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学而不困

2022-07-13

第一篇:让学困生学而不困

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徐承芸老师的《如何做好教学反思》有感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对我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如: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让我愉悦之处;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我一直以为这样的反思才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可徐承芸老师的《如何做好教学反思》一文中指出:在教学反思时教师“不仅应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这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不仅指教师的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的自身教学行为,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我才对我的教学反思的理解是那么的狭隘,因为我反思的仅指的是在课堂中发生的事,我没有跳出课堂,从自己的课前、课后进行反思,更没有对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多数老师在写教学反思中很少想到吧。为了更好地让我们理解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徐老师还附录了九江市双峰小学殷英老师的《和时间赛跑》的教学反思。

读完此文之后,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从备课、备学生、备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同时借合他人能与共鸣的教学行为一起展开教学反思,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反思备课中要做到有立有破。立是指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确立教师的主导意识,确定本节课中所要学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及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与要求。也就是要形成一节课中的框架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立与破的转化,把自己的教学意识转化为教学背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掌握本课的教学目标。

反思备学生时要尽量做到知己知彼。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学习习惯、已有的生活经验„„正如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在观摩名师上课之前,他们都要与学生进行交流,简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但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课堂中会给我们一些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因此我们不可能预测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但我们还是应从整体上了解学生、把握学生。

反思备问题时要有指向性,即要具体化和针对性,因为一堂课中问题的设

计好坏是促进教学目标落实与否的关键。我们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是否有随意性和不够准确与具体?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助进教学目标的落实?

反思他人的教学行为时要学会交流与深入课堂。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行,必有我师”,说得就是这个理,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时要时常与同年级的老师进行多交流教学时的心得,有时在这些交谈中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我们还应深入课堂听他人的教学,在听课中学习他人好的经验为我所用、吸取他人的失误为我们的教训。

总之,我们在教学工作时要如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样在“学中思”、 在“思中学”,不断地反思备课、反思学生、反思问题、反思他人的教学行为,促进我们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真正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第二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以《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为例谈新课改下教学方式的转变

山师附中 田雪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对于各科教学,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取向、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对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重塑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变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素质教育模式。

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体、满堂灌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引导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了,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突出的特色则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体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是首先从“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入手的)。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已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课堂教学已被重新定义成了是一个“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师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转变成为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时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的研究总结就是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出路和通道。

教师对新课程由陌生到接受到消化,是一个反复和递进的过程,不仅要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学识,还要时时注重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方式的设计、完善、升华的过程。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中针对教学设计评估教学功效,发现教学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与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案的最优化和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教学反思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不过这种研究并不等同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而是主要针对教学的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研究。而且,教学反思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上。

接下来我就《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与成长。去年11月为了迎接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省会城市协作体的召开,应济南市教研室的安排,我接受了《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17课)的授课任务。

刚拿到课题,我就陷入困惑当中。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但是这节课学生在初中已相当熟悉,并且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最后增加了五四精神。面对这样一节课,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设计思路并作为新授课来处理,学生会感到乏味。所以如何将这节课设计的合理并符合新课改精神成了摆在我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此,我曾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次修改,不断反思与探索。最后我根据教材特点,按照史实的发展脉络,发掘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三个环节:寻源五

四、图说五

四、感悟五

四、弘扬五四。这样的设计在视觉上避免了老套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按照新课程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要求,我对这四个部分的教学方式又做了各有侧重的处理:第一环节“寻源五四”,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我引用影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影片《我的1919》(顾公使对山东问题的阐述部分)来体验历史,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影片中顾公使雄辩的口才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大家油然而起的敬佩正体现了对学生潜在的情感教育。“寻源五四”环节的最后是比较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让学生在表述新中国外交地位的提升中获得情感体验,同时,旧中国外交的屈辱激起当时学生的爱国激情,从而引发了五四风暴,引入第二环节。整个环节的处理比较合理,但有一个问题仍困扰着我,就影片内容进行设问这一过程中,关于“山东问题的由来”这一问题,起初只是让学生来回答,然后直接进入下一问题。但实际上,这样的处理方法有些太抽象,学生很难形象得理解日本对山东的侵略野心。后来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四幅图,“蝎子政策”、“德国和日本的占领青岛时在信号山上留下的雕刻”、“二十一条”、“《时报》刊载的反对二十一条的血书”,再通过对这四幅图的解释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以加深理解,特别是最后的血书,更是让学生产生了共鸣。

