朋友以及外界社会的交流再也不需要现实的空间和整块的时间,他们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机完成,而这些大多处于移动、短暂停留甚至私密的地理空间的碎片时间,正在重构“黄金时段”。于是,“碎片时间”悄然演变成为有望给企业带来收入的“黄金时间”。来自淘宝无线电子商务的数据显示,手机购物过程往往在典型的碎片时间——在上班路上和下班后的时间,而且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午高峰休息时间高于晚高峰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周末时的晚高峰下班时间会高于午高峰时段,更是容易形成最终下单的“黄金时段”。此外,“黄金时段”还出现在看电视和睡觉前的时间,因为关闭手机,才是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动作。

利用“手机人”的碎片时间赚到大钱的例子并不少。最近的一个就是飞在手机屏幕上那只“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用3至5分钟的剧情,吸引了全球玩家超过3.5亿次下载,而对于Rovio团队来说,就意味着每天累计超过3亿分钟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机会,当碎片化的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时候,他们可要抓紧机会了。“手机人”的最爱

智能手机一出,光打电话、发短信俨然沦为“弱爆了”的“土人”,看看整天把玩手机的“潮人”正在体验哪些新鲜功能吧。

LBS:不要以为LBS只是“签到来,签到去”混个脸熟,结合“地理位置+移动信息服务+社交”等移动互联网要素,“复合”版的LBS正大行其道——每到一个新地点,抢占街旁“地主”赢取优惠成了LBS新生代的招牌亮相动作;商量今晚去哪里暴搓一顿,肯定要打开手机上的大众点评,搜罗一番附近性价比高的;喜欢自拍晒头像、晒幸福、晒恩爱的,又少不了嘀咕的“群拍上墙”……

最新数据显示,近几个月国内LBS应用市场增长速度全面反弹。2011年6月底,中国LBS应用累计账户数达到1050万,对比2011年第1季度的655万,环比增长率强劲拉升60.3%。

就目前LBS与周边行业正在深度融合的态势看来,未来的LBS的应用市场将会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平台化如LBS+SNS、LBS+生活服务、LBS+电子商务等,基于位置的一站式生活解决方案是未来LBS的核心发展领域;基础化(API)将LBS的基础功能拆散,普遍应用于所有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定位和地图为突破点,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真实感、位置感,如LBS+游戏、LBS+微博、LBS+音乐;专业化以智能交通为主的车用LBS领域,以关爱服务为主的人际定位服务,以行业应用为主的LBS服务,如物流、医疗、消防、市政等政企领域。

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每天进行手机阅读者的比例超过60%,其中绝大多数是多次阅读者,他们平均每次阅读持续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

在国内手机阅读从2004年就开始成为用户熟悉的应用,到2009年已经基本在手机用户中普及。用户阅读量的快速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从用户心理需求看,阅读作为

传统娱乐手段,在快速生活节奏下仍然是人们打发闲暇时间最多选择;其次从硬件条件上看,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MP4等等各种终端都可以成为电子阅读介质;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电子图书行业迅速成长,无论是文档下载、图书网络还是手机书城都迅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如今,手机拉动电子阅读成为增加居民阅读时间的主要动力之一。

尽管2009年以后,手机阅读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用户的付费阅读的意愿不强,但是阅读市场仍然看涨。因为手机阅读粘性强,用户多,庞大的读者基数仍可以为手机阅读盈利提供可能——根据调查报告的样本推算,手机阅读直接来自用户内容消费的市场规模约为15亿元左右。

即时通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各类APP进行社交活动,比如IM即时通信工具、社交平台手机客户端和各类弹性社交App。目前为止,超过90%的用户在手机上网时使用手机即时通信工具,而且超过60%的用户经常使用。

第一象限数据显示,手机上网对城市单身族日常生活的融入度更高,已经代替其他传统方式成为重要的维系人际关系的社交工具。35.10%的单身被调查者会特意通过手机微博或者SNS网站等方式去认识一些人,其中微信和米聊的使用者通过社交产品结识陌生人的意愿也更为强烈。

当然,IM工具是最为传统的战场。2005年,腾讯推出QQ手机客户端,中国移动于2006年推出飞信业务,2008年3月百度推出百度Hi……越来越多类似的产品俨然让“战况”更加热火朝天。微博等社交平台自然也不甘其后。除了各类手机客户端,新版的新浪微博,也增加了IM即时通信工具……

上一篇:五种特色的求职简历下一篇:我在党旗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