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开发管理论文

2022-04-20

语文课程开发管理论文 篇1: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完善语文课程改革

教育部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校本课程”做出这样的说明:“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一规定显然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导致全国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靈活性和多样性的现状提出来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它无疑会提高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众所周知,在课改前,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的开发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按照大纲、教材和教参去教。大纲、教材和教参是国家规定的,教学参考书、考卷甚至习题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提供的。教师的大部分职责是机械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任务就可以了。因而,不少语文教师成了各种教学参考书的简单照搬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某些语文教师离开了课本、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样出试卷。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开发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开发的意识,丧失了语文课程开发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广大语文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地方、学校和课堂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语文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的语文课程,让语文课程不断丰富,不断增值,不断深入,从而进一步完善语文课程改革。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还是存在以国家课程代替一切的现象。他们总觉得自身要开发课程是不可能的。的确,从一些一线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上看,可能受到自身“本体性知识的束缚,支持性知识的影响,实践性知识的限制。”(《论教师知识结构及对教师培养的意义》)但是,长期这样裹足不前是对课改的敷衍塞责。

作者:贾艳玲

语文课程开发管理论文 篇2:

好书推荐

作 者:冷玉斌 著

出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推荐理由:

本书精选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冷玉斌老师教书与读书之文近30篇,有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材解读、读书札记、童书评论等,案例丰富,内容多样;既有专注学科的思虑,也有面向教育的言说,更有落脚人生的省察,视角独特,思考独到。

作者记教书事,述读书味,冷眼热心,笔端常带温情与善意。冷老师 “教”“读”相长,极具借鉴价值。本书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与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也适合教育管理者阅读。

作 者:田冰冰 著

出 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出版

推荐理由:

如何接手新班,稳步开局?如何经营班级,民主管理?如何张弛有度,站稳课堂?如何突破传统,招招创意经营?如何增强领导力,团队协同共建?职业赋予班主任多重角色,“轻轻松松”似乎只是虚幻的愿景。如何寻找有条不紊的节奏,开辟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全国知名班主任田冰冰老师自2007年开始,不断与国内29个省市的班主任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和交流,梳理总结出大量接地气的实操策略,规划出了班主任轻松治班、共同成长的专业发展路线圖。 跟随本书“轻松治班”五步路线图,你就能破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密码。

好书推荐

书名 / 《教书·读书》

书名 / 《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

推荐人:王 洁

语文课程开发管理论文 篇3: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创建学校特色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实施“三级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无疑给学校特色的创建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一、何谓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是指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先进教育理念,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的优势,所形成的有鲜明个性,独树一帜,成效显著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创建学校特色是时代的呼唤。当今世界面临多元化挑战,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使学生个性发展被忽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被束缚,教师工作积极性被否定,学校特色被磨灭,学校的生存受到威胁。学校要发展就必须走多元化之路,办出学校特色。学校特色要立足学校,以学生为本。所谓特色就是优势之所在,特别出色之处。学校特色的创建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挖掘学校的潜能。

学校特色的创建还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以育人为己任,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角,任何忽视学生的学校发展战略都是错误的。学生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特色的创建归根到底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创建有着密切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教育理念,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众说纷纭,(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但对其作概括,无非就是:立足于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创建本质上是相通的。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的中心。众所周知,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因而创建学校特色的关键在于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工作。只有课程与教学工作有特色了,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学校特色。所谓“校本”就是基于学校,立足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基于学校自身课程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先对学校、社区资源进行评估,特别是对学校特色资源进行评估。这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能性的保障。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学校特色,还在于其注重学生、学校的个性化差异,并能根据各社区的特点,挖掘其潜在资源,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发展其潜能。因而,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社区需要开发多元化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更能针对社区和学生的差异性,为社区服务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学校特色。

2、农大附小学生培养目标:关心国家和世界的事情,立志报效祖国;能关心人,善合作,诚实守信,能写一笔好字,写一手好文章;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会话;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习惯;能应用电脑辅助学习;能博览群书;有广博的知识;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较好的身体;能有一般的生活技能,有一门好的手艺;有一定的文艺鉴赏能力,有一两项特长。

