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山东水利经济论文

2022-07-03

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对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本文就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目标、原则和对策,为统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发展山东水利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发展山东水利经济论文 篇1: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摘要:为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承载力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从经济社会系统、资源能源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承载力的时空演变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未达到临界超载或可载状态,且整体呈下降趋势;(2)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上空间分化逐渐减弱,综合承载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之后大部分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广州、深圳、澳门、珠海的提升幅度最大;(3)进一步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发现,经济社会系统、资源能源系统的变异系数与综合承载力变异系数走向相吻合,空间分异特征减弱,但环境系统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逐渐明显。

关键词: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空间分化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9031204008)

0引言

综合承载力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内,某区域综合承载力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承受能力的表现。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部分区域环境承载力状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问题。衡量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首要前提是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价,关于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且富有价值的成果,由最初的土地、水单一要素系统承载力评价向多要素综合承载力评价发展,评价方法由熵权TOPSIS模型[1]、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2]、状态空间法[3]等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区域既有对单个省市的研究,又有对整个经济带、城市群的研究。随着我国城市群、经济带的发展,诸如津京冀城市

群[4]、“一带一路”西北城市群[5]、珠三角城市群[6]的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也逐渐增多。已有综合承载力评价中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社会系统、资源能源系统、环境系统等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但是也存在着选取指标普遍性不足,样本容量偏少,不具有代表性,不能有效反映实际情况等问题。

作为我国大型城市群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带动了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更带动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是国家推动港澳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港澳深度回归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阵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大湾区经济发展格局不断开放,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人才、科技要素,创新成果的不断产生,推动新兴产业集聚的衍生与发展。但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战略实施的瓶颈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值进行测度,并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为实现大湾区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推动大湾区逐步向世界优质生活圈的方向发展,同时将大湾区不断建设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领域、全球经济活跃区、国家级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为“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奠定实践基础,推动大湾区向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的方向发展。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以2008—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各子系统以及综合承载力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国家两个五年规划深入分析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大湾区11个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

1.2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通过对广东省9个城市2008—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环保局、统计局并结合各城市公布的2009—2018年统计年鉴搜集相关指标数据,而香港和澳门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香港统计署、2008—2017年香港空气指数报告、澳门统计局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所公布的2009—2018年统计年鉴。对于部分城市水资源拥有量数据的缺失,以当年人均电资源的拥有量进行代替,人均道路面积的缺失以人均绿化面积进行代替。本文对评价指标体系(表1)中的指标X1、X4、X11、X14、X15、X16理想值的选取主要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值,对垃圾无害化处理(X19)指标的理想值根据“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进行选取,指标X7、X8、X9、X10的理想值选取广东省和港澳2008—2017年的平均值,其余指标数据的理想值则选取2008—2017年全国平均值,最后利用ArcGIS 10.0对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大湾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1.3指标体系选取与模型构建

1.3.1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大湾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具有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中心结构的动态性以及制度多元性的特征。为此,本文借鉴尚勇敏(2019)[3]、曾浩(2019)[7]对城市群指标体系的选取,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三个系统为一级指标構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下设7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1所示。

1.3.2模型的构建

(1)根据指标属性进行标准化处理。

(2)计算权重值(Wi)。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具体情况,构建20个三级指标并利用熵权法计算20个三级指标的权重值。

(3)在标定n个指标的现实值RCSi和理想值RCCi(i = 1,2,.....n)之后,计算三维状态空间中点RCSi到原点之间的加权距离M,即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现实承载力值RCS;进一步对理想值状态下的单位向量RCCi加权处理,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理想值RCC。

式(5)中(opr)表示一种运算符号、运算过程或者运算方式,其作用在于反映RCSi*的取值在大于1,小于1或者等于1时,该指标在资源环境系统中所处的状态。即当RCSi*> 1时,表明资源环境的现实承载力要高于资源环境的理想承载力,因此该资源环境系统呈现可载状态;反之当RCSi*< 1时,表明该资源环境系统处于超载状态,对于RCSi*= 1,即资源环境现实承载力等于理想承载力的情况极少出现。鉴于此,本文以RCSi*= 1为分界点,将上下浮动30%分别定义为过载、超载状态和临界超载状态,对小于0.7的部分定义为过载状态而对大于1.3的部分定义为可载状态如表2所示。

