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案语文

2022-08-08

撰写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备课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后的输出结果。教案撰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份优秀教案应是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智慧、教学经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教师应尝试编写具有个性、富有创意、具有活力的教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二年级下册教案语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教案语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一、复习课文:

1、读《泉水》一课,回答问题:

(1)“天然水塔”指的是:(泉水来自大自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水源。)

(2)根据课文,写出泉水的流经经程:石缝 流进 (山腰的水池) 流过 (山间的平地) 流到 (山坡的果园里)穿过 (山谷)―― 山下

(3)仿照课文写话:泉水流到 田地里 , 禾苗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会长得更高更壮。”

2、“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是:(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3、为什么妈妈说萨沙是“勇敢的孩子”?(或为什么“我”要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答:因为萨沙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植物,因为他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所以妈妈说他是“勇敢的孩子”。

二、背诵、背写:

1、背诵课本23页“我知道”:

(1)雷锋出差一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车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 向雷锋同志学习。”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2、上下结构相同的字:多、吕、昌、炎、圭

左右结构相同的字:双、朋、羽、林、从、弱、棘

品字结构相同的字:品、晶、众、森、磊、鑫、淼

3、背写37页“读读背背”及拓展的有关助人为乐的谚语:

(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3)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4)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三、听写:

雷雨 年迈 洒水 泥泞 泉水 应该 结果 股票 干脆 迷人 足迹 叔叔 锋利

然后 扑通 托运 抚摸 胜利 清脆 活该 杜鹃 顺利 门铃 弱小 周末 芬芳

夏天 雨滴 感冒 砖瓦 突然 需要

四、比较组词:

议(议论) 唐(唐诗) 站(车站) 慌(慌张) 勾(勾画) 抓(抓住)

义(含义) 塘(池塘) 占(占领) 荒(荒岛) 钩(钩子) 爪(鸡爪)

符(符号) 分(分别) 令(口令) 北(北京) 结(结果) 股(股票)

付(付钱) 芬(芬芳) 铃(门铃) 背(背包) 洁(洁白) 没(没有)

需(需要) 迷(迷人) 锋(锋利) 滴(雨滴) 洒(洒水) 宁(宁静)

须(必须) 谜(谜语) 峰(山峰) 摘(摘抄) 酒(白酒) 泞(泥泞)

然(然后) 塔(宝塔) 肚(肚子) 扑(扑灭) 拖(拖地) 摸(摸黑)

燃(燃烧) 搭(搭车) 杜(杜鹃) 朴(朴实) 托(托运) 模(模样)

娇(娇气) 末(期末) 方(方向) 夏(夏天) 该(应该) 京(北京)

轿(轿车) 未(未来) 芳(芬芳) 复(复习) 刻(刻苦) 景(景色)

于(由于) 落(落叶) 曾(曾经) 蜜(蜜蜂) 恩(恩人) 风(大风)

余(其余) 洛(洛阳) 蹭(磨蹭) 密(亲密) 思(思念) 凤(凤凰)

五、多音字

fènɡ(门缝)dàn (子弹)jiē(结实)jiān (房间)

缝弹结间

fénɡ(缝补)tán (弹琴)jié(团结)jiàn (间接)

ɡēnɡ(更正)hǎo (好人)dá(一打)bēi(背书包)

更好打背

ɡènɡ(更加)hào (好奇)dǎ (打扫)bèi(背包)库(水库)裤(裤子)脆(清脆)翠(翠绿)瓦(瓦房)互(互相)利(胜利)力(力气)瓣(花瓣)辫(辫子)宫(故宫)官(官府)

tā (踏实)zēnɡ(曾孙)mēnɡ (蒙骗)chǔ (相处)

踏曾蒙ménɡ (蒙蒙细雨)处

tà (脚踏实地)cénɡ(曾经)měnɡ (蒙古)chù(到处)

kōnɡ(天空)yīnɡ(应该)lù(露珠)kǎ (卡车)

空应露卡

kònɡ(空地)yìnɡ(答应)lòu(露面)qiǎ(发卡)

liǎo (了解)dā(答应)dāi(待会儿)yāo (要求)

了答待要

le(来了)dá(回答)dài(等待)yào (主要)

tiāo (挑选)jiān (房间)dé(得到)

挑间得děi(就得)

tiǎo (挑战)jiàn (间接)de(飞得高)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提着)瓦罐(抱着)孩子(冒着)细雨(踏着)荆棘

(下起)大雨(拿出)雨衣(积累)词语(钻进)抽屉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阳光灿烂)的世界(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

(静静)的山谷 (清脆)的歌声 (欢快)的泉水 (长长)的小溪 (迷路)的孩子 (蒙蒙)的细雨 (弯弯)的小路 (年迈)的大娘 (晶莹)的露珠 (温暖)的春风 (勇敢)的孩子 (舒适)的家(黑白相间)的花猫(大口)地喝水

(尽情)地歌唱(无力)地垂着头

(小路)(阳光)(汗珠)(细雨)

弯弯的 (月牙)温暖的(双手)晶莹的 (泪珠)蒙蒙的(云雾)

(眉毛)(怀抱)(水珠)(烟雾)

七、近义词:

灿烂-(绚烂)天然-(自然) 欢快-(欢乐)寻找-(寻觅)温暖-(暖和) 四处-(到处)年迈-(年老) 舒适-(舒服)照顾-(照看)保护-(爱护) 勇敢-(英勇)赶紧-(赶快) 清新-(新鲜)足迹-(脚印)告别-(分别) 忽然-(突然)亲切-(亲热) 问候-(问好)

八、反义词:

动-( 静 )好-( 坏 )甜-(苦) 美-( 丑 )长-( 短 )粗-( 细 )新-( 旧 ) 笑-( 哭 )早-( 晚 )软-(硬) 内-( 外 )黑-( 白 )始-( 终 )生-( 死 ) 正-( 歪 )弯-( 直 )

保护-(破坏)弱小-(强大)糊涂-(明白)

亲热-(冷淡)舒适-(难受)勇敢-(胆小)

