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组织行为学有感

2022-06-28

第一篇:读组织行为学有感

组织行为学作业--学习《组织行为学》有感

学习《组织行为学》有感

13期EMBA学员

本人学习《组织行为学》后。结合自已工作,就其中的激励机制与行为影响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它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组织系统及其群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学科。

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一、对激励机制的概述

《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所产生的激励机制是领导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公司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方法)。

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奖金制度等等激励措施的总和。也包括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二、激励机制在团体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人是经济动物,更是知识动物。人是理性动物,更是感情动物,激励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人---员工的业绩考评制度。都是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将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起来,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更偏重于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力争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力争做到人尽其用,

不造成人才浪费。这些,都是《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机制在不同背景的组织内灵活应用的最好实例。

国内外许多著名公司、团体无一例外地都拥有非常成熟的激励机制。我本人任职的集团公司就注重激励机制推行,特别是与薪酬激励挂钩的绩效考核管理的推行。

司本部及各子公司已全面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子公司制定绩效考核方式的符合性、对绩效考核结果合理性进行评价并备案;了解并监督子公司绩效考核过程合理性,以及是否按照规定制度流程操作;

2、实行员工全面薪酬激励制度,与360度绩效考核制度接轨。并结合员工培训、职称考核、企业成本考核与个人薪酬结合的报酬考核体系;

3、推行集团化运作的薪酬统一管理模式;建立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实行培训、绩效考核、企业成本考核与个人薪酬结合的报酬考核体系;制定并完成绩效考核制度,细化绩效考核流程及各类表式。

4、实行员工和部门月度考核工作。月度考核基于每月工作工作目标的达成,并与月度奖金挂钩,旨在提升员工工作激情,激发员工工作动力,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5、实行年中绩效考核工作。考核与半工作总结相结合,并要求各部门形成绩效面谈,分析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以达到工作能力、态度和知识提升的目的。

6、员工薪酬方案的实施,并按月做好公司员工薪酬发放及管理工作。

7、制定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和员工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8、推行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明确员工工作内容和流程,

通过实施与薪酬激励挂钩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在同等薪酬的条件下,好的工作环境,更能吸引人才。对于企业来说,着眼于长远发展,建立积极向上的考核制度、提供团结合作的工作团队、良好的晋升制度及对员工成绩及时嘉奖的奖励制度。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员工会引以为荣,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合作的团队,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良好的晋升制度和及时的奖励是对员工工作的认可,同样也可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起到激励的作用。

三、其他体会

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需要管理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合理利用激励机制至关重要。需多参照他人的实例,结合自己所在团体的具体情况,实施各种考评制度。因人而异,因材施奖,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发挥每位员工的力量,产生较强的凝聚力,使员工的个人需要和整体的管理目标合二为一,产生合力,使整体工作效能有效提升。另外要注意领导本人的言行,用良好的作风来感染每一位员工。在员工有所成就时,就要对他进行鼓励和褒奖。在员工犯错时,也要耐心的进行批评,切莫失去理智。

这就是我在学习《组织行为学》后,结合工作各种具体实例,对激励机制的一点认识。也算是我对《组织行为学》的体会吧!

第二篇:读《为学》有感

读《为学》有感1

读了《为学》一文,给了我很大鼓舞。此文短小精悍,文中寓有深刻的道理。

文中讲:“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确,天下事有难易之分。但为何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题有难易,只要去做,去钻研,难道还怕不能攻破;事有难易,为何别人做起来能轻轻松松?别人做得到的我们难道就做不到吗?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穷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啊,难道我们就比不上一个穷和尚?和尚立志南海一游,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我们也能。你立下志,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认认真真去上学,踏踏实实去做事,还怕学不到,做不到,实现不了的吗?回顾一下,爱迪生当初不也是靠拣破烂儿度日吗?童第周不是被认为“低能儿”的吗?那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还有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引力发现者牛顿……,他们做为一代科学家,为何能创一代佳绩?难道他们高智能吗?那童第周呢?他们就是靠着这种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创造去争取的。他们为何能人穷志不穷?他们为何能踏踏实实去实践?我们为何不能呢?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难道我们不及他们吗?不,上天赐于我们的是平等的,只要我们自己去开拓,去奋斗,就能取得辉煌。

