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当代文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国学一词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已经存在,凝聚了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历经时间的磨练和沉淀,最终形成我国文学史上最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现当代文学则是在“五四运动”前后,用现代文学语言来表达国人思想和情感的文学。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文学史曾经遭受过重大的打击,随着后来西方文化的渗透,又出现文化入侵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学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学艺术当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学艺术当代文学论文 篇1: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思考

摘 要: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出现很多质疑的声音,而在大量的质疑与争议声音中,网络文学依托互联网平台获得蓬勃发展。当代文学作品虽输出了高质量的内容,但却无法满足当下部分年轻人的需求与认知,而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若想真正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就要探究两者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密切关联性,能够看得到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创新发展发挥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文学;当代文学;发展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01

网络文学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当代文学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关于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相关人员需看到二者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应在合理的范围与尺度上,积极融入网络文学元素。网络文学获得蓬勃发展的当下,人们需利用现代化思维、包容开放的心态审视与分析当代文学的发展。在强调保证高质量输出内容时,应积极丰富文学创作主题、写作手法、服务范畴等。正视网络文学兴起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冲击与影响,将二者的精髓与优势进行科学融合,使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都能获得健康、创新性、持续性的发展。即网络文学质量不断获得提升,当代文学创作的主题更加多元化,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服务。

一、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当代文学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当代文学创作融入网络文学元素

关于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相关人员需对二者的特征与关联性进行全面分析。网络文学具有明显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与不稳定性,受众大多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当代网络文学有着鲜明的主题性、时代性与教育性,更易于受到具有独立精神与文学素养人的喜爱。当然,当代网络文学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作者,会将网络元素与现实社会进行科学融合。

当代文学创作者融入一定网络文学元素后,既可丰富创作手段与思路,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传播渠道。当然,当代文学进行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在积极融入新元素、新理念、新思想的过程中,需保证内容的质感、观点的独特。在寻求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需展现创作者的独特思路与语言风格,避免出现大量同质化的文学文本。

(二)网络文学引领当代文学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形态

文学发展的助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动人心魄的文笔与文学内涵,二是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与活跃的市场活力。当代文学的发展,既要依靠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还需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与喜爱。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学获得蓬勃发展,在满足年轻人阅读需求的同时,给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文坛的创新与改革,需在文学创作的主题、艺术表达方式、市场运作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思考,当代文学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创作主题,应对社会基层大众的生活、新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多元社会现状等给予高度的关注,即应不受风格、题材的影响自由化地创作,并发挥网络文学商业运作的优势与作用。基于网络文学,引领当代文学走向更加开放、多元的形态。无论是当代文学的创作,还是基于网络文学的个性化表达,都应在文坛形成开放、包容之象,即允许通俗化网络文学的存在,并从中汲取精华合理地应用到文学创作中,从而促使当代文学的发展获得更多可能性。

除此之外,网络文学的发展平台与运作模式,应为当代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通过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科学化应用,大力提高当代文学作品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借鉴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手段,引领当代文学形成更加多元与开放的发展形态。

(三)当代文学的时尚性与亲民性特征突显

网络文学传播的即时性与便捷性,使作者与读者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网络文学创作者可根据大众的观点与反馈,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改,或迎合更多阅读者的需求,对网络作品的结局进行更改。相较而言,当代文学与受众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展现出一定的闭塞性。即作者需将已创作好的成品呈现给大众,而人们最终阅读的内容完全是作者情感与观点的表达。人们既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可从中获得思想的启发,只是双方交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可换种思路对内容进行生产与传播。通过借鉴网络文学的发展经验,赋予当代文学一定的时尚性与亲民性。如依托网络平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连载,并根据大众的反馈与时代旋律,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

