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2022-07-10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与上级进行沟通,还是与上游客户进行交流,汇报是必不可少的。汇报是否能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关系到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个人晋升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成败。那么,你懂得如何写好一个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民政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委巡视组张组长,市局吕局长和各位领导:

在xxxx全县上下加力奋进,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张组长和各位领导不辞辛劳莅临xxxx民政局检查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省市领导对xxxx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在此,我谨代表县四班子领导向张组长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省市各级领导长久以来给予xxxx民政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将xxxx基本县情和近三年来的民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x情概况

xxxx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国土面积总301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54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1万人。县内平均海拔1480米,年均气温15.1℃,年均降雨量1743毫米,烤烟、生姜、油菜是xxxx的三大主要经济作物,先后被国家列为“烤烟生产基地县”、“油菜生产基地县”、“蜜蜂春繁和蜂产品加工基地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储量67亿吨,硫铁矿储量5000万吨,铅锌储量358万吨,铁矿储量20万吨,大理石储量1000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5万千瓦,已开发92.9万千瓦,相继建成鲁布革、腊庄、花滩等19个水电站。xxxx旅游独具魅力,享有“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中国最美瀑布”、“中国县域旅游百强县”等十张名片。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各级各部门的

1 大力支持下,xxxx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题,克服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沉下身子抓发展,苦干实干求突破,努力发展经济、壮大产业、建设城市、保障安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全县经济社会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2011年,全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93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财政总收入8.8亿元,增长21.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4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48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75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亿元,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5400万美元,同比增124.6%;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32亿元,增长2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39:35。成功创建xxxx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等五张名片,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二、近三年来民政工作开展情况

2009以来,xxxx民政局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主要职责,较好地发挥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基础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年来,全县共投入民政民生保障资金2.16亿元,为保民

2 生、促发展、维稳定、促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得到国家、省、市各级民政部门的赞扬和肯定。2010年xxxx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板桥镇中心敬老院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敬老院”;2011年板桥镇乐岩社区居委会又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县民政工作连续两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社会综合评价也在全县63个单位中满意率名列前茅。

(一)着眼于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救灾救济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认真贯彻落实防御为主、救助为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抗灾救济工作方针,着眼于健全完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强化提升涉灾部门应急保障能力,扎实抓好全县抗灾救灾工作。一是建立防汛和重大灾情值班制度,全面做好查核灾情工作。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在灾前,着重健全完善防汛和重大灾情值班制度,在灾情高发期,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实行最严格的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严密防范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我们秉承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生命的原则,坚持在第一时间奔赴受灾点、第一时间核实受灾情况、第一时间评估灾情损失、第一时间实施救济救助。2009年以来,xxxx境内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50.59万亩次,成灾面积176.77万亩次,绝收面积52.94万亩次,因灾造成民房倒损1344间,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56亿元,全县总受灾人口达92.7万人次。由于底数摸得清、灾情反映迅速,民政救济工作得以迅速展开,受灾群众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

3 救助帮扶,极大的减轻了群众因灾损失。二是建立救灾物资采购和发放制度,强化资金管理,切实解决灾民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坚持执行民政救济物资议标采购制度,邀请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参与市场调查、价格评估、议标采购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督。在发放物资时,严格执行“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四步骤,严明财经纪律、严明发放程序,做到透明、公正。2009年以来,累计解决灾民及贫困群众吃粮困难问题15万人次,解决穿衣盖被困难问题1.4万人次,解决临时困难2235户次;帮助恢复重建损毁房屋1360户。三是着力做好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00人次。四是认真组织开展节日慰问活动。三年共走访重灾户、特困户1100户,支出慰问经费23.12万元。在2010年特大旱灾中,帮助灾民新建爱心水窖700个,发放关爱资金140.3万元,储备棉衣3000件、大衣300件,被子3000床,购买抗旱运水车12辆,购买水桶10000只,确保了灾民的正常生活。五是积极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累计接收社会捐赠622.5万元。

(二)着眼于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困难居民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始终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着力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先后建立了城乡低保核查申报审批制度、五保户供养制度、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城市低保坚持动态管理,低保对象从2009年2777户、4676人扩面到2011年3234户、5427人,共支出保障金2405万元;农村低保工作稳步推进,至2011年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2716户、24500人,三年共支出

4 保障金5406万元。实行农村五保定期定量救助制度,建立五保供养台账,促进五保供养落实,至2011年全县共有五保户1837户2038人,三年共支出保障金1586.31万元。切实开展好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累计城乡大病救助45350户次、80835人次,支出资金1124.18万元。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360户次,支出经费552.2万元。