话虽如此,但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这样踏踏实实去做?又有多少好高骛远之徒去盲目追求?人不能没有志向,但立志也不能只说不做,譬如我自己吧,我曾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也曾立过志,写过规章制度,

也曾为自己立过行为规范。但写归写,说归说,做起来真是千难万苦。唉,放弃吧,反正有下一次。我想许多朋友也曾有像我一样的思想历程吧,其实这是我们自己在给自己做伪装,在伪装我们那一颗虚伪的心,在尽力挽回我们所谓的“面子”。让我们真实面对现实吧,事在人为。

有句诗说“莫问辛劳有多少,耕耘自得新收获”。是啊,何必去管那些付出。让我说,事还是在人为,让我们这些得过且的朋友摘下这虚荣心所拼凑成的面具,丢掉我们我们所谓的“面子”,去树立自己的理想,去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吧!读《为学》有感2

读过彭端淑《为学》,大家多会对富僧大加批评,诚然,富僧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没能到南海,这确实是应该大加斥责的。但是,大家多忽视了另一方面,那就是富僧听到贫僧由南海回来之后,脸上显出的“惭色”。仅此一点,笔者认为也是值得赞许的,因为能显出“惭色”,就说明他有了悔意,他的“惭色”至少会成为他尔后实现理想的一种动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能不办错一两件事?重要的是做错之后如何对待,一个人如果能在做错之后显出“惭色”,那就说明他已经认错了,并可能在此之后有悔改。

展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看一看那些没有实现理想于惭愧之后奋发有为的人,是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我国古代文学家苏洵,他举进士不中,有“惭色”烧尽以前所写之文,闭户苦读,通读六经、百家之说,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异邦音乐大师贝多芬,32岁时突然耳聋了。当时他心情痛苦绝望之极,甚至一度闪过自杀的念头,有“惭色”后并没自杀,反而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困难。最后一部杰作——《第九交响曲》是在他的听觉完全丧失后完成的。

再拿我们当代的事例来说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在医院工作时,有人拿着一瓶贴着外文商标的西药,求她翻译。这时她并不懂外文,因而她只好惭愧地摇摇头,而就在这以后,她立志要学好外语,终于掌握了几门外国语言。……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中永不爬起。一次失败,只不过是多了一次更好地反省自己,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的艰辛的机会。然后,求索、奋斗,开发潜能,激发勇气,磨练意志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不要在乎别人的嘲笑与讽刺,你应爬起来,在别人的取笑中开拓你的路。

在我们学习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遭挫,有的人便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甚至麻木不仁。还有的在失败面前并没有失望,在显出“惭色”以后,能够总结经验和教训,勇往直前,鼓足勇气努力学习,并取得了好成绩。

前人在逆境中,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有这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们90年代的青少年在这样好的条件下,难道就没有吗?读《为学》有感3

读完了《为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天下的道理就是这样,事在人为。光坐在那嘟嘟哝哝的抱怨世事艰险是没用的,除了多浪费时间和造成对事实的曲解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只要你动手去做,事情就不一样了。用心了,努力了,再难的事情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你看《为学》里,西蜀一贫一富两个僧人,富僧只会空想,空想着买条船去南海,可是拖了好几年,光是嘴上说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那个贫僧却立刻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带着一个瓶,一个钵,凭借自己的坚强意志和要实现愿望的决心,终于到达了南海。

这个事实说明了:一个人有自己的志向,但却无实际行动,结果就会像那个富僧一样,落到了一个可笑又可悲的下场。

很多的人,就是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最后白白的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担心害怕上,到那时,想要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生在忧愁痛苦和后悔自责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很乏味呢?

