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休假制度

2022-08-01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司员工休假制度1》,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公司员工休假制度1

公司员工休假制度

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进行有秩序的管理休假而制订。

第二条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第三条由各部门主管、经理负责监督。

第四条病假。

(1)员工休病假,超过1天要出具医院开具的假条。

(2)员工休病假的时限,应以假条上的时间为准,遇节假日不顺延。

(3)从员工转正开始,员工每年可享受5天带薪病假。

(4)员工带薪病假休满之后,如果因病仍不能上班,则应申请进入医疗期。公司将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批准其进入医疗期,员工只有在患难以治愈的病或非常严重的慢性病时方可进入医疗期。进入医疗期者,其待遇按公司医疗期制度执行。不批准进入医疗期者,又确实不能上班,按无薪病假待遇。员工连续休假经公司批准的无薪病假超过15天以后,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月发给基本生活费,按有关标准缴纳养老保险,并按规定报销医药费,其他待遇不再享受。

(5)员工无论休何种病假,必须按时递交有效的医生诊断证明,请部门经理批准,否则按旷工处理。

第五条带薪年休假。

(1)上班满6个月可开始休带薪年休假。

(2)带薪年休假遇节假日顺延。

(3)员工休带薪年休假必须考虑有关客户的要求及所在部门的工作安排,休带薪年休假必须提前两周申请,并经主管同意。

(4)公司希望员工利用带薪年休假的机会使身心得到调整。人力资源部将在每个自然开始时,通知每位员工应享受的带薪年休假。该年假的有效期为一年时终止,不再累计。

(5)员工如愿意放弃休带薪年休假,年假期间的工资按日工的基本工资的2倍计算。

第六条工伤假。

(1)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直接主管应立即到现场调查受伤情况,并立即作出处理,并进行报告至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

(2)公司根据医生的诊断确定是否需要给予工伤假。

(3)员工休工伤假享受全薪。

(4)员工休工伤假期间,应按照公司的要求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检查。

第七条婚假。

(1)女职工年满23岁前结婚带薪婚假3天。

(2)女职工年满23岁后结婚带薪婚假10天。

(3)男职工年满25岁前结婚带薪婚假3天。

(4)男职工年满25岁后结婚带薪婚假10天。

(5)男、女职工婚前体检可享受半天全薪假。

第八条产假。

(1)产假所涉及的假期,均应包含节假日,即遇节假日不顺延。

(2)员工妊娠期间每月可享受半天全薪假以供月检。

(3)员工生育可享受90天全薪产假。

(4)年龄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胎者,可延长1个月带薪产假。

(5)如遇难产,可凭医院证明增加有薪产假15天。

(6)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7)男员工可以在妻子生育后享有1天陪产假。

(8)女员工生育后的第一次流产,公司将依据医生的诊断证明给予15天带薪假,以后的流产全部按无薪病假计算。

第九条丧假。

(1)父母、养父母、继父母、配偶父母、配偶或子女死亡,可休带薪假8天。

(2)祖父母、兄弟姊妹死亡,可休带薪假4天。

第十条倒休假。

(1)员工在休息日加班后,经部门经理批准,可以享受因休息日加班产生的倒休假。

(2)员工休倒休假时,须考虑部门工作的安排,并应提前两周申请,经主管同意。

(3)员工休倒休假时,应在请假单后附有部门经理批准倒休的加班申请单。

(4)倒休假只限当年有效。

第十一条公共假日。

全体员工享受下列法定公共假日

(1)元旦:放假1天。

(2)春节:放假3天。

(3)清明节:放假1天。

(4)劳动节:放假1天。

(5)端午节:放假1天。

(6)中秋节:放假1天。

(7)国庆节:放假3天。

如国家政策有调整,则遵循国家政策。

第十二条事假。

(1)事假系无薪假,公司根据工作安排决定是否批准员工休无薪假。

(2)事假最长不超过两周。

第十三条请假批准权限见下表:

请假日期

1~3天(包括3天)

3~12天(包括12天)

