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用文写作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做了三方面的论述: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其次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最后把严格要求和表扬鼓励相结合。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第一篇:应用文写作论文范文

基于写作过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在对比分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以写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的设想,并详细论述了与其相关的课程结构、课堂教法等课程建设问题,为课堂教学突破瓶颈、提高效率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途径,为进一步创建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的、结构相对稳固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写作过程 应用文写作 教学模式 课程结构 课堂教法

[作者简介]王养正(1961- ),男,陕西户县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文写作教学。(陕西 咸阳712000)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近年来,我们应用文写作教学突破了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导的讲授模式,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将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当中,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我们先后引入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突出了写作训练的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令人困惑的是,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一个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相对稳固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事实上,长期困扰我们的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相互脱节、写作能力与专业能力相互脱节等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而有效的解决,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瓶颈。近年来,职教理论专家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研究以及一些专业在课程建设当中应用这项理论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一、应用文写作的课程特点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为首的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在研究德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这种以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为目的的课程模式,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中突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课程模式,成为各个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新的亮点。基于这点认识,我们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特征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发现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素之间存在着诸多相通或相同之处,继而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最适宜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的课程之一。由此,我们产生了开发应用文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兴趣和动机。

1.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工作环境和过程为其搭建平台。应用文写作是一项具有积累性、经验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力,是写作者各种能力的综合表达,具有形成时间较长、培养过程复杂的特征。在教学中仅仅依靠讲授写作知识或者进行单纯的写作训练很难实现培养目的,因而,营造一个包含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写作环境,对学生实施综合性的写作教学便成了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的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其核心强调通过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理论开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模式所特有的系统化、综合性特征在客观上为培养学生这种内化了的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2.应用文写作的程式性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关于课程内容序化结构与序化形式的思考。应用文写作虽说文体繁多、体系庞杂,不同文种的格式呈现着各自的形态,但是,其所具有的程式性特征则显示着同一文种内的不同文体则呈现着基本相同的结构状态,预示着不同的写作者在各自的写作活动中都是按照大致相同的步骤或模式来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说法,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其意义在于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关于课程内容序化结构与序化形式的思考,使我们能够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求,从具体化的写作过程的要素中把握相对固定的环节,在一个动态的结构中把写作技能与写作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为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分步骤的写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写作理论知识具有过程性知识的显著特征,只有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写作过程,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写作理论和实训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任意偏重于哪个方面抑或等量齐观的对待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两者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实现这一结合的前提是我们对应用文写作知识性质的认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分为学科体系的陈述性知识和行动体系的过程性知识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是用符号组成的概念和定理、原理等,是强调“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过程性知识是关于经验和策略的知识,是回答“怎么做”“怎么做更好”问题的知识。应用文写作知识的侧重点不应该是阐释相关写作概念“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应该在于向学生说明某一篇文章“怎么写”“怎么写更好”的问题。显然,写作知识属于过程性知识,不能够也无法将其当做学科知识去讲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写作的某个真实情景之中,带着具体的写作任务,以解决具体的写作问题为目的去学习写作知识,在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训的有机结合中学会、学好具体文体的写作。

4.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实现写作过程與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应用文写作课程广泛开设于各类职业院校的各个不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理所当然要与本专业的知识密切结合;应用文写作包括诸多文体,不同的文体涉及诸多相关学科知识,教学内容注定了要与相关学科内容紧密相连。这些情况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具有内容复杂、教学难度大的特征,而这个特征恰恰是长期制约教学效率的瓶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工作过程都是一种包含专业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活动过程,因而,教学的过程应该同时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一理论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难题、突破教学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实现写作过程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广阔前景。它启发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和合理整饬各类教学资源,重新搭建一座“互通式教学立交桥”,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途径实现写作过程与各类专业知识、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