同时,网络文学创作者需借鉴当代文学创作的经验与原则,把握好写作的质量关。在强调网络阅读量与讨论度的同时,需向当代文学创作的艺术高度看齐。而当代文学的创作,应展现出一定的开放型与灵活性,可融入多种思路与主题。即创作者需对当下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全面了解,并从文学观点出发进行深度性的讨论与阐述。由此,基于眼下有创作价值的话题,形成系统性的创作主题进行写作。真正展现出当代文学的时尚性与亲民性特征,令其更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一)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网络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话语系统。生活在基层的创作者,将不同的生命体验与民间智慧表达得活灵活现。网络语言、网络段子成为文学创作者写作的灵感与主题,并基于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观点表达。很多网络文学创作者不过度依赖生活观察与经验积累进行写作,而是充分發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被很多年轻人追捧与喜爱的玄幻网络小说,为人们架构了虚拟、玄幻、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从某种角度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为文坛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与丰富经验。而当代文学若想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性,需在创作的主题与表达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思考。不完全依赖生活经验的积累进行创作,可通过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实现大胆的创新与文学变革。想象力作为文学创作的新思路与新方式,不仅可拓展文学创作的范畴,还可极大满足新新人类的个性化需求。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应相互借鉴、互相影响,助力我国文学领域健康、多样化的发展。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学体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都可成为传播信息与知识的媒介。作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自媒体人,可在网络平台发表文学内容。越来越多的年轻文学创作者加入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中。成长在新时代下的自媒体人,他们不受主题、题材的限制进行创作,其更多是为了表达独特的观点或情感进行创作。

例如,目前网络文学中大量人文作品的盛行,标志着大众已形成新的审美与阅读需求。而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质疑与批判的声音不绝于耳。从某种角度来说,当代文学的创作内容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基于时代旋律与主题所创作出的作品,无法满足更多人的个性化需求。人类个体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当代文学需合理化迎合当下人们的审美与认知。若想保证当代文学获得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市场活力。需积极融入网络文化,并借鉴网络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逐渐从僵化的文学体制转化为多元体制。

(三)当代文学创作与发展方向逐渐趋向通俗化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表达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对接。在传统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创作者更趋向于外部写作动机,即所创作的内容与社会经济与政治形态具有紧密的关系。而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进行不断的融合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文学领域的创作主题变得更加严肃与主流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依托网络平台发布作品时,逐渐形成新的文学创作机制。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为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注入新的元素。而某种角度来说,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较量与争论。而无论是当代文学中大家对通俗化网络文学的借鉴与批判,都使得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加主流化。从目前网络文学被大量翻拍成影视剧上就可看出,大众审美的走向与标准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现代社会,人们更易于被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所吸引,并在天马行空的文学内容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既要展现创作者本身的写作意图与目标,还需进行深刻的时代思考。无论是具有创新想法的年轻人进入到当代文学创作中,还是老一辈人的包容与开放,都促使当代文学创作形成了新的模式与方式。在创作内容与语言风格上更加通俗化与大众化,并利用独具风格的语言与观点展现作者的文学创作风格。文学艺术作品的呈现与内涵的表达,与当下大众讨论的热点与时代问题有了更密切的关系。

三、结语

总之,当代文学不断融入网络文学元素的过程中,促使其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形态。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持续保持优质内容的输出,还需积极借鉴网络文学发展的模式,对创作主题进行拓展与丰富。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与作用,科学拓展当代文学推广与宣传的渠道。确保时下更年轻群体积极关注到当代文学的发展领域,使他们成为优质文学作品的受众。此外,网络文学应借鉴当代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输出内容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百娣.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辽宁大学,2019.

[2]聂先泽.新时代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J].北方文学,2018(20).

[3]申田.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J].青年文学家,2018(8).

[4]贾茹莲.刍议当代文学发展桎梏与批判性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1).

[5]钱昆.略论网络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意义[J].求知导刊,2014(10).

作者简介:张小俊(1978.12— ),女,汉族,山西晋中人,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张小俊

文学艺术当代文学论文 篇2:

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摘要:国学一词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已经存在,凝聚了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历经时间的磨练和沉淀,最终形成我国文学史上最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现当代文学则是在“五四运动”前后,用现代文学语言来表达国人思想和情感的文学。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文学史曾经遭受过重大的打击,随着后来西方文化的渗透,又出现文化入侵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学的发展。随着近几年国学热的兴起,对于现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也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个观念共同讨论。