12天以上

批准人

直属上级

部门经理

总经理

直接主管在一个月内对同一员工批准假期时限为5天,5天以上由部门经理批准。

第十四条请假程序。

员工填写请假单,报主管、经理批准后,送至人力资源部。

第二篇:医药公司员工休假制度

****有限公司员工休息休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绩效,根据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第三条 本条所规定的休息休假必须是员工在本公司工作期间所发生的休息休假。

第二章 休息休假 第三条 休息日及休假对象 周休息日(以下简称双休日):全体员工 第四条 休假日及休假对象

一 、法定节日:

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全体员工

妇女节:女员工

二、婚假:员工本人在本公司工作期间结婚时。

三、产假:女员工生育或怀孕流产时。

四、节育假:女员工实行节育手续时。

五、哺乳假: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员工。

六、丧假: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养父母、公婆、岳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

七、事假:本人要求并获批准的员工。

八、病假:本人由于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员工。

九、带薪年休假: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

十、探亲假: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与配偶、亲生父母或养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 。

第五条 休息休假的标准

一、双休日:星期

六、星期日。

二、法定节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公告执行):

元旦:一月一日。

春节:农历除夕、初

一、初二。 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 劳动节:五月一日。 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 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十月一日、二日、三日。

妇女节:三月八号,放假半天,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不补假。

三、婚假:

法定婚假为3天。

符合晚婚年龄(男25周岁,女23周岁)依法登记结婚的初婚夫妻,婚假为15天。 婚假的假期包括所跨的双休日和法定假日。

四、产假:

法定产假为98天,其中包含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凭医疗单位证明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员工怀孕三个月以内流产的,凭医疗单位证明,给予20天产假

女员工怀孕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流产的,凭医疗单位证明,给予42天产假。

女员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流产的,凭医疗单位证明,给予90天产假。 产假假期包括所跨的双休日和法定节日。

五、哺乳假:

哺乳假为每个工作日内两次(含人工喂养),每次30分钟。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 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

六、丧假:3天,包括所跨的双休日和法定节日。到外地处理丧事者,按路程远近给予适当的路程假期,路程假可以用年休假抵充或按事假处理。

七、事假:员工请假须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填写事假申请单。一天以内确因突发事件无法按时办理请假手续的,可口头向经理请示,征得同意后休假,并尽快补办手续;超过一天必须提前办理请假手续。

八、病假:员工请病假须提前办理相关手续,确因病情无法按时办理请假手续的,可先请同事或亲属代交医院证明或先电话请示,并尽快补办手续。病假给予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九、带薪年休假:公司实行带薪休年假制度,按照《职工带薪休假条例》执行,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十、探亲假:员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20天。

第五条 休假审批

一、 员工休假实行逐级审批制度。

二、 法定节日休假有公司统一安排。

三、 婚假的审批

员工休婚假须提供结婚登记证复印件,经助理处审核,经理同意并批准。

四、 丧假的审批

员工休丧假需到助理处登记备案,由经理同意并批准。

五、 产假、哺乳假的审批

员工休产假、哺乳假须经助理审核,由经理同意并批准。

六、 病假的审批

员工1天内休病假需由经理批准;超过1天需向公司递交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假证明和病历,经助理审核,由经理同意并批准。

七、 事假的审批

员工休事假必须向经理申请,申请通过后到助理处登记备案。

八、 年休假的审批

普通员工一天内休假由助理审核批准,一天以上由助理审核经理同意并批准。 第六条 休假期间待遇

一、 法定节日、丧假、带薪年休假:休假期间全额发放固定薪酬、应发的维护费用和提成,不扣任何薪金。

二、 婚假、产假、哺乳假:休假期间全额发放固定薪酬,绩效工资按照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三、 病假:按日扣发半天的固定薪酬,绩效工资按照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四、 事假:按日扣发全天的固定薪酬,绩效工资按照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五、探亲假:休假期间全额发放固定薪酬,绩效工资按照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如探亲假当年未使用可以转接到下一个使用。如两年未使用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注:公司一线业务人员每年有10天额外的事假,请事假10天(含10天)以内不扣工资。