九、量词:

一 ( 股 ) 清泉一 ( 座 ) 水塔一 ( 面 ) 镜子一 ( 件 ) 衣服一 ( 句 ) 话

一 ( 名 ) 战士一 ( 个 ) 周末一 ( 片 ) 空地一 ( 朵 ) 蔷薇一 ( 滴 ) 雨点

一 ( 片 ) 花瓣一 ( 只 ) 小猫一 ( 个 ) 家一 ( 碟 ) 牛奶一 ( 碟 ) 点心

一 ( 个 ) 篮子一 ( 位 ) 叔叔一 ( 个 ) 电话

十、四字词语(熟练背写):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丁丁冬冬四面八方冷冷清清滴滴答答

泉水(丁冬)琴声(悠扬)枝叶(茂盛)空气(清新)

第二篇: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在区别形近字中积累新字新词。

3、读比喻句,积累名言名句。

4、进行口语交际,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练习写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展示科普读物,小组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7、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重点难点: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新字、新词、好句。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句子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呀!

2、学生自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三个句子的意思相近,但第一句加上问号,表示你不可能数不清;第二句加上句号,表示你数不清;第三名句用了感叹号,表示你肯定数不清。

4、扩展延伸。

这是李明买的书吗()

这是李明买的书()

这就是李明买的书()

二、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明确练习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同桌交流连线原因。

4、集体交流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音、组词,看谁读得准,组得对。

三、巩固练习。

给下列的句子选择适当的标点符号。(。?!)

1、这样的事,你能做出来()

2、这样的事,你怎么做出来()

3、这样的事,你要做出来呀()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会读”

1、学生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2、投影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

问:上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归纳总结: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可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

3、读其他句子,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4、从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也可自己说比喻句。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名言,想想其中的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3、自由读背名言。

三、作业。

课外搜集名言名句。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1、教师讲解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

3、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介绍身边的科学。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自己带的科普读物,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和特点。

(2)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

二、课堂练习:

小组合作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

第四课时

一、写话。

1、启发学生回忆本学期做过的事。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3、谈谈自己在暑假里的打算。

4、教师归纳要点。

写收获:(1)写做了什么事。

(2)写做的过程。

(3)写做了以后,懂得了什么。

写打算:(1)打算暑假中做什么。

(2)打算怎么做。

5、学生自由写话。

二、宽带网。

1、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

2、学生自主读科普读物,搜集科学家和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

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集体评议。

三、总结拓展: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世界进入一个高度发展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字词句的综合训练

复习目标:

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认识387个汉字,能正确书写282个汉字。

3、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复习过程:

1、巩固薄弱点。

2、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ì jiâ

sǔn yā

hū huàn

dù juān

ní nìng

(

) (

) (

) (

) ( sǎ tuō

shāng diàn

mào mì

tâ biã

fâng huáng

(

)

(

) (

) (

) ( chì bǎng

jiǎo

yán

hán

kuā jiǎng

zāo

gāo

(

) (

) (

)

(

)

qī fù

tǎo yàn

lóu tī

fù jìn

qiāo mãn

(

) (

) (

)

(

)

二、四字词语填空。

川( )不( )

四( )八( )

名( )古( ) (

)疲力(

)

小(

)大( ) (

)小(

)大 无(

)( )力

(

)(

)不一

其(

)自(

) (

)(

)倒置

举(

)无(

)

日(

)月(

) (

)株(

)兔

舍(

)逐(

)

众志(

)(

) 风(

)日(

)

(

)根问(

)

(

)声大(

) 好学(

)(

) 读书(

)(

)

其(

)自(

) 遵纪(

)(

) (

)(

)欣赏

五(

)十(

) 刻苦(

)(

)

环顾(

)(

)

五(

)六(

) 恍然(

)(

)

(

)(

)扑鼻

阳光(

)(

)

)

)

)

)

( (

三、填上合适的词。

打开(

)

(

)的问题

(

)地走 辨别(

)

(

)的天空

(

)地跑 刻苦(

)

(

)的柳枝

(

)地说 指点(

)

(

)的春光

(

)地握 环顾(

)

(

)的阳光

(

)地喝

四、形近字组词。

陈(

)

迷(

)

搭(

阵(

)

谜(

)

塔(

密 (

)

洒(

) 绕(

)蜜 (

)

酒(

) 烧(

)趴(

)

题(

)

慌(

叭(

)

提(

)

谎(

玻(

)

拱(

)

未(

坡(

)

哄 (

) 末(

拎(

)

玻(

) 勾(

)

传( 玲(

)

破(

) 沟(

)

转( 岭(

)

坡(

) 购(

)

珠( 铃(

)

波(

) 够(

)

蛛( 语言积累。

1、 写出两个关于学习的成语:

2、 写出两个关于团结的成语:

3、 两个关于错误思想的成语:

4、 写出两个关于月亮的成语:

5、 写出两个含有数字的成语:

五、照样子,写词语。(10分)

绿油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团团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多多少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省(

)

雀(

滴 (

摘 (

)

)

续(

)

读(

拾(

))

搭(

)

)

)

)

)

) )

)

)

)

)

一动不动

一_________不_______ 一_______不_______ 牛奶—奶牛_______ —

_______ —

照相—照相机_______ —

_______

风越来越大_______越_______越_______

_______越_______越_______

六、给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茂密的枝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天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静的湖面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上飘下来的树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红的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船像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

二、好句、名句积累。

1、(

)绿千里,春风(

)。

2、黄莺鸣(

),紫燕剪(

)。

3、(

)放胆来梳柳,(

)满人去润花。

4、春风一拂(

),南燕双归(

)。

5、花要(

),人要(

)。

6、赠人玫瑰,(

)。

7、帮助别人的人,(

)。

8、(

)叫能叫石头(

),(

)能叫枯木(

9、知识是(

)。

10、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

)。

)。3

1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加上百分之九一九的(

)。

12、(

),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课外阅读理解

复习目标:

1、 在阅读时,能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2、理解短文的内容,能按正确回答问题。 复习过程:

1、听写词语。

2、抽查背诵。

3、阅读训练。

雷雨过后

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 到)美丽的彩(红 虹)。

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窗,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淋洒下水滴,感谢阳光的照晒。

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 象)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备往家里搬东西。蚯蚓(专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cáng zàng]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习滚、扑、咬的动作。

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张美丽的图画。

1、划掉文章中( )里不正确的字。

2、划掉文章中[ ]里不正确的读音。

3、根据解释,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清爽而新鲜。

(

)

(2)精神振作。

(

)

4、按短文内容填空。(4分)

(

)的图画

(

)的小草

(

)的柳枝

(

)的水珠

5、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

,亮晶晶的。这一句话把

比作

4、小结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1、 复习掌握第

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 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 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 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星罗棋布 连绵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飘飘悠悠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 出示词语。

2、 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 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 指名交流。

5、 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指名交流,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 出示句子。

(1) 我捡起了地上的。

(2) 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 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 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 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 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 指名背诵课文。

3、 默写第一课。

4、 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 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 ),它能飞越(),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 ),在蓝天中()„„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 )()( )

飘飘悠悠( )()( )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看到( )。

3、逐条按要求完成。

5、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6、 再一次齐背课文

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2006-7-1 18:39:44)

1、复习掌握第

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惊呆 神勇无比 热火朝天 平平盏盏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 ) () ( )

氵 ( ) () ( )

辶 ( ) () ( )

艹 ( ) () ( )

纟 ( ) () ( )

土 ( ) () ( )

1、 练写。

2、 交流。

3、 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 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 同桌互背。

3、 听写成语。

4、 同桌互批。

5、 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 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 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 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 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 )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 );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

(2)庐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整个槐乡都浸在(

)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

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

)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了(

)的特点。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庐山云雾还会变化出什么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将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1)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指名交流。

复习目标:

1、 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 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 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 灵活运用字词。

5、 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 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瀑布 黄鹂 浪费关键 评理 可惜 整顿 分析 思索 肺结核 聚精会神两全其美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默写古诗。

1、 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 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 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 齐背。

三、造句。

1、 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 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 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 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 出示句子:

(1) 哥哥不以为然 在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 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2) 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的 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 试填。

3、 指名交流。

4、 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 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 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 )。( ),( )。”这是( )代诗人( )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后两句写了()景,( )、( )、( )、( )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 交流,订正。

6、 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 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 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4、 说说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5、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再写下来。

6、 交流,指名说。

7、 师生评议。

三年级语文 第一周教案

教学目的指要:

1、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体会人物的神态、动作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教师通过情感激发、学法指导,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课文,体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本周课程的主要目标:

1、能学会生字、词新,重点体会课文里表示“看”的词语的不同含义,并学会运用。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能用自己的话说明图意。

3、能通过大胆的想象,丰富画面内容,感受球赛的精彩、孩子们放风筝时兴高采烈的心情。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模仿课文写法,进行片段描述。

教学重点:“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想象放风筝的场面和足球赛场上的场面。

教学方法建议:

1、创设情境法;

2、自主探究式

有效教法建议:创设情境法

新型教法建议:实践、自主探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放风筝》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略读

1、2自然段。

1、播放歌曲《三月三》(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抓把泥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和白云去做伴。)

2、略读

1、2自然段,汇报自学情况,明确作者放风筝的心情和风筝的种类。

二、 图文结合,学习课文其他段落。

1、 观察图画,表达图意。重点观察、表达主人公是怎样放大蜻蜓风筝的。

2、 图文结合,联系实际,学习第三自然段,弄清作者是怎样根据图画、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把哥哥放大“蜻蜓”的过程写清楚的。

3、 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4、 图文结合,学习

5、

6、7自然段。

(1) 激发学生质疑,自主解疑(重点疑点:为什么课文中描写的风筝那么形象、逼真?)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表达的不同,从而帮助解疑: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象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3) 根据例句,找出描写不同风筝的句子,看喜欢哪句就有感情地朗读哪句。

(4)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三、 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你是怎样理解“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先读一读课文中的描写部分,再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四、 总结全文,明确学习要点

1、 观察中要抓住要点,按照一定顺序,知道事情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 如何围绕一句话写具体。

课后练习设计:

1、 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目的指要:

1.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借助注释自学,并质疑的方法理解诗意。

2. 通过对阅读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从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3. 鼓励学生积累语言,联系说话写话,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周课程教学目标:

1. 能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借助注释自学并质疑的方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产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2. 能感情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语言美,想象诗的意境美。

3. 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南极企鹅的形态、种类、生活习性,体会小作者对企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利用书中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南极的气候环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建议:教师适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练。

有效教法建议:独立探究、自主学习。

新型教法建议: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古诗及南极企鹅的一些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

教学过程:

一、教学《四时田园杂兴》

1.鼓励学生背诵课前搜集到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2.揭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进行讨论。 师生共同解决:“四时”是四季的意思。“杂兴”是诗人范成大晚 年写的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春日”“晚春”“夏日” “秋日”四时五组,我们学的是“夏日”诗一首。

3. 出声朗读,注意观察。图文结合,自由理解诗意。

4.完成以下练习,交流学习成果。

(1)在( )内填入表示时间的词;在~~~~上填表示动作的词语;在 填表示人物的词语。 ( )出~~~~~( )~~~~,村庄 各当家。 位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

(2)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在诗中的作用,进而体会农民劳动的繁忙。

4.结合文中插图,想象孩子学种瓜时会说些什么?想着什么?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教师评议、点拨。

5.指导朗读背诵。同桌互相评议。

6. 课堂小结,学生明确古诗表现的内容及情感。

二、教学《小儿垂钓》

1.激趣导入。

教师问:“咱班同学中,谁是钓鱼小能手?”

