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2022-07-08

第一篇: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看中国好声音有感

看《中国好声音》有感mdzhao的个人博客博客

今年最火爆的娱乐节目大概可以算《中国好声音》了,该节目刚播出的时候我并没有看,是听女儿说“那些歌手好厉害,其中几个人唱的真好”,而且看到网上也一片赞誉被热捧才去看的,此后便基本上每期都看,即使没在电视播出的时候看,也会看视频或点播。当然,前面的六场盲选看了两场后便感觉少了新意,导师们的风采和表现已经基本展现,选手也不如前两期那么出色,当然,每期总有几个出彩的选手给人印象深刻,也会有几个落选的选手让人感到遗憾,也许这也是节目抓人眼球的地方吧。不过从进入“导师考核赛”以后,便又开始让人兴致盎然起来。因为那是导师挑选出来的选手,在经过导师指点培训后的表演和PK,不仅体现了选手的水平,也体现了导师的艺术风格和水平。

上周是刘欢组的考核,可谓惊心动魄。盲选中便可见,刘欢所选的选手基本上个个强悍,作为中国流行音乐大师级人物的刘欢,在挑人时是比较挑剔的,对好选手的吸引力也有目共睹,每每引来其他争抢的导师们的羡慕嫉妒恨。记得科学网上有博文“中国好声音 & 导师选择”把刘欢比为“院士导师”。但这也导致刘欢组的PK更加残酷,强手对决,难分胜负,最后淘汰出局的好多选手,论实力并不比留到最后的选手弱,与其他导师组的选手比更明显占优,其中我比较喜欢的郑虹、李行亮、刘悦等,放到别的导师那里完全可能走到最后。

本周哈林组的表演却出人意料的好,也是让我产生想发点感想和议论的诱因。其实俺对庾澄庆和他的歌都并不熟悉,看他在前面盲选时叨叨的话多还有点反感,他挑选的选手我也仅对小王子李维真和光头王韵壹印象比较深一点,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强悍的选手,只能说他的组里有几个比较有特点的选手。但没想到每组选手出来都让人耳目一新,改编和编曲的高明在节目中就让其他几个导师赞不绝口了,而我感觉哈林组最可贵的是每组选手的“合作”,使得原本的PK都演绎成一首完美的重唱曲,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超过了演员一个人的演出。其中大山和陈俊彤、金池和魏语诺、李维真和谢丹、王韵壹和赵可的合作尤其好,而庾澄庆给选手所排的组合也基本把相似唱法的放在一起,使歌曲更有一致的风格和演唱。与刘欢组相比,其选手在第一轮PK赛中更多的是互相较劲,配合比较好的吉克隽逸和刘昊霖、徐海星和陈斌、袁娅维和李行亮,都以其中一位明显充当了炮灰才成就了歌曲的完美。哈林组的配合却大多发挥了选手所长,虽然这样的排阵也造成一些遗憾,如PK赛中魏语诺和赵可的淘汰,其他导师也说了,论实力和水平可能并不比一些留下了的选手差,但规则如此,谁让他们搭上了一个强手呢?第二轮比赛后的结果,说实在的,俺对小王子的淘汰是有点遗憾的,他第一次在“中国好声音”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真的觉得非常好听,超过这次所唱的两首歌。而他居然被大山淘汰,其实大山的表演风格和她的歌我都不太喜欢。但李维真最后所唱的“海阔天空”确实没有唱好,而大山最后所唱的“也许明天”却难得的让人听到些许情感。唉,当一位原本很稳定、很有感情的歌手唱到失控,而另外一位经常失控的歌手唱到饱含深情的时候,哪怕是你所喜欢的选手最后被淘汰了,你也无话可说。

看《中国好声音》题外的一些感慨是:生活中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那么公平,甚至可以说不公平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规则很重要,如果在一种规则的框架里作评判,大多数时候只能“愿赌服输”。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你在为今天的胜利庆祝时,明天却未必笑得出来。这个在刘欢组就太明显了,连刘欢自己都说:当初拼命地把这些选手拉到自己的队伍里,现在却不得不面临痛苦的选择。选手当初也一定欢天喜地为投到心仪的导师门下而庆幸,但最后当被淘汰的时候是否会有所后悔呢?