这种人就远远不如那些有实际行动的人了。他们会去看现实,会去实现看似高不可攀的愿望,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奋斗。古人云:s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做那个“有心人”就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的。

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而努力吧!读《为学》有感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的事物越来越多元化,每一种事物都存在着多样的情形,所以埃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在《逃避自由》中提到,现在困扰着人们的不是缺乏机会,而是机会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的难度是越来越大,选择带来的困扰越来越多。

选择之难在于不愿轻装简从

在这复杂的世界中,面对着繁琐的事物,该如何取舍,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买个手机,没有经过一阵比较筛选是绝对不会下手的,其实在手机产品比较成熟的今天,同价位的手机在性能上差距并不大,最终结果是我们经过长时间选定的手机并不比之前备选的其他手机多出什么功能,即使是多出的一些高科技也是日常根本不用的,而且还带来了高成本。前年,伯父查出肺癌晚期住进了医院,堂弟在经营5家粉店、家米粉加工厂,还兼顾着供水加压泵的销售、安装。每次去看伯父,他都抱怨堂弟很忙,去年年初他说我看他的次数都比堂弟还多。这话深深刺痛了堂弟的心,堂弟立即把手中的业务分包出去,陪伴伯父走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时段,让伯父在癌症的痛苦中享受着亲情的温馨,在去年夏天安详地离开。对于孩子,我爱人让他学画画、英语、珠心算、跆拳道等等,希望能发掘他在某个项目中可能迸发出的天赋,上周孩子偷偷跟我说:“我不喜欢周三”,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要上跆拳道”。每天赶场送这个那个班,体验了一大堆活动,没有发现什么天赋,只知道他不喜欢跆拳道。可以说这种傻瓜游戏得不偿失,但我们都很喜欢玩,说服不了爱人就还得送。也只能希望孩子能表现出某种天分,卸下其他包袱,轻装简从走接下来的路。

选择之难在于不愿全力以赴

很多时候,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有明确的目标,但我们的`选择却不坚定,归根结底就是不愿全力以赴。高三那年,我们的物理老师多次提醒“现有的成绩只代表过去,从现在开始心无杂念、全力以赴,肯定是可以冲上来的”。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身边的同学,大多都在为自己留后路,有的想着考不上大学就补习的(我就是其中一个),有的想着考不上本科就读专科,还有的想着可以继承家业,无所谓考上还是考不上。高三了大家都努力了,但远远不够努力,最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获得更好的成绩。但有 名同学却做到了全力以赴,高三开学第一次模拟考他仅排班上79名,但他不给自己留后路,他告诉家人考不上本科就把他的名字在族谱中移除,他暂停自己喜爱的篮球、象棋等课外活动,不留余力全身心投入学习,最终高考成绩排在班上第 名,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此时,我想起了项羽的“破釜沉舟”,他在军队过了漳河后,立即派人“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且仅“持三日粮”,全军只有打败秦军才有生路,这被逼迫的全力以赴,是项羽的军队取得九战九胜战绩最主要的因素。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更愿意竭力为自己保留各种选择余地,我们往往认识不到,无论做什么事,保留的余地越多,我们的努力常常也随之衰减。

选择之难在于总是瞻前顾后

很多人认为在繁杂的事物中做选择难,但二选一就简单了。其实不然,就像“布里丹之驴”,它在两堆等分量等质量的干草中间,因为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作出任何理性的决定而饿死。就是这头傻驴在二选一的时候卡壳了。虽然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但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却不少。二选一时,两者差异差距较大时容易做选择;两者在功能、特征等各个属性都相近时,也就是说两者对选择人的吸引力相当时,往往最难取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总会瞻前顾后、左比右比,导致选择时间过长,也会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带来损失。20年前,我中考成绩还可以,在县城最好的两所高中之间要做选择,家人把两所学校做了详细的比较,甚至还到学校周边实地考察,包括教室、食堂、开水供应等与学习有关或关系不大的各个方面。家人的时间和精力渐渐被这些事占据,家里小摊的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而实际上,家人要寻找的是最合适我学习的地方,全县城的人都知道这两所高中综合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我也决定学理科,比较一下理科高考平均分就可以了,何必花 0多天时间做无谓的比较。二选一之难,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如何取舍新欢和旧爱,当你对两者都怀爱意,那是最痛苦的事情,不管选了谁,你都会觉得痛心,此时还瞻前顾后,不果断、不抉择,必将带来更大的焦虑。