“钓鱼能手”向大家讲解钓鱼要领。

教师问:“你们想知道古代儿童是怎样钓鱼的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3.同桌合作,利用插图、查字典、看注释,揣摩字句,了解内容。

4.针对理解中的分歧,结合诗意和环境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招手”一词是“摆手”还是“招手”的意思?辩论后,教师点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诗的意境,帮助背诵全诗。

6.总结:古诗的内容、写法特点及学习古诗的方法。

课后练习设计:

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古诗两首》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合乎基本内容、情理都是可以的。)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我和企鹅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阅读提示。

黑色的头和背,白色的肚皮,走起路来一摇一摆,这大概是你对企鹅的印象。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在企鹅岛上看到了那几种企鹅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把我对企鹅喜爱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二、精读课文,认识企鹅。

1. 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企 鹅 种 类

企 鹅 特 点

企 鹅 形 态

合作完成表格,答案不要求完全统一。

2.默读课文,思考自己能了解哪些有关企鹅的知识。

3.集体汇报交流,并说明这些知识小作者是怎样得到的。

4.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1.这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白色世界中企鹅的风采。从这个可爱的小动物身上,我们不但了解了许多知识,也知道了我国南极探险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2.资料交流,鼓励学生向大家介绍书中没有谈到的有关企鹅的其他知识。

课后练习设计:

1.摘录文中你认为描写生动的句子。

2.画出自己喜爱的企鹅。

3.向父母、小伙伴介绍有关企鹅的知识。

三年级语文 第三周教学设计 (2006-5-12 22:52:42)

教学目的指要:

1.通过阅读本周两篇课文,懂得做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相信自己,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知道学生在独中整体感知,在独中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本周课程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一些重点词语。

2、在教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是所说的道理。

3、能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一边读一边想,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在阅读、思考中受到教育。

教学方法建议:情境教学,精讲与自学相结合。

有效教法建议:精讲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新型教法建议:激情、入境、回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画杨桃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杨桃,简单介绍。

二、学生仔细观察,画画杨桃。

三、教师展示学生作品,提出疑问:“同一个杨桃,大家画出来的杨桃为什么不一样呢?

四、精读2~7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

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了什么?

(1)结合文中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画,老老实实地画。”

3、讨论: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

4、指名读第六自然段。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教师引导学生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五、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课文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是教诲?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3、练习说话: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不一样时,

你应该怎样做呢?(练习用“要„„不要„„”“因为„„所以„„”说话。)

六、课后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请

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找骆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1、放沙漠驼铃的音乐,教师引入:“从前,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刚才还熟悉的驼铃声已渐渐消失。茫茫大漠,他找了好多地方也没找到,怎么办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二、精读课文,明确找到骆驼的原因及道理。

1、默读课文,画出老人关于骆驼丢失所说的话,重点读一读。

2、指名读老人的话,想想前后有什么联系。试用“因为„„所以„„”把这些句子联系起来说一说。再鼓励用其他句式说一说。

3、再读课文,完成表格,概括老人找到骆驼的原因。

推 出 结 果

观察情况(原因)

4、教师点拨:丢骆驼的商人也一直在找骆驼,他为什么没找到呢?学生仔细、用心读课文后,谈谈新发现。

4、教师小结:要想解决问题,光着急、生气是没用的,要像文中的老人那样心平气和、沉着冷静,才会留心周围的事物,最终找到骆驼,解决问题。

三、有感情地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

1、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2、选出优秀小组,表演。

3、学生针对朗读、表演进行评价。

四、课后练习设计:

1、多音字组词。

zháo( ) cáng( ) hǒng( )

着 藏 哄

zhe( ) zàng( ) hîng( )

2、说说老人帮商人找到骆驼的原因有哪些。

3、把找骆驼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参考答案:

1、着急 隐藏 哄骗

看着 宝藏 起哄

2、沉着冷静,用心观察。老人通过看骆驼的脚印右深左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儿跛;看路上左边有蜜,右边右米,知道骆驼驮的东西是什么;看被骆驼啃过的树叶上有牙齿印,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等等 。

3、讲故事时,可以先说出丢骆驼的情况和老人发现的问题,让听众说说怎样去找,再告诉答案。

三年级语文第四周教学设计 (2006-5-12 22:53:00)

教学目的指要:

1.继续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2.了解养蚕的过程,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3.培养学生看书质疑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尊敬和孝敬之情。

本周课程教学目标:

1.能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针对两篇文章的结尾发挥想象,进行读写练习。

3.培养学生质疑、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4.能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母亲的尊敬、怀念之情,产生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感悟母亲的奉献精神,儿子的情感变化。

教学方法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有效教法建议:自主、合作学习。

新型教法建议:以境激情,以理激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春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春蚕》是著名作家巴金回忆母亲的一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逐段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主要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先写母亲为什么养蚕,接着主要写母亲养蚕的过程,最后写母亲对“我们”的嘱咐。)

三、精读课文。

1.默读重点段,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春蚕的生长过程

母亲养蚕的过程

养蚕十分辛苦

蚕卵

拿出蚕种

照例

极小极小

用小匾喂剪成细丝的嫩桑叶

摘、擦、剪、撒、抖

一天天大起来

换大匾,喂整片桑叶

每天清晨

越来越大

分匾,加喂桑叶

每天深夜,总要

快“上山”了

清理蚕沙

一夜两次 腰酸背痛

“上山”结茧

捉 扎 摘

又添银丝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如:(1)“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照例”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蚕的小生命开始后,母亲是怎样喂养它们的?文中“抖、撒、剪、摘、擦”这几个词说明了什么?

(3)“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4)“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引导学生观察放大的课文插图,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春蚕”做题目?(联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课后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蚕的生长过程填空。

蚕卵→( )→( )→ ( )→( )→“上山”结茧。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细( ) 减少( ) 凶狠( )

参考答案:

2.极小极小 一天天大起来 越来越大 快“上山”了

3.粗 增加 温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束鲜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春蚕》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

2.过渡:当母亲需要儿女的时候,儿女们又是怎样对待母亲的呢?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一束鲜花》。

二、自读课文。

1.读2~4自然段,思考:你知道母亲的希望是什么吗?画出母亲的话。

2.读读画的句子,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母亲很想念儿子?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习。

3.如情入境,理解母亲失落的 心。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三、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是什么让我改变了注意?

