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

2022-09-04

第一篇: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

你凌晨7点出生, 给你取名若晗,希望你如同早上初升的太阳! 转眼间,你已经是名初中生了,11年一直相处,絮絮叨叨,猛然间离开我去读书,一时间适应不了,想起了过去种种,才发现娇小的你虽然也闹脾气,撒娇,却是那么懂事,有着许多的优点: 1.你是一个心里很成熟的孩子

一直以来,你在班上年龄是最小的,但是你比同龄的孩子都要成熟得多,还记得吗,小时候,单位的阿姨开玩笑逗你:“你妈给你吃这样的饭菜,不去食堂吃,你就不给她好好读书!”可你当时却振振有词的说:“怎么会是给我妈妈学习,我是给我学的!”这当时在妈妈单位传为了佳话,大家对你交口称赞。 2.你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孩子

很小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吃饭还要靠父母喂,而你却拿着勺子铺天盖地的自己吃饭,不让大人喂,虽然弄得满身满地都是,但是当别的孩子拿勺子开始吃饭时,你已经熟练的用起筷子了;把你送进幼儿园,第一次回来就满脸肯定的对我说:“妈妈,你以后不要送我上学,我自己能去。”上学以来接送你的次数很少;很小的时候,晚上同事请客,你就一个人呆在房子里,我走的时候,还对我说:“妈妈,再见!”我对你很放心,拉上门就走了。

3.你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

幼儿园时, 你和大班的孩子在一块玩,在一块上课,一学期完了,人家大班孩子上一年级了,你不乐意了:别的孩子都上一年级了,你 也要去,你不在幼儿园呆了,怎么劝都不行,没有办法跟人家一年

级老师说,让跟班读,不参加考试,期中老师看可以让试考,考了全班14名,期末时就考了第三名,由此也被老师转正了 。考试一般不下95 ,有次考了88分,哭得可伤心了,哄了老半天。六年级时有次练考,没有考好,回来后让我给你加作业,说下次非考过第一名不可。蛮一本正经的,其实你已经很不错了啊。 4.你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

这一点很多人对你很赏识。无论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与你相处过的人都对此有口皆碑。小时候刚学会说话时,懂得对人的称呼,就凭自己对人的判断来称呼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叔叔好;阿姨好;爷爷好;奶奶好......所有的人都顺口夸你,这孩子真乖,真有礼貌,这一夸不得了,蒋家的外甥啊,你更带劲了,更爱问人了,一直到现在,碰见认识的人就打招呼。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凭着你的礼貌,很快赢得人们对你的赞赏与关注。

5. 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这一点表现在你对家里所有长辈的关心和态度上,你小小年纪经常叮嘱我们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东西;叮嘱爷爷骑车要小心,要按时吃药;竟然给外公上课讲道理说打麻将的坏处,不让他打麻将,对身体不好;让爸爸少抽烟,戒烟,不利于健康,“命令”我早上早起从哪里跑到哪里,减肥锻炼身体....... 6.你是一个学习自觉努力,目的明确的孩子

我虽然是老师,但是你的学习我过问很少,你的学习自觉性一直很好,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事情很少出现。你和同龄孩子一样,活泼也贪玩,尤其是放假,但是再贪玩却也不忘记做作业,这也是我省心的最大原因;从小你就知道学习是给自己学的,一年级时你曾给我们说你要上就在北京上大学,其他不上,现在大了,说的不那么绝对了,但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你心里很清楚,而且很努力,这让人很欣慰。 7.你是一个懂得和人交往,并且关怀他人的人

记得在你6岁时,我们一家去参加一个校庆活动,在一家宾馆里住,我和你爸爸去参加一个座谈会,走时叮咛你乖乖在房子里别乱跑,走时让楼层服务员照看你,结果回来后,你和服务员阿姨在房子里谝的可热闹了,混的和亲阿姨一样,那个阿姨额外给了两份生活用品呢,下午和晚上动不动又去阿姨那里玩,和一个陌生人很快就熟悉起来,我们都自愧不如。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时,在火车上懂得照顾陌生的伙伴,和小伙伴出去玩,也懂得相互关心和照顾。