第二环节“图说五四”,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整个过程的处理是将学生事先搜集的五四运动相关图片分成三组,分别对应运动的两个阶段及初步的胜利,然后让学生组织语言来简单描述运动的过程,既可以让学生体验资料搜集的情趣又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其间还穿插了“五四运动在济南”环节,让学生体会地方史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最后展示这一环节的知识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来回顾。这种设计简单新颖,通过温故以达到知新的目的。但是整个过程却显的肤浅,没有深度。为此我参考了大量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教学案例,如下的设计吸引了我:在五四运动过程的总结中,设问:“五四运动两个阶段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这个问题的设计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最后的重点落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即符合课标重点,又一语中的。

第三环节“感悟五四”,阐述五四运动的意义。在起初的设计中,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我是让学生看书得出结论,对于五四精神,则让学生搜集图片并将图排列组合成四组(分别体现爱国、民主、科学、进步),让学生看图结合教材总结,然后讨论在和平年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讨论结束后让学生重温入团宣誓,最后用江泽民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时的一段话来高度概括五四精神,结束课程。这种设计方式后来遭到很多老师的置疑:首先,五四运动的意义及精神是这节课的重点,可是处理的却相当简单仓促,成为薄弱环节,并且出示的四组图片无疑桎梏了学生的思路;其次,重温入团宣誓是画蛇添足之笔,把高中生当作初中生来对待,使这节课看似做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再一次陷入迷茫。反思后的我决定用材料情景法来处理:运用毛泽东的一段话来阐释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通过分析“新”姿态的表现得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就水到渠成了。讲解五四精神则是出示了两段陈独秀和李大钊的资料,通过对他们观点的分析来总结概括五四精神,然后通过五四精神引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整个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环环相扣。

第四环节“弘扬五四”,在后来的设计中我将它从“感悟五四”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部分来处理,以突出情感教育。在整个设计中,除了学生讨论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外,我还注重了自1919年至今五四精神的弘扬。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我采用了影片的形式(如中共诞生、抗日战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四五运动、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人的风貌),来展现出五四精神一直是鞭策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动力,中国是一个少年的中国。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终极目标——情感升华。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一个教学案例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来浅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可能存在些许的不妥。总起来说,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教师都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独立思考的习惯、探究问题的方法,“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历史事件、人物及前因后果,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思维和空间呢?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让教学反思贯穿于我们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吧!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三篇:体育课《少年拳》教学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1年9月27日上午,在xx镇校多功能厅我上了参加工作以后的第一堂亮相课:六年级室内体育课《少年拳》。由于天气原因,原本应该在室外进行的体育实践课,改在室内进行。

先简单回顾一下本堂课的基本流程:基本的课堂常规,然后是体育游戏,接下来就是本堂课的核心内容少年拳的教学,最后是放松活动以及课堂小节。

接下来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总结:由于缺乏上公开课的经验,在上课铃声响起,但是听课老师没有到场的情况下就进行了课堂常规,导致导致从后来听课教师给的宝贵意见中就出现了“缺少安排见习生”这点,这是今后需要引以为戒的一点。

在体育游戏这个环节,产生了“观众生”,使一半同学没有充分利用起这段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考虑到“观众生”的产生,适当安排活动,增强教学效率。由于体育游戏用到很多器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了避免地产生了器材倒地、远离原来位置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没有利用好处于“闲暇”的同学,利用学生裁判能帮助我更好地管理课堂秩序。不过由于游戏的趣味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等因素的存在,整个游戏过程的课堂氛围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课堂的核心内容少年拳的教学上,由于采用的是广播操式的队形,因此在管理上不存在太大问题,不过由于室内空间的限制,还是有部分学生之间的间距太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武术动作不像广播操动作有标准的动令术语,因此学生能否理解动作的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武术动作的练习。因此反复强调、简单易懂的术语有助于学生掌握。尤其需要强化学生对于定型动作的印象。在整合整套少年拳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部分学生跟不上大家的节奏,还不是很整齐,需要多加练习。本来打算配上音乐,可能会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情绪反应,故打算在教授第二套少年拳的时候,实施此想法。