2.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汇报交流。

3.指名读描写小男孩语言、神态的句子。你从小男孩的身上知道了什么?说说他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4用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协作目的。

2.激发想象:当失望的母亲看到亲爱的儿子手捧一束鲜花来看她时,会是一翻怎样的情形呢?鼓励学生为文章再续结尾,体会真情,受到教育。

五、课后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初我让花店送一束花给母亲,是因为( ),后来,在花店里我发现了( ),最后在小山坡旁看见( ),这一幕让我( ),我决定亲自送一束鲜花给( ),给她带来( )。

3.文中的“我”终于决定亲自送花给母亲的缘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2、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适当、简练的话填空,内容通顺,符合文章意思即可。

3、用简练、恰当的语言概括,字数不超过20个字。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2006-5-12 22:53:17)

教学目的指要:

1、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2、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3、了解赵州桥和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特色,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本周课程的主要目标:

1、学会2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一些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摘抄或背诵。

3、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领会怎样围绕一个句子写一段话,积累语言。

4、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赵州桥及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特点,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弄清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的含义。

教学方法建议:自学为主,读议结合,调查研究。

有效教法建议:读议结合。

新型教法实验:模拟设计、想象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赵州桥

教学过程:

一、简介导入

在我国的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县古为赵州,所以这座桥叫赵州桥,也叫安济桥。它是隋朝的工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为什么这么说呢?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全文,概括出赵州桥的几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

2、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围绕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的。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雄伟:桥长五十米,有几米多宽。

(2)坚固:全部、没有、只有、各有

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让学生从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既„„又„„”和课外资料中理解。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用平面图的形式设计赵州桥。

(3)美观: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播放录像,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按一定的顺序试背这一自然段。抓住“所有的龙„„”这句话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想像还有什么形态的龙。

三、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引导学生全面思考结尾一段的含义。

四、课后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2、抄写“桥面两侧有石栏„„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想想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写具体的。

3、找资料,了解过去、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桥。

参考答案: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参观人民大会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现在召开的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第十次代表大会都是在哪召开的吗?你对这个地方有多少了解?

2、今天,老师和你们来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自学建议,学生自学。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说说作者都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三、精读课文

1、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描写事物特点的阅读能力。

(1)自读第3自然段,你知道作者描写了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学生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参观的是什么地方?这地方有什么?都有什么特点?用“——”划出表示特点的词。

(3)学习

5、6自然段,思考: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这样写你认为好在哪儿?

(4)自学

7、8自然段,思考: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哪些特点?

2、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针对各人会议厅具有自己的地方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合理化设计。如内蒙古自治区的茫茫草原及肥壮的牛羊,黑龙江省的林海雪源,云南的孔雀竹楼,新疆的葡萄沟„„

3、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的能力,表达由衷的赞美之情。

四、全课总结

1、按照参观的顺序,把下面的参观过程补充完整。

正门——( )——( )——( )——会议厅

2、想一想,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人介绍人民大会堂。

五、课后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抄写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

3、搜集人民大会堂建造的历史,建筑特点资料,充实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

2、如:十二要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王叔叔说:“不用数啦,三层一共有手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主席台上的三百多个,倒卖能座一万人。”

我抬头一看,只见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

3搜集的资料多少详略不限。

小三语文 第六周教学设计 (2006-5-12 22:53:38)

教学目的指要: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概括出课文讲了哪几种纸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2、激发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使学生知道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而自觉实践,大胆创新。

教学重点: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不同纸的不同特点和用途。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发明万能胶水的和他是怎么做的。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教学方法建议:读中感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

有效方法建议:教师导学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纸奶奶的生日

教学过程:

一、直接考试,鼓励质疑。

二、初读导入,了解内容。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奇妙的纸?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用?

2、小组讨论、研究、归纳,完成下表。

纸的种类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不破裂

雨衣、游泳衣

耐热纸

耐高温

炼钢、做实验

食用纸

可吃掉

报纸、书刊

防锈纸

不生锈

保护金属元件

可溶性纸

一同溶解

手帕、包装

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

1、读出纸奶奶子孙的自豪之情。

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如恭恭敬敬、 抢着、大声、慢条斯理等。

2、读出纸奶奶的欣喜之情。(连声夸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连连点头、高兴、感慨等)

3、指导分角色感情朗读

四、说话训练、突破难点

1、如果你是文中的一种纸,你怎样向买家介绍自己的特点,向别人推销自己?

2、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教师介绍纸的发展,学生再联系课文内容说原因。

五、课堂总结,鼓励创新

1、学生总结:课文写了多少种纸,各有什么特点、用途。

2、教师鼓励:相信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同学们经过努力探索,一定也会有新发现的。

六、课后练习设计:

1、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个课本剧。

3、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搜集纸的用途,越多越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万能胶水发明记

教学过程:

一、析题导入,激发兴趣

1.“万能”是什么意思?“发明记”是什么意思?

2.过渡:一位名叫聪聪的小朋友,发明了一种万能胶水。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

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指示学法

1、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聪聪是怎样想到发明万能胶水的?

2、默读课文,用“ ”画出聪聪发明万能胶水的原因。

(粘鞋带、粘裤子、粘玻璃、粘伤口、粘胳膊、粘水泥板)

三、细读课文,引导理解

1.“聪聪决定发明一种胶水,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再也没有这么多麻烦,也能少惹爸爸妈妈生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聪聪 要让每一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

2.“在第四十三天的早晨,聪聪从他配制的一百种药液种各取出一滴,小心地混合在

一个玻璃瓶里,再加上两滴他自己的汗水,万能胶水就试制成功了。”为什么再加上两滴自己的汗水?

3.“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但是,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为什么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还要报道出来?