本文引用地址:

第二篇:从巴黎和会看中国外交转折点——观《我的1919》有感

从巴黎和会看中国外交转折点

——观《我的1919》有感

陈毓敏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这是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顾维钧在和会上拒绝签字时的发言,当我今天再去看那段历史的时候,听到这样慷慨激昂的声音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沸腾的,我不断的在心里默默的回答:是的,我们没有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我们更没有忘记中国近代以来悲痛屈辱的历史。如果不是电影《我的1919》向我们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解读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背后的故事,可能我们对于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还仅仅限于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语。

古老的《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狼在河的上游,责备下游的羊把水搅浑了,羊说,他在下游喝水,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又说:“但是你去年骂了我爸爸。”羊回答说,那时候他还没有出生。狼于是对羊说:“即使你善于辩解,我还是要吃了你。”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说,这段寓言是对旧中国外交的最好注脚。 巴黎和会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场景,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对巴黎和会充满幻想,本以为可以借此废除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外国在华特权,收回属于中国的领土,然而这一切都化为泡影。纵使顾维钧以其坚决的态度,流利的口才,有力的论辩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纵使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的条件是多么的合理,纵使中国留学生会主席肖克俭,用自己的生命去控诉和会的不公。但是列强之间互相勾结,从和会一开始中国代表团席位的减少到最后驳回中国的所有请求,巴黎和会诚然就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全无平等可言。从中也可以看出谈判桌前只有强与弱,根本没有公理和平等,“弱国无外交”是一则亘古不变的真理。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无理合约,面对北京政府的不断施压,面对四万万中国人民的愤怒,顾维钧等人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出色外交才能,顶住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四万万愤怒的中国人,面对列强,公然说“不”。

这一次拒签,这一次和会,虽然以中国的外交失败而告终,但在中国外交史上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划时代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举行游行示威,这一运动立刻得到了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示威,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正如肖克俭给爱妻留下的遗书上面所写的“回祖国去,那里已经在燃烧,那里将是一片热土…”。 同时,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表现,以及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开启了中国外交新的一页。从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到北洋政府的丧权辱国,从《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到《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巴黎和会之前的中国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外交可言,以李鸿章为代表的老一代外交官,虽也想竭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曾据理力争,但苦于国家羸弱,政府无能,只能屈辱,一味签字妥协。这个时候的中国完全没有任何的外交权利可言。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尽管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和会,但北京政府中的徐世昌,段祺瑞等人依然为了自己的政治谋划,不惜以国家利益为筹码,要求代表团避免与日本代表团发生正面冲突以及在合约上签字。但是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外交家没有屈服,将个人的机智与国家的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在和会上据理力争,出色的发言辩论,以及最终不顾政府指示,在和会上拒绝签字,都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佳话,成为代表中国向世界列强说“不”的第一人。

面对中国在和会的席位由原来的五人被削减为二人,他对主席克里蒙梭说“我是中国两个席位以外的第五代表,我没有资格坐下。”“总理阁下,你说的对,但是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作为前提,这是和平会议,它应该是公正的、平等的。”电影开始的这段对话,就已经将顾维钧的睿智、强硬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将他与中国代表团团长陆总长传统的保守外交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日本代表牧野男爵的步步紧逼,顾维钧没有退缩,没有慌张,在代表团其他成员都相互推诿的时候,他站出来了,并且以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自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战场的各个角落,他们和所有的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牺牲。我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出示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我的话完了,谢谢,谢谢!”这番发言同时也展现了顾维钧机智的外交策略。在发言中,顾维钧全程用汉语发言,采取避实击虚的外交策略。他首先感谢日本帮助中国驱逐了德国。但又避而不谈《二十一条》和1918年的换约问题,而从中国的文化、地理、经济入手来说服各国的代表。将山东对于中国比喻为耶路撒冷对于西方的重要性,即合情合理,有给各国代表一个形象的感受。

除此之外,对于日本代表所说的日本只是想要山东的经济特权,并不想要山东的领土权,顾维钧打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他说:“这好比一个警察拾到一个钱包后拿走了里面的钱,再把空钱包还给失主。”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使日本代表哑口无言。

顾维钧出色的外交为在那时被列强歧视的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顾维钧的外交努力虽然失败了,但拒签和约开辟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这是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没有退让,日本也无法获得山东的统治权。这也是中国外交胜利的起点。以后,中国一步步夺回了丧失的主权。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了很久,突然我想到了去年发生的南海仲裁案闹剧,与巴黎和会相类似的是,这又是一起以美国、日本为主导的一场带有主观恶意、不符合国际法精神的政治闹剧,美日企图以这样一个无效决定在中国南海大做文章。但与巴黎和会不同的是,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中国外交也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外交,中方多次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截然相反的结果已经从侧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声音也越来越有力量,我们也越来越有能力维护国家利益。

时代背景的不同,外交斡旋结果的不同,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变,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家的风采不会被我们所忘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必将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接过父辈手中的成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三篇:2022,看中国

2022,看中国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BEIJING 2022”当这一组合出现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举起的纸业上时,全国人民无一不心潮澎湃,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庆祝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北京成为了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冬奥会作为国际性重大赛事,受到了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中国也需要抓住这一次对外展示国家新形象的机遇。国际奥委会的考察条件不仅局限于综合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实力上,实现地区平衡、促进共同发展等也是国际奥委会考察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这次冬奥会的申办,我国选择了一种理性和低调的申办方式。我们在冬奥会申办过程中的低调也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成功申办和举办北京奥运会后所获得的自信和成熟。这既是自信成熟的申办态度,也是奥运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也完全相信,2022年的冬奥会,中国的表现将再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