关键词:国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一、国学兴起的路程和原因

近几年,我国各地兴起了国学热,不少地方兴办孔子庙等复兴国学。这些行为在文学界掀起一股热潮。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文学家,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国学从最初在《周礼》中的记载:“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说明国学一开始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而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国学不断被重新定义。最先把国学的定义概括出来的,已经是在西学东渐,清末民初的时候了。国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传递和传承。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传统国学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无论是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还是社会道德秩序,都离不开传统国学的基础。甚至是其他文学的兴起和发展,都不能割离传统文学。因此,国学的兴起具有必然性,是传统文化的轮回,是古典文学的重生。

当今,无论是文学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建设,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是现代文学的宝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起着任何其他文化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推动了现代市场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的发展。所以说,国学的兴起不是偶然,是一种必然。众所周知,传统的文学研究比较多地集中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文本解读、文学艺术生产的精神-观念属性,以及艺术家的个体才能与创造力方面,而不太注重其物质的、机构的、技术的维度。这种研究范型随着新的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生产的兴起而显示出自己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今天的文化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正是它的物质性、技术性以及各种文化媒介机构与文化媒介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艺术已经成为产业,这表明它的物质属性技术属性和商业属性大大强化了。这种变化同样是文化研究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传统的文学研究一直是不关注文学艺术的物质性、技术性和产业性,也不怎么研究文化机构、文化媒介人等在文学艺术生产中的作用。比如有学者认为:文化研究“能够精细地剖析社会生活的肌理。文化研究重视具体的社会实践,尤其是日常生活实践,而这恰恰是许多传统学科所忽略的。我认为,物质实践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在以前的学术研究中其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为对几乎是无穷尽的中介因素和环节缺乏精细的考察,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过程常常被简化了,抽象化了。而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意义是如何从具体的物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并且强调这种意义的生产过程是包括制度、组织、文本、行为等在内的所有因素互相冲突并达成妥协的动态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精细描绘比较真切地展露了社会生活的内在肌理。

二、现当代文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发展到今天,现当代文学的作品数量繁多,但质量良莠不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的作品呈现商业化、低俗化、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无法反应出作者的精神面貌,表达作者的情感,反映社会面貌,更多的是迎合市场的口味,创作出一大片的快餐文学。越来越多文学作品主题表达不清,内容浅薄没有营养,导致读者不能在现当代文学作品里汲取所需要的精神营养,这更像是一种快餐作品,读者喜欢看,但是看完就忘了,没有体现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重的娱乐性导致文学作品越来越廉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阅读的途径越来越多,读者的选择越来越大,但是优秀的作品却越来越少。现代文学的品味和深度被一再拉低,大量网络文化的冲击导致现代文学的发展现状岌岌可危。但是现代文学发展路途艰难并不代表现代文学就没有地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仍有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在大放光彩,熠熠生辉,他们的作品永远像一盏明灯,照亮读者心中的路。

三、国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过程

很多学者认为,国学的兴起和现当代文学发展困难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觉得国学的兴起会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造成了阻力。很多人觉得现当代文学的作品质量比不上国学,地位也是低于国学。其实不然,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在国学的基础上延伸开来,是国学发展的一种延伸。同时,人们对国学的盲目推崇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国学热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人们一种跟风的心理,大众对国学并没有完整的了解,这对国学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泯灭。

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精神,是我国数千年文化艺术的积累和传承,因此,我们要用科学理智的态度来对国学进行保护。

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开始,人们对传统文学进行了一次严重的打压,造成一系列传统文学的断绝。人们用现当代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身对社会的不满。动荡的社会环境让人们对传统文学的道德和礼仪充满了失望,从而对国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否定和批判。而在20世纪末,社会环境趋于和平,现当代文学开始呈现止步不前的状态,人们又开始了对于“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学的追捧,新的一股国学复兴热潮正在慢慢形成。到后来国家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开始了对传统文学疯狂的追捧,出现了盲目的国学崇拜,而另一方面现当代文学由于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大众文化越来越趋于娱乐化,开始呈现凋零的状态。

而在现代,一批学者打着理性复兴的旗杆,要求对现当代文学进行保护和继承。人们开始用科学理智的眼光对待国学和现当代文学,汲取两者之间的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融合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当中。国学是所有文学的基础,现当代文学也是在国学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因此,人们要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助互利的。