四、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朗读时,要注意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聪聪的心情变化。课文的前半部分,聪聪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麻烦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读出他担心、好奇、盼望的语气;他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以及研究、实验的经过,要读出他充满自信的心情;在宣布发明结果而又无法演示时,要读出焦急、生气、无奈但又无比佩服的语气。

五、总结课文,思考讨论

1、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全文的内容。

2、组织讨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

六、课后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形近字组词:

粘( )踢( )拆( )实( )

沾( )惕( )折( )试( )

3、用“轻而易举”“留神”造句。

参考答案:

2、粘贴、踢球、拆开、实验

沾湿、警惕、折磨、试验

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句式练习说话。(句子通顺即可)

三年级语文 第七周教学设计 (2006-5-12 22:53:56)

教学目的指要:

1.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情意。

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爱家乡的意识。

本周课程教学目的:

1.学会2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一些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或部分段落。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爱故乡、爱杨梅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它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建议:讲解与演示或实物相结合。

有效方法建议:诵读、感悟。

新型方法建议: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翠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把第一幅插图放大,出示。揭示:这是翠鸟。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按一定顺序,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翠鸟的外形。

3.教师一边指示图画,一边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感受美。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合上书,一边听一边记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哪些地方的特点。

2.学生汇报。

3.自由朗读。全班齐读。指导朗读。(稍慢、轻柔)

4.练习按板书内容复述课文。指导背诵。

5.小结:课文能表达作者对翠鸟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二)学习课文

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活动的?

(2)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捕鱼的?

2.自学后,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

3.师生共议。

(1)学生读出描写翠鸟活动和捕鱼的词语。

(2)比较、说明。

如:翠鸟鸣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再如: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3)启发学生自由表达:翠鸟的活动特点与它的外形有什么联系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快一点)

(三)学习

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两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2.同学们,即使翠鸟住的地方很好找,也容易逮,你肯捉它吗?

三、总结课文

学习本文后,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

四、质疑问难

五、课后练习设计: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抄写本课的好词好句。

3.查找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教师:杨梅本来盛产于南方,但现在也出现北方的市场。看,这就是杨梅。你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它的外形、颜色、味道吗?

学生:自由描述,从多方面描述,调动他们表达的积极性。

教师: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课文。

2.了解内容,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杨梅的可爱的。

3.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解决疑难。

三、精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归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你喜欢作者对杨梅哪一方面的描写,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杨梅树:作者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写杨梅在春雨的轻抚下茂盛地生长。应用赞美、欢快的语气来读。

杨梅果的形状:作者与桂圆进行比较,描写直观、形象、生动。朗读时应带着喜爱之情。

杨梅果的颜色:作者用“先„„随后„„最后”的句式来描写,又从外到内,生动形象地写出果肉及汁水的颜色。读时应用很高兴、很新奇的语气。

杨梅果的味道:作者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详实、生动地说明杨梅果又酸又甜。读时应平和中带着回味。

4.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描写生动、亲切感人的重要原因。

(1)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细致地观察。

(2)用眼看、用手摸、放到嘴里尝一尝,调动多种感官。

四、总结课文

1.课文内容。

2.观察方法。

五、课后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用“先„„随后„„最后”造句。(可以用来描述人物的连续动作,也可以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

小三语文 第八单元教案 (2006-5-12 22:54:12)

教学目的指要:

1、继续练习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读懂。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物纯朴、善良的品质,受到优良公民道德品质的熏陶与教

育。

本周课程的主要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较快速度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4、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学习关爱他人的优良公民道德。

教学重点:

体会娃丽具有高度责任感,急人所急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学方法建议:比较法;自主与讨论相结合。

有效教法建议: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新型教法实验:探究性学习。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杏儿熟了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猜测内容

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5课《杏儿熟了》。

2、鼓励学生根据课题,猜测文章可能写了什么?

二、范读课文,分析对照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自己的猜测和文章的内容的异同之处。

2、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指名读“阅读提示”的要求。

2、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四、交流汇报,深入理解

1、在对待小淘淘偷摘杏儿这件事上,“我”与奶奶各是怎样的态度?课文中用哪些词语写出了他们的不同态度?

奶奶关爱:急忙 扶起 揉 挑 颤颤巍巍 露出微笑

“我”不满:没好气地说 奶奶怎么收拾你 有点不高兴

2、在奶奶的开导下,“我”对待杏儿的态度上现在与过去有何不同?

现在:每年都„„分给„„送给„„

3、展开讨论:

(1)课文中两次出现“颤颤巍巍”这个词说明什么?

(2)奶奶讲的“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五、朗读训练,体会情感

1、指导朗读。

2、练习朗读,体会表达情感。

六、课后练习设计

1、把这个故事及你懂得的道理讲给别人听。

2、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

颤颤巍巍

3、寻找生活中你心目中最可敬的人,想想他做的一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参考答案:

2、红通通 绿油油 慌慌张张 整整齐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信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自主学习

1、快速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选择恰当方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一边读一边想,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3、不懂的内容,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深入理解

1、指名朗读石铁潘诺夫给娃丽的信,引导想象那封邮递员送错的信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哥哥对待这封信的态度是对还是错。

3、探究:娃丽为什么会拿着信自己去送呢?

(引导抓住当时天气状况,娃丽的心理活动解决问题。)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娃丽当时的焦急心理。

四、课堂小结

你分别想结哥哥和娃丽说些什么?

五、复述课文

1、给每个部分编小标题或列简单提纲。

如果第一部分的小标题可拟定为“哥哥管信箱。提纲可列为(1)信箱的由来。(2)哥哥管信箱。

2、先复述每一部分内容,再连起来复述全文。

六、课后练习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小练笔。

3、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

2、模仿课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设定几个场面,描写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

(1)在超市里,不小心将货架上的物品碰坏了。

(2)捡到一个装有重要文件的提包。

(3)和同学一起犯了错误,主要原因在你,而老师却严厉批评那个同学。

3、多读有关陶冶情操、激发向上的文章。搜集名人名言。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

重点

难点 图文结合,在阅读中学会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能写“勺、斗、玉”等几个生字。

总课时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涵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分 课 时 目 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图文结合,在阅读中学会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写“勺、斗、玉”等几个生字。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9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游戏展示,板书课题

1、根据游戏提问:为什么同学的头发数不清?想一想,天上的星星能不能数得清?