在课后小结上,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适当总结了出现的小问题,强化了“蹬踢”跟“弹踢”的区别,使学生有更加清晰的概念认识。整堂课下来,中间有过渡,结束有放松;课堂有小结,过程很完整;教师蛮轻松,学生很愉悦。及时总结能够帮助我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改进,希望能多多得到各位老师的提点与帮助。

第四篇:XX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学而不厌 愿做“五心”教师

XX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学而不厌 愿做

“五心”教师

XX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学而不厌愿做“五心”教师

为期三天的教师培训结束了,各位专家教师从阅读、师德、班主任工作、处理教材等方面,给我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而身为一名教师,从学科的角度,我对于张金芳老师和谢萍老师的讲座观点颇为认可,印象尤为深刻。是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最重要的日常。如何上好课,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不管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自己的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要学有所得,教师在课堂上,要教学相长。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是师生交流的地方,让课堂变得精彩,师生才可能成长。

此次培训,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因此,我想从以下几点再做努力:

1、精心备课,胸有全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才有可能上好这一节课。在备课时,要牢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围绕这一目标,做到一课一得。同时,在备课时,还要紧紧抓住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文本所展示的方法,文本所呈现的特点等,让学生深入体会到语文的美。最后,备课不仅是备课,更是备学生,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思考和发言,都需要在备课时提前做好预设。同时,还要有大语文观,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文,而应该在备课中养成提炼教学资源,真正找到语言训练点、能力训练点,让学生学会方法,运用方法,而不仅仅是了解课文内容。

2、用心上课,营造氛围。上好课,是备好课的集中展示。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跟着教学的节奏,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让学生沉入在课堂内容中,通过朗读、思考、标注、体会、表达等多个环节,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学有所获,可以是认识字词,积累美文,可以是朗读体会,品味语言,可以是概括课文,提取信息,可以是读中学写,训练文笔。通过一系列适合的恰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一篇课文所学到的知识,而是通过课文的例子作用,了解更多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技能去学习更多的新的课文。

3、虚心反思,教学相长。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趋于完美的课堂。通过学生的参与,通过教学的推进,通过知识的掌握,通过方法的运用,判断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利弊得失,有过改之,有善扬之。

4、悉心作业,酌情增减。家庭作业,是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再巩固、再加深,是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字词句段篇的落实,每一个字词句的掌握,每一个句段篇的理解,都是需要认真的一笔一划的练习和背诵,才能习得的一种能力。没有无缘无故的会读、会写、会背,只有通过努力,认真完成作业,落实好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少一些障碍,多一些自信。

5、潜心阅读,启智迪新。如果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那么,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教师,对于教师而言,阅读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在阅读道路上,教师可以读的书籍很多,可以是有关专业发展的相关书籍,比如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可以是非专业的书籍,例如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一些书籍,励志类实用类的书籍,还有一些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书籍。不论哪一类书,只要阅读着,就收获着,就快乐着。

第五篇:让语文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构建简约并不简单的语文课堂

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跳出语文”,但仍然回归“教语文”,还语文以“本色”,这正是语文味“正”之所在,也是简约率真的艺术特色之所在。简约率真不是简单粗糙,而是举重若轻、删繁就简,把非课堂的因素、非学科的本质彻底摒除,是“返于自然、归于纯净”的艺术境界,有“体素储洁,乘月返真”的洗炼之美。这样的课,是兼具艺术美与语文味的课。

一、精简目标:围绕文本,聚焦重点

很多老师,面对一篇课文,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什么东西,看看这段,好;看看那段,也好!于是从头到尾,蜻蜓点水地将课文过一遍,三维目标又希望各个都能落实,以致于教学目标是多而杂。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文本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其实有时学习目标的制定比语文教学本身要难。

因此要使语文教学达到“简约”首先要精简目标,教师要抓语文学习的大目标,在各个阶段要紧扣“听、说、读、写”这四大版块。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的目标,留给学生的才是真东西。如主题式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的整合,留给人的是心灵的震撼。比如说《理想的风筝》一文,以“生命的感悟”这一情感目标为主导,让我们记住了“生命的价值”,如此简约,而又如此不简单。当一个主题愈有意义,愈被深入或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景脉络,愈能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一篇文章,它的精髓是什么,它的筋脉在哪里,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能够透过现象抓本质,能够取舍得当。

