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发区招商工作的几

2022-11-01

第一篇:对开发区招商工作的几

对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下,招商引资工作已成为我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当前形势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我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我县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放眼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已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你拉我抢,力争朝夕,有人形象称之为“抢商”。可见竞争之激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地处内陆山区的溆浦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还存在那些问题,面临那些困难以及如何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相合工作实际,笔者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 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仅200

4、2005两年,共引进资金 12亿元,相当于2000年以前15年的总和,强力拉动了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是,也感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 (一)全县招商引资氛围还不够浓厚,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乡镇之间、部门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每任务完成差距较大,少数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招商引资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招商引资缺少详实的第一手资料,项目库不健全,项目储备少,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一是项目准备仍然难以满足招商引资深入推进的需要。一方面,项目的征集还没有在全县形成递补机制,项目内容的更新跟不上来。另一方面,项目包装仍然滞后,不少项目论证不足,包装质量和水平档次低。我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但是这些资源缺少详细的介绍、宣传材料,即使有,发放的范围也比较窄,投资者前来咨询、洽谈投资项目,了解的人不多,不能广泛、及时地提供有关情况,因此,也错过了一些留住客商的机遇。

(三)主动招商意识不强,缺少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形式。

(四)投资环境仍需改进,个别乡镇和部门仍存着“重招商,轻安商;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的问题,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招商引资平台建设滞后,项目布局不合理,受土地、规划、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我县目前的工业密集区规划不完善,基础设施滞后。由于缺乏配套完善的专业密集区,使入驻的产业项目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是如何推动环境建设由热情周到细致服务等表层向公正公平透明廉洁高效等深层次深化。虽然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等表层次的环境建设能赢得客商的好感,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衙门作风”、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部门利益至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问题。

二是如何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有效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工业园建设用地,使得像我县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的土地也同样成为稀缺资源,难以满足客商对土地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由于以往我县所引进的项目中,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幅射作用大的龙头型企业少,不仅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占用了我县土地资源,对我县今后招商引资工作增添了难度。

三是如何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招商引资工作。以政府行为招商为主,采用行政措施,分任务、压担子,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部分单位并未拧成一股绳,出现了“互挖墙脚”的现象,招商引资工作还没有形成规范有序、共同推进的局面。

四是如何在大开放中有效整合区域优势借助外部优势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往往孤立地突出自身的优势,而忽略了区域整体的优势在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解决上述难题,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宣传,推动全民招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思想是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要取得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就必须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上下功夫。一要加强学习。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学习,要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先进经验,通过对照比较充分认识目前我县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有效利用各级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和各种投资说明会、老乡座谈会,以及各种中介组织,积极推介本部门、本辖区投资项目和全县投资环境,扩大溆浦知名度和影响力。三要继续推动全民招商。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发动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一些交际广,信息灵的社会能人优势。目前我县有很多人在发达地区经商或上级机关工作,其中不少是大企业,大公司的管理人员、政府重要部门的负责人,经常和一些企业家、大老板接触,掌握许多企业的投资动态。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干部职工都调动起来,把全县人民都发动起来,把每个人的关系都利用起来,结交一批朋友,结交一批客商,不漏掉一条消息,不放过一次机会,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的新热潮。

&

nbsp;

二、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搞好项目深度开发

项目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只有投资回报良好的项目,才能吸引商家投资。要立足我县丰富的农产品、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及我县富余劳力多、电力充足等优势,深挖潜力,搞好项目开发。一要精心策划项目。县一级重点要围绕“兴工强县”的总体思路,抓好产业集群,产业链发展和传统工业产业升级,农产品精深加工、国有闲置资产再利用、第三产业和城区开发等做项目策划,乡镇一级要立足区域特色,小城镇建设开发搞好项目策划开发,要策划一批带动性强、投资额大、市场前景看好,提供税收或就业岗位较多的精品项目。要认真实践办项目的基本原则:一要看税,二要看废。要选择税收多且又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特别是要突出项目长期高税收并长期不影响环境的重点。二要搞好项目规划论证。所策划出来的项目,要认真做好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内容要实在,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强,特别是对一些正在对外招商的项目,如林木、矿产等资源开发性项目要进一步做好开发方案,在确保项目招商可行性的同时确保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三要搞好项目包装。对重点项目要舍得花人力、物力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报批等相关手续,并完成中英文对译,完善项目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充实完善招商项目库建设,确保项目招商的可行、科学、规范。

三、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

 一要主动上门招商。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招商方式,实行小分队上门招商。组织精干队伍,有计划有重点走出去,团队作战,带着项目直接推销,创造招商的新机遇。二要组织专题招商。积极组团参加区内外的经贸洽谈活动,充分利用我县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展专题招商,力求谈成一批项目,引进一批资金。三要开展关系招商。运用亲情、友情、故人情,广泛联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让有一定社会关系,有活动能力的人穿针引线,找客商,找项目,找资金,为我所用。四要推行以商招商。以商招商最容易取得客商的信任,成功率高、效果好。要和外来投资者交朋友,给他们提供我县优惠政策、招商项目材料,让他们帮助宣传推介,联络客商。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其他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如资源招商、中介招商、文化招商、窗口招商、媒体招商等招商引资新方式,真正形成全方位招商引资新格局。

(三)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改善投资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招商引资最可利用的潜在实力。近年的实践表明和外地先进经验显示:合作看伙伴,项目看地段。这两个条件是吸纳投资商的必备条件。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争当投资客商诚实可靠方便的伙伴,都要为投资项目营造正常良好的外部环境。宏观地讲,我县作为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都不明显的内陆山区,要取得招商新突破,就必须在改善环境上下大力气。一要切实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钻深钻透国家、省、市和我县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要增强优惠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二是切实抓好服务工作。服务是招商引资的主旋律。招商引资的过程,就是为客商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客商服务,要以是否有利于客商生产顺利、生活方便为标准,做到灵活、细致、周到、感人,以诚信优质的服务赢得客商的青睐。各乡镇、各部门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对外商投资项目手续办理要从简从快。2006年,县委、县政府将成立外商投诉服务中心,届时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服务测评和优化服务评选活动,对为外商优化服务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对服务差、外商有投诉的职能部门予以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要立案调查,从严追究责任。三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速度,改善工业园区条件,要因地制宜,完善规划,搞好用地审批,合理利用土地,确保招商项目落实。

