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管理的方法

2022-08-14

第一篇:孩子情绪管理的方法

3.3情绪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情绪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教案

【新知识点】

1.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2.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成因。 3.高中生情绪管理的技巧。 【重点难点]

★了解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原因。 ★理解并掌握高中阶段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安排】 1.引入新课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人有多少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哪些情绪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而过渡到本节主题“情绪管理”。

2.教学实施

教师:我们都知道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而且有时情绪变化很快,是不是难以捉摸,就没有规律可言呢?就高中阶段而言,这些情绪有没有共通的特点呢?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让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从感性渐渐上升到理论高度,了解情绪的内容、对情绪的体验以及表达方式等,系统全面的看待情绪问题。

教师:大家都被哪些情绪影响过?让学生自由发言,启发学生从中发现常见的情绪困扰。大多数学生都有过孤独、敌对、愤怒等情绪,这些情绪往往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引导学生总结不良情绪的成因。然后回忆,当时是怎样解决的,现在看来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事情是至今仍不能释怀的,想起来就不能自已,如果有,及时找老师寻求帮助。

3.作业设计

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孤独的时候,该怎样排遣?让学生对照扩展知识框中的内容,自己揣摩这些方法,适时践行。

行动起来:督促学生完成“习得训练”的相关作业,并落实签名;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本节心灵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高中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霍尔(G〃S〃Hall)将青年期形容为不可避免的“疾风怒涛”的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在情绪表现上出现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高中生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届此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1.从高中生的情绪内容来看

(1)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主,热情饱满,富有朝气。高中生情绪往往高亢强烈,充满激情,开始更多地考虑未来并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幻想。

(2)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发展出多样性的情感。例如对民族前途关注和深厚的祖国情怀,对个人前途和社会变革关系的情绪体验,对升学与就业的情绪体验等。

(3)情绪情感内容的社会性日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愈益丰富与提高。但是因为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局限,其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肤浅性。

(4)友谊感迅速增强,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高中生拉帮结派、哥们义气、早恋的现象比较多。这都使他们重新体验了更高层次的人际交往感受。

2.从高中生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方式来看

(1)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高中生的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取得好成绩时,欣喜若狂,沾沾自喜;一旦失败,又陷人苦恼悲观的情绪状态。这是由于需要层次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其思维方式又具有片面性,因此高中生 常陷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情绪忽高忽低、忽冷忽热,易走极端。

(2)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高中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喜怒哀乐常可从面部表情上进行判断,具有外显性的特点。但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和情绪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发展,他们的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性质。在特定的场合下,会考虑到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观,从而支配和控制自我的情感,出现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3)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高中生一方面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血气方刚”,容易为周围同学的情绪所感染。例如为了班上同学或朋友可以“两助插刀”,同仇敌忾。随着年龄的递增,知识的积累与经验的丰富,情绪将渐趋稳定。除了少数同学心智不够成熟外,大多数高中生已不会盲目从众,能用理智来思考情绪冲动的后果。

高中生的这些情绪特点与高中生的生理发展、心理水平和社会诸因素的矛盾冲突均有密切关系。

二、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面临着双重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在快速的社会变革中选择合适的自我角色,而且要调适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过多过大过强,很容易使高中生产生消极情绪,造成情绪困扰,严重的会导致情绪障碍。

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有以下四个方面。 1.情绪不稳

情绪不稳是指在外界轻微的刺激影响下,甚至没有明显外界因素刺激时,情绪易产生波动,时而悲伤,时而又喜笑颜开,令人难以捉摸。

情绪不稳的高中生比较多,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身心发展失衡导致心智能力无法控制身体从而产生冲动,使一些高中生闯下大祸,事后常常后悔不迭。

2.孤独情绪

孤独是指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失落的内心体验。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自身过于敏感,对自己缺乏了解,自大、自我中心,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只会抱怨别人;另一方面人际关系不融洽,家庭气氛淡漠,教师的人格缺陷都可能使向中生产生孤独感。

3.敌对情绪

敌对是指在个人遭受挫折而引起伽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对抗态度。分析产生敌对的原因,一人面是由于不良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所致,如父母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另一方面是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突变期,他们的成人感和独)急识增强,不想事事依赖别人,但由于他们的思维简单,情感不稳,调节能力不强,容易与家长和老师发生矛盾冲突。一些人可能会以敌对他绪来表达不满,一些人则以反抗、敌对来显示自己的独立和坚强。