二、流程设计:简洁优化,行云流水

1.精简问题,给学生以探究的广袤天空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想显得简约而丰满,教师必须把握对话的本质,以话题统领对话。当前的阅读教学新满堂灌的教学的形式基本上是以教师的问题串起来的——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学生课堂上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在猜测问题的答案。课堂上,他们与静思默想基本“无缘”,和潜心会文近乎“绝交”,有的,只是热闹、肤浅、无聊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强调个体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

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我以探究“这是一个( )扫路人”为线索,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方式,在靠近学生认知处进行设计的。按照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课由浅到深分为三个环节:外貌探究、语言探究、行为探究,重点放在人物解读上,层层深入,揭示天游峰扫路人的行为本质,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情感更饱满。

2.精简环节,让预设绽放光彩

我们倡导“非线性”的“版块预设”。这种教学设计是分支式的,一问有多答,一项任务可能出现不同的努力方向和解决路径。这样的版块设计,就为精彩的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提高认识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因此我们要采取点线结合的方略。“点”的运动形成了“线”。线索是贯串情节发展过程的脉络,作者借助它把零碎的内容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各段意思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没有主线的课堂,形散神散,教学点线密集散乱,剪不断理还乱,如麻绳拎豆腐——别提了。因而,语文课上,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文本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舍得“忍痛割爱”,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使课堂教学成为一首流畅的诗。

三、言语生发:简练适度,引发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中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语言的简洁、精练、准确,有条理性、启发性、艺术性,能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杜甫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虽含有修辞夸张成分,但告诫人们要重视语言、提炼艺术。美国的一本《教育学》一书中也写道:“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教师以片言只语或点击要旨,或褒奖鼓励,或启发补充,或释疑解难,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了心灵之歌,师生便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吧。要做到教学语言简练首先要寻文本语言的“亮点”。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也就是“文眼”,即文章的焦点和脉络,它把纷繁的内容凝聚在一点上。教师惟有通过密切地接触文本,创造性地切入文本,通过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以贯之,才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我们语 文 老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要彻底抛弃课堂语言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树立生动、简约、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风格。这里的“简约”,不是说简单无物,更不是肤浅,而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表面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刻意雕琢的东西,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用时下一句比较时髦的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来诠释我们的语文教学倒也挺到位的: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变简约,本身就是一种不简单;也唯有“简约”的课堂,才能培养出“不简单”的学生。这种“简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大气,是一种境界,更是语文课堂回归生命本色的选择。

四、方法选择:简单实用,画龙点睛

当前有些语文课一环扣一环,看似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冷静分析,这样的课堂中,很多的学习环节,学习障碍、陷阱都是教师事先故意设置好的,还变着法儿让学生去钻。如果能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就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简”其过程与方法,是为了“详”其重点,“精”其方法,给学生留下点悬念和思考的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如教《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回顾说明方法,探究发现,从各自的兴趣和差异出发,选择体会最深的那些形式进行课堂交流,为学生成功探究创造了条件。全体学生所能获得的成果,也足以涵盖课文的全部。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那过程与方法更可谓是“简”得不能再“简”。仅靠一根线——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以简驭繁,突出重点,学生才有时间去探究,才有兴趣去探究。

五、简练的训练与作业:扩大学生自主空间

把握了教材,确定了目标、教学过程和方法,这时候,就可以从容地走进我们的课堂了。听说读写的训练随处可设,只是,设在哪儿最好,值得推敲。学生要练的是什么?是需要的,是不会的,是对他有促进意义的,是能够让他们得到发展的。训练和作业都不可少,简练点就好。那种“题海战术”是对人性的漠视和对人心的摧残。我根据B.S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策略,设计一些分层作业和练习,把作业分成自选题、分层矫正题和自编测验题三类,让学生选择完成相应的题目,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减少反复、机械的形式训练,开展生动、实际的阅读和实践活动,融知识、能力于感情、价值观中,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所以,简单也是一种能让人怦然心动的境界。曾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越是简单的东西越科学!”简单也是一种美!我们现在的语文承载了太多的负荷。如果能让语文简单点,那么语文一定也会使大家都能喜爱她。让我们一起为语文课堂“减肥”!

上一篇:日月潭教案及反思下一篇:人事员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