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起步讲解

2022-06-25

第一篇:初中作文起步讲解

初中生起步作文讲解——抑扬

知识点透视

要想把事情叙述得引人入胜,就要有波澜、有起伏,也就是所谓"有抑有扬"。记叙文中的"抑扬"有三种。一是欲扬先抑,为了肯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态度贬抑它和否定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抑的目的在于扬,暂时抑下是为了扬起得更高,以产生震撼力。二是欲抑先扬,为了否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态度赞扬它和否定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抑而扬,先扬后抑。扬的目的在于抑,暂时扬起是为了重重抑下,进而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三是抑扬综合,有四种形式:先扬后抑再扬,先扬后抑再扬终抑,先抑后扬再抑,先抑后扬再抑再扬。这样通过多次"抑扬",使作文"尺水兴波,曲折动人"。

名家美文

祝福(节选) 鲁 迅

她(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地看见几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在寻她而来的。四婶很惊疑,打听底细,她又不说。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

的婆婆。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四叔说。

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一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

"听说第二天也没有起来。"她抬起眼来说。

"后来呢?"

"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坳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

卫老婆子领着(祥林嫂),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阅读手记】

对于祥林嫂的故事,鲁迅采用了"抑扬综合"的方法。

先抑:祥林嫂原来的境遇很不好,"春天没了丈夫",还有个严厉的婆婆管束着她。

后扬: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帮工,命运有了好转,"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再抑:逃出来做帮工的祥林嫂,被婆家抓了回去,卖到贺家坳。她哭着喊着不肯再嫁,居然一头撞在桌角上,负了重伤。

再扬:祥林嫂与贺老六相依为命过活,还有了孩子阿毛。

再抑:贺老六病死,阿毛被狼吃掉。"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经过"三抑两扬",情节由悲到喜,再到大悲;抑扬交错,起伏跌宕,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没有波澜起伏的变化,平缓地记叙祥林嫂的不幸,其震撼力就没有这么大,祥林嫂遭受迫害的悲剧命运就没有这么严重。

佳作示例

江苏一考生

张副市长平时不抽烟不喝酒,闲时就爱个画画。

这天,张副市长在家里画兴正浓哩。"得意楼"酒楼的孙老板找上门来,"哟!市长雅兴高啊,画得不错嘛,我虽是个生意人,可对画也是略懂几分呢。"一听是位"画友",张副市长高兴了,放下架子,沏了

两杯茶,与孙老板谈得很是投机。

临走时,孙老板看着案上那幅未画完的《奔马图》说:"酒店刚好缺幅画,这张正合适,不如市长您

就割爱把它卖给我吧,市场价,两万五!"

张副市长虽然平时画画自我感觉不错,但两万五的高价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忙摆手说:"不行不行,我画艺不精,这画是画着玩的,你还是去正规地方买幅画挂在店里吧。"

"市长您就别谦虚了,您看这幅画虽然还未完成,但气势不凡早就看出来了,莫非您是舍不得割爱?"

争执不过,张副市长只好答应他三天后来取画。

不一会儿,张副市长的妻子买菜回来了,张副市长把事情跟她说了一下。她听了,不置可否,只是说:"你前几天在市里参赛的《百竹图》,在一千多幅参赛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张副市长一听,心里大吃

一惊,原来那姓孙的是想找借口贿赂哪!张副市长连忙把未完成的《奔马图》收起,再也没跟孙老板提拿

画的事。

不久,张副市长转正。

多年后,已退休的张市长收拾老伴的遗物,一本烫金的《获奖证书》掉了出来。张市长翻开一看,"

百竹图"、"一等奖"几个字映入眼帘。

张市长顿时明白了,妻子怕自己抵挡不了诱惑,收下不该收的钱,向来不说谎的她也"机灵"了一下,

对自己说了谎……

张市长抚摩着通红的证书,禁不住老泪纵横。

【评析】

《画》这篇作文,在总体情节构思上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先陈述张副市长作画水平不高,孙老板买画只是一种巧妙的行贿行为;后叙述他作画水平很高,而孙老板并非行贿。这样先抑后扬,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塑造了一个机智、贤惠、高尚的贤内助形象。

在总体"抑"的阶段,采用了"综合抑扬"的构思方法,使事情的叙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先抑:孙老板要出两万五千元购买张副市长的画《奔马图》,有买画贿赂的嫌疑。后扬:张副市长嫌价格过高而不愿卖画,有抵御贿赂的迹象。再抑:在孙老板再三请求下,张副市长答应他三天后可以取画,抵御受贿的防线似已攻破。再扬:张副市长听夫人说他参赛的《百竹图》水平偏下,"大吃一惊",再也没跟孙老板提拿

画的事。

【写作训练】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将"爱"大题小写,比如"母爱"、"师爱"、"友爱"等。构思故事时在"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综合抑扬"三种技法之中选择一种,以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与故事的可读性,收到余味无穷之效。

名家美文

光头合影照

李丹崖

15岁那年,少年得了脑瘤。这对于一个花季少年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幸运的是少年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母亲只是告诉他,每天都要到医院接受身体检查,这样,有利于健康。于是,少年欣然应

允。

在接受放射和化学治疗期间,化疗的副作用使少年的头发全都掉光了。这时候,睿智的母亲索性告诉他,今年就流行光头,"给你检查身体的医生不光医术高明,他还是个出色的理发师,看你的头型最适合留光头,就做主给你理了发。妈妈对你这个发型也特别喜欢,多精神啊!"