2、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1、游戏:数一数班上有多少双眼睛;再数一数同桌同学的头上有多少根头发。能数清吗?

2、带着疑问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意

出示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根据插图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学生阅读情况,个别辅导。

2、小组内交流,纠正字音。

巡视辅导。

3、小组朗读。巡视,了解小组读书情况,发现读书中存在的问题,并个别指导。

4、充分发挥学生的概括能力。其余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简评。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交流,指认生字,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3、同桌互听,看谁读得更流畅,尽量找出对方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应该注意肯定同学读得好的字词。

4、用简短的语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正音、指导书写

1、指名读卡片正音。悉心听学生的读音,并注意及时纠正。

2、帮助学生发现课文生字中的规律,学会将句子表述清楚。

(1)“勺、珍、珠、数、睡、组、钻”的读音特点。

(2)“组、珍、珠、数、睡、钻、距、研”的结构特点。

(3)形声字的结构特点。

3、区别每组字的读音和字形。

1、读卡片正音,注意区别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2、找规律记字:

(1)勺,珍,珠,数,睡是翘舌音;组,钻是平舌音。

(2)左右结构的字有组、珍、表演、数、睡、钻、距、研。

(3)睡觉要闭眼睛,所以有“目”字旁。

3、说说下面四组字的读音和字形的区别。

勺——句;斗——卡;玉——王;组——祖

五、教学效果测评

区别多音字“数”的读音并做连线练习。

读出“数”的两种读音,想想每个读音表示的意思。再连线“数”字。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9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复习巩固

1、分角色读课文。

2、读生词卡片。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把握人物、语言及感情,朗读也要注意表情。

2、“开火车”读卡片:珍珠、玉盘、距离、祖先、勺子、北极星、北斗七星、转动、钻研、著名。

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

1、出示生字并连线。

根据声母或音节,把字与拼音连接起来。

2、我的发现。

(1)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2)提示字形变化和形近字的区别。

(3)提示学生形声字的组成特点。

3、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

1、学生连线。

勺 shuì 钻 jù

组 zǔ 数 dǒu 睡 sháo 距 zuān 离 zhū 玉 yán 珠 zhēn 斗 shǔ

珍 lí 研 yu

2、学生自己交流发现。

(1)“组、钻”的声母是“z”。“勺、珍、珠、粉、睡”都是舌音。

(2)“勺”的点,变成“口”就是“句”。“玉”字少点就变成了“王”。“组”字和“祖”字形近字。

(3)“珍珠”都有王字旁,“睡觉”要闭眼,所以有“目”字旁。

3、学生练习“写一写”。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学生自读课文。

2、填一填。巡视、辅导。

彩虹桥》教学设计(口语交际)(2005-10-12 9:03:00)

湖南邵阳师范附小 郭娜孜

教学思路:

《彩虹桥》是湘教版义务教材小学第一册的一篇口语交际。图中有一道美丽的彩虹,两个小朋友站在彩虹桥下兴奋的谈论着。这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把小朋友在彩虹桥下会说些什么、想到什么说出来和同学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的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通过“我会画——我会看——我会说——我会想像”等系列的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良好的交际态度,从而体现“交际”的特点,达到“交际”的要求。

教学目标:

1、激发想像,让学生说出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在彩虹桥下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2、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围绕“彩虹”这一话题,说出自己的想法。

3、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静心倾听,勇于创新,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我会画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能说说你见到的彩虹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自由说)

2、师生绘画,激发兴趣

我们一起来画美丽的彩虹吧!“一座拱桥天上挂,七种颜色真漂亮、、、、、、”。(指两名学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跟着老师书空练画)

3欣赏彩虹,相、机板书:彩虹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说画,让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美好景象——彩虹先自由的说出来,然后大家参与描绘美丽的彩虹,欣赏彩虹的美,这样从一课就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绪一下调动起来,轻松的拉开了整堂课的序幕。

二、我会看

1、创设情景

出示课件:一个夏天的午后,太阳高照,忽然乌云满天,刮起大风,下起阵雨。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天空中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1句式练说:

a、刚才,你看见可什么?出示课件:句式练习:我看见了------------。

生:我看见了一道彩虹挂在天空。

生:我看见了彩虹有七种颜色,它们是赤、橙、黄、绿、蓝、青、和紫色。

生:老师,我知道了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了。(掌声)

2、出示课件:在彩虹桥下出现两个小朋友在谈论的情景,老师指导看图:你又看见了什么?继续用“我看见了-------------。”的句式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的规律,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导入课文内容,非常直观、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环节训练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物及变化说出来,为下一步“说”埋下伏笔,培养学生样想说好,先要看清楚的良好习惯。

三、我会说

1、启发想像:

指导学生看图,引导思考:两个小朋友站在美丽的彩虹桥下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在两个小朋友的头上打出“???”)

2、 组织讨论:请同桌同学互相猜一猜,说一说。

3、 学生汇报,指导评价

谁能说说他们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呢?当同学在说时,其他同学仔细听,要听清楚,听完整,听完后你有什么意见或想法可以站起来大胆地说出来。

生:这两个小朋友站在美丽的彩虹桥下数彩虹有几种颜色。

生:他们看到彩虹,心里特别高兴,不由得唱起了歌儿。“花儿香,草儿绿``````”

生:我觉得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歌唱得也很好听。(掌声)

师:前面的同学说得不错,老师很赞赏,后面的同学评价也不错,老师和他有同样的看法。

生:他们看到彩虹桥,就讲起了“彩虹桥”的故事。

生:老师,我想和同学一起来表演一下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师生鼓励)

(学生表演,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中要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听,听清楚,听完整,然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态度,真正的做到“我会说”。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我会想像

1、积极思考,大胆想像:

同学们,当你们站在彩虹桥下又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和想说的告诉给你的小伙伴听。

2、 学生自由交际(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

3、 汇报交流,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笑脸图)看到彩虹桥,我想--------。