第二篇: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和认识

“>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和认识2007-02-10 16:48:0

4时下,招商引资工作已成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要务的第一要务,这是当前形势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我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放眼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已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你拉我抢,力争朝夕,有人形象称之为“抢商”。可见竞争之激烈,那么如何在激烈在竞争中取得实效,实现高效招商。笔者结合我市实际,浅谈几点想法和认识,以做工作交流。

招商引资任务很明确,即寻项目,拉投资,找资金。目前,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利用沿海产业转移,把握时机寻求投资。所以,大家都放弃

了以前“在家立旗招商”变为“主动出门找商”。我想,这是非常及时的思路调整,但我个人认为,目前招商引资工作还应该进一步深刻理解并充分认识以下两点观念:

一、深刻理解并充分认识我市的城市经营定位和产业定位。对一个城市来讲,培养壮大城市的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需要,尤其像鹤壁这样一个新兴城市,更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产业作支撑。应该看到,招商引资,不仅是为了扩大地方经济规模、增加税源、提高财政收入,更关键的是要壮大优势产业,巩固主导产业,增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因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过程中,中国经济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融入到全球经济,这就是需要我们以全球视野来寻找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日益细化的国际分工中,在世界范围的产业

转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以往那种没有重点,没有特色,全面出击的经济发展思路需要调整。所以,招商引资工作要结合城市定位,产业定位,有重点分层次地引进自身发展所需的强势产业,巩固主导产业,提高优势产业的影响力,增强城市经营特色和城市发展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将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推上快车道,招商工作才会越做越容易,前来投资的商家才会以几何式递增,我市的经济也才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市已确立“三个基地”建设的产业发展战略,大思路业已明确,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不能一直仅停留在“三大基地”这个几个字的字面上,我们迫切要做的就是细化,进一步明确三大基地涉及的每一产业的具体情况,如发展前景,发展方向,决定因素等,确定每个具体产业的工作切入点和产业实施思路。

二、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当前产业转移和产业扩张的实质及背后深层驱

动力。

产业转移的导致因素可能很多,但最主要因素,无外乎逃避不利因素,趋向有利因素。所以,我们要具体到每个产业,分门别类地做出分析,探讨这个产业为什么转移,当前在原转出地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是什么,原转出地仍然吸引它的因素是什么,对新转入地期望是什么,顾虑是什么,我们目前吸引其转入的因素是什么,妨碍其转入的因素是什么,对每个产业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有所把握。当前,营销界大家都在讲,随着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发展,现代营销就是要根据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同样,认识到了每个具体产业转移的驱动力,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突出强化已有优势,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创造新优势,为具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个性化优势”。

基于以上两点,结合沿海一些城市发展的启示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对我市

目前的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个人的以下五点认识和建议。

⒈准确把握城市主导产业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思路来指导招商引资工作。当今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其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这些作用力正在减弱,而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日益细化的国际分工中准确定位,确定主导产业,强化比较优势产业,并营造一个良好的适于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创业经营环境,将逐渐成为国家间、地区间、城市间竞争的决定因素。

就鹤壁的情况看,招商引资应服务于三个基地建设,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针对“三个基地”具体产业制定灵活的产业发展政策,指导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对主导产业应制定倾斜性政策。相应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应该有重点分层次的引进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强势产业。按市委市政府要求,优先引

进增强主导产业核心地位的大项目、工业项目。当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只要能增强我们主导产业发展的项目,不分大小,我们都应该欢迎。另一方面,我们要工业强市,也不是说每一项工业都适合鹤壁发展。所以,李培育市长讲:“我们要小中见特,小中见强。我们要突出优势,重点发展。”

⒉招商引资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合,营造产业发展氛围。要有针对性的降低与主导产业相关的部分产业的市场进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积极进入。不要嫌其创业主体规模小。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小”只是目前情况,只要顺应发展趋势,小规模能大群体密集分布,照样可以“万紫千红春满园”,照样可以成大气候。

以温州为例,温州自身没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也没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温州通过自身力量,建成了种轻工小商品的国家级生产基地,“温州制造”风靡全国,温州皮鞋、

服装、眼镜、低压电器、电子金属打火机和民用灯具等商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今日辉煌的温州有人总结了五点原因,其中最关键的是,灵活的市场机制。灵活的市场机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温州最大的优势。正是灵活的市场机制催生了大批自发而生的民本经济即个体私营经济,进而为以后温州成规模的密集的产业群分布奠定了基础。

就我们市的食品加工业基地而言,我们不一定仅仅依靠几个规模性的龙头企业,我们有十分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优质农产品资源和地方土特产品资源,我们完全可以鼓励千家万户成为创业主体。发展家庭工业,同样是打造密集产业群的捷径,因为自发性的创业往往更有活力。这就是说,我们在借外力的同时,另一方面要不断放活,通过灵活的市场机制来增强内力,加快发展。

⒊具体性招商引资与长期性区域经济协作相结合,建立招商引资的长效

机制。

在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借助外力、工业强市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对沿海与内地间产业演进的趋势要有持续的、长期的了解和关注。随着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产业转移将会以各种方式持续进行,尤其是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内地转移一直在持续进行,并且还有一些产业因为市场开发的需要也开始扩张和转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并适时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并在第一时间采取得力措施。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性地与沿海一些城市建立长期经济协作关系,实现联姻,建立对接。在此基础上,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调,企业为主,市场运作。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促进内地沿海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⒋将沿海企业生存环境与内地企

业生存环境比较研究做出一项长期工作,站在企业的角度去理解生存环境,做到知己知彼,克服盲目行动,以灵活的市场机制,适时出台吸引外资进入、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独特的城市产业发展优势。

⒌建立完善高质量的信息中心对市内产业信息、资源信息、政策信息及企业信息和市外投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市内信息准确详实,市外信息及时准确,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招商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低级的重复性工作。