第七条 休息休假的有关规定

一、婚假必须集中使用,不得断续或挪作他用。

二、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

三、哺乳假必须每天使用,不得累计集中使用。

四、带薪休年假

1、员工休假以为周期,当年未用完不隔年结转。

2、年休假休完方可请事假,否则事假必须用年休假抵充。

3、下列人员不享受当年带薪休年假: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两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三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四个月以上的。

4、员工休假时,确因工作需要而中断的,实际休假不足标准的,不足天数经助理审核后,经理可批准另行安排一次休假。

5、员工休假应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服从领导安排。

第三章 附则

第八条 本办法自员工签字之日起执行。

第九条 当国家法律、法规出现变动时,以最新的法律、法规为准。

第三篇:公司员工休假及日常考勤管理办法1

公司员工休假及日常考勤

管理办法(试行)

1目的

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规范公司员工休假及考勤管理,使全体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合法权益。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3 职责

3.1 公司经理负责员工请假的最终审批;办公室负责员工请假手续的管理工作。

4 休假管理

4.1休假种类

4.1.1法定假日包括:元旦1天(1月1日);春节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清明节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1天(5月1日);端午节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3天(10月1日、2日、3日)

4.1.2公休假日是指:星期

六、星期日。

4.1.3员工请假包括:病假、事假、婚丧假、产假、哺乳假、节育假、、年休假、工伤假等。

4.2请假的审批流程

4.2.1员工填写《员工请假申请单》,报请部门负责人审批。

4.2.2 一般员工请假2日内,由其部门主管审批3日以上者经部门主管同意由总经理审批,部门主管请假,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4.2.3 员工请假届满或提前结束休假,向人事部办理销假手续。

第四篇:XX年公司员工带薪休假制度

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制度,是世界各国劳动制度的普遍做法。

199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不另增加编制和定员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的年休假,职工年休假的天数要根据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

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劳动法和XX年4月制定的公务员法,都对职工休假事项作了原则规定,职工的休息权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从实践看,在已经实行年休假制度的单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许多职工实际上多年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职工因单位工作需要未能享受年休假的,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尽快健全我国的职工年休假制度。

XX年8月,法制办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约请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通过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将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作了修改完善,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布,自明年元旦起施行,条例的起草得到了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强制带薪休假应完善配套措施

XX年以来,中国高层多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为推进政策落实,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细则。但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带薪休假已经开始趋于强制性,拟将休假情况与单位、个人的考核、评优等挂钩,这是制度善意还是矫枉过正,引发讨论。

不言而喻,轻轻松松在家休假照样可以拿工资、补贴,是每名工作人员求之不得的事;而辛辛苦苦来上班干活,不仅拿不到补贴,甚至还有可能被取消年终评先创优的资格,则是大家都不情愿干的事。让人感到蹊跷的是,带薪休假这样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却需要政府出台硬性规定强制执行。究其原因是由于已经实行20多年的年假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早在1991年,国家就恢复年休假制度,随后出台的劳动法进一步明确了带薪休假制度,但实际享受带薪休假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不是很多。

事实上,大多数没有享受到带薪休假权利的人,并非个个都是工作狂,不知道放松心情或不顾及身体健康。问题是,良好的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据媒体报道,唐先生是沿海某市经济主管机关的中层干部,其有假难休的尴尬就颇具代表性。他已有20多年的工龄,按规定每年可以休假14天,然而自从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10多年来,他一次假也没有休过。因为他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平日里隔三岔五都要加班加点,双休日也难得休息,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休假的事情。更主要的是,不少人思维中都存有着加班加点努力工作的固有观念,自己休假之后势必会加重其他同事的工作负担,所以很难开口提休假的事情。倘若别人又顶不上自己的岗位势必又会影响工作,所以有些人这么多年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休假的事情。