(三)着眼于增强国防建设服务的能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始终从服务国防建设的大局出发,尽最大努力解决入役、退役、伤残人员及家属的后顾之忧。一是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定抚定补费的发放工作。严格按时限、按标准,不重不漏累计发放“三属”、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两参”人员5611人次定抚定补及生活补助等经费1419.1万元,并完成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补助各次提标工作任务。二是切实为重点优抚对象“三老”解决“三难”问题。三年来共帮助“三老”解决住房难28户,帮助解决生活难120户,帮助解决治病难120人次,共支出补助经费45万元。三是认真做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工作。累计发放了846户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16.57万元。四是认真做好退伍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三年来共接收退伍义兵、转业复员士官269人,其中符合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条件的95人,通过“双考”安置就业37人,自谋职业实行一次性补偿安置58人,共发放自谋职业补偿金292.15万元。四是强化服务促进双拥广泛开展。累计投入双拥工作经费90余万元,县级财政支持部队建设累计投入近1200万元,加强

5 现役和预备役部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改善了部队训练、生活条件。

(四)着眼于推进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意识得到全面增强。始终坚持把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紧紧围绕“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着力理顺村(居)民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关系。在村(居)委会设立服务站,形成“两委一站”工作格局,在乡(镇)的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接受村(居)委会党组织的领导和村(居)委会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基数+上年所辖年末总人口数”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基数每年为5万元;村民委员会的基数按人口数分为3万元、2.5万元、2万元三个档次。村(居)委会均按基数+上年所辖年末总人口数年人均1元的标准划拨工作经费。其中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2万元,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社区每个党员活动经费不少于50元,村委会每个党员活动经费不少于30元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同时按照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不低于5000元安排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经费,从经费拨给上保障基层组织活动开展。三是建立健全“基础补贴+绩效补贴+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性岗位补贴制度。大幅提升村居委会干部待遇,确保基层干部干事有动力、有激情。目前全县社区居委会干部岗位补贴每月不低于1600元,村委会干部岗位补贴每月不低于1400元。四是认真做好农村老党员关爱工作。累计发放农村原

6 大队一级离职半脱产干部、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原村公所(办事处)离职干部375人的生活补助费81.26万元。五是努力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共投入经费2260万元新建13个村民委员会办公用房,1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民政部门共补助基层活动场所建设经费209万元。

(五)着眼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夯实。一是强化福利彩票发行管理。2009年至2011年共销售福利彩4800余万元,筹集提取公益金370余万元,共资助了39个公益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殡仪服务中心项目于2010年1月3日动工,2011年全部完工,共投资1500万元,建设共征用土地550亩,其中殡仪馆占地39.6亩,建筑面积4040平方米,配套公墓占地511.4亩。三是认真开展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重生行动”和“义肢助残”活动。累计上报唇腭裂人员213人,成功做好手术210人,护送33名相关残疾人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四是强化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全县共培育登记新社会组织99个。五是认真做好儿童收养登记工作,切实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三年来共办理了30人儿童收养登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13人,支出救济经费15.6万元。六是着力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通过3年时间,投入资金2100万元,建成了民政综合楼,有力的推进了我县社会福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七是建立健全孤儿信息台账,及时发放孤儿生活补助费。2009年以来共录入上报孤儿630人,发放孤儿生活补助费497.78万

7 元。八是积极完成婚姻登记工作。2009年以来共办理婚姻登记14375对,婚姻登记合格率100%。九是着力加强地名、行政区划管理,认真落实界务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地名数据库数据更新任务,设置县城街路牌111块。十是积极做好撤县设市的各项筹备工作,相关申报材料已上报国家民政部待批。

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推动民政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以贯彻落实民生政策措施为重点,加强对民政惠民措施的监督检查。坚持把民政工作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的切入点,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对解决民生、促进基层民主、优化民政公共服务、保障困难群体基本权益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了政令畅通。一方面加强了各项民政民生工作落实到位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救助政策落实到位,救助提标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加大了对民政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大对抗旱救灾资金的监管力度,在救助资金的使用上,坚持专款(物)专用,重点使用,分类救助;在救助对象的确认上,严格执行“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程序;在款物的发放上,严格执行“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四步骤;在款物的发放

8 形式上,必须用发放专用三联单,有经办人、领款人签字(盖印)、分管领导审批,在资金发放上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银行进行社会化发放。同时邀请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民政款物进行跟踪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发放到民政对象手中。