(笑脸图)看到这么美丽的彩虹桥,我真想--------。

(笑脸图)多美的彩虹桥啊,--------------。

4、集体评议:当学生在说出自己的感想时,老师要多给予鼓励和恰当的评价,让学生也参与评议。

4、 创设情境,交流评比

(1)同学们,我想从你们当中选派一些“小记者”,现场采访你的同学,问问他们:你心中的彩虹桥是什么样的,当你看到心中的彩虹桥时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看谁说得好,思维独特,表达清楚,表现突出的颁发“金喇叭”奖。

(2)学生选派“小记者”现场采访。

(3)评选“优秀表现着”,颁发“金喇叭”奖。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想,自由地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能有自己独特地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课外扩展,生活练说

1、让学生回家后采访自己的家人、朋友,了解他们看到“彩虹桥”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你认为他(她)们说得怎样。

2、布置学生留心每天发生在你身边美好的事物,如看到“十五的圆月”、“满天的繁星”、“美丽的鲜花”、、、、、、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并主动乐于与人交往,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的见解来。

3、 信息反馈

[设计意图]: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口语交际在生活中运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欣赏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与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板书设计:

彩虹桥

彩虹图 我看见了--------。

我想到了-----------。

作文导写教案《语文园地三——画秋天,写秋天》(网友来稿) 作文导写教案《语文园地三——画秋天,写秋天》(网友来稿) 湖南岳阳市岳化二小 刘丽华

[导写内容]

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画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导写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景物,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乐画、愿写的情趣。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导写重点]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乐画、愿写的情趣。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导写要旨]

这次习作要求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学生通过书本学习,野外观察,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是有景可画,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的。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完成习作后,引导学生小组进行交流,可以采用一人读,其他人听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大家细心听。交流时,互相提意见,之后根据所提意见各自进行修改。为激励学生,教师可以把优秀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评论,学生观看后,各自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

[导写过程]

一、写作准备

1.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或诗文。

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秋游活动。

3.拍摄学生秋游活动的场景,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激情引趣

1.师生共同有感情背诵12课《听听,秋的声音》。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三单元课文,都是以秋天为主题,学完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2.生踊跃发言,交流汇报。

3.师梳理激趣。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是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走进秋天,去感受她的美好,并运用手中的笔,描绘出我们心中的秋天。

三、描画秋天

1.看秋景。

让我们再一起回味秋天的感受吧。多媒体播放:(学生到野外农田、果园、山林等处秋游的录象和多媒体制作的秋景画面)

2.说秋景。

刚刚从影片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你的见闻。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到学生中倾听,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由评论。)

3.画秋天。

在你看到的秋景中,你最喜欢哪一处?用你手中的笔画下来吧。可画上自己看到的,还可加上自己的想象。如果你不想画,那么就仔细欣赏自己找到的最喜欢的秋景图吧。(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营造气氛。)

4.小组合作,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画。

四、写作点拨

同学们都用自己五彩的画笔,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老师深深地被你们的画吸引住了,大家想不想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

(一)引导说图。

1.准备为自己的图画取个什么好听的题目?

2.画上画了一些什么景物?都是什么样儿?

3.你准备按什么顺序介绍你的画?

4.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

(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二)启发描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和词句,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描述秋天的景物。

1.怎样才能将画面上的景物写得漂亮、让人喜欢呢?我们可以发挥想象,把它们想象成人物或给它们打个比方,这样使它们更可爱。谁能将自己图上最喜欢的景物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请一位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描述自己的画,教师相机指导发挥想象,用上拟人或比喻手法,使学生有样可循)

作文导写教案《语文园地三——画秋天,写秋天》(网友来稿)

2.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描写秋天的词句吧,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到文章中去。

3.学生各自描述自己的画,教师到学生中个别辅导。

(三)启导写作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更精彩呢?

(1)语句通顺,根据自己的画,安排好写作顺序,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写详细。

(2)写出景物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真实感受。

(3)根据需要,把平时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当、贴切。

(4)运用好标点符号。

五、自主写作

学生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六、互动评改

(一)自查自改

读:句子是否通顺。

查: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用对了没有。

想:有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二)邻座交流

1.自由轻声读对方的文章。

2.交流: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吗?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

(三)小组评议

1.在你欣赏的作文中,你最喜欢哪一篇?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2.小组推荐一篇佳作参加全班交流。

(四)全班点评

[案例评析]

1.新课标对中年级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在中年级学生眼里,秋天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由于平时观察不够细致,生活积累不足,加之年纪小,他们对秋天的感受是模糊的、肤浅的。因此,本次作文导写,以观察、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寻找秋天、感受秋天、描画秋天、谱写秋天活动中,多方位、多视角感受秋天的美好,力争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我手写我画”,使学生在作文时达到眼中秋景丰富多彩,笔下秋景特点鲜明,心中情感真切自然。

2.让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学生由于心智水平的差异,生活境遇的不同,兴趣爱好的差别,性格特征的异彩纷呈,也决定着学生习作的自然迥异。习作教学绝不能齐步走,一刀

切,不能让学生在一个框框里打转。要尊重学生个性化感悟,爱护学生个性化情态,鼓励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在野外秋游及课堂上观看录象后,教师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下来。学生有的领略校园的自然风光;有的画秋天田野的美景;有的对稻天的秋收情景恋恋不忘;有的陶醉在果园的丰收喜庆中„„尽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绘画、作文,兴趣高涨。

3.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语言的个性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巧妙地运用所积累的词句,努力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例如:写秋天的果园时,学生这样写道:“看那黄澄澄的橘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头挨者头,脸对着脸,你挤我碰,把树枝都压弯了。”

4.教师在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丰富情景时,提供自主、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写、自己评,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进步、提高,达到学习目的。

--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玲玲的画》教案

29.玲玲的画(2)

科目: 语文 班级: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9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板书设计:

29. 玲玲的画

花弄脏

画小花狗

(坏事)

肯动脑筋(好事)

上一篇:二级建造师机电专业下一篇:二班级三班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