但是,与此同时,母亲又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因为,少年除了接受治疗,每天还要坚持到学校去学习,若是让他看到其他同学都有漂亮的发型,唯独他是个"秃子",那么,自己精心编制的谎言岂不是不攻自破?那样的话,对于儿子肯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少年是个好学的孩子,尽管他身体十分虚弱,他仍在母亲的看护下去了学校。一路上,母亲忐忑不安,她暗想:如果儿子知道他得了癌症,他肯定接受不了。就这样想着,转眼学校就在眼前,进了校门,母亲的腿像灌了铅,步子比身患重病的少年迈得还慢。可她还是领着儿子到了教室,她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儿子的表情,没有想到,这时候儿子反倒呵呵地笑了起来,纳闷的母亲往教室里一看,刹那间她愣在了那里,泪水如泉水般汩汩而出--班级里所有的男孩都剃了清一色的光头。

这是发生在印第安那一个小镇上的动人故事,故事中男孩的名字叫布莱恩。后来,这个感人的事迹惊动了媒体,当记者谨慎地提出要给布莱恩班里的所有男生拍一张照片时,不想,全年级所有的男孩都凑了过来,照片的背景是一群清一色光头的男孩。

我不知道故事中的少年布莱恩最终是否挣脱病魔,获得了痊愈。但是,那张清一色光头的照片却深深

地镌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世间的帮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拯救别人的身体;另一种是拯救别人的心灵。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彻底的帮助,彻底的帮助应如后者--既拯救了别人的身体,又保住了别人的尊严。这是一种灵魂的救赎,是一种伟大的爱,爱得了无痕迹!

【阅读手记】

上述这个小故事,短短八百多字,却写得波澜起伏,动人心魄。

孩子生了重病,可以想见母亲会是如何的心焦。但更令母亲担心的是,如果不能对尚且年幼的孩子隐瞒下他的病情,他很可能会因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而倒下。事实上,要圆这个谎言是非常困难的。故事的前半部分集中地写出了孩子的病情、母亲的谎言和隐瞒失败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这全部是"抑",所有的一切压抑在读者心中。读过的人无不随着母亲的担忧而担忧,为了孩子的命运在担忧。而就在读者为生活的残酷而唏嘘不已时,文章的后半部分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全年级的孩子为了帮助母亲安慰他的孩子,全部牺牲了自己的头发,变成了与布莱恩相同的模样。怀着沉重的心情读到此处,真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极端的"抑"后迎来了极端的"扬",令人感慨万千,久久难忘。

这一抑一扬,仿佛让读者跟随母亲经历了一场人生的生死之旅。波澜如巨浪撞礁石,海波迭起,实在

扣人心弦。

写人叙事的曲折起伏,来自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曲折起落。写作时要注意研究生活,要深刻地体验所写事件的参差错落与跌宕起伏,要使叙事与描写符合生活逻辑。

佳作示例

爸爸是个男子汉

刘 同

爸爸的单位倒闭了,为了生活,爸爸和二叔办起了明富鞋业公司。爸爸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出来买地,砌房子、搞装修、绘图纸,有时竟一连好几天都不回家。工夫不负有心人,爸爸终于把公司办起来了,而

且效益还不错。

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全家正在吃晚饭。忽然,公司的张爷爷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我们家:"着火了!着火了!公司里着火了!"我们一家都惊呆了。爸爸一怔,扔下舀汤的勺子,吼了一声"天塌下来了!"冲出大门向厂里跑去。大火熊熊地燃烧着,张爷爷、顾大伯用灭火器救火,邻居们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大家纷纷端水救火,但是无济于事,火越烧越大。

要知道,早上刚进了一批货。这一烧,新旧家当都付之一炬了。爸爸急得直往火里闯,他要与火拼命了。妈妈一边拉着爸爸,一边哭着喊我:"快来拦住你爸爸啊!"我放下水盆死死抱住爸爸的腿:"爸爸!

你不要命了,我们怎么活?"

第二天,我发现爸爸眼圈黑了,人也瘦了。但也奇怪,爸爸依然像往日一样准时到公司去,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我忍不住问他:"爸,公司是不是不行了……"爸爸打断了我的话:"过去的已经过去,还谈

什么呢?事在人为,还可以再来。"

爸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的做的。他重新贷款,重建工厂,又没日没夜地干上了。我整月看不见他,因为他晚上回来很迟,早晨在我起床之前他就到公司里去上班。苍天有眼,天道酬勤。爸爸终于又把公司建起来了,效益慢慢地比当年还要好。摸着"明富鞋业公司"的厂牌,爸爸由衷地笑了,大家也都为他高兴。今天,公司一片大好风景,仅一座大门楼子的造价就有几十万,天南地北的客户无不啧啧称赞。

爸爸,您说的对,事在人为,人要笑对挫折,决不向困难低头。爸爸,您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爱您敬

您!

(作者系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学生)

【评析】

文章分两个"抑扬"的层次,也就是说,设置了两个波澜。

第一个层次:爸爸所在的单位倒闭了,是"抑";和二叔办鞋业公司是"扬"。考虑到对表现中心的作用不大,所以这一个层次略写,"抑"得不太重,"扬"得也不太高。

第二个层次:爸爸的公司遭遇火灾是"抑"。"抑"得比较重,张爷爷报信的情景,爸爸"天塌下来了"的

吼声,表现火灾的严重。爸爸向火里闯的情景,表明了他已经绝望。"抑扬"之法,"抑"得越严重,"扬"得就越有力。"但也奇怪"一转,"扬"了起来。爸爸依然像往日一样准时到公司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表明事情的发展有了转机。爸爸重建公司的行动描写,是他顽强的真实写照。结尾部分爸爸摸着"明富鞋业公司"的厂牌,这一细节捕捉得好。"仅一座大门楼子的造价就有几十万"实乃画龙点睛,至此"扬"到极点,给人强烈的感染力。最后水到渠成地发表议论,点出"我"对爸爸的敬佩。

【写作训练】

以"母爱"为话题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思路点拨】

有这样一则材料:"我"是个农村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回家过星期天,要返校了,妹妹一边给"我"的菜瓶里装菜,一边偷吃菜里的肉丁,"我"怨妹妹馋,妹妹说:"你不在家,我们只吃小菜,你一回家,妈总是割肉买鱼给你补身子,你又吃又往学校带。要是你天天在家多好!"这则材料歌颂深沉的母爱,选材有特色。若就事写事,未必是佳作。我们不妨先"抑"一下--周末回家,邻居对"我"迎出老远,心肝宝贝叫个不停,而妈妈对"我"只是笑了笑。这样一比较,很不是滋味。而妹妹偷吃肉丁,更使"我"火冒三丈。最后妹妹说出那番话,深沉的母爱便"扬"了起来,这样一写,文章就曲折生动了。