在生活中每一次选择都不容易,但解决选择困扰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最有效的就是学会抓住主要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日常积累,加强学习、不断实践,以实事求是为遵循,正确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自身需求,选择就不会那么难。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则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性,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把自身需求与事物的客观规律相结合,保证选择的方向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读《为学》有感5

我很荣幸读到彭端淑的作品《为学》。故事里讲了富僧对贫僧的嘲笑,我们大家只会对他批评,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他的惭色。当贫僧从南海回来对富僧说到过南海的事,他有惭色,这说明了他有悔改之意,这是该赞扬的。

《为学》,我一看便像磁铁似的深深地吸引了我,看了后,我深受教育。愧为立志之始,志为行动之先。因未实现理想,于惭愧之际立志奋发,而获得成功者,大有人在。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当代还是现代,都举不胜举。让我们谈谈当代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她躺在病床上,别的病人拿了瓶药递到她眼前,问她瓶纸上的英文讲什么,可她摇了摇头,觉得很惭愧。从此,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激发了她的自信心,使她更努力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海迪学会了多种外国语言。

每个人以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缺陷或失败的。有些人失败了一两次,就失去了自信心,就垂头丧气。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对一些有自信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两次失败,是他们对成功的补充,给他们多了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样的失败,使人们对希望和挫折多了一份自信。失败了,有惭愧之意是可贵的,这样使思索、奋斗努力的力量包围着全身,激发信心,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前进,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们,做错了事,可贵的是爬起来,有悔改之意,重新改正错误;可怕的是不会改,不肯改,越陷越深,甚至跌进万丈深渊!我们有错就改,难道不能做到吗?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让我们用科学技术建设新中国吧!

知错而愧,以愧促行,能如此,何事不成焉?

学了《为学》,真是发人深思,使我受益匪浅!读《为学》有感6

昨天我看了清朝作者彭端淑写的一篇文言文——《为学》。

文言文注解,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两个和尚去海南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阐述了“是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想到了现实社会,我觉得彭端淑的语言是极赋有哲理性的,并且他所阐述的事理完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 正如文中开头所讲:“天下事有难易呼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呼?学之,则难者亦难矣。不学易者则易难矣。”文中说的很对,天下的事有容易和简单之分吗?没有,这正如作者所说:只要去做,难事也会变简单;而不去做,简单的也会边难,就如文中的那两个和尚;富和尚随有财富,却没有志向,而穷和尚随穷,但有远志,有信心。就平这两样,他达到了他最后的目的,以至于最后“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结果。

由两个和尚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有心者事竞成的作风。真的,人各立志,每人都能成功吗?不是由古到今,每一个干部都立志,都宣称自己要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可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当他们登上官位时,就志呼所以,贪赃枉法,以至于最后使国家受损失,使人民受害,连自己也不能堂堂正正做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空怀大志,并没有付诸行为,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比如我身边有一些同学,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而他们呢?却不知父母的苦心,看到这些好条件,就不在认真学习了,而是一天乐不思蜀的玩着。他们并不是没有志向,而只是对现实状况感到满足,所以就忘记了自己的行动。 人们常说:“寒门出才子”。由此可见,人生立志,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向穷和尚那样,有所想必有所做才行。否则就会一事无成。读《为学》有感7

"学生在哪里?学生去哪里?学生怎么去?……"这一连串的问题深深得吸引我,寒假里踹着工作室"每月发文"的任务,说实话有压力才有阅读的动力,断断续续的品读完了《为学而教:沈百军教数学》一书,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于他对数学教育的执着,敬佩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践行,更敬佩于他对自我的超越……

一、内容简介

(一)作者介绍

沈百军,1969年出生,浙江余姚人,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宁波市鄞州区东裕小学校长,宁波大学兼职教授。十余年坚持在一线上课和教学研究,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探索开放式、活动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形成了"开放、灵动、大气、厚重"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欢。曾应邀到北京、四川、江苏等地上示范课和讲座,先后执教公开观摩课60多节,作学术专题报告百余场,发表文章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了多部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导用书。