(二)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干部职工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进党风廉政的制度建设。一是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建立健全了《廉政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及办事程序,编制了《xxxx民政工作服务指南》,以制度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二是严格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民政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道德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民政宗旨观念和党的纪律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三是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各类信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四是认真执行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其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管理。

(三)以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于工作落实。坚持公开、公正、透明、让群众放心满意的原则,切实加强民政干部自身思想学习教育,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构筑“爱心民政”、“阳光民政”、“和谐

9 民政”,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一是分解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具体内容,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制定《xxxx民政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对局班子成员、规划财务科、救灾科、社会救助科、优抚安置科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分类排查,共排查出风险点25个。三是切实抓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认真办理重点优抚对象、小乡干部、支前民工等群体上访,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年来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285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政工作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民政事业的投入力度与民政事业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建立应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减灾救灾体系等方面还需更加有力的经费支撑,民政经费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民政部门的地位与需发挥的作用不相适应,少数部门对民政事业的重视不够,影响了民政事业的发展。三是现有工作条件与担负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人员编制紧缺,工作经费紧缺,设施设备普遍缺乏。四是体制机制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民政部门责权利不统一。五是民政法律法规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民政工作执法任务重,虽然近年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但相对于依法行政来讲,民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主要表现在硬性规定较少,法律法规约束力不强。六是现阶段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与新时期民政事业要求不相适应,部份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0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力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四群”教育工作,切实转变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做好对群众的帮扶工作。二是着力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重点完成投资400万元的钟山乡次中心敬老院和投资800万元的阿岗镇次中心敬老院建设任务。三是进一步加强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确保完成救灾救济工作任务。四是着力抓好优抚安置政策落实,促进双拥工作广泛开展。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抚恤、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等政策,不断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抓好对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的工作落实。认真落实新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妥善处理新老安置办法的交替问题,按时完成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任务。五是着力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和谐社区基础。重点完成10个社区办公用房不足400平方米的改扩建工作任务。六是切实抓好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做好殡仪馆和配套公墓建设,成立殡仪馆和殡葬执法大队,制定殡葬管理实施意见,启动殡葬火化工作;成立慈善总会,开展好社会募捐工作;完善儿童福利院设施,启动孤儿收养工作。七是着力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我县的撤县设市相关工作。八是积极筹措资金,认真做好烈士纪念陵园及散葬烈士墓的修建工作。九是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云南卷xxxx部分的编撰工作。

虽然我们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不小差距。在今后的工

11 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细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认真做好扶危济困、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县民政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最后,我代表县四班子领导再次对张组长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也恳请张组长和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xxxx民政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民政工作汇报

会同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的故乡。全县辖25个乡镇,346个村,16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2248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其中侗、苗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3.8%。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民政工作紧紧围绕“为民”主题,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根本宗旨,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保护军事设施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并两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县”殊荣;县民政局连续14年被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并先后被评为“全省婚姻登记先进机关”和“全市文明单位”。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不断健全民政工作责任机制

民政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政工作,始终坚持把它作为一项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形成抓民政工作的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责任机制:一是科学决策机制。坚持把民政工作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听取民政工作汇报,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1次民政工作。对于民政工作中涉及的重大问题,都要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二是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多年来,尽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但重视、支持、关心民政工作的传统却始终如一。现任县委书记宋智富、县长赵婉玉对民政工作更是倍加重视,不仅经常听取和了解民政工作情况,还经常主动为民政部门排忧解难。民政部门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书记、县长总是全力支持,亲自出面协调解决,为民政部门撑腰。县委书记宋智富常说:“民政部门是小政府、大服务,各级领导一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三是部门协作制。民政工作牵涉面十分广泛,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配合与支持。县委、县政府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于需要部门参与的工作,及时组织召开会议,部署任务,明确职责,共同抓好落实。对于双拥优抚、基层政权建设、抗灾救灾等带全局性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均由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具体抓好落实。四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民政工作列入全县“三个文明”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建设、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统筹安排,一并考核,其结果作为领导政绩考核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五是财政投入机制。我县属全省财政特困县,财政供养人口人均可用财力居全省倒数第3位。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优先保证民政经费开支。每年年初,都及时将民政救灾、低保、优抚、特困救助等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优先拨付到位。仅近5年来,县本级财政共配套低保资金409万元、救灾资金201万元、优抚资金520万元,投入福利院、敬老院、殡仪馆等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90万元。