第二篇:初中起步作文十六讲15-抒情

起步作文十六讲15:抒情,震撼人心的力量

知识点透视

"情"是一篇优秀作品的灵魂,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作文的终极目标是以情感人。采取有效的方式把感情表达出来就是抒情。古人所谓的"披情入文"、"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对抒情的最好阐释。抒情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出来,后者是借助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把作者的内心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抒情的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抒情的基本要领是真实、充分、融洽。

真实就是不要矫情。情从心出,要打动别人,就得先打动自己。

充分就是要把情感表达到位,不要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

融洽就是选用最合适的方式把情感抒发出来,抒情的成分与文章的主题和谐一致。名家美文

银 杏

郭沫若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那样久远了吧。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

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江湖气息。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chá)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cāng);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中国文化予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

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

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散文精华》一书)

【阅读手记】

这是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中有对银杏树的直抒胸臆"银杏,我思念你"、"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同时更有对银杏树的品格充分挖掘后的深情礼赞。这是很典型的借物抒情。这类文章是很常见的。关键是作者对"物"的开掘是否深刻,是否把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文字形成了完美的融合。很显然,郭沫若先生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出色。通过银杏树和其他树木的对比,凸现银杏树的真、善、美。选文中始终以第二人称称呼银杏树,更强化了这种亲切感。使得无论是间接的抒情还是直接的抒情都变得很方便。这些都是我们在习作中应当借鉴的。而对陪都中"洋槐"和"幽加里树"的描写则使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广度。即银杏树身上的品质才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这样的抒情也便成功地完成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佳作示例

母亲的手 父亲的胸怀

刘钟秀人人都知道,家孕育着爱。而爱的源头,在我看来,就是母亲柔软的手与父亲宽阔的胸怀了。

(一)

我从小就喜欢母亲的手,它虽然变得越来越粗糙,但我始终还是觉得它细腻柔软。母亲的手上没有夺目的手链与戒指,也谈不上什么纤纤玉指,但我仍然觉得它是美的。一定是我被这双手的爱所包围着,它变得美妙了。

母亲,您的手是灵巧的。您不要惊奇,的确是的。每天早上,您在给我送牛奶时,总能将爱偷偷放进去,再佯装不知地送过来,我喝到的不仅是牛奶,还有纯而浓的爱。

走路时,您的大手包着我的小手,包得很紧,好像包的是一个稀世珍宝,怕弄丢了似的。使我经常产生一种依靠感和幸福感。这牵在一起的手是我们爱的通道啊,把爱在我们之间传递。您就是这样,拉着我去看朝阳与晚霞,拉着我走上人生辉煌的道路!

(二)

父亲,您应该听说过,大气量的君子的怀抱可以容纳一艘大船,而在我看来,爱的胸怀

能容纳世界。

遇到挫折的时候,四周是灰暗的天空与毫无生机的土地。这时,您会给我一个拥抱,宽阔的怀抱让灰暗消失,万里晴空。

作为孩子,有时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撒娇,有时会给您带来伤害。您却把伤口埋在心底,继续用宽广的胸怀来容纳我。我看到一片撕裂的土地,顽强地长出爱,我的泪洒下去,去滋润这片土地,这片孕育着爱的土地……

我还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在您的胸怀里看到这么多宽容,是爱吗?

人人都知道,父亲没有母亲的似水柔情,他的爱不轻易流露。但,父亲,您疏忽了,您的怀抱太宽阔了,让爱不经意地流了出来,流入了我的心田。

我不知道,上帝是怎样创造爱这个美妙的东西,但我清楚地知道,爱的港湾是家,爱的源头是母亲的手与父亲宽阔的怀抱。

我也知道,我该怎样去报答……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学生)

【评析】

小作者借助"母亲的手"和"父亲的胸怀"的描述,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父母亲情的理解和赞美。对"母亲的手"的细节描写中,对一些生活小事的叙述中都融入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因而这种抒情是巧妙的,也是有实效的。

【写作训练】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就像我们生活的大自然。走进自然,你可以发现每个季节的颜色,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抒发自己的真情, 以《季节的色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点拨】

从题目和要求上看,要写好"季节的色彩"可以运用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对某一季节中景物的充分描绘,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在描写这个季节的时候,要注意突出这个季节的特色,要选择具体景物,切记不要泛泛,不要概念化。抒情的运用最好是和景物的描写结合起来,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学习教材中的《春》《济南的冬天》里面是怎样把景物的描写和抒情水乳交融的。

名家美文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箩与烟箩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zhízhú)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这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的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sān)"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用的。怎么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

(选自当代世界出版社《张晓风经典作品》一书)

【阅读手记】

上面两篇文章都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张晓风所作。一篇写"春",一篇写"柳"。作者对春天的描写非常精彩,读罢《春之怀古》,在我们的眼前宛如出现了一个活脱脱的野蛮、霸道、俏皮、可爱的小姑娘!