2結果分析

2.1大湾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历史演进评价与结果分析

利用熵权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根据状态空间模型对大湾区城市群2008—2017年综合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对2008—2017年大湾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以及各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分析如下所示:

(1)2008—2017年大湾区城市群经济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指数虽未达到临界超载状态,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8—2013年大湾区经济社会子系统承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但2013年之后经济社会子系统的承载力上升趋势较快,2017年经济社会承载力指数达到0.8723。其原因在于:①“十二五”规划中对港澳的精准定位,对未来五年港澳与内地的协同合作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②港澳两地的主打产业是金融和旅游,深圳、广州两地的主要产业是文化和科技,同时近年来深圳积极与香港进行金融产业的合作,而金融作为一种高端产品,与任何要素结合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大湾区城市群经济社会系统承载力的提升;③“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又提出加强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对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澳门科技能力的提升,香港服务业向高技术、高增长方向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2)2008—2017年大湾区城市群能源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指数变化不大,且能源资源系统承载力指数在三个系统中始终处于最低状态。其原因在于粤地区除深圳、广州之外,其余7市主要依靠高耗能产业发展,对于煤炭的消费量较大,香港对能源资源的使用主要以内陆进口为主。内陆地区高耗能产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加上港澳地区自身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整体上使能源资源系统承载力指数在三个系统中处于最低状态。

(3)2008—2017年大湾区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指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3年之后环境系统承载力下降趋势较快,2015年之后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投入,但提升速度明显慢于经济社会系统承载力。其原因在于珠三角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增加,致使区域内灰霾天气、酸雨发生频率激增,大气污染排放物的增加导致区域内PM2.5呈上升趋势,部分海域污染的加剧打破湾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澳门水域的富营养化以及重金属释放的二次污染对当地水域造成严重污染,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香港填海造地活动一方面降低水域内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另一方面新填海区人口的高度集中,对交通量以及港口贸易量的需求空前加大,造成区域内空气污染愈来愈严重。

(4)2008—2017年大湾区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趋势较明显,其中2008—2013年大湾区综合承载力指数下降速度较快,2013—2016年呈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之后又呈上升趋势。对于2013—2017年处于超载状态的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过载或者超载降低大湾区综合承载力水平,表明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对于资源能源的节约使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任重道远。

2.2大湾区综合承载力的空间特征分析

2.2.1总体分析

在了解近10年大湾区城市群整体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趋势之后,本文进一步探讨各城市历年综合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如图1所示,2008—2017年大湾区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差异较小,最高值(广州,1.6954)和最低值(江门,0.5828)相差将近3倍,并且广州、惠州、肇庆、江门的综合承载力状态与大湾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状态相一致,即2009年综合承载力指数最高,但2015年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最低。从分布区域来看,计算近10年各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平均值发现,广州、深圳、惠州、江门四地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居于前列,中山、江门、珠海为一体的珠江西岸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数相差不大,但以广州、肇庆、佛山为一体的珠江三角经济腹地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数相差较大,广州近10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动幅度最大,并且2015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数最低,珠江东岸则以东莞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数最低。港澳两地近10年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且澳门承载力普遍处于超载状态。



2.2.2区域差异分析

了解大湾区各城市近10年综合承载力变化趋势之后,为分析国家“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下各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变化趋势,本文选取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數据进行分析,采用ArcGIS 10.0工具绘制大湾区内部各城市四年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图,如图2所示。

(1)从区域空间差异来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上空间分化逐渐减弱,综合承载力相比于2008年呈下降趋势。2014年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综合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澳门综合承载力较稳定且始终处于超载状态,但以珠海、江门、中山为一体的珠江西岸综合承载力2008年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011年珠海处于超载状态,其他两个城市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014年、2017年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此外,珠江东岸、珠三角经济腹地以及香港的综合承载力变动幅度较大,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深圳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基本处于超载状态,高于大湾区综合承载力的平均值。

(2)从整体变动幅度来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综合承载力不断下降的城市包括:惠州、东莞、佛山、江门、肇庆、香港,占大湾区城市总量的55%;惠州、肇庆的波动幅度较大,综合承载力水平由可载状态变为超载状态。中山、珠海、江门为一体的珠江西岸近十年综合承载力低于大湾区综合承载力的平均值,但通过对比2014年和2017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发现,2017年各城市积极遵循“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鼓励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循环发展体系,综合承载力虽得到提升但各城市变动幅度大小不同。深圳、澳门、珠海、广州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其余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提升幅度较小。

