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一堂课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备好一堂课范文

如何备好一堂课 - 首页 - 徐汇教育

魅力教学“备”字始

——谈怎样备好一堂课

薛 冰

备课,位居教学五环节第一。是教学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备好一堂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组织起整个教学过程并释放出各个细节,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只有备好一堂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而且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增强人文关怀,所以我们的课要精心准备。没有充分准备的教师上讲台,充其量只是“信口开河”,绝对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

欲“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就是常说的欲“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以语文为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也给语文教师提供了发展才能、展示良好素质的更广阔的空间。以己之见,备好课的准备首先包括思想上的重新认识,即观念上的更新,也就是对备课意义的再理解。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古人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学来讲,“善其事”就是要按质量上好每堂课,而“利其器”就是要认真备好每节课。备好课也许不一定上好课,但备不好课就一定上不好课,所以备好课,可以取得教学的主动性。教学一旦有了主动性,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语文课教学,工作量大,又不易见成效,备好课,争取教学的主动性,根本的条件就是认真备课,这在任何时候,对任何教师来说,都没有例外,新的课程标准也证明了这一点。语文的特点很明显,诸如:第一,语文课本常处于变动中,即使是在稳定的情况下,也可能有局部的变化,新的单元,新的课文,要认真备,而传统的旧课文,往往会在新的形势下,又有新的现实意义,需要赋予新的解说,新的理解,更须认真备。第二,人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教师的认识也就需要不断深化和变革,即“常教常新”。第三,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变化着的。同一年级的语文水平,每学年的学生,每个学生的个体也不一样,学习心理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处于经常的变动中,更不会前后期都一样。这几种情况,都制约着我们的备课,所以,很多人的体会是:用一辈子备好一堂课!

备课三步走

究竟怎样备好课呢?笼统地概括为三个阶段:收集信息、设计思考、编写教案。

收集信息

先备教材。

备课之前,不急于下笔,需要我们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查阅大量资料,建立自己大脑中的信息库,库存越丰富,化难为易的可能性越大。通读整册教材还远远不够,教材所涉及到的信息和方方面面,也要尽可能地准备。过去说,需要一杯水,教师要备一桶水。其实,一个好教师岂止准备一桶水,她应当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更应当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溪流,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好课堂而有备而来。分析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首先要解读教材内容,分析所授内容的重难点,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本课内容的上下衔接的知识点,根据已学习的旧知作为本课新知识点的铺垫,通过旧知为新知搭桥,在新课的设计中,还需考虑本课知识为下课所起的作用。所以,除了解读教材外,更多的还要思考新授内容的设计。 我们就要结合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对教材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特别是对难点、重点的甄别把握也很重要,因为提前预测到学生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障碍,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正式上课过程中,我们的授课才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述的重点和难点,有主次地去掌握。这样一来,一堂课的效果就好了。

再备学生。 因为备好学生才能备好教法学法。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好学段目标和教学方向时备学生的前提条件。对于自己的学生来说,课容量是否适度,节奏是否合适,是否能留给学生活动和思考的实践与空间都在所思之列。另外,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比如: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基础知识,哪些内容还不够清楚?新的教学内容中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我们的点拨和引导„„只有找准了学习的现实起点,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确定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育是双向的,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要求,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当我们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而开展一系列活动,我们的教学必然时成功的,有效的。

设计思考

即设计构思,这要求我们对教材要进行一些处理,如讲读课与自读课的关系,教材和读本的关系,各种体裁的教法的使用等等,以便以简驾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材处理要因人、因时而异,教学目标应该明确集中,不求全。这需要我们参考教材编写者及各教研员的分配,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构思。基本应该把握一节课一个明确的知识目标和情意目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个个落实。

另外,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将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一个班级的学生总会存在很多的差异,展现出来的教学成果也会不同,如何尽量缩小差异,使底子较差的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目标,而有能力的学生完成更高的目标也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有预设。

第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灵魂。

备难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的。

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常所说的“温故知新”就是这么回事。它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才容易举一反三,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有时很难把握好,对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掌握不够,因此需要事先充分准备,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我们的指导则可点到为止,让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理清楚。

备教学情境。

因为设置教学情境,预测课堂教学,是对我们各项综合技能的考验。比如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我们在备课时都应考虑到。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备课提供良好的真实而且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能力不断上升,从而提高上课质量,教好每一位学生。如《背影》传统题材如何有新意:用《二泉映月》哀怨的二胡曲,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亲情之中,设计“世上还有爸爸好”的口头说文,可以使课堂达到一个沸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可以将雪地捕鸟的动词通过表演来加深印象。