同时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般的写作思路。在描写中我们能感受文章背后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情怀。

作者对"柳"的描绘同样流露出了一种独特的情怀。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柳"的不同寻常。

两篇文章都能给我们一个启示,对景物进行细致描绘,融情入景、入物可以让我们的散文变得灵动精彩。

佳作示例

回味幸福

纪文骞

那片花园,那棵大桃树,那个食杂店,还有那群小伙伴。每当回忆起这些,我都会微笑,心中就满是感动,就会体会到童年的宝贵与美好。

江城丹东,一个柔情加热情的小城,依山傍水。我喝着鸭绿江水长大。儿时的我和姥爷躺在摇椅上,听着收音机,赏花。姥姥则安静地做着针线活。我跟太阳一起起床,一起回家。楼下的花园,小伙伴成群成伙,捉迷藏,弹玻璃球,跳皮筋,掏蚂蚁窝,爬树……这些最原汁原味的游戏编织了我清明透亮的童年时光。

夕阳西下,我还躲在岗楼里等待着"敌人"的到来。"丫蛋儿,开饭喽!"一听到姥姥的呼唤,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回家。桌上已盛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不急,先润润喉咙。"姥爷端上一碗酒酿,凉凉的。上面还浮着桂花,清香扑鼻。我狼吞虎咽地吞了起来。"这丫头,慢点慢点,不急不急。"姥爷摇着一把大蒲扇,笑呵呵地望着我,摩娑着我的小脑瓜。

冬天,楼下的小花园里一片雪白。一大清早,我便冲破温暖的束缚,张着小手冲向小花园。不忘在楼口的小食杂店买几个小鞭炮,放在雪地里,"砰砰嘭嘭"一阵欢叫。和小伙伴堆雪人,两只小手冻得通红,却不肯停下。胖胖的雪人堆好了,我和小伙伴们开心地欢呼着,雀跃着……

不知道已经有多长时间了,我再没有痛痛快快地打一次雪仗,无所顾忌地在楼下疯跑,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当我穿梭在校园里,经过主楼门前的那几棵高大静默的银杏树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好像是回忆的精灵。耳畔响着这"沙沙"声,思绪也回到了那个盛满我童年的小花园。忙碌繁重的课业,激烈残酷的竞争好像早已把那种惬意而浪漫的生活和心情带走了,永远地带走了。

离开丹东已经八年了,每当我夜里梦到童年的小花园,或是回想那段日子,我脑海里总是响起"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歌声。我盼望有一天,我也能化作一只小燕子,飞回童年,重温那段幸福。岁月已逝,至少我还有宝贵的回忆,可以在我迷茫时,幸福回味,回味幸福。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学生)

【评析】

小作者通过对小时候一段往事的回顾,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无限留恋。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传递了一种纯朴、真挚的情感。姥爷朴实的话语,冬天嬉戏的细节都是自自然然的抒情。同时,童年的生活与今天的生活对比,更能让人体味到那种幸福的可贵。

【写作训练】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第一个扶我们走路的人,我们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寄托。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我们的父母,观察他们的笑容,请以《父(母)亲的笑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章中要融入真情实感。

【思路点拨】

父(母)亲的笑容,对你来说也许已经习以为常,也许很难得。但那笑容的背后一定有许多故事,有许多丰富的情感。如果能借助有感情的叙事,把自己内心深处对父母亲的真情抒发出来,那将是一种幸福。在作文中捕捉一些细节,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关键。因为,真情就在点滴的生活细节里面。

第三篇: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9:线索

起步作文十六讲9:线索,千头万绪一脉牵

知识点透视

记叙文不仅要写明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还要抒发我们的感想,内容很多,可谓千头万绪。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串联起这些内容,让人觉得繁而不乱呢?那就要在写作前先找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文章的线索。线索是作者思路在文章里的反映,是把文章内容贯穿成一个整体的脉络。线索清楚,记叙文才能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写作文如果没有线索就会难以下笔,如同面对一堆散乱的珠玉难以提挈。有了线索并抓住线索,就能考虑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开头、结尾,如何伏笔、照应。我们可以用人物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如鲁迅的《故乡》即以人物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还可以用时间空间的变化、事件的发展、思想感情的变化、具体的景或物等为线索。有的文章还可以贯穿多条线索。

名家美文

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那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粽子香了。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有一回,一个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选自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一书)

【阅读手记】

故乡端午的风俗,母亲包的各种粽子,"我"最爱吃的灰汤粽,还有用灰汤粽治消化不良的民间疗法,给乞丐布施"富贵粽"的场景,苦命的乞讨小姑娘,"我"的同情,母亲的叹息,以及铭记在心的教诲,无可追忆的怅惘,点点滴滴的回忆,是如此有条不紊又感人至深。作者是怎样在这短短的篇幅中传达出这样多的内容呢?千头万绪一脉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线索--家乡的粽子。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这条线索中逐一展开,同时,粽子也寄托了作者真挚浑厚的情怀: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对慈爱的母亲绵绵不尽的爱,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感慨,既温馨悲悯又苍凉肃静。这种不蔓不枝的裁剪得益于文章严密的结构,得益于线索的巧妙安排。

佳作示例

曹向阳

16岁的女儿的抽屉不知何时挂上了一把锁。那锁小巧精致,有金黄色的光泽,然而妈妈却觉得它十分碍眼。

一天早晨,妈妈为女儿清扫屋子。她照例又瞥了那铜锁一眼,却意外地发现书桌边的废纸篓里有许多捏成团的废纸。她记起了女儿屋里的灯昨夜亮了很久,于是心里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安。她快步走过去,捡起一团废纸,匆匆地展开。那皱皱的纸上只有一大滴墨水和几个字:我爱你……**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她慢慢地将纸装进了衣袋里,眼睛定定地盯着那把小铜锁。

下午刚过五点半,女儿就回来了。她看起来兴高采烈而又带点神秘。妈妈不动声色地看着女儿神采飞扬的脸,平静地问道:"有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女儿心虚似的低下了头,连连说:"没,没有……"妈妈把手伸进了口袋里,却什么也没有掏出来。她像平常一样,对女儿说:"去做作业吧,吃饭时我叫你。"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女儿蹦蹦跳跳地来到了书桌旁。她一看小铜锁开着,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道:"我怎么这么不小心!秘密可别被妈妈发现了!"悄悄来到门边的母亲听到这里,心情愈加沉重了。她边往厨房里走,边想:看来必须得同女儿谈一下了。

"吃饭了!"妈妈把饭菜放好了,向里屋的女儿喊道。

门应声开了,女儿左手拿着作业本,右手托着精美的礼品走了出来。妈妈一下惊呆了:那不就是她在女儿抽屉里看到的东西吗?