2.3大湾区内各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变异系数分析

为了解大湾区内部各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本文利用变异系数对观测值之间的变异程度进行分析,在统计学中该方法被定义为标准差率,当对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时,需比较原始数据当中的标准差和平均值,其公式C =(S/-X )×100%。变异系数可以有效消除变量之间因单位不同造成的影响。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大湾区内各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及各子系统承载力的变异系数比较如图3所示。

从经济社会承载力的变异系数来看,由图3可以明显看出经济社会承载力变异系数处于下降趋势,大湾区经济社会承载力的变异系数在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为21.94%、20.12%、18.65%和18.39%。说明在国家两个五年规划下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变异程度弱化。“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追求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建设体系,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广东省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战略要求,提出“双转移”的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与港澳地区合作的战略目标、开展官方型和半官方科技中介协同运行的模式,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为“十三五”规划奠定良好经济基础。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布局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积极贯彻党中央推出的五大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发展要求,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助力下,大湾区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大湾区创新圈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资源能源承载力的变异系数来看,2014年之前大湾区各城市资源能源承载力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9.55%、20.74%、22.62%,变异系数不断增加,表明2014年之前大湾区内部各城市资源能源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2017年资源能源承载力变异系数为16.93%,相比于2014年下降5.69%,空间分异特征又趋于弱化。总体来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资源能源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不断弱化。2014年在“十二五”规划战略指导下详细定位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下的重要功能,开展香港与珠三角地区在人才领域的合作,但合作主要集中于广深两大核心城市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受“虹吸效应”的影响,广州、深圳两地吸引周边地区人才、资金的聚集,人口的大量集中,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均资源拥有数量,同时产业集聚的发展增加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经济的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能源资源变异系数,资源能源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但在“十三五”规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深入促进珠三角地区与香港、澳门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增强,开展“引进来”与“走出去”相协调的合作交流方式,改变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与港澳合作的局面,创建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实施创新要素的相对集聚,减小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此外,由“双核”向“多中心网络化”格局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弱化广州、深圳两地“虹吸效应”的影响,发挥核心城市的技术外溢效应,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弱化大湾区内部资源能源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

从环境承载力变异系数来看,由图3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变动幅度不大,大湾区环境承载力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64%、4.51%、4.53%、5.13%,总体上看空间分异特征逐渐明显。通过观察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大湾区环境承载力指数发现,2008年江门的环境承载力指数最高达到1.1056,肇庆的环境承载力指数最低为0.8718,相差0.2338;2011年环境承载力指数的最高值(江门,1.0684)与最低值(东莞,0.9636)相差0.1045,比2008年环境承载力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减弱;2014年各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指数普遍呈下降趋势,但2017年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指数更是低于2014年各城市环境承载力。相比于、2014年,2017年香港承载力下降幅度最大。随着香港人口数量的增加,为解决市民宜居问题,开展填海造陆活动,造成生态用地的破坏。同时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建筑业以及发电厂排放污染物的增加,导致香港出现大气污染问题,环境承载力指数呈下降趋势。

从综合承载力变异系数来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的空间分异特征逐渐减弱。比较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大湾区城市群各子系统以及综合承载力的变异系数发现,综合承载力变异系数与经济社会系统变异系数和资源能源承载力变异系数走向相吻合,说明在“十二五’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之上,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起到良好导向作用,各城市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稳增长、调结构、重创新,追求綠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从侧面表明,对于地区综合承载力的评估要从经济单方面考虑转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整体性考虑。

3结论与启示

3.1结论

(1)通过对2008—2017年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以及各子系统承载力的历史演进分析之后发现,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没有达到临界超载或可载状态,且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各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变化,其中经济社会系统的承载力基本处于过载和超载状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仅2014年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其余几年大湾区各城市的承载力水平均为超载状态,但近10年湾区内部各城市资源能源系统承载力始终处于过载状态。由于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珠三角经济腹地以及珠江西岸的部分城市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能源资源消耗量增加,同时港澳能源资源的稀缺性,一定程度上造成大湾区资源能源系统的承载力处于过载状态,进而降低大湾区综合承载力指数。