二、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和具体实施流程

近年来通行的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大都是按照模块课程理论设计的。这种模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写作理论和写作训练两大模块,以文体介绍引领和组织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教师在教学中先讲解写作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文体写作训练。这种模式希望利用理论模块实现写作知识的储备,认为讲过知识后学生就能学会写作。结果却造成写作知识传授的“空对空”,而训练模块也因为缺乏一个具体的载体导致写作实训也常常“空对空”。写作知识与写作实践之间存在的关系学生过后并不清楚。

1.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灵魂在于将学生的学习置身于一个充满各种问题的现实工作环境中,引导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去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按照这一原则设计的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如图2所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课程的传统认识。让学生先明确“写什么”之后,再主动去学习“怎么写”。这个“写什么”并不是仅仅给学生出一个作文的题目,它应该是对于完成工作任务方式的具体表达。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模式中先讲授理论后进行实践的顺序,用写作任务主导写作理论,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在写作中求知,在求知中写作。整个课程融合写作理论与实践、专业能力与写作能力、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为一体,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其写作能力的目的。

2.实施写作课堂教学过程的理想思路。特定的课程的结构模式必然需要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写作过程系统化课堂教学的实施远远不像给材料作文那样简单,之所以叫做系统化,是因为教师要在有限课堂时间内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为线索,既要串联、整合相关的专业事务、文体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会以严谨的态度掌握各种科学的表达方法。如何用写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好这些活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能否找到一个相对稳固的课堂教学方式自然成了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不管具体的职业岗位多么不同,任何一个人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完成任何一项工作任务时总是在一个包含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的普适性的思想指导下实现的,而这一普适性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是不变的,始终显性和隐性存在于一切人的一切的工作过程之中,代表着人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指挥着人去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而人的具体行动的完整性,也以这六个步骤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通过与写作全部过程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完整地概括了写作过程的调研、立意、构思、表达、审核、评价等六个最重要环节(如图3所示)。这使得课程开发有了一个赖以支撑的基础,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因此有了一个可以掌握的机制。我们在引导学生明确了写作目的之后,便可以在具体化了的写作过程中实施教学活动。通过“调研”环节的学习,完成对各种写作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包括相关的专业问题处理,明确写作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立意”环节的学习,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具体的策见和措施,确立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通过“构思”环节的学习,要在学会正确思维方法的同时,掌握某一类文章结构的规律;通过“表达”环节的学习,要学会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表情达意的辅助形式。而教师通过“审核”环节的实施,要在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在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环节的实施,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估,并将评价的结果计入学生的课堂学习档案,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以练代考,改变过去那种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简单评价方式。

3.教学活动的重点。我们认为,完整地按照六个步骤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过程的基本活动经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要等量齐观地对待这六个步骤。作为一门写作课程,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侧重于教会学生怎么写作。我们可以同样按照应用文写作不同的作者写作过程大致相同的特征,在“表达”阶段的教学中依照在“构思”阶段通过讨论制定的写作提纲,遵循文章的结构次序,组织分步骤训练。根据具体的写作背景和要求,确定训练的主次、详略或疏密。

4.实施写作过程系统化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完整理解这六个具有普适性的写作步骤的前提下,可以用案例的形式提供一个包含着具体写作任务的真实情景,组织学生分阶段进行写作训练。训练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安排写作任务要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写作中的问题去学习相关的写作知识,在不同的写作任务之中,对于写作知识的学习应该各有侧重,互文见意;要有机地实现写作能力与相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结合,把写作当做一项综合性工作任务来完成;各个步骤的训练和学习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文体中应该各有侧重,不能等量齐观;应提供包含不同写作情景的真实案例,以期实现多个文种的训练目的;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力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

三、結束语

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将教学目标由过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效地扩充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阶段性教学实践表明,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为将来从事写作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长期难以解决的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相互脱节、写作能力与专业能力相互脱节等问题,是一种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相对稳固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有效实施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广大写作教学人员在学校的支持下,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工作中做好以典型的职业任务分析为载体整合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大胆进行教材创新;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创新;试行以练代考的学习评估体系,积极推进评估创新;探索应用文写作与各类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弹性学制,稳妥进行学制创新工作。教学工作者如果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写作任务为中心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基于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必将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主导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2]孔凡哲.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成分与课程教学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3).