女儿来到饭桌前,将礼品交给妈妈。妈妈愣愣地接了。女儿有点羞涩地说:"妈妈,这是我用第一次得到的稿费给您买的生日礼物。祝您生日快乐!"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老师说,我昨天晚上写的那篇作文,也有可能发表呢,我念给您听听吧。"她翻出作业本,深情地念道:"我爱你,妈妈。你是一个多么慈祥,多么懂得尊重女儿的人……"

**的手紧紧地捏着那张已经被汗水湿透的纸,想起那把被锁匠打开的小铜锁,百感交集。

(选自华语教学出版社《全国101所名校尖子生作文全编》一书)

【评析】

这篇文章采用了两条线索:妈妈对女儿的怀疑误解是明线,女儿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是暗线,两条线索在小小的"锁"上交汇。妈妈对女儿的不信任以及女儿对**的敬爱随着"锁"的撬开形成了对比,引人深思。

【写作训练】

运用一件物品作为线索是记叙文常见的方法,请你也试试写一篇用具体的物品作为线索的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人们的工作劳动对象和工作劳动的结果常常离不开物品,比如巧手的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俭朴的父亲总是骑着那辆旧自行车。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中,比如珍藏回忆的一张照片,老师窗前默默吐香的米兰等。这样的物品就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时的线索。作为线索的物品要在文中反复出现,可以在故事情节中出现,也可以成为人物的一个特定标志,伴随着人物的出现而出现。如《粽子里的乡愁》以"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为线索,粽子贯穿故事的整个情节。而在电影《佐罗》里总有一个黑色的面具伴随着佐罗每一次英雄行为出现,这个面具增添了英雄的传奇色彩,成了佐罗的标志。

名家美文

我的母亲

丰子恺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个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母亲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来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都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计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戒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询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的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节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集》一书)

【阅读手记】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从"我"小时侯写到母亲去世,以"我"的成长为线索。但文中母亲的形象--"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在每一段中反复出现,因此,人物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线索。时间线索使得文章条理清晰,人物形象的线索使得文章中心突出,在形象的反复强化中,母亲的勤劳坚忍和宽严相济如雕刻般一次次加深,变得格外鲜明。那么,这两条线索哪一条是更主要的呢?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文章写了母亲的种种琐碎的小事,最终是为了写母亲的性格,因此,母亲那"坐在八仙椅子上,严肃的眼神,带笑的口角"的形象是本文的主要线索,时间则是副线。

佳作示例

有个地方叫天堂

祝玛

没有真正的天堂,所谓天堂,只是人们的梦幻所停留的地方。

第一次遇见天堂,是在我不满一岁的时候。摇篮中依稀听见了一曲优美婉转的钢琴曲:一个人,用亲切的气息,向一个婴儿,描绘着仙境一般的梦幻。我睁大了眼睛,停止哭闹,伸出双手,似乎要抓住那美妙的音符。虽然我抓不住,但它们已经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个如天堂般美好的地方,也留在了我的心里。后来,我渐渐长大,在度过了六年无忧无虑的时光后,我又漫步到了音乐殿堂的门口,在钢琴老师的家中,我再一次听见了那动人心弦的乐曲,我终于知道,它叫《月光奏鸣曲》。老师曾问过我:"听了这首曲子,你看到了什么?"我毫不思索地回答:"我看到了天堂!"是的,那的确是天堂!幽幽的音乐在身边轻轻回荡,黑白键上跳出来的音符,轻盈而圆润,如春雨般滴滴撒入我的心房,也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它们无论滴在哪里,都会发出清脆的回声。美妙的旋律,犹如春风般无微不至,缓缓地吹动颤抖着的野花,青草在轻轻地向我吐出新芽。一只只彩色的蝴蝶,美丽地飞舞,盘旋,落在一朵又一朵不知名的金色小花上,最后,都停在了一个正在演奏《月光曲》的金发男孩的肩上,微微扇动着……

有一次,我和家里人谈起贝多芬。

"他为什么那么穷?"我的眼里满含着困惑与不平。

"因为那时的音乐不值钱。"**的回答无奈又黯然。

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如暴风雨一般的旋律,和贝多芬对现实的不屈反抗,使我情不自禁发出一句怒吼:"不!钱会烂掉,而音乐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在音乐的流淌声中,我们家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没有了墙壁,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音乐像一个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飞行。在它的指引下,我们走到了那个美丽的天堂……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书院中学学生)

【评析】

小作者把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比喻成天堂,文章从幼儿时第一次听到音乐的感受,写到长大后学习钢琴,在音乐中徜徉,再写到为音乐家鸣不平,最后写心灵在音乐中升华。文章以对音乐的感受和热爱为线索,写了对音乐的理解逐步加深。

写作百宝箱

难道线索在叙事性作品中,只起着构成情节的作用吗?不一定。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是以"我"的见闻当线索的。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小说的基本情节是围绕着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展开的。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先写"我"见到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同她进行了关于"灵魂"的谈话,又写第二天听到了祥林嫂已悲惨死去的消息,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然后又追忆了"我""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叙述祥林嫂如何来到鲁家,又如何被婆婆抢走卖给贺老六做妻子;后来贺老六病死,儿子被狼叼去,她又如何再到鲁家帮工,以及祭祖时四婶不让她上手;她听了柳妈的话捐门槛,捐门槛仍旧无济于事,精神上

受到极大摧残等等。整个故事情节从头到尾都是用"我的见闻"这个线索贯穿起来的。这篇小说除了写了上述的基本情节之外,在第一自然段写了"我"和鲁四老爷见面的情形,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鲁镇年终"祝福"的习俗,还在开头和结尾描绘了景物。这对于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当然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它们都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而是作者为展开情节而铺设的特定环境,是非情节因素。这些非情节因素,也是以"我的见闻"为线索贯穿起来的。

可见,在某些包含着非情节因素的叙事性作品中,线索不仅贯穿于整个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也贯穿于非情节因素中,还能把情节因素和非情节因素连缀在一起,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