第三篇:对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

强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区域合作深入推进、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再现的发展形势,长沙如何抢抓机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强力打造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既是发展之需,又是竞争所迫,对促进长沙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和幸福家园意义重大。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志迪提出了对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思考。

1、构建大的工作网络

一是强化领导小组的指挥和协调作用。调整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时召开会议,对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和重点项目进行决策和协调。建议市领导按工作分工,分片联系所分管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及时检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形成招商引资合力。进一步加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力度,对客商相对集中的地区,建议由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开展出访、联谊和专项招商活动;对重大项目线索,及时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洽谈。

二是突出商务部门的牵头作用。商务局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和商务经济的管理部门,应树立起工作权威。发挥更强有力的牵头、统筹和协调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多做支持招商、支持项目建设的事,不做影响招商、阻碍项目建设的事,只要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都要大开“绿灯”,给予支持配合,形成各级、各相关部门共同支持招商引资的合力。

三是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对有意向或在谈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内资项目,商务部门要建立重点意向项目库,摸清底数,及时包装、调度和补充,同时建立台帐,报市领导牵头,一月一调度;对已签约的重点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市商务局要主动衔接、积极调度、跟踪服务、推进履约。同时,建议将重大项目的调度纳入明年对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强支柱产业招商

一是做好重点产业的招商规划。规划建设好现有的大项目,有针对性地布点,充分预留产业链伸展的空间,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努力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大力促进现有产业的有机联系,实现六大支柱产业资源优化配套,使外资成为推动我市六大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是精心编制重点产业的招商目录。要探索编制无项目招商册,同时要围绕产业链集中策划包装项目,如机械制造产业链上要明确整机招商、配套招商或全链招商项目,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一批关联度大、配套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集群。

三是加大产业招商的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通过专业策划、专业宣传、专题推介营造气氛,打响牌子,提升对内外资的吸引力。

3、注重新兴产业的招商

一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加大申报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的工作力度,争取长沙能进入全国第三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同时出台和完善我市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切实推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服务外包的调研,关注国内外服务外包发展的最新动态,紧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等发包企业,积极承接以系统和应用的设计、开发、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和金融、电信、物流、医疗、法律、教育等领域的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处理及分析、客服等业务流程外包。 二是加强现代物流招商。加快制订和完善服务于“3+5”城市群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吸引国内外的第三方知名物流企业来我市兴办物流企业,参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提高我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物流业管理体系,设立统一的物流发展管理协调机构。

三是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结内五区发展楼宇经济的经验,制定全市鼓励发展楼宇经济的政策,以CBD建设为着力点,鼓励开发建设商务楼宇,鼓励企业入驻商务楼宇,充分发挥楼宇在集约利用资源、开拓发展空间、积聚经济要素、提高业态档次、提升发展内涵、扩大经济总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积极开展园区工业地产招商。工业用地全面施行“招拍挂”的政策出台后,其相对便宜的土地价格、日益增长的强劲需求、清晰可见的高回报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商进入。长沙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探索工业地产融资、策划、定位、规划和招商的新模式,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工业地产企业,大力发展包括传统工业厂房租赁园区、新型的创意产业基地、总部基地型园区在内的各种工业地产运作业态。

4、充分发挥载体作用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园区发展规划。开发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产业链延伸的主要场所。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方向推进园区招商,增强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根据新的形势和园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两区八园的发展规划,优先支持发展好、发展快的园区。

二是进一步明确园区定位。引导各开发园区按照“三区三带”工业经济新布局的要求,找准自身的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合理布局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实现错位发展。 三是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园区规划、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同时,鼓励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坚持自身发展、精简高效的原则,避免园区管理过于行政化的现象,突出其招商载体地位。

四是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推动全市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主动与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对接洽谈,实行强强联合,尽快成长为跨行业、跨地区,核心竞争力强、规模效益高的新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主要“三资企业”的作用,开展“以商招商”,促其增资扩股,引荐更多外商来长投资发展。

5、切实转变招商方式

一是精心组织策划重大招商活动。2008年在韩国举办以汽车产业招商为主题的境外招商活动,境内则要选择北京或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举办一至两个专题招商活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二是加强项目的策划、包装、跟踪、落实。抓好在谈和有线索的项目的跟进,加强对大项目的调度和协调。设立招商小分队,组织招商专业队伍,对重大项目从掌握线索到项目的洽谈、签约和落地进行全方位的跟进和落实。

三是瞄准大型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有针对性地拜访国内部分大型企业,主要是瞄准北京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的大型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大力开展点对点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投资创业主体,跟进一批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

6、调整现有相关政策

一是调整中介人奖励政策。调整中介人奖励政策,重点向制造业、大项目、大公司倾斜,继续我市各类重大商务活动签约项目、鼓励类重大产业项目、世界500强或行业排名靠前的各类特大项目予以奖励;对促成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户长沙的相关部门进行奖励;对新型工业化项目适当提高奖励标准。

二是调整考核办法。科学研究和制定2008年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全国省会城市商务工作先进。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将招商引资的成果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同时,积极建立和完善以质量目标为主的科学的商务工作考核体系,试行以考核投资主体、资金到位、科技含量、工艺流程、环保节能、集约用地、产出效能、安排就业、税收贡献等为主要内容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推动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逐步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

三是改革用人方式,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市商务局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招商工作加强指导,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同时,鼓励各开发园区试行公开招聘专业招商队伍,实行合同聘用制,发基本工资,以招商业绩来考核奖励,实现专业队伍、专业策划、专业推介、专业服务,达到专业招商的效果。

7、加强环境建设

一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削减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严格实行审批限时制度,方便群众和客商办事;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实行失误责任追究制。

二是打造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对签约项目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内资项目,建立项目从招商到审批办事各个环节的“绿色通道”,完善服务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实行行政问责,举全市之力切实解决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稳步推进重点项目的落实。