二、坚持突出重点,争创特色,着力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水平

民政工作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如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很难抓出新意,很难取得实效。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抓重点、攻难点、创特色,扎实推动民政工作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工作已经进入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先进行列。一是“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我县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县,历来具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拥军优属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了“四硬四优”工作法,即:军需硬性供给、营地硬性征用、优待硬性筹资、转退硬性安置,优抚对象住院优先优惠、开店办厂优先办理、宅基地审批优先优惠、脱贫致富优先帮助。为彻底消除广大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了“军嫂不下岗”和“驻军子女择校入园入学”的口号,保证了军嫂100%安置就业,驻军子女100%择校入园入学。在征兵工作中,我县坚持精心挑选、严格把关,将最优秀的应征青年送往军营,创造了连续21年无退兵的佳绩。为鼓励家乡子弟兵安心服役,县委、县政府连续9年组成慰问团,千里迢迢赴当年应征入伍会同籍士兵的军营走访慰问。XX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对我县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激励会同籍现役军人建功立业,县委、县政府还设立了军功奖制度,近5年来县财政共拿出8万元资金进行奖励。根据新形势的发展,我县近年来深入开展了以保护军事设施、保守军事秘密,防间谍、防渗透、防破坏为主要内容的“两保三防创先进”活动,着力构筑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确保了国家的绝对安全,这一做法在全军得以推广。XX年7月,我县被解放军总参谋部授予“全国保护军事设施先进县”。我县作为一个优抚大县,素有“老复员军人之乡”之称,全县共有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三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2666人。为认真落实国家各项优抚安置政策,我县建立了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年均增长5%左右。优抚对象的人头经费由县民政部门统一造册,财政以存单形式提前半年足额发放到位。全县广泛开展了“一十百扶优奔康”活动,重点建好1个培训基地,扶持10户示范户,促成100户优抚对象帮扶结对。近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6.2万元,帮助优抚对象增加收入210万元。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每年1月和7月确定为“爱心献功臣”宣传月,各部门、各单位自觉开展结对扶贫活动,着力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二是村民自治扎实推进。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我县紧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目前,全县75%的乡镇达到了村民自治模范乡镇的标准,85%的村被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村,广大农村普遍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按章理事,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民主自治之路。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普遍推行“海选”,圆满完成了全县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XX年,我县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先进县”。为促进民主决策,建立了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的民主议事制度,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为提高村级管理水平,建立以“八小”管理为主的村务民主管理制度,各项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加强民主监督,建立了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的民主监督制度。特别是在村务公开工作中,我们结合山区县的实际,全面推行了以“村设公开墙、组设民主栏”为主要内容的“阳光行动”,并坚持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阵地、管理“五规范”,确保公开的结果让群众满意。XX年,我县被授予“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XX年以来,我县围绕便民利民,积极拓展社区建设。县城开辟了社区服务试点一条街,乡镇设立了社区服务点,推出了一批文明单位和文明社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三是灾害应急救助快速规范。我县属灾害多发县。为加强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我县建立健全了减灾领导管理体制、救灾协调机制、灾情会商机制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县财政对217科目每年按农业人口人均1.5元的标准安排到位,大灾之年预算安排高达50万元。在救灾救济工作中,根据山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重灾重救,轻灾自救,以工代娠,以粮代娠,钱粮挂钩,钱随粮走”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多年抗灾自救经验的基础上,推行了以“定人、定时、定点、定职责、定奖罚,包查灾、包核灾,负责灾民转移安置、负责灾后重建、负责灾区稳定”为主要内容的“五定两包三负责”的工作机制。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对于救灾救济物资的发放,全面推行“一帐一卡两公示”制度,由县、乡、村层层建立专项台帐,发放救助卡,对求助对象和救济款物严格进行公示。四是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善。县财政在按时发放中央财政城市低保资金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认真搞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救助工作,全县每年都不定期收容救助对象100余人。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全面推行“两定四有”(即:定人护理、定医院免费就医,确保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的办法,全面落实了全县874名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的供养措施。高标准完成了广坪镇、马鞍镇、若水镇3所敬老院的改扩建任务,使全县乡镇敬老院增加至6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达200人。通过建章建制,规范管理,改进服务,我县五保供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XX年,我县被评为“全市敬老院建设优秀单位”,广坪镇敬老院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五是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如期完成了行政区划调整和界线勘定任务,严格实施依法管界。全面完成了县城地名标志设置任务,启动了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大力推进婚姻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依法行政、严格管理上。婚姻登记人员坚持全天候上班,节假日不休息,积极推行微笑服务、下基层服务和为特殊对象上门服务。同时,公开登记程序和收费标准,对婚姻登记只收取10元工本费,杜绝了搭车收费行为。XX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婚姻登记先进单位”。积极稳妥地推进殡葬改革,建立了殡仪馆、悼念厅、公墓区,提倡火葬,摒弃土葬,实现了移风易俗。六是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年年完成任务,年年有新突破。 XX年新增福彩发行点5个,总数增加至9个,全年共发行福利彩票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3.71%。配置了专门机构和人员,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等活动,仅XX年6月16日,就募捐资金2.02万元。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过广大媒体的广泛报道,会同籍人士、“中国慈善个体户”杨海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七是民间组织健康发展。通过积极引导,强化管理,我县民间组织实现了健康较快发展。XX年,全县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增加至10家,社会团体增加至9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第三篇:民政工作汇报