毋庸置疑,一些地方政府出台强制休假制度,其本意无非是确保应该享受带薪休假的人员能够真正享受这一权利,从而保障大家的休息权和身心健康。但这一利好的事情,执行起来结果却有可能出人意料,如在很多地区大多数应该享受的人并没有因此获得很好休息。究其原因,既是因为现行带薪休假制度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的不足,也包括单位乃至整个行业的休假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制约因素,更有社会对于劳动者休息权缺乏应有尊重的传统思维的桎梏。

应该说,一些地方政府以关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出台强制休假制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仅有强制性规定,缺乏必要配套措施的话,带薪休假制度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要让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除了切实转变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休息观念外,更主要的是应在进一步完善休假制度,合理安排工作等方面加以细化和改进。如实行计划安排、轮休、换岗、家庭成员休假衔接等制度。相信只要能给大家创造一个无后顾之忧,科学方便的休假环境,无需麻烦政府出台此类强制性规定,带薪休假制度就能够得到很好地执行。

可休年假

休息权是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为了平等保护各类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条例对各类用人单位实行广覆盖,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和网民希望将年休假天数由最多15天增加为20天或者25天。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年休假天数应当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企业等单位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因此,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同时,条例还规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未休年假

确有部分职工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休假。为了保障这部分职工的权益,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未能享受年休假的,单位除正常支付工资收入外,还要支付相应的补偿。对于补偿的标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不少意见认为,应当符合劳动法关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的规定。据此,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其它休假

中国职工可以享受的其他休假主要有:寒暑假、探亲假、病假、事假等。条例对年休假与这些休假的关系作了明确规定:

第一,年休假与寒暑假。在中国,学校一直实行寒暑假制度,教职员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寒假2至3周,暑假5至6周)远远超过条例规定的年休假天数。因此,条例规定: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第二,年休假与病、事假。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在保障职工年休假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对于较长时间休病假、请事假的职工,不应当再享受年休假待遇。我们经与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反复研究,采纳了上述意见,条例规定: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第三,年休假与探亲假。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探亲假与年休假是两种功能不同的休假制度,不应互相冲抵。我们经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这种意见有道理。据此,条例删去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探亲假冲抵年休假的规定。

特殊情况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意见认为,职工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监督措施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年休假制度在许多单位特别是企业可能难以落实。据此,条例对年休假的监督机制作了3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三是,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XX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安排。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

第八条 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 本条例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员工休假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劳动纪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外籍特聘员工不适用此制度,具体内容另行规定。

第三条

休假管理原则

(一)‚合理规划,提前申请‛原则

为避免集中休假对工作的不利影响,员工在年初需要对自己的休假时间提前规划,并与直线领导提前沟通统筹安排。

员工在正式休假前,应提前告知直线领导并正式履行休假申请手续,妥善安排休假期间的工作,待请假申请获批后,方可休假。

(二)‚两级审批‛原则

员工休假申请应由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领导共同审批。 第四条

本制度中提及的‚本单位工作时间‛,指‚本单位司龄‛或‚系统内累计工作年限‛。

对于在平安系统内不同法人之间有调动记录的员工,根据‚系统内累计工作年限‛,就高确定休假标准。

3 ‚本单位司龄‛和‚系统内累计工作年限‛的核定标准,严格遵照公司《关于明确司龄相关问题的通知》(平保人“2007”92号)的规定。

第二章

假期及假期期间的工资福利

第五条

周休息日

公司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一般情况下周

六、周日属周休息日。

第六条

法定节假日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妇女节、青年节等属法定节假日。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根据国家规定,以上假日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妇女节(3月8日),女员工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在国家未明确青年节休假的上限年龄前,上限年龄暂按《共青团团章》规定的离团年龄执行;国家如有明确规定,按国家最新规定执行)。根据国家规定,妇女节和青年节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不再补假。

4 国家如有假日新规定颁布实施,则按新规定执行。 第七条

婚假

员工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并在入司后登记结婚的(含再婚),可持结婚证申请3天婚假,晚婚的(指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按当地政府法律规定增加奖励假。婚假应自结婚登记日起半年内一次性使用,过期不补假。如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根据路程远近申请路程假。路程假根据合理的实际路途时间计算,由人事部门核定给予,最高不超过4天。