三是提升定点服务水平。加强对现有的外商定点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增加定点服务机构的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外商俱乐部,增加定点学校和医疗机构;扩大定点服务的对象,把国内500强或重大战略投资者纳入服务范围;完善定点服务的支持体系,充分考虑外来投资者及承办企业的需求,力争政府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有所投入。

8、积极破解用地瓶颈问题

一是用地指标向工业园区集中,向大项目倾斜。结合工业园区规划,协调国土部门把用地指标向工业园区集中,向大项目倾斜,确保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用地。

二是探索熟地招商的模式和措施。支持各区、县(市)、园区进一步完善用地储备制度,鼓励其探索熟地招商的模式和措施,确保签约项目落实。

三是允许各开发园区灵活掌握用地。允许各开发园区在不突破城市发展用地规划、园区发展用地规划和不违反出让程序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园区用地。

四是研究应对新拆迁条例的有效措施。在新的拆迁条例即将出台实施之际,引导各区、县(市)积极研究新的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区委、区政府年初工作安排,今年8月,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秦国良同志带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我区招商引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立足“建设新城区”的发展定位,着力提升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夯实招商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重点推进园区建设和滨水新区建设,突出引大引强引优,大力引进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招商质量效益,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第一菜单”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坚持区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责任制和专题办公会议制度,切实加强调度,及时处理影响项目建设的各种问题,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程。不断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各乡镇招商引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各乡镇、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提高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实行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制度,佳惠书记、小平区长亲自带队外出考察重大项目,拜访重点客商,充分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提高了招商引资实效,同时有效促进了干部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2、完善机制,全面激发招商活力。一是完善项目前置审查制度。出台《望城区项目前置审查办法》,简化前置审查工作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限时办结,在严格项目准入的同时,缩短准入时间,加快项目落户进程。二是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望城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惠政策》、《望城区发展陶瓷和石材产业优惠政策(试行)》和《关于支持长沙安全食品创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优强项目、重点产业、中小企业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增强了对投资商的吸引力。三是完善中介人奖励办法。修订《望城区招商引资中介人和信息提供人奖励办法》,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的热情。

3、搭建平台,稳步推进园区建设。区委、区政府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项目承载能力,稳步推进区域各园区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先进要素向园区聚集,努力把各类园区打造成为特色产业聚集的洼地。望城经开区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增强承载功能,壮大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依托长沙电厂,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新能源产业。丁字工业小区发展重点逐步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依托大众垸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现代农业项目。我区还不断推进乌山创业富民基地、黄金创业园和长沙安全食品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和落实各类优惠扶持政策,为项目引进提供了最大便利。

4、强化服务,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双优”创建活动,切实落实《望城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项制度》,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项目全程代办制,为项目引进和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和“高速公路”。全区经济职能部门和行政执法单位就行政审批办结时限、执收执法行为规范等事项进行了公开承诺,各部门作风进一步改进,效率进一步提高。扎实开展“两帮两促”活动,创造性采取“综合分类破解法”,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重点工程建设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非法阻工闹事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了优良的项目引进和建设环境。各乡镇和园区向投资商提供高质量的跟踪服务,为项目审批、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5、创新方式,全面加强包装推介。招商部门每年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精心包装一批发展急需、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优质项目,更新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库,争取让一批优强项目进入省市项目库;同时,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修订《望城投资环境研究报告》,通过网络、报纸及招商节会等途径对优势项目和投资环境进行广泛推介。我区充分利用各种经贸活动平台,积极参加和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如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沪洽周”和“港澳洽谈周”,参加历届中博会、湘商大会、珠洽会、科交会,举办“广东湖南商会企业家望城行”、“海外台商望城行”、湖南·望城(广东)专题招商推介暨重大项目发布仪式、长沙安全食品创业基地(望城)专题招商推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向外界推介了望城,充分展示了望城的投资环境和发展优势。

(三)各片区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

1、高星片区。高星片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较完善,是我区工业主导产业、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2010年1-8月,高星片区新引进项目43个,占全区新引进项目数的47.3%,其中经开区新引进项目26个;协议引进资金154.2亿元,占全区协议引进资金总额(198.1亿元)的77.84%,其中经开区协议引进资金129.5亿元。目前,经开区和滨水新区还有大批项目处于谈判阶段,如经开区在谈的江苏雨润集团拟投资75亿元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市场项目,邵阳商会拟投资100亿元建设大型市场物流项目,滨水新区也在月亮岛开发和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上与美国重要投资商和先导区进行深入的合作洽谈。另外,高塘岭镇利用区城优越的地理区位在引进学校、商业地产上下了许多功夫,招商形势大好。

2、大众垸片区。大众垸片区是我区的湖区乡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较为滞后。近年来,该片区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休闲旅游业。乔口、靖港两镇利用自身的水资源优势和古镇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等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靖港古镇的开发已完成基础建设,下一步主要是在经营管理方式上进行突破,乔口渔都建设已全面铺开,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格塘乡充分利用千龙湖资源优势在旅游休闲农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今年与大韩民国(株)T&C公司合资开发千龙湖旅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其开发将为大众垸片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有华盛集团拟在格塘乡与万虎岭项目合作建设国际老年人活动中心。新康乡则在打造砂石建材产业之乡上苦下功夫。2010年1-8月,大众垸片区新引进项目16个,占全区新引进项目数的17.6%,其中农业类项目11个;协议引进资金8.6亿元,占全区协议引进资金总额的4.34%。

3、河东片区。河东片区各乡镇由于地理区位和发展定位原因,招商发展不平衡。其中,丁字镇具有较好的区位交通条件,基础配套设施也较完善,重点引进新型工业和物流项目,今年已签约落户工业项目4个,在谈项目7个,在建项目28个,招商引资成绩较为突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与铜官镇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共同推进招商工作和项目建设,重点引进精细化工和能源建材产业项目,目前已成功引进工业项目3个,并正在协调与电厂进行蒸汽热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桥驿和茶亭两镇在中小机械制造业和现代农业项目引进上花了许多心思,桥驿的农机产业园建设和农贸市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东城镇主要做山水资源文章,黄龙水库和柏乐湖的包装开发及油茶种植招商抓住了特色。2010年1-8月,整个河东片区新引进项目22个,占全区新引进项目数的24.2%;协议引进资金33.5亿元,占全区协议引进资金总额的16.91%。