(2)从大湾区各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总体上2008—2017年大湾区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差异较小,并且广州、惠州、肇庆、江门的综合承载力状态与大湾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状态相一致,分布区域上广州、深圳、惠州、江门四地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居于前列,中山、江门、珠海为一体的珠江西岸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数相差不大,但以广州、肇庆、佛山为一体的珠江三角经济腹地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数相差较大。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上空间分化逐渐减弱,综合承载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之后大部分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广州、深圳、澳门、珠海的提升幅度最大。说明各城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要求,从长远、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出发,在追求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及能源资源的节约使用。同时积极落实“十三五”规划中的创新驱动战略,以人才发展为支撑,追求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推动港澳和粤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大湾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还有助于将大湾区打造成世界优质生活圈。

(3)从大湾区各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及各子系统的变异系数来看,经济社会系统、资源能源系统的变异系数与综合承载力变异系数走向相吻合,空间分异特征减弱,但环境系统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逐渐明显。这是由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粤地区由广州、深圳双核城市开始向珠海、广州、深圳多中心发展,推动珠江东岸、珠江西岸以及珠三角经济腹地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时,在双核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广东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的建立,以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弱化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但21世纪以来港澳城市环境问题不断严重,人口的高度密集、海岸带人口的集聚促使城市建设面积高速扩张。此外,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城市垃圾污染严重进一步降低港澳生态环境质量,一定程度上增加大湾区环境承载力变异系数,促使湾区内部环境系统空间分异逐渐明显。3.2启示

3.2.1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可持续性发展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大湾区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关键因素。发挥深惠莞三地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集聚效应,珠海、肇庆珠江西岸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将传统制造业与深惠莞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推动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充分发挥四大核心城市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周边地区以及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广州为核心打造广佛肇城市圈,致力于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以深圳为核心打造港深惠莞城市圈,致力于发展金融业和服务业;以澳门为核心打造澳珠中江城市圈,致力于旅游业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形成核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联动发展的局面,推动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2.2追求科技创新,开展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力,越来越多国家致力于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将湾区打造成引领经济转型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先,需整合科技资源要素,湾区内部各城市在资源方面具有强大的互补性。如香港具有优越的科技研发环境和国际化的技术基础,但是研发资金欠缺,企业的参与程度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资源雄厚,产业基础设施完善。为此大湾区的各城市在集中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的同时,更要协同联动发展,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市场秩序和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区域间的资金壁垒、技术壁垒、人才壁垒,促进科技的整体发展。其次,要推动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将湾区内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核心城市群的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将粤地区珠海、佛山以及东莞城市群的高等教育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打造科研团队,培育高端创新人才;最后,要提高知识成果的转化率,创建科技平台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有效结合,培养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大湾区内部科技产业体系的创新发展。

3.2.3坚持绿色理念,开发利用新能源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并积极贯彻落实。要想将湾区打造成世界优质生活圈,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首先,对于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湾区内部需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海洋要素与其他要素的融合发展,整合陆海资源,发展海上风电、海洋医药以及海洋服务业等高端清洁产业。同时粤地区严格控制企业对能源资源的损耗量,开展绿色税收体系,鼓励企业积极使用新能源,发展低碳技术;其次,对于大气污染问题,广东省9市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加强粤地区产业结构绿化升级的基础之上,加强生态环境问责法制化建设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根本。针对港澳地区汽车尾气排放问题,香港、澳门两地应采取鼓励与限制并举的多层次绿色税收体系,将税额的征收比例与汽油消耗量、尾气排放量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港澳两地的车船税收制度,在限制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同时,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税收征收额,完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市民低碳行为的发展。

參考文献:

[1]张晓娟,周启刚.基于熵权TOPSIS和灰色模型的土地承载力评价与预测——以三峡库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6): 666-671.

[2]刘金花,郑璐,董光龙,等.平原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短板要素分析——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2): 79-88.

[3]尚勇敏,王振.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J].上海经济研究, 2019(7): 14-25,44.

[4]王振坡,朱丹,王丽艳.区域协同下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8, 20(6): 73-81.

[5]程广斌,龙文.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9): 41-48.