8.你是一个很有是非标准、当断立断、并且有毅力的孩子

记得你2岁左右还有抱奶壶吃奶的习惯,一直改不了,不给吃就使劲哭,都怕你上学还改不了,有次去小舅家,说起这事,你舅妈无意说了句:老噙奶嘴吃奶,到时嘴巴就不好看了,和猪八戒的嘴巴一样。从此,你再不用奶瓶了,我问为什么,你说:“那样的话嘴巴和猪八戒嘴巴一样难看,我才不呢。”那么小,认准的事,都能很好的坚持。今年暑假你的眼睛有点近视,看医生时,医生所口说好多孩子近视是因为经常看电视,上网造成的,又从那开始,你限制看电视的时间,而且遇到

好的节目,你坐在旁边闭目养神,说不看,听电视;无意犯了错误后,只要给你说清楚你错在哪里,一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有时还拿来教训我们父母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能够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只要你认准的事,你能够很好地坚持,并且尽可能的做好。 9.你是一个不受坏情绪影响的孩子

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愉快,有些不愉快直接来自别人的情绪,但我发现别人的不良情绪,你能很好化解,并不受其影响,并且使事情会向好的方面转化。爷爷奶奶在家里有时的小吵小闹,只要你在都被你的娇嗔而“训斥”的话语而化干戈为玉帛,过后还成为夸你的小道理讲得一套一套的。由此看,你的心理定力很好,一个人有了定力,就能够专心做好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10.你是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孩子

你懂音乐而且乐感不错,你酷爱舞蹈而且领悟力很高。从小你就喜欢跟着音乐哼哼唧唧,蹦蹦跳跳,而且唱得八九不离十,跳得有模有样,节奏感极强,尤其是舞蹈方面,三岁左右时,随便给你放一个歌曲或音乐,你马上你根据乐曲的快慢,节凑跳出或优雅或动感十足的成套动作,表情到位,而且最后结束都可以摆出合适的造型,我也惊叹于小小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好多人都说你们给孩子教的吧,其实,我自己的本事我知道,我们只是经常给你看一些儿童舞蹈类的碟片,你纯粹的根据音乐自由组合而成,这没有一定的领悟力是做不到的。八岁、九岁、十岁,每年假期只学一个月的舞蹈短训班,那么多的孩子你成为为数不多的领舞孩子之一,获得“小舞星”的称号;你在电脑上自己模仿学习

独舞、集体舞,每次六一儿童节,你都是全场的亮点,焦点,掌声连连,赞声不断,hole住全场,这是天分没有办法,同一个舞蹈我陪你学,你闭着眼睛都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动作,我一个都不会。歌曲方面,不管怎样的歌曲让你听几遍,你都能完整的唱下来,是你告诉我现在流行什么歌曲,我一无所知,你戏说:“老妈好老土啊”呵呵,我承认。 11.你是一个善于锻炼的人

几个月大的时候,你只要站在人的膝盖上,你就蹲下站起蹲下站起,不停的做,一口气做五六十个,吓得我们不敢让你做太多。2岁左右,我带你,每天早上一听起床铃响,一骨碌起来,“妈妈快起来,跑步做操!”小小的你,一身鲜红的运动服,白色的运动鞋,和所有学生一起跑,一起做完操,一度成为早晨学校操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从不睡懒觉,每天如此,不打一点折扣。 12.你是一个不服输的孩子

小时候,起床晚了,你哭;考试没有考好,哭;但是绝不会放弃,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你要做得最好,任何比赛你积极参与,歌咏比赛你出人出力出物,说一定要的第一,这让我看到了你不服输的性格,一个人应该有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你遇到任何事就不怕困难并且战胜困难。 13.你是一个临危不变能够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孩子

有次,我有出差,没有来得及给你说,安排好你,只给同事说照看下,结果你回来看我不在,自己去食堂买饭,说我妈回来给你开钱,学校临时让交作业本费和买一个资料,一共四十几块钱,你当时看见一个 认识的阿姨,便让她顺便也给你交了作业费,又到单位同事的妻子

那里借了20多块钱,买了那本书,回来后,我给这给那还了一圈钱,也换了一圈对你的夸奖。

14.你是一个生活自理能力极强的孩子

自从学会穿衣服,你的衣服都是自己穿的,一年级时,冬季别的学生都穿开档棉裤外套单裤,你却死活不穿开档棉裤,就那样自己系裤带,从来没有出现过尿裤子的现象;很小就学会了自己梳头,扎马尾辫,这着实我省心不少,早上上学你自己穿衣,洗脸,梳头收拾好后,自己去学校,而我多睡好一会呢,有好几次,我醒来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走的。爸爸带你时,你不但做了这些而且自己洗自己的小衣服,还帮爸爸洗袜子,吃完饭自己洗碗。对你的自理能力周围的叔叔阿姨,赞不绝口。

孩子,目前你很棒,妈妈相信你以后也很棒!加油!