--董兆杰·《线索浅见》

【写作训练】

请将下面的一则日记改写成一篇内容具体,主题明确的作文,要求选用合适的线索,并为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600字左右。

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

今天我很高兴,我参加了学校演讲比赛,得到了一等奖。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演讲。刚走进教室,我很紧张,后来一点点克服了紧张的心理。在这次比赛中我学会了战胜自己,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我也感谢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

【思路点拨】

材料中可以提炼的主题有:成功就是战胜自己;每个人都需要鼓励;人生在一个个"第一次"中超越,等等。根据不同的主题,确定不同的线索,比如以自己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比赛的经过为线索或者以脑海中回旋的一句鼓励自己的话为线索等等。可以结合自己平时参加过的比赛经历,发挥想象,充实材料,按照线索来组织材料。

第四篇:初中语文作文起步主题讲义之叙事:记叙文的筋骨

【佳作示例】

珍品

6月的太阳太毒太毒,清晨就热得使人受不了。

母亲吃过早饭就提着菜篮出去了。走时交给我一串钥匙,要我待会儿把箱子中的衣服拿出来晒一下,免得生虫子。

洗了手,我用钥匙打开箱子。

“啪”一声脆响,从我手中的衣服里滑下一样东西。

我低头一看,一只木盒!

这是一只古老的木盒,盒身上的油漆已脱落了许多,翻过来一看,背面竟然挂着一只小锁!我心中顿时一惊:听王奶奶说,我母亲有一套极珍贵的首饰。端详了一阵,才小心地把盒子打开。

揭开一看,里面的东西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里面安静地躺着一张画片,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张极普通的生日贺卡,再一看,背面的落款:“亲爱的女儿小利”。是我送给母亲的?我感到很惊奇,好一会儿才猛然想起。

那是前年我刚上初中时,班上有位同学同我挺要好。听说她要过13岁生日,我便花了5毛钱买了张生日卡,准备送给她。可不知怎么搞的,我同她闹翻了,自然就省下了那张生日卡。闲着无聊,我就随便在背面写了几个字,送给了母亲。记得母亲当时很高兴,她把生日卡抱在胸前,连连问我是不是花了很多钱,当我告诉她不贵时,她还连连嘱咐我以后别再乱花钱了。我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母亲那时笑得好甜好甜,我也曾偷偷地笑过,笑母亲的“小气”,笑母亲的“迂”。然而,那张小卡片却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望着发黄的生日卡,我呆了。3年了!没有想到母亲还收藏着,如此郑重地收藏着!我的眼睛被雾气遮住了,同时一股惭愧涌上心头。

末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生日卡重新装进信封。蓦地,我看见信封背面写着两个娟秀的毛笔字:珍品!

于是,我又呆了很久,流了很多泪,更多的愧意一阵阵袭上心头„„

[评析]

小作者记叙了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但通过叙事揭示了博大深沉的母爱。女儿原准备送给同学的一张贺卡随意地送给了母亲,却成了母亲珍贵保存的“珍品”。文章以故事的发展经过叙事:晾晒衣服发现贺卡,回忆母亲贺卡的由来,深刻感受到母爱的分量,由此,小作者明白了,流泪了,惭愧了„„顺理成章,详略适当。还有,倒数第二段贺卡上的字,既照应了题目,又揭示了中心,也是值得揣摩学习之处。

白日一梦

晌午,正躺在床上做着美梦,忽听一声大喝:“快起来,上课了!”接着,迷迷糊糊地洗了脸,梳了头,又迷迷糊糊地夹上课本爬上四楼,继而又迷迷糊糊地坐到我的座位上。我长长地出了口气,唉,总算好了,可以想我的事了。

晌午睡觉我梦见什么来着?好像是——好像是正在家中做习题,一摞一摞的直顶到天花板。突然,天空中忽悠忽悠地飘来一张纸片。我顺手拿起,一看便傻了眼,上面赫然印着几个大黑字:李丽娜同学,经××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合格,特此录取。我的妈呀,真是喜从天降„„

“当当当”上课钟声响了,我丝毫不去理会。后来怎么来着?后来就听到一阵唢呐声远远传来,我出门一看,好家伙,浩浩荡荡一群人敲锣打鼓而来,真气派呀。我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咦,怎么,领头一位官人模样的人径直走到我面前,向我行了个礼道:“新科状元李丽娜,速速进京面见皇上。”不容我细想,几个小厮便七手八脚把我扶上了一匹披红挂绿的高头骏马„„

随着一阵“噔噔噔”的皮鞋响,老师走上讲台。我仍沉浸在我的美梦中:后面好像骑马又走了一程,突然看见路边几个妇女围成一堆,正指着我嘀嘀咕咕地说什么,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呀,复读了三年,也该考上了,再考不上,那才丢人现眼呢!”“听说都把眼

睛从2.0读到0.2了„„”“可不是嘛,看那二饼儿,就像啤酒瓶底一样厚。”唉呀,难为情死了,我慌忙摘下眼镜放入衣袋里,可眼前一片模糊,不行,还得戴上。

模模糊糊看见女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圆锥曲线。那悦耳的女高音丝毫没有引起我耳膜的振动,我继续我的思维。我正走着,突然注意到前面小孩也在吹唢呐,唢呐没响,倒把他累得气喘嘘嘘,浑身冒汗。我赶忙叫住他:“喂,小兄弟,你小小年纪,不去上学,怎么干这苦差事?”小孩眼泪汪汪地对我说:“爹叫我去赚钱,念完一年级就不让念了。”正说着,一阵“噼里啪啦”鞭炮响,仰头一看,哇,一座金碧辉煌的楼阁呈现在眼前。莫非,莫非这就是皇宫?面见了皇上,我就可以升大官、享大福了。哈哈„„

正想到得意之处,“李丽娜!”我一惊,谁在叫我?这时,同桌用肘碰了我一下,眼睛朝讲台上瞄了瞄。我一看,可不得了,只见老师气得怒目圆睁,满脸通红。我像弹簧似的从座位上跳起来。唉,乐极生悲,低头认罪吧。老师发话了,这回可一字不漏地传入我的耳朵:“我们班近来有个别同学,上课思想不集中,照此下去,想明年考上学校,简直是白日做梦!”