作者:王养正

第二篇:浅析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做了三方面的论述: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其次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最后把严格要求和表扬鼓励相结合。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关键词:中职生;写作能力;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的专业课,实用性很强,但是因其课程的程式化、单调性、枯燥性,长期以来,不受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写作能力低下。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就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有了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制定近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老师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考试成绩分析,帮助学生量身裁衣,制定切合自己的近期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制定的目标。如学习书信里的倡议书、申请书时,有些学生觉得无话可说,不交作业或者抄袭作业。先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写封信,选择优秀作品让学生自己在班级中朗读,尤其是经常不交作业的同学,老师适时地表扬、鼓励,让他有种备受瞩目的成就感,然后顺势引导倡议书、申请书等文体的写作。遇到学困生多加辅导,让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近期目标实现后可以制定远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了兴趣学生遇到写作课不惧怕、不逃避,慢慢坚持良好的写作习惯就会形成,写作水平也会提高。

(二)

多参加社团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中职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多,学生也乐此不疲,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社团活动作为写作教学的课堂阵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写作,遇到问题也会亲自去查,借助网络,开展项目教学法。如学校的文艺演出,推荐普通话好的同学做主持人,在全班征集节目串词择优选择。还有学校每年实训作品展的解说词、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橱窗板报等。通过实践锻炼,学生会明不足而后补,写作水平会得到明显提高,在实践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

丰富教材内容,吸引学生写作的兴趣。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应用文写作课程专门的教材,应用文教学随意性大,内容单调,文体较少,不能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地延伸拓展,由此及彼,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多训练一些实用性强的文体。如求职信、介绍信、聘书、合同、计划、总结等,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相联系,并通过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

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写作方法的形成都是在课堂完成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本身枯燥无味,提不起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新颖、别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老师吃透教材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多样,吸引学生的眼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导入新课方法多样

新课的导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有意识的进入新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首要条件。《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在學习单据时,用曾经写错单据发生的故事导入新课,在涉及财物时数字一定要大些,学生就会记忆深刻;学习启事时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拟一则寻人启事或者招领启事;学习广告时可以用画面、图片、视频导入新课,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问题导入、资料导入、复习导入……只要老师认真备课,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就会有多种多样导入新课的方法。

(二) 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激情的老师表情丰富,变化多端,时而微笑颔首,时而严肃悲戚;有激情的老师词章丰富,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有激情的老师授课节奏急徐有致,抑扬顿挫,时而铿锵有力,时而细雨如风。长此以往,会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无形中会积累大量生动的词语,精彩的文句,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和口头交往中。学生也被教师的激情所感染,因情生情,老师在举手投足间叩击学生的心灵。

(三)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模式是讲授格式——文本练习——检查更正,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上课内容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老师应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如学习说明书时让学生找家里药品的说明书,化妆品的说明书;学习合同时用情景教学法,把学生分为甲方乙方,让学生去拟合同;学习申请书、倡议书可以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把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处在手忙脚乱的状态之中,积极思考,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

三、严格要求与鼓励表扬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严要变坏。”中职学校课堂纪律混乱,有些老师放任自流,教师学生两张皮,你讲你的,我干我的,互不干涉,教学没有质量可言;有些老师能够严格要求,对于违纪学生,处理方式不当,个别学生顶撞老师,严重挫伤了老师工作的热情。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一方面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严罚迟到早退,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的同学,不能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包括应用文的格式、组织语言、标点符号,尤其是细节性的错误做到有错必改,有误必纠。长此坚持,学生会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当然,不能一味地严格要求,严肃处理,必要时多表扬、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给我一句赞美的话,我可以快乐三个月。”每个人渴望被别人认同,得到他人的赏识,尤其对自卑、敏感、沉默的中职学生而言,适时表扬、赞美、鼓励,发挥学生更大的潜能。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老师的教法传统陈旧。笔者主要以这两方面作为突破口,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而展开。只要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循序渐进,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孔祥戥编著.应用文写作教课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金英主编.应用文写作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郭庆玲,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职教中心。