婚假原则上应一次性连续安排,假期内遇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不另加假期天数。

员工婚假期间工资待遇不变。 第八条

丧假

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或配偶父母死亡,需要本人料理,可申请3天丧假。需要到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申请路程假。路程假根据合理的实际路途时间计算,由人事部门核定给予,最高不超过4天。

丧假原则上应一次性连续安排,假期内遇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不另加假期天数。

员工丧假期间工资待遇不变。 第九条

产前检查假

(一)女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做产前检查,提供孕检证明到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请假期间可视为工作时间。

5

(二)女员工在怀孕期间,公司给予每天30分钟的外出散步时间。

(三)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女员工,其相关假期及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条

产假及看护假

(一)女员工产假为连续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证明,增加产假15天,当地政府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当地政府规定执行;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晚育的女员工(年满24周岁生育第一个孩子)和生育后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女员工,按当地政府规定的天数增加产假。

(二)女员工怀孕流产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证明,妊娠不足4个月者,产假为15天;妊娠4个月以上者,产假为42天,当地政府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当地政府规定执行。

(三)进行节育手术的员工,其休假天数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

(四)男员工的配偶符合计划生育条件生育者,按当地政府规定天数可休看护假。

(五)产假及看护假原则上应一次性连续安排,假期内遇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不另加假期天数。

(六)产假及看护假期间员工工资待遇不变。

(七)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女员工,其相关假期及

6 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一条

哺乳时间

凡生育的女员工,在婴儿一周岁之内,每天享有一小时的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增加一小时哺乳时间。一日内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具体休假时间和所在部门领导协商确定。哺乳时间内员工工资待遇不变。

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女员工,其相关假期及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二条

民族假

少数民族员工可按规定享受国家民委确定的法定民族假日。民族假期间员工工资待遇不变。

第十三条

病假

员工因疾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医疗,持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享有病假。

(一)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累计工作时间‛和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累计工作时间‛十年以下的,‚本单位工作时间‛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本单位工作时间‛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2.‚累计工作时间‛十年以上的,‚本单位工作时间‛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本单位工作时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本单位工作时间‛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本单位

7 工作时间‛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本单位工作时间‛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病假病休时间连续计算,包括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二)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工资待遇:

1.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六个月以内者,‚本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二年者,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已满二年不满四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七十;已满四年不满六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八十;已满六年不满八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九十;已满八年及八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一百;

2.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超过六个月时,按当地政府规定发给救济费。

(三)‚累计工作时间‛计算公式

‚累计工作时间‛=非本单位累计工作时间+‚本单位工作时间‛

1.‚非本单位累计工作时间‛的核定

在国家未明确‚累计工作时间‛的有效核定方法前,公司根

8 据员工出具的有效证明(仅限于该员工在其它企业缴交社会保险累计时间和人事档案记载各段工作年限的累计时间),据实计算。

国家如明确‚累计工作时间‛的有效核定方法,按国家最新规定执行。

2.‚本单位工作时间‛的核定

计算起止时间为自员工入司之日起,至员工病假申请之日止,据实计算。

3.在员工未出具有效证明前,‚累计工作时间‛默认为‚本单位工作时间‛。

第十四条

年休假

各员工应在每年度1月份通过PeopleSoft系统提前规划当年度的年休假,并及时向直线领导提出休假申请,经与直线领导沟通协商后安排休假。

(一)休假年度

年休假的休假年度为自然年度,即当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当年度年休假天数确定:

1.根据员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当年度应休年休假‛天数: (1)享受标准

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5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5年(含5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8天;已满10年(含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含20年)的,年休假1

59 天。

(2)‚累计工作时间‛核定方法同第十三条第

(三)款。 但本条所指的‚本单位工作时间‛以‚年度‛为单位计算,计算起止时间为员工入司年度起,至休假当年度12月31日止。

2.新员工(含外招干部)入司当年度应休年休假天数,按照第1条第(1)款规定的天数,根据入司之日起至当年度12月31日的日历天数折算确定,其中在试用期内可申请的年休假天数,根据入司之日起至申请当日的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超过半天不足1整天的部分按半天计算,不足半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三)年休假天数对应‚工作日‛,不包括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申请的最小单位为‚半日‛,不可按‚小时‛计算。