(二)内容介绍

本书记录了作者十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第一部分是个人的成长经历,介绍了自己从一个不称职的小学数学教师到特级教师的不一般的人生历程;第二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思考,通过大量的课堂案例表达了我对学生、教材和小学数学课堂的所思所想,提出了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的个人见解;第三部分是十二个能代表我教学风格的实践课例并邀请了十二位名特优教师作点评。全书以全新的教学角度,诠释小学数学教学的全新模式,并展示了独特的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本书文风清新,内容丰富,很有借鉴价值。

二、精彩分享

第一章节:成长历程

片段一:接任"差班"故事

书中说到,从教师到图书管理员,再从图书管理员到教师,任教21个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组成"临时班级".人生如同牌局。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坦然面对,从容处置,方能跨越生活的坎坷,获得心灵的慰藉,享受生命的高贵。很多教师因为带好班而成名,他却因为带一个最薄弱的班级而使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站稳了脚跟。总结为:一是他说更加了解小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智力一般的孩子是如何学习数学的,能从学生学的需要出发来思考教学;二是他说在尝试中积累了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方法,也锤炼自己克服急躁情绪、善待学生的品性。

片段二:评上"特级"之后

书中说到,20xx年评上特级到20xx年,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上课,和一批志同道合的老师们组成一个以万里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团队,共同实践研究,共同发展成长。主要收获了:一是把一个班级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毕业。坚守一个信念——把数学课变得简单好玩,让学生感兴趣、能学会……;二是开展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开发和使用的行动研究。坚定一个目的——探索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的教材使用方法,并最终促进学生和教师双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坚持一个心态——心境善,事事皆善, 心境美,事事皆美……

第二章节:教学思考

片段一:走进学生

书中提到,如何走进学生?大致分为三个维度:一是课前了解,正确把握教学起点;课中了解,及时调整方案(介绍了课中了解学生起点的两种基本方法:问题交流和尝试解决新问题);课后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多数课堂三个环节足矣,分别是导入、探究、练习——导入"简约"而"有趣",探究"缓慢"而"透彻",练习"精炼"而"灵活"

片段二:跳出教材

书中提到,教材不是揭示知识、告诉结果,更是赋予方法、体验过程、启迪思维。第一维度阐述:教材不只是一个例子(教材四大功能:教材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南、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范本、教材还是数学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第二维度阐述:教材不可不尊重(如何研读教材?一是以系统联系的视角,研读整套数学教材、二是以目标定位为导向,研读整册教材、三是以目标量化为手段,读出单元教材的整体目标与内涵、四是以学生学习需要目标,研读课时教材)

三、读后反思

1.阅读是成长之"道"

教师通常是从模仿上课开始走上教学之路,慢慢地从教学走上研究之道,名师成长之道亦是如此。首先,书中介绍了他的成长三部曲:入职学习期——坚持才能穿越;高速发展期——学习改变人生;平稳前行期——心态决定命运。

我们要剖析自己专业所处的阶段,即:新手、高级新手、胜手、熟练、专家。我也试图问自己如今处于哪个阶段?就具体教师个人而言,也许能够经历五个阶段,成为专家教师;也许只能停留于某一个较初级阶段而结束教学生涯。这或许就是我们每位教师要面对的专业发展"瓶颈"吧!

其次,成长需要专业研究离不开阅读与写作。他以三次学习从学生走向导师,他以四本书(即参与编写《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新题在线小学新题》、参与撰写样稿《新课标新教案小学数学》、合编《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撰写与举例》)从理论走向实践,他从三级跳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回想我们的团队,每月一次的读书笔记,参与微信编辑发文,参与拓展性课题的研究,参与教辅资料的编写等等,我们的学员在兰特的指导下,不也是围绕着这几件事去努力呀!心里倍感踏实、欣慰!