第二篇: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这学期,我翻阅着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文中小林宗作校长的所作所为,让我钦佩不已,当我反思自己时却觉得惭愧不已。小林校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使我感触颇深:

一、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没有尊重和信任就谈不上教育,即使你自己认为说教很有力,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耳边风,听不进去。《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小林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怎样尊重和信任孩子。有一次,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还有一次,小豆豆单臂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看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今天想做牛肉。校长听完,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就走开了。小豆豆爱钻篱笆,衣服总是弄得破破烂烂的,校长很了解孩子的乐趣,为了让他们毫无顾忌地玩耍,他请家长们给孩子穿上最破烂的衣服到学校里来。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小豆豆因为小林校长的爱护与引导,小豆豆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实践着她天真的脑袋里一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及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

教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不管我们的教育设备多么先进,教学手段多么现代,尊重人最初的本性都应该是教育的最最基本的内涵。而现在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是按着成人的思路叫孩子做这做那,教育手段显得是那么专断!假如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内心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而真正愿意成为自己的学 1

生那该多好。我想那就要付出自己最无私的、最宽容的爱。

二、关注每一个孩子

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教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的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于是,每一个孩子就从自己喜欢的那一门课开始学习„„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就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这样的话,随着小学生们的年级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最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置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这是真正的学习,不会发生听课心不在焉的情况。

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小林校长的教育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因材施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巴学园的运动会”,在这次运动会中几乎所有的第一名都给学校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最矮小的高桥君获得。虽然高桥君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长高了。但在他怀有这种肉体上的自卑心理之前,校长希望他“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巴学园式的运动会,就是为了使高桥君能够得到第一名,校长故意设计的。看到此,我们可以看出小林校长的用心良苦,也看出他是真正在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孩子健康自信地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这部作品能够打动人心,除了展现了一个学习乐园“巴学园”之外,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现了人性中最真的最无机心的纯净的东西。看着小豆豆的行为,听着校长先生的话,我们的心会安静下来。每一个孩子出生

2

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每一个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是健全的还是有残疾的,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接受到最平等的最有效的教育。如果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学校环境互相配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健康。而小豆豆无疑是幸运的,她有一对最好的父母,她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最好的老师。她就像一株普通的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的成长着。是小林先生给了她最适宜的土壤,他的教育方针就是他自己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他经常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各种知识,掌握自然的节奏和韵律,希望孩子们尽可能的保持自然的性格。

在中国古代,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就提倡在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有像西方的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都是提倡启发式教学。这种类似的故事在小林校长的巴学园中多不胜举。小豆豆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看到此,我由衷地感到惭愧,反思自己在实习时的行为,是否真正用心的关注过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尤其是对待调皮生时,我做好了吗?

在现在的教育中,经常出现叛逆孩子的事例,我们做老师的是否也可以想想为什么呢?看《窗边的小豆豆》一书让我感悟颇深,我为之感慨、为之惭愧,感慨的是怎么可以做像小林校长那么好的老师,惭愧的是自己的不够。不过我愿意努力向他们学习,消化好的东西,而形成自己内在的东西。整本书里,我没有看到教的痕迹,却看到孩子们的选择,孩子们的开心,孩子们的探索,孩子们的成长„„我感受到了生命力旺盛的教育。我真为小豆豆能接受如此教育而感到羡慕。因此,以后我当老师时,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孩子。

3

总之,这是一部能让人回味无穷的作品,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识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孩子读了以后会从小豆豆的身上学到对学习要抱有积极态度;老师读了以后会学到新的教育方式;而母亲读了以后也会学到新的教育方式;曾经是孩子的人读了以后会感受的童年的欢乐,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姓名:何智琴 班级:594数学班 学号:10610259420