民政工作汇报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盛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把发展民政事业作为改善民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盛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规范化管理、务实化运作、创新化推进、全优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民政各项工作任务,民政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民政工作汇报。

一、民政重点工作取得的成效

1、城乡低保工作日益规范。建立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重点战略部署。按照要求,我县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正式启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并逐步健全和完善,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自国家出台关于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以来,省上连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按照盛市相关文件精神,县上及时足额列支配套资金,严格执行统一的保障和补助标准,全面落实提标政策,按照标准及时足额兑现到位。从1999年正式启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最初的城市低保补助标准为80元,人均月补差25元,保障人数为5户1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3645.72元。九年来,随着上级补助标准的逐年提高,2010年保障标准提高到167元,保障人数增加到2270人,人均月补差提高到129.32元,按照家庭收入情况分四类进行保障。农村低保从1998年正式启动至今,保障标准由500元连续提高到850元,人均月补差由9.4元提高到65.15元,保障人数由947人增加到8700人,年保障资金由10.7万元提高到680.184万元,按照家庭收入情况分三类进行保障。2010年,按照省民政厅和财政厅《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组织人员对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临时救助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目前,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全面完成,共发放1-4月份城市低保资金130.6万元,物价补贴39.5万元,发放1-6月份农村低保资金340.09万元。

2、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面提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甘肃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健全五保供养经费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好五保老人生活、住房、医疗问题,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2009年,省级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000元,县上及时足额列支了配套资金。经测算,确定了我县农村五保供养新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588元提高到2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1360元提高到1800元。2010年,经县乡村三级联合调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559人(其中分散349人,集中210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供养人数由479人增加到559人,今年已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26.205万元,同时对五保老人的住院费用实行全额报销,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困难和医疗问题。

3、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快速推进。2006年3月,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局初步制定了《崇信县农村医疗救助暂行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经县政府批转下发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贯彻执行。2010年,根据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印发了《崇信县城市大病医疗救助暂行管理办法》,对城市患大病人员实施救助。城乡医疗救助严格按照户主向所在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村(社区居委会)上门调查,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后报乡镇(街道办)核查无误后,报县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实施。在具体救助过程中,随着上级拨付的医疗救助专项补助资金不断加大,我们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规范并简化了操作程序,逐步扩大了救助覆盖面,切实提高了救助水平,救助对象由最初的每年不足100人增加到2010年499人,救助资金由26万元提高到168万元。今年1-4月份已救助农村大病患者94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7.5万元,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问题,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造成的生活困难。2010年,省政府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办法列入为民措办的实事,按照盛市的要求,根据《甘肃省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初步制定了《崇信县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对救助对象、救助比例和救助标准均作了新的规定和要求,新的政策标准降低了救助的起付线、提高了报销比例和最高报销金额。目前《试行办法》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

4、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逐步完善冬春、旱灾、突发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规程,严格救灾款(物)下拨、发放管理,确保“三无户”和重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针对冬令、春荒以及各类突发灾害期间群众的生活困难,我局及时筹措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用于解决灾民口粮、衣被、取暖等临时生活困难。及时下拨灾后重建维修补助资金,全面完成了573户房屋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重建维修家庭档案资料。严格执行国家和盛市关于加强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建立和完善各类救灾款物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统计台帐,深入乡、村、农户核查核对捐赠款物接收使用情况,畅通资金拨付和物资调拨渠道,强化对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