2.反思是教学之"法"

于漪老师曾说:今天的反思是为了明天的教学。教师应该反思什么?一是我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与学生的实际不吻合,问题出在哪里?二是为什么我的问题学生很难回答,是问题本身过难,还是问题的表述不适合学生?三是今天学生意外的表现事先为什么没有想到?今后如何弥补?

3.实践是课堂之"路"

反复拜读沈百军老师的十二节课例,犹如春风拂面,豁然开朗。每节课例遵循简约的风格,他的教学内容十分简约并不简单,但却很充实,能抓住本质内容,重组教材,同时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一境多回,使学习材料与情境中发挥出极致的作用。如"握手的学问"、"交换律"、"分数的意义"、"可能性"等教学案例都充分体现了简约这一风格。

"道可道,非常道".只有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将束缚自我发展的原因去掉,才能破茧而出,走上一条成长之路。

第三篇:读《管理行为》有感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1 —20 12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公共管理改卷教师:学号:106040339姓名:郑国明得分:

读《管理行为》有感

说来惭愧,一个读管理学的人居然不知道西蒙是何许人也。这次在老师的推荐下,有幸

拜读了西蒙大师的大作《管理行为》,也开始了解到,西蒙大师是管理学界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说实话,初读此书觉得内容很多而且有些理论不是很好理解,再加上,这个学期学习任务比较重,也没有很细致的慢慢研究,读得有些初略。但是作者都能用很生动的例子解释其中的道理,所以读完此书让我大概知道了其中的一些道理,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对于决策的分析,那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决策是本书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在前言中西蒙就有说“决策与管理几乎是同义的”“ 决

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可见一开始西蒙就定下了全书的基调即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在管理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其实很好理解,管理者的一个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

那么究竟如何决策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呢?书中提到了很多,我仅能以我看懂的并且

有所感悟的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首先,作者提到了“有限理性”和“满意解”。西蒙提出,现实生活中个人和组织的决

策需要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都是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的。理想中的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寻求决策的最优解。而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则导致人们寻求满意解。对此,西蒙的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蚂蚁”比喻:一只蚂蚁在海边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块的沙滩上爬行,蚂蚁爬行所留下的曲曲折折的轨迹,绝不表示蚂蚁认知能力的复杂性,而只表示着海岸的复杂性。蚂蚁因为其视野的有限因此遇到石头障碍物只能绕行。与之类似的,人们的认知也是带有局限性的,而且人们永远无法达到毫无错误,十全十美的认知真理的程度,就连获得多个博士学位的西蒙自己也承认还有很多东西不了解,因此人们的决策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完美。所以我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就不要认为能完美无瑕,而要会取舍选择最优的方案。 我想这个理论比较好理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然而很

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怎么样的决策才是最正确的,因为我们都没有看透未来的能力,我们并

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可是,就因为如此就不做决策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然也有一些人一遇到要做决策的时候就犹犹豫豫,优柔寡断,相信这不是每个人希望成为的人。而西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做到不犯任何错误,我们所能做的便是仅我们最大的能力了解更多的东西,全面考虑,做出在目前我们所认知的范围里最优的方案,即满意解。

第二个方面作者提到了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所谓程序性决策就是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决策,经过多次实践对应于相应的问题形成的解决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经验。作者认为决策者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程序性决策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思考的时间而且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作者自己也举了亲身的例子,他小时候很喜欢下象棋可是之前一直下的不好,后来他有意识的去研究和记了第20步象的几种不同走法并应用自如屡试不爽,击败了众多高手。像他一样其实象棋大师脑子里存有数以万计的棋谱,对手的每一步棋都有相应的对策,让他们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然而非程序性决策同样重要,这主要是指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好,“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能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随机应变做出创造性决策同样也是对管理者的考验。因此这两种决策能力都是平时应注意培养的。

第三方面,西蒙还在沟通这一章节还说到了在一个组织中,下级向上级传输信息的原因是:传输信息不会给传输者带来不利后果,上级有其他知道这些信息的渠道,不如自己先说,这些信息是与上级打交道做沟通时所必须的。诚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东西想瞒着家长,瞒着老师,隐瞒不报,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是隐瞒不了的。而事情东窗事发后,后果要严重的多,而当初如果自己主动和长辈沟通,情况要好得多。