作者:郭庆玲

第三篇:改进应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摘 要: 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应用写作教学不仅注重理论性,而且注重实践性。本文从应用写作课程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出发,分别从学校、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应用写作教学 实践性 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21世纪初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写作课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具备写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能否得心应手地撰写应用文,已成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校作为以工程类学科为主的实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应用写作课尤为重要,因为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有的进入公司从事文秘工作,有的进入财税部门工作,但更多的是从事诸如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电子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操作等技能性较强的工作,这些工作都与日常的应用文写作密不可分。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我校的应用写作课程开设较晚,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拥有这种实用性写作能力,配合我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我从学校、教材、教师、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加强和改进应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重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建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写作》1981年第5期《作文要道》一文中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叶老的这句话,在当时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那以后,应用写作就成了各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公务员制度的逐渐实施,新的应用文种不断增加,学习和运用应用文的热潮在国内掀起,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和研究在不断升温,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

目前,应用写作课是许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但许多院校对其一直不够重视,把它当作普通的基础课来对待,没有重视它的特殊性,即没有把它当作一门技能来认识,在各课程中处于弱势,最主要的表现是课时安排不足,一般只有30—36课时,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除文科类院校普遍开设这门课之外,理工科院校常常忽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建设。

二、选编更为科学的教材

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课程教材建设是关键。目前有关应用写作的教材很多,但良莠不齐,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现有的应用写作教材体例基本遵循“基础理论”和“文体写作”两大块。而在文体写作一块,有基本依照先文体知识介绍,再例文阅读,最后习作训练。这是一种重理论轻感知的体例,有悖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其次,从教材的模块来看,一般开篇就是行政公文写作,接下来是事务文书、科技文书、财经文书、法律文书等的写作,这些文体,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程式,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来填充文章内容,这对于没有任何职务、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来讲,无从下笔,更不用说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了。最后,由于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的特殊性,适合的优秀教材比较缺乏,普通院校的教材往往针对性不强,而且内容老化,例文陈旧,时效性不强,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写作教学的需要。

要解决教材不适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在现有的众多应用写作教材中,选择文种丰富、体例完善的教材,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的模块包括行政公文、公关文书、事务文书、法律文书、财经文书、会议文书、科研文书、申论八块,体例包括文种概述、(各部分)写作要点、模式应用、实例示范、指点迷津、练习案例、知识链接。这部教材文种全面,内容丰富而不繁杂。

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生活储备不能符合应用写作的要求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行政公文”这一部分适合中文类的本科学生,而对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部分对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帮助不大,因为他们很少能到国家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而几乎所有的教材这一部分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我们对文种进行了选择,对行政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通知”重点学习,删除其他的如“命令”、“决定”等一些应用较少的文种。

教材的选用要注意更新,伴随着新事物的产生,新政策的出台,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文种,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体现对市场的跟进性。如“申论”,它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一门基本科目,就应该收进教材。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我们还补充进了一些和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种,如借条、收条、各类启事、申请书等常用的条据和文种。我发现,学习这部分很有必要,因为许多学生不会写请假条,大多数学生不会写借条,不是格式有误,就是措辞不当,有时意思还表达不清楚,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完全写对汉字的大写数字。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日常应用文应该补充进教材。

以上是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组织教师动手编写符合专业和课程需要的校本教材,并辅以配套例文。

三、教师加强自身建设

与普通写作一样,应用写作教学师资欠缺。大多数高校讲授应用写作的教师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应用写作的实际训练,他们更熟悉的是文学领域或语言领域。

应用写作教学的应用性,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要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既能动口又能动手,最好是“双师型”教师。要达到“双师型”的标准,专业教师可到学院的行政机关兼职从事机关文字的写作工作,从实际出发,中短期结合,这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就会变成既能讲又能写的“双师型”教师。