[评析]

文章记了一个梦,精彩的是文章的题目和文末的照应。题目概写文章的内容,文末是画龙点睛之笔。文章形象地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学生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如果想入非非,不切实际,只能像白天做梦一样,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文章的叙事很讲究,写梦与写实穿插进行,虽平实却显波澜,既真实又有浪漫,体现了作者的叙事功力。

【写作百宝箱】

行文求简

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遭之而毙。”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安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衣褶裙带,手指足步,最是要紧,一笔不细,不是肿了手,就是跏(jiā)了脚。

——[清]曹雪芹

开卷之处,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收场一局,即以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后数月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清]李渔

我认为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

——[法]斯汤达

在那里(指小说),江河的形成,好像列车的线路一样。在音乐堂里只有大锣大鼓的声音;在气象台上,只预告大雨台风的消息;在画箱里只有一盘浓得化不开的颜色。因此,没有管弦形不成交响;没有阳光,看不到生气;没有调配,无法绘出生活的近处和远景。它给人的印象是枯燥的、烦嚣的、缺乏境界的。这原因主要的不是艺术手法的薄弱,基本上还是因为生活的不足。

——孙犁

【牛刀小试】

1.小时候,我们喜欢听故事;上学后,又喜欢读故事。其实,生活中每天也都在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听着、读着、感受着故事,我们在沉思着,在成长着„„

请以“故事”为话题,自己命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思路点拨]

写前,认真阅读前面的引语,它提示了选材的范围,可以写听来的故事,读来的故事,当然更好的是写生活中看到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听来的和读来的故事,也要有自

己的重新组织和创造,不能照搬原故事。生活中的故事也很多,叙写时要注意技巧,如引人的开头,发展中的波澜,巧妙的过渡和照应等。

2.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或目睹了一种物,听了一句话或别人的一件事,忽然会引起对那久已逝去的往事的回忆。那曾经的一切又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请以“_______,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作文。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因此,要根据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这一步,要注意两点:一是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词语,如:书包,红叶,铃声„„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如:她的话,眼前的一幕,书中的红叶„„二是补写的内容,要与原有的内容有机结合,不能不通顺或无意识中成了病句;最重要的是对材料的安排,题目决定了叙事的顺序必须是倒叙,由眼前回忆到过去,最后再回到现实;过去的事情要与眼前的事物有密切联系,不能相互游离;往事的选择无论大小,都要有意义,有值得回忆的价值。

第五篇:初中语文作文起步主题讲义之叙事:娓娓道来有筋骨

【起步讲义】

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叙事自然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打个比方说,文章如果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那么,叙事就是使其挺拔自然、动静有致的筋骨。

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交代清楚,有条理,繁简适宜,详略得当。所谓“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明白,包括事情的缘起、经过、高潮和结局;所谓“条理”,指叙事要清晰明白,怎样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如何结构叙事的材料等等;所谓“繁简”,指叙事过程中情节铺排和叙述的多少,笔墨运用的疏密;所谓“详略”,指如何使用和剪裁用来叙事的素材,如同上述的“繁简”,围绕文章中心,当繁则“繁”,当密则“密”,反之,则可大胆地“简”和“略”。当然,叙事还有较高的要求,即叙事要讲究波澜,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离有合,有断有续等。

文章讲究章法,叙事这一文章的筋骨至关重要。了解其特点和要求,并在写作中努力实践,就能恰当叙事,为表达中心服务,写好记叙文。

【美文品鉴】

最初的晚餐

陈忠实

想到这件难忘的事,忽然联想到“最后的晚餐”这幅名画的名字,不过对我来说,那一次难忘的晚餐不是最后的,而是最初的一次,这就是我平生第一次陪外国人共进的晚餐。那时候我三十出头,在公社(即现今的乡政府)学大寨正学得忙活。有一天接到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即省作协)的电话,通知我去参加接待一个日本文化访华团。接到电话的最初一瞬就愣住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穿什么衣服呀?我便毫不犹豫地推辞,说我在乡村学大寨的工作多么多么忙。回答说接待人名单是省革委会定的,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这就意味着不许推辞更不许含糊。

我能进入那个接待的名单,是因为我在《陕西文艺》(即《延河》)上刚刚发表过两个短篇小说,都是注释演绎“阶级斗争”这个“纲”的,而且是被认为演绎注释得不错的。接待的人员组成考虑到方方面面,大学革委会主任、革命演员、革命工程师等,我也算革命的工农兵业余作者。陕西最具影响的几位作家几棵大树都被整垮了,我怎么也清楚我是猴子称王的被列入„„

最紧迫的事便是衣服问题。我身上穿的和包袱里包的外衣和衬衣,几乎找不到一件不打补丁的,连袜子也不例外。我那时工资39元,连我在内养活着一个五口之家,添一件新衣服大约两年才能做到。为接待外宾而添一件新衣造成家庭经济的失衡,太划不来了。我很快拿定主意,借。

借衣服的对象第一个便瞄准了李旭升。他和我同龄,个头高低身材粗细也都差不多。他的人样俊气且不论,平时穿戴比较讲究,我几乎没见过他衣帽邋遢的时候。他的衣服质料也总是高一档,应该说他的衣着代表着70年代中期我们那个公社地区的最高水平。“四清”运动时,工作组对他在经济问题上的怀疑首先是由他的穿着诱发的,不贪污公款怎么能穿这么阔气的衣服?我借了一件半新的上装和裤子,虽然有点褪色却很平整,大约是哔叽料吧我已记不清了。衬衣没有借,我的衬衣上的补丁是看不见的。