4、白乌片区。白箬铺镇依托金洲大道,在其两厢重点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引进湖南兴邦投资对古冲水库进行旅游度假开发,对桃林村进行整体包装推介;乌山镇则以创业富民基地为核心,重点引进优质中小工业企业落户,目前,待建项目已有8个,但由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难以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2010年1-8月,两镇新引进项目12个,占全区新引进项目数的13.2%,其中工业项目5个,农业项目6个;协议引进资金1.8亿元,占全区协议引进资金总额的0.91%。

(四)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招商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6-2009年,全区共引进项目373个,其中工业项目239个,总投资过亿元的项目76个,共协议引进资金65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2549.8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5590.2万美元;到位市外境内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其中内联引资引进省外境内资金84.3亿元;实现三资企业销售收入170.4亿元。2010年1-8月,全区新引进项目91个,其中工业项目35个,投资过亿的项目29个,共协议引进资金198.1亿元;在谈项目105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44个;到位资金49.3亿元,其中市外省内资金34.5亿元,省外境内资金18.9亿元;新启动建设项目60个,投产投运项目41个;新包装项目29个。2007年以来,我区连续跨入中部十强区行列;2009年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区,今年我区在全国百强区中的排名升至第92位,这为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

二、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共性问题

1、缺乏产业规划布局的指导。近年来,我区园区陆续引进了一批如英博雪津、中航起落架、奥特莱斯购物城、高新物流园等优质项目,各乡镇也引进了大批中小型企业,纵观项目布点和发展布局,就园区而言,大项目基本为独立选址,周边很少有预留发展空间和产业链项目用地,导致现在的食品加工、有色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布局较为混乱,相互穿插,不利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产业集群的聚集发展,而且这些产业没有与周边区市现有产业错位发展,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加之,没有出台支持这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至目前为止,我区尚未形成产值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丁字、乌山、桥驿等几个乡镇在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招商引进方面颇有成效,但由于这些地方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腾地有难度,致使许多中小型项目迟迟难以启动,而且引进项目多为类似的小型机械企业,档次较低,缺乏特色,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不明显;大众垸片区的农业项目发展规划略微滞后。总体而言,我区对园区和各乡镇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定位上仍不太明晰,规划布局不尽详细,比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和“一镇一特”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各乡镇、园区之间横向的沟通联系较少,没有实现全区资源要素的整合利用,经开区的产业龙头带动和周边乡镇的产业发展没有形成互补的局面,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产生合力效应。各乡镇的优势资源策划包装、整合不够,没有彰显出望城应有的特色和资源优势,导致在招商过程中大部分地方都是“接待招商”,在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招商上缺乏针对性,这也是我区引进的招商项目质量整体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直到现在我区工业主导产业集群仍不明显,与周边区市相比,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中也没有叫得响的品牌。

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国家对土地征用控制力度的加大,以及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对我区规划的控制发展和望城区改区工作的影响,项目征地手续控制越来越严,土地存量不足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据初步统计,2010年1-8月我区新引进项目共需用地约7500亩,远远超过今年用地指标,且2009年引进的部分招商项目用地指标还未得到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用地指标紧缺使得不少在谈项目难以落户,签约项目难以尽快启动。项目用地紧缺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破解的核心难题。

3、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近年来,我区相继拉通雷锋大道、金星大道和普瑞大道,对接城市二环线和三环路,拓宽区城主干道路,完善水电设施,基础配套进一步完善。但在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反映较多的仍然是供水、供电、排污等问题,这表明我区虽然对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但配套设施规划布局欠合理,加之,工业项目在全区范围内布点过于分散,没有向基础配套较为完善的园区集中发展,开发的重点区域不明显,项目推进速度较慢,缺乏力度。另外,引进项目对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的利用还不充分,影响了招商项目的快速启动。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乌山创业富民基地等园区起步较晚,受投入不足、经验缺乏及规划控制等因素影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尚不完善,同时受征地补偿等利益趋动,个别群众煽动阻工闹事扰乱企业生产等事件时有发生。

4、落户项目建设手续办理较繁琐。目前,我区对落户项目手续办理各环节没有进行统筹,也未对涉及项目的行政事业收费标准和每个环节具体的办理时间进行整体公示,政务中心的作用发挥难以到位。从项目前期的地勘、设计、规划、征地、环评、安评、消防到项目的核准或审批、招投标等环节费时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导致项目准入和启动的周期过长,给项目的落户建设带来极大不便。部分项目投资方对手续办理的复杂性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导致工程不能按计划开工。

5、招商队伍有待专业化。今年以来,因人事变动,各乡镇招商队伍有较大幅度的调整,大量没有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的同志进入招商队伍,短时间内还无法较好地开展工作。加之,招商队伍中有部分同志缺乏有效的培训和锻炼,对本区、本乡镇的基本情况、优势资源都不甚了解,对企业登记、管理、相关法律等没有熟练掌握,对项目的质量判断缺乏经验,导致全区引进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引进的项目投资额只有几十万元,甚至达不到我区招商引资项目的认定门槛(农业项目200万元以上,其他项目500万元以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优质高效的开展。

6、招商考核办法有待细化。目前,我区的招商引资考核办对各个乡镇、园区都下达了指标任务,但从此次调研不难看出,有些区位不优的乡镇,特别是湖区乡镇受客观条件制约,难以完成指标任务,以致于部分乡镇为完成任务而做表面文章。我区各乡镇和园区的资源优势不一,发展定位也有差异,高星片区以工业、商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大众垸片区以旅游、休闲农业为主,白乌片区以休闲农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河东则以物流、精细化工和农业综合开发为主。考核应结合四个片区的发展定位和各乡镇的资源特色进一步细化,实现招商效果的最佳化。

(二)个性问题

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除普遍存在上述问题外,各片区、乡镇、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