5、民政福利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以农村敬老院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扎实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努力改善城乡福利服务设施条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起,我们将乡镇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列入工作计划,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资源,建成了柏树和黄花敬老院,总投资113万元,建筑面积57间1127平方米,可满足60位老人入祝敬老院设有办公室、宿舍、厨房、餐厅、健身房、会议室等,是集吃、注娱乐为一体的标准化示范敬老院。崇信县柏树敬老院和黄花敬老院的建成使用,很大程序上提升了乡镇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中供养水平,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目标。2008年3月,崇信县柏树敬老院被平凉市政府命名为平凉市农村敬老院示范单位。2009年,县上提出了实现全县新建敬老院全覆盖的目标,把加快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列入了政府为民措办的实事之一,持续加大投入,实施了黄寨、新窑、木林3乡镇敬老院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00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近4500平方米。3所乡镇敬老院已于2009年10月份建成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我局正在加快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力度,已完成投资395万元,现在正在打地平、搞室内外粉刷,6月份全面完成附属工程建设任务。年内将真正实现城区和乡镇新建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的目标,全面改善我县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提升社会福利服务工作水平。

6、其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双拥工作落实人员和办公场所,做到了组织机构、工作机制、保障经费、办公场地“四到位”,深入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国防教育基地和双拥展室逐步完善,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积极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按照《甘肃省双拥模范城(县)届中检查评估办法》要求,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2003年和2006年,连续两届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双拥模范县”命名,全县双拥工作水平逐年提升。严格按照国家和盛市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困难军人和军属的生活得到有效解决。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结合城乡医疗救助,完善了重点优抚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将一至六级伤残军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解决了优抚对象的医疗困难。积极开展“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手术康复计划”等医疗救助活动,组织实施先心病儿童康复手术45例,氙气儿童康复手术3例,减免手术费用130余万元,同时建立了救助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开展摸底申报,定期报送患病儿童信息,工作汇报《民政工作汇报》。 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规范和完善了内部运行机制,狠抓基层民政组织建设,基层民政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有效落实,民政部门抓班子、带队伍,形成了创新机制求突破的良好发展势头,树立了廉政为民、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为加快全县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把民政工作作为保障民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大力支持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盛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县上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县民政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将民政工作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责任目标考核,严格奖罚兑现,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落实。

2、建立完善制度,强化政策宣传。按照盛市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同时,还组织民政、宣传、广电等部门,通过电视公告、悬挂条幅、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规定、申报程序和救助标准,民政部门编制了社会救助工作指南、低保制度等政策宣传资料,方便广大群众查询和了解民政政策。通过宣传引导,提高了政策的知晓率和工作透明度,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支持和监督民政工作的良好氛围。

3、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在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我们严把调查摸底、对象审核、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实行户主申请、村(居)民代表评议、乡镇政府(街道办)审核、县民政部门复核三级审批、三榜公示制,坚持保障对象、救助标准、资金发放“三公开”,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实行每户“一表一证一册一袋”,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档案管理体系,做到了基本情况清楚、对象界定准确、审批程序合理、操作管理规范、档案资料健全。加强乡镇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敬老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供养水平不断提升。

4、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资金管理。年初,县上将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所需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县财政预算列支民政专项事业费305万元,各类资金按进度及时发放。严格实行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城市低保、医疗救助和集中供养五保资金全部通过县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拨付到邮政储蓄所,以存折形式发放到户;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和分散供养五保资金由各乡镇资金管理中心拨付到农村信用社,通过“一折统”存折发放到户,减少了资金流通环节,确保了民政社会救助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组织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杜绝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民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盛市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救助覆盖面还不广,保障标准偏低。目前的救助标准已无法满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加之受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返贫人口增加,一些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需要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二是项目资金缺口较大。近年来,县上加快社会福利设施建设,2009年同时开工新建了黄寨、新窑、木林3个乡镇敬老院和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目前除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到位资金295万元以外,尚缺467万元建设资金。三是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短缺。目前,盛市拨付的社会救助资金中没有专门用于开展工作的办公经费,一些档案资料和办公费用无法列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民政部门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不够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建设职能的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范围逐步拓宽,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目前,我县民政工作人员偏少,特别是基层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五是基层办公条件不能适应民政业务日益繁重的需要。乡镇、街道办公场所紧张,部分乡镇没有专门用于民政业务的办公电脑,信息化建设滞后,规范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存在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三、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置民政工作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之下

民政工作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更显其地位的重要,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政工作者在推进各项业务开展的进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争取走在全市的前列,又要综合考虑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实际,紧密结合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力避脱离实际。因此,民政工作不能纯粹地只抓业务,而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整体思路、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大局,促进民政工作与经济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更有效地发展民政事业。