4.愤怒情绪 愤怒常伴随着悲伤、羞耻一起出现。人多数人在感到愤怒时,其原始的感受是悲伤、伤害和痛苦。

高中生往往在自己被冤枉、误会、欺骗或者因他人的出言不逊、自尊心受损时特别容易愤怒。同时,在与父母的关系中,高小生常因为个人自由受限制而烦恼,为了他脱父母的干涉而不惜与父母争执。这些愤怒的情绪容易使高中生过于冲动,做出不合适的行为,过后又非常后悔。

三、高中生情绪困扰的原因

导致高中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也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内部因素。

1.生理因素

情绪的产生以脑的活动、植物性神经活动为基础,并伴随着内分泌系统、内脏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是情绪的生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中期,身心发展的失衡,使心智能力无法控制身体成熟而衍生的冲动,导致情绪不稳等。此外,有的同学由于身体各部分发育的不平衡,比如由于原先的匀称身材消失了,变得大手大脚,行动笨拙,这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扰,出现自卑、交往恐惧等消极情绪。

另外,躯体疾病、生理周期的低谷期也会使人产生不良情绪。 2.心理因素

有学者指出,青春期是“心理断乳期”,心理上处于幼稚与成熟的混杂和交替: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许多学生开始了“自我追寻”,艾利克森称之为“自我统合”。开始从六个层面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①我现在想要什么?②我有何身体特征?③父母如何期望我?④以往成败经验如何?⑤现在有何问题?③希望将来如何?概括起来就是“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这两个问题。但是统合并非易事。对高中生来说,由于受到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常常陷人无力和无助的境地,所以容易会出现烦恼、困惑、焦虑和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的混杂交织,出现挫折感。同时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冲突,个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升学和就业选择的迷茫都会造成高中生较强的心理冲突。这种内心的挫折感和心理冲突以及种种生活压力是高中生陷入情绪困扰的重要原因。

3.社会因素 心理学家指出,生活的改变和生活琐事是一般公认的生活压力的来源。生活变故是指个人日常生活秩序上发生的重要改变,会给人以紧张的甚至是痛苦的负面情绪经验。生活琐事日积月累,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以下主要从高中生的生活环境来分析社会因素的影响。

(1)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气氛、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父母情绪特征以及教养方式等。通常,父母离异是高中生最感痛苦的生活变故,会使他们产生被抛弃的严重挫折感。过度宠溺或过高期望的教养方式也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使孩子产生一种压力、内疚感。这在我国很普遍。此外,父母面临现实生活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如果家人有精神疾病者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痛苦。

(2)学校环境。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教师身心健康状况等因素。学习和学业成绩无疑是高中生最大的压力来源,也是影响他们情绪变化偎大的原因。人际关系和性爱发展的需要也经常成为高中生的烦恼,由于许多高中生还不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容易自我中心,因此,既想交朋友,又不会交朋友的苦恼常是他们情绪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因素如社会变革、社会风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等都将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变化来影响学生。社会变革过程小,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多元容易使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生陷人迷茫。由于互联网和各种媒体的普及,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展,因此,与以前的高中生相比,他们更早更深刻地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会迅速、直接地影响高中生。例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SARS事件都使一部分学生感到莫名的不安和恐惧,引发不良情绪。

四、排除消极情绪的情绪调控“五适”法

如何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情绪以化解消极情绪,有赖于良好的师生沟通,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赫尔巴特说过:“爱所要求的情感和谐可以在两种情形下产生:教师深人到学生的感悄中去,不让学生注意到即机警地参加进去;或者设法先让学生的感情以某种特殊方式接近教师的感情。”教育实践也表明:学生先喜欢老师,再喜欢教师提供的教育。教师在同学生交谈中应人积极沟通的理念,包括:相信学生有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衷地愿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情绪和情感的信号),耐心聆听学生的表述(情动乎衷而形于言),然后对情绪的诱因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时空分析与因果结合,类型分析与个案分析结合,掌握影响学生情绪的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偶然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深入地了解问题的症结,从而发现学生心锚之所在。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个人的情绪调适。因此,“教亦多术矣”(《孟子〃告子下》),就是说,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学生发展积极情绪,排除消极情绪的常用之术主要有以下五种:

(1)适己的转移调节术

适己的转移调节术就是适应自己的需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已有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使情绪得以缓和。适己的转移调节术包括注意转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种情绪状态中转移到另一种能引起其他情绪状态的事物上);思维转移法(把思维活动从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上转移到另外的情绪状态中去,从而摆脱消极的、不良的情绪的缠绕称为思维转移法);行动转移法(是将某些情绪转化为行动的方法);目标转移法(多立小目标,小目标易实现,每一个实现都能带来愉悦的满足感)等。例如,用看电影、上网、下棋、打球、郊游等使其精神上得到自慰,从而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2)适合的音乐调节术

选用适合自己欣赏的乐曲,调节自身情绪的方法即适合的音乐调节术。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能起调节作用,促使身体内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酸胆碱等物质的分泌,从而起到镇静、调整心律、改善肌肉紧张程度等作用。如烦躁、易怒时听的乐曲有:琴曲《流水》、二胡曲《汉宫秋月》、琴曲《阳关三叠》;焦虑不安时听的乐曲有:琴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适合精神抑郁时听的乐曲有:笛子独奏《喜相逢》、二胡独奏《光明行》、京胡独奏《夜深沉》、《步步高》、《春天来了》、《啊,莫愁》等。

(3)适当的激励调节术

适当激励调节术就是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自我激励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将情绪激起的能量调节、引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积极激励自己的良好情绪,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

(4)适度的宣泄调节术 情绪的宣泄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方式。直接的方式就是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宣泄情绪;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其他途径宣泄情绪。两种方式都不可伤害他人、损害自然危害社会。宣泄量应适度,如大哭、大闹、拍桌打椅、摔书本、砸东西等都是过度宣泄。

(5)适宜的理智调节术

“理智”指辨别是非、利害关系,这种理智思适合学生水平,宜于学生接受的,就是在学生的消极情绪爆发时,用他做得的理性知识唤醒他,启迪他。对于每个同学来讲,应该在平时增强自己的意志力,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个因情绪冲动而失去理智。

无论是上述哪种方法的采用,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因为学生是各科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身情绪调控的主体,所以应增强学生的主体认识,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何,即自我觉察、自我探究、自我肯定、自我纠正。

【思考与讨论】

1.高中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从高中生的情绪内容来看:①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主,热情饱满,富有朝气。高中生情绪往往高亢强烈,充满激情,开始更多地考虑未来并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幻想。②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发展出多样性的情感。例如对民族前途关注和深厚的祖国情怀,对个人前途和社会变革关系的情绪体验,对升学与就业的情绪体验等。③情绪情感内容的社会性日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愈益丰富与提高。但是因为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局限,其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肤浅性。④友谊感迅速增强,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高中生拉帮结派、哥们义气、早恋的现象比较多。这都使他们重新体验了更高层次的人际交往感受。

(2)从高中生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方式来看:①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②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③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2.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情绪不稳;②孤独情绪;③敌对情绪;④愤怒情绪。 (2)导致高中生情绪困扰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也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内部因素。①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3.排除消极情绪的情绪调控“五适”法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1)适己的转移调节术,包括注意转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种情绪状态中转移到另一种能引起其他情绪状态的事物上);思维转移法(把思维活动从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上转移到另外的情绪状态中去,从而摆脱消极的、不良的情绪的缠绕称为思维转移法);行动转移法(是将某些情绪转化为行动的方法);目标转移法(多立小目标,小目标易实现,每一个实现都能带来愉悦的满足感)等。

(2)适合的音乐调节术。选用适合自己欣赏的乐曲,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能起调节作用,促使身体内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酸胆碱等物质的分泌,从而起到镇静、调整心律、改善肌肉紧张程度等作用。

(3)适当的激励调节术。适当激励调节术就是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自我激励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将情绪激起的能量调节、引到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积极激励自己的良好情绪,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

(4)适度的宣泄调节术。情绪的宣泄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方式。直接的方式就是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宣泄情绪;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其他途径宣泄情绪。两种方式都不可伤害他人、损害自然危害社会。宣泄量应适度,如大哭、大闹、拍桌打椅、摔书本、砸东西等都是过度宣泄。

(5)适宜的理智调节术。“理智”指辨别是非、利害关系,这种理智思适合学生水平,宜于学生接受的,就是在学生的消极情绪爆发时,用他做得的理性知识唤醒他,启迪他。对于每个同学来讲,应该在平时增强自己的意志力,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个因情绪冲动而失去理智。