1、高星片区。高塘岭镇规划布局的调整跟不上招商引资发展需要,如新华联燃气目前选址地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搬迁,目前进展较慢。星城镇引进的房地产项目周边缺少生活配套设施,部分项目存在圈地行为,启动缓慢。黄金镇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落后于招商引资发展需要,新东阳等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另外由于地处经开区、高开区、滨水新区交叉范围内,在用地指标、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有效协调。经开区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急需破解。

2、大众垸片区。大众垸片区引进的农业项目以种养项目为主,但没有形成“一镇一特”,且缺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团头湖开发和水产交易大市场等项目包装深度不够;对我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大型项目较少。

3、河东片区。茶亭、桥驿、东城等镇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招商形式单一,招商工作停留在“守株待兔”方式上,有待突破;整个河东片区招商没有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有机统一体。

4、白乌片区。乌山镇创业富民基地虽然引进了一批工业企业,但受用地和配套设施制约,建设进度较慢,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白箬铺镇对自身的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晰,在休闲农业的引进上缺乏规划引导,引进的小型项目较多,难于管理。

三、当前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的形势对我区招商引资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宏观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都已走出危机,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进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方兴未艾,给中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欧美日经济仍复苏乏力,同时中央正在持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并且适度收紧了银行信贷,对投资增加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周边竞争态势来看,随着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深入实施以及长沙大河西战略的大力推进,先导区建设卓有成效,我区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但长沙地区各区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长沙区的产业优势及国家级经开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浏阳市、宁乡区近几年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措施硬、力度大,专业园区发展迅速,特别是两市、区连通长沙的主干道改造拉通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我区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从区内情况来看,我区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项目建设迅速推进,主导产业日益壮大,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来势喜人,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区委、区政府作出推进滨水新区建设的重大部署,我区在区位、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具吸引力。总体看来,当前我区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四、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

我区地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区位置,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展的任务重,压力大,建设省会新城区仅仅依靠本区政府投资和区内民间投资来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外力,通过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开展招商引资是实现我区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手段,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确保我区在全国百强区中快速进位升级的主要途径。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理性地把握和对待,既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又不能望难而却、无所作为。全区各乡镇和园区要对我区及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了解,认真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区内为招商项目服务的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将招商引资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简化办事流程、明晰收费标准、公开办结时限,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整合力量,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共促项目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发展态势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纵深推进和滨水新区建设的全面展开,我们必须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认真分析整合全区各种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布局,明确重点,有序招商,错位发展。要将望城经开区的建设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引进高科技食品、有色金属新材料、机械制造、航天航空、出版印刷包装和商贸物流等产业,研究制定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做大支柱产业,重点打造100亿元产业集群,培养核心竞争力。滨水新区要重点推进核心区起步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搞好基础配套建设,加快月亮岛开发,大力引进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商贸物流、高档房产、金融证券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起步区建设。要依托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开展区域特色资源招商工作。大众垸片区以服务长沙城区和周边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现代农业发展;利用丰富的山水田园资源,与国家、省、市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大力发展粮油作物育种、畜牧水产育种、特色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做活土地文章,积极推动大众垸由农业生产区向都市生活配套区转变。河东片区要以长沙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和丁字物流园为核心,重点发展能源、精细化工、陶瓷、石材和工业物流产业,在推动传统优势资源开发升级的同时,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的样板区。白乌片区应以白箬铺镇光明村为样板,在金洲大道两厢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乌山创业富民基地应与经开区的产业发展进行对接,作为经开区主导产业发展的配套园区,要分区规划好中小企业园,建设标准厂房,重点引进经开区食品、机械加工和有色新材的配套企业,打造中小投资者的创业乐园。

(三)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氛围

硬环境是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基础。要继续加强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机制,为项目入驻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载体和平台。要根据各乡镇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加快乡镇道路改造,有选择、有重点的完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和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软环境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抓软环境建设就是抓生产力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营造和优化软环境:一是政策环境。明确我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迅速制定出台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具体优惠政策,营造产业抱团发展的氛围,对已制定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并根据执行效果不断予以修改和完善。二是政务环境。各个直接或间接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的部门要切实从建立阳光、效能、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水平,优化项目办事流程,打造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和谐的创业环境。三是法制环境。要严厉打击强揽工程等破坏投资环境、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各类投资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使投资者能安心、放心地创业发展。四是人文环境。要在全区营造人人关心招商,人人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四)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面对各地尤其是兄弟区市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紧贴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招商方式,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一要围绕战略投资者抓招商。要深入了解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的战略布局和投资意向,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国内领先企业,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促使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落户我区。二要依托主导产业抓招商。突出引进食品加工、有色材料、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印刷包装等支柱产业项目,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经济支柱和增长极。三要创新方式抓招商。采取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代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目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四要依托闲置资源抓招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乡镇有大量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依托这些闲置资源,把盘活存量资产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操作简便、见效迅速的“零土地”招商,将有效突破用地、规划等瓶颈的制约。五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窗口桥梁作用,加强与协会、商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委托招商。六要充分调动在外创业和工作的望城籍老乡的积极性,让老乡在招商引资中牵线搭桥,并回乡投资兴业。

(五)加强领导,狠抓到位,全力推进项目引进建成达效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目前,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长沙四小龙在全国百强区中已各占一席,但长沙、浏阳、宁乡三区市进位速度均快于我区。我们必须储蓄力量,奋起直追。一要狠抓项目准入,确保质量。在项目洽谈过程中要重点对其投资拉动作用、投资强度、产值税收、实际用地和环境效益进行准确判断和严格审查,一经准入即全力进行跟踪服务,推动其迅速启动。二要狠抓用地保障。土地是项目建设的载体,国土部门要全力支持,加大协调工作力度,确保招商项目用地需求。三要狠抓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创业环境。对已取得用地的项目,要继续加大和执行区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加强调度和协调,促成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投产达效,继续彰显望城速度。四要激励投产达效项目,促进以商引商。对已建成投产的项目,要适时进行走访座谈,了解投资商的生产经营情况,听取意见,跟踪服务,并形成常态机制,起到安商和悦商的作用,进而为以商引商打好铺垫。