(四)假期顺延

直线领导应合理安排员工在当年度享受年休假。对于直线领导安排员工休假,因员工本人原因且确认不休的,公司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因工作需要在当年度无法安排年休假的,直线主管及时与员工沟通并协商一致,可顺延至下一年度3月31日前继续有效(以下简称‚顺延假期‛):

1.员工应优先使用‚顺延假期‛。

2.员工在申请‚顺延假期‛时,享受天数不可超过其在上一年度未休完的年休假天数。

3.‚顺延假期‛可与当年度年休假合并享受。

10

(五)年休假期间工资待遇不变。

(六)公司对各层级管理干部(即B类及以上干部)的年休假建立‚强制休假‛管理原则。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公司可随时强制安排当年度年休假,强制休假的时间不低于各管理干部当年度年休假天数的50%。

或每年12月1日(如遇休息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各层级管理干部当年度的年休假情况,未休足天数的人员可强制安排在下一年度3月31日前休假。

(七)因工作需要未休足‚法定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补偿 1.‚法定带薪年休假天数‛的标准

‚法定带薪年休假天数‛标准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514号”的规定执行,即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因工作需要未休足‚法定带薪年休假天数‛情况的界定 直线领导因工作需要未批准员工的年休假申请,应与员工协商另行安排休假时间,员工应再次申请。

若员工另行申请一次(含)以上,直线领导仍无法全部满足员工休假需求,使该员工在次年3月31日前仍未休足上一年度‚法定带薪年休假天数‛的,应视为‚因工作需要未休足‘法定带薪年休假天数’的情况‛。

11 以上休假申请(含未获批准的休假申请)应以书面形式为准。 3.在前条规定的前提下,员工应于次年度4月1日至6月30日间,以签报形式提出补偿申请,由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领导审批确认。

4.补偿标准

在员工申请获批的次月,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应休未休的‚法定带薪年休假天数‛,应当按照该员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包含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计算未休年休假的补偿时,计算基数为上年度剔除加班及法律法规、地方政策规定剔除的其它福利津贴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八)离职员工在离职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核定

离职员工在离职当年度的应休年休假天数,根据当年度1月1日至离职日的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超过半天不足1整天的部分按半天计算,不足半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员工提出离职申请后,若当年度已休年休假天数低于以上计算结果的,员工应在正式离职日前申请休完;若当年度已休年休假天数不低于以上计算结果的,员工不得在正式离职日前申请年休假。

(九)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享受当年度年休假,已休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在下年度年休假天数中做相应扣减:

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当年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12 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当年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当年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十五条

义务献血假

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公司鼓励员工参与各种形式的义务献血活动。对义务献血的员工,献血当天给予休假半日。销假时需提供《无偿献血证》。休假期间工资以及其它福利待遇不变。

第十六条

加班调休

因工作需要,经领导批准,员工加班工作需要调休的可以申请调休。调休申请的最小单位为‚半日‛,不可按‚小时‛计算。调休期间工资以及其它福利待遇不变。

第十七条

事假

员工因私事必须由本人处理,可申请事假。

申请时间在‚半日‛以上的(含‚半日‛),应优先申请年休假或调休。待当年度年休假或加班调休享受完后,方可申请事假。

申请时间在‚半日‛以内的,事假时间按‚小时‛计。 原则上,员工当年度事假累计天数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事假期间,员工不享有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 第十八条

异地任职管理干部的假期安排另行规定。

13 第三章

请假手续与审批程序

第十九条

请假手续

员工请假须遵照先请假后休假的原则,应提前通过网上考勤系统申请,特殊紧急情况应事先征求直线领导的同意,事后应及时通过网上考勤系统进行补假。

员工请假应提前安排好本岗位工作,并指定工作交接人。

第二十条

审批程序

遵照‚两级审批制原则‛,由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领导共同审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