无论是上述哪种方法的采用,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因为学生是各科,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身情绪调控的主体,所以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总识,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何,即自我觉察、自我探究、自我肯定、自我纠正。

第二篇:如何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句话:“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成才,情商占80%,智商仅占20%。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情商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

究竟什么是情商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将情商(简称EQ)定义为“拥有认知我们自己的感受以及他人感受的能力,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并且维系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不过,对于爱子心切的父母来说,往往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体会到持续的快乐、开心等正面的情绪,不希望孩子经历愤怒、嫉妒、沮丧、失望、悲伤、焦虑、不耐烦等负面情绪。有些父母甚至还会给这些负面情绪贴上道德的标签,如果两个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发生打闹,我们总喜欢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而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因为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夺而产生的愤怒情绪,借由身体语言进行表达的行为表现。

其实,情绪是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对错的。只要我们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遇到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孩子无法了解这些感受,他就不能学会认知自己的这些情感,当别人经历这些情感的时候,他也无法去理解,更谈不上管理好自己的这些情感。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只会发泄自己的这些情绪,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0—5岁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时期。丹尼尔戈·尔曼强调,人们 EQ的形成开始得极早,婴儿已经开始感受和学习,进而在整个童年期逐渐形成,建立我们已有的观念,孩子脑部的发展在0-5岁时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别在情感能力的学习方面。丹尼尔·戈尔曼和他的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就训练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些孩子在八岁时,他们的身心状态会更好,他们的学习和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会表现更好,身体也会更健康。

由于认知能力和心智水平逐渐提高,小学阶段的孩子比学龄前的孩子更能理解自己的情感,能识别情感背后的原因,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呢?

让孩子学会暂停自己的情绪

“冲动是魔鬼”,我们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当人在情绪而非理智操控的情况下,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我们

要让孩子学会从潜意识做主掌控的“冲动反应”状态,进入到意识做主掌控的“理性回应”状态。只有在意识主宰的情况下,人才有办法去做新的选择,才能够有效地去解决情绪问题。

那么怎么才能从潜意识状态,就是情绪控制的状态进入到理智控制的状态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暂停,让自己先冷静,然后再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喜欢在生气的时候动手打人的孩子,可以让孩子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预先设置只要举起手,在脑子里马上就会有声音大声喊“停”!

我教给伊伊的暂停方式是,让她给自己设置一句话,当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就下意识地说:“我很生气了!”听到这句话,别人就会明白她快要控制不住了。这句话也是在告诉别人需要赶快离开现场了。

引导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的情绪波动暂停以后,父母就要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这就需要父母成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认可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压制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我们还要帮助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找到一些恰当的与情绪对应的词语,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让孩子更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父母是孩子的情感导师,我们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教孩子掌握一些表达感受的词语,让孩子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当孩子被作业难住时,可以对孩子说“你现在很郁闷吧!这道题好像很难”;当孩子被别人欺负时,可以对孩子说“你现在很伤心吧!”;当孩子被误解时,可以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很委屈啊”等等。

2、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基本常识,让孩子了解当遭遇某种情绪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比如,当人们害羞时,脸会变红;当人们愤怒时,会咬牙切齿;当人们沮丧时,会垂头丧气;当人们高兴时,会手舞足蹈等等。

3、利用可视化材料来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通过绘本、视频、照片或图片等可视化材料,声情并茂地告诉孩子别人经历的不同感受。比如,“这张图片中的阿姨正在为丢了手机伤心不已,眼泪快要掉下来了”;“电视里的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妈妈,害怕得大声哭了”;跟孩子一起读绘本的时候,可以讨论故事中的人物的感受,“艾玛奶奶走了,思达是不是很难过啊”等等。

4、教孩子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来识别他人的感受。我们经常会带孩子出去玩或去超市购物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多留意一些场景,观察和识别他人的情绪。比如,很多人一起排队时突然看见有人插队,让孩子观察被挤到后面的人的反应,了解他人生气的感受。

5、利用机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我们既可以利用真实场景,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为孩子创造机会描述自己的情绪。比如,“你是不是还在为弟弟搞乱了你的抽屉难过呢?你生气了吗?”;“如果你的金鱼死了,会很伤心吗?”等等。

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不分对错的,都是人性的体现。任何人都会体会到快乐、痛苦、抑郁、嫉妒等令人愉悦和令人伤心的情绪。而父母却往往不希望孩子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但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就会去压抑这些不良情绪。