根据自己的体会,及时认真地写好教后记应该算是备课、上课的延续工作。因为认真写好教后记,记录下当天上课的心得体会、收获及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经验的吸收和分类转化,积累后可以为下次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对于有些学科而言,可能备好(课堂)练习也是必须的。

编写教案

一、积极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 我们在应用教学大纲、教材等有关资料进行备课时,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这时,就需要不时地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互相讨论,互相补充,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但独立思考是备好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参考网络、教参,精简后才能为我所用。(例如《囚绿记》)不习惯用别人的教案不是不善于合作,因为觉得对象不同,风格不同,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二、规范备课过程,做到有板有眼。

备好一堂课,还应注意规范备课程序,做到有条不紊,一丝不苟。我们现在所用的备课本有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后记等。编写教案时都应该认真填写,并用以指导课堂的教学。

三、备出风格。

因为备出风格才能教出风格。我们备自认为最有把握、最有必要在40分钟里交给学生的东西(如一班善分析,二班善朗诵),了解学生,找他们的兴趣点;还要备出自己的模式和套路,这是长期执教一个班的要求。否则,学生找不到规律性的东西,在理性思维欠缺的初中阶段对知识的掌握会显得杂乱、盲目。当然在相对固定的模式中求得局部花样的翻新,在备课时因时因人因文制宜也是必须的。

“备”之后的“背”也很重要。不是盲目地死记硬背,而是事先将40分钟的课分为几个大的板块,然后记住几个关键的流程(ppt举例),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显得连贯而不失严谨。

尾声

总之,备课是一个准备的过程,准备得越充分,驾驭起来就越轻松。当然,备课的研究绝不仅只限于上述内容,各人有各人的体会,各有各的做法,但遵循学科规律,教出各学科的味道,这是应达成的共识。愿与大家一起努力!

2009.3.17

第二篇:如何备好一堂语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应完成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任务,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这是教师备课的总体要求.故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正所谓:"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故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备好课呢?我觉得要备好一节语文课,必须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 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熟读成诵,熟记于心.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先打动自己,让自己先有独特的感悟.故.备课前,先不看教参,静心下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一样,读生字新词.读文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直到能流利的诵读课文.通过熟读成诵,教者把作者写作的情感,把课文的重难点,表达方法等摸个一清二楚.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我们才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甚至于文章的主旨.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教学设计的灵感常常不期而至.即便无灵感,把课文熟记于心,也有利于更好的驾驭课堂.

二,研读课标,读出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训练要点.教学就有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的有效.讲实,讲活,万变不离其宗.每次在研读课标后,再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 ,研读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是对一个单元,几篇文章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单元目标的训练要求往往也就是一篇课文训练点.故在一篇课文或者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是一般性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运用.着重训练听,说,读,写的哪项能力,并要求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在看看教参,结合自己的理解去综合选择,运用,创新.

四 ,研读学生,读出教学的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也就是做到因才施教的原则.例如,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提问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树立起自己在学习上的信心.

第三篇:怎样备好一堂小学数学课

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数学课教学竞赛,我也有幸观摩了同行们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感受很深:精彩的课堂,必定是历尽了备课的辛劳。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备好一节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才能生成有效而精彩的课堂?着实让我想了很多。

传统教学法里有不少关于“如何备课”的经典之说,在现在乃至将来,仍值得我们进一步去认识、理解与遵循。如: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把握相关内容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堂形式、内容、结构等等。然而教无定法,"如何使相对稳定的教材与不断改进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那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 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备好数学课”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备课要转变教学观念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略”。备课的改革,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走出备课的一些误区,比如,教师把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有的老师备课时,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这样,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写了一些细节和过程,整体基本没有变化。这样,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法的研究,不重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再如,有的教师为了在备课检查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将“教案”改称“教学设计”,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等。实际内容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如此改革,备课就成了一种形式。又比如,有些教师网上备课很轻松,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这种“拿来”的东西,没有自己主动参与的成分,注定会造成教学上的杂乱无章,断章取义。备课真正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

因此,没有教师的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教师如果真正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新课程理念记在心上,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更好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备课要备好学生

备课首先要备好学生,这是教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而要真正在教学中做到,并不是很简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如:在备《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在本班同学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确定在对“分”的认识上,难点预设为“角与分的互化”。 这样就能防止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者是知识过浅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备好学生,其实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即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备好学生的同时,制定的教案内容要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让他们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因此,能否"因材施教"是检查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大小、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备好数学课的前提条件。