四、国学的发展和对现当代文学未来发展的引导作用

国学与现当代文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国学饱受批判与质疑的时候,是现当代文学来反应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精神面貌,现当代文学是人们情感的宣泄。而在现当代文学走向下坡路的时候,是国学的复兴来促进文学的发展。国学的兴起给予人们对文学更多的关注和反思,也是对现下文学作品质量低下的一种警醒。国学的兴起是通过对古代传统文化精华的吸取和传承,来不断开拓各个文学领域。现下的国学热潮,也不是传统类型的保守复古,而是糅合了新的思想新的概念的国学潮。国学热的影响力甚至覆盖到国外,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起,是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新一轮的开始。

而在现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危机逐渐显现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人们的娱乐出现多样化,阅读也呈现更多的选择,除了文学种类繁多,还有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学在我国文化市场也有一番燎原之势,这些都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现当代文学早已脱离了诞生时动荡的社会背景,因此如何延续文学的生命,就需要立足于国学,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时代精神,来激发新的文学作品的活力。人们要常读常新,通过对国学进行新的理解和概括,来挖掘个中新的含义和精神。在现当代文学兴起的初始阶段,曾经对传统文学有过片面的误解,导致国学的一时低迷,而在现在,就需要人们在对国学进行充分的分析概括后,在这个扎实的基础上解读现当代文学,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的人觉得传统的东西一提再提是老酒装新瓶乏味可陈,但其实传统文化里面经典的东西用现当代文学里面,用现代的观点和思想来解读,反而能挖掘更多的精髓,还可以避免现当代文学片面注重西方文学而疏离传统文学的情况出现。

五、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向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加强与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关系的研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现当代文学,丰富了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国学应该接纳台港,甚至海外华文文学,境外文学场的引入来开拓学术视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源是通过接受西方影响,继承传统文学发展起来的,因此是中外文化的一种融合和发展。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除了经济相互紧密联系,各国之间的文化也在相互影响,因此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联系。但是现当代文学在与西方文学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防止西方的文化渗透。我国在发展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时候,要注重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理性,同时注重把握文学的原点,还原文学场,要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中的文学价值和文学精神。因为就国学和现当代文学艺术在说,两者的作品数量非常大,所以也要注重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虽然反对政治干预,主张文学远离政治,但仍有很多作品反映了政治,与以往历史的发展不一样,以往的文学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政治见解。在现在的中国,政治对文学仍有相当影响力,但是文学对政治的反应却没有那么深刻了。长期以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关联的研究,这导致了一些误区,包括形成了一种以西方为是的文学评价标准,这不仅影响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阅读与接受,还导致了一种错误的文学研究价值取向。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上,不能只是强调复活古代文化传统,而抛弃现代文化传统中宝贵的思想精神资源。

六、结语

我国要加强对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要不断挖掘时代精神,通过文学作品展现时代风貌。要对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进行鼓励,而不是一味放任一大批迎合市场口味的质量低下的作品充斥文学市场。好的文学作品能引领人们积极向上,带给人们心灵的洗涤,而商业化娱乐化的作品泛滥则是对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一种羞辱。只有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作品中,才能诞生出好的作品,立足国学,给现当代文学注入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姚春花.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33)

[2]高兴.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态势分析与理念探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

[3]韩宇瑄.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探析[J].《参花(上)》,2014(03)

作者:王雯

文学艺术当代文学论文 篇3:

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问题

摘要:文学会议作为当代文坛的重要存在,其史料整理的工作则明显滞后。问题主要在于史料整理还不够完整与系统,以及整理的思路与范式也较为单一。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工作亟待换代升级。深入当代文学会议的历史长河之中,编撰富有个性的当代文学会议史,系列性、多维度地整理单个文学会议的史料专集,或许是目前寻求当代文学会议史料整理新形态与新范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当代文学会议;史料整理;问题;路径