[6]段佩利,刘曙光,尹鹏.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分析——以中国沿海城市群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7): 930-934,1009.

[7]曾浩,申俊,江婧.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 17(3): 89-96.

[8]杨林,黄震环,张仁寿,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亚太经济, 2019(4): 129-135,152.

[9]陈德宁,陈军才,刘冬林.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内地与澳门经济耦合实证研究[J].学术论坛, 2019, 42(3): 89-97.

[10]张宗法,陈雪.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14): 81-85.

[11]武文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探讨[J].江淮论坛, 2019(4): 29-34.

[12]万军,李新,关杨,等.坚持共保共享绿色发展建设粤港澳美丽大湾区[J].环境保护, 2019, 47(7): 8-11.

[13]蔡岚.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联动治理机制研究——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的视域[J].学术研究, 2019(1): 56-63,177-178.

[14]王玉明.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治理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1): 117-126.

[15]汪晗,代晓玲,聂鑫.基于泰尔指数的粤港澳大湾区碳生产率差异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12): 214-221.

[16]曹小曙.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7(5): 120-130.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ime and Space Pattern of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of Guangdong-Hong Kong-Marco Greater Bay Area

GAI Hongwei,ZHANG Haiqi,LIU Shanshan

(College of Law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作者:盖宏伟 张海琪 刘珊珊

发展山东水利经济论文 篇2: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对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本文就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目标、原则和对策,为统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色;经济小城镇建设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

县域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县域经济以种养业为主,重点发展粮棉油,是典型的农业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二、三产业比重上升;90年代后期以来,短缺经济基本结束,市场经济得到发展,结构调整逐步由适应性调整转变为战略性调整。

县域经济发展进入目前阶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特色经济得到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部分县特色产业日益凸显,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将地方特色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城市核心竞争力。二是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各地新上并培育了部分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带动了贮藏业、运输业、加工业、对外贸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较快,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四是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县域基础设施投入有所增加,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状况逐年改善。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一批乡镇企业小区、工业园区初步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城镇集聚,增强了吸纳外商投资和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能力。五是流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地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地和专业批发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兴市场,促流通,以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协会、农民经纪人为主体的经销网络不断发展壮大。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新的内涵和目标概括表述为:以城镇为依托,以非农产业为产业支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城经济。要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实行重点开发,努力探索适合本县情况的增长模式,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下功夫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2、城乡统筹的原则。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是一兴三得的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二是实现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带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发展,最后形成城乡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3、开放带动的原则。要解放思想,打破封闭模式,树立“县外就是外”的全方位开放观念,借助外力求发展,着力把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选好并推出在国内外有市场、本地有资源、生产有基础的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和第三产业,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推动县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选择与发展关键在于特色。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注重区域之间的比较效率,转方式调结构,从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体系。经济基础强县,要重新综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具有资源优势的县,加快资源开发向深加工、外向型、科技型转变,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山区经济薄弱县,要利用扶贫开发政策和资金,改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条件。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是地方经济产业化的重要主要载体,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产业化的质量、进程和成效。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对于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省市县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打造县域名牌产品,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要主动招商引进一批,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为产业化增添新活力;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

(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新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适当增加当地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育。要加快县城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信息网络。要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示范推广。

(四)放手發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鼓励发展民营经济:一要教育民营企业坚持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通过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要放开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要努力营造优质宽松的发展环境,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四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县级政府要把农民进城务工、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来抓。要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废止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把引导工商企业合理集聚,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空间等各种资源的资本化运作,筹集城镇建设资金,走以地生财、以财兴镇、以镇兴业的城镇建设新路子。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

资金一直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县城经济发展资金:一是实行倾斜的财政政策,加大中央、省市对县级转移支付力度。充分运用中央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对山区县县乡公路油化、乡村道路、人畜引水、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有步骤地发展民间投融资机构,引导和规范民间信贷,积极探索激活民间资本的实现形式,启动民间资本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信用村、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切实解决扶贫贴息贷款不到位问题,支持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三是增强县域银行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自身发展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是历史性必然选择,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县域经济规律,县域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作者简介:张艳萍,(1974—),女,山东烟台人,经济师,毕业于烟台大学,先后在企业、经贸委、林科所任职,有从事二十多年的经济工作经历,对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有着深厚的理论和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6,2.