第三篇:用发展的眼光看巡警

巡警作为一个年轻的警种,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从1994年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回顾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巡警这支队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不断成熟、发展和壮大,已成为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一支生力军。十五年风雨,春华秋实,全县广大巡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叫响"平时是窗口、战时是拳头"的口号,认真履行"有警必接、接警必处、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庄严承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一腔忠诚保卫一方平安,用一脉真情创建一方文明,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社会救援等方面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实践证明,巡警作为一个快速反应的作战实体和服务群众的窗口,成功地展示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在推进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和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深入改革,全面振兴的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责任重大,全国"二十公"以后公安机关把"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作为公安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进一步为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积极构建新型的巡逻防控体系、处置反恐及突发事件,将是巡逻特警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需要,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对公安

工作的热烈期盼。

回顾当年放眼如今,崭新的巡逻警车、精良的单兵装备、专业的作战套装、科学的处置预案引领着巡特警向多元化的科学方向发展。

第四篇:用医生的眼光看优质护理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共事多年,对护理工作的感触较深。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涵是由责任护士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公立医院内增活力、改善服务的突破口,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一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院长高度重视并开始研究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患者满意、医院受益、社会肯定和政府褒扬,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需要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现行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已经持续了40年,许多院长的职业生涯也许还不足40年,以至于造成了护理工作就是打针、输液,护理工作并不重要的错误认识。其实,治疗处置只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不幸的是,40年来它却成了我国护理的全部。护理的本来面目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在保证患者安全、增进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护理模式是以处理医嘱为中心的护理,照顾患者的任务基本由没有医学知识的家属承担,出现问题也不可能及时发现。护士实行24小时值班制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承担照顾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工作。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变化的时候,重大的并发症已经出现,而只有及时地巡视、观察患者,才能及早发现患者的安全隐患。一些医疗纠纷就是由于未能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贻误了救治时机而造成的。如果护理工作做得到位,护士可以通过患者一个表情变化来判断病情变化,而不是等患者昏迷了才发现,留给医师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检查、诊断,诊疗方案就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基础。

连续、全程、全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可以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例如,目前在有些医院99%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都可以24小时,有的甚至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靠的就是涵盖了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的整体护理。如果没有术后的精心护理,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在卧床6个月以后才能下床活动。大家知道,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卧床6个月的死亡率大约为60%,而如果术后30分钟开始下床锻炼,由于并发症引起的死亡可以降低为零。护理工作在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使用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尽管一再强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切入点是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但部分护士仍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特别是认为为患者做生活护理是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活儿。这其实是有个服务边界的问题。例如,我们到理发店去洗头是我们自己能洗,花钱买服务让别人洗,但是住院的患者如果自己能洗的话,我们再给他洗就不应该了。换句话说,护士要特别重视对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评估,评估之后发现患者可以自己进食、自己洗漱,我们应当鼓励患者自己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并发症,预防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的肺炎、尿路感染等,另一方面促进康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更好地回归社会。

护士也可以在照顾患者生活情况的过程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比如,帮助患者进食时可以观察其饭量较昨天是增加还是减少;协助患者更衣,可以观察其臂力的强弱;指导患者排便。髋关节患者和膝关节患者需掌握的动作要领也是完全不同的,这要求我们的护士必须全面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从患者的表情、食欲、情绪变化中观察,从病历记录中获取信息,也可以直接询问患者,而不是现在被动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观察,从而逐步走向护理的内涵化建设。

第五篇:用公元二世纪的眼光看社会(精选)

用公元二世纪的眼光看社会

——《沉思录》读书笔记

它是这样的一本书,在人生得意失意情绪起伏最剧烈的时候,打开它,读上一两页,能让人立即平静下来,仿佛一个智者用穿越千年的沉静声调跟你诉说人生的哲理。如果说有的人内心像大海般汹涌澎湃,有的人内心像河流般不愠不火,马可奥勒留的内心则像一汪澄净而深邃的湖水,似乎蕴藏着能让怒海狂流瞬间平复的能量。