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学的鲜活内容,也是中国文坛的独有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文学会议主导着当代文学的可能性与基本生态,实现着文学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丰富互动,同时成为当代文坛凝聚文学意识形态、提炼和传播社会主义文学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与方式。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文学学科意识的增强以及“史学化”研究趋势的日益凸显,文学会议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界的关注。多种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或编撰工作,开始把文学会议作为一个专题予以对待。比如:张炯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史料集》就设置了“全国性重要文艺会议报道”的专栏;丁景唐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史料·索引卷一》第四部分的“社团史料”,收编的是“十七年”时期第一次至第三次全国文代会的相关文献资料;杨扬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史料·索引卷一》,则不仅在目录中明确设置了“文学活动和会议”的板块,而且该板块实际收录的则全是文学会议的史料;吴秀明主编的11卷《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丛书》,则专门设置了一卷“文代会等重要会议史料”;而在2019年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举办的关于张江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的座谈会上,长期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的白烨会长提出建议,日后丛书可考虑接纳一部关于当代文学会议的史学专著。种种情况显示,学界对当代文学会议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们有关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工作还明显滞后,不仅与对象本身巨大的学术价值不匹配,也与当下日益活跃起来的当代文学会议研究活动不合拍。客观地说,相关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显得较为“粗线条”。我以为最显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还不够完整与系统。无论是对会议对象的择取,还是对会议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目前我们的工作都是点状而零碎的。以上提到的这些“大系”或“丛书”,不仅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全国性的文学会议上,而且呈现的史料也往往是那些可见性与常识性较强的、研究者熟悉度较高的文献资料,包括重要人物的开幕词、讲话、报告、闭幕词,以及文联或作协的章程、各类名单和重要媒体的大会报道等。全国性的文学大会固然重要,但它们显然难以构筑起当代中国“会议文坛”的整体格局或基本面貌。大量同样蕴含文学史价值的小型专题会议与地方性文学会议的文献资料,目前大都处于被搁置的状态,很少有学者对它们发生兴趣。这种习惯性的、重复性的大型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不仅简约了当代文坛严密而饱满的“会议场”,也打破了会议之间的那种体系性与丰富的逻辑关联。“大系”或“丛书”所收纳的大会文献资料固然“经典”,但一边倒地编选这些资料,实际上也是对文学会议史料完整性的一种消解,并在无意之中对相关的研究工作形成某些制约。比如,第一次文代会上一批解放区作家所作的《关于创作思想的转变》(陈学昭)、《转弯路上》(柳青)、《工人给我的启示》(草明)、《人民改造了我》(杨朔)、《下乡和创作》(孔厥)、《在实际斗争中改造自己》(碧野)等循循善诱而不无“现身说法”意味的发言,与周扬、郭沫若、傅钟、刘芝明等高屋建瓴的报告其实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对于第一次文代会“确立文学新方向”以及“整合作家队伍与创作心理”的功能而言,它们同样发挥着重要影响。恰恰是在这些大型的文学会议上,还往往存在“公共声音”与“民间声音”“会上史料”与“会下史料”既對抗又共生的情况,它们一道构成了某个会议的整体。对现在的研究界而言,我们大概很难说,王林的《第一次文代会期间日记》①的史料价值低于周恩来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永久性地封存那些“不上台面”的文献资料,其实就是背离了会议的真实生态,也没有为后人的相关研究提供完整的或“复调”性的参考史料。

其次,当代文学会议史料整理的思路与范式还显得较为单一。如前所述,现有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大都只是对所谓重要文学会议的重要资料的汇编。这种整理工作实际上是较为简单地对现成资料的抽取与罗列,不仅发掘史料的视野较为有限,而且呈现史料的方式也大致雷同,整个史料整理工作也由此显得不够多维与立体。不是说这种工作没有任何价值,但长久地停留于这种状态,不仅会使它沦为一种不无机械意味的、也并不体现多少难度的重复性劳动,更重要的是,它制约了当代文学会议史料整理的步伐,甚至在无形之中桎梏了文学会议史料整理的其他可能性。事实上,文学会议作为当代文坛的一种运作机制,它的牵涉面颇为宽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政策、权力、人际关系等,都是参与当代文学会议的直接或间接元素,其“史料场”绝非限于文学领域;而它的从酝酿到筹备到召开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也绝非会场上已经固定下来的几个重要报告与文件所能涵盖或彰显的。也就是说,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应该有一种“横向拓展”的意识,要注重发掘其展开过程中的那些“连带性”史料,同时又要注意“纵向爬梳”,细致开掘其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关节性”史料。在当代文学会议研究逐渐铺漫开来的形势下,在有关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线索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文学会议史料的整理亟待换代升级。根本的一点,就是不能以一种简单的“守成”或“拿来主义”的心态,只盯着一些大型文学会议的文献资料,静态、孤立、复制式地编辑这些资料,而是要进入到当代文学会议的历史长河之中,更新观念与开辟新路,去主动建构当代文学会议史料整理的新形态与新范式,使当代文学会议史料整理工作走上探索性与多样化的道路。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这些年来做的工作,笔者对当代文学会议史料整理工作提出两点粗浅的思考。