但“术业有专攻”,人的兴趣、精力、时间等是有限的。高校里优秀的应用写作专业教师匮乏的现实还会继续。我们可以尝试“人力资源共享”的方法,请企业里有着丰富文书写作经历的行家里手兼任应用写作教师,或者定期请他们给学生开设一些讲座,来弥补专职教师的不足。

另外,专职应用写作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及时更新。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是胜任工作的。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及时“开源”,我们的知识之“库”就会枯竭,抱着一本教材,“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所以,教师要有时代紧迫感,开阔视野,加深对新事物、新政策的理解。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但目前不少应用写作课程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有时甚至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不能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目前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应用写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着眼于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因此除了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之外,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缺少实践环节的应用写作教学是“纸上谈兵”,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的作用,理论不可讲得过多,点到即可,相对于整堂课来讲,理论的讲授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前文分析了教材的缺陷,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应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制订出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这个“序”,首先应该是由易到难的顺序,先讲授日常应用文,如请假条、借条、收条、留言条等,接着讲授书信、申请书等,慢慢进入到事务文书,如调查报告、规章制度等一些较难写作的文种。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会得以树立。应用写作最忌一开始就学习行政公文。其次,“序”还有由感性到理性的意思。如果像大多数教材先讲理论知识,再进行范文学习,必然会使学生感到空洞、枯燥、乏味,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感性认识先于理性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例文赏析提到每一文种的开头来学习,然后上升到理论,这种教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走出课堂,实训演练。应用写作教学应让学生会写现实中实用的文书,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技能的获得不能完全理论说教,或多媒体模拟。最为直接的,应是依赖实训场所,即通过实训演练来获得技能。一方面,学校本身可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机会资源进行写作训练,如学校召开职代会、学代会、运动会等,为这些活动写通知、开幕词、闭幕词,撰写活动计划等;大学社团选拔学生干部,可动员学生针对某一职位,写竞聘词;班级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负责完成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等;利用学校的日常资源,搜集各种海报、寻物(招领)启事、通知、通报等,加以修改和评价。即把校园生活融入到学习之中,在实训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将社会作为实训的场所。比如可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教师汇总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的平台,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让学生体验企业生活,完成企业运转过程中应用文书的写作。

以上三种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其它还有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现场写作法”、“范例教学法”、“比较法”等一些更为具体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些都切实可行,已普遍被有识之士认同,前贤论述备至,在此不再赘述。

五、改革评判办法,采用综合的考核方式

目前,学生的作业基本为文体写作训练,如模拟场景、案例写作等,学生的作业即为作品,对学生作品的评判常常采用教师逐篇评改、集中讲评的方式。这种评判办法虽然能解决写作中的共性问题,但忽略了写作行为的个体性,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对学生作品的评判办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促进写作训练的进行,巩固写作训练的成果。

除教师评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常规方式外,还可采用面批的评改方式。教师提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工作量考虑,每次训练可面批部分习作。利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彼此习作的优劣,查漏补缺,增强教学效果。

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两个结合、两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即平时和期末相结合,以期末成绩为主;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表现为主。配合学校的相关要求,在考核方面采用两大块: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讨论及表现,完成作业的质和量,参加各类相关比赛,以及作品的发表、获奖等。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每学期开始即向学生宣布此项规定,以开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练笔环境。期末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能力考核两大块,侧重后者,题型包括填空、选择、错例分析、要素操作、简答、写作题。期末考核成绩占学期成绩的70%。

应用写作教学借鉴了写作教学同行和其他学科有益的经验,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总之,只有构建新的应用写作教学体系,加大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力度,突出实践性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实现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伍海霞.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几点思考[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孙连杰.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3]王证之.谈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4]布丽榛.应用写作实践教学谈[J].秘书之友,2010,(8).

资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GJ

1027)。

作者:王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