说实话,对于这本著作,我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泛泛读了一遍。因而获得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但是这确实是一本管理学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去读。无论在今后的生活还是工作,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第四篇:读《法律行为概念疏证》有感

语言的陷阱

——读《法律行为概念疏证》有感

吴赵居士宋问天

法学院校中的的五院四系,多有各自的重点学科,华政的重点学科是外国法制史。我一直对这一点不以为意,觉得法制史没民法、刑法等部门法重要。这种思想在逐步褪掉,原因,并非是校园氛围改造了我,而是法学学习的展开使然。共和国的当代法学,还是一部翻译来的法学,很要命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的陷阱。越过这个陷阱,了解外国法的来龙去脉,很重要。

近来拜读朱庆育教授《法律行为概念赎证》,这篇论文有二百多个注释,一部分还是德文的。之所以读这篇文章,是因为我个人喜欢死磕基础概念,当年学《民法总论》时,期末考试有道试题就是区分法律行为、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我当时即按通说作答,大致讲法律行为就是意思表示,合法的民事行为即是民事法律行为,等等。,但心中疑虑未消。读了朱教授的这篇,觉得这三个概念的区分更让人兴趣盎然。本来在发明"法律行为"这个概念的德国,"法律行为"就是私法领域才有的词,新中国立法者为了人民误解行政行为、刑事行为也是法律行为,特别强调"民事",所以才有"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之"民事".中国立法者还发现,德国学说自相矛盾,一方面德国学说认为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下位的概念,另一方面居然有法律行为无效、可撤销的情况,于是称"民事法律行为"只能是合法的,那些无效的、可撤销的属于"民事行为"而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但这一点亦是误读,有效无效,合法不法,是两组概念,合法行为亦得无效;合法不法的区分标准是归责标准,究竟是意思表示能力还是侵权行为能力;而有效无效,则是以是否有拘束力为标准。因此,一个欺诈而订立的合同,虽然是无效的,但仍然是"合法的法律行为",故"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与"法律行为无效"并不矛盾。假使不接受以上区分,朱庆育教授称,实质定义所指向的是事物的共相,个别殊相不足以否定之,如"小明无理性"、"人有理性"、"小明是人"皆不矛盾,故"法律行为是合法有效行为""某合同无效""某合同仍是法律行为"皆不矛盾。

以上啰里啰嗦,颇费周折,其实根据田士永教授的研究,"法律行为"在德文中的词语,汉语直译过来是"权利交易",日本译者、中国译者都没有这么做,而是译为"法律行为".本来中国学者对法律行为一词也挺清楚的,但是1949年革命之后把基础知识逐渐忘得差不多。首先,望文生义,以为法律行为就全部要是合法有效的,所以创造出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两个词之区分;其次,还是望文生义,以为法律行为是各个部门法下的合法有效的行为,故还特意创造了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以强调其民事性。法律行为概念,本来就是在私法领域,本来就是为了强调私法自治原则而产生的概念。朱庆育教授评价其为买椟还珠,十分得当。以上种种,不能完全归责立法者,语言的陷阱就是这样,翻译者尽力做到翻译精当,但终究会因时日长久等种种原因,被之后不懂得源语言的学者依形而训、望文生义,最终乱了阵脚。刑法学上关于犯罪构成一词的含义,苏俄、中国似乎也是在这方面犯了错误,以致绕了弯路。

对中国法学生比较可怜的是,我们的主要外语是英语,但英语也就对国际法、商法比较有用,对民法、刑法、诉讼、行政法并不灵,这也许也是我们的一个短板吧!传言徐国栋尝言,"外语就是力量",以为然!笔者作为仅飘过六级的人,呜呜!共勉!