面对七年后的2022年,在中国这块充满梦想的大地上,中国人民将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鲁泰物矿网--专业工业品供销平台。满足客户对价格、便捷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以诚信为本,服务社会,紧跟时代脚步进行改革,扩大消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社会更好发展。

第四篇:我看中国外交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新风格,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恢宏的新未来。

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撮其要者包括:

关于“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但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国梦”的世界含义、“中国梦”作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特色越来越凸显。正如习近平主席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中国梦”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品牌。“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格外引人关注。简而言之,“中国梦”与“世界梦”是互为前提、互为依托、互为机遇的关系。一方面,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和平发展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不可能持续发展,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不可能保持稳定,同样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界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没有世界要发展、求合作的主流,中国发展是无源之水。未来也是一样,没有世界的繁荣发展,“中国梦”永远只是个梦想。另一方面,“中国梦”同样给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活力、带来机遇。一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力量,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是对世界繁荣发展的重要贡献。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而城镇化进程每年将把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带来巨大消费需求。这就充分说明,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世界带来发展机遇。

关于新型大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大国政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最近两年来,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外交新理念远远不止上述三点,“命运共同体”等新的理念同样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必将催生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推展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中国外交的新未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舞台上不过刚刚亮相,中国外交的新篇章也只是刚刚开局。从中国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繁忙的身影,从中国外交新理念、新布局,的不断出台,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具有国际视野,更加重视外交工作,更加注重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中谋划各项工作。

我们相信,中国外交的未来会更有看头。现在的中国,已进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时期。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不断延伸,中国在逐步走上世界的中心舞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频繁的互动中日益紧密。今天,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中,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的互相影响、国际局势与国内局势的互相关联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这种关联面会更广,这种关联度会更深。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熟悉国是,更加熟悉外交工作,中国外交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新热潮,中国外交的新布局会更加完善,中国外交的新思路会更加明确,中国外交的新风格会更加清晰,中国外交的新看点也会更多。

当然,中国外交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也是必然的。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有自己“成长的烦恼”。这种烦恼必然会体现在与世界的复杂互动中,体现在外交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世界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更会给中国外交带来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会风平浪静,中国的周边形势同样是波谲云诡。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暗流涌动。全球性问题带来的挑战不会消失,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仍会持续。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蔓延、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风险仍然如影随形。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适应新的角色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世界各国适应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纠葛进程。但成长中的中国外交会在磨砺中更加精粹,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更加成熟自信。中国外交的新未来值得期待,中国外交的新未来一定会更加精彩

第五篇: 从乡土,看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本小小的册子,竟包含着如此多的内涵。细细品读,不禁有感而发。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我们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老从普通乡下人的“土气”入笔,一反常人对“土气”这个词的藐视,称赞“土”字用得精当,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为有了“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才有了聚村而居、与世无争的传统生活,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乡土社会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这种“土气”。此等的精辟见地,如果没有一种流淌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恐怕是很难抒发出来。

《乡土中国》所透露的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社会学层面的解析。《乡土中国》谈论了民族历史、文化对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差序格局更为深远的影响仍然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传统导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说是完全消解。而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转型,无疑是起着消极的作用。

根据自身的理解,本书的第一篇介绍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殊性是什么?本篇写得非常透彻。比如,作者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没读过本书的人或许以为这土气是贬义词,但是,其实正是因为靠土地谋生的理想使乡土社会是那么的稳定,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费先生也顺便比较乡土中国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悉,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在《乡土中国》一书里面他所讨论的问题里面很大程度上认为乡村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地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那一点是自己,其余的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中国人之所以与西方人不一样,就在于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是一样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在这个意义上说,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我也算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对乡村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很深厚、很诚挚的埋藏在心底。一踏进大学,身上那股“土里土气”的质朴俨然与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与乡村有关的“味道”将随着喧闹的外界渐行渐远,所以,有时就特别想回到过去看看,小时候的村庄。

将来的某一天,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能够在自己的小天地,拥有半亩良田,披星戴月,荷锄而归。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人际的勾心斗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乡村的宁静与安详,做一个真正的自己。生长在暖暖的乡土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也许,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贵,才能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基层具有浓厚的乡土性。虽然,城里人藐视乡下人土里土气,但是,在乡下,“土”是我们的命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季节的更替,锄地播种,精耕细作,尽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从土里长出希望,收获果实。

乡土才是中国的本色,而现在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因为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改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

无论如何,“回归乡土,回归本色”是任何人都不能忘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不能忘“本”。但愿城市化也能为我们的乡土留下一片空间,最终我们都能回到自己的那方热土!

上一篇:控制系统操作规程下一篇:科研立校科研兴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