[2]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10.

[3]山东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统计局,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山东行政学院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县域经济年鉴2008[Z].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4,1.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0,10,18.

作者:张艳萍

发展山东水利经济论文 篇3: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几点理性思考

摘 要:当前,理论上,生态文明已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共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为突出地位,成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伟大新目标的引领。如何更好更快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焦点、难点和关键之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在理论研究层面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不断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可以按建设区域范围划分为省、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等不同层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在国家层面有国家发改委、林业局、环保部、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结合部门职能主导相关试点工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正昂首阔步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将引领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体系,具有多维诉求,必须全面系统地加以把握。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应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搞好制度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制度建设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理论上,生态文明已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各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状况,系统全面推进工作不够深入,发展法规政策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社会系统建构不够完善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新意义,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一)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对大自然大规模征服的时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使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短短的一百年里,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就远远超过了以前社会生产力的总和,但它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深重的灾难——物种减少、空气质量恶化、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等。历史已证明,一切肆意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各种行为,势必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环境公害,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都是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人类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受悲观主义的《寂静的春天》《封闭的循环》《只有一个地球》《增长的极限》等描绘区域和全球环境恶化的一系列书籍、报告等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环保浪潮。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制定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逐渐唤起了人类的环境意识。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国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显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挑战。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其主要表现是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屡禁难止、能源危机咄咄逼人、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损耗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加速消失等。

造成当前我国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的压力又集中到人口、物质、生产、生活与环境之上,不但反映在国内,而且波及到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总体来讲,目前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趋势1:

(1)生态危机的整体性。整个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不是局部的,是整体的。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加快,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为核心的生态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严重的生态危机不但影响到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构成了环境安全问题。1

(2)生态危机的复杂性。生态危机治理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些问题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资源消耗者之间策略性行为的影响。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意味着生态学过程中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多维度、多层面相关性;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亦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复杂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单个的组织、企业或个人都难以摆脱生态治理的“囚徒困境”,最终只能导致社会生态作为“公共池塘悲剧”而消耗殆尽,这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角度可以得到证实。2

(3)生态危机的趋重性。生态危机发展趋势不断加剧,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我国50多年的生态、环境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边治理边破坏、治理与破坏同步、破坏大于治理”。这致使整个生态环境既有好转的一面,更有恶化的一面。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状况有所缓解好转,大部分区域领域的生态环境仍呈恶化趋势。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的状况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3生态危机影响也愈来愈严重。这个趋势的速度、整个生态危机的发展速度仍是越来越快而不是减缓。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严重的、全方位的,无论是水体还是大气、土壤等,仍在进一步地遭到污染与破坏,我们赖以生存所必需的水、空气、土地等资源已十分有限,生态危机影响越来越大。

(二)发展转型需要生态文明的助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能不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突出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里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我国面临环境问题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十分明显,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比较突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不断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等领域存在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实现良性循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带来的,若靠传统工业文明发展理念应对,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中央作出了我们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科学论断以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也就是要加快解决高碳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唯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出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综合治理,才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行进。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才能有效应对这些矛盾问题,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新道路的核心,就是要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推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生态双赢的科学发展,跨入人类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三)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逐步显现。1994年,中国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对策。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作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战略部署。2012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又着重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不仅是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切身利益之所在。可以看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路径,对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保障改善民生、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风正一帆悬,生态文明建设适得其时其势。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新标志,是中共执政兴国新方略,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新路径,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是积极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基石。因此,必须从大局高度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二、深度剖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实践,切实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在理论研究层面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不断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可以按建设区域范围划分为省、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等不同层次。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在国家层面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林业局、水利部、海洋局等多个部门结合部门职能主导相关试点工作。

(一)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

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主导,优先在西部限制开发区域中人口资源环境条件较好、产业结构比较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消费模式具备一定基础的市、县实施。区分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制定试点市、县具体的选择指标体系和目标要求,探索不同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试点期限为2011 年至2015 年。2012年启动的第一批有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等13个市和重庆巫山县等74个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2014年11月启动了第二批,全国共有14个省市的13个市州、29个县区纳入试点范围,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趋于稳定,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绿化低碳的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化推广体系全面覆盖,分类考核的绩效评估体系有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建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比较完善”。