注:在大陆法系内部,法律行为与"合法"、"有效"的关系,仍存争论。

第五篇: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读后感

——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读完《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我更觉得这是一种职场厚黑学,叫我们如何自知,如何知彼,如何知进退,如何把中国人的习惯合理运用在企业管理之中。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中国人的基本理念,不仅要明白它,而且要懂得运用它。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和谐绝非讨好,就是说,和谐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经常保持和谐,对人际关系很有帮助,但是和谐不能存心讨好,要用心体会,仔细调整,以求合理。看开而非看破,一个人不可以看破,一旦看破了便会失去竞争的原动力。在世俗的社会上,看破显得太消极。一个人也不可以看不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样样都看不开,哪里受得了?所以看开而不看破,乃是“不争之争”的最佳原则。圆通绝非圆滑,我们都知道,圆滑的人,大家都厌恨,也等于断了自己的前程。圆通的境界虽然很难达到,但却是不可轻易放弃的。将心比心事圆通的先决条件,多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吸取他人的经验。尊重而不盲从,有些人一直以为中国人喜欢凡事顺从自己的人,似乎只要顺从,就有前途。实际上中国人并不欣赏完全听话的人,中国人最重视尊重他人的意见,却不会盲目顺从的人。作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领悟到这四句话的要领,才是光明正大的合理心态。 其次我们要领悟中国人的工作原则,分析起来,不外乎“流汗不流血”,这应该视为工作安全的守则,人人有些共识,工作场合保持安全第一,大家才安心。“做事不坐牢”,做事可以,绝对不能违法坐牢,这是部属听不听话的主要原则。对自己有利,也不会害及主管。上司的命令,必须自己衡量,应该服从到什么地步,才不致因盲目顺从而害了上司,害了自己。坐牢是一种自作自受的恶果,虽说很可能遭受冤枉,但是自己不够谨慎,也是责无旁贷。“卖力不卖命”,卖力即尽心尽力,但不能卖命,要做到保命卖力。“争气不争功”,功没、过存,是不争的事实。每做一件事,先想想可能造成哪些后遗症,事先想办法加以避免或减轻,应该是可行性分析的主要部分,不能够做客再说,以免得不偿失。

我们还要看清沟通的现象,中国人的沟通相当特别,十分习惯于“不明言”,亦即“不说得清楚明白”,却喜欢“点到为止”,以免伤感情,或者“看不出对方是否具有诚意”,绝对不是“我有话要说”或者“有话直说”就可以凑效的。要领悟到“先说先死”与“不说也死”的道理,真正做到“说到不死”,应该切实以行动来支持自己,要明白中国人沟通的三大特色,一是有话不一定要说出来;二是说出来可能含含糊糊;三是就算说得相当肯定,也不一定是真的。

我们还要掌握人我的分寸,这的确相当困难。我们的做法,似乎可以归纳成为四大原则,一是弄清楚对方是谁,中国社会以人为主,认为有人才会有事,事在人为。听到一句话,先问是谁说的,看见一件事情,先问是谁做的。中国社会重视伦理,看见或听见一个人,总要根据身份地位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才算合理,初听起来相当势利,其实,只要保持合理的程度,就没有什么不好。二是小心才不会上当,求人不如求己,要求别人不要欺骗,远不如自己提高警戒,小心不要上当,来的有效可靠。我们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实在是小心不要上

当的高度警惕。三是凡事求自己合理,因为一旦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大家心里不喜欢,却又不方便明说,往往会造成若干误解,伤人伤己,而当对方表现不合理时,我们不能急于指责对方,却应该反省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地方。四是当心“程咬金”系统,组织中有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此外还有“程咬金”系统,就是系统外的因素,最好借用例外的方式来寻找可行的化解,力求不破坏体制内的和谐,方为上策。

我们还要掌握会商的技巧,要懂得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由情入理;掌握凌乱的秩序,找出凌乱背后的道理;中国人重视“兼顾”希望我们凡事不要一厢情愿地从单一方面去探究,却应该从多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测和评量。

了解中国人的行为,明白中国式的因应方式,顺着中国人的道理而调节自己的言行,不论别人如何包装,都将无所遁形,自己也将无忧无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