(二)处理好民政事业发展速度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保持民政事业特别是各类福利机构一定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使更多的民政服务对象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要用现代服务理念的标准要求,使服务设施更加人性化、服务工作更加精细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要杜绝因服务不周到、政策不到位、设施不完善导致的负面影响,杜绝对服务对象造成利益的损害和身心的伤害,提升人文关怀的水平,促进民政事业发展和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速度与效益体现同步。

(三)树立大民政思想,不断壮大民政工作队伍

民政工作事多面宽,在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我县民政系统人员机构编制偏少,仅仅靠自身力量闭门办事业肯定力不从心。必须用开放的思想,敞开大门办民政。一是要积极联系各有关部门共同关注民政,为民政事业出谋划策;二是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民政工作,出资出力,建言献策;三是要大力发展各种新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社工队伍,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基储社会志愿者和社工人才为补充的民政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展民政事业,弥补人少事多的缺憾,促进我县民政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四)多管齐下筹措民政事业经费

经济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证,民政事业是很难加快发展的。我们要抓住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国家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快速发展的机遇,创造性地谋划民政筹资渠道。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民政专项资金对我县的倾斜和计划发展项目的立项,这是主要的筹资渠道;其二,要争取盛市、县三级财政对民政经费的足额预算,不能出现上增下减的现象,要保证财政对民政支出的预算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其三,抓好福利彩票市场的开拓,发挥好民政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筹集更多的福彩公益金,壮大民政事业发展实力;其四,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广泛募集社会各界善款,使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救助资金更加充裕;其五,开动脑筋搜索其它一切有利于民政事业健康、科学发展的资金,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政事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我县民政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矗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充分考虑民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创新思维,精心谋划,积极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争取把涉及全局的民政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及时研究解决民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格局。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惠民政策补助资金,对城市低保、救灾救济、抚恤优待、农村五保供养等各项救助补助资金,做到优先预算、足额配套、及时拨付,并根据县级财政的好转,逐年加大民政事业专项投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和保障水平。严格资金管理,继续健全和完善民政资金管理的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地计划安排,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防止挪用、挤占和滞留,使其发挥应有效益,提高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同时,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切实加强民政经费在分配、使用、拨付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切实做到民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不出问题。

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按照“规范化管理、务实化运作、创新化推进、全优化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切实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工作职责,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办事原则,严格审核程序,规范档案管理,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和法规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适时修订城乡低保办法、操作规程等各类政策性文件,用制度规范管理,靠法规推动发展,努力提高民政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是重视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民政部门自身队伍建设,切实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思想,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教育、管理和监督并重,着力加强民政队伍的思想、纪律和作风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岗位技能等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科技、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一支业务精通、独挡一面的好队伍。努力提高民政队伍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重视社会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塑造一种爱民为民、惠民利民的好形象。

第四篇:开元民政工作汇报

开元街道民政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开元街道位于寒亭区南部,现辖9个社区,33个居委会,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万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开元街道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秉承“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立足现实,开拓进取,扎实做好民政工作,为全街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下面我就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一个中心,即以“为民服务”为中心。

我街道现有优抚对象133人,低保户555人,五保户72人,残疾人285人,老年人4320人。作为维护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众民生、民权、民利的部门,首先需要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保障好街道民政对象的基本生活。在工作中,我们结合“五访五问”、“千百万”活动深入一线,访贫问苦、访难问安、访民问愿、访富问计、访贤问策,深入了解和把握群众的真实愿望,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政策引导、村务公开、政务公示等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对群众呼声关注的灵敏度;通过贯彻现有政策、整合调动社会资源、研究出台潜在政策,真正使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做到以民为本、民政为民。

二、两个平台,即发挥好街道民政所和社区服务大厅的作用。 街道设民政办公室,在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城乡社会救助、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双拥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福利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五大项17个小项的内容。社区

服务中心大厅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服务等窗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民政服务。工作窗口设立了明显的标示牌,通过服务指南、办事须知等形式,公开服务项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等,使群众在服务大厅可办理全部事项。并进一步规范完善岗位责任、工作目标、办事流程、考核考勤等制度,设置了公开栏和投诉箱,建立起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三、三支队伍,即加强“街道—社区—村居”三级民政队伍建设。