三、备课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

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

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一位教师上《轴对称图形》一课,事先制作了精美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网站,内容包括各种各样具有轴对称特征的汉字、数字、图形和精美的图片及在线答题、相关网站链接等。在多媒体教室里,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鼠标的点击声中,学生们走进了神奇美妙的图形世界,网络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一节课下来,不仅学生陶醉了,听课教师也陶醉了。

试想,如果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深刻理解,哪来如此神奇的课堂。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一点不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四、丰富自己的人生

刚刚听完我校的一位教研组长上六年级的《抽屉原理》,课前通过集体备课和她自己的精心准备,教学设计非常优秀,加上她本人教学素养良好,课上得非常成功。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感悟:优秀的教学设计就像伟大设计师设计的经典、时尚服装,而能否穿出风采和神韵,关键是模特的条件和素养,教师就相当于模特。教师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内涵气质、教学素养等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教学如此,备课又何尝不是呢?备课同课堂教学一样是科学也是艺术。备课的功夫自然也不例外,因为要备好一节课,不仅仅是掌握了一些备课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就能达到的,那仅仅是基础,它还需要备课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一节好课的诞生是备课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综合体现。所以我经常给我自己讲,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吗?先做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吧

2012-4-25

第四篇:应该怎样备好一堂小学数学课

怎样备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我常常观摩同行们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感受很深:精彩的课堂,必定是历尽了备课的辛劳。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备好一节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才能生成有效而精彩的课堂?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那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 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备好数学课”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备课要转变教学观念

备课的改革,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走出备课的一些误区,比如,教师把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有的老师备课时,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这样,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写了一些细节和过程,整体基本没有变化。这样,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法的研究,不重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又比如,有些教师网上备课很轻松,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这种“拿来”的东西,没有自己主动参与的成分,注定会造成教学上的杂乱无章,断章取义。备课真正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

因此,没有教师的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教师如果真正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新课程理念记在心上,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更好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备课要备好学生

备课首先要备好学生,这是教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而要真正在教学中做到,并不是很简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如:在备《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

1 在本班同学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确定在对“分”的认识上,难点预设为“角与分的互化”。 这样就能防止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者是知识过浅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备好学生,其实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即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备好学生的同时,制定的教案内容要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让他们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因此,能否"因材施教"是检查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大小、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备好数学课的前提条件。

三、备课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一位教师上《轴对称图形》一课,事先制作了精美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网站,内容包括各种各样具有轴对称特征的汉字、数字、图形和精美的图片及在线答题、相关网站链接等。在多媒体教室里,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鼠标的点击声中,学生们走进了神奇美妙的图形世界,网络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一节课下来,不仅学生陶醉了,听课教师也陶醉了。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一点不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四、丰富自己的人生

2 优秀的教学设计就像伟大设计师设计的经典、时尚服装,而能否穿出风采和神韵,关键是模特的条件和素养,教师就相当于模特。教师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内涵气质、教学素养等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教学如此,备课又何尝不是呢?备课同课堂教学一样是科学也是艺术。备课的功夫自然也不例外,因为要备好一节课,不仅仅是掌握了一些备课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就能达到的,那仅仅是基础,它还需要备课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一节好课的诞生是备课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综合体现。所以我经常给我自己讲,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吗?先做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吧!

第五篇:只有备好课 才能上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那么如何备好课?我觉得备课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入手。

首先要读懂教材。把所要设计的内容弄深、弄透。主要是读主题图、例题、教材中的对话,旁注,留白还要读懂课后习题,要抓住数学的本质去解读,根据实际条件灵活的使用教材,有时甚至可以改造教材。

其次要备学生。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具体说,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能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我在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还要设计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讲课时普遍存在的弊端:教师讲得太多。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用时髦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我认为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就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备课还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备好课并不一定能上好课。因为中间还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问题,即预设与生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备课时要有弹性设计,上课时要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顺应学生学习问题的展开而获得成功。

当然,我认为备课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别人再好的点子,也只有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能在课堂上用得恰当用得自然。

以上是我通过自身对新课程实践与探索,浅博地认为应从备课进行改革,才能使自己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诚然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完美,当备课与课堂实施发生冲突时,我们还应但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是灵活多变的,有时课堂并不是完全按照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很多未知的,突发的状况经常会发生,总之我们应该明确备课不是为了老师的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只要是能达到这一目标,又何必拘泥于哪种形式呢!

上一篇:癌症高发区范文下一篇:安监局检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