一是当代文学会议史的编撰问题。除了为文坛提供政策、理论、舆论和队伍的根基,文学会议也往往集结着不同文艺观念和各种创作问题的争论,因此文学会议的“来龙去脉”,很多时候体现着当代文学发生与衍变的内在逻辑。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说,一部当代文学史也是一部当代文学会议史,文学会议史的编撰意义重大。由于当代文学会议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会议史的编撰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等的编写应该也有所不同。

首先,它不能像编撰“作品年表”“批评年表”或“文学纪事”那样,简单地罗列各种文学会议的名称与发生的日期等信息,而是在充分理解当代文学会议的基本逻辑的前提下,深入每个会议的内部,尽可能详尽地梳理出该会议自酝酿、组织到召开以及后续影响等多个细节中的各种史实。我们知道,当代文学会议作为“会议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运作机制在本质上与政治体制中的会议是相一致的,这就为当代文学会议注入了诸多特色与玄机。当代文学会议有“跨界”“胶着”等特质,有些文学会议其实是某个政治会议的铺垫或延伸,而有些会议则是另一个文学会议的“史前”会议或“后续”会议,它们之间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互为表里与因果。那些大型的文学会议之所以能隆重启幕,前提则是经各种“史前”会议的酝酿、协调或管控,一切有关文艺观念、现象、问题、人事等的争论已基本落定,在某种程度上,召开大会只是对那些已经落定下来的“共识”进行一种仪式性的宣喻或确认。因此,像编撰“作品年表”那样来编撰当代文学会议史,显然带有“断章取义”的意味。我们只有进入历史的深处,努力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意识与眼光观照下编撰出来的当代文学会议史,才能较大程度地呈现当代文学会议的历史过程与整体面貌。

其次,它也不能只是线性地记录会议酝酿、筹备、组织等的历史进程,而是要对关节处进行必要的述实,以呈现文学会议历史结构中的脉搏与血肉。比如,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前夕,筹委会副主任茅盾曾多次组织召开关于未来新文协的任务、宗旨、组织与工作方式、会员成份等的讨论会,它们从根本上来说是第一次文代会的构成部分,因为召开这些讨论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之际能够顺利地建构起符合新政权预期的新文协(即后来的“中国文联”)。因此,對这些讨论会的编撰不能点到为止,不能只是简单地罗列时间、地点、人物,而是要对讨论会上的各种意见进行必要的梳理,呈现意见的主流与分歧,以及那些分歧的意见如何经过再次的会议达成了“一致”。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深切体会到,为什么第一次文代会要把成立一个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作为大会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什么文联的章程设置了那些条目,甚至我们也从这里部分看懂了“十七年”文坛的运作机制。与此同时,这种述实又不能只依赖公共性文献资料,而且要特别注意发掘内部资料或私人性史料,致力于提供一种“复调”的声音,以呈现会议原本的复杂而非单纯的“庄严”“团结”或“胜利”。总之,“流水账”式地编撰当代文学会议史意义不大,只有对文学会议关节处进行必要的、多维度的述实,才能较为清晰地呈现当代文学会议发生、形态及其文坛影响的内在逻辑。