(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由国家环保部主导,试点单位要围绕“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的目标要求,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规范实施。2008年,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要求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环境安全、文化道德和体制机制。到2013年10月,批准了6批共125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市、县、区)建设试点

由国家环保部主导,到2012年11月,全国已有海南、吉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 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生态县(市、区),1 559个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 截至2012年1月,分7批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28个,至2013年1月,共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55个,2015年5月公布江苏省南京市等拟命名建成地区48个。同时,2012年12月命名建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国家级生态乡镇”798个,2013年4月命名建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国家级生态乡镇”629个,2014年6月命名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国家级生态乡镇”829个。

2013年5月,环保部发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提出“建立生态文明领导工作机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市县达到国家生态市县建设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总量控制考核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并持续改善;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并严格遵守”等基本条件和具体指标要求标准。2013年10月,国家环保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并对此项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生态建设示范区”(包括生态省、市、县、乡镇、村、生态工业园)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明确指出“生态省市县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其在不同阶段的创建模式。生态省市县是第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是第二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赋予其新内涵新目标新要求”。2014年5月,江苏省扬州市等37个市(县、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试点

由国家林业局主导,要求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一定指标要求,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截至2014年9月,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五)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是由国家住建部主导,由国家建设部自1992年发起的,要求“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与国家园林城市评比中侧重城市的园林绿化指标不同,“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估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必须是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2004年,建设部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首批试点城市有青岛、扬州、南京、杭州、苏州等11个地市,但至今尚未正式授予任何一座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

(六)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由国家水利部主导,2013年首批有北京密云县等45个城市,2014年第二批有河北承德等59个城市,要求“有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七)美丽乡村试点

由国家农业部主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2013—2015年,在全国不同类型地区试点建设千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根据发展模式的差异初步划分为四大类:一是依靠种养等“一产”产业带动发展模式;二是依靠工业等“二产”反哺带动发展模式;三是发挥自然资源禀赋特点,以“三产”带动发展模式;四是发挥人文资源特色,以文化传承 “三产”产业带动模式。2014年1月,正式确定1 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八)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

由国家海洋局主导,2013年已批准山东省威海市、日照市、长岛县,浙江省象山县、玉环县、洞头县,福建省厦门市、晋江市、东山县,广东省珠海横琴新区、南澳县、徐闻县12个示范市、县(区)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首批示范区评选工作是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范围内开展。

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已初见成效: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第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得到夯实,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指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政策、制度、办法;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渐行渐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各地的发展战略,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第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规模不断扩大。1

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有五条经验贯穿始终:在内涵把握上,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在实现途径上,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在目标指向上,坚持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保障体系上,坚持继承发扬与创新改革体制机制;在推动方式上,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2

三、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研究,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

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继续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进一步加强基本性研究。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和规范、发展建设客观规律,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进一步加强适用性研究。抓紧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作宏观系统研究,深入研究破解重大难题,积极开展政策体系、指标体系、考评体系、建设模式研究;注重结合实际,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前期重大战略及基本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国情、吃透世情,提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国际性研究。立足国内、面向国际,进行系统思考、综合研究,推动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技术、政策、措施与国际发展趋势相对接;围绕全球生态热点问题,广泛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国内外比较研究,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智力,扩大研究广度深度,用最新理论成果支撑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二)继续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实践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正昂首阔步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将引领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体系,具有多维诉求,必须全面系统加以把握。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应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搞好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资源节约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社会的资源产出率一定是高的。所以,我们必须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要改革干部考评制度,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代之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标准,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要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三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四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深入总结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推广有效措施,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推广成功经验,通过舆论引导、典型引路,联点成线、联线成面、联面成域,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形成合力,积极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系统把握其多维诉求。经济诉求,要求各种经济行为都把生态效益纳入其中,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和循环低碳经济形态;政治诉求,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党的执政观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工作观和事业观,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完善生态保护法规政策;文化诉求,要求摒弃传统文化中的“反自然”性质,建设“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的文化,增加生态性的教育、道德、科技、文艺等内容;社会诉求,要求全社会树立适度绿色消费、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形成健康、科学、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新风尚。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推进体系、行政服务体系、政策激励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社会共建体系等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作者简介:王立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 张月红)

On Current Researc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motion in China

Wang Lihe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motion;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system improvement

作者:王立和