我校在学校办学特色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学科为基础,以强化能力、兴趣和奥数教学的数学为龙头,以英语为特色,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实施技能目标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课外活动、兴趣课选修和‘做中学’实践教学活动”。学校为了突出办学特色,实现教学总目标,在学科建设上下足了工夫,提出并实施了学科特色教学。

(1)学科特色教学的概念。

以动机、知识和策略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在扎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学的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强化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技能训练,全面实施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学科课程内容上,语、数、英学科,增设综合实践课;音、体、美学科,要求在技能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2)理论依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生是主体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3)学科特色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当堂掌握和巩固知识,以减轻作业负担,为学生发展兴趣及自由阅读保障了时间;要帮助学生学会、记牢、用好,一方面坚持“教为学、学为用”和“教以学为主,学以练为主”,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随时将所学新知类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策略,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运用的成功与快乐。

三、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如上文所述,创建学校特色关键在于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工作,因而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学校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创建学校特色应做到:“管理有特色”,“教有特色”,“学有特色”。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的探讨都处于起步阶段。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包括对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另一方面也包括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的新编。当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上,一是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前者注重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和重建,后者注重开发的结果。

1.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就语文教材本身而言,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同志说:“(语文)教科书编得再好,仍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课程资源的有限性。”所以建设好语文校本课程应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1)从语文教育的目标和学科性质看,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十分必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过去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导致了语文教育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国家统一编制的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潮流,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需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语文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学语文就不能单靠国家统编的几本教材,学语文要放大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离开了我们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学校进行语文课程开发,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是《语文课程标准》里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作为国家开发课程,它只是安排了课程的基本内容,而不是课程的全部,它已经给地方、学校和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也有开发的义务;教材作为国家开发课程,它的统一性决定了它不必也不可能照顾地方乃至学生的差异,它已经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学生的选择离不开我们的开发,学生的拓展更少不了我们的开发。

(3)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校本课程的开展比语文课堂教学更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原因有四:首先校本课程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内容迎合了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心理,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现”舞台。其次,校本课程立竿见影的直接评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成功感,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第三,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明显比平时课堂扩大了好几倍,许多平时对语文不怎么有兴趣的学生也因为参与逐渐迷上语文。第四,校本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寓教于乐,启智于趣的活动形式,学生很容易在愉快教学中产生对学科的兴趣。学生们在活动中兴趣盎然,从生理学角度讲,这些活动促进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十分有利于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我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理解为语文课程的创编,它是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空间内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种关注课程开发结果的行为。当前研究更多地表现为一些具体的案例评介,如对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的介绍,编制一本或者一套具体的校本教材等等。在这些方面走在前列的多出现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教育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如:针对香港学生对阅读的态度不够积极,阅读能力水平国际排名偏低的状况,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与培侨中学合作,搞校本自学计划,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他们开设了校本的阅读课程,其特点是以原著或丛书作为阅读教材,改变以范文为主的语文阅读教材。参与该计划的教师,把《小王子》、《非典情》、《射雕英雄传》《三国演义》等原著作为主要的阅读教材。我校根据自己的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年级的不同,编写了小学生《文言文》、《一年级日记选》等读本;探究及建立了与校本教材同步的语文课堂模式,即“课前三分钟演讲、三分钟练字”,再加上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得农大附小以“语文为基础”的教育培养目标更加扎实,取得的成绩更加突出。

3.语文教师的校本行动研究

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即课程研究者”,学校“教有特色”取决于教师。因而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参与课程开发成为创建学校特色的又一个关键。而教育行动研究则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

西方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一种模式,教师即是课程开发者。因此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必要引进教育行动研究,以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课程变革策略,更需要关心变革的过程与结果,如:如何在教师之间对教育的目的、学校的现状、学生的需要等达成共识;如何保证变革的实际发生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形式;如何促进教师个体专业行为的变革,等等。教育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行动策略,关注“行动过程”是其重要特点,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行动研究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价值,如使教师工作更关注教育行为的目的与效果,而不是外在的标准与评价。这些潜在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教师的再教育。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有效的再教育策略又有赖于把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视为一个民主决策过程(即教育行动研究过程)。

作者:胡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