情绪是可以面对的,不需要被压抑的,是可以被接纳的,疏导的。当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自控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伊伊的很多爱好,往往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看不懂。她每次出门,最喜欢捡拾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常常把这些分文不值的东西带回家。这些成人眼中的“垃圾”,却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宝藏。

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盒子来装她捡来的东西。而爱干净的外公,往往看不惯伊伊的这些行为。有一次,趁大扫除的时候,外公把伊伊的宝藏进行了彻底清除,她眼里的很多“宝贝”都被外公扔进了垃圾桶。

伊伊知道后,跟外公大哭大闹了一番。一边哭一边指责外公:“我的东西,你为何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把它们扔掉了呢。你赶快去垃圾桶捡回来。”等外公下楼去看的时候,这些“宝贝”已经被清洁工拉走了。伊伊只好气得跺脚,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伤心和对外公的气愤。

“宝贝,这些东西是你辛辛苦苦捡来的,有一次为了捡一块漂亮的石头,还差点掉进水里了。如果是我,也会很珍惜这些宝贝的。现在已经被拉走了,你就是把地板跺穿也没有用啊!爸爸知道,你一定很难过,对吗?”伊伊慢慢停止跺脚,非常伤心地哭着点了点头。

我接着对她说:“但外公也是为了让家里变得更整洁,才会收拾这些东西的。你现在无论怎么对他生气,那些东西都不会长腿跑回来的。外公每天都给我们拖地抹屋,买菜做饭,是不是很辛苦的啊?”

听到这里,她若有所思,由刚才的大声哭泣转为低声抽泣,还哀求说:“爸爸,你能不能告诉外公今后不要乱扔我的东西啊?他老是把我的东西扔到垃圾桶。”外公正好在旁边听到,赶紧答应她以后一定先问问她再收拾。

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我马上接着外公的话说道:“伊伊,爸爸以后带你去更多的地方旅游,然后捡更多的宝贝回来收藏。如果把你的收藏箱挤破了,那该怎么办啊?”

听说要带她出去旅行,伊伊马上破涕为笑:“我们明天就去厦门玩吧!妈妈说那里的海滩有很多贝壳,我要捡一大箱回来。”

“宝贝,哪有这么快呢?爸爸答应你,春节后我们全家都去厦门海边晒太阳,捡贝壳。”说完,我们还进行拉钩确认。吃了定心丸的她,又手舞足蹈地跑去给全家人通报我们的旅行计划。

让孩子体验父母如何管理情绪

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在教育女儿的时候,也会遇到情绪崩溃,控制不住的时候。比如,有一次,伊伊对别人出现很不礼貌的举动,我让她一个人反思,但是她非但没有认识到错误,反而情绪激烈地说:“你不是我的爸爸了,我没有爸爸了!”这句话让我怒火中烧。面对这个令人生气的场面,我是这样调节自己情绪的。

首先,我大声地说:“你这样说爸爸很生气”,然后我离开她,让自己先冷静冷静。

其次,当我冷静以后,我以观察者的身份重现了当时的场景,当我教育孩子的时候,因为我采取的教育方式,孩子很抵触,说了很伤人的话。我觉得很生气,有挫败感。

接下来,我剖析了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我会有这样的情绪,是因为觉得她怎么会这么没有礼貌,而且不知好歹,我处罚她了,她还不改正。我其实最需要的是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改正错误。

然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女儿不是故意和我作对,是因为我的做法让她情绪激动,她是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说出那番话的,而且还不是她的真心话。

最后,我的建设性行动是:我要采取一个她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于是,我改变了最初强硬的让她自己反省的方

式,而是先告诉她爸爸其实很爱她,不能忍受她说的不要爸爸的话。而且,爸爸还很生气她的不礼行为貌,因为讲礼貌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我还顺势讲了一个没有礼貌的小猴子的故事。

结果,女儿很配合,她的情绪也完全平复,而且最后我也达到了我的初衷,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做出改变。

第三篇: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

第一招

第二招

第三招

第四招

第五招

第六招

第七招

第八招

第九招

第十招

引导孩子宣泄不满情绪让孩子有自选课题的权利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把顾客的角色换成孩子别让工作忙成为你的借口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处理任性态度注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

第四篇:接受孩子的情绪

上星期某晚陪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小区中心花园里玩,结果儿子有一只脚掉到水池里了,儿子很沮丧,快要哭了,我就让儿子赶快回来, 我:看你鞋子和裤腿都打湿了。

儿子:是的,我的脚也湿了,我没有小米果他们能爬。

我:没有看出来呢?