二是单个文学会议的史料汇编问题。这在我看来可以是一项动态的学术工程,可以以“丛书”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条件的成熟,不间断地推出文学会议的个案史料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们对这项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启动。可以先从全国性的大型文学会议入手。虽然诸如全国性文代会、作代会等大型文学会议一般都已有专门的文集、资料集或发言集,但它一方面不仅不是我们后来整理出来的史料(是“历史的本源物”),而且受当代文学会议体制的规约,这些资料所体现的“声音”或“精神”往往渗透着当时的政治诉求,或者说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化表述”。尤其是某些与会代表的发言,里面不乏“应景性”的说辞,有些内容也不一定是他们真实的心声。比如关于第一次文代会,对照叶圣陶在会议期间发表的公共性文献《划时代》②与他的日记③,我们大概可以部分感受到当时来自国统区文艺代表的真实心境;而对照胡风的“官宣”式文章《团结起来,更前进!》④与他的日记⑤,我们同样能发现当时胡风对第一次文代会的复杂心情。也就是说,已有全国性文学会议的文献集所塑造的会议“公共形象”、所呈现的会议整体氛围与代表心声等,或许与当时会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别。因此,全国性文学会议的史料汇编,就不能简单地把这些历史文本重新组合后加以出版,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融入更多的相关文献资料。

我想这些文献资料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最大可能地吸纳与该会议有关的“边缘史料”、内部发行的材料和相关人士的日记、回忆录、访谈录等。比如,汇编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的史料,就必须征用当时还没有正式发行、仅仅作为文代会会刊的《文艺报》上的大量文献资料,它们不仅包括首发的“代表资格与产生办法”等重要文献,还有诸如《文代筹委会近况》(系列报道)、《筹备委员会启事》、《剧团参加文代会演出暂行办法》、各类文艺作品的“征集通知”以及“评选办法”等,它们不仅是第一次文代会重要的组装元件,而且能够帮助后人看到一个更为立体的文艺界盛会。其次是采集有关该文学会议的研究成果。自21世纪以来,学界在当代文学会议研究尤其是全国性文代会研究领域产出了不少成果,也出现了一支汇集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文学会议研究队伍,主要人物有洪子诚、程光炜、李洁非、王本朝、黄发有、王秀涛、郑纳新、潘娜、张霖、邓小琴、吴自强、胡慧翼、王广锋、徐玉松、肖进等。研究成果的加入,无疑丰富了当代文学会议史料的形态,也增加了史料整理工作的厚度。

这种史料专集编撰也要慢慢向非全国性的文学会议延伸。事实上在当代文学会议史上,一些专题性或局部性的文学会议对文坛的影响同样十分重要。比如1957年作协党组的“反右”斗争会议、1962年的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1965年的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80年的剧本创作座谈会、1982年的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等,这些会议的人员规模、接待规格等虽不及全国性文学会议,但它们所面对问题的“重大性”与迫切性,以及会期的长度、会务的体盘等,有时也并非明显逊色于后者,而且它们也每每惊动文艺界乃至政界的重要人士,并对当时的文坛气候、创作生态以及文人命运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果说现在要为这些会议各自编撰一部厚实的史料专集条件还不是很成熟,那么不妨暂且将它们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编入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会议史料专集之中,从而为学界对它们的研究提供现阶段最大限度的文献资料,待时机成熟时再推出其史料专集。

显然,无论是当代文学会议史的编撰,还是个案型或专题型的会议史料汇编,都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临时参与史料整理的人很难胜任的工作。文学会议史料零散化与碎片化的存在状况,它丰富的延展性、衍生性和关联性等特质,需要编撰者具备长期从事史料整理工作所拥有的经验与眼光,并能经得住时间的消磨与考验,以开阔深远的历史意识与“抽丝剥茧”式的耐心,持之以恒地投入,方能在这一领域做出一些有实质性意义的工作。

注释:

①王林:《第一次文代会期间日记》,《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4期。

②叶圣陶:《划时代》,《文艺报》1949年第9期。

③叶圣陶在第一次文代会期间写的日记,见《叶圣陶集》第2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9页。

④胡风:《团结起来,更前进!》,《文艺报》1949年第9期,也收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399-401页。

⑤《胡风日记》,《新文学史料》1998年第4期、1999年第1期。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

责任编辑:蒋林欣

作者:斯炎伟

上一篇:艺术设计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石油企业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