我带着这一套行头回到驻队的村子。我的三个组员(工作组)经过一番认真地审查,还是觉得太旧了点,而且再三说我这不是个人问题,是一个“政治影响”问题,影响国家声誉的问题„„其中一位老大姐第二天从家里带来了她丈夫的一套黄呢军装,硬要我穿上试试。结果连她自己也失望地摇头了,因为那套属于将军或校官的黄呢军装整个把我装饰得面目全非了,或者是我的老百姓的涣散气性把这套军装搞得不伦不类了。我最后只选用了她丈夫的一双皮鞋,稍微小了点但可以凑合。

第二天中午搭郊区公共车进西安,先到作家协会等候指令。《陕西文艺》副主编贺抒玉见了,又是从头到脚的一番审视,和我的那三位工作组员英雄所见一致:太旧。我没有好意思说透,就这旧衣服还是借来的。她也提醒我不能马虎穿戴,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国家影响政治影响”的大事。我从那时候直到现在都为这一点感动,大家都首先考虑国家面子。老贺随即从家里取来李若冰的蓝呢上衣,我换上以后倒很合身。老贺说很好,其他几位编辑都说好,说我整个儿都气派了。

接待的事已经淡忘模糊了,外宾是些什么人也早已忘记,只记得有一位女作家,中年人,大约长我十岁。我第一眼瞧见她首先看见的是那红嘴唇。她挨我坐着,我总是由不得看她的红嘴唇,那么红啊!我竟然暗暗替她操心,如果她单个走在街上,会不会被红卫兵逮住像剪烫发砍高跟鞋一样把她的红嘴唇给割了削了?

那顿晚餐散席之后我累极了,比学大寨拉车挑担还累。

现在,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常接待外宾并作陪吃饭,自然不再为一件衣服而慌乱奔走告借了;再说,国家的面子也不需要一个公民靠借来的衣服去撑持了;还有,我也不会为那位日本女作家的红嘴被割削而操心担忧了,因为中国城市女人的红嘴唇已经灿若云霞红如海洋了。

[阅读手记]

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件特殊的年代经历的特殊的事,作家的叙述是诙谐幽默的,但其中又夹杂着些许无奈。全文围绕见外宾时穿什么衣服组织材料,由自己穷困没有合适衣服,到向人借,到别人热情地拿来衣服„„层层叠叠,似乎絮絮叨叨,读来却饶有兴味。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内容似乎与题目不太切合,题目为《最初的晚餐》,文章却没有详写晚餐的情况,只写了一位女作家的红唇。这就是作家行文的艺术,晚餐吃什么饭,见什么人,确实不重要,但一切的准备工作都是围绕“晚餐”展开,女作家的红唇也是那个年代令人关注的。这,就是对材料的取舍。

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美】帕特·维格安

我登上南去的151号公共汽车时,太阳正朗照天空。但是,冬天的芝加哥正处于最没生气的季节——树枝枯干、稀泥满地,来往的车辆上溅满了泥水。

车子行进了数英里,经过风景秀丽的林肯公园,但是,没有人抬头去看窗外。乘客们都穿得笨重如牛,在单调乏味的引擎声和窒息燥热的空气中无声静坐着。

没有人说话——这是芝加哥人坐车来往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尽管我们每天都碰见同样的面孔,但我们都习惯于把自己藏在报纸的背后。此举包含的象征意义令人吃惊:紧挨而坐的比邻硬用那一张张薄纸,在彼此间制造了天涯。

汽车进入“繁华一英里”地区,五光十色的摩天楼群沿密执安大街拔地而起,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静:“注意啦!注意啦!”

报纸哗哗响着,大家都伸长了脖子。

“这是你们的司机在说话。”

沉默。大家都看着司机的后脑勺,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

“放下你们的报纸,各位乘客。”

所有的报纸都在慢慢地放下,司机在等待着。最后,报纸都折好了,搁在我们腿上。“好,转过身去面对你的邻座,开始。”

惊奇之中,我们都照着做了。仍然没有人笑。我们只是盲目地服从,这是人的本能起着作用。

我面对的是一位老妇人,她的头紧紧地裹在一块红头巾里,我几乎每天都见到她。我俩目光碰到了一起,我们都一眼不眨地等待着,等待司机的下一道指令。

“现在,跟着我说„„”这是一道命令,一道以一个军事操练官的语气发布的命令:“早上好,邻座!”

我们的声音都很轻微,有点腼腆。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今天所说的第一句话。然而,像中学生那样,我们是整齐一致地对邻座的陌生人说了这句话。

我们都为自己笑了起来,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这当中有一时的轻松,因为我们没有遭到绑架或者抢劫。然而更多的是,我们为自己表露了一种长期受抑的寻常礼貌之情而感到朦胧的宽慰。我们已经说出这句话,路障已经清除了。“早上好,邻座!”其实,这并不太难。我们有些人重复着它,其他人在握着手,很多人则笑着。

汽车司机没有再说什么。他已不用多说,没有人重新拿起报纸,车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从对这位发了疯的司机点头赞许开始,我们起步了。这位司机引出了全新的坐车故事。我听到了欢笑,一种在151号车上从未听到过的温暖悦耳的欢笑。

到站了,我对邻座说声再见,然后跳下车。另有四辆公共汽车在同站停车和下客。我看到那些留在车内的乘客都如同一尊尊雕像——木然不动、毫无声息。只有我那辆车上的人们除外。151号车启动了,我微笑着目送那一张张生气勃勃的面孔。这一天的开始,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我回头看那位司机,他正紧盯着反光镜,在滚滚车流中探寻前进的道路。他似乎根本不知道,他刚创造了一个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阅读手记]

文章完全采用顺序的手法,形象真实地叙写了一件发生在星期一早晨公交车上的事——在司机的提议下,陌生人相互进行问候。一件看起来很小,但却是极有意义的事。因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问候,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的心灵以慰藉,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写进文章的材料,虽然仅仅是一件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稍微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价值。文章的叙事简约而不简单,形象而不造作,其行文艺术很值得我们品味。

上一篇:初中数学规律公式下一篇:初中重点易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