儿子:是哈,我没有他们能爬,他们都没有掉进水池。

我:掉进水里是令人很沮丧的哈

儿子:是的,我希望自己更会爬一点。

我:我刚才提醒过一次,你要小心的

儿子这时很生气,没有理我。我突然发现我不能这样说,我就改变语气继续和他聊。

我:你希望能像蜘蛛侠那样的体魄和攀爬能力,对不?

儿子:是的,那样我就可以比小米果他们能爬了。

我:你可以比他们都爬得快,爬得稳。

儿子:是的,下次我可以比他们都爬得快,而且不会掉到水池里了。 我:是的,你会爬得更快更稳。

儿子这时开心地拉着我的手,爬楼啦。

要是在以前,我通常会说:“妈妈提醒过你的,在水池里边玩耍要小心,要小心,你就是不听话,看嘛,现在掉水池里了吧。”我要是这样的话,涵涵很可能会哭出来,不再理我自己上楼去了。

通过这一年来的不断学习和看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你越试图驱赶孩子的不快,孩子在这种不快的感觉中就陷得越深。相反,你越能坦然地接受孩子的懊丧情绪,孩子越容易很快忘掉这些烦恼与不快。就像费伯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里说的:你若想要一个幸福的家庭,就一定要允许孩子把他们的种种不快表达出来。

第五篇:尊重孩子的情绪体验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愉快而热烈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课堂上,也是以鼓励、关注为主。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认知方式、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代替学生去思考,去规定结果。教师的任务是提出问题,提出那些学生关心的、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答案应由学生自己去找。而答案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一般地讲,也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在情绪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情绪的合理性、积极性、适度性、稳定性和互助性。

每种情绪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诱因或者刺激。如愉快,来自考试得了高分;愤怒,来自坏人偷走了学校的电视机。这些情绪与诱因(或者刺激)是紧密联系的,也是他人所认可的。因而,这些情绪的产生是合理的。相反,如果知道学校的电视机被坏人偷走了,却没有愤怒的情绪,而是淡漠待之;考试考得很不好,却没有懊丧的情绪,而是洋洋自得。这种“冷漠”的情绪,“洋洋自得”的情绪,就是不合理的。

另外,情绪指向与发泄也有其合理性。受到爸爸批评,产生不服气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受到爸爸的批评后,把不服气的情绪发泄到小伙伴身上,迁怒于小伙伴,就是不合理的了。

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利的情绪,是积极的情绪。如:愉快、活泼、乐观、热情、宁静等。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不利的情绪,则是消极的情绪。如:抑郁、躁狂、悲观、冷漠、冲动等。对小学生进行情绪的积极训练,就是要让他们尽可能地保持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情绪。

情绪在程度上也是有区别的:

有点不满意——轻度的不满意情绪;

非常不满意——严重的不满意情绪;

眯眯笑——高兴的情绪;

哈哈笑——非常高兴的情绪;

害怕——一般性的情绪;

恐惧——比较强烈的情绪。

置身一种情境,面对一种刺激,会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健康的情绪状态。但是,不少小学生会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李同学的新书碰掉在地上了,遇到这种事情,谁都可能产生些许不愉快的情绪,可是李同学的反应却是大发脾气,这个同学已道歉了,他还不依不饶。李同学面对的是轻度的刺激,产生的是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就是情绪的过度反应。也有另一种情况,即面对的是强度的刺激,而小学生产生的却是很轻微的情绪反应,这样的情绪反应同样是不适度的,同样需要进行情绪适度性训练。

俗话说:小孩的脸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的确,情绪不稳定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是情绪的发展还不成熟的标志。逐步引导小学生做情绪的主人,要逐渐增强调控情绪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引导小学生关心自己的情绪,而且要引导小学生关注别人的情绪;不仅引导小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而且要引导小学生学会改变他人不良的情绪;在他人遇到情绪问题时,给以积极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互动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在于发现学生最关心、最需要的方面,确定几个层面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学生的自我思考及团体讨论过程中去领悟一些道理,体验一些感受,学会一些技巧,增强一些能力。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下一篇:弘扬雷锋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