第四篇: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

以科学发展观

推进矿业发展

——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国土资源局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矿产资源在为社会创造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生态破坏、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日益突显,以及受利益驱使、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安全事故、社会矛盾等日趋增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较大压力。近年来,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一些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损失、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在管理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我就以元阳县当前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元阳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基本现状

(一)元阳县基本情况

元阳县地处云南南部,红河南岸。全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37个村(居)民委员会,976个自然村,总人口3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4.7 5%。世居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苗族、瑶族、壮族七种民族。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17亿元,农业总产值65051万元,农

- 12

(二)体制不够完善。现行的《矿产资源法》规定,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拥有绝大部分优势或急需矿产资源的审批权,但对矿业权的日常监管职责却在基层,导致了审批权与监管权的分离,审批机关和监管机关的责、权、利相互脱节,形成了“有权管的无权批,有权批的不监管”的局面。另外,国家出售矿产资源收益的费率标准是法定的,不能随便变动,致使不同质量的矿产资源以同一种价格出售,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三)矿业结构不合理。矿产资源回采率、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低。中、小型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程度比较差,大部分小型矿山企业和小矿山根本不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做到贫富兼采,共生、伴生有用组份综合利用指数低,有用部分回收少,多种有价伴生元素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四)规模优势不明显。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手段和生产装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没有形成产业链,企业小而散,致使现有的矿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尚未形成集约发展和规模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突出。

(五)资源和环境破坏严重。私挖乱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越界盗采,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粗放,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矿产加工总体上还处于销售原材料的初级阶段,资源消耗高、成本高,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淡薄,滥采乱挖、乱堆乱放,植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废渣、废水、有毒有害气体未按环保达标排放,水质污染、农田受损、水

土流失现象突出,次生地质灾害增多。资源和环境破坏严重。

(六)监管机制待完善。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文件,但从目前的实际运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行不力,督促不严的问题。特别是对以采代探、圈而不探、乱采滥挖、超层越界、非法买卖矿权等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和上下联动机制。民爆物品、危险化学物品及矿山用电的管理也还存在漏洞。

(七)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单位、乡镇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事,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和联动机制。在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文件精神方面还存在认识偏差,畏难情绪突出,等待、依赖思想较为严重。

(八)矛盾纠纷日趋增多。受利益驱使,相互争抢资源,以及企业主与当地群众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矛盾纠纷日趋增多,安全隐患突出,维稳压力不断加大。

三、对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意见、建议

针对我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中,通过开源、节流、增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我县矿产资源特点和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

- 56

意识,监督矿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五)推动矿业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矿业。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切实倡导绿色矿业,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作为从粗放走向集约高效的必由之路,作为资源节约战略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技术路线。不单纯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且还要使资源尽可能地得到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促进绿色矿业发展。树立“绿色矿业”观,坚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产业入手,在矿产资源的开采、生产、废弃等环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六)加强监管,积极探索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和整治力度,维护矿业秩序。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强日常监督,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和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二是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打破观念,不能简单地把维护矿产资源秩序看成仅地是国土部门的事,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联合,形成协管机制,杜绝推诿扯皮现象;三是完善矿山民爆物品、供、用电审批制度。实谁负责”原则,严行多部门把关和领导签字负责制,坚持“谁签字、格审批程序,从源头上控制和遏制非法开采行为的发生;四是积极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员企业多为当地建设作贡献,形成一

个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七)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实行保证金分段缴纳机制。企业可先缴纳经属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矿山企业实际工程核算首采矿段的保证金,首采矿段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合格后,交存的保证金可以结转为下一开采段的保证金。各矿段保证金的数额由属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开采设计和实际工程分别测算(跨县域的由地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跨地域的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保证金分段缴纳机制,对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针对矿业资源开发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看待开发现状,重新认识资源家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调整矿业结构和布局,选准开发重点,科学规模发展。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和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现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制度,以科技兴矿,发展先进生产力,依法治矿,实施法制化管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资源优势转为效益优势和经济优势,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9 -

第五篇:对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文章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结合绍兴县农村经济实际,从三方面阐述了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列出目前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建议意见。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地位存在问题意见建议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课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属全国十大经济强县,但70%以上的人力资源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已成为绍兴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如何进一步加快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把农村劳动力“包袱”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自身能力决定了三农问题能否真正得以最终解决。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三农问题已非同一般,主要体现为四个转变,即:农民向市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资料显示,2002年全县三产比例中农民占GDp比例不到7%,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仅占8.9%,而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到91.1%。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这些劳动力要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从事简单农业劳动的农村人口转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这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条件。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越来越大,农村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绍兴县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要靠强大的人力资源作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劳动力是农村社会闲置的“存量资产”。我们要把农村人力资源这个丰富的“存量资产”盘活,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迸发出来,让蕴藏在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喷涌出来,必须要加快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九十年代末我县完成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物质形态的存量资产;现在我们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则是盘活知识形态的存量资产,这种资产更具倍增效应,其作用和影响无异于一场深刻的农村变革。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学习的有效抓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相当之快,如果不注重学习,靠吃老本,今天的人力有可能就会变成明天的庸才,这就对农村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从事农业还是非农产业,不管入城还是进企打工,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否则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机。绍兴县是全省首批教育强县,基础教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还是一条“短腿”。而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持续、深入开发,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民的科技、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素质,促进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架构,加快知识型农民的成长。

二、当前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前提。尽管我县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已吸纳了大量农民就业,但受主客观诸多因素影响,仍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闲置在农村。一是受自身素质的制约。统计资料表明,全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学历以上的为6.56万人,占10.7%;初中学历22.52万人,占36.5%;小学以下的32.08万元,占52%。女性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比男性多出6.4个百分点,大量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由于其知识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导致接受信息慢,适应能力差,从业范围狭小,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力。二是受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制约。虽然我县已打破了城乡就业“户籍壁垒”,取消了种种不合理收费,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根深蒂固的城乡不平等仍阻挠着农民向城镇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以隐性失业的形式散布在农村,特别是失土农民既失去了土地,也没有工作岗位,又不能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待遇,农村劳动力要享受城镇待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三是受外来劳动力冲击的制约。目前,我县经登记在册的外来工就业14万人,预计未来五年,我县将新增外来劳动力3万人,外来工与本地农民相比,更能吃苦耐劳,且工资报酬不高。在同等条件下,企业更乐意招收外来工,造成没有一定技能的本地农民很难找到工作。与此同时,我县农村新增劳力市场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大量廉价的外来工涌入我县,给本已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供给更是雪上加霜。