为扭转民政事多人少、人力不足的局面,促进民政工作有序开展,街道成立了由3名民政所工作人员、9名社区民政联络员、33名居委会民政联络员(由村会计担任)组成的45人的民政队伍,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民政联络员负责各类民政事项的代办、信息的统计上报、及时反馈动态信息并监督政策的落实,有效缓解了基层民政工作压力。街道经常性地组织民政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操守和业务工作技能培训。经过对各项重点工作的政策规定、操作程序、实施办法的培训,有效提高了民政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解和工作细节处理能力,提升了为民办事能力。同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强化服务单位硬件设施,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四、四个体系建设,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基层民主体系、双拥优抚安置服务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为确保低保对象定位准确,不出偏差,我们严把“三道关”:实行“阳

光操作”,增加透明度,两级审核,三榜公示;做到“三个不上报”,申报内容不清楚的不上报,群众有异议的不上报,手续不齐全的不上报;实施“分类管理”,把好进出关。二是积极落实五保供养政策。街道现有五保户72人,其中集中供养58人,分散供养14人。为了改善和提高五保老人的供养水平及生活质量,今年我们提高了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由年人均2400元提高到2700元,分散供养由年人均1600元提高到1800元。并累计投资1200万元,分两期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了社会福利中心,厨房、浴池、餐厅、活动室、健身广场等配套设施完善,专业护理体系健全,使五保对象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三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今年上半年已救助32人次,发放大病救助款8.5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城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四是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落实临时救助制度。五是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群众生产生活损失的家庭,实施救灾救济扶助。今年以来已发放各类救助款4.73万元,救助困难户20户,71人。

(二)城乡基层民主体系建设方面:一是齐抓共管,把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把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规划,完善落实基层民主管理工作责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二是建章立制,不断提高农村法制化管理水平。督促和指导各居制定了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财务管理、治安调解、户口管理、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各类规章制度,推动村务公开的规范性。三是实施民主理财,增强财务透明度。各居成立了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对有关村政财务各项收支及使用情况实行审核监督和上

墙公布。四是推行民主决策,调动群众参政的积极性。重大决策出台之前,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干群意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收支预算方案、村政重点建设投资项目、土地发包或出让等重大事项,必须经两委会、两委扩大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四个层次的民主决策程序,方能实施。

(三)双拥优抚安置服务体系方面: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确保各类抚恤补助优待经费及时、足额发放,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1-10月份累计发放各种抚恤金65万元,其中伤残军人23人,烈属3人,复员军人101人,参战涉核人员9人,带病回乡4人,认真做好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残疾军人评残、退役士兵安置和双拥创建工作。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落实退役士兵在就业、养老、医疗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四)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通过银龄安康工程,为老年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障。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村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优待,我街道郭家官庄、雷家、张氏三等居委会,每年以股份分红、口粮款、生活补助金和过节物资等形式,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各类补助累计达1000元以上,免费为每位70岁以上老人定制生日蛋糕,并积极开展各类敬老爱老评比活动,带动形成了尊老爱老的良好村风。另外,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不断满足社会特殊群众的福利服务需求。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和网点,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福利服务。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五篇:乡镇民政工作汇报

20xx年xxxx民政工作整体思路:以解决社会困难弱势群体生活为重点。强化服务,打造一支过得硬的民政队伍。深入开展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城乡低保、防灾救灾等社会救助工作。继续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做好城乡危房改造工作。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动社会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方式,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实现“三无”的总体目标,为构建“和谐长沟”做出民政人的贡献。充分发挥村级“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强化日常服务和监督,严格执行殡葬管理的奖惩制度,圆满完成区民政局下达的任务指标。

工作的难点问题及措施:

一、问题:

城乡低保工作应退尽退难,低保对象的收入等情况核实的难度大,标准不好掌握,在核实过程中,低保对象的抵触情绪较大,不予以配合。

措施: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按照城乡低保评议制度,结合村一年四次的村民代表会议,对低保户进行评议,未被通过的,再经社保所审核确准后,上报民政局取消低保资格。

二、问题:

申请危房改造的困难户不断增多,远远超过了局给的指标,未被批准的户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满情绪仍然较大。

准备采取的措施:结合区建委关于危房改造需进行安全鉴定的规定,对申请危房改造的户,进行安全鉴定,对符合条件的户列入民政危房改造的范围。

三、对非低保对象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部分的10%的标准给予临时救助,群众一致反映太低,根据我镇因病致贫申请临时救助的困难群体看,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都较大,救助的金额起到的作用不太大。希望局进一步提高救助标准。

上一篇:民营企业调研报告下一篇:农保并入居民医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