去评价无论多好的作品,也无法撇开它所处的背景不谈。《沉思录》无疑是伟大的,其中许多普世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而字里行间体现的弘忍美德,更是超越了时代的限囿,能穿透时间的迷雾,像明亮的探灯般照亮着当今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试图指点人们走出道德的迷思。但毕竟马可奥勒留是作为一位古罗马君主,在一千八百年前写下这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在如今看来,当中许多话语,仍是有待斟酌。一千多年前的许多价值观现已显得陈腐而不合体。因而,对于这样一本书,应用怎样的态度去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以为,《沉思录》得以经历历史的千淘万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瑰宝,传承至今,过人之处,不在于其中所倡导的普世美德,也不在于其中帝王哲学的成就,更不在于其中的传世警言金科玉律,而在于,这样一本书,能让千年后的读者仍清晰地感觉到作者那颗永不停歇的强大的思考的内核。这样一种伟大的内核,无论放在什么样的人身上,都会取得非凡的精神成就,因为这是一种对一切问题不停留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深刻地去挖掘其中哲理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盏重要的启明灯,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动力,让李贽著下《焚书》,让爱因斯坦质疑绝对时空,让顾准写下《希腊城邦制度》。这样一颗强大的思想内核,注定让《沉思录》不平凡。

不凡如斯,我认为当中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作者在书中似乎隐约流露出一种关于人生意义的带有先置宗教情感色彩的探讨。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以清除自己“灵感”上的阴霾为目标。而这种“灵感”,应该就是一种朴素的宗教情感,对于当世的国君,或许它有规限无意义暴力和不必要的生灵涂炭的功用,对于当世的人民,也或许会有用信仰维持社会安定的功用,但这一“灵感”,却是如道家的“道”般,有某种程度的消极色彩。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一种在精神文明领域倡导积极的文化,那么这本书流露出的宗教情感,则应可介定为一种在精神文明上相对消极的文化。愚以为,入世的儒文化至少创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体系,引导了西方扩张前夜中国一定程度上的繁荣,即使这种繁荣是一种政治繁荣而非现在所普遍看重的物质繁荣。但西方一脉相传的古罗马哲学中,一种消极的精神文明一直左右着西方世界,间接发展出了教会的空前繁盛和伴随而来中世纪的黑暗。

即使只着眼于道德和哲理层面,这本书仍是瑕不掩瑜的。

《沉思录》中一直倡导一种注重现在的价值观,不同于佛教、印度教甚至犹太教等将注

意力转移到不可知的死后生活的价值观,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世道德。从前孤陋寡闻,只听说过Steve Jobs的演讲,其中一句“如果将你现在的每天都当做你人生中最后一天,那么你所做的事情会更加有意义”让人感触良多,如今竟在《沉思录》中发现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话,“如果你做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仿佛它是最后的行为,排除对理性命令的各种冷漠态度和强烈厌恶,排除所有虚伪、自爱和对给你的那一份不满之情,你就将使自己得到解脱。”不比优劣,这两句话都是告诉人们要注重现在,将精力放在有现实价值的事情上,在这一点上,是积极的。其中有另外一句话,在此我不嫌啰嗦把它也引用出来,因为看到这句话时我脑海里立即出现了另一句话相映成趣。“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那句我觉得相映成句的话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也许千年前马可奥勒留就已经一语成谶,预言到了千年后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红色思潮。假如别人不需要被解放,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幸福感建立在一厢情愿的解放别人上呢?有种解放,是为满足自己的情绪,硬要去解救一些人的瞎浪漫。

王小波说,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幸就是生活在一个不理智的年代。不理智的年代,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动的年代,是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知识分子的长处是讲道理,假如别人不讲道理,他就一无是处。而对于某种信仰的狂热,正是造就这种不理智的根源。

人拥有过去和现在,而能被夺去的只有现在。《沉思录》里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赖理性进行判断。如何理性地判断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我觉得应当是用现世价值和长远价值的准绳来厘定,但切谨防信仰狂热。

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就是建造关押思想的笼牢,信仰狂热则让这一建造过程成为自催化反应,触发可怕的正反馈。而二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的过程,却正是一部充斥着正反馈的历史。好在,人类思想史上总有那么一两盏功率足够强劲的高瓦数探照灯,足以让愿意走出迷思的人活出另一片灿烂的天空。我想这便是《沉思录》留给二世纪以后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了。

2011/11/15

上一篇:优化纳税服务的建议下一篇:应聘人员信息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