2.农村技能培训现状不容乐观。我县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全县技术工人仅为29192人,其中初级工19204人,中级工9256人,高级工406人,技师320人,高级技师6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培训主体分散化。技能培训资源比较分散,政出多门。据调查,涉及劳动技能培训考核,并具有发证资格的部门有七个,全县18所成人学校,156名教师,布局散,规模小,设施差,资源实际利用率也不高。二是培训机制利益化。一些培训机构办学思想不端正,着眼于部门利益。由于实行考教一体化,培训机构实际上就是考核机构、发证机构,致使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培训内容僵化。教学业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偏重于企业职工“点菜吃饭”,当家的常用培训项目就这么几个,常年不换。培训形式单调、不灵活,大多沿袭了普教型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缺乏吸引力。四是培训时间短期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追求“短、平、快”,短期培训占了较大比重。成人学校普遍参与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虽然可以获得一部分经济收入,但从总体看,造成低档次重复分散办学。

3.学校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存在脱节。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县职业教育取得了蓬勃发展,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也是越来越高。而从目前我县职业教育现状看,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教师很少深入生产第一线或深入农村调查农业现状与需求,对农村究竟急需哪方面人才不甚清楚,因而学校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才可能并不是现实所需要的。另一方面,不少职业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着注重向外输送人才,攀比城市就业率,忽视本土人才开发的问题,从而导致学校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与农村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组织和资金投入。从调查来看,近几年来,虽然我县对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政策资金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从总体来看,对如何深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怎样筹集,有谁承担,如何支配等诸多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到目前为止,绍兴县还没有出台一项有关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意见,各部门、各镇街基本上各开门户,各行其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

三、加快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1.明确一个目标。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抓手,以增强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重点,全面开发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源,促进我县从农业人口大县到人力资源强县的战略性转变,为我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服务。具体而言,可在“三个一”上下功夫。一是构筑一个网络化现代化开放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打破部门分割,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三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把县职教中心办成全县性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依托中心集镇,将区域性成教中心办成集企业职工、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化教育机构;以各镇街成教中心为基地,设立教育点;有条件的村还可建设多功能的“农民文化教育中心”。二是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全面普及初级工培训,重点抓好中级工鉴定,突破考核高级工资格,尽快改变技术工人短缺的局面,使全县职业资格证率有一个大的提高。三是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民远程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使受训农民的总体上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2.推进两项改革。一是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成人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结合。1多元化发展。要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发展农村职业学校。各职业学校要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实际,科学设制专业和课程,适度超前,多元发展。2区域化布局。以创建区域性成教中心为载体,改变目前成校“小而散”的状况,实现区域内归口分类、联片统筹,协调培训项目,做到资源共享。实行成职分离,成教中心不再招收职高学生。引进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⑶标准化校舍。加大投入,统一标准,统一形象,用五至五年时间,完成对成教校舍的改建、扩建和重建。新校舍要具备多项功能,融党校、团校、妇校、人口学校、法制学校、农函大、老年大学等为一体。3市场化运作。成校的基本定位仍然是公益性、服务性、社区性的教育培训中心,但培训内容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社会,紧贴农民,紧贴市场,符合产业发展方针。把竞争机制引入成人教育领域,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允许有条件的民办机构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对民办培训机构与成人学校一视同仁。4现代化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克服课堂授课单一模式,积极组建实习场所,探索采用学分制,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推进用工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在技术性职业工程中建立起素质门槛,推动劳动者参加必要的职业培训,做到上岗必先持证。职业介绍、企业招工和个体工商登记等环节要严格把关,确保持证上岗必须先持证。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要实行低收费、优服务、广覆盖。严禁乱收费、虚考核、滥发证等行为,实行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认真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考教分离,可考虑设立统一的职业技能考试中心。拉开技术工人与普通工人工酬档次。争取五年内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初级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70%以上。

3.强化四项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一是订单培训。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收集用工信息,联系输出单位,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一批,合格一批,输出一批,走培训、发证、输出“三位一体”的新路子。二是技术培训。建立有效的职工培训体系,开展职前、职中、职后的全方位培训,满足劳动者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为职工创造不断受教育的机会,实行企业培训和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努力与企业支持相结合,尽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特别是复合型技工和高级技工。三是转移培训。通过“农函大”、“农夜校”等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注重对失地农民的转岗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机率。大力推行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意识,掌握致富本领,提高创业能力,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农村劳动力,改变依靠体力生存的状况。积极开展第二技能培训,形成“一专多能”技能结构,使农村劳动力素质适应现代文明要求。四是学历教育。大力普及高中段教育,使我县农村新生劳动力高中文化程度达到90%以上。与有关院校合作办班,举办农村特色的大专班、本科班,改变目前农村人员受高等教育比例低的状况。

&nb

sp;4.加强组织和政策扶持。要加强规划,落实责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富民强县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券”制度,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用教育形式发给职工,每个职工根据岗位工程特点定期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政府在土地征用补偿金中提取部分资金,用培训券形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培训机构提供“菜单式”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让农民自己“点菜”培训,包教包会,直至学会。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大第一资源的战略性投资,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以奖代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对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农民,培训经费由政府“买单”。对低保对象、农村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则不计培训次数,一律由政府出资。三是扶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政府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参照下岗职工进行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兴办工商企业允许注册资金分步到位,并适当减免相关税费,政府可设立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成就奖。四是加大技工队伍培育力度。组织开展优秀技工评选活动,将优秀高级技工列入县拔尖人才予以培养,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工人的氛围。五是列入对镇、街、部门的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企业出订单学校出菜单政府来买单)

上一篇: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下一篇:队列广播操比赛主持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